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4 18:0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

第一篇:《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

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目标具体化

稿

大山镇中心校---

江文仲新理念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为什么要谈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呢? 两组预言 一组数据 一篇报道

1979年6月中方在考察中,见到美国学校重音体美,轻数理化,在课堂上,学生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挤眉弄眼,谈天说地,或翘二郎腿,或在教室里摇来晃去,如逛街一般。由此得出结论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样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方在考察中,见到中国的学生在上课时端正坐好,早上七点就起床,去学校时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家庭作业,考试分数高是优秀学生。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一组数据:

31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近二百位知

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一篇报道:

2005年文汇报报道:一个月前美国科学院就如何使美国继续发展提出建议。出人意料的是建议中对特定学科领域只字未提,而是建议政府从现在起培养1万名好老师,在每个老师的职业生涯中再培养1000名好学生,这样美国就有救了。

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就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法案;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

美国欲在21世纪保持其领导地位,就要自强,只有教育比别人强,竞争力才能比别人强,美国要通过创新,强化教育。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所谓专业是指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并按照一定标准开展活动,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职业。

一种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需要

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 具有不可缺少的社会功能

* 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 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组织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基本准则:

1、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做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认识知识的多种途径。

3、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做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

4、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

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核心是:爱心和责任)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1、教师应该有的知识结构

人员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任务科学探究和发现(创造知识)技术发明和应用(应用知识)教书育人(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精深娴熟宽厚

宽厚的含义:清楚学科的发展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了解专业知识的产生过程,能够理解专业本身的一般和特殊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

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的学习形态转化为知识的教育形态;能清楚的确定核心概念及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清楚概念和理论所隐含的学科思想于科学价值,以及对于育人的意义。

2、教师应具有的能力

教育的伟大在于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培养出的人才要面对和解决现在,乃至未来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师的能力应该从两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从教能力,第二是育人能力。

会教学设计 设计师 大夫 2会上课

用心上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上课该讲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特别清楚不该讲什么

能够改变自己的力量只有内心的追求和期待的不同

3会研究

关于观念的转变

会说新名词就是观念的转变?应该转变哪些观念?已经转变了哪些?我是怎样落实到课堂上的。学生是否真的受益了。关于课程改革

改了什么?哪些是真的该改的,哪些是不应该改的?哪些是 真的应该改但不知道怎么改。哪些是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哪些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原因还是其他问题。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的素质也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超越时代的基本素质如:正义感、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精神,爱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控制能力。二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时代性素质。如终生学习能力、信息化能力、研究性教学能力。

爱心

爱的传递

精湛的业务能力、平等、宽容、尊重、感激的情感是爱的前提。这种爱必须建立在深刻地认识、理解所从事工作地意义之上,是充分体现专业的魅力。

爱心

爱,不是无原则的偏袒。我们应该思索什么是真正的爱护。责任心

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前人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信念,处事的态度。

我们要对社会负责,要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要对每个家庭负责。所以每天我们不仅要在体力上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思想上、情感上付出更多,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一)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现代教师的角色

(三)教师的专业标准介绍

1.教师理论的专业化水平与课程改革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多元智能

教育交往(对话)

2.教师知识的专业化水平受到挑战。

知识不够用

结构不合理

学科的发展和前沿知识不了解相邻学科知识懂得不多当代或当下文学现象的不明。

3.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面临尴尬的处境。

学习了新理念却不知道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僵化地追求和固守 某种“程式”,难以突破和超越能力结构片面发展,顾此失彼、重教学轻引导、重分析轻整合、重操作轻反思、重控制轻激发、重演绎轻随机、重表演轻互动研究、开发课程能力的不适应。4.教师的专业精神、操守受现实所压制。

评价

奖励

社会效益

个人发展

经济利益

地位 5.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不够强化。

被动应付

随波逐流

现代教师的角色:诊断者、学习指导者、思想与心理的辅导者、教育研究者、管理者、评价者与激励者、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不断进取的人

