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第一讲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它维系着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应该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充满幸福和欢乐的职业。教师们为了这一职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绚丽的晚霞……,荣誉的背后我们的教师们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压力,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8%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此后不久,上海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一次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调查显示,全港接近有7000名教师已经患了经常焦虑症……
所以,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一、关于心理健康
(一)健康新概念
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重新定义,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的 1
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客观刺激与主观反映保持一个平衡的、恰当的状态,能够做到内外协调统一,并且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二)全球心理健康比例
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心理治疗针对那些不正常的6%,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那些84.5%的有小问题的正常人。
(三)心理问题(障碍)程度划分
心理问题也象我们平时感冒一样分轻度、中度和重度。
二、关于教师特殊的心理障碍
(一)职业倦怠
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对东北三省一千多名教师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
1.主要表现
⑴情感衰竭:易怒、没热情,情绪疲劳,对学生没兴趣,抑郁,工作不安心,影响教育质量。
⑵人格解体:冷漠、消极,负向抚爱增多,对学生持否定态度,个人发展停止,举止无常,焦虑、牢骚、易怒。烦躁、忧郁、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行为偏差。自制力差,以学生为渲泄对象。
当今一些亲社会侵犯行为,不一定是职业道德问题,很多都是情绪压力问题造成的。如果单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完全奏效的。这
些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有直接关系。
⑶成就感降低:对自己工作不满意,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无力感增强,消极评价自己。
2.倦怠比例
经常性(高度)倦怠的占22.6%,中度倦怠的占60%以上
确定苦恼感(低度)占27.4%
3.各级表现
一级(轻度)表现:烦躁、担忧,有挫折感。
是轻度的,暂时的,时过境迁的。通过自我调整可以改变的。
二级(中度)表现:疲劳,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出现。玩世不恭,情绪起伏不定。比较固定、持久,不易克服。大约占60%
三级(重度)表现:自尊降低,退却,低成就感,扩散弥漫,无法自控。导致生病住院,想改行、退休等。
(二)心因性生理疾病
躯体疾病增多:冠心病、高血压、胃肠道疾病、睡眠障碍(30%靠吃安眠药入睡)、神经性头疼、偏头痛等。
(三)调查比例与不良后果1、2002年在广州市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检测的结果,即:被测试的教师中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并有较高的嫉妒情绪、焦虑情绪。
2、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
3、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东刚说,其中有30%的教师靠药物维持睡眠。
可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部分教师的确存在着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问题,这与教师职业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等级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而且,人们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而是由于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的,换言之,是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所带来的。近年来,校园里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个别老师因为学生的一点过失,罚学生吃苍蝇,强迫学生互相打耳光,有的甚至往学生脸上刺字„„这些极端现象的发生,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有的教师甚至结束生命。
案例一:2005年3月18日,慈溪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背地里叫老师“太监”,被得知情况的老师逐个扇了耳光。老师的做法引起家长们的不满,当晚就有家长向学校领导反映了此事。打学生的老师已被学校停职。
(最近,班主任知道了班里有男学生给他取了“太监”的绰号。18日快放学时,有3个同学在教室旁玩闹,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里,老师教育完他们后,就问有没有叫他“太监”绰号的事,学生承认有,于是老师就扭住他们耳朵,打了耳光,有一个被打了十几下,另一个八下,还有一人少些。然后,老师就问他们,还有谁喊过,把名字说
出来。“被说出来的同学就一个一个被喊进办公室,确认喊过老师绰号的人都被打了耳光,也有问都不问就打的,而且打脸发出的声音很响。打完后,老师就让我们站在办公室里,一共有16个男生,4个女生。”)
案例二: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教师的一时冲动,甚至危及学生一生。济南市有两位三年级小学生,课余玩闹时掀了女同学的裙子,班主任让两个小家伙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愤怒地将其斥责为“流氓”。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从此经常遭到同学的讥笑。
案例三:社会侵犯行为--语言暴力
2003年11月4日“目击者”播出“花季少女跳楼自杀事件”
(丁瑞婷 女 15岁 重庆市实验中学9年级学生。2003年4月12日因教师汪惠清批评“你长的不漂亮,个子又矮,连当坐台小姐都不够资格.......”由于批评严厉,同时又用木板打其手脚。之后丁写了份遗书“我什么资格都没有,我走了。我恨透了这个社会,我永远都不想回到这个社会了......”最后跳楼自杀。
之后教师被开除工职(反聘教师)。因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双方律师还在为此事打官司)
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确实需要更多的人对教师和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
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仅靠一两个心理
辅导员或者一两次心理咨询显然是不够的,促进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四: 2001年7月13日,陕西一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她在遗书中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有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到自己实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案例五:2001年5月7日,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
案例六:2002年5月,性格孤僻的甘肃教师携枪来到他向往已久的首都完成自杀之旅,幸好刚到北京西客站就被民警发现。原来,这个有着17年教龄的教师,由于性格孤僻自觉和社会格格不入。
案例七:2002年6月,云南昆明寻甸县一个小学教师因受到校领导不点名批评,气愤难平,为泄私愤,竟然放火焚烧校舍,造成8名住校学生被烧死,4间教室、7间宿舍被烧毁的犯罪事实。
案例八:青岛市四方区某小学的一名优秀骨干教师,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勤于钻研业务,对学生呵护有加,颇受学生、家长的爱戴和尊重,并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骨干教师,有一天,却因一名学生上课时过于调皮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训斥之余,对学生连拉带拽,最后竟抓着学生的手在墙上磨„„,造成了影响恶劣的体罚事件。
平日一贯兢兢业业,对学生和蔼可亲的好教师,为什么会出现失
去控制、违犯师德的现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思考,四方区教委深入到学校、学生及教师家庭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发现,该教师事发前,因爱人生病、儿子学习成绩下滑等因素,心理压力陡增、情绪低落,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酿成不良后果。通过对此事的调查与处理,再联系其他类似现象,四方区教委敏锐地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案例九:今年7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任教的22岁女教师马某,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近日在宿舍上吊自杀。
(亲人、同事扼腕叹息之余,更多的是震惊——长相漂亮、工作出色,又没有情感纠葛的她,实在没有自杀的理由。但留在她寝室的遗书却显示,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致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最后走上不归路。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的消失,将一个长期被社会所忽视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凸现出来。死者所在的中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痛心疾首地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生命不堪重负。)
案例十:年轻教师出现上课焦虑。今年28岁的秦老师是某普通中学教师,6年前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班主任、毕业班、实验班、普通班„„曾因把普通班半数学生送入重点高中而被校长赞许“教学有方”。可是这学期刚开学,秦老师变得沉默不语,甚至惧怕走进学校和课堂。一位30多岁的教师反映,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名次与成绩是得到
师长、领导、同仁认可的关键因素,而期末学生的反馈评价与行政同仁对教师的年终考评更是“一锤定音”。她坦言,“这个‘两考’已压得我气喘吁吁,活得很吃力。”秦老师坦言,自从大学毕业到学校以来,生怕在教学中出了差错,最后影响学生升学和学校名声,为备好一节课常常紧张得睡不着觉。“带好班的时候觉得还轻松点,去年带了一个差班,费了很大劲学生成绩提高不多,学校还因此找我谈话。”秦老师苦恼地说,“这学期还要带那个班,我都不知道怎样上课。我觉得我似乎不适合当老师了。”
