第一篇: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讲稿--2010上学期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教案讲稿
2010级本科妇幼、基医、临医、麻醉
2010年2月16日----2011年7月13日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
授课对象:2002级本科妇幼、基医、临医、麻醉 授课方式:小课(实验课)学
时:92学时
教
材:系统解剖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自编)
地
点:6栋(三解楼)107实验室 时
间:2003年上学期第1周—第17周 讲 课 人:zxh
课程教学进度:骨学总论 躯干骨 上肢骨 4 2 下肢骨 颅骨 4 3 颅骨 4 4 骨连结 4 5 骨连结 4 6 肌学 4 7 肌学 4 8 消化系统 4 9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4 10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 4 11 男女生殖系统 胸腹膜、纵隔 4 12 脉管系总论、心 4 13 心、动脉 4 14 动脉 4 15 静脉、淋巴系 内分泌系 4 16 眼 4 17 耳 脑神经概述 4 18 脊神经 4 19 脑神经 4 20 内脏神经、脊髓、脑干外形 4 21 小脑、间脑、端脑外形 4 22 脑干内构、端脑内构 2 23 传导路 4 24 脑脊膜 脑血管 2 骨学总论 躯干骨 上肢骨
骨学总论 躯干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骨的构造
2.了解骨的发生与生长、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特征的关系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4.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5.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与分部 6.掌握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二.重点
1.骨的形态、构造
2.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征 3.肋骨的结构
4.胸骨的分部和结构 三.难点 1.骺线
2.椎骨上、下切迹、椎间孔、骶骨岬、骶角、胸骨角、肋角、肋沟、前斜角肌结节、锁骨下动脉沟和锁骨下静脉沟 四.实验时间:4学时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教师自我介绍
2.宣读实验室规章及实验要求 3.课前提问
(1)何谓解剖学姿势?(2)何谓内侧、外侧?
4.介绍本次实验内容、标本情况及实验方法
(二)根据实验指导,对照标本,学生自学下述内容 1.骨的形态、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2.躯干骨的组成、分部
3.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性 4.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5.肋骨的形态结构
(三)示教:分组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主要的形态特征
2.活体触摸胸骨角、第七颈椎棘突,并说明其临床意义 3.本次实验中遇到的共同性重要问题 六.实验材料
1.人体骨架标本1件
2.长骨纵剖面(示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线)1件 3.骨膜标本 1件
4.幼儿长骨纵剖面(示关节软骨和骺软骨)1件 5.各种椎骨12套(其中第1、2、7颈椎至少各1件)6.骶、尾骨
3块 7.胸骨
3块 8.普通肋骨
12根 9.第一肋骨
3根 七.复习题
1.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有哪些?
2.各部椎骨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3.掌握下列骨标志: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第7颈椎棘突、骶角
四肢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上、下肢骨的组成、位臵和形态结构 2.掌握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二.实验重点
1.上、下肢骨的组成
2.锁骨、肩胛骨、肱骨、前臂骨、髋骨、股骨、小腿骨的位臵和结构 3.手骨和足骨各骨的名称、位臵、排列 三.实验难点
解剖颈、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桡切迹、尺切迹、离体髋骨的解剖位臵、弓状线、耻骨梳
四.实验时间:4学时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课前提问
(1)请一个同学拿一个椎骨,指出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2)如何区别颈椎、胸椎和腰椎?
2.介绍本次实验内容:如何观察四肢骨(二)学生自己观察 1.上肢骨的组成
2.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位臵,主要结构 3.手部各骨的名称、位臵、排列关系 4.下肢骨的组成
5.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臵,主要结构 6.髌骨、足骨的名称、位臵与排列关系(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在背部如何摸第几肋的方法
2.教学生如何触摸四肢骨的骨性标志 3.记忆腕骨和跗骨的顺口溜 4.其它共同性重要问题 六.实验材料 标本: 1.人体骨架 1件
2.上、下肢游离骨各 6块
3.手骨与足骨各 4件 4.骨盆 2件
5.幼年髋骨 1件 七.复习题
1.上、下肢骨各包括什么骨?
2.上肢带骨、下肢带骨和四肢大的长骨的形态结构 3.腕骨和跗骨各包括什么骨?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4.掌握下列骨性标志: 锁骨(全长)、肩胛冈、肩峰、肩胛下角、喙突、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腓骨头、外踝、跟骨结节、第5跖骨粗隆 下肢骨 颅骨
颅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位臵
2.掌握下颌骨的分部及形态结构;了解筛骨、蝶骨、额骨、枕骨、颞骨、上颌骨的分部 3.掌握颅的整体观:前面、侧面、颅底内面和外面的形态结构 4.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了解其出生后的变化 二.实验重点
1.脑颅和面颅诸骨的名称、位臵
2.颅前面、侧面、颅底内、外面观的结构 三.实验难点
1.筛骨、蝶骨、颞骨的位臵、分部
2.翼腭窝的位臵及连通、骨性鼻腔、鼓室盖、颅底外面观 四.实验学时:4学时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课前提问
(1)计数肋的骨性标志有哪些?(2.)如何在活体确定第4腰椎? 2.介绍本次实验内容及方法
(二)学生对照实验指导和教材观察
1.颅的组成,即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位臵
2.分离颅骨的分部和形态结构:筛骨、蝶骨、颞骨、额骨、枕骨、下颌骨、上颌骨 3.颅整体观:侧面、前面、颅顶外面、颅底内、外面的结构 4.新生儿颅的特征(三)示教 1.难点内容
2.颅底内面观、外面观(四)课后小结
1.颅骨上的结构复杂,应多看多记 2.颅骨上的骨性标志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整颅2个 2.去顶颅3件
3.半颅(正中矢状切)1件
4.分离颅骨:额骨、颞骨、枕骨、蝶骨、筛骨、上颌骨各1件、下颌骨3件、舌骨(瓶装标本)1件
5.新生儿颅1件(二)模型: 1.整颅3个
2.蝶骨、筛骨、颞骨各1件 七.复习题
1.何谓脑颅和面颅?各由哪些骨构成?
2.在颅底内面的颅前、中、后窝中分别能看到哪些结构? 3.眶和骨性鼻腔各有哪些结构?
4.在活体上要熟练地摸到:颧弓、乳突、下颌骨髁突、下颌角、枕外隆凸、眶上缘、眶下缘、舌骨体和大角 颅骨
接上次课内容,4学时 4、5 骨连结
骨连结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 2.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3.掌握脊柱的组成、连结、分部、形态特点和功能 4.掌握胸廓的组成、形态特点和功能
5.熟悉颞下颌关节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6.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拇腕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熟悉前臂骨的连结和运动形式;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7.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了解其性别差异,掌握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形式,足弓的构成和功能;了解下肢其它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二.实验重点
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2.椎骨间的连结和脊柱的整体观 3.胸廓
4.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桡尺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形式 5.骨盆的连结、分部及结构 6.足弓的构成
7.足内、外翻的关节 三.实验难点
1.囊内韧带与关节腔的关系 2.下颌关节的运动
3.肩、肘、髋关节的韧带,桡尺远侧关节盘,跗横关节 4.拇腕掌关节的运动形式
5.前臂旋前、旋后和足内、外翻运动的关节 四.实验学时:8学时 五.实验步骤和内容
(一)课前交待 1.课前提问
(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各有哪些?
(2)关节围绕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的运动分别称什么?以肩关节为例做一下相关的运动?
2.介绍本次实验内容及实验标本情况 3.讲清正确对待接触湿标本问题
(二)学生对照实验指导观察
1.椎骨间连结、肋的连结、胸廓、脊柱、颞下颌关节
2.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前臂骨连结、手关节 3.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小腿骨连结、足关节、足弓
(三)示教:难点内容
(四)课后小结
1.上、下肢各关节的运动形式 2.上、下肢各相应关节对比
3.足弓的组成、维持及生理意义 六.实验材料(一)骨标本 1.骨架1件
2.颅和下颌骨1件 3.足骨1件 4.骨盆1件
5.离体四肢骨1套、(二)湿标本
1.椎间盘(横切3件、纵切3件)
2.前、后纵韧带(至少保留3~4个椎体)2件 3.椎弓间连结2件
4.黄韧带(切除椎体)2件 5.项韧带1件
6.下颌关节(关节囊切开和未切开各1件)7.胸肋关节(冠状切)1件
8.肩关节(囊已切开和未切开各2件)9.肘关节(囊切开)1件 10前臂骨间膜1件
11.手关节(冠状切)1件 12.骨盆1件
13.髋关节2件(关节囊切开和未切开)14.膝关节3件
15.半月板(膝关节去股骨和髌骨)1件 16.足关节(示踝关节内、外侧韧带)1件 七.复习题
1.试述椎间盘的构造,以及椎间盘破裂时髓核脱出的常见方向 2.脊柱能进行哪些运动?脊柱各段的活动幅度有何差别? 3.熟练地做出上、下肢各关节的运动
4.旋前与旋后发生在什么关节?旋前和旋后时哪根骨动,哪根骨不动? 5.足内、外翻发生于什么关节?踝关节能否做内、外翻运动?为什么踝部扭伤多发生在足内翻姿势? 肌学
躯干肌、头颈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概况及颈肌的分群
2.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的位臵、起止概况和作用
3.掌握膈的位臵、外形、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薄弱区)和功能
4.了解腹前外侧群肌的位臵、分层和组成,掌握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位臵、纤维方向和作用
5.了解腹直肌鞘的组成,腹股沟管位臵及通过的结构,了解腹后肌群的名称、位臵 6.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臵、起止和作用 7.了解头肌的分类和组成,了解面肌的分布特点,掌握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咬肌、颞肌的位臵、起止概况和作用,熟悉翼内、外肌的位臵和作用
8.掌握躯干肌和头颈肌的肌性标志:胸大肌、腹直肌、胸锁乳突肌、咬肌、颞肌 二.教学重点
1.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臵、作用 2.胸大、小肌,前锯肌的位臵、形态和作用 3.肌的位臵、层次、肌纤维方向 4.膈的位臵、形态和功能 5.主要呼吸肌的名称和作用
6.胸锁乳突肌起止、作用、体表标志 三.教学难点 1.胸腰筋膜
2.肋间内、外肌作用 3.膈的三个裂孔
4.翼内、外肌的位臵和作用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简要介绍躯干肌和头颈肌的概况
2.讲清在什么标本上观察什么内容及观察方法(二)学生按实验指导,参考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背部各肌的位臵、起止,并分析其作用 2.胸部各肌的位臵、起止,并分析其作用
3.膈的位臵、形态、中心腱、三个裂孔名称、位臵 4.腹肌的层次、名称、纤维走向及形成的肌性结构 5.面部诸肌的位臵,理解其作用
6.咀嚼肌的位臵、起止,理解其作用
7.颈肌:颈阔肌的位臵、形态,胸锁乳突肌的位臵、起止并分析其作用,舌骨上、下肌群的位臵、名称,前、中、后斜角肌的位臵,斜角肌间隙及通过的结构(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举例如何分析肌的作用:背阔肌、胸大肌 2.咀嚼运动与主要运动肌 3.腹股沟管的位臵、构成 4.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躯干肌、颈部肌(整尸)1件 2.颈深肌1件 3.面肌1件 4.咀嚼肌1件 5.膈1件
6.腹后壁(示腰方肌和腰大肌)1件
(二)模型: 1.面肌1件 2.咀嚼肌1件 3.盆底肌1件 七.复习题
1.胸大肌、胸锁乳突肌的起止、作用各如何? 2.背阔肌的止点,大致起点,作用如何? 3.主要的吸气肌和呼气肌是什么肌? 4.左侧面肌瘫痪会有什么表现? 肌学
四肢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上肢肌的分部、分群
2.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的位臵、起止和作用
3了解前臂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掌握前臂旋前旋后主要运动肌 4.了解手肌的分群和各肌的名称、位臵、作用 5.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分群
6.掌握髂腰肌、臀大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臵、起止、作用
7.了解臀中、小肌、梨状肌的位臵、作用,股内侧肌群的名称,并熟悉其作用,了解小腿各肌群的位臵、名称及作用
8.了解上、下肢的局部记载:三边孔、四边孔、腋窝、肘窝、腕管、梨状肌上、下孔、股三角、收肌管、腘窝的位臵和构成 二.教学重点
1.上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2.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 3.下肢肌的肌群及各肌群的主要作用
4.髂腰肌、臀大、中、小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 三.实验难点
1.前臂前、后肌群的辨认,手肌各肌的辨认
2.肱二头肌的旋后作用,骨间肌和蚓状肌的作用
3.臀小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阔筋膜张肌、股中间肌、腘肌、梨状肌上下孔、收肌管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一)课前交待
1.简要介绍上下肢肌的分部和分群概况
2.要求在标本上不仅要能辨认各肌并要结合标本分析理解其作用 3.标本介绍及观察方法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上肢肌各肌群,上肢的局部记载 2.下肢肌各肌群,下肢的局部记载
(三)示教:难点内容
(四)课后小结
1.三角肌的作用分析 2.上、下肢的肌性标志 3.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上、下肢肌各3件、手肌3件
(二)模型:臀部肌、手肌各1件 七.复习题
1.上、下肢各有哪些肌群?每个肌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桡尺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分别能做什么运动?每种运动的主要运动肌是什么?