诊断者——观察、访谈、测试、问卷调查、作品分析.学习指导者——发现学生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指导学习和研究方法、回答问题(学科知识、学习心理知识、方法知识、以学为本的理念、指导方法)

辅导者——倾听,谈话,咨询(发展心理,品德心理,心理辅导技术)

研究者——课题研究,写作(研究方法知识,问题意识,写作能力)

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教学组织(管理知识,组织能力,威信)

评价者——出题、评定、反馈(测量知识、评价知识)协调者——家庭学校社会的沟通(资源意识、沟通意识、沟通方法、家庭教育指导)

学习者——教师应做真人。真人不是完人。真人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他可以知识不丰但有学而不倦的求知精神,他可以行为有暇但却不断改造自己努力求善求美。教师不是把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是用他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理由:第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体验学习、体验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是漫长性。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过程,在长期的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体验,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教师角色行为。

其次是生长性。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累积和连续的特性,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是现在的立身之本,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等经常会接受挑战和考验,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活力,减少对教师工作的倦怠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师不断体验生命的过程。

第二,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专业发展不能无视教师原有的经验,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实践,实现智能的重新建构。教师只有不断的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自身具体实践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反思型教师。

因此,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现代教师学提供的大量案例说明,经验型教师正是通过不断的行动研究而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的。当前,在教师教育工作中全面倡导反思实践,开展反思能力的培训,对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义是无限的。教师的自我反思

意义

内容

原则

方法

1、教师反思的意义 斯坦托姆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要善于接受同事 们和学生们的批评。这种批评意见与我们常听到的赞扬意见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使我们找到成为优秀教师的途径。” 优秀教师=经验+反思。

2、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容 自身素质的反思

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反思

教学反思的框架(内容维度)

学科知识维度:正确性,广度,深度,重难点

教学法维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氛围,教学语言,教学评价,教学效果

政治-社会维度:机会均等,公正,价值观,道德,社会心理 教师素质维度:长项,短项

其他维度:语言;学生思维与心理;学生发展 教学反思的框架(问题维度)是什么?(现象层面)

为什么?(原因或理据层面)对吗?(价值层面)

例如:课堂提问少数人——因为他们回答好,可做示范,效率高——正效:智力启迪和效率;问题:机会不够均等。

又例:圆桌,让不爱说话的坐前面——机会——有利于锻炼,但有心理威胁

3、教师自我反思的原则 对照标准反思(看镜子)坚持一分为二

努力探究根源(找为什么)寻求他人帮助(专家与同伴)

4、教师自我反思的方法

自我与他人(与学生座谈、与专家交流、自传)定性与定量(日记、心理测验法、口语报告法)课堂与作品(观看录象法、作品分析法)反思什么? A、反思你的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经验,回归现实生活?

(2)教学设计是否考虑学生接受能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3)内容呈现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教学过程是否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5)教学手段是否过于单一枯燥?

(6)教学方式是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 B、反思自己的课堂驾驭效果、动态生成情况:(1)你有效地评价学生了吗?

(2)你收集到学生的哪些反馈信息?你处理了吗?

(3)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你的应变措施得当吗?你的教育机智发挥作用了吗?

(4)面对学生起伏不定的注意力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秩序问题,你的调控措施生效了吗?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时生成了哪些新问题?你将如何处理?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必要吗?价值何在? C、(从学生层面)反思学生的课堂参与效果:(1)集中授课时,学生做到专心倾听了吗?(2)多元互动时,学生全员参与面如何?(3)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能力如何?

(4)一节课结束了,学生收益、目标达成怎样?

同时,还可以反思你的教育理念;反思你的教学研究等。反思题:

你在专业上的榜样是谁?描述其特点。

学校请了一位大学教授讲中国文化和哲学,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你会抱什么心态去?如果他讲的不很好,你又会抱什么心态? 你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做题时经常出错,你打算如何帮助他? 你听了优秀教师的课或报告后,更多地是想学习、模仿还是思考、分析、批判?

