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时间:2019-05-14 19: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第一篇: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目录

一、悲剧人生的简介.......................................................................................................4

1.富贵的悲惨人生...........................................................................................................4 2.富贵身边人的悲剧命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苦难生活中的温情.................................................................错误!未定义书签。

1.亲情的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2.苦难中的亲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富贵的生存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在苦难中忍耐...............................................................................................................6 2.把一切交给命运...........................................................................................................7

四、不同学者对悲剧命运下表达的人生哲学的探讨.................错误!未定义书签。

1.余华人生观...................................................................................................................8 2.中国式的生存哲学.......................................................................................................8 3.佛教生存理念...............................................................................................................9 结论.........................................................................................................................................12 参考文献.................................................................................................................................12

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

××××专业学生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苦难与生命,历来是各个时代作家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无论是鲁迅《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死去,或者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凄凉结局,无一不体现出底层人民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悲惨结局,毫不例外的铺垫了任务的悲剧命运,这或许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余华的《活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关键词:苦难与生命悲剧命运生存理念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armers in Yu Hua's “live”

Student majoring in ××××

Name

Tutor

Name

Abstract:Life misery and historically various writers tireless pursuit of something, whether it is the tragic fate of Lu Xun “Xianglinsao” Xianglinsao, or the cold and hunger of the match selling little girl “small girl to die, or is the dismal outcome of Lao She” Camel Xiangzi “, reflect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in the face of hardship the tragic ending, without exception, pave the way for the tragic fate of the task, which is perhaps the epitome of the era.Yu Hua's ”alive“ is demonstrating the ability to bear in the situation of extreme hardship to the people.In this novel, shaping the tragic image of a farmers suffer a variety of combat but always endure in silence--wealth, wealth and uphold the attitude of life.Not only is a farmer in the time of survival experience, it is a person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common survival philosophy and attitude towards lif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armers in Yu Hua's ”living“, In a ”live" to reveal and demonstrate the underlying Chinese farmers living hard, and suffering in life to bear ability, expressing face survival idea and the survival strategy of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suffering.Key words: Suffering and life Tragic fate survival philosophy

一、绪论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余华《活着》中命运悲惨的农民的富贵的悲剧人生展开描述,通过富贵的苦难人生,探讨余华的生存哲学,以及余华生存哲学的来源。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毫不吝啬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命运,令无线唏嘘感慨却又无可奈何,福贵无疑是一个极端悲剧的形象,他眼睁睁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忍受着生命的极端悲苦;另一方面,富贵又是一个坚强的形象,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却有一次又一次坚强的承受下来。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对余华在《活着》中所要表现的生命哲学进行探讨,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2.研究综述

余华的《活着》集中表现了90年代农民的生存哲学,表达了极端苦难之下的悲剧人物所秉持的生存理念,余华呈现的“活着”的力量不是用挣扎的倔脾气支撑下去,而是超然自己,将命运赋予的人生的所有苦难以自己的责任、以自己的十字架承受而能够享有人生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余华的小说正在主张,在整个人生能够承受的苦难的精神世界里,人生的幸福和不幸、欢乐和悲痛都会是一种“享有”,人生的苦难能够变成回忆里的享有,可以说,正是凭着这样的生存理念,富贵“活着”,这不是软弱,不是退缩,是那个年代生存下去的独特智慧。余华通过这种探索,我们可以知道对人类和人生的深刻的同情和信赖、对生存充满力量的肯定、对生存的超越性的希望。这就是余华自己的文学要写出来的或者终于自负写出来的真理和高尚。余华小说给我们的感动的根底里有向人类和生存的超越意志,那个后面有文学的真理应该引出来高尚和真理、永远和希望的余华的坚强的信念。结果,给我们传来的就是对人类和生存更深的同感和对那可能性的信赖。

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法,对历年来各个学者们关于余华《活着》富贵的悲剧人生以及余华生存哲学的探讨进行了总结与借鉴,希望能够对余华的生存哲学有更深的理解。

4.研究意义

最困难的不是死去,而是在受尽苦难之后艰难的活着,死亡从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活着,富贵的一生可谓是没有多少幸福生活,但是他还是坚强的活着,在受尽各种生死离别的打击之后,这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已经足够我们学习,在余华的笔下,这个一生受苦的老农民无疑是睿智的,他的生存理念值得后人不断学习研究,同时,余华的这部作品影响深远,对这部作品生存哲学的研究就是向经典致敬的过程。

二、《活着》死亡悲剧的内涵

1.死亡悲剧的渲染

看过《活着》的人心里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徐富贵活着似乎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亲人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一个个的死去,在他由于输光家产而由一个阔少变成一个穷光蛋以后,他的父亲在亲手变卖田产之后,在从老宅搬向茅屋的当天死去;富贵在经历了由人生高峰跌向谷底,甚至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时候终于洗心革面,开始勤勤恳恳做劳动,老老实实过生活,学会关心妻子、疼爱子女之后,人生的苦难却又接踵而至。他在为病中的母亲买药时被抓壮丁,在经历了两年的出生入死之后,终于得以回家,却又得知,一直疼爱自己的母亲在他被抓不久就因病死去,聪明可爱的大女儿凤霞也在他被抓的日子里,因为一次猝不及防的高烧而永远地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苦难远远不止这些,在其后的日子中,厄运的影子一直追随着他,残暴地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人的生命,没有一丝怜惜,也毫不同情。单纯善良的儿子也因为医生的愚昧无知以及谄媚心态,在为校长献血的过程中,被抽血过多而致死;而从小受尽苦难,本已嫁为人妇,好不容易有一个幸福归宿的女儿,却在产后痛苦的思雨大出血;妻子家珍善良贤惠,在苦难的日子里始终陪着富贵不曾离去,却因积劳成疾,被软骨病夺去了生命;老实能干的女婿二喜,因一次工地事故,被两排水泥板活活夹死;活泼可爱的小外孙因吃豆子过多而被撑死。在受到不同的极端的苦难打击后,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最后剩下他一个人,虽然孤单,但他却活着。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个或者一群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主人公的性格或者命运或者是高贵的品质,在富贵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小说的春生是富贵身边为数不多的一个朋友,春生与富贵一起经历了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两人曾苦难与共。多年之后重逢的场合是在富贵的儿子有庆死于非命,而嫁祸者正是春生的老婆时,此时春生已是一县之长,富贵只是一个在土地上求安身立命而不得的贫苦农民,两人的社会地位悬殊。接下来的“文

