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写作讲稿(发电集团)(模版)
行政机关公文写作
写作是一门系统学问,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见效的,那是一个笔耕不辍,不断磨炼的过程。所谓炼词、炼句、炼意,那是一个慢功夫。但是有了理论指导,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多一些主动性、目的性。(大学写作课的例子)
一、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技法
公文与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生活的最高表现形态,其目的是娱乐人生,实现人的情感价值。)相比,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即综合性和实用性。实用性是公文写作与文艺写作的分水岭,没有一篇公文不是为了解决公务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文学作品对人的实际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来发生实用作用的。综合性: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往往要调动撰写者、指挥者的多方面能力与知识,诸如思想水平、政策观念、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写作修养及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这三种性质在文学作品和文件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在文学作品中准确指情感的真实和表达的到位,鲜明指情感指向的鲜明,生动是指语言形象的鲜活。这三种性质表现在公文中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具体地说:
1、在内容上,要同制文机关的职权范围相一致,不可越权;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要求;符合公务活动的客观规律;材料、情况要真实,观点要统一,重点突出,合乎保密的要求。
2、在词章上,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遣词用句要准确,语言要庄重平实;论理要合乎逻辑,符合语法要求。
3、在形式上,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公文体式,不可自造;坚持一文一事制度;汉字、标点、数字、简称等使用规范;篇幅要简短。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技法
1、正确提炼主旨。意在笔先,一篇文章有了意,就有了主题,有了灵魂。文章就是反映一个主题的浑然整体,每个部分都为主旨服务,不可或缺。有了主旨,才谈得到去组织公文材料。“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提炼主旨的关键是正确体会领导意图。首先要结合现实背景来领会领导同志的意图。公文的时效性就决定了制发公文一定有它的现实针对性,肯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只有将大形势弄清了,才能给工作一个合适的定位。(某一位领导对社科联工作的肯定定位)其次,要结合现实工作领会领导意图。在一个大形势和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做这个事了,做这件事的困难在哪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再次,要结合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去领会领导意图。这样不仅可以在公文中为实现领导意图找到充分的论据,而且可以依据已有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把阐述领导意图的角度、重心和详略。
如某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成立了“干部电视自修大学”,“干电大”聘请有命题权的主考教师进行辅导,有漏题目嫌疑。为了保证学习质量,请外地教师根据自学考试大纲对考题进行了调整。结果是考生对不会答题大为不满,重点辅导的考题没讲过,要求这次考试作废。为了缓解压力,给省委省政府草拟公文,对调整考题的初衷进行说明。秘书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报告这个文种,除了说明命题与辅导两权分离外,全是摘录一些考生信件内容。客观内容,不加评价。最后自然得出漏题的结论。领导对他们的做法表示称赞。
2、恰当地组织材料。只要有了主旨,就可以根据主旨选择那些最能表达主题的材料。第一,根据主旨的需要决定材料的数量和详略。公文篇幅有长有短,制约因素不在于材料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切合主旨。只要能将主旨说清楚。(例如,如何表现国土资源开发和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根据客观事务的内在本质和联系组织材料。一切公务活动和所有现实社会活动都有其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基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安排的。第三,必须适合公文的不同体式。公文的结构组织与公文的文种有 一定的关系,但从其外部结构的总体来看,“开头—主体—结尾”,其逻辑表现为总—分—总。(如纳鞋底一样,张衡连缀文章)以适应不同文种的特点,还有一些大体的形式。如综合性的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经验介绍等一般采取基本情况概述—做法(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这样的结构;通知、通报、意见等,一般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决定、规章、章程、条例、办法等法规性文件,一般采取总则—分则—附则的结构;公告、通告一般采取首先概括地提出问题,然后把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意见分项列出的结构。批复基本是采取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予以答复的单一结构。
3、科学合理地组织篇章、段落。公文的篇章段落结构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篇段合一式。也就是一篇公文只有一段,俗称“单枪匹马式”。这种体式适用于命令、公告等,有些内容简单的决定、函、批复等也可以用这种形式。二是撮要分条式。开头篇章最主要,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然后,对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按照主次先后形成若干条条,用数码序号标明。这种适合下行公文的体式。如通知、通告、公告,一些较为复杂的决定及会议纪要等。三是分列小标题式。把全文分成若干条段,把每一条段的中心内容列成小标题。四是全面分块式。把全文分成几大块,相对独立,各自成章。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指示性会议纪要多用这种方式。五是 章、条、款分列式。即全篇分章,章下有条,条下设款,分条列目,款项清楚。它是章程、条例、规则、办法、细则等法规性公文的常用写法。
(三)几种公文的撰写技法。
1、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重大和重要的含义,是指遇到重要问题或重要事项、重大行动时需要做出安排及决策时才使用。一般事项不用此文种。决定按其内容和作用情况分为三类:一是方针政策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二是部署指挥性决定。三是表彰处分性决定。
决定的结构与写法。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正文一般由决定的依据、决定的事项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决定的依据,就是作出决定的原因、根据、目的、意义等。决定的事项是决定的主体部分,要写清楚具体内容。可以采取整段式、分条列项式、分部分表述式。
例子:表彰决定
2、请示。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上行文种。它的使用频率较高,适用范围也广。凡涉及有关方针政策界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要上级机关予以审核批准的事项(财政支出、资产购置、人员定编、机构设置)等方面 的内容,均应以请示行文。
请示的结构模式一般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正文是请示的核心,它必须载明两方面的事项:一是请示缘由。这是请示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请示目的能否顺利实现。要用简明的语言将请示原因和背景情况或者请示问题的依据、出发点及思想基础交代清楚。在写法上,一般采取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叙事要精炼,说理要透彻,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切入点。(如将黄土地改造成水泥地,未获批准,就是角度不对。)二是请示事项。即请示的具体内容。要将请示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各盘托出,请求上级机关答复。关键要明确,直截了当。在最后结尾,加上“妥否,请批示。”(例证)
3、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或要求时作用的一个文种。报告按性划分,有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按内容划分,有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目的划分有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在这要将综合性报告和综合性总结进行一个区分,综合报告是多方面情况的综合,主要是表述具体工作的进展情况,不搞经验上的提炼,不作理论升华;而工作总结侧重于提炼出经验,使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原因,报告是上行,不能给领导讲道理)报告的结构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报告引据(正文的开头。用简明的语言交代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也可陈述有关背景和缘由。但要开门见山,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特作如下报告” 等引出下文。);三是报告事项(要将有关工作情况表述清楚,并加以简要分析。)四是结尾(特此报告)
报告的特点及要求。综合性报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点与面的关系;详与略的关系;事与理的关系(不能是流水账,而要有分析)。专题报告要做到三点:一是速度快;二是主题专;三是情况要实。
通用模式主要有:
情况—做法—问题(意见)情况—原因(责任)—下步做法 情况—问题—建议
4、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一个文种。分为日常办公会议纪要(多个事项放在一个纪要中)、指示型会议纪要(范围较大或内容重要的工作会议所综合整理的纪要)、讨论型会议纪要。
结构由标题、正文(总分总方式,总述会议情况,交代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议题,情况等。““现纪要如下开启下文。分述部分可用分类式,即按照讨论的问题 一项项分述;综合式,即大体情况进行概括,会议认为,会议指出等。)结尾,参加会议人员。
会议纪要的要点。一是明确会议主旨,突出中心;二是讲究用语,注意条理;三是忠于会议精神,做好记录。
例证,
第二篇:公文写作讲稿
关于综合文稿写作的几个问题
第一部分 如何认识和看待综合文字工作
一、什么是综合文字
综合文字,就是把企业工作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上级的政策措施、基层的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加以汇总、提炼和加工而形成的系统的文字材料。
