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湖南公考申论: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法治实践当中,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效力无法体现,那么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稳固根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基本原则和社会活动根本准则。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宪法是对国家权力运行、公民权利保障的总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依法执政,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范、捍卫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党对现代法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期待与愿望的积极回应,是肩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长期以来,实践当中存在一种宪法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倾向。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对宪法的不尊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宪法必须要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培育,就是一个宪法权威不断树立的过程,是法治信仰不断深化的过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宪法的忠诚和热爱。真正的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唯有人民尊重和热爱宪法,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全国上下唯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依宪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和敬畏宪法的观念,四中全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将宪法从“纸面上的宪法”变成“行动中的宪法”,必须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故此,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宪法至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工夫,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依宪治国 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法治实践当中,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效力无法体现,那么整个法治大厦将失去根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稳固根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生活基本原则和社会活动根本准则。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宪法是对国家权力运行、公民权利保障的总设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依法执政,也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树立宪法思维、维护宪法权威、遵守宪法规范、捍卫宪法尊严,真正做到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党对现代法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社会期待与愿望的积极回应,是肩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长期以来,实践当中存在一种宪法可有可无的虚无主义倾向。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导致对宪法的不尊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宪法必须要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实践,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此,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公民宪法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培育,就是一个宪法权威不断树立的过程,是法治信仰不断深化的过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宪法的忠诚和热爱。真正的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唯有人民尊重和热爱宪法,宪法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全国上下唯宪法为最高行为准则,我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依宪治国。
为了在全社会培育尊重和敬畏宪法的观念,四中全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样做,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宪法就是治国之基石。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将宪法从“纸面上的宪法”变成“行动中的宪法”,必须做到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故此,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宪法至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工夫,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更多信息关注: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网
第三篇:关于以培养宪法信仰成就依宪治国的思考[模版]
关于以培养宪法信仰成就依宪治国的思考
法学124,刘达枫,1200002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性法律文件无不例外的都是对人民权利的确认。
对于英国的法治,其最主要特征就是其法治传统的连续性和继续性。在英国的法律体系中,普通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而普通法的一个最主要原则就是“遵循先例”,遵循先例带来的必然是对法律传统的尊重。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作为革命最重要成果之一的《人权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基础,确认了法律对权力的限制原则,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因此被看成是英国经验主义法治传统形成的标志。从英国法治形成的过程来看,英国在法治发展问题上坚持经验演进的发展模式,它以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为起点,通过不断的对权利进行确认和对权力进行限制,最终建立了极具特色的英国式法治。