化大革命”,贵为一县之长的春生沦为阶下囚,过了一段人人得以拳打脚踢的日子。在春生眼里,富贵是值得信赖的,因为被打得浑身肿烫的春生曾在深夜偷偷跑来找富贵,告诉他“我不想活了”,显然这只是他愤怒的宣泄,情绪的反抗,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富贵这里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然而最后春生还是选择了死亡。这个人的死亡易被人忽视,但正是这个人的死从另一个侧面映衬了富贵对待苦难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富贵的妻子家珍简单的一句:“春生,你要活着”,讲述一切生活及生命的意义。众多的死亡中,唯有他是自己选择死亡的。从生命的层面上来讲,春生自动放弃生命,与那些美丽鲜活的生命突然遭受死亡袭击相比,他的死显得懦弱无力。但他不可谓不聪明果敢,因为他得以在南征北战中幸存,并当上解放军干部。与富贵相比,他有更深的文化思想,关于国家,关于政治,关于生命,他都有自己的思考。然而,所谓`无欲则刚',春生的生命也因此变得脆弱。

1.2.经历苦难后的洒脱

富贵微笑地看着我,西落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精神。他说“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的心里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我”在富贵的脸上,看不到苦难摧残留下的悲伤和颓唐,看到的只是远处的田野呈现出舒展的姿态,看上去是那么的广阔,无边无际,看到的是宁静在遥远处波动。这种已磨砺为一种柔性的品质,时刻保卫着他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富贵就是这样的人,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对于富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的超越和平静。”所以,富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在这无边无际的苦难与绝望中,作者也好心的留下了一丝温情与希望,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十年过去,起码还有“两个老不死”———徐富贵和老牛“富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都活着。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临死亡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久了,但它却在死亡来临的最后关口哭了,也许是因为跟富贵一样,虽然受尽苦难,但内心深处仍有对生存的深深眷恋,于是它哭了,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哭,所以受尽苦难的富贵买下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也叫“富贵”,至于富贵买下它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老牛的身上,看到了同命相连的心心相惜吧。同时,在中国

11选自《活着》原文片段

人的眼里,终日在田间劳作的牛,代表着忍耐、持久与坚韧,这与富贵的生活理念以及人生经历何其相似,于是,作者安排这样有着相同之处的两个“伙伴”在余下的人生中相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了吧。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在感受被苦难死亡的气息笼罩的同时,还体验到富贵亲人之间流露出的温情以及富贵深刻的家庭情结。当富贵输光家产后,他因为全家将跟着他受罪而感到无比的愧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是家人并没有因此而给他多少责怪,更多的是宽容和理解。富贵的爹说:“富贵呀,赌债也是债,自古没有欠债不还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还有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钱来。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钱去还债吧。”他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家珍一边替他捶背一边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家人的理解与宽容重新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使富贵在家业败落后,放下了架子,不再虚荣,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过生活。

在眼泪与血汗中艰难地活着,日子虽让人心酸又充满着令人感动的情节:年迈的老母亲颤巍巍地下地帮忙,小儿子对父亲无限体贴,被丈人接走的妻子也抱着刚生的儿子回了家。在艰难困苦中,老婆孩子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缕温馨。当他被拉做壮丁,在枪林弹雨,死人如麻,随时会丧命的战场中,“我是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他心中惦念的是自己的家,正是因为对家的深厚情结支撑着他在枪林弹雨中求生的意念。当富贵终于回到家中,他对全家人的团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满足;最让我感动的是女婿二喜因为需要还债而不舍得买蚊帐,到了夏天,屋里的蚊子特别多的时候,天一黑二喜便躺在床上去喂蚊子,让凤霞在外面乘凉,他总是先把蚊子喂饱才让凤霞去睡觉。有几次凤霞进去看他,他就焦急,一把将她推出去。看他被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点,“我”也心疼,说:“你别这样。”二喜说:“我一个人,蚊子多咬几口捡不了什么便宜,凤霞可是两个人啊!”这些在苦难中难得的温情,也是支撑着富贵在遭受一个个极端打击的情况下仍坚持活下去而没有走向崩溃的原因之一。

2.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2.1在苦难中忍耐

在经历了如此极端的悲剧之后,富贵为什么能活着,而没有走向死亡的命运?我想,这与富贵的生存理念有关,或者说,与余华对“活着”的理解有关,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一词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2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句话是对解脱苦难的最好诠释,也是余华把主人公置于如此悲惨的背景下的原因,正是在苦难的漩涡中,生命的张力才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富贵一家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才更加震惊。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接二连三的丧亲之痛,可是并没有充满血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一丝愤怒,似乎一切都是在沿着该走的脉络在前进,一切都那么的平淡。有的只是富贵在苦难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的忍耐与包容,以至再大的苦难来临,富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力之中。但忍耐的背后又是何种力量在支撑着他呢?他的精神支柱又是什么呢?