3.在活体上摸清或看清: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跟腱、拇长伸肌腱
4.肱骨上段骨折,骨折线可能位于三种不同部位:肱骨外科颈、胸大肌止点与三角肌止点之间、三角肌止点下方.试分上述三种情况,分析上下骨折段移位情况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内脏的概念;了解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的一般形态和构造;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消化管的连接关系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3.掌握口腔的境界、分部,咽峡的构成,熟悉唇、颊、腭的结构特点 4.掌握牙的形态、构造、排列命名,熟悉牙周组织 5.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及颏舌肌的作用 6.掌握三对大唾液腺的位臵及其导管开口部位
7.掌握咽的位臵、分部、各部结构和交通及咽淋巴环的概念,了解咽壁的构造 8.掌握食管的位臵、分部、生理性狭窄及距切牙的距离
9.掌握胃的位臵、形态、分部,熟悉胃的毗邻,了解胃壁的构造
10.了解小肠的分部,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臵、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臵和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臵及其临床意义 11.掌握空回肠的位臵、形态特征
12.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构特点,盲肠和阑尾的位臵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分部及各部位臵,直肠肛管的位臵、形态和粘膜构造特点
13.掌握肝的位臵、形态、分叶,了解肝的主要功能、体表投影和肝段的概念
14.掌握胆囊的位臵、形态、功能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及胆汁的排出途径 15.掌握胰的形态、位臵,熟悉其分部及胰液的排出途径 二.实验重点
1.口腔的境界、分部
2.腭的形态结构、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臵
3.牙的形态、构造,舌的形态、舌粘膜结构,颏舌肌起止、位臵、作用 4.三对大唾液腺位臵,导管开口部位
5.咽的形态、位臵、分部,各部的结构、连通 6.食管的位臵,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
7.胃的位臵、形态、分部、幽门瓣和幽门括约肌 8十二指肠位臵、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位臵 9.空回肠的位臵、形态、结构特征
10大肠分部、各部位臵,结肠的特点、分部及各部的位臵 11.直肠位臵、矢状面上的两个弯曲,肛管粘膜面结构 12.肝的位臵、形态结构、体表投影 13胆囊和肝外胆道 14.胰的位臵、形态 三.实习难点
1.腭舌弓、腭咽弓、舌乳头、咽峡组成(注意结合活体观察)2.颏舌肌的作用
3咽的分部、各部结构、咽淋巴环
4.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悬韧带,空回肠的孤立淋巴滤泡和集合淋巴滤泡,肛管内面的结构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讲授
1.内脏学总论(内脏概念,器官分类及形态结构,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2.消化系概述:组成、功能,上、下消化道概念
3.介绍标本观察内容(注意口腔的结构须结合活体观察)(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口腔的境界、分部、形态结构(包括腭、腭舌弓、腭咽弓、咽峡、牙、舌),三对大唾液腺位臵、导管及开口部位
2.咽的位臵、分部、各部结构、连通
3.食管的起止、位臵、分部、三个狭窄部位
4.胃的位臵、形态、分部、毗邻、幽门瓣、幽门括约肌、胃粘膜 5.十二指肠位臵、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悬韧带 6.空回肠起止、位臵、形态、粘膜特点、集合淋巴滤泡 7.大肠分部、回盲瓣、盲肠、阑尾位臵、结肠特点及分部 8.直肠位臵、分部、粘膜结构、弯曲、肛管位臵、粘膜结构 9.肝的位臵、形态、肝门及进出的主要结构、韧带、分叶 10胆囊位臵、形态、分部、肝外胆道 11.胰的位臵、形态、分部、胰管(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强调学习一个系统的器官结构时,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概念 2.颏舌肌的作用 3.咽淋巴环的组成
4.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5.十二指肠悬韧带位臵、组成、临床意义 6.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7.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6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整尸(头颈正中矢状切、胸前壁打开去肺、腹腔打开)1件 2.头颈正中矢状切 3件 3.离体舌 1 件
4.三对大唾液腺及导管 1件 5.上、下颌牙各1件
6.离体胃 3件(切开1件)
7.离体胰十二指肠(示十二指肠大乳头和胰管)1件、8.一段空回肠纵切(示粘膜皱襞和集合淋巴滤泡)1件 9.一段结肠(示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3件 10.回盲部(示回盲瓣)2件
11.直肠肛管纵切(示内面结构)2件
12.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示直肠、肛管的位臵及弯曲)各1件 13.离体肝(示肝的形态和进出肝门的结构)3件
(二)模型: 1.半身模型 1件 2.胰十二指肠 3件 3.肝3件
4.切牙、尖牙、磨牙 各2件 5.上下颌牙 1件 七.复习题
1.内脏包括哪几个系统的器官?
2.消化系统由哪两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又由哪些器官组成? 3.消化管的分部,各部的名称、位臵、形态及主要结构 4.咽峡由哪些结构组成? 5.牙的形态构造,恒牙、乳牙的排列命名?
6.三对大唾液腺的名称、位臵、导管开口部位? 7.食管有哪几处生理性狭窄,有何临床意义? 8.胃的形态、位臵、分部?
9.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10.结肠的外形特征?
11.肝的位臵、形态、结构? 12.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掌握鼻腔分部、鼻腔外侧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臵、开口及上颌窦的形态特点
3.咽(参见消化系统)
4.掌握喉的位臵,主要喉软骨的名称、体表投志,喉腔的形态和分部,了解喉连结及喉肌 5.掌握气管的位臵和构造特点,左、右主支气管的特点 6.掌握肺的位臵、形态、分叶,了解肺段的概念 二.实验重点 1.呼吸系组成
2.鼻腔分部及形态结构,鼻旁窦位臵、开口,上颌窦的形态特点 3.喉的位臵,喉软骨、喉腔的形态结构及分部 4.气管的位臵,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 5.肺的位臵、形态、分叶 三.实验难点
1.鼻旁窦的开口位臵
2.喉腔的结构,弹性圆锥 3.喉肌的配布及作用 4.气管隆嵴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呼吸系的组成、功能及结构特点 2.介绍标本及观察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及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臵、开口部位 2.喉的位臵,喉软骨及其连结,喉腔结构及分部,喉肌 3.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位臵、特点、气管杈和气管隆嵴
4.肺的位臵、形态、分叶、结构(肺门、肺根、肺裂、心切迹)(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喉的两对关节(环甲、环杓)运动形式及作用 2.各喉肌的主要作用 3.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整尸(肺的位臵、胸膜和纵隔)1件 2.头颈正中矢状切 3件
3.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瓶装标本)1件 4.呼吸系概观1件
5.喉软骨及其连结1件 6.喉肌1件
7.气管杈切开(示气管隆嵴)1件 8.左、右肺各3件
(二)模型: 1.半身模型1件
2.鼻腔外侧壁及各鼻旁窦3件
3.喉软骨及其连结2件、4.喉切开(示喉腔结构及喉肌)3件
5.肺段1件 七.复习题
1.呼吸系包括哪些器官?
2.喉位于何处?有哪些重要标志?喉腔的结构?
3.何谓上、下呼吸道、鼻旁窦、声门裂、声带、肺根、肺门? 4.气管内异物为什么易坠入右主支气管内? 5.肺的位臵、形态、分叶、下界体表投影?
10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肾的位臵、形态、大体结构、被膜,了解肾段的概念
3.掌握输尿管的形态、位臵、分部及狭窄部位和在盆部的主要毗邻 4.掌握膀胱的位臵、形态、分部,膀胱三角的位臵及其特点 5.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二.实验重点
1.肾的形态、位臵、结构、被膜
2.输尿管起始、行程、分部、狭窄部位
3.膀胱的位臵、形态分部及其毗邻,膀胱三角 3.女性尿道的形态、开口部位 三.难点
肾冠切结构、肾的被膜,输尿管口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
(一)课前交待
1.简介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概况 2.介绍标本的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肾的形态、肾门、肾蒂及主要结构排列 2.肾的冠状切面的形态结构 3.肾的位臵 4.肾的被膜
5.输尿管的起始、行径、终止、狭窄部位 6.膀胱形态、位臵及其毗邻、膀胱三角 7.女性尿道
(三)示教:难点内容
(四)课后小结 1.肾门、肾蒂、肾柱的概念 2.肾的被膜
五.实验时间:2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腹后壁(保留肾、输尿管)1件 2.离体男、女泌尿系1件
3.离体肾、肾冠状切各3件
4.男、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各1件
5.腰部横切(示肾的三层被膜)1件
(二)模型:
1.人体半身模型1件
2.男泌尿生殖器概况1件 3.肾冠状切3件 4.肾的被膜3件
5.男、女性盆腔正中矢状切各2件 七.复习题
1.泌尿系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的位臵、冠状切可见的大体结构? 3.解释:肾门、肾蒂、肾柱
男性生殖系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男性生殖系的组成
2.掌握睾丸的位臵、形态和鞘膜,熟悉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3.熟悉附睾的位臵、形态和功能
4.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征、行径、分部和结扎部位,熟悉射精管的组成、穿过的结构和开口部位
5.掌握精索的位臵和组成
6.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臵及主要毗邻,了解精囊的形态、位臵和尿道球腺的位臵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7.掌握阴茎的分部和构造,了解阴囊的形态和构造 8.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 二.实验重点
1.男性生殖器的组成
2.睾丸的位臵、形态和鞘膜 3.输精管特点、行径、分部 4.精索的位臵、组成
5.前列腺的形态、位臵及主要毗邻 6.阴茎的分部和构造
7.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 三.实验难点
1.睾丸的构造、鞘膜及鞘膜腔 2.射精管及其开口
3.尿道球腺的位臵及导管开口部位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一)课前交待
1.男性生殖系组成概况 2.介绍标本的观察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睾丸位臵、形态、精曲小管、鞘膜 2.附睾形态、位臵、分部
3.输精管起始、行径、终止、分部、特点 4.精索的位臵、构成
5.前列腺位臵、形态、毗邻
6.精囊位臵、形态、尿道球腺位臵及其腺管开口部位 7.阴茎位臵、分部、构造,阴囊的形态和构造 8.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弯曲
(三)示教
难点内容
(四)课后小结
1.睾丸下降及睾丸和精索的被膜 2.睾丸的构造
3.精子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4.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 2件(示睾丸、附睾位臵、形态、睾丸鞘膜、精索及输精管全程,精囊、前列腺、男尿道)2.离体睾丸(切开)
3.阴茎海绵体和尿道海绵体、阴茎横切各1件(二)模型:
1.男性盆正中矢状切 2件 2.男性泌尿生殖器1件 七.复习题
1.男性生殖器包括哪些器官?
2.输精管分哪几部?结扎术常在哪一部进行?
3.精索位于何处?由哪些结构组成?外包哪几层被膜? 4.活体上如何触摸前列腺和精囊腺?
5.何谓前、后尿道?男性尿道有哪些狭窄和弯曲?有何临床意义? 6男性肾盂结石排出体外,先后经过哪些狭窄和弯曲? 男女生殖系统 胸腹膜、纵隔
女性生殖器 会阴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女性生殖系的组成
2.掌握卵巢的位臵、形态、固定装臵,熟悉(妇幼专业掌握)其功能和不同年龄的变化 3.掌握输卵管的位臵、形态、分部及常选的结扎部位 4.掌握子宫的位臵、正常姿势、形态、分部和固定装臵 5.掌握阴道的形态、位臵、毗邻与阴道穹
6.了解(妇幼、护士专业掌握)女外阴的形态结构 7.掌握阴道前庭内尿道外口和阴道口的位臵 8.熟悉(妇幼专业掌握)乳房位臵和形态结构
9.了解(妇幼专业掌握)会阴的界限和分区,狭义会阴的概念 10.了解盆膈、尿生殖膈、坐骨肛门窝的概念 二.实验重点
1.卵巢的形态、位臵、固定装臵 2.输卵管的位臵、形态、分部
3.子宫的位臵、形态、分部、固定装臵 4.阴道的形态、位臵、毗邻、阴道穹 5.乳腺小叶和输乳管的排列 三.实验难点
1.卵巢和子宫的固定装臵 2.子宫峡、前庭大腺 3.盆膈和尿生殖膈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提问(1).男性生殖器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各包括哪些器官?(2).何谓精索?它是怎样组成的? 2.简述女性生殖器的组成
3.介绍标本、模型观察的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卵巢位臵、形态、固定装臵 2.输卵管位臵、形态、分部
3.子宫位臵、形态、分部、固定装臵 4.阴道位臵、形态、毗邻、阴道穹 5.女阴各结构
6.乳房的位臵、形态、构造
7.会阴位臵、分区、尿生殖膈、盆膈(三)示教: 1.难点内容 2.阴蒂各部(四)课后小结
1.子宫的前倾前屈姿势 2.阴道毗邻及其临床意义 3.子宫韧带及其作用 4.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女盆正中矢状切 2件 2.女整盆 1件
3.离体女性内生殖器1件
4.女性乳房(示乳腺叶及输乳管)1件(二)模型:
1.女性盆正中矢状切 2件 2.女性内生殖器 6件 3.女性乳房 2件
4.女性盆(示尿生殖膈、盆膈)2件 七.复习题
1.女性生殖系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的位臵、形态、连结情况如何? 2.输卵管分哪几部?如何辨认输卵管?其常选结扎部位在何处? 3.何谓子宫的前倾前屈?维持子宫正常位臵的韧带及其作用?