案例十一:李跳楼自杀
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一位中学教师说:“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这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煽风点火……而是要告诉大家,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以所我们的主观意志能够完全改变的,我们要挖掘原因,积极面对。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教育是高发行业,教师是高发人群
根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的人。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四大职业压力:空军地勤、医生、教师、警察„„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在20%左右,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是高出正常人群30个百分点。
原因:
1.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教师压力大: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
据一些研究分析,教师心理问题增多,主要由压力增大所致。教育改革不断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专业化: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一德三新”: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
同时,教师还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包括升学)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
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把“完美”作为为人处世的目标,时时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任务,一般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教师的工作看似很有规律,但又往往寝食违节,休息失常。
班额大60人以上,尤其重点校、重点班等。一位小学班主任说:“孩子多了,老师肯定是有压力的。比如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调皮的孩子管理起来也相当不轻松。那些带毕业班的高中、初中老师的压力就更可想而知。”
3.教师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教师的生活空间狭小。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教师生活在一个儿童的世界里,教师90%的工作时间是专门与学生在一起的,他们进行反思和与新朋好友交流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的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
4.师范教育的不完善:师范教育学习的是心理学知识,而没有学习心理卫生、心理保健知识。
(二)主观原因
1.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均:社会化过程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消极看问题)、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同、人格素质不同(性格、气质、能力)、自我意识水平不同。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个人生活的变化: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有生活的变化,无论这些改变是积极的(如结婚、升迁)或是消极的(如亲人故去、家庭的变故),都需要个体作出种种心理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在这段调整时期,教师的心理问题容易发生。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教师心理健康是人生的幸福之源
1.直接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影响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其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氛围与质量(夫妻关系;子女教育:嘟嘟为主,打骂为辅)。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度。
2.心理健康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
(二)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
据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校中有20%-30%的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排解,就可能
形成心理障碍,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疾患。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心理素质等,但教师的因素又是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容忽视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1.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好,并且能够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的话,他就不会把学生因考试焦虑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说成是学习态度问题,就不会把学生性格内向说成是不向老师暴露思想,就不会把学生为了引起教师关注而做出的某些行为理解成品德问题,更不会让写错一个字的学生再写上一百遍„„
2.教师健康的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特征:
如果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如和蔼、热情、宽容、耐心、有幽默感,作风民主、行为坚忍、关心学生,同时具有令人愉快的表情和礼貌等,就能深得学生的爱戴与敬慕,学生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注视教师的一言一行,并在暗地里加以模仿。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便会无形中受到教师健康心理的熏陶和影响。
反之,心理失调的教师,常常会带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如教师粗暴无理、偏爱、不公正、工作拖拉、情绪不稳、挖苦嘲笑、缺乏耐心、傲慢自大等,这样的教师不仅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害怕、说谎、缺乏礼貌、反抗、挑衅等消极心理反应。选教师的人品比知识更重要。
五、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俞国良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
(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
(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二讲 教师心理问题的调整
一是全社会要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尽力减轻教师的公众压力。
二是学校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要作为教师的坚强后盾,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教书育人的乐趣。
三是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解放、自我完善,及时调节不适心态,减轻身心压力。要有心理保健意识和技巧:所谓心理保健意识,就是要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够救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都只能通过自己的调整才能起作用;就是要懂得善待自己,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识,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必要为取悦他人而违心行事。所谓心理保健技巧,就是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善于通过宣泄、激励、补偿、转移、升华、暗示等方式或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或化压力为动力以促进本职工作。
一、合理认知
认识决定心态、行为。
案例一: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然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案例二: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批评:“胸无大志!”;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注: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有人说,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从某个角度说,教师的岗位是学生提供的,学生既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教师的衣食父母!尤其是那些难教育的学生,甚至还提供了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机会。因为有了不爱学习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因为有了不会学习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为有了各种异质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转变学生的能力。
“心态决定一切。”先就认定了教育的没趣,自然干得很失败,失败加重了无趣感,无趣感又导致了更失败,如此恶性循环
魏书生老师说得好,“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环境,就只有改变自
己,才能适应环境。只要改善自己,定能改善环境。
既然“心理危机”给我们带来如此痛苦,那么:
<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曾经看过一个名人的故事。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
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 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3、对自己——学会保护。
最大的杀手是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不是天方夜谭。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那么怎么谈得上杀手、医生和保护呢?让我们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但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个
母亲会以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飞跑过去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次于飞行调度员,位于第二位!
