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正的英雄》教学案
《真正的英雄》教学案
教学目标
1、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及演讲辞的基本特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4、学习宇航员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培养探索精神。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资料收集法 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背景,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文章的结构方式及演讲辞的基本特点。
一、导入新授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都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演讲词中,里根总统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整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对人们的心灵形成直接的强大的冲击。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它。
二、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2、走近作者
1911年2月6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在大学里,他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 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3、讲演稿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在大会上或其
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写作方法:
A.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即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听众一听了然。
B.应有生动具体的材料,包含事实、故事、名言警句、数字统计等等,用材料阐明观点。C.思路要清楚。分几个部分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都要有恰当的考虑和安排。D.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口语,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朗读课文
1、生字注音
哀悼dào 勋章xūn 锤炼chuí
阴霾mái 企求qĭ 锲而不舍qiâ
拓荒tuî 不朽xiŭ 凝聚níng 弥补m í 战栗lì 孜孜不倦zī
2、词语积累
哀 悼:悲痛的悼念(死者)。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建树:建立(功绩)。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锤炼:磨练。
3、朗读课文
四、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找出七位航天英雄的名字。
迪克、迈克、朱蒂丝、埃里森、罗纳德、格里高利、科里斯塔
2、结构梳理:
结构:总——分——总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作者感情:
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4、主题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按下面句式说话。
我从 这句,体会到。我真被 感动,因为他体现了英雄们 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演讲者的情感。
2、学习宇航员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培养探索精神。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情况。
2、自读概述七位航天英雄事迹的段落
二、合作探究
1、文章为什么花了大量篇幅来一一追忆几位英雄?
通过回忆他们的点滴事迹,颂扬他们的英雄行为;借他们的事迹鼓舞人们继续探索太空的信心和勇气;表明总统对他们非常熟悉,增强演讲感人的力量。
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值得人们学习。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以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4、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5、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这种“美国精神”的?
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三、总结全文
里根总统的演讲为何如此感人?
首先,代表人民,与大家一起共同仰视英雄们,讲出大家的心声。
其次,抓住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让人潸然泪下!字句间浸透着悲痛、哀悼之情,句句发自内心,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四、拓展练习:
全体队员分成两组,携带剩余的全部公共和个人装备继续负重行军。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漂浮在高远的云雾间。此时此刻,你才能对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树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
你会透彻的感悟到,当你一旦离开被各自的功利扰昏了头脑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逻辑和灵性中去时,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
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仗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支点。那一瞬间,你会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对无助老人的冷漠而深刻的汗颜。
当你完成了背负20公斤的行囊,一天走完30公里山路,并垂直上升1000你的业绩时,你无法不想到,在此前的日子里,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娇惯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
人类创造了光辉的现代化的物质,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开某些现代伦理对个人精神的绞杀。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信仰大自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他们从不后悔!
1、为下面句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1)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在高远的云雾间。(漂浮 耸立)(2)你曾经是一个把自己()到连自己用的煤气罐都扛不到六楼的男人。(纵容 娇惯)(3)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下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仗会及时()你 的下滑。(挡住 遏制)
(4)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大自
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相信 信仰)
2、作者说“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作者认为“物质的美”指的是什么?“精神的美”指的又是什么?
3、作者认为探险是“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回归到哪里去?为什么“不能用成败来评价”?
参考答案
1、(1)漂浮(2)娇惯(3)遏制(4)信仰
2、“物质的美”指的是“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宽厚的怀抱里。”“精神的美”指的是精神上会得到净化,意志得到锻炼。
3、回归到自然中去,虽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但精神上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所以不能用成败来评价。
第二篇: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曾老师编写)
【学习目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演讲的特点。
2.认真品读课文,加强朗读,学会自主阅读、分析课文,把握课文选材上的一些特点。3.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怎样做真正的英雄。【知识链接】
详见《金牌练习册》p65页。
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1984年再度连任。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实践需要决定的,有求职、竞聘、就职、续职、先进事迹报告、典型经验报告、比赛、会议讲话、辩论词(稿)等。【自主学习】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阴霾()疆域()余暇()迫不及待()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梦寐以求()刚毅不屈()...2.理解下列词语
余暇: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刚毅不屈: 锲而不舍: 力不从心: 梦寐以求: 哀悼: 建树: 锤炼: 企及: 阴霾: 3.这篇演讲词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文章追忆了哪几个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这些英雄的共同点是什么?
5.里根总统演讲时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6.全文是按照什么结构组织材料进行书写的?
7.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
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美国精神”的?
4.里根总统的演讲里为什么把女教师麦考利芙说成是“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5.赏析下列句子
①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称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②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③我们所能找到的唯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6.读完本文,请你以中国中学生的名义给宇航员的遗属说几句心里话。
【达标检测】
详见《金牌练习册》p65—66页。【收获与反思】
第三篇: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七年级 课题:真正的英雄 编号: 主备人:申爱梅
成员:张鲁
审核人:刘学青
时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共 1 课时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深刻体会文章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感
2、初步学习并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教学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从小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与献身的精神。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曾经做过演员。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1984年再度连任。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二、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霾()
疆域
()余暇()
迫不及待()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梦寐以求()....
2、解释下列词语:
余暇: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刚毅不屈: 锲而不舍:。力不从心:
梦寐以求:
四、整体感悟
1、这篇演讲词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划分本文结构。
3、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尝试感悟:
朗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具体感受。说说这篇文 章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哪里?
拓展提升: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英雄?请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作。
小结与反思:
第四篇: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
一、学习目标:了解演讲稿;掌握“余暇”“阴霾”等词语的音、形、意;辨析多音字和形近字。
二、学习重点:细读课文,品味关键词句,体味丰富的感情。
三、学习难点:培养在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不屈不挠地探索精神。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文学常识:
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
,表达
,发表,提出号召倡议。它有三种类型:叙事型,说理型,抒情型。本文属于。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哀dào()
xūn()章
qiâ()而不舍
chuí()炼
阴mái()
zīzī()()不倦
qǐ()求
战lì()
tuî()荒
mí()补
不xiǔ()
3、解释下列词语。
(1)哀悼:
(2)锤炼:
(3)弥补:
(4)建树:
(5)锲而不舍:
(6)孜孜不倦:
(7)梦寐以求:
(8)迫不及待:
4、快速阅读课文,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全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3、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已经成功发射升空。你对航天英雄想说些什么呢?(不少于80字)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扬的语言,而在于我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c.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2、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A.本文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回忆。
B.这篇以情动人,平易近人,让人深思,令人感奋。
c.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只指英雄主义精神。
D.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七、课后反思
第五篇: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真正的英雄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者介绍
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是美国第49、50任总统。(1981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时间最长。在他任职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26岁时,他在好莱坞赢得了第一份演出合同。他共参加53部电影的演出。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67年-1975年)。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
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
2、写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坠入大西洋中。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3、文体知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本文即具备了这一基本特点。
二、预习自测
1、字音字形:
为加点字注音
哀悼()锲而不舍()勋章()孜孜不倦()....
阴霾()拓荒()..
2、整体感知
(1)面对这场灾难,里根总统在演讲词中讲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总统里根怎样的情感?
(2)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3)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三、质疑
【探究案】
一、内容探究
1、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2、主题思想
二、写法探究
1、写作思路。
三、语言探究
1、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或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