如果让你一天坐着看5个小时的专业书,你会有什么感觉?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任何反思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自我反思是一个从发现教学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教学目标具体化

一、教学目标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二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1、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学生能力这个总目标。

2、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1、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2、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是可测可量的。

3、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而且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 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

尽管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目前很难统一,但是不管哪门课程的具体目标的陈述方式应该是一致的,这种陈述方式主要与陈述技术有关,而与具体的课程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一般说来,课程目标的陈述应该注意下列这些方面的技术因素。

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在校园里找到医务室的位置”、“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举例说明支持某一观点的证据或事实”、“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等。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领域,如“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资料”等。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⑴要素。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⑵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由于教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这与原先“教学目的”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以带计算器”或“允许查词典”;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3)表现程度——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课程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因此除了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的差异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如假设一道题目有五种解题方案,但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五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陈述,“至少写三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等。

3.教学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

(1)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感受)水平。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二是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行为动词如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三是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行为动词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2)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①知识

一是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行为动词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识别、再认等。

二是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②技能

一是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行为动词如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二是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三是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 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行为动词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

案例: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矛与盾》、《郑人置履》

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了。

2.学习第一则寓言,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第一则寓言大体意思、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买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朱自清散文《春》解读及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5.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教学设想】

1.《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2.一听:听录音朗读(或范读),体会情境。四读:初读——理清思路。再读——体会感情。三熟读——找出特点。四精读——练习朗读。

《春》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去揣摩文字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旨,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内涵和感情,了解它的真正价值。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说抓住特殊表达,关键语句,从正面读出反面的内容,从实写读出虚写等。

二、教学步骤:

1、课前小故事《好人家难求》,学生谈感想

2、提出观点: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

3、介绍时代背景

4、细读文本,证明论点:

“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是一个特殊表达,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曾经的阴暗、苦闷岁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对未来的苦苦求索。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也是他和许多中国人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暗示蓬勃的生机冲破了寒冬的桎梏,谁也阻挡不了。

在作品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全位的春天。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成群的蜜蜂、蝴蝶;在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软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作者在这里把大自然写活了、写足了、写透了,把大自然诗化了。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 变得如此美好。在美的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体验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灿烂,这是对春的赞美,更是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在这里写的是春天里奔波和劳作的人们,更是写自己的决心和对国人的呼吁、希望。

最后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是关键语句(中心句)。“新”,表示朱自清期盼中国文化自新,扫清封建旧思想的毒害,同时与痛苦屈辱的旧世界告别,进入到国富民强的新世界;“美”表示朱自清希望新的中国是美好的,人人可以幸福欢笑;“力”表示朱自清希望中国可以强大起来,再不受异族欺辱。

5、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感情,指导朗读。

6、总结:

1、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是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表达了他爱国家爱民族爱美好生活的赤子之心以及反抗绝望的决心和追求理想的热情。

2、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抓住特殊表达,关键语句,从正面读出反面的内容,从实写读出虚写等等。

7、布置课后作业:推荐阅读材料,要求做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预设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1.认识边线。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 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

(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板书:周长。

二. 计算图形的周长。

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

(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 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2.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3.P62/5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没有给出边长的图形 为什么?(没有告诉边长)课件出示方格图。

说明:这里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现在你知道它们每条边的长了吗?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那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如果方法不够简洁可以再请一生补充。)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呢?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现在我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很快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课件演示:把这两个图形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个图形?