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铲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需要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只见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他们突然醒悟: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是的,铲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植庄稼。如果我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称之为杂草的话,那么教师的心理自助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如果你觉得你近来不太好,有些抑郁、焦虑、透不过气来,不妨来试试下面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 增强自信:自卑→自信←自负
简单说就是充分相信自己。我们的自信心对我们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的自信心决定我们个人成就的界限,它决定着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有了自信就能使我们富有新的能量、新的才华,就会勇敢地应对压力。心理学家班度拉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产生,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
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勤奋是建立积极自我意象、自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勤奋往往和踏是、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勤奋能克服心理能力上的种种不足之处。心理学研究研究表明:智商因素只决定人生20%,非智力因素决定人生80%。智商高的人可能事业无成,智力平庸的人反而表现非凡,智商150的人为智商100的人打工也是常见的现象。“勤能补拙”、“天才在于勤奋”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道理。“闭门苦读几度春,刺骨寒梁不厌学”,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但可以提倡这种精神。
真才实学是积极的自我意象、自信心源泉。
没有真才实学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自大。
世界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着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可能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然有个地方不和谐。他就向评委提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说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当时他还不是世界级的指挥家,而只是一个参赛者。但他稍加考虑,面对权威人士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终于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这原来是评委特意设计的圈套,前两名虽也发现同样问题,但终因趋同权威人士而被淘汰。
因此,自信要以真才实学作为可靠的支撑点。★★★★
第一个方法:轻装上阵。
“心是有限的舞台,那里不可能摆放太多的座位。”所以,从学生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时间交给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写一写明天需要的东西,做这些事时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悠扬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或者你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哪怕只看一两段,这一天里你总算给了自己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着。你会发现,你不但是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歌星、诗人、或者哲学家„„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丽的、美不胜收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步履蹒跚地走着,他左手拿着一块大石头,右手拿着一块砖头,背上背着一代泥土,腰上缠着一圈圈草绳,头上还顶着一个南瓜。大家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往往就是这样,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浑然不知。
他遇到一个农夫。农夫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要拿着一块大石头呢?”旅行者回答,“咦!对啊!我实在没有注意到。”所以,他把那块大石头扔了,觉得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个村庄里的人,那人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头上顶着那么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说“真高兴你告诉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轻松地赶路了。
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抛弃不必要的负担,所以,他一个又一个地把包袱丢掉。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轻轻松松地赶路去了。
生活中,我们同这位旅行者一样,也给自己的心理负载了太多的负担,不必要的禁忌、消极的思想、阴郁的情绪以及时时困扰心灵的焦虑等等,都让我们举步维艰,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我们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试图获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对心灵的束缚。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轻装上阵,这样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应该完成的事,也可以给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心理的潜力释放出来,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个方法:简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步踏车领回的第二天,年轻人被聘到那个车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如此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丛中间地方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时,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摆脱学生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就可以了。有几个小孩都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擦拭烛台使之光亮。结果一天天过去了,智者一直没有出现,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 24
子,在智者没来的日子里也每天擦拭烛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
——原来想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原来生活很简单,简化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一切就轻松起来。
第三个方法:正面的自我暗示:
无条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语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观念、信念、情感和行动的现象叫暗示。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盲人买剪子”。
医学上暗示和自我暗示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
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如,案例 1:比如让某人手拿一只铅笔,在暗示环境中告诉他,你手中拿的是一只烧红了的铁棒,他的手指皮肤就会充血、发红,直至起泡。
案例2:医生给一些高血压的病人每人发一粒非常漂亮的半黄半绿的胶囊,告诉他这是从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你吃了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血压一定能降下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来复查时,很对患者的血压真的恢复正常了。
案例3:有一患者到医院就诊,诉说身体如何难受,而且身体日渐消瘦,百药无效。经医生诊断后发现,他患的是“疑病症”。后来一位
心理医生接受了对他的治疗。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一种综合症。正巧,目前刚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例。注射一只,保证三天就康复。三天后,求治者果然病愈出院了。其实给他注射的只不过是普通的葡萄糖水。真正治好病的是医生语言的积极暗示以及引起患者的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
案例4: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后医生说:给你打止痛针吧,打吗啡最好,一打就不疼了。其实打的是生理盐水,竟有40%的人不疼了,这是积极暗示的作用。
案例5:国外还有人以就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作被试。告知在特殊的装置下给他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血的嘀哒声音。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终结了。
其实这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是消极的暗示的作用。
我们提倡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早晨起来对自己连说三遍:我是一个有恒心的人,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我还有很大潜力没挖掘出来!我一定会成功的!试试看,不出一个月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每天都这样消极的暗示自己,可能你真的就不行了。
第四个方法:转移注意。
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
一走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情绪来了,怎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上了,我到操场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等,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应该发的火不发,本应该生的气不生,学生在你等一分钟后再处理他时,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时给自己点时间,哪怕这一分钟让学生先做一道巩固练习,你先静静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冷却后再处理,其实已经不用处理了。
第五种方法:合理发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这就像水库里的水如果太多就有冲跨堤坝的危险,此时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就要通过泄洪道把多余的水释放出去一样。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找人倾诉。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倾诉,常会使人感到憋的难受,如果能把心里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因此,每个人要至少要有一到两个痴心的朋友,否则,你的为人也是很)近年来一些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十分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2)书写日记。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又不打热线电话,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
(3)自我宣泄。(恰当、合理地宣泄)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软一点的垫子进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
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把心中的不平、不满、不快、烦恼和愤恨统统地向他顾吐出来。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些人下班回家途中到酒馆去,一边喝看酒,一边发牢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的发泄方法。虽然看上去有损自我形象,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的话,这是个很有成效的方法。人可以通过发倾诉、牢骚来消除心中的不平与不满。能消除精神疲劳,使人轻松愉快。
听别人发牢骚当然不是件愉快的事。所以,平时你就应当尽量地取得别人间产生一种默契。这样,当你发牢骚的时候,对方就能够耐心地听你发泄了。如果找不到发泄对象的话,那最好就采取睡前写日记的方法。比如:科长不把我放在眼里,真是气死人了。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报复他一顿。这样写了以后,自己的心情就会好受多了。要是连写日记都嫌麻烦的话,你干脆就独自对着墙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发泄个够。
案例1: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下午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教室
里沉默难耐。教师一上讲台,望着精神疲惫的学生,大声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喊?”学生为之一振,愣愣地望着老师。老师再次微笑着说,:“我很想喊”。接着振臂高呼:“我要上好这堂课!”如雷鸣似闪电划过学生心灵的原野。同学们随即高呼:“我要上好这堂课!我要上好这堂课!”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气氛空前活跃,一个个精神抖擞。结果这节课上得出奇的好。
案例2:日本的的“出气室”——橡皮模具。
请记住,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烦恼也不要放在心里。如果不把它发泄出去,它就会逐渐地越积越多,乃至引起最后的总爆发。
(4)运动调节。(适当的运动、娱乐和幽默)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拳击、足球等项目,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运动消气。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聘。如跑步、游泳; 运用电子游戏这种间接的手段可以使过分压抑的心境得到发泄。如打沙袋、拳击等,这类运动会使人觉得趣味盎然,兴奋不已。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或娱乐活动减压,看小品、幽默故事、听音乐、唱歌等。幽默语言、幽默故事
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
案例一:萧伯纳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师,他挖苦萧伯纳:
“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这位英国人,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案例二:醉鬼
有一个醉鬼回家,爬到床上叫醒老婆说:“亲爱的,我们家闹鬼了!”