综合文字工作是融综合功夫与文字功夫于一体的一种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必须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抽象、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从实践经验来看,搞综合文字要先琢磨“事儿”,后琢磨“字儿”。也就是说,相对于文字表达能力来说,综合能力更为重要,它是第一位的。无论搞哪种体裁的综合文稿,只有先掌握大量的“素材”,并把这方方面面的“情况”加以分析、归纳、提炼,然后才谈得上文稿的谋篇布局以及具体的文字表述问题。如果不掌握这些“情况”,即使有再好的文字功夫,搞出来的文稿也只能是空洞的甚至是毫无价值可言的(这就是有些专门秘书专业的大学生 写出来的材料得不到领导认可的一个原因,只会琢磨字,不会琢磨事)。
琢磨“事儿”,就是要了解、掌握和研究好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吃透上情,就是把与文稿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工作部署弄明白、研究透。二是掌握企情,就是把企业面上的情况,包括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已形成的工作基础、特色优势;面临的不利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清楚地掌握起来。三是摸准下情,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或者调度汇总,把基层的情况,包括先进典型、落后典型以及特殊情况等清楚地掌握起来。四是了解外情,就是从横向上,对外单位的经验、做法或者教训等加以了解,以便分析、比较。所谓“综合”,就是在掌握了以上“四情”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提炼,形成思想观点,谋划具体思路,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做好结合文章”。琢磨好了“事儿”,还应在谋篇布局和文字表述上下功夫,也就是要琢磨“字儿”,二者不可偏废。
二、综合文字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综合文字是实施组织领导、沟通各方情况、指导全局工作的重要手段。综合文字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以文辅政”。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说,综合文字是一项必备素质,是一种重要能力,是一项基本功。谋划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以至于总结汇报工作,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综合文字。要做到会干、干好,就必须掌握综合文字基本功。从严格意义上讲,那种所谓“会干不会说”的现象是不大可能存在的。“会干”,则意味着思路清晰,工作有方,成效显著。很难想象,一个连目标、方向都不太清楚,对上情、下情、外情都不掌握,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干了些什么都表达不出来的人能把工作干得很出色,让领导很满意。因此说,能搞综合文字是一种重要的工作能力,它是一个人思想、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包括向领导汇报工作和到基层指导工作,都要有这种表达能力,这是机关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第二部分 撰写综合文稿的基本程序
撰写一篇综合文稿就像加工一件产品,也需要一定的工艺流程。有些产品之所以显得粗糙,或者只能箅是次品、残次品甚至废品,都与加工过程是否精细密切相关,要想出成品乃至精品、上品,就不能不在工艺流程 上多下功夫。根据多年的经验,完成一篇文稿,大致需要以下五大步骤、15道程序。
一、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非常必要,切不可拿过稿子来就盲目动笔。
1、明确要求。比如文稿想主要阐述什么观点、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等。如果领导没有明确要求,也要把握文稿的主要观点。
2、了解背景。就是这篇文稿做什么用。召开某个会议或开展某一活动,是上级部署的,还是根据需要自己开展的?是首次部署还是前面部署过?以前部署的主要精神是什么?这次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等等,都要了解清楚。
3、掌握议程。如果是会议(活动)用稿,要搞清楚会议(活动)共有几项议程,谁主持会,哪些人参加,这些人与会议(活动)有什么关系,会议(活动)地点在哪儿.有几个领导讲话或嘉宾发言,等等,都要明白无误。这些因素对领导讲话稿的内容、篇幅以及语气等都有影响,必须考虑到。
4、文稿定位。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基础工作,可以给的文稿作一个定位:①是什么体裁,讲话、汇报、发言、主持,还是活动致辞?②对上,对下,还是平行?③对内, 对外?④如果是会议讲话,初次开会还是例会?是部署工作的会还是调度会、经验交流会或者是总结表彰会?这些都要弄清楚。给文稿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如果定位不准,将会走很大弯路。
5、查阅资料。根据需要,可从报纸、网络或平时积累的资料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最新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必要时,也可参考外地类似会议精神。如果会上出台了文件,起草时一定先学文件,以便在大的方面保持一致,又不至与文件内容重复。
二、撰写阶段。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就进入了对材料的“综合”阶段。主要是通过汇总、分析、提炼,梳理出一个较完整的提纲。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材料是否有高度、有深度、有分量,能否出彩,关键在这个阶段。揣摩、梳理好了,文稿就成功了一半。
6、锤炼观点。也就是为文稿“定好调”,鲜明地表达出文稿的主旨。观点必须旗帜鲜明,切不可模棱两可。有了大观点,还要有与之配套、支撑的中观点、小观点。
7、谋篇布局。也就是为文稿“搭好架”,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谋划文稿的结构必须服从主题需要,有利于清晰地表达主题。文稿结构除开头、结尾外,重要的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把主体部分摆布好。
主体部分通常有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向组合式, 即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如:集团公司向职代会作“十三五”规划的说明,就包括编制过程、编制原则、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分项目标、支撑措施等几个部分。
②横向组合式,即几个板块之间大致呈并列关系。如领导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如,工作总结、部署安排;经济运行、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党建工作等。
③纵横兼用的复合式,这种很常见。如,分析形势、安排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文稿谋篇布局应尽量避免程式化,关键要合乎逻辑。
8、提炼标题。标题一般分主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是文稿的“眼睛”,是传神之处。一篇文稿的标题往往成为留给读者的主要印象,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提炼标题有几点要求:①与内容高度相符。②充分体现观点。③句式相对整齐。如“坚持不懈地抓好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就不对称了。④语言力求精炼。⑤层次不要太多,一般不超过3个层次,一多则乱。⑥防止序号交叉。如“一是……二是……”里面套着“一是……二 是……”
三、整改阶段。这是文稿的加工阶段。
9、初改。一般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①都要有整体观——从统篇来考虑。②都要从领导的高度来考虑。③大到观点,小到数据、术语、提法,都要准确无误。
10、反复打磨。“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不反复打磨一定会有疏漏。①初稿形成后,一定与主题和提纲反复对照,修正不足,该补的补,该删的删,该调的调。②要逐句逐字地审核、推敲,努力做到准确、严谨、到位。这个过程一定要反复几遍,每遍都会有收获。有时候说某个材料很见功夫,就是因为经过了用心推敲、精致加工。
11、整体把握。在基本成稿后,还要统篇读一遍,从整体上把握一下。看:①重点是否突出;②文章各部分比例关系是否大致协调;③篇幅是否合适,考虑会议时间或与其他领导讲话衔接。必要时,要对文稿作适当调整。
四、送审阶段。这是付出辛勤劳动后待领导检阅的重要一步,需格外细心。
12、仔细校对。任何一个小的闪失,都会严重影响文稿的成色。要坚决克服忽视校对的倾向,不论个人认 为多么有把握,都不能省略或疏忽这一环。在校对上出问题是“眼高手低”的表现,是一种低级错误。2008年仲秋节,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在仲秋放假通知中出现了“过一个平安祥和的端午节”字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和后果。校对文稿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细而又细。①对照修改稿校,决不能只读清样。②从标题到落款,一字不落,一个标点不漏。③校字体,保持同级标题字体一致。④校序号,防止出现“第一、第三、第三、第四”或“一、二、二、四”,或者“一是、其次、第三”,或者只有“一方面”而无“另一方面”,或者二级标题用“一是、二是”,三级标题中也用“一是、二是”等种种情况。
13、提报领导。注意几点:①再对照清样仔细看一遍,检查有无漏页、重页、白纸、非法字符等情况。②装订时仔细检查有无顺序或页码错乱以及纸张倒置、反置等情况。③符合领导要求字号。④多出一份清样备用。
五、完善阶段。完成以上步骤还未到“万事大吉”的时候,应善始善终地做好收尾阶段的工作。
14、再改。根据领导提出的意见再作微调甚至“动大手术”都是正常的,应认真对待。修改时应充分领会领导意图,确保体现领导要求。
15、交付印刷。注意几点:①按主办单位要求安排 排版。②对照领导签字稿认真校对,必要时实行二人读校,若发现重要错误需作较大改动时,应请示有关领导。③按字号、份数要求出好领导用稿。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撰写综合文稿必须按一定流程来进行,关键在一个“细”字。
2、综合文字工作是一项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必须沉下心来。心浮气躁、粗心大意成不了好文稿,更出不来精品。
3、搞综合文字必须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不必为快而快,只要时间允许,就要按以上程序来进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来求快,事实上,只要掌握了规律,具备了一定综合文字功夫,自然会又好又快。
第三部分 好的综合文稿的标准要求
评价一篇综合文稿是优是劣有无标准?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总还是有些基本的标准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政治上的正确性。综合文稿的观点、内容以及具体的文字表述都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 律法规,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这方面,一般不会出大的问题,但如果不加注意,有时无意中也可能出现与上级方针政策或法律法规等有相悖之处。比如,“由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企业改革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难。”这样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是站不住脚的。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基层,应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而不能把发展中的问题归咎于上级政策。除了以上例举的明显有违上级政策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是一些重要讲话、重要文件中的一些明确、固定提法,特别是法律法规和上级报告中的一些述语,引用时不可擅改,不能出半点偏差。比如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能再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提法。
