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践行孝道演讲稿
小学生践行孝道演讲稿:孝道之花在我心中绽放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爸,啊,这个人就是妈……”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小时候虽然对它的内涵理解并不深刻,但能懂得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
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碗温热的汤面,学习时那一句温馨的提示,乘上校车前那一声小小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来没抱怨过一次,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报答得完呢?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生长在蜜罐中的我们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人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的家庭是五口之家,有爷爷,奶奶,爸爸,还有我的孪生哥哥,当然还有我啦!妈妈在四年前放弃婚姻离开了我们……天大有个家,地大有个爸,爸爸开了一家婚庆公司。整天忙里忙外,接单,策划,出婚庆。每当看见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我的心就会掠过一丝愧疚,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可我这小棉袄实在太小太薄,没有太大的能力帮爸爸,爸爸每接一单庆典都要在台历上标明:某某地方,谁谁家,庆典事项等,我知道爸爸事多,所以我总要翻台历,根据订单内容编成小册子,提前提醒爸爸,为庆典做准备,以免误了人家的喜事,由于出庆典前一天,都要把所有工作准备好,所以每到这一天,只要我在家,就会央求爸爸带我和哥哥一起去,我们帮他布置背景,摆放罗马柱,铺地毯。这点我可是非常在行的。知父莫如女,我是最了解爸爸的,每次爸爸出婚庆回来,都要喝大量的水,冬天我就提前准备好温开水加上蜂蜜调制。夏天我就在冰箱里镇好凉水加一点冰糖。为此,我总会得到爸爸的夸奖:“我的女儿就是乖!”
奶奶已经六十岁了,身体不是很好,患有高血压,最怕着急上火,为减轻奶奶的家务负担,我每天都帮助奶奶洗碗、扫地。为了哄奶奶开心,我鼓励奶奶去村里广场上打腰鼓,奶奶年岁大,学的慢。我就跟她一起学,回来教奶奶,让奶奶有个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我还经常把在学校里学的歌唱给奶奶听。每次我把考试卷出示在奶奶面前,奶奶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并竖起大拇指:“我的孙女就是了不起。”
给我点赞最多的要数爷爷了,爷爷的工作主要是放羊,喂养。我家里五十多只羊都归爷爷管,有时看着爷爷很辛苦,我也时常替爷爷喂羊。
第二篇:小学生孝道演讲稿
小学生关于孝道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做天经地义,因为我不知道,也不了解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之情,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他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你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了。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为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寄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快乐!
小学生关于孝道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村中学初二年级xx班,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之百善孝为先。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钱袋;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孝心,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我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三天两头地发烧感冒,输液打针,发烧的时候爸妈就一整晚一整晚不睡轮流坐在沙发上抱着我。我看过妈妈的一篇日记:孩子又连着病了几天了,没办法只能去输液却要在头皮上扎针,他一直紧紧地抓着我不放,医生没办法就把孩子从我手里抱了过去,可这时孩子的哭喊声更厉害了,一个护士根本压不住,医生没办法又叫他爸爸进去。
我忍不住掀起门帘往里看,看着爸爸狠着心把你的四肢压住,脸却偷偷地转了过去,孩子,你的眼光一直望着门口,一直盯着我,那么无助,那么无力,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妈妈’,宝贝,你知道吗?那天,你在里面哭,妈在外面哭,宝贝,别再哭着叫妈了,你再叫,妈的`心都要裂开了·····可是,当我问起妈妈我是不是很难管时,妈妈却总说我乖巧,懂事,体贴大人,她和爸爸为我受过的罪却从来没提起过......
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最爱最亲我们的两个人是谁?是父母!他们就是把全世界都给了我们却还是觉得不够的人!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从出生到哑哑学语,从开始学走路到上小学到今天离家来上中学,十几年的路程啊耗费了他们多少日子?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吧:
我们好像很潇洒抽着爸爸都买不起的烟;我们出门就打车,渴了就买饮料喝;我们好像很厉害稍不顺心就对父母大声地喊;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把父母当成不花钱的佣人;我很想知道我们凭什么这样?我们有什么好高傲的?父母已经赐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不经意间一天天的变老.....