他老婆坐起身说:“你说什么?”
醉鬼说:“我刚才回来时去上厕所,刚一开门,灯就亮了。”
他老婆说:“真的吗?”他用力点点头说:“千真万确!”他老婆想了想说:“你是不是还感觉有阵阵凉风吹出来?”
他连忙说:“对阿!你怎么知道?”
他老婆这时很很地打了他一巴掌说:“死鬼,这是你第三次喝醉酒了尿在冰箱里了!”
教师如何熄灭心中愤怒的火焰
[ 心理处方 ]:
第一,承认人的差异性。生活中的人往往是形形色色的,有优秀者,也有较差者,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事实。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些不良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正常现象,大可不必生气动肝火。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
去管他们,只是不用动怒罢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待不同的学生,你就会以平常心态去看待,你也就不会总是对他们抱有过高的个人期待。戴尔有句名言:“避免动怒的唯一方法是在内心消除这样一种想法:即是,你要跟我一样就好了。”要求别人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一个成人对待同龄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何况是对待不成熟的学生呢?
第二,适当示弱。不要总以为自己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就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或者内心深处总固守着一种信念: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能够控制你。这两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尊严感(不允许学生冒犯我,否则十分丢人)、自能感(即自以为是心理,相信自己有能力让别人完全听从自己)。这两种心理是产生“教师霸权”心理的主要因素。而事实上,教师也是普通人,不可能无所不能,不可能没有缺点和不足,在学生面前暴露出弱点并不是什么丑事,相反还可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亲近感。经常想想自己也是普通人,就可以淡化“霸权心理”;在与学生对立冲突的时候,退让一步,显示自己一定程度的无奈,这是消除矛盾、减少冲突的良策。同时,这也不会降低你的威信,也可能会激起其他同学的同情与支持。
第三,要时刻记住:发火是无能的表现。愤怒与吼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表明了你的不满态度,但是也同时反映了你不佳的修养与别无它策的实力。要避免发怒,一要冷静地面对现实,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认清真相;二要尊重他人,哪怕是对待行为不怎么规范的学生,也应该以尊重为前提;三要考虑后果,愤怒的后果
只会是激化矛盾,甚至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境地。情绪失控的人,往往会做出越轨的事情来。古语说得好:“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第四,对于学生中的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可以视而不见,冷冻处理。特别是上课的时候,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为重,不要受个别同学的小节所左右。因此,作为老师,照样应该学会宽容,无论何时何地,善于宽容总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其实宽容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宽容别人的人一定是心胸开阔的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如果你是绿色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是阳光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温暖的!
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围的人就是进步的!
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最后,愿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健康快乐!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一)> 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一、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臵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二、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曾经看过一个名人的故事,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 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 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三、对自己——学会保护。
最大的杀手是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不是天方夜谭。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那么怎么谈得上杀手、医生和 保护呢?让我们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但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个母亲会以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飞跑过去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次于飞行调度员,位于第二位!