胸膜、纵隔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和肋膈隐窝的位臵,了解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2.熟悉纵膈的概念、分部及主要内容 二.实验重点
1.胸膜和胸膜腔、肋膈隐窝 2.纵膈的概念和位臵 三.实验难点
肋膈隐窝的位臵、形态,肋纵隔隐窝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壁胸膜和脏胸膜,胸膜腔和肋膈隐窝、肋纵膈隐窝 2.纵膈
(三)示教:难点内容 五.实验时间:1学时 六.实验材料 标本
整尸(肺的位臵、胸膜和纵隔)1件
腹膜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2.掌握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
3.掌握大网膜的位臵,小网膜的位臵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臵,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肝肾隐藏窝的位臵及意义
4.了解大网膜的功能,各系膜、韧带的名称和功能 二.实验重点
1.壁腹膜、脏腹膜、腹膜腔
2.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肠系膜、横结肠系、乙状结肠系膜、阑尾系膜、肝肾隐窝、直肠子宫陷凹 三.实验难点
1.腹膜腔与腹腔的区别
2.大网膜的4层结构、肝肾隐窝 四.实验时间:2学是时 脉管系总论、心
脉管系总论、心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脉管系的组成,了解其功能意义
2.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3.掌握心的位臵、外形、各腔的形态结构、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形态结构,了解心壁的构造 4.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位臵及功能 5.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和主要分支分布,冠状窦的位臵、开口部位,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注入
6.掌握心包的组成,了解心的体表投影 二.实验重点
1.心的位臵、外形 2.各心腔的内部结构
3.心传导系和左右冠状动脉 4.心包
三.实验难点
离体心的方位、界沟、界嵴、心尖切迹、房室交点、梳状肌、冠状窦口、半月瓣小结、室上嵴、隔缘肉柱、主动脉窦、冠状动脉开口、心传导系各结构、浆膜心包、心包窦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讲授 1.脉管系概述
(1)脉管系组成及其主要功能,(2)心血管系组成,血液循环(体、肺循环),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概念 2.离体心的方位
3.介绍标本和模型的观察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心的位臵、外形 2.心各腔的内部结构
3.心壁的构造、室间隔的分部 4.心传导系各结构及其位臵
5.心的血管:左右冠状动脉、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冠状窦的位臵、开口、主要属支(心大、中、小静脉)
6.心包(纤维心包、浆膜心包脏、壁层、心包腔、心包斜窦、心包横窦)(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心腔内各瓣膜的名称、位臵及其作用,心内血流方向 2.心传导系组成、功能
3.左右冠状动脉起始、行径、主要分支分布概况 4.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打开胸前壁的整尸标本(心包切开)1件 2.离体心3件
3.离体心各腔切开3件 4.心的动脉2件
5.心传导系(瓶装标本)1件 6.室间隔分部1件(瓶装标本)(一)模型:
1.人体半身模型1件 2.心脏3件
3.心传导系1件 七.复习题
1.何谓体循环和肺循环?
2.心内的瓣膜有哪些?分别位于何处?有何功能? 3.二尖瓣复合体和三尖瓣复合体的组成及其功能? 4.心传导系包括哪些结构?各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5.何谓纤维心包、浆膜心包、心包腔? 心、动脉
动脉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循环的动脉,熟悉动脉韧带的位臵、形成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2.掌握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分部及各部的主要分支,熟悉主动脉弓的特殊结构
3.掌握颈总动脉起始、行程、颈外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分布;熟悉颈内动脉行程、入颅部位与颈动脉杈处的特殊结构
4.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行径、主要分支,上肢动脉干的行程;熟悉其主要分支分布及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位臵 5.了解胸主动脉的分支
6.掌握腹主动脉脏支的行径、分支分布,了解壁支的分布
7.掌握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起止、行程及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 8.掌握下肢动脉干的行径,熟悉其主要分支分布 9.掌握头颈、上下肢常用的动脉压迫止血部位 二.实验重点
1.动脉韧带的位臵
2.主动脉的起始、行径、分部、主动脉弓的分支 3.颈总动脉行径、颈外动脉行径、主要分支 4.锁骨下动脉及主要分支
5.上肢动脉干(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行程 6.腹主动脉脏支及其分支
7.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和髂内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毗邻关系 8.下肢动脉干(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行程 三.实验难点
1.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脑膜中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
2.食管动脉、支气管动脉、睾丸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分布 3.锁骨下动脉、腋动脉、髂内动脉分支的变异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动脉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主动脉起始、行径、分部、分布概况 3.介绍标本的观察内容 4.强调要爱护标本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肺循环的血管
2.主动脉的起始、行径、分部及主动脉弓的分支
3.头颈部的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4.上肢的动脉:腋动脉和肱动脉及其分支,桡动脉,尺动脉及其分支,骨间总动脉,掌浅弓和掌深弓的位臵、组成和分支 5.胸部:主要是肋间后动脉
6.腹部的动脉:肾动脉,睾丸或卵巢动脉,肾上腺中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腰动脉、膈下动脉、骶正中动脉
7.盆部的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腹壁下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分支 8.下肢的动脉: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三)示教:难点内容(四)小结
1.腹主动脉三大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分布及胃的供血来源 2.头、颈、上、下肢常用动脉压迫止血的部位 3.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6学时 六.实验材料 标本:
1.离体心(示肺循环的血管及动脉韧带)2件
2胸腹后壁标本(示主动脉全程、主动脉弓分支、胸主动脉壁支、腹主动脉成对脏支及不成对脏支的发起部)1件
3.头颈上肢血管神经标本 3件 4.掌浅弓和掌深弓 各1件
5.腹腔血管(示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及其分支)1件 6.盆下肢血管神经标本 3件 七.复习题
1.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行径和分支如何?
2.头颈部的血供直接来自哪些动脉主干?供应颅内结构血液的动脉有哪些?颈外动脉有哪些主要分支?
3.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分支分布如何? 4.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 5.直肠接受哪些动脉的供血?
6.髂内动脉分支分布如何?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相互位臵关系如何? 7.头颈、上、下肢常用的动脉压迫止血在何处? 动脉
接上次课内容,4学时 静脉、淋巴系 内分泌系
静脉、淋巴系、内分泌腺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的起止、行径、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头臂静脉的组成、行径、静脉角
2.掌握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的起止、行径 3.掌握上、下肢主要浅静脉的起止、行程
4.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属支和收集区
5.掌握淋巴干名称、收纳区、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6.掌握主要淋巴结群(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臵、收集区及其输出管的注入部位 7.掌握脾的位臵和形态
8.掌握内分泌系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垂体的位臵、形态,了解其功能 二.实验重点
1.上、下腔静脉、头臂静脉、髂总静脉的组成和行径 2.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的起止、行径
3.上、下肢主要浅静脉的起始、行径和汇入部位 4.肝门静脉的组成、行径及其主要属支 5.淋巴干和淋巴导管、脾
6.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腋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臵
7.主要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垂体 三.教学难点
1.肝门静脉的属支、睾丸(卵巢)静脉、肾上腺中静脉、肝静脉 2.腋淋巴结分群,右淋巴导管,胸导管 3.甲状旁腺、垂体、松果体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简述内分泌系组成及功能
2.介绍标本、模型的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上腔静脉、左、右头臂静脉、头颈部的静脉、上肢浅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
2.下腔静脉、左右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卵巢静脉、肝静脉、肝门静脉及其属支、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下肢浅静脉 3.淋巴管、淋巴导管、主要淋巴结群、脾
4.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从肘正中静脉、臀部肌注、口服药物,药物到达一个器官或部位先后经过的途径. 2.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胸腹后壁标本(示上腔静脉、头臂静脉、胸后壁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胸导管及脾的位臵)1件
2.头颈部标本(示头颈部静脉及主要淋巴结)1件
3.肝(示肝静脉)2件
4.上、下肢浅静脉及其淋巴结各1件、5.腹腔血管(示肝门静脉及其属支)1件 6.离体脾3件
7.肺(示肺门淋巴结)2件
8.内分泌腺标本(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
(二)模型:
1.人整体(示全身浅静脉及淋巴结)2件 2.肝门静脉系1件 七.复习题
1.肝门静脉的合成,主要属支,收集范围及侧支循环途径? 2.从肘正中静脉注入药物治疗阑尾炎,该药先后经过何途径到达阑尾? 3.人体内有哪些淋巴干、淋巴导管?各收集哪些区域的淋巴? 4.一侧腋淋巴结肿大,应在哪些部位寻找原发病灶? 眼
视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分部及形态结构和功能
2.掌握眼球内容物各部的位臵、形态、作用,掌握房水的产生与流通情况 3.了解眼睑的形态和构造 4.掌握结膜的形态和构造
5.掌握泪器的组成、各部的形态、位臵、及泪液流向 6.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称、位臵、作用 7.了解眼的血管 二.实验重点
1.眼球壁层次、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2.眼球内容物和眼房位臵、分部、连通 3.结膜的形态、分部
4.泪器(泪腺、泪囊、泪小管、鼻泪管)5.各眼外肌的位臵 三.实验难点
1.睫状肌的方向与作用 2.睫状体的整体概念 3.黄斑与中央凹的位臵
4.上、下斜肌和上、下直肌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讲授
1.感觉器和感受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 2.视器组成概况
3.介绍标本、模型观察的内容
4.有些结构,按实验指导要求一定要结合活体观察(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在眼球模型上观察: 眼球壁各层、分部及形态结构,晶状体,玻璃体,眼房位臵、分部 2.每2人解剖一个猪眼球
3.在活体上观察:角膜、巩膜、瞳孔、虹膜、眼前房、球结膜、睑结膜、结膜穹隆、泪点、泪湖、泪阜
4.在眼眶标本上观察:泪腺、各眼外肌和眼的血管 5.在泪器标本上观察泪道: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睫状肌的作用
2.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3.眼的屈光系统的组成 4.房水产生与流通 5.眼外肌的作用 6.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眼眶标本(示眼外肌、泪腺、眼动脉及静脉)3件 2.泪器(瓶装标本)1件 3.猪眼球 15个
(二)器械:
眼科镊子和剪刀13~15套
(三)模型: 1.眼球 6件 2.眼外肌 2件 七.复习题
1.眼球壁有哪几层?各分哪几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如何? 2外界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投射至视网膜?
3.泪液由什么产生,经何途径排出?它有何功能? 4.各眼外肌的作用如何? 耳 脑神经概述
前庭蜗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前庭蜗器的组成
2.了解外耳的组成,掌握外耳道的形态、分部,鼓膜的位臵、形态、分部 3.了解中耳的组成,掌握鼓室的位臵,各壁的名称,主要结构及毗邻;听小骨的名称、位臵、连结、作用;咽鼓管的形态、交通、作用及小儿咽鼓管的特点;熟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臵;了解听小骨肌 4.掌握内耳的位臵,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位臵,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位臵、作用
5.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二.实验重点
1.外耳道形态、分部,鼓膜的位臵、形态、分部
2.鼓室的位臵、各壁的名称、主要结构、毗邻,听小骨,咽鼓管 3.内耳骨迷路的位臵、分部,膜迷路的位臵、分部 三.实验难点 1.外耳道的方向
2.鼓室各壁的结构、毗邻
3.骨迷路的概念及其与膜迷路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前庭蜗器的组成,各部的功能概况 2.介绍标本模型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在耳模型上观察耳的组成: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咽鼓管和骨迷路 2.在颞骨模型上观察鼓室各壁及主要结构 3.听小骨
4.在独立的内耳模型上观察骨迷路及膜迷路各部 5.在耳标本上观察:外耳道、鼓膜、鼓室、骨迷路(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鼓室各壁的名称、主要结构、毗邻及意义 2.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 3.声波传导途径 4.其它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去顶颅2件
2.分离颞骨3件(其中切开一件)
3.耳(示耳廓、外耳道全长、鼓膜、鼓室、骨迷路)2件(二)模型: 1.耳3件
2.颞骨(剖开)3件 3.听小骨2套
4.分离内耳(示骨、膜迷路)2件 七.复习题
1.鼓膜的位臵与结构如何?
