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山东高密
王宏
一、积累运用。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这样一座被水培育起来的城市,它气定神闲,不具有bào nǖè()的性格和很强的侵略性,它总是很qiān xùn()地汲取外来的东西,然后像基因转变那样把别人的东西溶化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水的róu rèn()和妩媚会使这座城市的人随和、不顽固、不排外,在自信的同时有一种谦逊的品格。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A、片言只语 有朝一日 迫不急待 洗耳恭听 B、血气方刚 挑拔离间 下车伊始 发人深思 C、哄堂大笑 拍案而起 焦燥不安 无懈可击 D、离经叛道 从容不迫 炉火纯青 叹为观止
3、默写。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②《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4、下列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在《悼念玛丽·居里》中,爱因斯坦从二十年真挚友谊的亲身感受中,阐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及其在取得科学功绩中的作用。
B、《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是一篇悼词,内容丰富而又集中、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
C、《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作者郭沫若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论证了“年轻的精神”的特征,褒贬分明,爱憎强烈,并勉励青年为未来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D、《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是一篇颇具特色的答词,作者以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为框架,构思了一个荒诞而有趣的故事,巧妙而自然的将讲演要素融入其中,并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模仿西欧人讲话的风格,紧紧抓住了听众。
6、下面语段中一句话偏离了中心,必须删去,请用横线标出。
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成就。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不仅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7、名著阅读。
①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上联: 下联:
②《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8、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二、阅读
(一)阅读《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完成9-12题。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法国]左 拉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④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三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300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⑤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收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9、作者在这篇演说中,是从哪些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多选,填序号)()A、外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10、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行列”,请你以第②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
11、阅读第③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1)
(2)
(3)
12、第④段中,作者侧重从哪个方面对莫泊桑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阅读下面一篇演讲稿,回答13-16题。
宜将寸草报春晖(讲演稿)【印度】拉朱雅沙尔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地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
“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谁都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伺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慰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
(原载《演讲与口才》)
13、根据下列的意思从上文中选出相应的成语。①忍受辛苦。()②比喻用尽心血。()③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④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爬得很快。()⑤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⑥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
14、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
15、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的要点。
16、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
三、综合性学习
17、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3)、李明准备先谈小事与大事成败的关系,再谈小事与人品修养高下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之间需要用一两句话来衔接。请帮他写出这个过渡句。
(4)演讲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说笑打闹,班会结束前,你作为主持人作小结,想结合班会主题对他们提出忠告,你会说些什么?(80字左右)
四、写作
18、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我们也会收获无比的欣慰和快乐。你可曾帮助过父母,料理家庭事务;协助过老师,做好班级工作;辅导过同学,大家一起携手前进;照顾过老弱病残,为社会排忧解难;捐助过钱物,向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请结合自身体验,以“助人是快乐的”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暴虐 谦逊
柔韧
2、D
3、①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C
5、B
6、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
7、①上联: 项羽 下联: 勾践
②智取生辰纲
8、示例一:一棵树,是一位凛然挺立的哨兵。凛然挺立的哨兵,为祖国边陲筑起钢铁长城。示例二:一本书,是一把智慧的钥匙。智慧的钥匙,为成功打开大门。示例三:一种思想,是一座鲜明的坐标。鲜明的坐标,为人生指引航向。
二、阅读。
(一)9、B D
10、谦恭(谦虚)勤奋(好学)
11、①内容丰富多彩 ②手法精湛绝妙
③思想深刻
12、莫泊桑短篇创作的成就
(二)13、①含辛茹苦 ②呕心沥血 ③目不识丁 ④飞黄腾达 ⑤博学多才 ⑥天经地义
14、收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使文章余音袅袅,意味深长。
15、一个母亲为女儿输血八年。
一位母亲为救她的两个落水的孩子而毅然献身。
16、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
三、17、⑴小事不小,或谁说小事小,或切勿小看小事,或小中见大,或滴水见太阳等。⑵现象示例: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或讲脏话,或随便横穿马路等;
名言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或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或小不忍则乱大谋等。
⑶示例:小事对大事有影响,对做人有没有影响呢?或小事不仅对大事的成败有影响,而且往往能反映人品修养高下。或刚才我们讨论了小事对大事的影响,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事对做人的影响等。
⑷示例:刚才演讲时,有的同学说笑打闹,这看似小事,其实不是小事,因为这既影响了本次活动,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不好印象。希望以后一定要注意。
作者信息:王宏
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ljmwhlpm@126.com QQ:804974064 农行卡卡号:***9516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高密市支行
261509 邮编:
第二篇: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资料(鄂教版八年级下)
一、单元复习目标
1.复习每课的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理解并识记积累每课的文言实词、虚词。3.借鉴并运用作者的写景技巧。
4.把握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诗文作者的个性与情怀。5.背诵名篇,增加文化积淀。
二、单元内容归纳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右溪记》的作者是元结。文章记叙了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愉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文章通过对小石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情怀。