保证综合文字工作在政治上不出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天天学,时时学,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保持头脑上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在审核文稿时要特别留心,靠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防止在政治上出问题、政策上出偏差。
(二)内容上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主 要是对领导讲话稿来说的。一篇讲话稿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有没有分量,是不是“管用”,主要看以上这“三性”。(杜绝假大空,倡导严短实)
所谓针对性,就是讲的内容应当是人们关心、现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某项工作进展不快,是思想认识不统一,还是对政策把握有偏差,还是工作方法不当?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要在讲话稿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要做到有针对性,就要搞好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先对症再下药。
所谓指导性,就是指讲话能够站在领导角度和全局高度,做到有思想深度、有工作力度。既然是领导讲话,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就事论事。给基层工作指明方向。比如,对某项工作是积极稳妥、慎重推进,还是大刀阔斧、全力以赴?要有明确指导意见,而不能模棱两可,让下面无所适从。要做到有指导性,就要把上情和下情都吃透,做好结合文章,让基层根据上级政策要求,结合自己的基础条件,知道究竟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
所谓可操作性,就是不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解决问题,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能行得通的措施,便于 基层操作和运用。要想做到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强,就必须熟悉基层情况,抓住关键点、找准着力点、弄清突破点,提出真正管用的实招。
(三)逻辑上的严密性和结构上的协调性。(控产能、提煤价、降成本、增效益)
逻辑的严密性,就是指文稿各大部分与主题之间、各大部分之间、每一部分的领起文与正文间保持合理的关系,内容上无交叉、重复和矛盾之处。具体说来,①主题要发挥好统帅作用,各大部分对主题形成一种拱卫关系。②各大部分之间应当是并列关系,不能互相交叉、包容,更不能发生冲撞。这就有一个排列的先后顺序问题,遵循的原则,一般是由认识层面到操作层面,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具体到各个层次也应按上述原则来安排先后顺序。③具体到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段落,小标题要起到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集中地、有层次地阐述领起语提示的内容,表达标题体现的观点。
结构上的协调性,是指文稿各大部分或各部分内部层次之间大体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力求使整体骨架坚实匀称,防止畸轻畸重。
要达到文稿逻辑严密、结构协调的效果,关键要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是在拟制提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逻辑 关系问题,包括哪个大、哪个小,谁与谁是并列关系,谁与谁是包容关系,排列顺序上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在动笔之前就把主要内容摆布好。二是稿子形成后,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做到主体框架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网络图,发现不合适、不和谐的地方,及吋作出调整。
(四)格式上的准确和文字上的精确性。格式、文字在一篇文稿中虽属形式上的东西,但它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有好内容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正如一座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有艺术功能,有好的外在形象。不同体裁的文稿有不同的格式要求,特别是公文,对规范格式要求更高,应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及格式标准正确运用。文字好不好,决定一篇文稿是不是有神韵,能不能给听众或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综合文稿的文字风格要求,应当是平实、庄重、规范。在这一大的前提下,还要达到这样几种效果:一要准确。就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合乎逻辑,遣词造句确切体现要表达的意思和精神。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分寸,经得起推敲。准确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表述要适当留有余地,尽量避免绝对化。二要精炼。就是尽量用较短的文字简明扼要地表达丰富而深广的内容,能用一句话表述的不用 两句话,力戒堆砌文字。三要通俗。力求用通俗生动的、易于基层和群众理解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但是要注意通俗绝不是大白话,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语言是有约定俗成的,公文就要用程式化的书面语。四要得体。就是综合考虑文稿的定位(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等),用稿者的身份,应用的场合、氛围、受众等不同情况,从角度、语气、感情色彩等方面准确把握,以使文稿达到应有的表达效果。特别要掌握受众的基本情况、基本要求、基本素质等,用宜于他们接受的说理方式、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来写。从角度上看,对上级要体现充分尊重,保持平和、稳重的姿态和恭敬谦和的格调,但不是越谦卑越好;对平级要体现友好平等,保持谦逊、诚恳和热情;对下级的工作要求既要严肃,又要体现出关切之情。这一点,公文也好,讲话也好,都要讲究。
(五)与领导风格的适应性。综合文稿特别是讲话稿是领导用的,不同的领导往往有不同的讲话风格。内容上,有的重于讲理论、讲政策,有的善于分析基层的典型经验,有的长于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文风上,有的庄重、严谨,有的朴实、生动;甚至在篇幅上,有的领导喜欢透彻分析,“有话则长”,有的喜欢短小精悍,点 到为止。一篇综合文稿只有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真正讲领导想讲的话,适应和体现领导风格,才能为领导所接受。也只有这样的文字服务,才算得上是优质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平时留意领导的言论,多听、多记,特别对领导在调研或座谈工作中的即席讲话、发言等,更要认真整理,细细揣摩,从中发现领导讲话的规律性特点,把握领导的讲话风格。
(六)观点、结构、语言上的创新性。创新才能出彩。在具备了综合文字基本功、熟悉掌握各类综合文稿的特点和规律后,要力戒拘泥、僵化,力戒“八股文”倾向。可根据主题和内容需要,通过深人思考、辩证分析,努力挖掘新理念,提炼新观点。同时,在结构布局上、语言运用上充分体现灵活性,力求有所创新,从而把文稿质量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第四部分 常用综合文稿的特点、规律和撰写要求
各类综合文稿在写法上既有共性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又根据文稿的类别以及用途不同,有不同的撰写要求。这里,主要就20种常见综合文稿(不包括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简要提示。
(一)领导讲话稿(10类)
1、工作报告。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作出部署。其基本要求:①主题要鲜明。如今年集团公司职代会报告的主题是:聚焦转型发展,致力创新突破,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而不懈奋斗。②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如集团公司工作报告,对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从面上都要照顾到,但重点一定要突出。③结构要完整。一般说来,都要包括:回顾工作、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提出目标、部署任务、配套措施等,但可根据需要对上述几块内容加以整合。④文风要庄重。语言上要规范、严谨,特别是一般不用口语。
2、综合性会议讲话。如季度工作会、财务工作会、领导干部会等,都是为统一思想、把握大势而特意安排召开的。①要根据讲话者身份来确定讲话内容,主要领导讲话应定调子,在全面讲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各位分管领导主要就自己分管的工作讲情况和意见,分析要透彻,要讲实。② 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立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专业会、专题会讲话。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讲话稿。如果是例会,内容一般包括:总结成绩、分析 形势、提出目标、部署任务。但可实际需要灵活安排,比如,总结部分不再列小标题,只是在讲话稿开头归纳一段;如果形势有重大变化,可分层次加以分析和阐述等等。但如果是初次部署,①要用相当篇幅来讲认识问题,可从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等几个方面分层加以阐述;②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思路和工作重点;③要交待具体的工作措施及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工作调度会、推进会讲话。这种会主要是在某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进展不顺利或难以按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召开的,目的是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而主题集中、专一。①简要总结,肯定已做的工作和已取得的成果。这一点是必要的。②重点分析形势和问题,如上级的要求、外单位对我们形成的压力,我们在主客观方面面临的困难,尤其是主观上存在的问题,等等。③针对存在的问题,澄清模糊或错误认识,统一思想。④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措施要过硬,有新招,有力度,切忌老生常谈。