2.2把一切交给命运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正是终日在泥土中挣扎,始终摆脱不掉贫苦和灾难的富贵的全部的人生哲学观。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定。富贵经常提到“命”。一种宿命观念始终影响着富贵。在富贵的观念中,他的生活潦倒是命,他活着比人长寿是命,他娶了家珍这样一个好女人是命,凤霞被送走是命,苦根没爹没娘是命,徐家人的受苦受难是命。在他的认知中,他是一个微小无力的人,没有与命运抗争的能力,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服从和等待:平静地接受苦难的命运,等待一切痛苦的来临,不与命运做无谓的抗争,甚至不做质疑追问。正是富贵这种对命运强烈的顺从与认同感,缓冲了他在多灾多难的现实中生存的焦虑,也冲刷掉了富贵对于事实的追问,使他能默默地承受着生活所赋予的各种苦难。尽管很多时候,他自己的选择也成为别人命运的构成因素之一,但他仍然把他们归之于命运的安排。在他因为无法同时解决有庆上学和抚养凤霞两个问题时,他们忍痛做出了送掉凤霞的决定。对于这个决定富贵的解释是“凤霞命苦,这辈子看来是要苦到底了。有庆可不能苦一辈子———总得有一个日后过得好一点。”可以看出,牺牲凤霞是为有庆,是富贵夫妇内心愧疚而又不得不做出的一个决定,尽管这是在他的选择下对凤霞命运的改变,可他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用这个借口给自己的选择做出了解释,也给生活的残酷寻找到了一个归宿;而在大炼钢铁时,风水先生选煮钢铁的地方,因为和家珍认识的缘故,免了烧屋的灾祸,而村里的老孙头家被选中了。富贵知道这很大的原因是风水先生给家珍的人情,但仍然归于“都是命”,“是灾祸找上他的”;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了,看看我身边的人,龙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2

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陪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正是这样如此泛化地使用`命'的概念,避开所有个人主动性的因素及其责任,以`自然'或`命'的名义交付所有的生存重负。我们可以看到了富贵对宿命的认同所带来的淡然超脱的一面。

3三《活着》死亡悲剧的哲学探源

1.余华生存哲学概念

徐富贵的生活无疑是悲惨的,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其实表达了余华对于真正的人的关注以及文学观,余华曾在一个访谈上说过,“我只是一位作家,我的兴趣和责任是要求自己写出真正的人,确切的说是真正的中国人。我的立场十分简单,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是应该关心政治和社会价值还是应该关心大众消费的潮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家应该关心真正的人。”正是基于对真正的人的关注,余华在对小说的描写中,倾注了对生存的深刻的怜悯和同情之心,小说中的人物表现了向往高尚和超越、生存真理及对生存的希望。苦难作为余华反复叙述的一个主题,大致体现在“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两个层面上,余华在小说的苦难叙述中隐去了“知性主题和道德主体”的介入, 他也发现了缓解苦难生活的三种方式回忆、忍耐、幽默。余华并不只是为揭示苦难而叙述苦难、展示苦难,为内心涌动的强烈而独特的“生命意识”找到一种特殊的呈现方式才是其根本动因。那么,在余华的苦难文学中,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与生存哲学呢? 应该是忍耐。不仅是徐富贵,在余华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两个主人公都遭受了极端悲苦的命运,然而,在苦难的命运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忍耐,“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542.余华生存哲学主要思想

3456 余华,余华精品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8月

余华、叶立文。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小说评论》,1996年第4期 樊星,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一《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余华,活着

2.1中国式生存哲学

富贵最后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曾不无感概地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了,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去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福贵的这番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也非常朴实,但细细品味,其中似乎又蕴含了某种“无欲之境乃至高之境”的中国式的生存理念。作为中国乡村社会中最低层的生存者,福贵的生存愿望和生存方式都很简单,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己,因此他很少与社会、历史构成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也很少与邻里之间产生伦理道德的冲突。除了年轻时浪荡过一阵子之外,他无外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安分守己者,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农民。理想、抱负、地位„„所有这些人类正常德欲望都被他自己内心中剔的一干二净,人物与命运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只剩下生与死的最直接的对视。

2.2.佛教生存理念

在活着的序言中,余华说他的小说是在表达人和现实的一种紧张关系,实际上他大多数的小说都是如此的,即对生存的虔诚关注,也即对苦的关注。《活着》中有浓厚的佛教意蕴。在佛教看来,众生为无常患累,不能自我主宰,因而活在世上必受无量诸苦,所以生存就是苦。据说,佛祖在成佛之前,作为王子有两件事情对他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并直接成为他探寻人生的动因。一是他谈到一条大青虫被一堆蚂蚁咬得满地翻滚,由此看出现世苦难的普遍性二是看到在烈日之下,一瘦骨磷峋的老者和一头像老者一样瘦的老牛在吃力地耕地,由此看出现世的不平等性。”在谈到《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时,余华也说“福贵最早来到我脑子里时是这样的,一个老人,在中午的阳光下犁田,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皱纹里嵌满了土。”“由此可见余华在潜意识中对现世的理解和释迩是相似的,这主要表现在关于人的苦、生、死等切近生命本身的诸方面。但余华不是佛陀,只能说他有佛性,况且他对现世众生的理解,也又局限在形而下的层面。

2.3人道主义精神的折射

刚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余华的《活着》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情怀,我一定会报之以冷笑。我看到的知识徐富贵经历了人生一次一次极端痛苦的打击,人道主义又表现在哪里?后来才发现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用苦难的外衣向我们展示了人道主义的柔情,生命意识就包含在这种苦难、超越以及升华的过程当中,使人重新认识到了小说叙事对生命存在状况的一种尊重。“活着”就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展示了生命中最深厚最顽强的精神力量,“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漾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余华的最大愿望就是想通过《活着》,传达“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这一充满苦难意味的存在本相。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本体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活着”的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得,它仅仅是人的欲望或者是荔枝扩张的要求而己。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但是,在“活着”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中,却又包含着生命里许多复杂的人生况味,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去尝试克服、度过它”。显然,这是余华对自身艺术调整后的“受难”主题的再次拓展,也是他开始与现实建立新型关系后的一次积极的努力。余华在作品中,表明了他在写作中开始对“诚实”和“向善”伦理召唤。同时 ,他还明确的表达了“同情与怜悯之心”对于作家作为一个精神劳作者的不可或缺,强调了悲悯情怀在写作中的价值意义和信念立场。在别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将生命与人道主义奉为其写作的终极目标“我写作是因为我根本就无法放弃写作。自从我十五年前开始动笔,写作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明白写作可以改变一个人,把他从一个一直坚强的人变成个爱流泪、优柔寡断的声、,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我并不是要贬低写作。恰恰相反,我要强调写作对个人的重要,因为文学最终的力量就是软化人心,让热爱文学的人在远隔千里、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还能相互热爱。