所以,从这一刻起,不要再埋怨我们的父亲他没有钱不当官,我们的父亲他在外面已经很累很累回家却还要对着我们笑,但是,同学们,我们又没有在父亲最难的时候对他说上一句:“爸爸,你辛苦了!”今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走上前去抱抱她,并用尽平身力气对她说一声:“妈妈,我爱您!”那个曾经美丽动人的女子因为抚养你和我晒黑了脸,累弯了腰,操碎了心。
可是,他们从来无怨也无悔,因为我们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爱的珍宝。他们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过的好不好,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他们所有的心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我们是幸福的,他们就远是快乐的。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是中学生了,应该自己来照顾自己并且也应该照顾父母,孝敬父母,真诚地体会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片爱心,尽力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精神上为父母带来愉悦。这其实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了。大家说,对不对?
最后,还是以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结束我本次的演讲吧,谢谢大家。
小学生关于孝道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在20xx年的3月8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趁妈妈出去办事的时候,我心想:我能给妈妈做那些好事情呢?哦!我可以为妈妈打扫房子、做做家务。”
然后,我就开始忙了起来。我先打扫的'卫生间,我拿起抹布,在水池上擦了起来,哎呀!水池可真难擦呀!好多灰尘都擦不掉了……
我一直擦了好长时间,才擦完。我一看,时间不多了,我就看紧打扫完了水池,开始擦墙,我想了想,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拿抹布擦的话,那我就有好多的地方够不着了,可以拿拖把拖嘛!”
于是,我就抄起一根拖把,把它洗干净以后,我就照着墙,很有序的拖着,我是顺着墙的花纹拖的,拖完以后,我赶紧拿干拖把,把他拖干。
打扫完卫生间以后,我开始忙忙碌碌的拖地,扫地、做饭、收拾床上……,好多好多的东西,忙得我满头大汗,我忙完了,妈妈正好也回来了,妈妈高兴的说:你有这份孝心,妈妈就知足了!”看着妈妈幸福的笑脸,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美滋滋的想:看来呀!我也没有白忙活这一切,真是:我孝顺,我快乐。
小学生关于孝道演讲稿4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个儿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说,当晚辈的应当孝敬长辈。巍巍中华、泱泱华夏。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在古代,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在今天,韩瑜老师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毅然将自己的左肾,捐给了生命垂危的父亲,被誉为“大孝女”;大学生孟佩杰“带着瘫痪的养母上大学”,租住房子给予养母悉心照料,被誉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来,感天动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胜枚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爱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受恩不忘,知恩图报,羊、鸦亦如此,何况我们人呢?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我的爸爸是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每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回来,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劳家务;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爷爷,又要给我辅导功课。每当我看见爸爸的两鬓又增添了白发,妈妈的脸上又新长了皱纹,我就内心就像针扎一样,感到无比的内疚。爸爸的日复一日的咳嗽、妈妈的一遍一遍的唠叨告诉我:他们累了。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现在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父母的一点负担;我们可以出门时说一声“再见”,进门时抱一个微笑,让爸爸妈妈的心里充满阳光;我们可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我们可以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实并不难做到。
孝敬父母,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吧!
小学生关于孝道演讲稿5
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村中学初二年级**班**,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之百善孝为先。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钱袋;
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孝心,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我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三天两头地发烧感冒,输液打针,发烧的时候爸妈就一整晚一整晚不睡轮流坐在沙发上抱着我。我看过妈妈的一篇日记:孩子又连着病了几天了,没办法只能去输液却要在头皮上扎针,他一直紧紧地抓着我不放,医生没办法就把孩子从我手里抱了过去,可这时孩子的哭喊声更厉害了,一个护士根本压不住,医生没办法又叫他爸爸进去。我忍不住掀起门帘往里看,看着爸爸狠着心把你的四肢压住,脸却偷偷地转了过去,孩子,你的眼光一直望着门口,一直盯着我,那么无助,那么无力,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妈妈’,宝贝,你知道吗?那天,你在里面哭,妈在外面哭,宝贝,别再哭着叫妈了,你再叫,妈的心都要裂开了......可是,当我问起妈妈我是不是很难管时,妈妈却总说我乖巧,懂事,体贴大人,她和爸爸为我受过的罪却从来没提起过......