《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小品文。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满井游记》是明代作家袁宏道的一篇游记小品。作者在这篇游记里,是一位高明的现代摄影师,采取仰摄、俯摄、摇摄、移摄等多种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摄取下满井的风物。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著名作家张岱的作品。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游湖人的雅趣,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故国情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背景描绘,衬托出送别之情。
三、口语交际 1.交际目标
⑴学习掌握解说的有关知识和技巧。⑵培养解说的能力。
第三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小结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小结
一、积累文言字词
1、一词多义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之:已而之细柳 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2、古今义
地方 古: 今: 虽然 古: 今:
形貌 古: 今:
3、介胄之士 客之美我者 锐兵刃
4、通假字:被同 公输盘不说 距同 胡不见我于王 5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6、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二、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锐兵刃()(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3)天子为动()(4)改容式车()(5)已而之细柳军(6)不闻闻天子之诏(7)介胄之士不(8)称善者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军士吏被甲()
②彀弓弩()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六题任选四题;4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军中闻将军令 闻:
④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⑥使人称谢。谢: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每题2分,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文中划线句子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5.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6.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
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3分)
答:。
7.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参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将 ③听从 ④派 ⑤不久、过一会儿
⑥告知 3.略
4.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有方: 5.严谨、恪守职责、刚正不阿等
6.侧面
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7.不矛盾,张扬个性指的是个体,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亚夫的部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有纪律来约束,否则将一事无成,此处再张扬个性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个性指个体,共性指集体,二者角度不一样,不存在矛盾。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时时而间进()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过者C、王之蔽甚矣D、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语句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是用什么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可见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6、齐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纳谏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四、自行归纳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对他的评价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C 1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1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1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第四篇:新课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不属于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坚持跑步B、有病及时就医
C、面对歹徒的持刀行凶,张某用木棍将其打倒 D小明因害怕迟到而骑车闯红灯
2、小敏怕吃药打针,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结果得了心肌炎,这种行为()A、可以磨炼意志,值得提倡B、与德相悖,与法不合C、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D、自由行使生命健康权,无可厚非
3、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有人将其改为“棍棒底下出状元”,这种教育方式()A、是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和方法B、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D、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4、小学生小伟在上学经过一幢居民楼时,被5楼刘某家阳台上掉下来的玻璃划破了耳朵。对此()
A、刘某应赔偿小伟的医疗费用B、纯属意外,小伟应自认倒霉 C、由小伟不小心引起,后果自负D、小伟的学校应负责医疗费
5、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的做法()A、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B、保护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 C、限制了用工单位的招工自由D、剥夺了未成年人的劳动权
6、漠视生命,暴力昭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中原因非常复杂,其重要因素有()A、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B、道德教育的淡化和社会的倒退 C、法制不够健全D、没有社会关爱和保护
7、人格尊严的理解不正确是()
A、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B、是人格权中的首要权利 C、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D、是享受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8、某校为了“便于管理,”规定交费高的学生与交费低的学生穿不同颜色的校服。此行为()A、保护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属于学校的正当管理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9、某网站曾进行过“丑星”评比,将一些明星列为候选人,并配发照片及其文字说明。该网站的这种做法()
A、可以鞭策明星,使其健康成长B、正确行使了言论自由 C、有损明星的人格尊严D、给大众提供娱乐,无可厚非
10、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会侵犯他人的()A、名誉权B、姓名权C、隐私权D、肖像权
11、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这则告示()A、是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中的隐私权 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12、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新闻摄影报道中出现某人的形象B、将名人、伟人的照片挂在教室里 C、在“希望工程”宣传画中使用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半身像 D、某商场在广告中擅自使用了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
13、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B、可以用他人的笔名签订合同 C、两名同学同名同姓,其中一位强迫另一位改名 D、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14、李某对单位某领导不满,为泄私愤,以王某的名义写信举报该领导的一些违规行为(经查不实)。结果给王某和该领导的精神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B、李某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权
C、李某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D、李某侵犯了王某和该领导的生命健康权
1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进行搜查 C、在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偷听他人电话 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
16、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是()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C、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17、小敏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其母怀疑她早恋,于是私自翻看小敏的日记,还教训她说:“你是我的女儿,我生你、养你,看你的日记有什么不应该呢?”小敏母亲的言行()A、是关心小敏身心健康发展的表现,合情合理B、虽有不妥,但不违法 C、是行使对小敏教育和保护的职责D、侵犯了小敏的隐私权