2.5道家对生死的超越

《活着》亦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道家文化超越死亡的观念。福贵经历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的过程,也由此经历了一个从悲痛到超脱的精神蜕变过程。,因为父亲是被他活活气死的,因此对父亲的死,福贵是既悲痛又愧疚;同样的,对母亲的死,福贵也是愧疚不已,因为在母亲最艰苦最凄惨的时候,他却不在身边;儿子有庆的死,让他悲痛不已;女儿凤霞死于难产时, 10

福贵觉得“我心里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到了那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至此,富贵的伤痛到了极点,到妻子家珍死时,福贵己看破生死之限,达到了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他微笑着告诉“我”,“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他的微笑、他的淡淡的语气,令人看不到丝毫悲伤,只感到对死亡超越的精神状态。直到最后连女婿和外孙也死了,福贵与老牛为伴,唱着歌谣,悠然自得于天地万物之间。这不由得令人想到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典故。福贵对死亡的态度正与庄子的死亡意识相对应开始不知生死乃性命之始之本,故而悲伤既而认识到生命之始本无生,死亡之本乃形变,最终认识到死亡只不过是寝于天地之巨室,返归基本始本真而已,故而以达观超脱的态度面对死亡。老庄都把“一”作为摆脱和超越死亡的关键“老子主张人与道,`合二为一',庄子倡导`生死齐一',这里的`一'与`道'是相同的,都是指人与自然、生与死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人只有生存的本能,而无时间的忧虑,更不会把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死亡相联系。由此便能做到泯物我、超厉害、同是非,达到所谓的`至乐'之境”。福贵亲历了那么多的死亡经历之后,最终领悟到生死本一体,从而超越死亡的烦恼和局限,达到一种“齐平生死”的境界。

3.余华哲学观主要来源

余华的《活着》集中表现了90年代农民的生存哲学,表达了极端苦难之下的悲剧人物所秉持的生存理念,余华呈现的“活着”的力量不是用挣扎的倔脾气支撑下去,而是超然自己,将命运赋予的人生的所有苦难以自己的责任、以自己的十字架承受而能够享有人生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余华的小说正在主张,在整个人生能够承受的苦难的精神世界里,人生的幸福和不幸、欢乐和悲痛都会是一种“享有”,人生的苦难能够变成回忆里的享有,可以说,正是凭着这样的生存理念,富贵“活着”,这不是软弱,不是退缩,是那个年代生存下去的独特智慧。余华通过这种探索,我们可以知道对人类和人生的深刻的同情和信赖、对生存充满力量的肯定、对生存的超越性的希望。这就是余华自己的文学要写出来的或者终于自负写出来的真理和高尚。余华小说给我们的感动的根底里有向人类和生存的超越意志,那个后面有文学的真理应该引出来高尚和真理、永远和希望的余华的坚强的信念。结果,给我们传来的就是对人类和生存更深的同感和对那可能性的信赖。

结论

《活着》充满着人生的苦难。在余华看来,无论你高居显位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身无分文,人“活着”就要受苦。苦难充斥在生活中,你无法逃避。但他小说中的人物却是通过各自的理想、各自的生存理念去接受苦难、承受苦难,面对苦难并不是绝望地呼号和无力地呻吟。《活着》的故事告诉着我们,人的存在本就与苦难相连,活着就要受苦,苦难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苦难,人类无须逃避也无法逃避。余华曾说:“《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当然,《活着》也讲述了中国人这几十年是怎样熬过来的。”[15]P136余华还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6]P216福贵所持的面对苦难而活着的在世态度不仅是一个农民的生存体验,他所表述的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态度和生存策略。它告诉我们尽管命运注定是悲剧,然而生存的意义就在于活着,关键是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最初的岁月[ EB/OL].文学视界.余华专栏, [2][美].S.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lihaiba:论余华小说的苦难意识,余华评论集

[4][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5]黄海.解读《活着》:极度生存状态下生命个体的真实本相和生存意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5).[6]范家进.中国现当代小说点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313.[7]范家进.中国现当代小说点击[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313-314.[8]蔡爱青,黄自然.余华小说《活着》解读[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9]陈慧萍.新加坡教育制定政策的问题与挑战:历史概要[M].2007.[10]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2005.[11]汤一介.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2]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13]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二篇:死亡直逼下的温情——论余华的《活着》

死亡直逼下的温情

——探析余华《活着》

摘要: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用冷酷的“死亡”这一主题,描写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死亡,平实的叙述了富贵苦难的一生。看似残忍,但在死亡的逼迫下,却也传达出人性特有的温情,传达出生命积极的意义,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活着》让我们不仅透视到死亡直逼下人们的无奈与悲哀,也可以感受到人间温情的伟大与美丽。懂得温情救赎下的人们是如何活着,如何不死。使人们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过程,关注当下的生活。

关键词:死亡;活着;温情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悟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泛滥的暴力、习见的死亡、下意识的原始冲动、荒诞的命运和“疯子式”的神经质常常充斥着他所描写的事物中,将丑恶和死亡表现的纤毫毕见,淋漓尽致,总会带给读者触目惊心,错愕当场的无奈之感。他否认人身上出现美好、高尚的可能性,人们习惯称呼他“残忍的余华”。作者自己也不否认,“长期以来,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作品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作品中“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1]这也许与他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有关,也许与他的体验与偏好有关,余华在揭示人性恶方面的确是深刻而近乎残酷,人类间的一切美好的感情似乎都被死亡及其恐惧所葬送。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作品中一改前期无边无际,冷酷阴森的死亡恐怖,转而面对死亡和困苦,显现出温情和怜悯。《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但人世间充斥的不仅是残酷和困苦,却也充满温情,这也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他说过“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随着时间段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2]这篇具有“闪光质地”的作品,以其对苦难下人类间存在的伟大的温情的独特探索,带给读者死亡笼罩下一片崭新的温馨世界。