指名一生先说,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算算看吧。

自己先做,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学生的算式。集体评讲。(在讲评时如果学生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图形拼起来形成的新图形一周的边线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请你们来看看下面的生活场景,说说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出示场景图 学生谈想法。全课结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 下册第85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第一个练习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这些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顾及到智力水平发展较慢和中等的同学,第3个练习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在小组内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先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训练多次后,只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一)认识三角形内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二)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帮老师画一个三角形,能做到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生:能。

师:请听要求,画一个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开始。(设置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有谁画出来啦? 生1:不能画。

生2:只能画两个直角。生3:只能画长方形。

师(课件演示):是不是画成这个样子了?哦,只能画两个直角。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这一定有什么奥秘?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揭示矛盾,巧妙引入新知的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请看屏幕。(播放课件)熟悉这副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同桌互相指一指各个角的度数。(课件闪动其中的一块三角板)

生:90°、60°、30°。(课件演示:由三角板抽象出三角形)师:也就是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它们的和怎样? 生:是180°。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90°+60°+30°=180°。

师:对,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课件演示另一块三角板的各角的度数。)这个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生:90°+45°+45°=180°。

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什么? 生1: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生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二)研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180°。生2:不一定。„„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师:哦,也就是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研究吧!

师: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的三角形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课前每个小组都发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合理分工,提高效率。)

(2)小组汇报结果。

师: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生1:180°。生2:175°。

生3:182°。„„

(三)继续探究

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1:有。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怎样才能把三个内角放在一起呢? 生:把它们剪下来放在一起。1.用拼合的方法验证。

师:很好,请用不同的三角形来验证。

师:小组内完成,仍然先分工怎样才能很快完成任务,开始吧。2.汇报验证结果。

师:先验证锐角三角形,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生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生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3.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师:请看屏幕,老师也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播放课件)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生齐读一遍。)师:为什么用测量计算的方法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生1:量的不准。

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

三、解决疑问。

师:现在谁能说说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一个三角形的原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直角,它的内角和就大于180°。

师:在一个三角形中,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钝角呢?

生:不可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锐角和已经超过了180°。师:那有没有可能有两个锐角呢?

生:有,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四、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问题。

1.看图求出未知角的度数。(知识的直接运用,数学信息很浅显)

2.按要求计算。(数学信息较为隐藏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游戏巩固。在四人小组中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1)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2)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通过施教,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但得不到统一的结果,再引导学生用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进行验证。这时,有部分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这里用课件再演示一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练习设计也具有许多优点,注意到练习的梯度,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很有趣味性。但还受课本资源的限制,不能大胆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例如:可以出示一块被打烂了的三角形玻璃板(如图:),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老师今天不小心把这块三角形的玻璃板打烂了,要重新买与原来同样大的一块,可老师不知道尺寸,怎么办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更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缺乏具体化案例

有教师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试想,一节课下来能实现这么宽泛而含糊的教学目标吗? 【案 例】

例1 《中国石拱桥》的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例2 《春》的教学目标设计:

1.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培养准确、生动的用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点 拨】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 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中介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与调控性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拟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案例1 在阐述目标时所使用的是一般笼统的语言,如“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中的“理解”可能是指: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词语的含义;能根据课文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来造句。又如“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还有“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如何知道学生是否“了解”?这些都是模糊不清、无法测定的,因此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案例2 的第一条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主宾清晰,后两条的行为主体全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它们只表明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而不是对学生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或结果)的陈述,这是传统的教师本位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体现。陈述教师行为是检查教师做与没做,陈述学生行为是检查学生会与不会、能与不能。教学目标的设计如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词语陈述,那么,教师做了,教学目标就完成了,至于学生“能不能”,“会不会”就不必管了,反正教师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教学目标强调陈述的主体是学生,那就是说,只有当学生的行为发生了与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简言之,教学目标要说明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或会什么。例如,“能概括段落大意”,“能说出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能读出重音”,这是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倘如此,教师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目标的陈述参考标准:

第一,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或态度)。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应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用一些行为动词将会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目标陈述就可具体化。第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理解与运用(包括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在态度领域的目标应尽可能反映接受、反应和评价三个层次。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在国外,有研究者以十年级为试点,以健康教育课做实验,比较了精确的目标、含糊的目标和无目标三种条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精确陈述的目标同 另外两种目标相比,明显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对学生通过每一项从属知识和技能等的学习以后应达到的状态作出具体、明确的陈述。【解决策略】