18、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有()①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②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全信息公司。③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某通辑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④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⑤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⑥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
A、①③⑥B、②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9、某医院为做广告宣传,未经患者同意,就在广告上公布了已痊愈的患者的病历。这种行为侵犯了患者的()
A、名誉权B、生命健康权C、姓名权C、隐私权
20、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解密他人电子邮箱密码,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
A、侵犯了公民的荣誉权B、侵犯了公司的名誉权
C、属于正当防卫D、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和你在一起27岁的凌雪珠正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她被确诊为患肝癌并且是晚期。面对死亡与新生,她该如何选择?是舍弃腹中的胎儿接受治疗,还是放弃治疗等待孩子的出生?2005年11月28日,经过漫长而焦急地等待之后,凌雪珠在中山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并同时进行肿瘤摘除手术。小宝宝顺利降生,凌雪珠也因癌细胞没有扩散而一天天康复,不久母子健康出院。(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2006年2月13日)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2)凌雪珠用伟大的母爱诠释了生命健康的真正含义,你认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
(3)你打算怎样行使生命健康权?(4分)
22、近年来,因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而导致一次次矿难,许多无辜的矿工用他们那无声的躯体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终于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然而,当前的校园安全也越来越让人忧虑。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都在1万人以上。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学校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加上部分学校管理不力而造成 意外伤害;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校外侵害;校园暴力等。为了保护每一个孩子,把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曾在第九届全国人四次会议上,有150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17分)请回答:
(1)想一想: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或危害学生的现象?(4分)
(2)受到意外伤害,你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理由何在?(5分)
(3)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4分)
(4)请你设计2条校园安全的警示语。(4分)
23、2004年8月的雅典,随着国歌的一次次奏响,一颗颗巨星不断涌现。他们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风采,也为国争了光,他们挑战极限、征服了世人……刘翔,就是在这次奥运会上闪耀的一颗巨星,他打破了欧美一统天下的局面,在短距离田径项目上让人看到了“黄皮肤、黑头发”的风采!随着他的成名,掌声、鲜花、荣誉随之而来,企业请他作形象大使,使用他的肖像、比赛画面作商品广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入。然而,也有网友指责刘翔不该作烟草广告,认为这有悖运动的真谛。也有企业未经授权而使用他的肖像和比赛画面作商业宣传……(12分)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涉及到了哪些人格尊严权?(3分)
(2)面对侵权行为,你认为刘翔该怎么办?(4分)
(3)你周围有哪些侵犯人格尊严权的现象?你认为该如何应对?(5分)
24、“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明人人有隐私。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地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21分)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4分)
(2)为什么法律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3分)
(3)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4分)
(4)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尊重他人隐私的倡议书。(10分)
考答案
一、单顶选择题
1、D2、B3、C4、A5、B6、A7、B8、D9、C10、A11、B12、D13、A14、D15、D16、A17、D18、B19、D20、D
二、非选择题
21、(1)、略(2)、①、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人可知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③、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患病就医,恢复健康;遭遇非法侵害时,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不得轻生或自残;行使生命健康权时,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22、(1)、校外小商贩泛滥,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学校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校外勒索:校园暴力等。(2)、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理直气壮地依法自卫和请求司法保护。因为:当受到意外伤害时,不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也不能鲁莽行事,简单粗暴;只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对侍。(3)、①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为校园安全提供条件和保障。②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③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④每个学生应不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4)“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关爱生灵,远离暴力”、“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等。
23、(1)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
(2)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人起上诉。(3)信件被人开拆;取无聊、低级的外号;搜身;日记被别人偷看等。如果遇到这类现象,我们应及时告诉学校领导、家长,或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己 的权益。必要时,要向人民法院起诉、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1)人们那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和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秘密和私事就被称为隐私。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 了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 和谐,维护社会安定。(3)①当隐私受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
③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给自己的隐私上锁。
④保护隐私不是自我封闭,在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理解和帮助。
(4)统一答案,但要格式规范,观点正确,措施要求具体、可行、有效、合理。
说明:以上答案不是惟一答案,仅供参考。只要学生回答的内容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八语下第六单元教学案
编号01-----
26、《小石潭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
课核-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入微观察景物,提高对美的品赏能力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我们曾经跟着父母游览了一些名山大川,面对那些好山好水总是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今天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处美景,这里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彩屏显示课题。)
二、引入课题: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柳宗元,字子厚。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著有《柳河东文集》。唐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文体“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顺,声音平缓。2正音:有没有不会读的字词?如果没有,我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语来检查一下,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下?