一、《活着》的文本解读

(一)内容概要

《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架全文。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收集民间歌谣的年轻人,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富贵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死于难产。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到头来,福贵孑然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向他们靠拢,甚至摧毁他们脆弱的生命。死亡,它不再抽象,它是如此的真实,如此地接近!整部小说叙述的就是福贵的苦难史。亲人频繁的死亡使读者泪流不止,但同时也表达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小说中没有描写死亡的恐惧和颤栗,只是讲故事式的叙述和介绍,渗透着人物间的感情,至始至终伴随着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些“高尚”而美好的人间真情,一次次把富贵及其家人从死亡的深渊中拯救出来,向着生命的方向和终极意义不断前行。让人们懂得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3],“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4]

(二)《活着》在叙事技巧方面体现的温暖人情。

首先,《活着》运用讲故事的叙事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框架。福贵作为讲述者,“我”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这首先就使故事本身与讲述者产生一种时空上的距离,苦难和死亡显得客观和冷静,温情显得高尚和伟大。一位黝黑的老人在那个充满阳光的正午,高兴地绘声绘色地讲着他自己的故事。没有一丝悲伤痛苦,没有一丝悲观厌世,只有对活着的喜悦和欢畅,只有超越一切的宁静和淡薄。读者会因这种超然心境而得到心灵的净化。由于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回忆自己的故事,叙述的时间和故事发生的时间之间存在一个时间的距离,当下的情绪与事件发生时的心情存在一定差异,使小说中的悲惨的故事显示出“死”的超然,反衬出“活着”的意义:“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处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样使整个小说笼罩着一种空灵、超逸的精神氛围,并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

其次,《活着》的语言简单朴素、单纯。在小说中,作家摒除了知识分子的叙事语调,摒除了抽象的隐喻话语,也摒除了价值判断式的表达,而将话语基调恰当地建立在福贵农民是生存背景上,主要通过简易的人物对话和细节行动来叙述故事,人物的内心情感隐藏在文字的表象之下。

再次,《活着》中几乎没有心理描写。余华认为心理描写是不可靠的作家不是像心理学家那样用意识流去剖析,而是用人物行动和语言去表现,让读者去感受、猜测和想象潜藏在“冰”下的巨大部分。[5]比如在讲述有庆死的时候,平静的叙述、简朴的语言,表现出对世事的沧桑感。对抽血、报丧、打医生、见到春生等情节没有大段的描写,而是用简短的对话,快节奏地展示一个个冲突的场景,展示了无奈的苦难。

二、当死亡主宰“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这是我读完《活着》后最直接的感受。主人公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从此,死亡便与富贵以及他的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在战场上,他每时每刻都在面对死亡的威胁,几乎每天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的死去。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最终受不住这沉重打击凄然离世。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不曾想到死于难产。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到头来,福贵孑然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富贵亲手埋葬了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7人。这一切让我们不能不悲痛枉然,痛惜白发人送黑发人,痛斥命运的不公。“家里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亲手埋的。”福贵这样淡淡地诉说死亡。他依然地活着,他以笑的方式哭,用“活着”这一亘古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最真实的状态。但在这死亡的悲痛和残忍的逼迫下,我们又深深地体会到人间的情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这种情不管是深是浅但一定是真情!伟大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交织在这个故事里,死亡的突兀感一直压迫着人的心灵,使人欲罢不能。文字间流露出的感情像小溪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当看到富贵因豪赌而负债累累,父母非但没有将他逐出家门反而全力置换家产为其还债时,我们会感到宽慰;当妻子家珍毅然回家要回到富贵身边时,我们会感动;当看到福贵的儿子与孙子都是懂事且孝顺时我们总会发自内心的愉悦,看到

凤霞找到了一个厚道本分的丈夫二喜时,我们总会为之而喜;但同样,当看到那些可爱的子孙和孝顺的女婿一一离去时,又会有种揪心的离别的痛楚。终于,当福贵唯一的孙子也有些死亡的征兆时,我们会在心底小心的呼喊:“不要,别再让苦根死掉了!”我们的感情已经融入了作品当中。当然有些东西依旧活着,比如那头即将被人宰杀死的老牛,为人类辛勤劳苦一辈子,最终逃脱不了被贪婪的人吃掉的命运。但它遇到了福贵,他在众人的嘲笑和不解下买下了它。也许它不会死了,至少不会死在人类残忍的刀子下。它最后会在活着的状态下死去,归于尘土,像人类一样。

正是有了这些亲情的支持与慰藉,富贵才没有倒下,才活着到了最后,才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幸福。“在旁人眼中富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富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6]

三、温情救赎下的“活着”

温情可以塑造人,也只有温情可以使人永不寂寞,因为人总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福贵是不寂寞的,他有过慈爱的母亲,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美丽聪明的女儿,有情义的女婿,倔强可爱的有庆,还有虽然夭折了却和他相依为命好几年的小精灵苦根,福贵和亲人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汇成了永不枯竭的生命源泉,这些让他孤单的生命在温暖的回忆中有所寄托。其实整部作品中对死别痛苦的描写笔墨并不是很多,最主要就是福贵对昔日艰难而温馨的生活的深情追忆。[7]