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铲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需要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只见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他们突然醒悟: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是的,铲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植庄稼。如果我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称之为杂草的话,那么教师的心理自助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如果你觉得你近来不太好,有些抑郁、焦虑、透不过气来,不妨来试试下面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轻装上阵。
“心是有限的舞台,那里不可能摆放太多的座位。”所以,从学生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时间交给自己,整理整理一天 的用品,写一写明天需要的东西,做这些事时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悠扬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或者你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哪怕只看一两段,这一天里你总算给了自己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着。你会发现,你不但是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歌星、诗人、或者哲学家……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丽的、美不胜收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步履蹒跚地走着,他左手拿着一块大石头,右手拿着一块砖头,背上背着一代泥土,腰上缠着一圈圈草绳,头上还顶着一个南瓜。大家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往往就是这样,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浑然不知。
他遇到一个农夫。农夫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要拿着一块大石头呢?”旅行者回答,“咦!对啊!我实在没有注意到。”所以,他把那块大石头扔了,觉得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个村庄里的人,那人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头上顶着那么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说“真高兴你告诉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轻松地赶路了。
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抛弃不必要的负担,所以,他一个又一个地把包袱丢掉。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轻轻松松地赶路去了。
生活中,我们同这位旅行者一样,也给自己的心理负载了太 多的负担,不必要的禁忌、消极的思想、阴郁的情绪以及时时困扰心灵的焦虑等等,都让我们举步维艰,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我们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试图获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对心灵的束缚。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轻装上阵,这样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应该完成的事,也可以给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心理的潜力释放出来,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个方法】:简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步踏车领回的第二天,年轻人被聘到那个车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如此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丛中间地方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 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时,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原来摆脱学生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就可以了。有几个小孩都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擦拭烛台使之光亮。结果一天天过去了,智者一直没有出现,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在智者没来的日子里也每天擦拭烛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
——原来想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原来生活很简单,简化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一切就轻松起来。
【第三个方法】:转移注意。
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情绪来了,怎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上了,我到操场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等,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应该发的火不发,本应该生的气不生,学生在你等一分钟后再处理他时,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时给自己点时间,哪怕这一分钟让学生先做一道巩固练习,你先静静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冷却后再处理,其实已经不用处理了。
【第四种方法】:合理发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这就像水库里的水如果太多就有冲跨堤坝的危险,此时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就要通过泄洪道把多余的水释放出去一样。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1)找人倾诉。
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倾诉,常会使人感到憋的难受,如果能把心里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近年来一些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十分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2)书写日记。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又不打热线电话,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
(3)自我宣泄。
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软一点的垫子进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
(4)运动调节。
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拳击、足球等项目,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教师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 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如果你是绿色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健康的!如果你是阳光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温暖的!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围的人就是进步的!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最后,愿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健康快乐!
第三篇: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健康、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一)对我们教师而言,正确地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人的关系,能够面对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就能让自己从容地品味生活里的美好,那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自己。
1、对同事——学会相融
我们与领导的关系是——乐队与指挥,当我们以各自不同的身份演奏一曲欢乐颂时,每个人都是快乐的,那种和谐之美来源于心。如果你背离了指挥弄出弦外之音,自己也会觉得别扭。你需要看着指挥的方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好,其实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自己做为领导的“同事”,从领导的角度和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与同事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众所周知,教师的劳动除了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以外,还是一种个体性很强的劳动,同样的学科,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课肯定不一样,往往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同事关系和谐,身边有一些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心里就会多几分安全感,工作就会充满快乐。将自己做同事虚心的“学生”,你只需要细心地听他讲话,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堆教育家中间,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很伟大!
2、对学生——学会悦纳。
所谓“悦”即“喜欢”;“纳”即“接受”“悦纳”就是喜欢和接受。关于悦纳学生我们来看看两个观点。
观点一: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
世界人口的IQ(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IQ是正常的。而智商正常是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我们面前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成为好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是如此。
观点二: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我们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可是在现实中同事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叹:“我真想把这个学生送给某个教授,看看他怎么能把他教会的!”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怎么看才有利我们的心理健康呢?
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除了发展水平(智力高低)的差异之外,还有发展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心灵,有的手巧;有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有的抽象思维能力惊人;有的文化课成绩优秀,有的音体美天赋突出。有所特长必有所特短、有所特短必有所特长,特长越长,特短越短,反之也一样。
曾经看过一个名人的故事。
诗人普希金,艺术想象力异常丰富,逻辑思维能力严惩匮乏,学数学怎么也入不了门,他发现因式分解解来解去最后正负相抵往往等 于0,往后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凡遇因式分解统统等于0。一次,普希金外出打猎,路遇暴风雨,跑到一家旅馆去避雨,老板感到万分荣幸,请他签名留念。老板的儿子正在做作业,忙乱中将儿子的数学作业本递给他签名,诗人一看,因式分解,特简单,二话没说在等号后边画了一个0。第二天当教师在这道题后面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时,孩子大惑不解:“这是普希金本人做的题,怎么可能错呢?”事情闹到校长室,校长说:“正如我不懂教育却当学校的名誉校长一样,普希金不懂数学,这个“0”就作为这道题的名誉答案吧!”从此文学史上又多了一段佳话。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千万要记住 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想把陶老先生的话略做改动:“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不是这样听着更有于利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都能这样想,这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更利于我们自身。
让我们确信:每一株花最初都是草。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二)3、对自己——学会保护。
最大的杀手是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不是天方夜谭。
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危险性,那么怎么谈得上杀手、医生和保护呢?让我们从应激反应综合症说起。
压力引起应激,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会有一些超常的表现,但 这些超常的表现都只是一种短暂的辉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个母亲会以比消防员还快的速度飞跑过去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就是一种超常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容易患这种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大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教师仅次于飞行调度员,位于第二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保护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哲学家带领他的弟子们来到一片旷野,问:如何除掉旷野上的杂草?弟子们有的说铲掉它,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还有的说斩草需要除根。哲学家摇摇头说:“如果没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这里来吧。”第二年,弟子们都来了,只见昔日的旷野如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他们突然醒悟: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植庄稼。
是的,铲除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植庄稼。如果我们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称之为杂草的话,那么教师的心理自助就是绿油油的庄稼。如果你觉得你近来不太好,有些抑郁、焦虑、透不过气来,不妨来试试下面这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轻装上阵。
“心是有限的舞台,那里不可能摆放太多的座位。”所以,从学生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时间交给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写一写明天需要的东西,做这些事时可以听听你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悠扬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帮你缓解一天的压力。或者你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哪怕只看一两段,这一天里你总算给了自己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着。你会发现,你不但是教师,还是一个不错的歌星、诗人、或者哲学家……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丽的、美不胜收的!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步履蹒跚地走着,他左手拿着一块大石头,右手拿着一块砖头,背上背着一代泥土,腰上缠着一圈圈草绳,头上还顶着一个南瓜。大家会觉得可笑,可是我们往往就是这样,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浑然不知。
他遇到一个农夫。农夫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要拿着一块大石头呢?”旅行者回答,“咦!对啊!我实在没有注意到。”所以,他把那块大石头扔了,觉得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个村庄里的人,那人问他:“疲惫的人啊!你为什么头上顶着那么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说“真高兴你告诉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轻松地赶路了。
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抛弃不必要的负担,所以,他一个又一个地把包袱丢掉。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轻轻松松地赶路去了。