5、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这类会议的目的在现场启发、推广经验、推动工作。讲话中,①要点评现场特点,概括和归纳其经验所在;②总结面上工作情况,分析问题,指出学习推广经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③对 学习推广经验,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6、经济运行分析会讲话。这是我们企业接触最多的一类。主要包括:①要对经济运行的态势及发展趋势作出比较明确的判断。②重在分析,重在数据。要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总量、速度、比重、结构、质量、效益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既要纵比(自己与自己比)又要横比(与外单位比);既要同比,也要环比(同比看增长,环比看趋势);既要比成绩,也要比差距。通过比较,找出各类数据间的关系,对经济运行态势作出定量、定性的分析。③既要分析自身,还要分析大的形势,分析大势对自身有利或不利的因素,从而对发展前景作出预期。④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和工作措施。
7、总结表彰会讲话。一般包括颂扬成绩、提出希望、号召学习几个部分。①重点在总结表彰。因此,总结成绩要全面,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精神、品质给予充分褒扬;②提出希望和要求部分不同于工作会部署任务,原则性强一些。③语言上忌枯燥,要有感情色彩,鼓动性要强。如,集团公司两年一度的劳模表彰会。
8、庆祝会、纪念会讲话。主要是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①追溯历史,阐述其历史意义、现实意义;②挖掘庆祝、纪念主旨,就某一时代主题或现实课题进行阐述;③号召人们发扬优良传统,做好当前工作。需注意的是,一些大的庆祝纪念节日,国家、省都有一些领导人讲话、纪念文章或社论等,要注意参考,以便准确把握调子,防止盲目拔高。
9、座谈会、研讨会讲话。这类会议,一般是对一些尚拿不准的问题,进行一定范围的座谈讨论或共同研讨,以取得进一步的认识,为领导决策服务。①对座谈、研讨的主要成果进行归纳、概括,肯定成绩;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今后的研讨方向和重点,或围绕几个基本问题发表指导性意见;③不同于工作会讲话,一般不用命令式语言,除研讨话题外,一般不布置具体工作任务。
10、礼仪性讲话。这类讲话十分常见,主要是出于欢迎、答谢、祝愿、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会议、仪式或场合的讲话稿。①重在一个“礼”字,要充分考虑活动主题,弄清对上、对下还是平行关系,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礼仪,做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②根据活动现场氛围,准确把握措词(包括称谓),准确把握感情色彩;③语言要富于文采;④篇幅宜简短。
(二)汇报稿、发言稿(5类)
1、工作汇报。①把握“对上”关系,注意在文中充分体现上级关心、关怀和领导、指导。②根据需要,主要汇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③汇报下一步工作打算时,要重点汇报上级领导关注的内容,同时在目标的确定上要适当留有余地。④可酌情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2.典型发言。①重点介绍做法、经验以体现典型性、示范性。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在开头部分即概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正文部分着重介绍具体做法,最后谈取得的经验或主要体会。②“做法”部分要写实。把如何统一认识,如何把上级要求创造性地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釆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克服了哪些具体困难等,一一讲清楚;经验或体会部分可虚一些,但也不是纯粹讲空话、套话,可以虚揽实。③总体上宜采用“汇报”的口气,体现谦虚的态度。在介绍经验时,应适当体现领导关怀和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结尾时还应简要谈下一步打算,或对未来发展作一下展望。
3、表态发言。一般分为重大工作部署时基层单位的普遍表态发言和少数工作后进单位重点作表态发言两种。无论属哪一种情况,都要:①非常明确地言明态度。②少分析、少阐述,重点谈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③ 如有特殊困难,可适当点到,同时表明将重点关注,集中力量加以克服。④宜采用短句子、短篇幅,做到条理清晰、简洁明快、一气呵成。
4、情况介绍。主要用于平行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间考察、交流情况。①应简要介绍本单位概况和发展的大致情况,使对方有一个总体印象。②重点介绍对方关注或考察的内容、事项,关键要把工作特色介绍出来。③态度要谦虚。如对方来学习交流,可在了解对方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向对方学习之处,并请对方传经送宝。也可适当点出自身不足之处,请对方提出意见建议。④要注意礼节,酌情表达未来加强交流合作意向,并预祝友谊长久、合作愉快。
5、内部交流发言。①紧紧围绕会议主题,并紧密结合自身角色定位来确定发言内容。作为分管人员,最好选择一个与分管工作密切相关的话题,提出明确规点,集中加以分析、阐述。②充分考虑参会人的层次,必要时,发言要有一定理论色彩。③文风要朴实,篇幅长短应与会议时间、发言人角色适宜。
(三)其他综合文稿(5类)
1、主持词。会议或活动的主持人处在总指挥的关键角色,搞好主持词对保证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提 高会议(活动)的整体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要轻视主持词。①根据与会(或参与活动)人员的情况、不同的场合和主持人的身份,选用合适的称谓。一般用泛称,如“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特殊情况下用特称;宴会、晚会等纯礼仪性场合,也可以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这类称谓。②开场白宜开门见山,也可简单介绍一下会议(活动)的背景、目的,但都要紧扣主题,用精炼的语言吸引听众,自然引出下文,不要兜圈子。③在介绍出席人员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上级后下级,先来宾后主人。还要注意具体称谓,不能直呼其名。如果是官方正式会议,一般称“同志”;如果是商务活动,可以称“先生”或“女士”。④在顺次推进各项议程时,正规、庄重的会议一般用“会议进行第一项”、“会议进行第二项”这种介绍方法;而如果是座谈会之类或者是其它活动,则不要千篇一律, 可以用“首先……”、“下面……”、“接下来……”或“下一个议程是……”等比较灵活的介绍方法。同时,在两项议程中间,主持人也可以作一个简短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自然地把两项议程“串”起来。⑤结束语部分,如果是礼仪性、纪念性活动,可以简要总结活动收到的效果,表达祝愿之类,也可直接用“××活动到此结束”这类话自然收住;如果是工作会议,除总结会议主要内容外,还要站在主持人的角度,对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狠抓落实等提些简短要求,但一般不要展开讲。必要时,还要就有关事项作出安排,如合影、就餐、领取资料等。
2、领导署名文章。以领导个人名义通过各种报刊公开发表文章,大致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介绍工作情况和做法、经验等的文章,一般在上级报刊发表,主要起宣传作用;一种是就某项工作分析形势、找出问题、提出观点和要求的文章, 一般在本级刊物发表,主要起统一思想、指导工作的作用;再一种是理论文章,既可在上级刊物、也可在平级刊物发表,主要是参与研讨、争鸣或介绍学习体会等;还有一种是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往事、缅怀人物、颂扬某种精神等,挖掘纪念意义,促进当前工作。起草领导署名文章应注意:①不论哪种情形的文章,都要符合当时形势,紧密联系工作,决不能脱离实际,“为文而文”。②结构、语言等要比讲话更为严谨,尤其要通过准确提炼小标题,使文章逻辑严密,条理清晰。③要充分考虑文章发表后的效果,有些适合在会上讲但不宜公开对外讲的内容,就不要在文章中出现。
3.信息。要注意:①要有时效性。②要善于从众多动态性信息中总结归纳综合性信息,尤其是领导关注的 决策落实情况等反馈性信息。③要善于从领导调研、视察、讲话等活动中捕捉信息,发挥信息在交流情况、指导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4、调研报告。①调研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调查”和“研究”出来的。必须选当前领导关注、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课题,带着问题去研究。②调查报告的视野要开阔,要有数字情况的详细分析,必要时还要有与外单位的比较,以更全面地反映历史和现实。③要有贴近领导决策的鲜明观点。④要注意把握调研成果报送领导的时机。
5、新闻稿。除满足新闻报道的一般要求外,应特别注意①新闻标题既要庄重,又要新颖,防止呆板、单调和会议报道中的“千会一面”。②根据活动的特点,除重要程序不能少外,一般不要按会议或活动顺序面面俱到,而应突出主题,把握重点,把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突出出来。③活动中涉及到的领导同志的名字和职务一定要准确,排序一定要正确。另外,地点、单位名称等务必核准,防止出错。
结论:对一篇综合文稿来说,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表述准确是其共性的要求。但不同的文稿有其不同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在接到综合文稿起草或修改任务时,首先要弄清其属于哪一类文稿,然后再根据领导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
第五部分 领导讲话稿几个重要内容的写法
一、关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分的写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或者不统一,工作很难开展,更谈不上做好。因此,领导讲话稿常常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阐述思想认识问题。一般说来,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或者重要政策推出,都要出台一个全面、系统的文件,作为基层传达贯彻和执行的依据。而领导讲话稿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指导和帮助基层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文件精神,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想保证。从实践情况看,这部分内容不太容易写好,特别是基层代为起草的稿子,往往这部分内容偏差最大,是审核、修改的重点。代拟稿一般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就事论事,认识上缺乏应有的高度。二是脱离实际,一味拔高,显得假、大、空。三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让人读后一头雾水。四是缺乏针对性,基层在认识上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讲话稿只从“那方面”来阐述,或者只从 一般意义上阐述,而缺乏对现实、紧迫问题的分析。五是文字表述不当,缺乏准确、精练的归纳。
以个人的经验,该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从“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几个层次依次进行分析和阐述。这种写法一般适用于首次全面部署某项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听众对该项工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1.重要性。主要是从正面谈意义。可按照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如“是×××的客观要求”,或“是×××的题中应有之义”,或“是×××的重要内容”。也可连用几个“有利于×××”等。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凡事硬往“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促进社会和谐”等大道理上扯,要更多地与企业的中心工作相联系。特别要讲究与时俱进,使意义分析体现时代感或阶段性特点。