(一)难舍的亲情

亲情是作品中的主旋律。虽然福贵的苦难不断,但一家三代间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无论是父母、妻子家珍、还是女儿凤霞、儿子有庆、女婿二喜,都特别善解人意,都非常懂得亲情的温暖,都体现了某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亲情间的伦理温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活着》中最为闪光的精神基点。“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时余华对《活着》的评价,也是《活着》的核心寓意。当福贵赌输掉了家产,“我娘到那时还在心疼我,她没怪我,倒是怪爹”。父亲在床上躺了三天后,没有“把我揍个半死”而是默默把地产和房屋抵押出去替儿子还债。当解放军允许俘虏回家时,福贵就急切地“要回家”,因为他太想家了,太想和娘、家珍、一双儿女团聚,一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从中我们都能感到遇到困难时家人之间的亲情。当亲人无法挽回地死去后,互相之间是那样的理解和体贴。凤霞生产大出血断了气,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在家等待报信的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这种“无言”的背后是亲人巨大的悲痛和冷静的接受。

(二)甜美的爱情

爱情是苦难阴霾中的一缕阳光。朴素、简洁的叙述中,爱情仍透射出温暖的光芒。福贵原是个地主少爷,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小姐。结合时二人都是富足人家的子女,可谓是门当户对。可家当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福贵爹和娘之间的爱情,小说中几乎没有着墨,但当福贵赌光了家产之后想借钱到城里开个小铺子,娘一声不吭,过了半晌才说“你爹的坟还在这里”,一句话把两位老人一生的感情喷涌般表达了出来,一下拨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眼泪哗然落下。老人的话朴素无华,但深深表达了福贵娘对福贵爹的怀念和依恋。一句话的份量是如此沉重,担起了老人一生的情和爱。这句话就象是大海上露出的冰山一角,使人感到隐藏在下面的巨大感情洪流。凤霞与二喜的结合是小说中最亮丽的风景,是唯一一个喜庆的情节。两位认识后,互相帮助,互相体贴。二喜第一次到凤霞家就给她家修房子;为了让凤霞满意,二喜借钱也“最气派”地迎娶凤霞。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给全家带来了最大的快乐。这些情节,都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冲击,情,才是人一世的追求和支撑

(三)珍贵的友情

《活着》中除了福贵一家人之外,其他的人物很少,但叙述中也体现了人间可贵的友情。长根是在福贵家长大的长工。福贵家产买掉后,长根也被辞了。三个月后长根就回来看主人一家。当看到福贵“穿着粗布衣服满身是泥,呜呜地哭”。在自家人的生活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福贵还“和娘商量留下长根”。春生是福贵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福贵儿子有庆为当县长的春生的妻子输血而死,福贵没有抱怨。春生在文革中被批斗而“不想活”,一直记恨春生的家珍却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原谅了他,鼓励他“要活着”。在那特殊的年代,友情显得是多么的珍贵。

四、“活着”的生命意义

《活着》是部伟大的作品,它以平淡的中国汉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它给那些“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

余华曾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8]是的,在这个芸芸众生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那只属于自己的田地,每一个人都只恪守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历程。当苦难降临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会是无所适从,我们恐惧苦难,担心自己以及自己身边最爱的亲人死去,我们自苦自恼,变得抑郁寡欢,怨天尤人,觉得自

己已然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殊不知却忘记了自己曾经和现在正在拥有的人生财富,那些不会因自己身陷囹圄而六亲不认的亲情,不会因自己走投无路而背信弃义的友情,不会因伴侣折翼而南辕北辙的爱情,正是这些高贵的人间真情,最终会使困顿中的我们坚强起来,毅然迎着风霜苦难坚持奋斗向前。余华作为一个有自己生活方式的作家,在这部小说里他深深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活着的道理,那就是恪守自己的内心生活,守住心灵的怀想,守望着属于自己的命运。

我们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温情救赎下孤独个体蓬勃生命,尽管余华写了大量的死亡,但他对生命终究是感恩的,因为他在本质上对生命是关怀的。正如小说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9]回想福贵的一生,读者也会思考人生。余华以一颗济世悯人的真诚之心,去感化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同时,也在告诉读者要珍惜生命,只有经历了磨难的生命才会真正理解到生活的真谛。

参考文献:

[1][2][4]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3]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5]李瑞萍.解读余华的《活着》兼论其叙事风格转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59-60.[6]余华.活着·日文版自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7]楚静.死亡重击下的生命承担与温情救赎[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03):120-121.[8]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9]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第三篇:浅析余华《活着》

像福贵那样《活着》

——浅析余华《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第四篇: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在《活着》一文中写到:我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因此,作者写出了《活着》,用简单、洁净、纯朴的文字,通俗流畅的叙述,真实贴切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以及怎样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阅读这本书,在感叹于作者所表达的那种超然的态度之外,更被那充满温情与民间特色的语言所折服。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那些朴素的语言让我感觉回到了家乡,仿佛这是发生在我家乡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余华写作的语言朴实,纯粹,白话,“俗气”。但正是这些直白纯粹通俗的语言,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一次次的与生活做斗争,活着,活着!看似唠叨是余华小说语言的一个特点,其实不是唠叨,人们甚至可以用“简洁”来形容他的文字。就是这些简洁的语言里透露出了温情,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民间特色。

在创作《在细雨中呼喊》时,余华已经开始在作品中透露悲悯的情怀,作品中的人物之间逐渐有了温情,这在《活着》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温情已成为作品的主调。对于这种变化,余华这样解释道“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叙述中的符号,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我应该尊重他们的声音,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了解的过程,当我感到理解得差不多了,我的小说也该结束了。”在《活着》中,很多语言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如福贵在青年、壮年、老年时期的语言是随着他性格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样的语言更具说服力、更有真实感。

总体来说,《活着》的文字有以下几个独特之处。

一、叙述手法运不用文人的笔法进行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刻画,而是以农民福贵的回忆,用“树下讲故事”的方式,达到高超的艺术效果。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余华深怕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会先入为主地影响自己对主人公的看法,从而影响到读者,所以,他选择了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述。正如他在序中写的:“我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在读者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的幸运者。”而作家不仅仅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福贵的故事,通过他自己对小说中一位“收集民间歌谣”的“游手好闲”者的讲述展开。无论作家以歌谣搜集者,或福贵本身来叙述,都是第一人称,但是福贵之于歌谣搜集者,就变成了第三人称。这种叙述方式的转变,通过人物来叙述人物,更加真实生动地凸现人物的性情,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作家更好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福贵进行描述和解读。