生活中,我们同这位旅行者一样,也给自己的心理负载了太多的负担,不必要的禁忌、消极的思想、阴郁的情绪以及时时困扰心灵的焦虑等等,都让我们举步维艰,而我们自己却不知道。我们总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试图获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对心灵的束缚。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才能轻装上阵,这样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应该完成的事,也可以给内心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心理的潜力释 放出来,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个方法:简化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来如此简单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车主将脚步踏车领回的第二天,年轻人被聘到那个车主的公司上班。——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如此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丛中间地方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几天后,田边的青蛙 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时,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原来摆脱学生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都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要他们每天擦拭烛台使之光亮。结果一天天过去了,智者一直没有出现,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蒙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在智者没来的日子里也每天擦拭烛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原来想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不要斤斤计较就可以了。
原来生活很简单,简化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一切就轻松起来。
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
(三)第三个方法:转移注意。
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情绪来了,怎 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上了,我到操场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等,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应该发的火不发,本应该生的气不生,学生在你等一分钟后再处理他时,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时给自己点时间,哪怕这一分钟让学生先做一道巩固练习,你先静静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冷却后再处理,其实已经不用处理了。
第四种方法:合理发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这就像水库里的水如果太多就有冲跨堤坝的危险,此时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就要通过泄洪道把多余的水释放出去一样。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找人倾诉。
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倾诉,常会使人感到憋的难受,如果能把心里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近年来一些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十分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2)书写日记。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又不打热线电话,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 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3)自我宣泄。
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软一点的垫子进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4)运动调节。
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拳击、足球等项目,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教师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如果你是绿色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是阳光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温暖的!
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围的人就是进步的!
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
最后,愿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健康快乐!
第四篇: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2016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学校的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规定:“所谓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完好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健康,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
作为小学生的你们,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都会有着自己的快乐和烦恼。这些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影响,心理健康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作为小学生的你们,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
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三、小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及纠正 1.注意异常。
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自己分心的东西。
(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
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
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使自己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
(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有
时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丧失信心,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学习困难的人是很少的。其实,在学习中,谁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真正是天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灰心丧气,要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勇敢面对,也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4.人际关系紧张。
与好朋友(或者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人之间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热情直率,心胸开阔,对未来及前途充满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当机立断,顾全大局,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就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5.考试焦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紧张心理,特别对我们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常常会因为面对考试而感到紧张、焦虑,使考试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复习,考试中无法正常的发挥,感到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
措,无从下手,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得我们考试后,感觉到失落、失望。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去应对呢?下面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
(1)自我放松;(在音乐伴奏下,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将拳头握紧后再放松——牙齿紧后再放松——皱眉后再放松——脖子挺硬后再放松——下肢用力伸直后再放松。每次练习半小时,直到能够随意将身体的任一部位放松为止。以后再有焦虑情绪时,就可以这样慢慢地放松,这样焦虑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缓解。)
(2)转移注意力;紧张和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缓解我们的紧张和焦虑,例如可以通过听相声、看小品、听音乐等办法,来把我们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
(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如出现考试焦虑,可以先闭上眼睛,然后做多次深呼吸,缓吸缓呼,把心神凝于一点,用以稳定自己的情绪,有意地让自己想像愉快的事情,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发挥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小学生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首先要培养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具
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因此立志,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硕果。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拥有自信心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勇于胜任老师交给的任务,勇于担当任何职务。
说到这里,和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刚走到一条河,就听到一个落水者在呼救。拿破仑见他在水中扑腾,但却不往岸边来,于是马上举起猎枪瞄准他,说:“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边爬,我就开枪打死你。” 那人听了,吓得忘记自己不会游泳,使劲用力向岸边游来。经过多次挣扎,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一上岸,他气愤地责问拿破仑:“你为什么见死不救,还要开枪打死我?”拿破仑从容答道:“我不吓唬你,你自己还不照样在水中淹死。现在你至少懂得: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己。”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拿破仑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己!”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要充满信心。现在我们有的学生遇到一点小事,就说:“不可能”,“我不会”。那么今天我想对大家说今后不要在说此类话。你可以暗示说:“我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其实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实际上正是来源于你的信心不足,一旦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如何培养自信心,以下为大家提几点建议:
(1)不要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不要害怕失败,一次失败不代表总是失败,成功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
(2)每天清晨醒来时,在心理对自己说几遍“我相信自己,我能够做好我想要做的事情”。
(3)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和情绪;(4)培养自己有主见,自己做决定及处理某件事情;(5)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
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再漫长的路总有尽头,再绝望的事总有希望,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为。其次,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各位同学,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
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共同营造健康的校园、和谐的校园。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doc啊啊
201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主讲人:王卫兴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二、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
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最终走向自我否定。
三、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1.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本人: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 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放松训练
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
转移注意
当你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事物,把注意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方式很多,可以看看电影,欣赏一下画报,做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或者去郊外走一走等等,但对我们来说,有时候正在课堂上,不合理情绪来了,怎么办?不可能这节课我上了,我到操场透透气吧?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再等一分钟”,有时候再等等,远远比努力往前赶要好得多,因为这样的等等,可以让你在一分钟后变得冷静,本应该发的火不发,本应该生的气不生,学生在你等一分钟后再处理他时,他可就乖多了。所以,必要时给自己点时间,哪怕这一分钟让学生先做一道巩固练习,你先静静地看看窗外,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冷却后再处理,其实已经不用处理了。
合理发泄。
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这就像水库里的水如果太多就有冲跨堤坝的危险,此时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就要通过泄洪道把多余的水释放出去一样。合理的宣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
(1)找人倾诉。
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宣泄的方式,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了烦恼和委屈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倾诉,常会使人感到憋的难受,如果能把心里的别扭向朋友倾诉一番,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也能使自己感到轻松了许多。近年来一些心理咨询的热线电话十 分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给那些需要倾诉但又找不到合适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2)书写日记。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又不打热线电话,也可以选择自我倾诉的方式,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向自己倾诉,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确是一种十分合适的宣泄方法。
(3)自我宣泄。
这是指独自一人时可以采用的宣泄方式,包括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没有危害的行为,如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甚至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软一点的垫子进行摔打等,都能起到宣泄的作用。
(4)运动调节。
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也可以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像拳击、足球等项目,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
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
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
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
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
学会升华
将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时时清除自己一些消极的想法。不断地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动力和前行的方向。竞争的激烈已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尤其到面临生源越来越少,教师超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承受压力、适时放松自己、化压力为动力,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一杯水,它有多重?20克,还是50克,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大家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这就像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它放在身上,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受。所以,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再拿起来,才能拿得更久。而我们也只有这样不断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方向才能不断地升华自己,提高自己,并且让自己觉得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更为重要了。
如果你是绿色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是阳光的,你周围的人就是温暖的!