2.必要性。主要联系自身实际,如工作中存在某些突出问题,必须重视加以解决等。文字上可以表述为“是×××的必然要求(选择)”。
3.紧迫性。主要通过分析形势,分析面临的竞争态势等,谈做好某项工作在时间上或者完成任务的迫切。文字上可以表述为“是×××的迫切需要”。
4.可行性。主要分析面临的有利条件,如政策环境,自身的物质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等。
(二)如果是首次部署某一单项工作,可以用“上级有明确要求”、“外单位有成功经验”、“我们有有利条件”这样的结构来摆布。其中,“上级要求”主要交代上级的最新工作部署或政策规定,以体现某项工作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或某项政策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政策机遇。“外单位经验”主要通过介绍外单位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对本地工作产生启发和借鉴作用。“自身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条件、工作基础、群众基础等。
(三)如某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基层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原因,致使工作进展不理想的,可以用“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XXX工作的紧迫感”这样的写法。“肯定成绩”部分可简要总结前期所做的工作,肯定工作取得的进展或成效,也可总结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以增强工作信心。“正视问题”部分可着重分析基层在对该项工作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进而指出这种思想认识问题对工作造成的影响。“增强紧迫感”部分可综合分析上级的工作要求,我们面临的形势,着重分析做好该项工作的迫切性,最后对有关方面提出增强紧迫感的要求。
(四)连续用“充分认识XXX”、“统一对XXX的认识” 或“进一步提高对 XXX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XXX 上来”这样的结构来布局。这样的写法比较灵活,既可以谈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也可以谈对上级政策部署的理解,也可以谈自身的工作经验或问题、差距,还可以谈下一步的指导思想或工作重点。领导讲话稿从来是不拘一格的。这部分内容重点谈什么、分几个层次来谈,完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或领导风格而定,有时或许重点分析形势,有时或许只查摆问题或剖析典型经验,有时或许兼而有之。但对文稿起草者或审核者来说,有几点是必须做到的:
第一,必须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做到认识有高度、思维有深度、视野有宽度。如果没把某个问题认识透,没在头脑里理清楚,起草或审核时就难以驾驭好。
第二,必须对基层情况有真切的了解,对某个问题究竟是不是认识问题,基层思想是不是统一,还存在哪些模糊认识等,一定要心中有数,否则,分析势必盲目,也难以对症。
第三,必须有较高的分析、判断和归纳、概括能力,只有分析归纳准了,条理才会清晰,文字才会精练,才会避免就事论事。
第四,必须立足于以理服人,通过必要的数字分析 和例证说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达到指导和帮助基层提高思想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的效果。否则,只靠空洞、枯燥的说教是难以服人的。
二、关于存在问题的写法
剖析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这方面,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针对性。工作中存在就是存在,不能凭空去想。
(二)普遍性。领导报告是针对全体的,因此,将问题应该讲普遍存在的问题,个性问题不应放在工作报告中去写。
(三)倾向性。或者说苗头性。有些问题虽然不大或者存在的单位不多、刚刚出现,但处理不好会引起连锁反应或形成一种趋势,这样的问题要写进去。
(四)严重性。或者说影响性。要看问题的严重性,尽管问题存在在少数单位或少数人身上,但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也要写进领导讲话。
总之,不要大而化之,只写“工作不平衡”、“作风不扎实”等空洞的语言,要有具体的描述。
三、关于“强化工作措施”部分的写法
任何一项工作,如果只提出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 工作重点,而没有相应工作措施作保障,就难以落到实处。因此,领导讲话稿中一般有一个部分专门讲“强化措施”。从大的方面讲,工作措施主要包括制度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技术的等几个方面,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制度保障。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工作开展。
(二)经济杠杆。即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工作进程。
(三)加大投入。指为加强对某项工作的扶持通过多渠道增加投资。
(四)技术支撑(或科技支撑)。指从技术上为某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五)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措施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培养;二是引进;三是培训;四是制定完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
(六)舆论导向。形成一定的宣传声势,加强舆论引导等,目的是为工作的健康顺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八)典型引路。这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法,目的在于以点带面,通过局部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如先易后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
领导讲话稿中的工作措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实 际需要,按照必要、可行和管用的原则来确定,一定要抓住关键环节、工作重点,而不必面面俱到,做到什么措施管用就用什么措施,哪方面的问题突出就相应采取什么措施。比如资金问题是最大瓶颈,就应重点谈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如果技术瓶颈问题最突出就应重点谈技术措施。总之,要立足实际,灵活运用。
四、关于“加强领导”部分的写法
领导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领导讲话稿中“加强领导”部分的作用,就是要求基层领导同志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某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保证落到实处。“加强领导”部分常见的写法有:
(一)摆上位置。就是要求基层切实重视起来,从领导班子的时间、精力上,从工作摆布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必要时,应从各方面予以倾斜,或者作为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组织保障。指成立专门结构并组建工作班子靠上抓。必要时,增设常设机构或者原有机构升格,或者增加人员、充实力量等,保证该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制或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作责任夯实到具体的部门、单位或人员。相当于“立
军令状”。
(四)部门配合。要求有关的方面如何予以支持和配合,并明确相关任务。
(五)建章立制。制定相应工作制度,或建立工作机制,以便于工作协调和落实,像联席会议制度、情况定期通报机制等。
(六)政策支持。为保证工作落实而建立奖励政策、补助政策、扶持政策等。
(七)督查考核。督查是促进落实的有效手段,考核对基层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这是行政手段中十分常见的两种。但督查和考核都有相应工作制度,不能随意把某项工作纳入督查、考核内容。
(八)兑现奖惩。这是对基层工作情况的直接评价,目前广泛应用。
领导方法就是工作方法,讲话稿中“加强领导”部分讲哪些内容,完全取决于实际工作需要,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落于俗套。有时也可以与“强化工作措施”部分结合在一起讲。
第三篇:公文写作讲稿
一、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指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
二、公文的分类
• 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等。• 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
• 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
• 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
• 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属通用公文,司法类、经济类、任免类的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专用公文。
• 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来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常用的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衍接有序的工作
三、写作的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业务性工作。一个称职的机关干部(不仅仅是文书、秘书、档案工作者,而且包括全体机关干部),应当具有较高的文书处理能力和公文写作水平。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水平,是公文写作者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业务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文字水平的综合反映。
1、公文的形式与要求
文艺写作是一门艺术,公文写作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正确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具体讲有以下五部分:导语要提笔入题、正文要主题突出、表述要正确无误、篇章要条理清楚、结尾要当断即断。
(1)导语要提笔入题。“头好半篇文”、“开门见山,起笔入题”,是公文开头的基本写法。由于公文的文种、行文对象、所谈问题有所不同,公文导语的写法也有所不同。比较常用的有:
根据式。用“根据”、“遵照”、“按照”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例文: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目的式。用“为”、“为了”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式,直接交代发文的目的。例文:为了深入开展****工作,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将***工作安排如下:
原因式。用叙述句陈述制发公文的原因。例文:加强对****的管理,对于促进****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本学期以来教师科研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加目的式。(今年“五一”放假通知)
根据加目的式。为全面做好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目的),根据**通知精神(根据)......