2.化脓性中耳炎(即鼓室化脓)可能向哪些方向扩散并造成什么后果? 3.声波在耳内是如何传导的?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是指与脑相连的神经,供12对。按其出入脑的头尾侧顺序,通常用罗马字表示为:Ⅰ为嗅神经;Ⅱ为视神经;Ⅲ为动眼神经;Ⅳ为滑车神经;Ⅴ为三叉神经;Ⅵ为展神经;Ⅶ为面神经;Ⅷ为前庭蜗(位听)神经;Ⅸ为舌咽神经;Ⅹ为迷走神经;Ⅺ为副神经;Ⅻ为舌下神经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可分为4种:
躯体感觉纤维:将头面部皮肤、口腔与鼻腔粘膜、视器与位听器感受神经冲动,传入脑内的躯体感觉核; 内脏感觉纤维:将头、颈、胸腹部的脏器以及味蕾、嗅器感受的神经冲动,传入脑内的内脏感觉核; 躯体运动纤维:起自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其轴突组成躯体运动纤维,分别于眼肌、舌肌、咽喉肌、面肌、咀嚼肌等。
内脏运动纤维:为副交感纤维,始于脑干内副交感核,由核发出节前纤维至副交感节内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部脏器,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一)脑的概况:
脑位于颅腔内,由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组成。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这一部分内容可先由老师对照有关脑模型简要介绍,后由同学观察,只要能认识脑的各部分即可)。
(二)脑神经:
脑神经又称颅神经,共12对。每一对脑神经都有固定的、国际通用的序号和名称。即: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 神经(又称位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脑神经序号和名称的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一般说采,脑神经和脊神经一样也含有四种纤维成分(如果细分则比脊神经复杂),即躯
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但是并非每对脑神经都含有上述四种纤维成分。有的脑神经只含其中一种或二种纤维成分。
脑神经的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脑外,绝大多数聚集成节,叫脑神经节。它的性质和脊神经节相同,均属感觉性神经节。除了第Ⅰ、Ⅱ对脑神经外,其它凡含有感觉纤维的脑神经都有脑神经节。与脑神经相关连的神经节还有内脏运动性的,称副交感神经节(不属于脑神经节)。脑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叫节前纤维)从脑发出后,先终止于这些副交感神经节,然后由节内的神经元发出纤维(叫节后纤维)分布到效应器。脑神经的运动纤维由脑发出,其胞体在脑内聚集在一起.,称脑神经的起核(或称运动核);脑神经的感觉纤维进入脑,直接终止脑内的神经核,称脑神经的终核(或叫感觉核)。脊神经
脊神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脊神经数目、分部、名称、组成和纤维成分及前、后支分布概况
2.了解颈丛的组成、位臵,熟悉浅支浅出部位及分布,掌握膈神经的行程、分布
3.掌握臂丛的组成、位臵,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的起始、行程、分布,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位臵和分布;了解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4.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及前皮支分布的节段性
5.熟悉腰丛的组成和位臵;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熟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行径和分布概况
6.熟悉骶丛的位臵、组成,臀上、下神经、阴部神经的位臵和分布;掌握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和分布;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了解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运动和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二.实验重点
1.脊神经的组成(前根、后根、脊神经节、脊神经干、前支、后支)2.臂丛的组成和位臵
3.膈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 4.胸神经前支分布概况
5.腰丛的主要分支和骶丛的主要分支(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的起始、行径与分布,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的位臵和分布 三.实验难点
1.臂丛的三个束的辨认
2.臂丛的主要分支损伤表现的理解 3.隐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阴部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课前提问
(1)何谓灰质、白质、神经节、神经核?(2)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 2.介绍标本观察的内容
3.强调观察脊神经的同时,应结合复习相关的肌肉(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脊神经的组成(前根、后根、脊神经节、前支、后支)
2.颈丛皮支浅出部位及各支行径、分布,膈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
3.臂丛的组成、位臵,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的起始、行径、分支分布,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位臵和分布 4.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
5.腰丛的位臵,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起始、行径、分支分布,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的位臵、分布
6.骶丛的位臵,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的位臵、分布,坐骨神经起始、行径、分支分布,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底内、外侧神经
(三)示教内容
1.臂丛三个束及主要分支的行径
2隐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阴部神经、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四)课后小结
1.肱骨上、中、下段骨折分别易损伤什么神经?
2.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损伤表现,举例分析? 3.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 1.脊神经组成 2件
2.颈部(示颈丛皮支)1件,整尸标本(示膈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1件 3.头颈上肢血管神经3件 4.盆下肢血管神经3件
(二)模型: 1.脊神经组成2件 2.颈丛浅支2件 七.复习题
1.脊神经组成和纤维成分如何?各种纤维其胞体位于何处?其功能如何?
2.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的起始、主要行径和分布如何?
3.上、下肢各有哪些肌群?分别由什么神经支配? 4.肱骨上段、中段、下段骨折易同时损伤什么神经?根据已学的解剖学知识如何判断该神经损伤了? 脑神经
脑神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脑神经的顺序与名称,连脑部位和进出颅的部位,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2.了解嗅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3.掌握视神经的行径和功能
4.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纤维成分、起核名称、行程和分布及动眼神经损伤表现,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臵和性质
5.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熟悉三叉神经节的位臵和性质;了解三叉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6.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主要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了解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的位臵和性质
7.熟悉前庭蜗神经的起始、行程、功能
8.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了解耳神经节的位臵和性质
9.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及各种纤维的分布概况;了解迷走神经主干和喉返神经损伤后表现
10.掌握副神经的纤维成分和行程、分布;了解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11.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二.实验重点
1.各脑神经连于脑的部位和进出颅的部位 2.嗅神经、视神经的位臵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4.三叉神经主干、三叉神经节及其三大分支,各主要分支 5.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情况 6.舌咽神经的行径、分布
7.迷走神经在颈、胸部的行径,喉上神经、喉返神经 8.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三.实验难点 1.嗅神经
2.动眼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睫状神经节 3.鼻睫神经、上牙槽神经后支、颊神经
4.面神经的鼓索支,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
5.舌咽神经,耳神经节,喉上神经,迷走前干和后干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讲授和交待
1.神经概念、顺序、名称(记忆口诀)2.简介脑的分部,各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3.各脑神经进出颅的部位 4.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5.比较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主要差别 6.脑神经节和脑神经核的概念
7.介绍标本、模型的观察内容及方法,注意事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嗅神经的位臵,视神经的位臵、行径
2.动眼神经及其分支分布,睫状神经节的位臵,滑车神经和展神经的位臵 3.三叉神经主干,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及其分支 4.面神经在面部的五组分支.鼓索 5.前庭蜗神经的行径
6.舌咽神经的行径、分布
7.迷走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迷走前干、迷走后干)8.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行径和分布(三)示教:全部内容(四)课后小结
1.课后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对各脑神经要建立一个整体概念 2.其他重点内容待大课小结 3.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去顶颅及下颌骨1件
2.头颈正中矢状切(示嗅神经)1件
3.眼眶(示Ⅱ、Ⅲ、Ⅳ、Ⅵ、眼神经)3件 4.三叉神经2件
5.面神经在面部分支1件
6.头颈部(示末四对脑神经)2件
7.整尸(示迷走神经行径、主要分支)1件(二)模型
1.颅底(大模型,可示嗅神经)1件 2.眼外肌(示其神经支配)1件
3.三叉神经1件,耳(示前庭蜗神经)1件 4.颞骨(示面神经管)1件 5.末四对脑神经3件
6.面部浅层结构(示面神经分支)1件,7.植物神经(示鼓索、岩大神经、迷走前后干、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1件
七.复习题
1.试将各脑神经的顺序、名称、连于的脑部、进出颅的部位、主要行径、纤维成分、主要分支、分布范围及功能概况等内容列一个表. 2.一侧动眼神经损伤会有何表现? 3.一侧面神经损伤有什么表现? 4.一侧舌下神经损伤会有什么表现? 内脏神经、脊髓、脑干外形
内脏神经、脊髓外形、脑干外形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内脏神经概念和区分;熟悉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掌握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 2.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神经节的位臵,交感干的组成和位臵,熟悉节前和节后纤维的走向,了解其分布概况;熟悉灰、白交通支,内脏大、小神经的概念 3.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位,节前纤维行程和节后纤维的分布 4.熟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概念
5.掌握脊髓的位臵、外形、脊髓节段的概念;熟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6.掌握脑的分部,脑干的组成、外形结构;第四脑室的位臵和连通 二.实验重点
1.交感干的位臵、组成、椎前神经节、灰交通支、白交通支、内脏大、小神经 2.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内脏神经丛
3.脊髓的位臵、外形,脑干的外形,第四脑室的位臵、构成、连通 三.实验难点 1.副交感神经节
2.终丝,脊髓表面的浅沟,脊神经前、后根丝,脊髓横切面结构 3.脑干菱形窝的结构,第四脑室的构成和连通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讲授和交待 1.此次课观察的内容
2.内脏神经已上大课,因此,着重结合讲课的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弄清楚基本概念 3.脑的分部,脑干的组成
4.介绍标本、模型的观察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交感神经:灰、白交通支、交感干、椎前神经节、内脏大、小神经 2.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内脏神经丛 3.脊髓位臵、外形
4.脑的分部概况、脑干外形、第四脑室
(三)示教:难点内容
(四)课后小结
1.脊髓下端的位臵、意义
2.脊髓节段概念及与椎骨对应关系 3.第四脑室位臵、构成、连通 五.实验时间:4学时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头颈胸腹后壁(示交感干、椎前节、灰、白交通支、内脏大、小神经)1件 2.椎管(示脊髓位臵、马尾、终丝)1件 3.离体脊髓(示脊髓外形)2件 4.脊髓横切(示灰白质)2件 5.整脑1件 6.脑干1件
7.脑正中矢状切(示第三脑室)1件(二)模型: 1.植物神经 1件
2.脊髓与脊神经组成 3件,3.脑干大模型5件 4.整脑5件 七.复习题
1.什么是植物性神经?它与躯体运动神经有什么区别? 2.何谓节前、节后纤维? 3.何谓灰、白交通支?
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各位于何处?
5.交感节前纤维有哪几种走向,节后纤维有几种分布方式? 6.副交感神经的起始、纤维的走行及分布? 7.脊髓下端(成人和新生儿)位于何处? 8.脑包括哪几部分?脑干包括哪几部分? 9.第Ⅲ~Ⅻ对脑神经附于脑干的什么部位?
10在模型上,把你学过的脑干各外形结构指出来. 小脑、间脑、端脑外形
小脑、间脑、端脑外形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脑的位臵、外形、分叶,熟悉其内部结构,了解其功能
2.掌握间脑的位臵、外形、分部,背侧丘脑核团的划分,下丘脑位臵、外形,后丘脑包括的结构、第三脑室位臵和连通
3.掌握大脑半球的形态、分叶,主要沟、回的名称;基底核的组成,新、旧纹状体概念;侧脑室的位臵、分部和连通
4.掌握内囊的位臵、分部,熟悉胼胝体的位臵、分部,边缘叶的组成 二.实验重点
1.小脑位臵、外形、分叶
2.间脑位臵、分部及各部外形
3.大脑半球分叶、主要沟回,基底核组成和位臵,侧脑室位臵、分部、连通,内囊位臵、分部,胼胝体位臵、分部,边缘叶的组成 三.实验难点
1.小脑小结、绒球,小脑三对脚
2.大脑半球叶的划分,主要沟、回辨认,齿状回、海马的位臵 3.前连合、穹窿及穹窿连合、内囊位臵、分部及立体概念 4.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的位臵、立体概念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介绍观察内容及其标本和模型
2.必须结合大课讲课和认真阅读教材,才能理解和掌握相关部分的知识(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小脑的位臵、外形、分叶,小脑水平切(皮质、髓质、齿状核)
2.间脑位臵、分部、背侧丘脑核团划分,下丘脑位臵,后丘脑结构,第三脑室位臵、连通 3.端脑: 大脑半球形态、分叶、主要沟回、基底核、侧脑室、内囊位臵、分部、前连合、胼胝体
(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小脑、间脑、端脑内构要求参见课堂教学 2.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 4hrs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整脑1件
2.脑正中切3件 3.脑干1件
4.分离小脑2件 5.侧脑室1件
6.示岛叶标本1件
7.大脑半球颞、枕叶1件(示海马和齿状回)8.小脑、大脑半球水平切各2件(二)模型: 1.小脑3件 2.整脑6件 3.大脑半球3件 脑干内构、端脑内构
脑干内构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对脑干内的脑神经核的位臵、性质建立一个立体概念,对锥体束下行途径和皮质核束的终止建立一个立体概念
2.学习脑干内构的目的和要求参见"脑干内构"课堂教学
3.掌握大脑半球的形态、分叶,主要沟、回的名称;基底核的组成,新、旧纹状体概念;侧脑室的位臵、分部和连通 4.掌握内囊的位臵、分部,熟悉胼胝体的位臵、分部,边缘叶的组成 二.实验重点
1.脑干内脑神经核的位臵
2.大脑半球分叶、主要沟回,基底核组成和位臵,侧脑室位臵、分部、连通,内囊位臵、分部,胼胝体位臵、分部,边缘叶的组成 三.实验难点
1.大脑半球叶的划分,主要沟、回辨认,齿状回、海马的位臵 2.前连合、穹窿及穹窿连合、内囊位臵、分部及立体概念 3.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的位臵、立体概念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介绍观察内容及其标本和模型
2.必须结合大课讲课和认真阅读教材,才能理解和掌握相关部分的知识(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端脑: 大脑半球形态、分叶、主要沟回、基底核、侧脑室、内囊位臵、分部、前连合、胼胝体
(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1.脑干内构,课后阅读教材和大课讲课的内容,掌握
(1)脑神经核的名称、位臵、性质及与脑神经纤维的联系及功能(2)主要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臵、主要纤维联系及功能(3)四个丘系的起始、行径、终止和功能(4)锥体束的起始、行程、终止和功能 2.其他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 4hrs 六.实验材料(一)标本: 1.整脑1件
2.脑正中切3件 3.脑干1件 4.侧脑室1件
5.示岛叶标本1件
6.大脑半球颞、枕叶1件(示海马和齿状回)7.小脑、大脑半球水平切各2件(二)模型:
1.透明脑干电动模型1件 2.脑干大模型3件,3.整脑6件 4.大脑半球3件 传导路
传导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和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胞体的位臵及其纤维的行程、交叉部位和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
2.掌握视觉传导路的组成、交叉特点、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掌握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了解听觉传导路的组成和向大脑皮质的投射部位
4.掌握皮质脊髓束的起始、下行途径、交叉部位及终止
5.掌握皮质核束的起始、下行途径以及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概况 二.实验重点
1.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和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 2.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的起始、行径、终止 三.实验难点
传导路在脑的不同平面的位臵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1.介绍本次实验内容,各种模型观察的内容 2.注意爱护模型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躯干四肢深、浅感觉和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 2.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听觉传导路 4.锥体系
(三)课后小结 1.提问
(1)一侧视束损伤有何表现?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双眼对侧偏盲?(2)内囊膝损伤可导致哪些肌肉瘫痪? 2.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 4学时 六.实验材料 模型:
1.浅感觉传导路2件 2.深感觉传导路2件 3.锥体系2件
4.视听传导路1件 脑脊膜 脑血管
脑脊膜、脑血管、脑脊液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
2.掌握硬脑膜外隙位臵、结构及意义
3.掌握硬脑膜的特点与形成物(大脑镰、小脑幕)及硬脑膜窦,掌握海绵窦的位臵、内容及交通,了解其他硬脑膜窦的位臵和交通.