如果你是努力的,你周围的人就是进步的!
如果你是向上的,你周围的人就是可以展望的!
光华学校
2012.201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期望理论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1、什么是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激励(motivation)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即“效价”valence)和其对应的期望值(expectancy)的乘积: M = V * E 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弗鲁姆的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 = V * E、M 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 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需要的目标价值也就不同。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E是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弗鲁姆提出了人的期望模式: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在这个期望模式中的四个因素,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关系。①努力和绩效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期望值又取决于目标是否合适个人的认识、态度、信仰等个性倾向及个人的社会地位,别人对他的期望等社会因素。即由目标本身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②绩效与奖励关系。人们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成绩后,能够得到适当的合理奖励,如奖金、晋升、提级、表扬等。组织的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强化,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会消失。③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奖励什么要适合各种人的不同需要,要考虑效价。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满足各种需要,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最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种人对某一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不尽相同,因此效价和期望值之间就可能有五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一般来说,目标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才会有较高的激励力量;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项不高,则目标的激励力量就不大。
2、期望理论的魔力---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一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测量后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
美国哈佛大学也曾做过一次心理期待效应的实验。哈佛大学一次新生入学不久,公布了百名宣称经过“资料分析和研究,认为学习潜能、表现能力都是佼佼者”的新生名单。学期末,这百名新生真的大部分都成了佼佼者。其实,学校并没有进行什么资料分析和研究,只是试验一下被公布的百名新生对于预测的反应。
3、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为什么这些资质一般的学生会表现得如此优秀呢?一是他
们在老师的期待中认为自己真的具有超过常人的潜能,要把这些潜能表现出来,自然就会加倍努力;二是老师也认为他们蕴藏的潜能不同一般,对他们也会另眼相看,有意无意地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照顾他们。这样,这些学生在自己内在的动力和老师的外力作用下,奇迹般地成为了真正的“佼佼者”,这就是期待效应的神奇之处。这个例子使我想到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有优秀生和差等生之分,这里固然有学生先天个体差异和后天因素,如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班主任和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是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呢?我们给那些优秀生什么?是表扬,是鼓励,是对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期待;而给予差等生的又是什么,是批评,是训斥,是挖苦讽刺。优秀生在老师的每一个关爱、期待的眼神和微笑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温暖、幸福,在老师的希望中,他们怎能不信心百倍,加倍努力,越来越优秀;差生在老师的眼中看到的是冷漠、失望,感受到的是老师的漠不关心。他们经常受到的是班主任和老师的批评,得到的是消极的信息和暗示,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原有的信心也会一点点丧失殆尽,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成绩下降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师对学生态度不好,学生对老师肯定也会敬而远之,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用违反纪律来对抗老师。
我们能够给优秀生获得优秀的期待,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一视同仁地对待后进学生呢?其实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貌似坚强的他们其实有一颗更加脆弱的心灵。他们很多时间都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冷遇,如果老师能真的给他们一些理解、宽容、表扬和鼓励,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他们,他们会比那些优秀生更容易受感动,他们经常受伤的心灵就会很快康复,迸发出的能量也许是我们所不能估计的。其实,后进生的差只是暂时的,不是有很多伟大人物在读书时也是后进生吗?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顿,思维不合逻辑。”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不得不补考。很多例子都告诉我们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还小,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我们热情的语言去赞美每一个学生。英国教育家车尼斯说:“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可见,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一样关怀,一样的爱护,应该永远怀有积极良好的期待和信任,这是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原则。我们要倡导灵活运用这一原则,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4、期望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举例
案例1:差班的转变某校六(1)班刚成立时,缺少领头羊,后进生面过大。一般说来,后进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而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整个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差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六(1)班班主任首要而艰巨任务。班主任认为差生的转化首先应培养他们的自信,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差生的思想和行为。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种可以用心理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心理暗示会对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于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因而这位班主任采用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培养差生的自信开始,一个学期下来,成效显著。
第一、针对后进生面大的情况,首先培养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帮学生出谋划策。例如,争取开全校性的主题班会,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各项活动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学生自编自导的舞蹈获一等奖,硬笔书法获一等奖,诗朗诵获二等奖,歌咏获二等奖,卡拉OK比赛获三等奖,这些成绩学生欢呼,学生自豪。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你们行,一定行!”的鼓励声中,学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又在一次又一次的“你们太棒了!六(1)班太棒了!”的肯定声