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相对应,教师可以采用下述三种方法陈述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1.行为目标的 ABCD 陈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陈述。ABCD 指的是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应包含的四个要素,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1)A 即 Audience, 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陈述句中的主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

(2)B 即 Behavior, 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陈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这是目标陈述句中的最基本的成分,不能缺少。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可采用“说出”、“绘制”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动词。

(3)C 即 Condition, 意为“条件”,要说明学生的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目标陈述句中的状语。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借助工具书”等。

(4)D 即 Degree, 意为“程度”,即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流畅地背诵全诗”,“每分钟能阅读多少字的现代文”等。

运用 ABCD 方法陈述的一个规范的目标例句是:“提供报上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有85 %的句子分得正确。”当然,行为条件和标准可省略,教师不妨灵活掌握。2.生成性目标的陈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预先制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它着重考虑学生兴趣的变化、能力的形成等,适合于 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陈述。如初中数学的目标可以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3.表意性目标的陈述方法

表意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意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陈述。表意性目标的陈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由于人的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几次教学活动便能立竿见影的,教师也很难预期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什么变化。为此,艾斯纳提出了表意性目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一个表意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学生能认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又如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怎样才能做到?

一、提高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有部分教师从来没有重视过这个问题,而且所在学校也从来没有检查过教案中是否有教学目标。还有部分教师,为应付检查,通常是照搬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内容。

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该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因为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科学的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才会成为可能。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着统领作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

二、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目标确定的片面性。为应付考试,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过分强调知识性目标。如一位教师设 计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推论。这样的目标只是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缺乏考虑,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人、对己、对自然的态度,对事物的价值判断等。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偏废。

学生的实际是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现实依据。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学生的发展体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我们要承认差异,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会生成新的目标,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情况,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三、合理地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恰当是目前存在的又一问题。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二是用含糊的、无法观测的描述心理状态的术语表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就成了教师,这是传统的教师本位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体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指向学生的变化的,教师应该做什么并不是教学目标所应陈述的内容。另外,这样的目标表述太笼统,难以操作,难以测量和检验,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这样设计的目标难以对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领域相对应,教师可以采用下述三种方法表述 教学目标,以更好地发挥其导向作用。

1.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堂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适合于知识、技能领域目标的表述。指的是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应包含的四个要素,它们的含义分别是:

(1)意指“学习者”,它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

(2)意为“行为”,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这是目标表述句中的最基本的成分,不能缺少。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用具体的行为动词来表述课堂教学目标,以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性,可采用“说出”、“绘制”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动词。

(3)意为“条件”,要说明学生的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借助工具书”等。

(4)意为“程度”,即明确上述行为的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结果的达成度。例如,“10题至少做对8题”、“完全无误”等。

运用上述方法表述的一个规范的目标例句是:“提供报上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有85%的句子分得正确。”当然,行为条件和标准可省略,教师不妨灵活掌握。

2.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预先制定的,那么生成性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生成性目标不以事先预定的目标为中心,它着重考虑学生兴趣的变化,能力的形成等,适合于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的表述。如初中数学的目标可以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3.表意性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意性目标指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及其结果的个性化。表意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适合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表述。

表意性目标的表述,不是规定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该展示的行为结果,而是强调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由于人的情感变化并不是通过几次教学活动便能立竿见影的,教师也很难预期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什么变化。为此,艾斯纳提出了表意性目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一个表意性目标可以这样陈述:学生能认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在小组会上谈自己的观后感。又如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

上述课堂教学目标的三种表述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行为目标具有具体化、精确化、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在国外,有研究者以十年级为试点,以健康教育课作实验,比较了精确的目标、含糊的目标和无目标三种条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精确表述的目标同另外两种目标相比,明显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只运用行为目标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简单的目标容易具体化,而高级目标如创造性思维、情感的变化等难以具体化。所以,只运用行为目标会导致教师只关注易于具体化的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而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而生成性目标和表意性目标的运用,则可以使教学摆脱固定目标的束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三种表述方法的合理运用是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客观要求。