二、乡间自我讲叙的语言 《活着》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因此,叙述者即主人公福贵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加入了大量的自我评价。

其中有对自己年轻时所犯错误的忏悔,有对自己生活的宽慰也有乐天知命的顺从。福贵在讲述中对自己的出场是这样介绍的:“我是我们徐家的败家子,用我爹的话说,我是他的孽子。”讲到妻子家珍时,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现在想起来叫我心疼啊,我年轻时真是个乌龟王八蛋。这么好的女人,我对她又打又踢。”讲到儿子有庆时,福贵说“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子。”谈到自己现在孤单一人的生活时,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这些都是福贵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他是带着感恩和忏悔的心态去述说的,所以,福贵一家人的命运呈现给读者是温暖的,是充满感情的。在叙述中,福贵在该责备的时候责备了,在该遗憾的时候遗憾了,在该宽慰的时候也宽慰了。通过这些自我评价的语言,读者也仿佛跟随着福贵又经历了一次人生。

三、《活着》一文中的俚语口语是很具民间特色的,既贴近人物性格又符合整部作品的背景。这也是《活着》的语言独具特色的地方。如福贵在输光家产后,他娘不怪他却怪他爹,“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句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福贵在教训儿子有庆穿鞋坏得快时说“你这是穿的,还是啃的?”这样独特的问法恐怕也只能出自农民之口了。刚开始实行人民公社时,食堂天天都有肉吃,队长这样感叹道:“这日子过得比二流子还舒坦。”这些看似粗俗的语言实则反映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天天都有肉吃的日子谁都愿意过,可这也预示了随后到来的大饥荒。老年的福贵在听到两个女人谈论村里挣钱最多的那个男人时这样说道:“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这样的俚语口语既反映出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坎坷起伏后得出的做人哲理,也使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别具特色。

第五篇: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范文模版]

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8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余华活着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余华活着读后感1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因此,忍受与苦难造就了活着。

看书过程中对作者文笔无比佩服,用第一人称讲述他在田间遇到的这个叫福贵的老人的一生。却又恨他,恨作者一次次给我们一点点美好,一点点希望,却更把我们推向更大的深渊。

第一次大哭是有庆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个早上还迷迷瞪瞪就跑去给羊割草,中午放学又光脚跑三四十里地回家割草,急急忙忙扒了饭回学校的有庆就这样,被抽血死去。怎么能让人接受呢?等看到凤霞有了美好的家庭,却又因为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好不容易生下的苦根,却又因吃豆子而死。骗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狗屎。

我无法再像一开始那样批判福贵,将他不幸的开始归结于自作自受。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个世界上也从未有过“感同身受”这回事。没有经历过,其所言所行都十分苍白而无力。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你是福贵,你能挺过这么多苦难,继续活着吗?我想我是不能的,但是如果我真的成了福贵,可能也是这样活着。

我以前也总觉得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意义。有一段时间心理上出现了很强的抑郁情绪,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却感觉自己在泥潭里。在深渊,在低谷,甚至对生活失望,对人际交往无感,其实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我的经历跟福贵相比不值一提。

现在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余华活着读后感2

暑假时拿到了一本书,黑色的封面上映着更加乌黑的大字:活着。我很少看到一本书的题目就如此深沉,怀着巨大的好奇心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书是作者听了美国民歌后写下的小说,作者余华不动声色的让我们跟随着他冰冷的笔调,亲眼目睹人们在这个叫活着的故事里接二连三的死去。

大致阅览了这本小说,主要是讲了“我”在乡下听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福贵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由于好赌而输尽家财变成一个穷人,他的亲人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活到现在。

我的心情跌宕起伏,先是为福贵的败家而感到气愤,再后来又为了福贵悲惨的命运感到悲哀。整个故事氛围都比较阴沉沉,但是,无论福贵的命运有多么悲惨不堪,即使到了趋于死亡的边缘,他都活了下来,在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他年轻时并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当时的他放荡不羁,后来虽然变老实了,但是并不懂得教育孩子。不过仔细想想他还是有着其余人不曾拥有的品质。福贵受到的打击和痛苦是常人所没有的,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坚强的活着,不像春生因为在文革受挫折而自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在现实生活中,像福贵那样抹着浓厚的悲惨色调的人很少,但是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岖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气馁投降,或昂首挺胸继续前行,这样,生活中的大小细节和感受都会被我们遗忘,被时间所遗忘。

合上书本,鲜艳的红再次入我眼里。我知道时光如黑夜一样正在转瞬即逝,死亡也终会如黑夜从天而降。但只要像现在这样活着,宁静就在遥远的身旁波动……

余华活着读后感3

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充满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历经中华民国、抗战和解放后土改以及至今的多个时代,不管改革开放给一些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和财富,可对于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来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

据说,作者余华的拿手好戏是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读《活着》就是这种感觉,你不断的幻想书中的人物应该有个美满的生活了,可读下去作者会不断打碎你的幻想,阅读简直是在经历恐惧。

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作者余华想告诉读者的也许是: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余华活着读后感4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悲惨得让人的心一痛再痛,你不自觉地就会想: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快乐?为追求?还是为什么?