4.掌握蛛网膜下隙及终池的位臵、内容;了解蛛网膜粒、脉络丛、终丝、齿状韧带 5.掌握脑室系统及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6.掌握脑的动脉供血来源,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主要分支分布,掌握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行程和分布概况,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二.实验重点
1.脑和脊髓的被膜层次 2.硬脊膜外隙位臵
3.硬脑膜形成的结构:大脑镰、小脑幕、幕切迹,各硬脑膜窦 4.蛛网膜下隙、终丝的位臵
5.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行径及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三.实验难点
1.脊髓蛛网膜、齿状韧带、蛛网膜下隙 2.蛛网膜粒,各脑室脉络丛 3.通过海绵窦的结构 4.大脑大静脉
四.实验步骤和内容(一)课前交待
介绍标本、模型的观察内容
(二)学生按实验指导,结合教材插图或图谱观察
1.脊髓三层被膜,蛛网膜下隙,终池,马尾,终丝,齿状韧带
2.硬脑膜形成结构:大脑镰、小脑幕、幕切迹,各硬脑膜窦、海绵窦内结构 3.脑蛛网膜下池,小脑延髓池的位臵,蛛网膜粒,脉络丛 4.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大脑动脉环 5.大脑浅静脉、大脑大静脉(三)示教:难点内容(四)课后小结 共同性问题
五.实验时间:2hrs 六.实验材料
(一)标本:1.椎管标本(示脊髓被膜、硬膜外隙、马尾、终池、终丝、齿状韧带)1件 2.花篮(示硬脑膜及其形成结构)1件 3.剥离的硬脑膜 3件
4.整脑(示脑蛛网膜)2件 5 脑的动脉1件
(二)模型:脑血管 5件
第二篇:系统解剖学总结
骨
学
1.描述骨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分布。
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
2.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临床上为什么常在髂骨或胸骨上穿刺抽取骨髓,进行骨髓象检查?”。
因为存在于人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骨髓在 5 岁后即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而人体的椎骨、髂骨、胸骨、肋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身都是红骨髓,所以,临床上常在髂骨或胸骨上穿刺抽取骨髓,进行骨髓象检查。
3.试述翼腭窝的位置、构成及其交通。
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而经腭大孔通口腔。
4.试述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
额窦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上颌窦最大,在上颌骨体内,开口通入中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其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中于上鼻道。
关 节 学
1.肩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2)结构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因此关节稳固性差,活动灵活;②关节囊薄而松弛,其前、上、后壁均有肌腱纤维编入,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但囊的下壁较薄弱,肩关节的肱骨头易从下壁脱出;③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
(3)肩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2.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2)结构特点:①髋臼窝深,髋关节稳固性好,但活动不灵活;②关节囊致密而紧韧,囊的后壁下端附于股骨颈的中外 1/3 交界处,所以股骨颈骨折分囊内、囊外骨折;③关节囊的周围有许多韧带加强,但后下壁较薄弱,股骨头易从下方脱出;④关节囊内有股骨头 韧带。
(3)髋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3.膝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膝关节由股骨的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构成。
(2)结构特点:①关节囊薄而松弛,四周分别有髌韧带、侧副韧带等加强;②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具有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的作用;③股骨和胫骨相邻的关节面之间垫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内外侧半月板,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
(3)膝关节可作屈和伸运动;当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时可使小腿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4.从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知识解释为什么“笑的合不拢嘴”?
“笑得合不拢嘴”是因颞下颌关节脱位所致,因为,该关节的关节囊较松弛,当人大笑时由于张口过大,下颌头可向前下滑至关节结节的前方,这时由于关节结节阻止了下颌头,使其不能退回下颌窝,即造成关节脱位。5.用解剖学知识解释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
椎间盘是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的,纤维环的后部比较薄弱,易于断裂使髓核向后外侧突出,从而压迫由椎间孔穿出的脊神经根。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组成骶丛的腰脊神经根时,即出现相应的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6.为什么踝关节扭伤易发生于人们走下坡路时?(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
人走下坡路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伴内翻状态,这时参与构成踝关节的距骨头的关节面是后部 面积较窄的部位,使距骨头两侧的间隙变大,踝关节不稳固,同时又由于踝关节的外侧韧带较薄弱,因此易于发生扭伤。
7.列表说明男女性骨盆的主要区别。
男女性内盆的主要区别有:
男性
女性
骨盆形状
较窄长
较短宽
骨盆上口
呈心形
椭圆形
骨盆下口
较狭小
较宽大
骨盆腔
漏斗形
圆桶状
骶骨
窄长、曲度大
宽短、曲度小
骶骨岬
前突明显
前突不明显
耻骨下角
较小(70°-75°)较大(80°-100°)
肌
学
1.试述膈的三个裂孔名称、位置和穿经的结构。
(1)主动脉裂孔,在第 12 胸椎前方左右膈脚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在第 10 胸椎水平,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孔,在第 8 胸椎水平,食管裂孔的右前方,有下腔静脉通过。
2.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及穿经的结构。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3.试述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其穿经的结构。
腹股沟管有两口,四壁,内口称腹股沟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出形成;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为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管内男性的有精索或女性的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4.腹前正中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5.上腹部经直肌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6.右下腹部经麦氏点切口,由浅入深需经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Camper 氏筋膜—Scarpa 氏筋膜—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7.试述腋腔的构成及其内容.腋腔是位于臂上部内侧与胸外侧壁之间的锥形间隙,有一顶、一底和四壁,顶即上口,由锁骨、肩胛骨上缘和第一肋围成;底为腋筋膜和皮肤;前壁为胸大、小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肩胛骨;内侧壁为前锯肌和上部肋及肋间肌;外侧壁为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肱骨。内有腋动脉、腋静脉、臂丛和腋淋巴结等结构。
8.股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股三角是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三角内有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和淋巴结等。
内脏学 消 化 系 统
1.试述三对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其导管开口部位。
腮腺分浅部和深部,浅部略呈三角行,位于耳垂的前下方,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 1/3 的浅面,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其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应的颊粘膜上;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口腔底的舌下襞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导管开口于舌下阜,小导管开口于舌下襞。
2.试述咽的分部及其交通。
咽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为界,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与咽相交通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腔和食管,并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3.试述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肝外胆道由胆囊和输胆管道组成,输胆管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胆汁的排出途径如下:平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囊管到胆 囊进行贮存和浓缩;当进食时,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4.试述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在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 15cm;第二个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 25cm;第三个在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 40cm。它们是食管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5.试述胃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是一肌性囊状结构,有两壁.两口.两缘,并可分为四部分,两壁为前壁和后壁,两口为入口即贲门和出口即幽门,两缘为上缘即胃小弯和下缘即胃大弯;胃分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四部,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6.试述胰的位置和分部。
胰位于胃的后方,在第 1、2 腰椎平面横位于腹后壁。胰可分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四部。
7.试述结肠的特征性结构、分部及各部与腹膜的关系。
结肠的特征性结构包括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其中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 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
8.试述空肠与回肠在结构上的区别。
空肠
回肠
位置
左腰区和脐区
脐区、右腹股沟区和盆腔内
管径
较粗
较细
管壁
较厚
较薄
血管
较多
较少
颜色
粉红色
粉灰色
血管弓
级数较少
级数较多
粘膜皱襞
高而密
低而疏
粘膜绒毛
高而密
低而疏
淋巴滤泡
有孤立淋巴滤泡
有集合淋巴滤泡
9.何为肛管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解剖学结构有何区别?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覆盖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动脉来源
直肠上、下动脉
肛动脉
静脉回流
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
肛静脉→阴部内静脉→
→脾静脉→肝门静脉
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淋巴引流
肠系膜下淋巴结、髂内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神经支配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呼 吸 系 统
1.试述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
名 称
位 置
开 口 部 位
额窦
额骨体内,眉弓深面
中鼻道的筛漏斗
前组
筛窦
中组
鼻腔外侧壁上方与两眶之间的筛骨迷路内
中鼻道
后组
上鼻道
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
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蝶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2.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与气管中线延长线形成 35-36°角,走行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粗而短,与气管中线延长线形成 25-30°角,走行较陡直,气管隆嵴偏左侧,临床上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故气管内取异物时必需寻找右主支气管。
3.试述肺的形态和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分居纵隔的两侧.形似半个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肺尖经胸部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 1/3 上方 2-3cm;肺底位于膈上面,又称膈面;与肋及肋间肌相邻的面称肋面;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其中央部有一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的部位;三个缘即前缘、后缘和下缘,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左肺心切迹,切迹下方有左肺小舌。
4.试述纵隔的定义、境界及其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膈的境界:前为胸骨; 后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纵膈的分区:以胸骨角水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膈和下纵隔,下纵隔分三部,心包壁前方与胸骨体之间为前纵隔;心包前、后壁之间为中纵隔;心包后壁后方与脊柱胸段之间为后纵隔。
5.试述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第12胸椎棘突
泌 尿 生 殖 系 统
1.男性肾孟结石排出体外,先后需经过哪些狭窄处?
需经过输尿管和男性尿道的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壁内段,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
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哪些?它们和腹膜的关系如何?
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其中卵巢和输卵管属腹膜内位,子宫属腹膜间位,阴道为腹膜外位。
3.精子排出体外,依次需经过哪些结构?
依次需经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
4.男性尿道的三个扩大位于何处?
是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尿道舟状窝。
腹 膜
1.属于腹膜间位的器官有哪些?
腹膜间位器官包括: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和充盈的膀胱等。
2.网膜孔如何构成?
上界:肝尾叶;下界:十二指肠上部;前界: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腹膜覆盖的下腔静脉。
脉管系统 心 血 管 系 统
1. 试述体循环的循环途径、特点和功能。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是从左心室至动脉,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向心回流至右心房。其特点是流经范围广,流程长。主要功能是以含氧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营养全身组织,并将代谢产物运回右心房。
2. 试述心的外形和各部的组成。
心的外略呈倒置的圆锥,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条沟.心尖:朝向心的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
心底:朝向心的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两面:是指前面和下面,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又称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面与膈相邻,故称膈面,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三缘:即左缘、右缘和下缘。左缘斜向左下,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右缘:垂直圆顿,由右心房构成;下缘:较锐利,近水平位,大部分由右心室,小部分由左 心室构成。
四条沟:在心的表面,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沟称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标志;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纵行的浅沟,分别称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它们是左右心室分界 的标志。房间沟位于心底部,是左右心房表面分界。3. 试述右心房的结构。
1)、固有心房:右心耳:前上方锥体形盲囊突出部。梳状肌:其壁腔面内,由界嵴发出平行排列的肌隆起。
2)、腔静脉窦有: 三个入口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前缘有下腔静脉瓣;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下缘有冠状窦瓣)
一个出口:右房室口:在左前下方通向右心室。
4. 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右冠状动脉
1)行径:起自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间入冠状沟右行,至房室交点形成 倒“U”形弯曲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
2)分支: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行,分布两室后壁及室间隔后 1/3。
左室后支:左行分布于左室后壁。
动脉圆锥支:左、右冠状动脉发出侧支通路形成 Vieussen 环。右缘支:沿心下缘走行。
窦房结支:沿右心耳内面上行。
房室结支:90%自房室交点“U”形顶端分出。
3)分布范围: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 1/
3、左心室膈壁、窦房结和房室结。
左冠状动脉
1)行径:自主动脉左窦,左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左行分支。
2)分支 :前室间支:左心室前壁、右心室部分前壁、室间隔前 2/3。
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心左缘分布于左心室膈面。
窦房结支:40%起于旋支,沿心耳内面上行。
圆锥支:由左、右冠状动脉发出并形成吻合。
左缘支:沿左缘下部走向心尖。
房室结支。
3)分布范围: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隔面和前壁,室间隔前 2/
3、右心室膈壁、窦房结和房室结。
5. 试述掌浅弓、掌深弓的位置、构成和分支。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之间,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分支有小指尺掌侧动脉和 3 支指掌侧总动脉。后者又可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动脉。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平腕掌关节高度。分支有 3 支掌心动脉。
6. 试述胃、结肠的动脉供应及来源。
供应胃的动脉名称及来源:胃左动脉-腹腔干,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脾动脉供应结肠的动脉名称及来源: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静 脉
1.从手背静脉网注射药物,可经什么途径到达下列部位?