教学目标设计欣赏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学案例(含反思)日期:2009-10-10 11:34:28 点击:130 好评: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能力目标: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1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案例(含反思)日期:2009-10-10 11:27:08 点击:216 好评: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能力目标: 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爱好和平,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和环境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案和教学反思日期:2010-03-22 22:01:42 点击:211 好评:0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教案 天兴小学:宋昌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3、了解和...[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丰碑》教学设计 日期:2010-03-19 11:54:36 点击:172 好评:0

丰碑玄滩小学 陈友莲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主体受感动的句子和丰碑的深刻含义,抓住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抓住将军神态的语段,...[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件运动衫》教学设计 日期:2010-03-1911:52:06 点击:163 好评:0

《一件运动衫》教学设计 海潮学校杨荣誉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3、渗透一定的习作技巧,培养习作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我买运动衫、买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给我换运动衫...[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 日期:2010-03-19 11:49:47 点击:176 好评:0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 云龙学校 邓腾慧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了解拉萨古城景物特点,了解游记写法。

3、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了解拉萨古城。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学弈》课堂实录 日期:2010-01-12 16:52:38 点击:775 好评:28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总之,教师的教学要做到“脑中有纲、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数、手中有法”,对问题设计要做到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尝试就一定能成为教学中的高手。

老师门!只要我们有一棵上进的心,有一种永不言败的追求,有一种做不到就决不罢休信念,勇往直前,一定能翻开自己人生中美丽篇章。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措施范文

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规划与实施措施

一、指导思想

本期小学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上级有关提高教师专业化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工作中,依托全体教师,以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信息技术网络运用为手段,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研修活动,促使我校全体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我校教学、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我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最终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进一步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分层发展目标

1、总目标:在构建“以内涵发展为主,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导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心亲和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分阶段设计;同时以本方案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打造“一个信仰,五专模式”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特色”。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民汉一体化教研模式”、“教师结对子”等形式对教学能力不强的中青年教师,促其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好经验,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的教师。

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通过校本研训使其 1

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促其成长为市区校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第三层次目标: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

第四层次目标:每个教师要通过学习、进修、参加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实施策略和措施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科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5年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2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或论文;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 2

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举全校之力建立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并丰富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赠送书籍、读书交流等,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④举办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3)磨上课:

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三是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教导处、学科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 3

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③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④实行年轻教师、民汉教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⑤开展校际交流、拉手活动等互助活动。(5)倡反思:

①以学科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③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开展评比,汇编交流。(6)重教研:

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教研组要安排好各个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校本研讨的主题,每次确定一个中心 4

发言人;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做到定主题、定发言人、定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要重视校研讨课的质量,采用自学和培训相结合,努力创设教学研讨平台,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要鼓励教师独立思维和教研的再创造。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3、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①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要在提升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方面下功夫,要努力通过大专及本科院校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这两个层次学历进修和学历培训,改善教师专业知识。

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顾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愿望,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校师资发展规划。本规划由校长室负责制定,教导主任负责实施。教导主任要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表基础上,针对每一位教师个性、长处和短处、教学风格、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然后根据计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规划者、发展者、评价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④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教师参与的双向教育评价,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尊重教师 5 的个性和专业价值。学校要注意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对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他们成长的教学基础;对处于发展期的合格教师则要评价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自选科研课题,开展实证研究。以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共同发展。

⑤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

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要通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工程,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

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学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4、创设信息平台和学校网页,让教师即时快捷地探讨、交流师德体会、教学信息、教学心得、教学经验,解决教学困惑、教学问题。

5、绘制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进程表,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栾村中心小学 2018年4月