中培养了学生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再次,班主任h利用学校开展的班级量化评分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向文明班级看齐,争当文明班级,每个月的量化评比总分年级第一,坚定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我为是六(1)班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对班级及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树立自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容易因优点而自豪,因缺点而自卑,后进生常会因自己学习较差,缺点较多,而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厌学,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位班主任注意观察后进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机会让他们的闪光点不时的得以发光,诱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树立自信。例如,A同学因为成绩差,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上课不认真听讲,看课外书,玩游戏,课后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抄作业,班级活动不爱参加,在一次语文的背诵检查中不合格,班主任把他留下,督促他完成任务,在督促过程中,班主任发现他记忆力较强,一篇文章很快就背下了。班主任对他说:“你记忆能力很强,你已经具备了取得好成绩的先天条件,只要你上课能认真听讲,下课能多下苦功,你一定会有大进步的。”此时班主任发现学生眼睛亮了一下。此后在上课时,这位班主任常提问他,当他答对时,都及时给予表扬。这样,这个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成绩进步了,还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第三、平等对待后进生,多加关心和鼓励,拉近心理距离。例如,这位班主任带生病的学生去看病;课余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有关细小的学习方法的指点,在学生情绪低沉的时候,耐心地倾听;在他们取得成绩时,与他们同乐等等,暗示学生:你也是我很关心的学生,你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退步,老师都很关心,你的病痛老师也疼在心里,你的烦恼老师愿意帮你,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自然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激发了学生向上的热情。再如B同学,自卑感较强,总认为自己就是不如人,于是这位班主任经常与她聊聊天,拉拉家常,关心她的健康,关注她点滴的进步,调整了她的心态,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产生了知难而进的上进心,经过一学期的引导和调整,期末成绩进步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引导,六(1)班已面貌一新,期末考试中,班级学生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艺术节活动中表现突出。在文明班级评比中,总分月月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六(1)班被评为市“文明班级”。
5、注意事项
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积极的暗示。心理暗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应是“润物细无声”,一旦让教育对象感觉到老师在暗示,就失去了暗示的效果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暗示越发要注意艺术性,留有痕迹的暗示,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所以,时机、语气、神态、动作都要给对方不经意的感觉,在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时候应选择一些符合接受者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鼓励的眼神,不经意的一些小动作,和善、肯定、欣赏的语气,也可以通过做心理试验等。
2012.6
201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
班主任在学校心育中的重要作用
很荣幸,我能够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老师们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现把有关讲座内容汇报如下: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须。
2、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职业的必须。
3、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须。
4、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挑战的必须。
[现象一:]学生经常说生活不快乐,郁闷。这些消极情绪需要宣泄,这就离不开班主任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宣泄方式,而不是发泄。人人心中有一匹野马,如何控制?需要班主任教会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自助、求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有助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并运用于实践,从而得到更多的自我实现。
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1、智能方面:学习技能障碍、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多动等。
2、情绪方面:焦虑、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
3、意志方面:意志薄弱、感情冲动、经不住诱惑、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易受暗示等。
4、人格方面: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案例二:]有一成绩优异的初三女生,突然有一天告诉父母自己不想上学了,上学没什么用。原来研究性学习,她研究的主题是关于社会腐败方面的。当搜集了一系列的贪官污吏的罪状时,她的内心无法承受了。请教白老师,白老师在疏通教育后,把女孩带到了室外,指着女海的影子问:“黑不黑?”“黑,真黑!’’白老师接着说:“太阳下,黑影永远是与光明并存的,但是你看,四周,更多的是阳光灿烂!”女孩心领神会,一点就通了。
三、什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定义:研究透学生的心理,运用恰当方法,助人自助。
[案例三:]初二男生留怪异头发,涂摩丝。聪明班主任:召开心里主题班队会。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讨论:欢迎(不欢迎)什么女生(男生)?(各列举10条),写好后,大声朗读。其中女生读到了这样一条:“不喜欢涂摩丝的男孩。”男孩们都听得非常认真。第二天,涂摩丝的男生一个都没找到。老师运用的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处第一位的:学龄前:爸爸妈妈上幼儿园、小学:老师(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是幸福的。花季雨季:孩子的伙伴
四、怎样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积极关注,以预防性(教会预防方法、健康心态)、发展性(更健康更和谐)辅导为主。
2、三个全面: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方位(所有教学活动,时时刻刻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现象:】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80%左右。有心理问题倾向的:15%左右。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5%左右。但我们要关注所有的学生,预防、发展,时时刻刻处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四】一初三学生在厕所用塑料袋自杀。有没有人教过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失败,失败是人生必修的修行。班主任可以开展“怎样跌得有尊严”的主题队会。告诉孩子,除了父母之外,老师是你最信赖的人。对学生支持。从而做好有效的“预防”。
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在师生谈话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倾听、接纳、尊重、支持、反馈„„)
【案例五】家长在学期末向班主任要求给自己的孩子一个三好生的名额。班主任首先要倾听家长为何要名额?目的是什么?接着抓住家长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方面着手(代替用制度去解释)家长更易接受。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营造一种课堂心理氛围的十二句话:
①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
②活用切实有效的启智方法。
③诱发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
④培养好奇乐学的积极性趣。
⑤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
⑥创设积极主动的成功体验。
⑦化解学生活动的心理困扰。
⑧指导学生学习的科学方略。
⑨挖掘丰富深厚的人文内涵。
⑩倡导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
11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12激发主动进取的创新精神。(13)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渗透。
【案例六】某学校的六一汇演与众不同,该校会租下大礼堂,形式只有一个:大合唱。每个孩子都上台,进行集体合唱。每个孩子的表情是那么神圣,台下台上,秩序井然。没有随便讲话、闲着无事上厕所的现象。该校长说:“可能有的孩子一生只有这一次上台的机会,我就要给他们这一次机会。”
(1)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与合作。
(5)创设符合心育要求的物质、人际关系。
老师的讲座,生动形象,自始至终都围绕“教孩子学会助人自助”展开。而如何“研究透学生的心理”“运用恰当方法”“助人自助”需要我们一线的班主任,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实践,努力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进行诗意的教学。而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他们学会更好地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