(2)正文要主题突出。公文的中心就是公文所谈的问题和事由。无论什么文种的公文,从头至尾,通篇内容都要围绕问题和事由来写。与主题和事由无关的,即使再“重要”也不能写。请看例文:引进外事工作高级管理人才这个材料。
(3)表述要准确无误。在上行文中,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情况,反映问题,请示工作,都必须真实、客观、全面,不可弄虚作假。
在平行文中,与有关部门商洽工作,求得支持和帮助,需要真实、准确地通报情况,不允许相互欺瞒。在下行文中,上级向下级发出指示或批复,也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指挥。衡量一件公文在文字上是否准确无误,有这样一些标准: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不走样;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片面;立场、态度、观点不含糊其辞;前后文不自相矛盾;语言合乎逻辑,不致产生歧意;引文与引文出处,具体数字、人名、地名、时间、地点不出现错误。
(4)篇章要条理清楚。条理清楚主要是指公文篇章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公文的结构形式比较常用的有四种:
一段式。通篇只有一段文字。内容比较单一的通告、请示、批复、函,结构形式往往是一段式。
分段式。大多数公文采用分段式结构。
分条式。一些规定、条例、章程等,往往采用分条式结构。章节式。一些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公文,往往采用章节式结构。
(5)结尾要当断即断。所谓当断即断,是指当所讲的事由或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要求、办法都已交代清楚,就果断地结束全文,不拖泥带水,不画蛇添足。
2、公文的语言与修辞
(1)公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简练、严谨、庄重、生动。
准确。所谓准确,是说公文在语言表达上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无误。简炼。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其语言应简练到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也不可的程度。长而无物是写作大忌。能把一件小事写成“万言书”未必是真功夫,而把一件大事写成“千字文”、“百字文”才是真功夫。
例文:A:“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处里还没有取暖电器,希望你们资产处尽量调拨给我们,好用来满足紧急需要。是不是可以,等待你们迅速答复。”
B:“严冬在即,我处尚无取暖电器。请速调拨配给,以应急需。可否,盼复。”
A和B两篇例文,谁更简练,一目了然。怎样才能使文稿简练呢? 一是要善于概括、归纳、提炼。
二是要开门见山,少穿靴戴帽。有些文稿,开头总是“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领导下”,“下”了半天才是我们如何如何,这样的文稿看上去郑重其事,实际上废话连篇。这种写法和“文革”期间那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开头法毫无区别。
三是少说空话套话假话。公文是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的重要工具,施行行政措施,指导和布置工作,归根到底是一个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话都是没用的话,都不应写入文稿。
四是少用数概修辞法。许多同志在起草文稿时,都热衷于什么“一个中心,两个面向,三条措施,四个结合”一类的语言,并自以为是,洋洋自得。认真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一二三四”也好,“四三二一”也好,十之八九都是“数字游戏”,总给人一种生拉硬扯、拼拼凑凑的感觉,这样就使本来很有特色的数概修辞法庸俗化、形式化,也使本来能写得很精短的文稿变得又臭又长。
当然,语言精炼和用语苟简是两回事,随意苟且简略是无助于语言精炼的,而且容易产生歧义。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态度严肃,交代清楚,行文自然,结构严密。在写作时只有做到叙事周全,说理透彻,要求精当,用词选句贴切无误,才能使公文符合实际,合乎逻辑。
庄重。所谓庄重,是指公文的语言端庄、持重、严肃。这是由公文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强制力这一特点决定的。我们讲公文语言庄重的特点,还包括写作时必须经常使用公文专用语。这类专用语通常有:
A、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据、近查、最近、自、自从、为、为了、由于、关于、按照、遵照、随着、现将、当前、目前;
B、常用的引叙词:前接、近接、现接、当经、前经、现经、并经、悉、敬悉、惊悉、近悉、喜悉、欣悉、特(现)通知(通报、批示、批复、报告)如下; C、常用的称谓词:本(我)办、贵(你)处、该单位;
D、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似应、责成、同意、拟同意、拟不同意、准予备案、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
E、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 F、常用的综合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鉴此、总之、总而言之; G、常用的表达目的词:批示、批复、示复、函复、函告、告知、周知、批转、下达、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H、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荷、为要、为盼、是荷、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
生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公文比写文艺作品更需要生动。但公文语言的生动和文艺作品的生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艺作品的生动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渲染、场面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实现,而公文语言的生动则主要借助于观点新颖和材料新颖来实现。
做到观点新颖,就要学会科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提出不落俗套的概念和判断来。做到材料新颖,关键要选择出最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如:某系在《关于本系课程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在谈到改革之初一些干部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模糊时说:“一些同志认为,正常上课是“硬任务”,课程改革是“软指标”,“软”的要服从“硬”的;还有同志认为,“好汉难敲三面鼓,双手难捉两条鱼”。担心抓了课程改革,影响了正常教学。”这段公文选取的事例比较典型,语言比较形象,自然就增强了公文的生动性。
(4)公文的修辞。原则: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方式、适当运用积极修辞方式。消极修辞方式。公文具有规范作用。公文的规范作用也就是公文的控制作用。公文的控制作用要求公文的评议也不可缺少控制性。这种语言修辞正是公文用语的消极修辞。消极修辞要求语言有所控制,文理通顺,结构妥帖,繁简适当,通俗易懂,语言明确。
例文1:在建立平安文明校园的过程中,从重从快治理狗患,是摆在各校区保卫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定向型控制用语)例文2: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的舞弊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是完全错误的。(定性型控制用语)
积极修辞方式。在公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某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夸张、设问、象征、感叹、警句、顶真、排比、对偶等),把所陈述、表达、反映、部署、要求的问题准确、鲜明、生动地写出来,可以给人以深刻的感染。这就是公文写作中的积极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要恰当运用,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称谓词 正确使用数字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关于模糊语言
提高理解、概括、归纳、提升的能力 称谓词
第一人称:我(本)办(、部、所、院、校、委、站...) 第二人称:你(贵)处(馆、委、处、办...)
第三人称:该单位(部门、院、所、局...)、他、他们 特指人称:收文单位直书其名,使用全称(与公章一致)。 发文单位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使用全称。
为使公文在表述上比较简练,在不致引起歧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规范化简称。如市政府、发改委等。
同一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称谓应保持上下文一致。
一般情况下,第三人称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以后再出现时用“该单位”、“他们”等词代替。数字
如何写好公文
2、要写好公文,就要较好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注意学好上级文件,吃透上级精神。对于政治理论学习,别人可以当作软任务,而公文写作人员则必须当作硬指标,因为公文写作人员是为学校党政代言、替领导说话的人。)抓住“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每份公文一般都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多中心难以成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提笔写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中心,明确思路,然后据此去收集观点和材料。中心思想从哪里来?从上级精神、领导意图和客观实际中来,而不要从我们个人的兴趣喜好中来。如果在中心不明、思路不清时即着笔,公文就会越写越难写,最后只好废掉重来。在明确了中心思想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抓好三个基本点,或是“三部曲”。对下布置工作的公文,在一般情况下,一要写明“为什么要做”,即目的、意义或原因;二是“怎么做”,即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项;三是“做成什么样”,即标准、要求以及附带的考核、验收、奖惩等。对上汇报工作的公文,一要写明“我们做了什么”或“我们为什么要做”,二要写明“怎样做的”,三要写明“做得怎么样”及体会、效果和经验。第一部曲的“我们做了什么”,多用于上级有布置,有要求的汇报,写这样的汇报,要少写或不写目的、意义和原因;“我们为什么要做”,则常常是自发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主动地对上汇报或对下发动,这就需要把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目的、意义、原因叙述清楚。
常见公文写作
二、请示的写作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直属上级机关或其他领导机关报送的一种请示性公文。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事项的上行公文。
(一)请示的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与写作意图,可将其分为三类:
1、政策性请示
这类请示,一般是因政策问题而制发。如:襄樊学院关于建华路校区部分土地转让有关问题的请示
2、核准重大问题的请示
这类请示多涉及人事、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如:关于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的请示
3、事务性请示
这类请示,大多涉及机关日常工作中一些具体事项,如请求上级机关增拨业务经费、基建投资、救补助费用、变更机构名称、新建改建办公设施等。例:关于补助学生工作经费的请示
(二)请示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请示缘由 请示事项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撰写请示注意的事项
1、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要在同一公文中请示两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拖延处理时间,贻误工作。
(2)下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如重大灾害、重大案件、重大事故或者下级机关反映其直接上级机关和领导人的问题等)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
(4)请示不得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末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有时不被批准,如果抄送下级机关,会使下级工作人员思想混乱,不利于工作。
(5)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6)请示与报告要严格分开,不得混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在请示标题中,也不许用两个公文名称。
2、请示写作中的常见病误--请示与报告混用
(1)把“请示”与报告混用,在标题中出现两个公文文种。
出现“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是起草公文的同志没有搞清楚“请示”与“报告”的不同之处:
第一,“请示”是下级机关主动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示或解答问题;而“报告”是下级机关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和安排必须做出的书面汇报。第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是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第三,“请示”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复;“报告”上级不予批复。只有一些反映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意见的报告,上级才予批转。因此,不能把“请示”与“报告”两个文种混用。不能搞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
三、报告的写作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时使用的上行文。报告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频率相当高,它同“通知”一起成为党政机关一上一下两大基础文种。
(一)报告的分类
工作报告。在某项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工作已经完成时,下级机关需要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等项内容,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如:关于***试点工作的报告,可以写成: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意见等几个部分。情况报告。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近期出现或发生的某种情况,某一问题,或工作中某些方面的状况。