3、听读:课件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4分组齐读: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2小组展示,全文分为五段,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句。3.梳理文中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4快问快答,把握文章内容。5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五、拓展延伸,推荐小石潭。拟写景点名称、广告语、导游词。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2.介绍家乡的某一景物。200-300字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
课核--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山水来表达自己被贬的心情的。
二、问题质疑,合作探究
A、(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B、(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动静结合)C、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D、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永州八记》中的某几篇,提高对作者认识。
编号03-----
27、《岳阳楼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
课核--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虚词;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一、解题并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合作探究,研习精读新课。
(一)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越明年、谪、属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不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可以先提问题,全文读完了再明确其缘由)
(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夫、然则、骚人、得无异乎 2.思考与讨论。
(l)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四、作业-背诵课文
《岳阳楼记》 第 二 课 时
课核--疏通后三段文意,进而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继续研讨第3、4段。
1.指明同学读第3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解释。2.学生齐读第3段。
3.指名同学读第4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的解释。4.学生齐读第4段。5.讲析第3、4段。讨论: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三、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搂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四、探究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五、归结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六、积累文言现象:
1、一词多义。
⑴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⑷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极:
南极潇湘(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⑹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 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4)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七、作业--
1、了解岳阳楼。
2、阅读作家作品
编号05-----
28、《醉翁亭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
课核--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虚词;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2、作品介绍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读(屏幕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2.正音(屏幕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滁()壑()琊()潺()酿()辄()霏()暝()蔌()翳()觥()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4.学生互读课文。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合作学习,疏通全文大意
1、分组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四、研究,探讨课文 A研读课文一段。
1.找出描写醉翁亭环境的句子2.找出醉翁亭得名的原因
3.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4.屏幕展示:醉翁亭及其周围环境的图片 5.再读课文,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 B/研读课文二段。
1.找出描写朝暮之美的句子2.屏幕展示:朝暮之景的图片
3.找出描写四季变化之美的句子4.屏幕展示:四季变化之美的图片
五、小结及作业布置
1、翻译背诵课文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
课核--.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重点词句翻译
2、背诵
二、继续研究,探讨课文 A、研读课文三段。
1.读课文理解感受内容2.从文中划分层次用几个字概括层意
3.屏幕展示:太守与滁人共乐的图片4.再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B/研读课文四段。
1.感受文中的几种乐趣2.从文中找出与乐相关的内容 探究: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明确:乐。3.文中写出了哪些“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5.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6.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三、讨论交流
1、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四、归纳小结: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
五、作业----片段训练
家乡是美的,你一定热爱自己的家乡,写一写家乡的美景,借景抒发一种情怀。
编号07-----
29、《满井游记》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一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满井游记》第一课时
课核--朗读课文,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描写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小石潭、岳阳楼、醉翁亭这些地方都处在我国的南方,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随着袁宏道的足迹去看一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简介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2、写作背景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进京,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自主学习,通读文章,把握文意
1、听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气势、韵味、节奏及停顿,以此正音正字。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去感悟文章。
3、朗读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并解决,并出示需学生着重掌握的字词,以求把文言文学习中字词掌握这一基础环节落实到位。
四、合作探究,品读文章,体味情境 A/品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未出游的心情。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出行游玩的?这时燕地的气候特征如何?作者的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2、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B、品读第二段,赏析满井美景,学习写景方法。
1、这篇游记写满井的初春景象,描写了哪些景物?
2、根据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写景的句子,直观感受景物之美。
3、结合阅读体验,学生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4、在赏景的基础上,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 写景指导一: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写景指导二: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
写景指导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写景指导四: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情融于景。
5、结合以往所学课文,学生补充写景方法。
(1)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2)虚实结合,动静结合;(3)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6、读第二段最后一句,体会作者感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一句既高度概括了一二段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
7、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C、品读第三段,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的内涵。
作者重在抒写“性灵”,此句表明自己和庸人的区别。“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鸟鱼都成了他的知已。这是一种物人交融,人和物相映成趣的美好境界。
五、归纳小结
作者以清新流利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优美的图画,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就自己在生活中的游览,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行文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编号08-----30、《 诗五首 》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型-新授课-二课时-主备人-朱金龙-审核指导
《 诗五首 》第一课时
课核--学习前两首诗,体悟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一、导入新课学习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饮酒》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三、研习《饮酒》,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 ②君:③心远地自偏: ④辨: ⑤忘言:。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指导背诵。
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5、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6、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结构精妙,意境高远
7、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9.课堂训练。10.课堂小结。
四、研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 诗五首 》第二课时
课核--学习后三首诗,体悟诗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
2、考查名句积累
二、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质疑字词。
(1)虚词。俄顷:向:安:呜呼:
(2)实词(活用)。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冷(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6.赏析。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第二节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7.艺术特色。全篇揭露现实,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三、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解题。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四、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后三首诗。
2、积累名句、阅读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