年少时总为月缺花残而伤感,也不时追问:人为什么活着?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加深,繁琐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让我习惯,也似乎让我麻木了,从此也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当读到余华的《活着》时,这个问题又现脑海,突然顿悟,人活着,只为活着,仅此而已。

主人公经历了一生的灾难,所有的亲人离他而去,他所拥有的也只有活着了。他一次次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但是他却有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面对春生,这个昔日患难与共的朋友,今日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仇人,他选择了埋葬仇恨,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和福贵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岂止用“幸福”二字来描绘,但生活有时总不能一帆风顺,也会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想想福贵,他经历了无尽的灾难却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们无法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对福贵人生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不要再问活着是为什么,活着,就是因为活着。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

余华活着读后感5

最近拜读了余华的作品《活着》,作者认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认为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而他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所以他以异常冷静地笔触描述了福贵老人的一生,告诉我们活着就是活着。

翻开血红的封面,主人翁一幕幕生活画面清晰呈现在脑海里,合上书本已成记忆。福贵生于富贵家庭,年轻时放浪不羁,将家产挥霍一空,成为普通佃户。后被强征入伍,九死一生逃回老家。在那样的年代,生存不容易,福贵眼见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自己和一条老牛。老牛是他因同情从屠夫手中买下来的,这印证了那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福贵承受住了难以承受的苦难,垂垂暮年与老牛相伴,和老牛念叨着亲人的名字,唱着歌谣: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在我看来,生命是载体,而生活是内容。不管我们一生要肩负多少责任,或者经历多少磨难,再或者享受多少辉煌,都是由生命来承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看轻生命,同时还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那些或好或坏的事情。

余华活着读后感6

合上《活着》这本书,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徐富贵的人生可谓坎坷,从走路都自带钱串声的阔少爷变为租赁土地对人低声下气的佃户,从锦衣玉食变成了破衣烂衫,吃糠咽菜,但这只是富贵悲剧生活的开始,父亲因为富贵赌博输光全部家产而气郁而死,母亲因富贵在抓药途中被抓去充军最终病死,儿子为校长献血时被抽血抽到停止了心跳,女儿又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苦命的外孙苦根与女婿相依为命,接着妻子家珍撒手人寰,女婿又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最后自己唯一的亲人苦根也被半锅豆子夺去了生命。

这是何等的苦难啊,而顽强的富贵最终战胜了它们,他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最终却安详地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无论生活怎样残酷,饱经苦难的富贵依然保持活着的意志,他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坚持顽强地活着。即便是在人生暮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之后,富贵买了一头和自己一样年迈的老牛,并为之取名富贵,他们孤单相伴,一起在黄昏的村头交流、劳作,历尽人生苦难的富贵却留给了世人一片祥和、宁静。

回想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因达不到自己理想的体重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又有多少人因工作不顺而怨声载道。我们会因父母对我们生活的横加干涉而愤愤不平,甚至横眉冷对,我们会有领导额外强加的工作而心中不满。我们会因孩子没有考出自己理想中的成绩而劝解甚至指责,为了让孩子能全面发展而费尽心思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我们甚至会抱怨社会发展太快,导致我们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前脚刚刚迈入,后脚已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我们抱怨,我们埋怨,我们愤世嫉俗,我们甚至借助平台大声疾呼,指责社会的不公,人情的淡漠。可是,这些与富贵的经历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不堪入耳”的,我们如果为这些事情而苦恼,似乎是太过于矫情了。即便是新闻中通报到的'跳楼,寻死事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富贵的相比,似乎也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生活艰辛,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无论怎样的苦难,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生命的理由。因为,唯有活着,才有希望。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余华活着读后感7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

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余华活着读后感8

《活着》这本书的作者余华,说实在话,因为读书少的原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作者。说来惭愧,小学和初中总会有各种理由推辞,使得读书经历不多,但对于读书,我还是很向往的。《活着》这本书我已经全部看完,之前也曾针对这本书写过几篇类似读后感之类的篇幅。因为语文老师的介绍,我接触了这本书,也是第一次对一本书分析得如此透彻,花费几张纸的笔墨去介绍。

书已经读完一个月多了,再回想其其中的情节,更多了一些奇特的感觉。今天,就让我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式来总结一下这本书——《活着》。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主人公福贵,在我的眼中,从书中我见证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玩世不恭到后来的勤恳努力,一生的坎坷让这位老人饱经沧桑,却又怀着对过去的回忆,情感坚持地过着自己剩下的余生,我感受到他的坚强和他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感情,令人动容。而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妻子家珍,当福贵家境败落,一无所有的时候,家珍从远处踏着坚定的步伐回到茅草屋中时,心中不免为之动容,一个如此放荡不羁的男人却仍让他不离不弃,她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令我深深牢记。

说到这里,便想到了可怜的风霞,从童年时的衣食无忧,再到少年时的失聪变哑,再到后来被父母狠心送人,风霞的一生充满了变数,但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她的本心一那份对父母的爱和责任,她担起来许多不属于她的责任,而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时的那种喜悦让我看到了她那份渴望爱情的少女心,只是结局太令人感伤,为何总会是这样的结局,这令我不得不深深陷入对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当时的底层社会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平等,当时社会昏暗到令人难过,还有那可爱的小有庆,脑海中总会浮现他与小羊亲昵的嬉戏,却因一场医疗事故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许多同学都在读到这里的时候留下了眼泪。

读完《活着》对生活进行全新的思考,让我们的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实现价值,好好活着!

下载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怎么写 活着"在我们语言是充满力量,他喊力量,是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责任,忍受展示给我们快乐和痛苦,余华《活着》读后感。无聊。和平庸。作为一......

    《活着》 余华 读后感

    读《活着》有感: 读余华的《活着》让我回忆起童年,想起老一辈的苦涩人生。虽然他的文字写的是那样的平淡,但是却感到那样的真实,那样的亲切。小小的一本书,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用......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班级:机械101学号:08030510139 姓名:徐新强 【摘要】: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关键词】:活......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余华《活着》读后感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

    浅析余华《活着》五篇范文

    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 -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

    余华活着读后感

    篇一:余华活着读后感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

    余华活着读后感

    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充满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历经中华民国、抗战和解放后土改以及至今的多个时代,余华活着读后感。不管改革开放给一些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和财富,可对于生活在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