建议报告。是指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本机关的处理建议,向上级机关汇报时使用的一种。上级机关如果认为这些建议比较好,有推广参考价值,也可批转所属下级各机关参照执行。回复报告。对上级机关查询、查办、催办的事项,作出专门回答时使用。报送报告。指下级机关经常向上级机关报送各种材料,包括下级机关主动呈送的,或者上级机关要求报送的。例:
襄樊学院关于报送二OO七党政工作要点的报告
(二)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
收文单位 概述情况 详述情况 结束语
发文日期
(三)报告正文的一般写法
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三项内容:概述情况、详述情况和结束语。概述情况。用概括性语言简要介绍报告事项的整体情况。
详述情况。详述情况一般从五个方面入手: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打算(意见或建议)
结束语。报告一般要有结束语。报告结束语的位置是在正文之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的位置。常用的结束语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以上报告,请指正”“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予批转”。
(四)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拨高,以偏概全,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二是要突出中心。根据报告主旨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把报告写成流水帐。
三是要注意在报告中不要夹带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对报告一般是只阅不答复。
五、工作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的概念及分类。
总结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对前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或某一特定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时使用的文体。总结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回顾,目的是从中发现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明确经验和不足,以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通过总结,可以把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获得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事实上,很多规律的东西都是通过总结活动来发现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业务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结;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二)总结的基本结构图示及写法 标题
开头(前言部分)
成绩和做法(主体部分)
取得的主要经验或教训或存在的不足
结尾: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或打算或整改措施
开头部分即前言部分。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作出基本评价。包括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文字不可过多。主体部分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总结的主体部分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总结出本单位的特色工作的。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结尾部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方向。也有的总结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写在正文中的有关部分,结尾针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写作
各单位工作总结就是综合性总结。开展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总结就是专题性总结。
(四)总结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1、不能总结单位开展的特色工作,千篇一律,综合性总结年年一个样,专题性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
2、采取工作项目列举式,记流水帐,不概括,不拨高。
3、只讲成绩,不讲不足,不分析存在的问题,也不归纳经验和教训。报喜不报忧。
下面来讲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的具体写法
1、综合性总结。综合性总结,要求比较全面地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在某一时期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和评析的总结。这种总结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问题也较多。但全面总结不是面面俱到,报流水账,而要把工作中主要成就和问题以及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体会反映出来,以展现所总结的单位工作的全貌。
综合性总结的基本内容大致是:(1)概述基本情况,包括介绍工作过程、环境和基础,必要时交代一些背景情况;简要叙述工作进程、基本成绩、收获和总的认识等,给读者以总体认识。(2)叙述主要成绩、做法和经验,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叙述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收获有多大,列出确切的数据和典型事例;概括基本做法,阐述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也可归纳为若干条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到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陈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工作中的矛盾和差距,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引出教训。(4)提出改进意见和今后打算。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意见,并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提出今后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2、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是就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或某个对象在某个时期的或某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反映和评析的总结。它内容集中、单纯、可以写得具体、深刻,针对性也较强,因而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它的内容要求着重写某项工作的主要成绩,介绍做法和经验;有的还简要提出今后工作改革的思路。
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各有不同的胜任,前者内容要求全,后者内容要求专。要根据总结的内容和目的来确定采取哪种总结为宜;但不论哪种总结都需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总结内容具体扎实,富有新意。
第四篇:公文写作讲稿(最终稿)
公文写作讲稿
一、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社会的公务实践中创造和使用的应用文。
(一)按行文主体来分,公文可以分两大类:党的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
根据1996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颁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政机关相同的公文共有九种: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党的机关特有的公文有五种: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行政机关特有的公文有四种: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也就是说,党的机关公文文种有14种,行政机关公文文种有13种。
(二)按行文关系关系来分,公文可以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1.上行文。即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注意: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2.下行文。即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行文,如决定、通知、通报等。注意:除重要行文,下发文件一般不同时抄送上级机关。
3.平行文。即是同级机关或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行文,如函等。注意:一般可用函和通知。
因此,明确隶属关系是确定行文方向和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具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上下级机关是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这些机关之间,如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则可使用通知、决定、通报等;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则可使用请示、报告等。不具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机关,不管级别是否高低,均属不相隶属机关,这些机关之间行文,只能用平行文,如函。
二、常用公文的写作
公文的种类很多,我们公司常用的公文有:通知、请示、报告、函、会议纪要。
(一)通知 1.通知的概念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通知大多属下行公文。
2.通知的种类
(1)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用于印发本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发布某些行政法规等。
(2)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作出指示和安排,而根据公文内容又不必用“命令”或“指示”时,可使用这类通知。
(3)知照性通知。用于告之各有关方面周知的事项等。这种通知发送对象广泛,对下级、平级均可发送。
(4)事务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就某一具体事项布置工作,交待任务;同级机关及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就某一项具体工作的进行或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要求对方配合、协助办理等。
(5)任免、聘用通知。用于任免或聘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等。3.通知的写作格式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1)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同意”、“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最后写明发文日期。例如:关于印发《xxxxxx》的通知,市政府批转xx局《关于 xxx请示》的通知,关于转发国务院《xxx》的通知。
(2)批示性通知的写法。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正文由缘由、内容包括要求等部分组成。缘由要简洁明了,说理充分。内容要具体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充分体现指示性通知的政策性、权威性、原则性。要求要切实可行,便于受文单位具体操作。例如:关于实行xxx制度的通知。
(3)知照性通知的写法。这种通知使用广泛,体式多样,主要是根据通知的内容,交代清楚知照事项。
(4)事务性通知的写法。通常由发文缘由、具体任务、执行要求等组成。会议通知也属事务性通知的一种,但写法又与一般事务性通知有所不同。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名称,通知对象,会议的时间、地点,需准备的材料等。
(5)任免、聘用通知的写法。一般只写决定任免、聘用的机关、依据,以及任免、聘用人员的具体职务即可。例如:关于xxx等同志任职的通知。
(二)请示 1.请示的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文种。按内容和目的大体分为4类:
(1)请求指示类。遇到疑难问题须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性意见。例如对上面的有关精神理解把握不正确,就要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解释。
(2)请求批示类。需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执行的事项。
(3)请求解决类。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有责任,但又不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只能请求上级机关指定所属职能部门去解决。
(4)请求批转类。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后,需请求上级机关批转后,才能贯彻执行。
请示和报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是两个都是写给上级的上行文,公文里都有陈述意见,反映情况的内容。区别是:第一,行文时限不同。请示与报告相比,时间要求更紧迫。请示写的情况是未解决的,一般须在事前行文;报告在事前、事中、时候皆可行文。第二,行文目的不同。请示着重于请求指示或批准,报告着重于汇报工作。第三,行文的要求不同。请示要求上级必须回复,报告则不必,只供上级参考。
2.请示的格式和写法
请示一般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单位和日期五个部分。(1)标题。在固定文件版头的情况下,标题应将事由和文种写明,并注意准确、简明。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正文。包括两个部分。
请示缘由。指提出请示的根据、理由,陈述的情况要真实,理由要充分。
请示事项。指请求指示、批准的项目。提出请求的事项要注意集中明确、切实可行,以取得上级的支持。
(3)结尾。请示结尾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常用“当否,请批示”、“当否,请批复”或“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如果需要批转的,则写“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单位)贯彻执行”。
(4)附件。请示文中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文件落款之上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主件和附件要装订在一起;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首页的左上角注明主件的发文字号。