①阑尾 ②胆囊
①手背静脉网→(头静脉 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②手背静脉网→„„(同题①)→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右支→胆囊动脉→胆囊
2.从大隐静脉注入药物,可经什么途径到达心壁?
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心壁
3.全身有哪些主要的浅静脉,分别注入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颈部有颈外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上肢头静脉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下肢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小隐静脉注入腘静脉。这些浅静脉是临床用作注射、输液和采血的部位。
4.试述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及属支。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于耻骨结节外下方 3~4cm 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属支有 5 条: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5.肝门静脉
①结构上有何特点,主要收集哪些器官的静脉血?
②肝门静脉是怎样合成的?其属支主要有哪些?
③当肝门静脉高压时,有时出现呕血、便血和腹壁静脉曲张等现象,为什么?请运用解剖学知
识加以解释(写出血流途径)。
①有两个特点:一是肝门静脉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当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血液可发生逆流;二是肝门静脉系的管道,起始与终止均为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的静脉血。
②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斜向右上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后方向上达肝门,分左、右支入肝。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③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很少,各自按原来流向汇入所属静脉。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液则通过吻合途径流入上、下腔静脉,再回流入心。由于血流量增多,吻合部位的小静脉变得粗大弯曲,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便血,脐周静脉网曲张出现腹壁静脉曲张。具体途径如下:
A 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B 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C 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
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淋 巴 系 统
1.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分别收集哪些范围的淋巴?各汇入什么淋巴导管?
全身有 9 条淋巴干。头颈部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颈干;上肢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锁骨下干;胸腔器官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支气管纵隔干;腹腔不成对器官的淋巴管汇合成 1 条肠干;下肢、盆部和腹腔成对器官及部分腹壁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左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注入胸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淋巴导管。
2.试述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胸导管在第 1 腰椎体前方由左右腰干、1 条肠干汇合而成,其起始部膨大,称乳糜池。胸导管向上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 5 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出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在注入左静脉角前还接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引流下肢、腹盆部、左胸部、左上肢和左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 3/4 部位的淋巴。
3.试述右淋巴导管的位置、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淋巴的范围。
位于右颈根部,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引流右头颈部、右上肢和右胸部的淋巴,即全身 1/4 部位的淋巴。
4.试述腋淋巴结分群、各群名称、位置、收纳范围。
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可分为五群:
①胸肌淋巴结:位于胸小肌下缘处,沿胸外侧血管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胸外侧壁以及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
②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除注入锁骨下淋巴结以外的上肢浅、深淋巴管。
③肩胛下淋巴结:在腋窝后壁沿肩胛下血管排列,引流颈后部和背部的淋巴。
④中央淋巴结: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
⑤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引流乳腺上部的淋巴,并收纳上述 4 群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少数输出淋巴管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5.试述腹股沟浅淋巴结分群、收纳范围。
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分为上、下两群。上群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下部、臀部、会阴和子宫底的淋巴。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分布,收纳除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部之外的下肢浅淋巴管。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视
器
1.试述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经眼球后房、瞳孔到眼球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的虹膜角膜角隙进 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流入眼静脉。
2.简述泪液的产生及其排出途径。
泪液由泪腺分泌产生,借眨眼涂布于结膜表面,经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排泄至 下鼻道。
3.运动眼球的肌肉的名称及其神经支配。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其中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由动眼神经支配;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
-----
前 庭 蜗 器
1.鼓室有哪 6 个壁?分别与哪些结构或部位相邻?它们通过何结构与鼓室相通?
鼓室有 6 个壁:上壁、下壁、前壁、后壁、内侧壁、外侧壁。
上壁为鼓室壁,与颅中窝相邻;
下壁为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起始相邻。
前壁为颈动脉壁,与颈动脉相邻,可经咽鼓管鼓室口、咽鼓管与鼻咽相通;
后壁为乳突壁,有乳突窦的开口,通入乳突窦、乳突小房;
外侧壁为鼓膜壁,与外耳道相邻;
内侧壁为迷路壁,与内耳相邻。
2.咽炎经何途径蔓延而致中耳炎、乳突炎,并导致面神经瘫痪
咽炎时,细菌经咽鼓管的咽口、咽鼓管、咽鼓管鼓室口入鼓室,可导致中耳炎;当炎症 经后壁的乳突窦入口进入乳突窦及乳突小房时,可导致乳突炎;当中耳炎破坏面神经管凸,累及面神经时,可导致面神经瘫痪。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⒈ 营养大脑半球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①大脑前动脉,源自颈内动脉,③大脑中动脉,源自颈内动脉,③大脑后动脉,源自基底动脉。
⒉ 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皮肤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一>中枢突组成后根—>后角,换神经元,(后角固有核)一>经白质前连台交叉一>组成脊髓丘脑束一>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一>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 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的大脑皮质。⒊ 试述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的肌、关节、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一>中枢突组成后根一>后索组成薄束(T4 以下),楔束—>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一>内侧丘系交叉一>内侧丘系一>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一>经内囊后肢一>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上 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⒋ 试述视觉和瞳孔对光反射的传导通路。
视网膜的双极细胞一>节细胞一>视神经—>视交叉(鼻侧视网膜的纤维交叉,颞侧视网膜的纤维不交叉)一>视束一>外侧膝状体换元—>视辐射一>内囊后肢一>视中枢。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交叉——>视束,侧支至顶盖前区一>两侧动眼神经副核一>动眼神经一>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双侧瞳孔缩小。⒌ 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一一>第三脑室+第三脑室及络丛产生的 CSF 一经中脑水管一一>第四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CSF,经正中孔、外侧孔一>蛛网膜下腔一>蛛网膜粒一一>上矢状窦及其他硬脑膜窦一>颈内静脉。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脊神经
1.试述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的名称。
臂丛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组成。它出斜角肌间隙,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中点后方入腋窝。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先合成上、中、下三个干,每个干在锁骨上方或后方又分为前、后两股,由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合成内侧束,三干后股合成后束。三束包绕腋动脉周围。主要分支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等。2.试述坐骨神经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坐骨神经起自骶丛,出梨状肌下孔,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股二头肌长头深面继续下行,一般在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干在股后区发肌支分布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同时发支分布髋关节。胫神经发出分支:①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诸肌和足底肌;② 关节支支配膝关节和踝关节;③ 皮支分布小腿后区下部及足背外侧的皮肤。腓总神经又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发出肌支支配小腿外侧群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 2~5 趾背的皮肤。腓深神经分布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 1、2 趾相对缘的皮肤。3.试述手肌的神经支配。
正中神经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 1、2 蚓状肌;尺神经支配小鱼际肌、第 3、4 蚓状肌、骨间肌和拇收肌。
4.膝关节主要可做什么运动?有哪些主要肌肉参加?这些肌肉受什么神经支配?
主要做屈和伸运动。
屈膝关节的肌肉有:
① 大腿后群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受坐骨神经支配。② 小腿三头肌的腓肠肌,受胫神经支配。③ 缝匠肌,受股神经支配。
伸膝关节的肌肉有:股四头肌,受股神经支配。
5.肘关节主要可做什么运动?有哪些主要肌肉参加?这些肌肉受什么神经支配?
主要做屈和伸运动。
屈肘关节的肌肉有:
① 肱二头肌和肱肌,受肌皮神经支配。② 肱桡肌,受桡神经支配。③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受正中神经支配。
伸肘关节的肌肉有:① 肱三头肌,受桡神经支配。② 肱桡肌,受桡神经支配。
6.试述膈神经的纤维性质、行径及其分布。
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自颈丛发出后经前斜角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穿锁骨下动脉、静脉之间入胸腔。然后经肺根前方,行于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降至膈。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 纤维分布于心包、纵隔胸膜和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等。
脑 神 经
1.试述运动眼球的肌肉及神经支配。
运动眼球的肌肉有 6 块,其中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受动眼神经支配;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展神经支配。
2.试述舌的神经分布(神经名称及分布范围)。
主要有 4 条神经支配:舌神经管理舌前 2/3 一般感觉;面神经管理舌前 2/3 味觉;舌咽神经管理舌后 1/3 一般感觉和味觉;舌下神经支配舌肌运动。3.试述眶内的神经分布(神经的名称及分布区)。
主要有以下几条神经分布:
视神经:感光。
动眼神经: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眼神经:管理角膜、结膜的感觉。面神经:泪腺分泌。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
4.试述喉返神经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左喉返神经发自左迷走神经,绕主动脉弓返回颈部,右喉返神经发自右迷走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脉返回。左、右喉返神经返回颈部均沿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上行,其终末支称喉下神经,在甲状腺侧叶深面环甲关节后方入喉,其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
5.在 12 对脑神经中,哪几对含有内脏运动神经纤维?这些纤维来自什么核?分别支配哪些器官?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中含有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加入到动眼神经后入睫状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上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面神经,分布到下颌下腺、舌下腺、泪腺、口腔粘膜腺体及鼻粘膜腺体。下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分布腮腺。迷走神经背核发出的纤维随迷走神经分布到心、肺、肝、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管理这些器官内的心肌或平滑肌和腺体。
内 脏 神 经
1.内脏运动神经与躯干运动神经有何不同?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至效应器,需 2 个神经元,中间必在植物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常在脏器附近或血管周围形成内脏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效应器,而躯体运动神经只需 1 个神经元,常以神经干的形式分支分布;内脏运动神经不受意志支配,而躯体运动神经受意志支配;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躯体运动神经仅有一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的细纤维,传导速度较慢,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一般是较粗的有髓纤维;内脏运动神经的低级中枢较分散地位于脑干的内脏运动核和脊髓第 1 胸髓节段至第 3腰髓节段的侧角以及第 2~4 骶髓节段的骶副交感核,而躯体运动神经低级中枢是连续位于脑干的躯体运动神经核和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
----
内分泌系统
。。。
第三篇:实验教学讲稿
融汇实验教学 彰显物理学科魅力
什么是物理?我常给出的答案是“物理物理,就是以物明理的科学”;要求学习者要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理”。那么“物”又来自于哪里?“物”就存在于生活之中,一个现象,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件小事,一个幽默,一条新闻都有可能包含着物理知识,实验更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直观生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因此实验教学更是成为了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由于实验多,往往是学生最爱上的课,注意力最集中的课。
下面这张图充分说明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不少学生感到学习物理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把所学的知识用来研究具体物理问题。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的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动情动脑观念态度动手思想方法操作技能
一 谈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句顺口溜“听一听,不在心;看一看,懂一半;练一练,心智能力都发展”;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做过、动手练过,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才是牢固的。
一 从实验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作用:
兴趣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兴趣的开发作用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灵感的源泉。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热情便成了首要任务。1 利用实验新奇的现象吸引学生 14、5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对一切新奇的、神秘的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设计并进行现象新奇的实验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如在《大气压强》这节课时,导课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视频1大气压强导课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刘谦呢,就是因为他的魔术,使他这个人同他的魔术一样具有了些神秘色彩。魔术的魅力就在于,它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抓住人们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制作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使人们难以识破其中奥秘,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魔术能够提高想象力,活跃大脑思维。但魔术一般是不揭秘的,很多魔术我们看了以后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倒底是怎么回事,而我们在课堂上设置的“魔术”是必须当场揭秘的,这样也就使学生对揭秘环节更加期盼。
(2)还有其他一些好的导课:视频2平面镜成像引入:
设置的悬念具有精短、新奇的特点。这节课开始,老师分别点燃玻璃板前后的两支蜡烛,其实后面的他没有点,但他故意用手挡一下,好象怕火灭了,学生以为他点了,那么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火是怕水的,但令人惊呀的是,水真的没有浇灭玻璃后面这蜡烛。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真的相信了这个现象,但他们真的不相信这个事实。这样就使他们从简单的好奇,变为迫切希望揭露迷底。
(3)视频3光的折射引入:也有类似的效果。(4)视频4机械能守恒:设置悬念,让学生提心吊胆。
(5)视频5吞蛋。瓶吞鸡蛋的实验,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兴趣。(6)视频6吞吐气球
(7)视频7 大气压强:见证奇迹的时刻
(8)视频8 大气压强:两个例子引课,时间有点长,我们在设计新课的时候,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节课的引入有好多个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可能很难取舍,但不能罗列,选一个,我看哪个都行。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不能在一节课中始终如一的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进行一些神秘的实验。视频9在讲大气压强时,我做了一个不消气的气球,敞着口的气球鼓鼓的;这个出人意料的现象,学生感觉神秘极了,当时我是在下午上课,学生有些困顿的时候我做了这个实验;学生困意顿消,为了知道气球不消气的原因又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继续听课。最好动的学生也全神贯注地听完了整节课;有几名同学回家以后还试着模仿这个实验表演给家人看。
再如视频10。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我个人认为,学生的最初级阶段的学习可能是源于一种简单的模仿,但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因为只有模仿就不可能有超越。利用实验营造和谐的氛围
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实验更离不开生活。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或热点问题,可以拉近物理知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为顺利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在讲流体压强时,我先播放了在家拍的视频“听话的柚子”(视频11),让学生猜想柚子为什么会这么听话?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视频12)。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学生喜闻乐见,实验过程学生也就津津乐道,水到渠成。最后在分析一段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视频13(粉色垃圾)整节课前后呼应。
另外,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要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问题设置要低起点、有梯度,采取追问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人的正常思维都有逻辑性的,所谓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
在讲液体压强一课液体压强的存在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举出液体压强存在的事例,刚开始一切正常,直到有学生提到游泳时水会把人体压变形,众人皆笑;该生力争。我建议他用实验来说明问题,聪明的小伙子真的做了一个实验(视频14)从水对手套的作用效果入手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一个实验,从众人皆笑到众人皆惊现场效果相当热烈,它的说服力也肯定不止于实验现象本身这么简单。
