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19: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第一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而在这厚重的历史中有一件永远难以被南京以及全中国人民忘记的事情,这件事中南京人们代替其他地区人民承受了深深地苦难,这种痛是深入骨髓的,足以让人世世代代不会忘记也不敢忘记,不愿忘记。

这次借着小组实践的机会我们一行人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悲惨岁月,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实话,我本人之前心理已经做了最恐怖的打算了,然而在现场我的所见所闻仍然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37年12月13号,历史仿佛定格在了那个秋风萧索的日子,南京一片风声鹤唳,随着整齐划一的日本皇家陆军的行军步伐声,一切都被打破了,不一会儿砍杀声敲响了南京人民的挽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的日军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上了最凶狠残酷,最罪大恶极的一笔,无所不为,罄竹难书,七周之内南京城上空飘荡着三十万无家可归而又充满着无奈与愤恨的冤魂,南京,最为中华民国首都,再一次向以往各个朝代一样因为其盛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就是一座下行的台阶,寓意着你将踏上一条回顾往事之旅。钟声不时敲响,伴随着我们,更为我们这次游览营造出一种沉闷抑郁的氛围。一路走来,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出现在我面前,无声的控诉了日军杀气腾腾开入南京后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暴行;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是南京保卫战或者其他战争中英勇反抗日军暴行的志士仁人,虽然战死,但却活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必将必将永垂不朽;还有那无数张鲜活的面庞,这些是大屠杀中被屠杀的孩子,他们有的才几个月大,在人生最充满希望的时候彻底断绝了希望;这里更有一些普通平民要被杀时那绝望的眼神,空洞而迷茫,那是对战争前途的担忧与自身悲惨处境的无奈„„太多太多,如果一一介绍下去纵使终其一生也难以说完。在这个之中,两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一是一个德国人,名叫约翰拉贝,在大屠杀进行到最惨烈的时候,他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区,保障了无数中国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积极与日军斡旋,为难民争取粮食等生命物资,值得敬佩,另外一个是一个美国女人,她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日军对无辜民众犯下的累累罪行,并积极将照片文章发表出去,让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内幕,对日本形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可歌可泣。

将要出来的时候有一个活动,用电话静静听到8秒秒钟转动的声音,因为在当时的南京每8秒钟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令我感触颇深。

走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一种穿越时空,处于两个世界的感觉,大概是因为里面的气氛太过压抑,也有可能是那些往昔的照片文字勾起了心中极为惨痛的回忆,让我们产生了共鸣。也许很多人几天之后可能会淡忘这种感觉,但曾经经历过这种类似战争景象的洗礼会根植与我们的灵魂,我们将不会忘记。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旅也是一次精神之旅,让我们领悟了战争的残酷,警示我们“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9*** 韩东

第二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和同学于7月8日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庆祝胜利和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同胞时,更不能忘记历史惨痛的教训,以史为镜。

那天小雨连绵,前来参观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从他们的身上,我看见了愤慨和历史责任。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尤其是在庄严肃穆的灰色围墙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被扭曲的人物雕塑,他们是战争的不幸者,更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的无声哭泣,控告侵华日军的禽兽行径,暗示后人勿忘国耻。

随着馆区入口处参观者队列的缓缓移动,我们进入了纪念馆,在眼前的是一片由石子铺成的广场,象征着白骨,让当年的情形就不自觉的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任何一个人也会为此场景而震撼的。顺着小道,我们和行人一同进入了位于地下部分的纪念馆。

拾级而下,我们看到被炮火轰击过的城墙,投影在墙上的视频画面让整个人仿佛置身于战争中。我看到了不幸的市民和丑恶残忍的侵华日军,还有禽兽们留下的痕迹。进入地下后,首先是一个巨大的遇难同胞的灵堂,地面上的盏灯象征着不幸罹难的人们。我们默哀与沉思,来到了让人愤怒和悲伤的万人坑边上。里面的白骨清晰可见,数量之巨大让人魏然起敬,场面之惨烈让人义愤填膺,侵华日军的禽兽行径由此可见。我想此时参观者的无声胜有声。

我们已经来到国际友人约翰•拉贝先生的展区。

在南京,在毫无人性的日军的魔爪下,存在着这样一群国际友人,他们为南京难民提供避难区,为他们提供食品与医疗,而在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便是拉贝先生,他用自己的厂区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中国人不能忘记他的贡献。

最后我们走过尾厅,头顶的和平鸽一直从过去飞向未来。我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不惜以一切代价维护和平。这是我们的态度。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要清楚的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更加刻苦的学习文化知识,以报效祖国为己任,让中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献给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最好的礼物。

第三篇: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得体会

202013090009 孙雨晨

民族劫难,无法因时间消逝而抹去;历史疤痕,也被许多人的记忆存档。84年前,秦淮河畔、金陵城中,一场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屠杀,让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让山河为之泣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亦是中华民族永远消不掉的伤痕。

84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可对那些死难同胞的悼念、追思,却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光色。与追悼逝者伴随的,还有对这场屠杀关联命题的思考,如民族复兴、和平愿景、人道尊严等等。而这些,都始于对历史的铭记,正如某句名言所说的: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也正基于此,让铭记历史找到一个可倚靠的栏杆,让激越情绪得到一个集中迸发的出口,成了我们“以史为镜”“汲取教训”的方式,也是抚慰逝者的必由路径。

要知道,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站立着的从来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的苦难指控着每一份指向无辜者的罪恶,也提示着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轻易将其简单化约为一个抽象的群体,只能把他们经受的人道主义灾难写进史书。