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规划与实施措施

第三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措施

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滏园小学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上级有关提高教师专业化工作精神为指导,继续紧紧围绕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工作。工作中,依托全体教师,以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信息技术网络运用为手段,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研修活动,促使我校全体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我校教学、教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我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最终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进一步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在我校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责任心强,敬业奉献,业务较强,素质较高的名师团队。

2、不断提高全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不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养。

1.加强研修结合,全面推广新课程思想,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引导全体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迅速提高专业发展的水平。把《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渗透到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中,并通过各种实践研究,将其内化为教师实际的操作行为。

2.进一步优化业务学习活动形式,通过交流、分析、讨论等形式,努力探索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师能将所学教育理论及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经历“实践—探索—完善—实践—成功”之路。

3.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研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同时结合先进的理念,深入开展生动、新鲜、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教科研活动,每月结合课题撰写一篇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

4.继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清风读书工程”活动,将“读书工程”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书香校园、设立网上书友会、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征文、组织教师读书成果报告等系列读书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骨干引领,反思完善,提高专业。

1.成立以校长、主任为主的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小组,明确指导培养任务,拟订培养方略。

2.继续发挥金字塔骨干网络的作用,省骨干带动市骨干、市骨干带动区骨干。坚持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开展基本功大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三)注重指导,搭建平台,提升水平。

1.认真组织各类教研竞赛活动。鼓励并指导教师积极参加比赛活动,不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2.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区市级及以上的课题,引导和督促各课题组规范、认真地进行课题研究,继续完善课题研究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以教研组为中心,依托骨干教师,认真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以老带新等形式,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迅速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四)务实求新,规范管理,促进发展。

1.对青年教师加强计划制订、活动组织、过程指导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鼓励她们互相交流、互相督促,虚心请教,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研活动的能力。

2.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公开教研活动,认真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活动后认真组织评课活动,切实提高活动成效及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教育评价能力。

3.加强教研工作的督查、指导,落实教研过程管理。认真制定主题研究学期计划。扎实落实教研过程,不断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4.积极发挥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职、权、作用,开展科研与教研同步的教学调研与督查活动。

5.完善教学、教研、进修奖励、评价制度,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开展“七个一”五活动

即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自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遍读后感,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向学校提供一个研讨问题,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完成一篇论文,制作一个课件。

大齐小学 2010、9

大齐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和措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学校、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师德修养为抓手,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分层发展目标

1、总目标:在构建“以内涵发展为主,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导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心亲和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分阶段设计;同时以本方案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打造“小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特色”。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师德建设大讨论”、对教学能力不强的中青年教师,促其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学习好经验,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优秀的教师。

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通过校本研训使其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促其成长为镇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第三层次目标:镇级骨干教师和区镇级学科带头人,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镇级名师,学科带头人。

2、具体目标:每个教师要通过学习、进修、参加“师德建设大讨论”、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优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实施策略和措施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科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2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2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或论文;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举全校之力建立红旗镇矿山小学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并丰富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赠送书籍、读书交流等,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④举办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3)磨上课:

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三是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教导、学科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③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④实行年轻教师导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⑤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5)倡反思:

①以科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③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开展评比,汇编交流。(6)重教研:

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要安排好校本研讨时间,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校本研讨的主题,每次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做到定主题、定发言人、定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要重视校研讨课的质量,采用自学和培训相结合,努力创设教学研讨平台,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要鼓励教师独立思维和教研的再创造。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3、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①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要在提升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方面下功夫,要努力通过大专及本科院校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这两个层次学历进修和学历培训,改善教师专业知识。

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顾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愿望,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校师资发展规划。本规划由校长室负责制定,教导主任负责实施。教导主任要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表基础上,针对每一位教师个性、长处和短处、教学风格、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然后根据计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规划者、发展者、评价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④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教师参与的双向教育评价,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尊重教师的个性和专业价值。学校要注意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对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查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打下他们成长的教学基础;对处于发展期的合格教师则要评价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自选科研课题,开展实证研究。以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共同发展。

⑤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

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要通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工程,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