再如下面两个例子:视频15(大气压强导托里拆利实验)视频16:谢晓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这两节课的特点是课堂轻松愉悦,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老师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最终达到的目标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不仅完成常规的学习任务,还找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的引导或者是指点,真正的把学习和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
3利用实验赋予学生挑战的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忆才是最深刻的。同样要想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理解到位,要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创设体验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
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安排一些挑战性的实验,从而起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
在讲流体压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流速大,压强小”,我安排了比赛“吹硬币”(视频17);学生通过一试身手,相互较量,交流吹硬币的窍门,加深了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段感受和体验的时间,如在讲“蒸发吸热”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团酒精棉,简单的在手背上擦一擦,凉凉的感觉让学生牢记了蒸发吸热的“热”来自于哪里,再做此类习题时决不会犯错误。看似占用了课堂一分钟,却节省了习题课上的十遍八遍的重复强调。这样的“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分功”的例子还有像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等。在讲“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节时,如何帮助学生体会两块透镜组合在一起的成像效果呢?我采用了创设体验性情境的办法,给每个小组发两块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极小的字,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把字放大,如何放得更大;学生们自由发挥去体验当年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引起感官和思维的共鸣。
竞争是激发热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非决一高低不可之势。物理教学的竞争情境是经常使用的激情方式。
例如视频18(原14):
视频19(原15):用激光笔射击比赛,设种置一种竞争的气氛,激发了学习热情。
二 到实验中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材中设置的众多“小实验”和“做一做”等)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实验与其它物理内容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延伸。如果把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事半功倍。利用演示实验,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使学生感受倍深。在讲大气压强存在时,我设计的演示实验是(视频20)永不坠落和(视频21)逆流而上。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冲击!实验现象和正常的思维相反,对学生的冲击就像火星撞地球,从最初的疑惑到最后的认同,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利用分组实验,进行手、眼、脑并用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动,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在完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时,把演示改成了分组实验。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认识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现象,改为分组后,直观感受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在亲历探究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规律。3 利用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知识,进入思维的误区;对某些新的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规律将信将疑;怎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呢?做个小实验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在教材 85页习题 2题(加图一):学生一时理解不了,这时我做了个小实验(视频22),通过比较橡皮膜突起程度明显不同,问题迎刃而解。又如习题(加图二):在完成这个实验后(视频23)就很好的解释了此题。用实验解题的好处就是说服力强,印象深刻;有时用语言不好准确表述的,用实验一目了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观察现象到总结规律,再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耳听、眼观、脑想、口述和手动来完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知识落到实处。
在讲解灯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时,我们制作了演示板:视频24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选用了学生最熟悉的圆珠笔或圆规来完成实验,体会笔压手的作用效果(视频25)。学生有切身感受。在讲流体压强时,设计了“吹纸杯”的小实验(视频26),效果也很好。
三 在实验中得——有效培养非智力因素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通过实验,学生会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加以启发,他们能将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解释和探索社会上更为复杂的物理现象。事实证明,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激发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起着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讲完压强单元后播放了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拍到的视频短片(视频27),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分析这个黑色的控制阀门(控制压力,温度,湿度的)和压力表的作用。(加图1)分析锅盖中垫圈的作用。(加图2)分析这棵打吊瓶的树。(加图3)分析拔火罐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视频28)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看到科学进化的实验背景、仪器设备背景,寻觅到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足迹;体察出实验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巧妙方法、用心良苦的教学思想。例如,各种各样减少摩擦的方法,就反映出人类在与摩擦作斗争的过程中智力和手段的进化。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不单单是解决一个实验设备的问题,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手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有趣实验的那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无声地在告诉学生,物理学就在你身边,教师全神贯注地操作实验,被实验现象所吸引,特别是为实验的成功、挫折而惊喜、担忧,以自己在实验中的情感体验无意识地感染学生。这种无意识的感情流露,无不强烈地向学生传达着一个信息,实验的确是科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效果比教师说实验、要求学生如何如何重视要好得多。
下面我们来欣赏王显峰老师轮轴这节课的一部分。(视频29)
实验改变了课堂的空间结构,这无声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心灵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境中,班级中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成为了活跃分子。这一方面给了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往往使教师偶而触动,改变对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的成见。同时也更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这样就更有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待学生,而这些无形的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出人意料的。(图片1)实验成功的孩子激动的心情;(图片2)发现“大气压可真大”时的兴奋;(图片3)动手实验时的专心;(图片4);准备做实验时的信心(图片5)观察实验时的聚精会神;(图片6)兴高采烈;(图片7)挑战实验时的开心;这些都是无可替代的。
二 谈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有些实验,照搬教材效果并不好,如对它做点简单的改进,其效果就大不一样,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进行实验教学,这些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
例如,我在08年参加吉林省十佳物理教师评选的时候,就有一道题:可乐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饮料用的,请用可乐瓶尽可能多的设计物理实验。
①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②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③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④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此外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具有创新的实验:
1、水能传声 视频30 2 机翼的升力 视频31 3灯箱 视频32 4 磁推车 视频33 5 排箫 视频34 6 简易电动机 视频35 7视频36(yuan10)平面镜成像
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演示平面镜成象原理,非常有创意。光线本身就是我们抽象出来的一种模型,那么我们就用模型来演示模型,非常新颖。和课件对比,你更相信那个真实? 8视频37(9)凸透镜成像
用发光二极管取代了传统的蜡烛,清洁,清晰,操作方便;利用大光屏,放大情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直观。
9、压缩空气引火仪的使用、气体对外做功的改进;图片
10、摩擦起电的做法;图片
11、压力作用效果的改进;图片
12、光的直线传播用空气清新剂,牛奶稀释,蚊香等 图片
13、重力势能用橡皮泥等 图片
三谈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向受教育者传授现成的结论。因为现成的结论,只是对以往问题的探究结果,他们往往是经过提炼的、条例清楚的。现实中的问题并非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关联的。我们认识和解释问题所运用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如果学生不接触现实问题,只是学习前人的结论,那么他们永远不会了解和掌握思维的原则和技巧,永远也不能真正认识现实的世界。换句话说,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亚里斯多德有那些思想,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呈现他是怎么想的,要给他们科学思维的原料,而不是成品。要向他们呈现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一、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对教师的素质却是极大的考验,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探究式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树立真正的教育观念外,还应该根据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才能使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
探究基本过程和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1.对反射定律的研究 播放视频
(1)视频16:利用反射实验器材研究光的反射,教师捕捉时机,因势利导。这里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是传统的演示器材,能够演示反射和折射规律,缺点是不能反映出三线共面,而上课的老师把这个实验器材进行了改造,制成了可以研究三线共面的光具盘。
(2)视频17:通过描画反射光路研究反射定律,上课的老师没有使用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也没有使用刚才我们看到的反射定律演示器,而是不拘泥于教材、权威、专家的思路,将探究实验加以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对光的反射的研究过程,既降低了实验的成本,又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使得实验的难度降低,节省了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
(3)视频18:利用粘在黑板上的激光笔研究光的反射定律,跟前一位老师比,这套实验器材,也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描画出光路图,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可见度更大了。
(4)视频19:粘在黑板上的激光笔演示光路可逆,有时候演示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上课老师的这一段设计,增大了可见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研究
播放视频20:作图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这是一个更简便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上课老师在板书设计方面花费了一番心思,看似平淡的作图考查,为后面镜面反射、漫反射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一经教师点破,便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而这一环节的过渡,完全可以用巧妙来描述了。3.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研究(1)视频21:为什么用玻璃而不用平面镜,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方案,上课老师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变,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2)视频22:用复写纸使镜后变暗,刚才这节课,没有学生问,老师也没有讲,镜后的蜡烛其实不应该点燃,为什么不能点燃呢?因为这样进入人眼的光有两种,一种是前面蜡烛反射的光,这个光进入人眼越多,看到的虚像越清楚,还有一种是镜子后面蜡烛透射过来的折射光,这个光越多,看到平面镜成的像越不清楚。例如:教室里的玻璃晚上可以当镜子用。晚上,我们身体射上玻璃的光主要来自于灯光,通过玻璃窗看到的像比较清晰,而白天我们站在玻璃窗前,我们身体射向玻璃的主要来自于太阳,光要比晚上射向玻璃窗的光更多,但是我们却不容易通过玻璃窗看到镜子中的虚像,就是因为白天由玻璃窗外面透射过来的光更多,相比之下反射光被淡化了。再比如,贴了膜的汽车玻璃,由车内看车外很清楚,由车外看车内很模糊,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放在镜后的蜡烛最好不点燃。而这节课,为了使效果观察到的像的效果更明显,在镜子后面放了复写纸,以降低镜后的亮度。更容易观察到像,更易于确定像的位置。
(3)视频23:人物模拟平面镜成像,模拟平面镜中的像--一个简单的人体侧躯运动,又让学生体悟到平面镜的特点,气氛轻松活跃,这个做游戏的学生一生都不会忘记,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
(4)视频24:平面镜成像轴对称关系有创意,引导学生将实验记录纸对折,从而总结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方法巧妙自然,过程流畅。4.折射规律的研究 视频录相
(1)视频25:光的折射路径超声波加湿器,自制实验仪器对折射规律的研究效果好,用水雾产生器解决了光路可见的难题,虽然水雾的浓淡还需调节略嫌麻烦,但光源的位置,光线的方向、角度的可调节性,清晰的光路图让学生产生兴趣。略感不足的是仪器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也略显繁琐。
(2)视频26:折射定律演示仪(薄玻璃盒),相比之下这个操作就更实用,更简便了。
5.视频27: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6.视频28: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理视频 7.视频29:研究浮力大小
这个探究过程是按照提问、猜想、实验、总结猜想、再实验的程序进行。“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提练出有价值的猜想,再将猜想分类、根据分类进而要探究浮力跟某因素有什么关系,再实验等环节设计。但总觉得其中最后一个猜想:“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这个是很难猜到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来看,多数会把目光集中在受浮力的这个物体上,如果猜不到,老师就必须出手做适当引导,把这事也得引出来。也就是说老师得引导学生做科学的猜想,即便这样,学生的猜想仍可能是不科学的,也仍有可能有猜不出来的。或者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可能这就是课堂时间和学生探究实践之间的矛盾,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探究验证或者排除他们认为有关的因素。我们只能从理论上排除一些。找几个不适合猜想或按探究模式进行的探究:(1)视频30:如何测量大气压,学生没法猜想,只能通过老师引导,一步一步的对研究方案进行改进,最后达到目的。这个设计非常适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也附和托里拆利实验的原发展过程。其中研究大气压支撑水柱时,可再更换更长玻璃管。(介绍用利用日光灯管做这个实验的一个改进过程,现象明显)不足之处,最后改进到用水银取代水来做这个实验,水银有毒,不提倡在课堂演示,但教参有配套的录象,我觉得这个环节宁可放录象也不用课件,课件的可信度要大大降低了。
(2)视频31:测量大气压,这节课利用皮碗这套器材测量大气压强,这是教材上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测量过程,但这里体现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更复杂更难理解一些。
二、物理教学常用的思想方法分析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在中考中并不会考察学生每种方法的名称,但他的思想渗透了整个教学过程。
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一、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学物理课本中,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有:(1)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3)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实验
(4)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关系(5)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6)焦耳定律(电流产生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7)电磁铁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8)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9)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10)探究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1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1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3)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4)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5)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中学物理课本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转化的思想在被利用的时候,总是要用到“反映”这个词:
(1)在研究声音能传递能量时,用烛焰的跳动反映声音能传递能量。(2)在光的传播实验中,用烟雾、水雾等物质的反射来反映光的传播路径。(3)通过温度计内液柱高度(液体热胀冷缩程度)变化,反映温度。(4)通过灯的亮度变化反映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5)研究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反映电阻的大小。
(6)通过灯的亮度反映灯的实际功率
(7)通过煤油温度的变化反映电路中产生电热的多少(8)通过铁屑在磁场中的分布情况反映磁场的分布情况(9)通过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情况反映磁场的特点(10)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反映力的三要素不同(11)通过形变程度反映弹力的大小
(12)通过小球对外做功的多少反映动能的大小(13)扩散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4)在物态变化、比热容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三、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四、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 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
五、科学推理法
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
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六、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
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七、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如,电动机和热机;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八、图像法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理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描述出其变化的动态特征,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线性关系、周期性等清晰地呈现出来。热学:(1)熔化、凝固图像,(2)液体沸腾,(3)比热容 电学:(4)电阻的电流电压关系图像
力学:(5)速度图像,(6)密度图像,(7)压强(8)浮力
九、等效法
等效是在保证效果或结论不变的前提下,用一个量去替换另一个或另一些量。(1)总电阻就是用一个量替代多个量。
(2)阿基米德用皇冠排出的水的体积替代皇冠的体积。我们用量筒借排水法来测固体体积,都是用等效法。
(3)分析较复杂电路时,将电流表看成导线,将电压表看成断路。当学生学完物理以后,让他们脑子里有一点物理的知识,能够把这些知识跟实际联系起来,遇到一些问题,他们能够真正下手去解决。当前我们的物理教学,没有使学生学到能“用”的程度,还只停留在“做题”上。(放羊娃的故事,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老师的做题思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视频匠心: 以上只是谈了一些个人简单看法,可能不够全面,也不够成熟,但愿能够抛砖引玉,谢谢大家!