而美国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是在英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作为英国殖民地和英国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国法治的发展不可能不受英国法治传统的影响,而美国法的形成是在对英国法律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同英国法一样,美国的法律沿袭的也是“遵循先例”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律体系。耶鲁法学院罗伯特•卡沃教授曾在其经典论文《法与叙事》的开篇即宣告:“每一部宪法,都要有一部史诗。”卡沃所说的史诗,当然不是指平铺直叙的美国宪法编年史,也不是近年主导美国宪法叙事的以小人物抗争为主线的社会史,而是指在美国政治传统内那些代代相传的宪法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聚焦于标志着宪法诞生和转型的伟大时刻,以建国国父以及后世伟大政治家为主角,它们既是史,又是诗,正是这些史诗故事在美国政治传统内的传播和传承,为美国宪法披上了神圣的光辉。美国实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简称,而美国在1787 年的制宪建国过程,就是一个“合众为一”的政治合并过程。在1781 年《邦联条款》的政治框架内,各邦是保有主权的独立政治体,而在新宪法生效之
后,各邦就成为内在于联邦共同体的、作为地方存在的州。1787 年的制宪者并没有在费城解决全部的政治问题,为了追求最大范围的政治团结,实现制宪过程的安定性,制宪者不得不将包括奴隶制在内的政治妥协写入新宪法,宪法文本的模糊反映出的是1787 年
操作中接受民主理念和知识。民主只有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实际才会容易转化成被民众接受的民主理念,民主价值追求才会得到最广泛、最深刻的传播。
三、持续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培育宜分类、须持续。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法治精神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上的,率先加强法律学习,领会法治精神,自觉摒弃封建专制中“权力本位”特权法律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先治官再治民”等现代法律观念,自觉克服“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人治思想和错误做法。
四、强化和规范权利意识。当前,强化公民权利意识的关键是尽快落实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需要具体化后通过普通法律来实现,而普通法律可能有误解、曲解或者遗漏,致使实际上它不能完全落实和保障基本权利,“在现代法治社会的权利救济体系中,诉讼救济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救济方法,而宪法诉讼则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最终性的救济途径”。因此,可以建立专门的宪法诉讼机构,与违宪审查机构共同来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由“纸上权利”落实到“实际权利”;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言论等自由,鼓励民众有秩序、有理性地发表言论,保持谏言、批评和建议渠道的畅通,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等。
美国宪法信仰现象所带来的启示,不在于我们要复述这种现象,而在于学习美国人是如何培育宪法信仰,任何一部宪法如要成为治国安邦的根本法,都无法脱离人民对它的热爱、认同和信仰,恐怕唯有实现了这一步我们才能成就依宪治国的中国梦。
第四篇:2012年公考申论热点:湖南城管执法
2012年公考申论热点:湖南城管
央视网消息:
法制日报的报道:长沙城管公示罚款底气何来?说是长沙开全国先河,城管罚款信息和罚没物资流向一律向市民公示。
长沙为什么敢开这个全国先河? 两点:
一、公示罚款能大大减少市民对城管执法的抵触情绪;
二、长沙将老城管人员全部解散,新招城管人员全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收入全部由财政拨款。
不用创收,严格执法,就是长沙的底气。
中国网络电视台综合消息:城管,可以说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他们为什么常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城管到底怎么了?他们对城市的发展和改观,做了些什么?请继续收看今天的“走基层·长沙城管朝阳中队蹲点日记”。
这一周,该轮着朝阳中队的王涛值巡逻班了。王涛,35岁,是2000年长沙市城管局刚刚组建时,考进来的第一批大学生。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跟着他上街了。
李中秋,一名20多年的老城管。他所说的那个时候,是指从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个世纪末期。在这10多年间,城管队员的工资福利,几乎都是靠罚款来维持,进入城管队伍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在那时,哪里的城管处罚得越重,哪里城管队员的福利就越好。
2000年,经国务院法制办批准,长沙市成立了一支正式的城管执法队伍,城管队员工资福利不再靠罚款来保障。前几年,长沙市出台了《城市管理条例》,但一直困扰城管执法的根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几年,长沙城管部门推出的“首次违章免罚、当场不罚款、罚没物资去向公示”等做法,使城管执法中的冲突少了许多。但尽管这样,还是得不到更多人认可,城管队员王涛觉得有些委屈。
回忆起刚刚入行的那会儿,“公务员、铁饭碗、吃皇粮”,这些令人羡慕的字眼,着实让王涛兴奋了好几天。可没过多久,王涛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如果不蹲点接触王涛,我们很难想象,爱吃水果的他,在穿上城管制服后,竟然连水果都不吃了。
王涛说,干了11年城管,起早贪黑11年,越是节假日,上街巡查越频繁,就连女儿想和他周末逛逛公园的愿望,至今还没实现。他还告诉我们,中队长胡丹的提包里一直揣着女儿写的信。女儿到底给爸爸写了些什么?我们很好奇。胡丹,军转干部到城管;王涛,大学生考进城管。两人同干城管十多年,委屈过、无奈过,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周围理解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第五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心得体会:依宪治国 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心得体会:依宪治国 开启全面依法
治国新征程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心得体会:依宪治国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对于更好发挥宪法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审议通过,是一部反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好宪法。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我国宪法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将党领导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有效做法、指导思想等写入宪法,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能够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此次修改宪法,只是修改部分内容,而不是大改,这对于保持宪法权威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具有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次修改宪法,必定使宪法能够更好体现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好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奋力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