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学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4、创设信息平台和学校网页,让教师即时快捷地探讨、交流师德体会、教学信息、教学心得、教学经验,解决教学困惑、教学问题。

5、绘制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进程表,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

大齐小学 2011、3

第四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能性。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通过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实现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意义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和反思,会推动教师的责任感和理 论思维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以及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能在重建和反思自己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 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生命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 生命,才能唤起教师职业的活力。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承者,而是和学生一 道,在教育活动中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 不断的反思和追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开端。

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不是靠理论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专业发展应运而生。其做法是倡导反思性教学,即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反思性活动,提高对教学行为及其动因和后果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归纳新的教学实践理论,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因此,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但他们

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含了哪些原理却很少分析。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其教学工作不可能有什么进步。因此,面对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学会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反省、反思、探索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对长期积淀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不断改造和丰富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不脱离教师专业生活背景,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效性。教学反思贴近教师专业生活,把教师的专业生活过程同时看成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它关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师能解决他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时,更是获得了一种创新的体验。而实际问题的不断解决,就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

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行为依据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和专业自主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

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的;二是反思性,是指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这是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基础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反思的本质所在;三是超越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需要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得以持续。教学反思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教师如果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反思,那么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程。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自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影响着学校发展方向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决定,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更具有课程与教学的相对自主权,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动机、学生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享有“法理”权威,无论是同事还是行政人员都不能妨碍这种权威。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使教师能为他的决策和行为辩护,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节。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搜集其他渠道的信息,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搜集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教学反思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学反思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改变了教师被动地接受教育理论、被动地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通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五、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大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教师教育,如果忽视教师主体能 动作用的自我教育,那么,其教育实效将会受到影响,更难以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教师。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 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教师的自我教育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将会促 使教师自觉性教学行为的提高。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 到自教转化,然而,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这种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以其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教师不仅要从个人教学态度、观念、兴趣、动机情绪状态等道德和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而且要从所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媒体、信息技术等教学技术的角度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这就是说,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技巧。这种能力和技巧的获得和提高,只能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其职业能力,还有助于教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

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反思能督促教师关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思考,使之更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出发,容易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关注,同时,反思本身固有特征必然要求教师更自觉、更理性地研究自己的实践,解释自己的实践,促进教师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行为有着极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合理地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研究、改进及优化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过程,是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反思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提高和发展教学智慧的前提。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反思,积极探索;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2]黄月珍.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how reflective teaching promotes teachers to be professional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张建伟.反思一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6]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Ding QI-kui

2010 Master of education, subject English,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 ChinaAbstract:Teaching refle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possibilit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fl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eachers to be professional.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be reflective teachers.Reflection can conduct teachers to put their own experience into theory, promot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utonom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educating and research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eachers' self education.Through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ers can achieve professional growth.Key words: Teaching reflection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ignificance

第五篇:《师德发展与教师教学专业化》专题研修心得

《师德发展与教师教学专业化》专题研修心得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但我国传统师德规范中的缺陷以及个别教师不道德行为的出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绊脚石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怎样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有如下的浅见。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自己师德修养。首先要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既要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淡泊明志。接着要严于解剖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要增强责任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师德是师魂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执教之本是教育绩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1.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针对我国目前教师道德规范中存在的缺陷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在承认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前提下开展教师道德规范的制定工作。新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伦理基础、能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师德规范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2.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以教师教育的阶段为线索可划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那么师德教育也应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系统在师德培育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职前教师教育环节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既没有具体的师德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师一章里有所涉及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一些模糊的规定但是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候并无实质上落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职业教育中我们要么根本没有师德教育环节要么有师德教育内容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采取“一锅煮”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成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3.完善师德规范评价体系。过去对于教师专业技术的评价一般都比较细致而对于教师道德的评价往往比较粗放很难有说服力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制定一套与师德规范体系相适应的、能够真正促使主体道德成长的评价体系。

下载《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理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具体化》骨干培训讲稿江文仲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