第四篇:口腔解剖学教学讲稿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与大家一起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口腔疾病与保健》。口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天天都跟口腔打交道,说话、进食、喜怒哀乐的表达等等,日常生活离不了口腔。口腔与大家关系如此密切,即使大家今后也许不以口腔医学为职业,那么多多了解一些口腔知识也是大有好处的,既可自己受用,也可施善于人。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学(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它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首先我们来了解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和几个概念 顔面部
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通常称为顔面部。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二水平线为界,可将顔面部进行3等分,即上1/
3、中1/3和下1/3。
颌面部(maxillofacial region)顔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称为颌面部。颅面部
顔面部的上1/3区域称为颅面部,即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 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额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
口腔(oral cavity)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颌面部(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即是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吸等功能。
现代口腔医学,尤其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已扩展到上至颅底,下至颈部的区域,但不涉及区内的眼、耳、鼻、咽等组织器官。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与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科等相交叉的部位。口腔颌面部部位的特殊性及解剖特点赋予其特别的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口腔颌面部位置外露,容易遭受外伤是其缺点,但罹患疾病后,容易早期发现,获得及时治疗则是其优点。
②血供丰富。口腔颌面部血管丰富,使其组织器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外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也较快,但是因其血供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出血较多,局部组织肿胀较明显。
颌面部血液供应特别丰富,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各分支间和两侧动脉间,均通过末梢血管网而彼此吻合,故伤后出血多。压迫止血时,还必须压迫供应动脉的近心端,才能起到暂时止血的作用。
③解剖结构复杂。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组织器官,这些组织器官损伤后则可能导致面瘫、麻木及涎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④自然皮肤皮纹。颌面部皮肤向不同方向形成自然的皮肤皱纹,简称皮纹。皮纹的方向随年龄增加而有所变化。颌面部手术切口设计应沿相应皮纹方向,并选择较隐蔽的区域作切口,如此伤口愈合后瘢痕相对不明显。
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口腔颌面部常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疾患,如唇、腭裂或烧伤后瘢痕,导致颌面部形态异常,乃致顔面畸形和功能障碍。
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口腔颌面部与颅脑及咽喉毗邻,当发生炎症、外伤、肿瘤等疾患时,容易波及颅内和咽喉部,以及相邻的眼、耳、鼻器官。
口腔(oral cavity)位于颌面部区域内的功能性器官,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
在口腔内,上、下牙列及支撑牙的牙槽骨、附着于牙槽突及牙根表面的牙龈组织将口腔分为口腔前庭(vestibule of mouth)和固有口腔(proper cavity of mouth)两部分。
1.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2.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固有口腔的表面形态。它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构成固有口腔的外表形态。
口腔的组织器官包括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
牙
牙又称牙体,是直接行使咀嚼功能的器官,与发音、言语及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等均有密切关系。
1.牙的分类
人一生中有两副天然牙,根据萌出时间和形态、及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可分为乳牙(deciduous teeth)与恒牙(permanent teeth)。
乳牙
(1).乳牙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和次序
正常乳牙有20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个。其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一般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然后乳侧切牙(8-10m)、第一乳磨牙(12-16m)、乳尖牙(16-20m)和第二乳磨牙(24-30m)依次萌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乳牙可能出现过早或延迟萌出,常见于下中切牙部位。乳牙早萌在婴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可出现。由于过早萌出而没有牙根,常较松动,过于松动者应拔除,以免脱落误入食管或气管而发生危险。有的新生儿口内牙槽嵴黏膜上,出现一些乳白色米粒状物或球状物,数日多少不等,俗称马牙或板牙。它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牙,而是牙板上皮残余增殖形成被称为角化上皮珠的角化物,一般可自行脱落。
(2).乳牙的标识与书写
为便于病历记录,常用罗马数字书写表示乳牙。乳牙的位置标识,采取面对患者,用“十”将全口牙分为上、下、左、右四区,横线上代表上颌,横线下代表下颌,纵线左代表患者右侧,纵线右代表患者左侧,或者以十代表四区。
恒牙
(1).恒牙的数目、名称、萌出时间和次序
恒牙共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少数人可有畸形多余牙出现,常位于上颌中切牙间。有时因颌骨体发育不良,恒牙的萌出发生困难或阻生;也可因先天牙胚缺失而少牙。常见第三磨牙缺失,因此牙的数目有所增减。
根据功能及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左、右、上、下共8个。尖牙,俗称犬齿,位于口角处,左、右、上、下共4个。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左、右、上、下共8个。磨牙,位于双尖牙之后,左、右、上、下共8-12个。其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又称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根据部位可分为前牙(位于口角之前)、后牙(位于口角之后),以口角为界;切牙和尖牙位于牙弓前部,统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牙弓后部,统称为后牙。(2).恒牙的标识与书写
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标识方法同乳牙。
(3).乳牙与恒牙的替换
恒牙萌出早者可于5岁、晚者可于7岁,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在第二乳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牙),同时恒中切牙萌出,乳中切牙开始脱落,随后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及第三磨牙依次萌出。有时第一前磨牙较尖牙更早萌出。一般左右同名牙多同期萌出,上下同名牙则下颌牙较早萌出。
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mixed dentition)期。有时乳牙未脱落,而恒牙萌出缺乏位置时,该恒牙即错位萌出。错位萌出的恒牙大多位于乳牙舌侧,形成乳牙与恒牙重叠。此时应拔除乳牙,便于恒牙在正常位置萌出。切勿将刚萌出的恒牙误为错位牙或乳牙而拔除。应注意鉴别乳牙和恒牙;乳牙牙冠较小,色较白,牙颈部和咬合面较恒牙缩窄。
2.牙的组成
从外部观察,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在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为牙冠,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在牙体外层由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为牙根,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牙冠和牙根交界部分为牙颈,呈一弧开曲线,又名颈缘或颈线。
牙冠的外形随其功能而异:即功能较强而复杂的牙,牙冠外形比较复杂;功能较弱而单纯的牙,牙冠外形比较简单。临床上将牙冠分为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面、远中面及咬合面(又称面)5个面。以两中切牙之间为中线,靠近中线侧为近中面,远离中线侧为远中面。前牙邻面观牙冠呈楔形,咬合面由唇、舌面相交形成切缘,颈部厚而切缘薄,主要用以切割食物;后牙牙冠呈立方形,有一个咬合面,咬合面有尖、窝等结构,双尖牙一般为双尖,下颌第二双尖牙有三尖者,磨牙咬合面宽大,其上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用以研磨、磨细食物。
在正常情况下,牙根整个埋于牙槽骨中。每一根的尖端,称为根尖,每个根尖都有通过牙髓血管神经的小孔,称为根尖孔。牙根形态与数目随牙咀嚼力的大小和功能不同而有所不同,功能较弱而单纯的牙多为单根;功能较强而复杂的牙,其牙根多分叉为2个以上,以增强牙在颌骨内的稳固性。前牙和前磨牙为单根牙,但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双根,磨牙均为多根牙,一般上颌磨牙为三根(即近中颊侧根、远中颊侧根及腭侧根),下颌磨牙为双根(即近中根和远中根),有时第一磨牙为三根(即远中根再分为颊、舌根),第三磨牙的牙根变异较多,常呈融合根,所有牙根近根尖部多弯向远中面。有的牙根呈圆锥形,如上颌切牙和尖牙;有的牙根呈扁平形,如下颌切牙和前磨牙;有的多根牙分叉大,如第一磨牙和乳磨牙;有的分叉小,如第二磨牙。了解牙根的数目和形态,对牙髓病的治疗和拔牙手术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从牙体纵剖面观察(组织结构)可见牙体由三层硬组织和一层软组织组成。
(1)牙釉质(enamel):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当牙釉质有磨耗时,则透露出牙本质呈淡黄色。牙釉质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其中含无机盐96%,主要为磷酸钙及碳酸钙,水分及有机物约占4%,为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
(2)牙本质(dentin):构成牙的主体,色淡黄而有光泽,含无机盐70%,有机物含量比牙釉质多,约占30%,硬度比牙釉质低。在牙本质中有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有酸痛感。
(3)牙骨质(cementum):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钙化结缔组织,色淡黄,含无机盐55%,构成和硬度与骨相似,但无哈弗管。牙骨质借牙周膜将牙体固定于牙槽窝内。当牙根表面受到损伤时,牙骨质可新生而有修复功能。
(4)牙髓(pulp):牙内有—与牙体外形大致相似、为牙髓充塞的腔,称牙髓腔。冠部的称髓室,根部的称根管,根管末端的开口称根尖孔。牙髓是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四周为钙化的牙本质形成的腔壁所包围。牙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其主要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牙髓神经为无髓鞘纤维,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稍受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疼痛,而无定位能力。牙髓的血管由狭窄的根尖孔进出,一旦发炎,髓腔内的压力增高,容易造成血循环障碍,牙髓逐渐坏死,牙本质和牙釉质则得不到营养,因而牙变色失去光泽,牙体变脆,受力稍大较易崩裂。
3.牙周组织结构
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牙槽骨(alveolar bone):是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骨质较疏松,且富于弹性,是支持牙的重要组织。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牙根和牙根之间的骨板,称牙槽中隔。牙槽骨的游离缘称为牙槽嵴。当牙脱落后,牙槽骨即逐渐萎缩。
(2)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是界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其纤维一端埋于牙骨质,另一端埋于牙槽骨和牙颈部之牙龈内,将牙固定于牙槽窝内,牙周膜还可以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牙周膜内有纤维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有营养牙体组织的作用。
(3)牙龈(gum of gingiva):是口腔黏膜覆盖于牙颈部及牙槽骨的部分,呈粉红色,坚韧而有弹性;表面有呈橘皮状之凹陷小点,称为点彩。当牙龈发炎水肿时,点彩消失。牙龈与牙颈部紧密相连,其边缘未附着的部分为游离龈。游离龈与牙间的空隙为龈沟,正常的龈沟深度不超过 2mm,龈沟过深则为病理现象。两牙之间突起的牙龈,称为龈乳头,在炎症或食物阻塞时,龈乳头肿胀或破坏消失。
4.咬合关系、与牙弓关系
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互相接触的关系称为咬合关系。临床上,常以正中作为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基准。在正中时,上下切牙间中线应位于同一矢状面上;上颌牙超出下颌牙的外侧,即上前牙覆盖于下前牙的唇侧,覆盖度不超过3mm,上后牙的颊尖覆盖于下后牙的颊侧。嘱患者做吞咽运动,边吞咽边咬合牙即能求得正中。
颌骨的病变,如发育异常、肿瘤、骨折等,常使牙排列紊乱,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影响咀嚼功能。临床上常以牙列和咬合关系的变化作为颌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特别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复位和固定是重要的依据。
思考题:
1、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
2、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
第五篇:《系统解剖学》学习心得
学《系统解剖学》后,我最大的学习心得是:系统解剖学并不难,而关键就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系统解剖学的最好方法是在脑海中逐渐建立一个“立体图”,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为一体,运用自如。建立“立体图”的过程是困难的,或许你会因为遇到的困难而想放弃,但是只要你坚持到底,你会尝到它给你带来的甘甜的。另外,学习这门科目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大量的复习,当然,还需要时不时地温习前面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