例如:
关于xxx 的请示
(主送机关):
……(正文)当否,请批示。
附件:一、二、三、……
(联系人:XXX;电话:XXX)
(盖章)年 月 日 3.行文规则
(1)一文一事。不能把不同类型的事情写在一篇请示里。请示事项必须明确、具体、可行。
(2)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请示的,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转呈式,可以既避免越级,又明确主送机关;另一种是在越级请求的同时,把请示抄报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3)不能搞多头请示。请示应主送直接上级机关,其他确需了解请示事项的领导机关,采取抄报形式处理。如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也应根据请示内容,择要送一处领导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请示的问题,对另一领导机关采取抄报形式。
(4)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或既写主送机关,又同时主送、抄送给主送机关领导人。一般情况下,也不得在上报请示的同时抄送平级和下级机关。
(5)不能把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
(三)报告 1.报告的概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报告的种类
综合性报告。是将全面工作或一个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写成的报告。它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写作难度较大,要求较高。
专题性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活动写 成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一性。
回复报告。是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查询、提问作出的报告。3.报告的写作格式(1)综合性报告的写法
标题
事由加文种,如《关于201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单位、事由加文种,如《市住投公司关于2010工作情况的报告》。
正文
把握三点:一是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起名立意。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二是主体,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的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三是结尾,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具体意见,最后可以“请审阅”或“特此报告”等语作结。
(2)专题报告的写法
标题
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XXX的情况报告》。有的报告标题也可标明发文机关。标题要明显反映报告专题事由,突出其专一性。
正文
可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经验,有的还可略写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的事实、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的责任、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等。结尾通常以“请审核”、“请审示”等语作结。
(3)回复报告的写法
标题
与前两种报告大体相同。
正文
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查询、提问,有针对性作出报告,要突出专一性、时效性。
4.报告的写作要求
(1)写综合报告应注意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列出若干观点,分层次阐述。说明观点的材料要详略得当,以观点统领材料。
(2)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体现其专一性,切忌在同一专题报告中反映几件各不相干的事项和问题。
(3)切忌将报告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当作请示,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
(四)函 1.函的概念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函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各方面的公务联系。
2.函的种类
函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3.公函的写作格式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单位、日期等。
标题 一般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组成。一般发函为《关于**(事由)的函》;复函(回函)为《关于**(答复事项)的复函》。
正文 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希望和要求,如“务希研究承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请予支持为谢”等。
4.公函的写作要求
(1)要一函一事,切忌一函几事。
(2)要体现平等坦诚精神,文字恳切得体、简洁朴实,用语谦和有礼,切不可盛气凌人。
(五)会议纪要
1.概念。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是会议议定事项和重要精神,并要求有关单位执行的一种文。
2.分类。按照会议形式来分,常见的有党委会议纪要、董事会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党政联席(协调)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等。按照会议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决议性会议纪要、情况 性会议纪要、综合性会议纪要。
3.写法。会议纪要一般分两大部分,开头部分一般应写明会议概况,包括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议议程、进行的情况以及对会议的总体评价等。第二部分是纪要的中心部分,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讨论意见和议定事项。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1)概述式。这种写法是根据会议进行的程序,将会议概况、会议议题、主要讨论意见、议定事项顺序写出。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得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以分条列述。
(2)分项叙述法。把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依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执行的会议。
(3)发言记录式。这种写法是将与会人员的发言内容依次摘要整理出来,有点像流水账,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4.格式 例一:
市住投公司党政联席会议纪要
时 间:2011年8月5日
地 点:市住投公司5楼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强仕超(市住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参 加: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司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
议定事项
一、对工程管理部《关于申请在桐木岭项目安装一台20吨水箱的请示》讨论议定:同意在桐木岭项目安装一台20吨水箱,解决入住户的用 水问题,相关费用列入工程建设成本。
二、。。。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XXX(单位及职务)XXX(单位及职务)。。。
例
二、市住投公司专题会议纪要
2011年10月9日,市住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强仕超在公司五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图云关廉租房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有关问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工程部、合同部、财务部负责人以及经房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等共1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议定事项如下(或:现将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
二、。。。。。。
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XXX(单位及职务)XXX(单位及职务)。。。
三、常见病例分析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主旨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简洁、格式规范,是拟写案卷标题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唯一依据。据此,须精心制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公文标题存在病句,最常见的有两大类:一是语句不合语法规范;二是请示、函、报告三者混淆使用。结合 具体病例分析如下:
(一)语句不合语法规范
例1: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局、市科技局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
该标题的介词“关于”应用而未用。以标题中四个机关联合发文,其办文意图应是面向全市各单位的,但也可理解为只是面向本系统,易产生歧义,其原因是在发文机关与理由之间缺少了介词“关于”,应补上。
例2:市住投公司关于加强房管所三产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该标题的动宾搭配失当,文种使用不当。此标题“加强”的宾语应是“三产工作”而不是“若干措施”。如果文件内容有“决定采取以下措施”等语,应使用“决定”、“规定”。如使用“措施”等非规定文种,应另拟发文通知,并随通知附发。可以改为:市住投公司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房管所三产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或:市住投公司关于加强房管所三产工作的决定
例3:市住投公司关于加快和深化房管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试行意见。
该标题有多项错误:
1、动宾搭配不当,标题限定部分“加快和深化”的宾语应是“房管所体制改革”而不能是“若干问题”。“若干问题”需另外用一个动词与之搭配,2、在没有适配动词与之搭配的情况下,“若干问题”被迫充当限定部分的中心词,而“若干问题”不能限定“试行意见”;
3、“意见”本属于导向性和参考性文书,不具强制性,在“意见”之前再加上“试行”实属多余。可以改为:市住投公司关于加快和深化房管所体制改革的意见
例4:市住投公司党委关于认真做好二O一一年表彰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的通知。
该标题缺宾语。此标题动词是“做好”后面缺少宾语“工作”,应补上。
(二)请示、函、报告三者混淆
例6:市住投公司关于申请在桐木岭保障房项目安装一台抽水泵的报 告。
该标题内容十分明确,就是要求解决问题,关键词是“请示”,“请示”的标题可直接准确概括出“请示”的内容,使人一目了然。正确的作法应是将“报告”两字替换为“请示”。
例7:市住投公司关于申请免交XXX费的报告。
该标题内容是公司向市相关部门申请免交XXX费用的问题,他们之间不属于隶属关系,是属于平行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指出“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应用“函””。该文件是属于请求批准“函”性公文,理应删除“报告”,将“报告”两字改为“函”。
例8:市住投公司机关工会关于元旦文艺联欢会所需经费的报告。该标题显然是公司下属单位(部门)向上级请求解决经费的问题。《办法》中规定,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应该用“请示”。此文是属于请示性公文,“报告”两字应改为“请示”。另,缺一动词,可以在关于的后面加上“拨付”或“申请”。
四、公文的流转
公文由文秘机构统一处理。
为了使公文按正常的渠道运转,按规范的程序办理,机关都设有专司公文处理的文秘机构或配备专人处理公文。公文的正常流程应该是:“收”由文秘机构统一签收,拆封,清点分类,登记,拟办,分办,催办;“发”由文秘机构统一核稿,分送领导签批,然后再回到文秘机构登记编号,缮印,校对,用印,分发,分发前,要经过复核或第一作者认真阅读无误后,才可照单分发。这样,无论是公文收进或发出,都经过专司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个口子把关,就能保证公文在机关有秩序地运转,规范办理,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保证公文质量。
五、公文的版面格式
筑住投发„××××‟×号(三号仿宋GB2312)
关于××××××××的通知
(二号小标宋,呈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
(2号小标宋空一行)
公司各部门、司属各单位:
根据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一、指导思想(三号黑体)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一)公司定位(三号楷体GB2313加粗)。投资、融资、担保;房地产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1.投资融运作。(三号仿宋GB2312加粗)按照市场原则和资本运作的方式×××。(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1)银行贷款。利用公司现有资产作抵押,与各金融机构协商,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附件:1.×××××(空一行后左空2个字用三号仿宋GB2312标识附件)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二日(留4个字空位)
说明:
1.A4纸每页标准格式为22行×28字=616字,但通常为25行×28字=700字。
2.党委文件成文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如:2010年2月22日;而行政文件成文时间用汉字,如:二O一O年二月二十二日,“零”写为“O”。
3.公文四个层次的标题顺序及字体为:第一层:
一、指导思想(三号黑体);第二层:(一)公司定位(三号楷体GB2313加粗)。第三层:1.投资融运作(三号仿宋GB2312加粗)。第四层:(1)银行贷款(三号仿宋GB2312)。
主题词:(三号黑体)×× ×× 通知(三号小标宋)抄送: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三号仿宋GB2312)
贵阳市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
××年×月×日印发
共印××份
第五篇:公文写作讲稿
公文写作讲稿
公文写作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的课程。它通过系统地介绍和讲授当前生活中常用的实用的文书写作知识和技巧,不仅直接提高我们的实际写作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还能通过思维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