公祭日的确立不仅是为“溯及过往”,更是为了提醒今人:勿忘历史。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当然,这不是什么历史宿怨的低回,也非民族主义的发酵,而是让我们能穿透时空迷障,去打探到历史的幽深之处,对灾难进行记忆的温习,进而知耻而后勇,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究其旨意,也绝非培养什么仇恨,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而恰恰是让我们在是非之辨中,懂得守护和平。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就是为了照亮未来,让未来不必罩上历史悲剧的阴影,能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而今,让我们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在记忆苦难的仪式感召中记住那些伤痕,也在民族情感的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推力,既不忘来时的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

“"

”“

”“

第四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2011年11月5日,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立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

此刻我脑袋里不断的呈现着这几个字:血色的1937、血色的南京。1937年12月13日这个

日子不仅是南京人的痛苦回忆,更是全中国人的痛苦回忆…..纪念馆外广场上,一座高耸的“家破人亡”雕像,其中的母亲仰面朝天悲痛。她双手环

托的孩子已经先她而去,此刻她的手心已经没有了温度,而却是充满了孩子冰冷血液的寒冷;她的心里没有温度,而却是充满了愤恨的恼怒与麻木。在进入纪念馆的途中,竖立着不同的雕像,主题是“逃跑”:失去了双亲的孤儿们在禽兽的杀声里、在尸横遍野的巷道里、在已

经麻木了的惊吓与恐惧里寻找着自己渺茫的希望、年幼无知的孩子在母亲冰冷的身体旁痴痴的望着母亲期待着她的怀抱,而却不知母亲此刻已经带着痛苦离开;踏着炮火儿子搀扶着母

亲一步步向着前方走去,抛却了死亡的威吓……这一幕幕真实而逼真的刻画冥冥中放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痛苦的时刻当中,感触颇深极为震惊,历史不能忘却。

进入馆区,双脚踏在白色的鹅卵石上,鹅卵石的下方埋藏着那些被屠杀的人们,每走一

步我们放佛是在他们的身体与鲜血中前进,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悲痛。在往里行进,“遇难

者300000”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样的数字向我们说明着什么,日本帝国的残暴、日本帝国的无耻、日本帝国的血腥、中华民族的懦弱。

进入展区,首厅里是一个“12秒”之说,在厅堂正面的墙上,悬镶着汉白玉花环,每隔

12秒,就会有一个遇难者的相片伴着钟声出现在花环中,然后随着钟声的再次响起而退去。

走进主展区,里面陈列了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

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军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崇善堂、红

卍字会、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掩埋尸体的照片、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

中国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审判的照片、判决书等。这些档案记录着

日本人的罪行,记录着我们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国耻。

主展区中有一块区域,展列着被活埋的中国人的尸骨。看到这些尸骨,我放佛看到了他

们渴望被拯救的眼神,看到了他们绝望的表情,看到了日本人可恶的嘴脸,举起双刀的残忍的表情。

行至尾厅,另一个震撼人心的“12秒”:每隔12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着遇难者遗像的灯,水声低落后就有一个遗像消逝,一位遇难者遗像的等熄灭,代表一个生命的消逝,接着另一个生命。生命是珍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

步出展馆,我的心情是错综复杂的。凝视着“和平雕塑”,我在心底呐喊我们需要和平,这声呐喊不仅仅是为那些死去的人更是为了我们活着的人。虽然日本侵华的战争已离我们远

去,但是这个世界仍旧是不平稳的,这个世界尚处在拥有战争的时局当中。

血色的1937、血色的南京、血色的中国,仇恨可以忘却,但是国耻却要长记于心。

第五篇:丹麦女王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中的丹麦“黄玫瑰”

南京大屠杀期间,1911年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的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用自己的力量救助和保护了近两万名中国难民,受到中丹两国人民的尊敬。

1937年12月5日,26岁的辛德贝格受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派遣,与受德国禅臣洋行派遣的京特博士,一起从上海赶到位于南京栖霞山附近的南京江南水泥厂,并负责守护江南水泥厂从丹麦购买的、年产20万吨水泥的生产设备。

南京沦陷后,为阻止日本屠杀者,辛德贝格、京特等人利用外国人身份,在江南水泥厂周围插满丹麦和德国国旗,庇护了当时在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栖霞寺难民所的约2万名中国难民。

因为日军暴行,辛德贝格不得不在1938年3月20日离开南京,但他不忘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暴行。

辛德贝格终身未婚,于1984年4月去世,骨灰撒入大海。

为了纪念这段战争期间铸就的中丹国际友谊,辛德贝格的妹妹比坦•安德森特地邀请当地知名园艺师整整花了3年时间,于2004年,成功培育了一种新型黄色玫瑰,命名为“南京•辛德贝格玫瑰”。2006年,“南京•辛德贝格玫瑰”被种在了中国南京的土地上,在次年移植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并在那里专门辟出“南京•辛德贝格玫瑰”园,用以纪念辛德贝格先生和那段难忘的历史。(腾讯新闻综合中新社报道)

返回腾讯网首页>>

下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记(五篇材料)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记湖北省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杨艳丽到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到达后,只见纪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英语导游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英语导游词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Victims In Nanjing Massacre By Japanese Invaders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the way to The Mem......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小编整理)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范文三篇 不忘历史 牢记使命——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英语导游词(5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英语导游词发布日期:2013-11-04 访问次数:219次 字号:[ 大 中 小 ]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Victims In Nanjing Massacre By Japanese In......

    通讯稿-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系列活动之参观纪念馆[五篇模版]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逝者,XXX年X月X日,由XX大学XX学院主办,XX学院协办的“XX大学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五(—)王懿 刚参观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突然心疼的说不出话来,所有华丽的辞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一堆堆的尸体,一张张绝望的脸,我一次又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10月21日是我们班例行的党团活动日,我们班组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七个地方,按顺序来,第一个就是纪念馆门口的一组雕像,表现的是大......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刘美玉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大屠杀”,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