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最爱最亲我们的两个人是谁?是父母!他们就是把全世界都给了我们却还是觉得不够的人!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从出生到哑哑学语,从开始学走路到上小学到今天离家来上中学,十几年的路程啊耗费了他们多少日子?多少精力?多少心血?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所作所为吧:
我们好像很潇洒抽着爸爸都买不起的烟;我们出门就打车,渴了就买饮料喝;
我们好像很厉害稍不顺心就对父母大声地喊;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把父母当成不花钱的佣人;
我很想知道我们凭什么这样?我们有什么好高傲的?父母已经赐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不经意间一天天的变老......所以,从这一刻起,不要再埋怨我们的父亲他没有钱不当官,我们的父亲他在外面已经很累很累回家却还要对着我们笑,但是,同学们,我们又没有在父亲最难的.时候对他说上一句:爸爸,你辛苦了!”今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走上前去抱抱她,并用尽平身力气对她说一声:妈妈,我爱您!”那个曾经美丽动人的女子因为抚养你和我晒黑了脸,累弯了腰,操碎了心。可是,他们从来无怨也无悔,因为我们就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爱的珍宝。他们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过的好不好,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他们所有的心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我们是幸福的,他们就远是快乐的。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已是中学生了,应该自己来照顾自己并且也应该照顾父母,孝敬父母,真诚地体会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片爱心,尽力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精神上为父母带来愉悦。这其实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了。大家说,对不对?
最后,还是以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结束我本次的演讲吧,谢谢大家。
第三篇:懂得感恩,践行孝道演讲稿
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能够为大家演讲我感到很高兴。我演讲的题目是《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世间万物,莫不存感恩于心中。
感恩,是对他人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父母,既是是一种血缘情感的连接和爱心的延续,又是道义上对抚养自己、帮助自己的父母的一种感激,一种健康心态和性格的表现。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孝的报恩之根本宗旨。换言之,孝的核心意义在于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对子女“恩情”有如下三方面:一是生育之情,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育我鞠我”。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确,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要在这三个方面付出辛勤的劳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孝”,就同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报恩”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当说,“孝”的根据是“报恩”,这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纽带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是带有东方文化和东方道德传统特点的。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道德关系中,能不能对受到“恩惠”加以报答,是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和道德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中国有一句著名的道德格言就是“受恩必报,施惠莫记”。唐朝孟郊《游子吟》里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就是回报。在中国文化中,一些宗教同样有报恩的含义,如佛教就强调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就是父母恩。这种感恩的思想既是亲情的一种表达,也是讲求道义的折射。如果说,一个人,连父母对自己的“恩惠”都不能够、不愿意报答,甚至虐待父母,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会报答他人、社会、国家对他的“恩惠”呢?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强调“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应当说,是有道理的。
感恩报恩是孝的精髓,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实践感恩。我们不仅要知道感恩父母、还要知道感恩他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于社会关系之中,如果企业员工有了感恩的意识,他就会珍惜自己的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以图感恩给自己提供生活与展示条件的企业;如果企业本身有了感恩的理念,他就会珍惜自己的辉煌,不断创新,打造企业航母,以图感恩给自身成长与发展提供机遇、帮助的社会、国家。感恩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态度,是对给予企业的关爱、恩惠的心存感激和回报品质。企业伦理是一个阔大、厚重的体系,但感恩是构成企业伦理的核心。“孝,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因身家而致天下,孝贯其一生。感恩是孝文化的理论特色,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论。也可以说,“感恩”是企业认同的精神基础,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感恩的心态,包容、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崔庄小学践行孝道演讲稿
崔庄小学践行孝道演讲稿
(一)相信大家都一定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忙碌了一天后,还为婆婆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当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正在为奶奶洗脚时,自己也打好了洗脚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我也为你洗脚”。这一场景确实很令人感动,也让人深省,我们长这么大到底为父母都做过些什么?我们有几个人能记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欢吃的东西?父母的鞋码?这些看似很微不足到的事,却表现着我们是否对父母有一份孝心。
说起来也真够惭愧的,以上的问题,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实现在像我一样的人还真不少。但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是这样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语出惊人,发人深思。是啊!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时候,已经步入老龄。此时,他们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孝敬,而这种孝敬主要在亲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钱或雇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也就逐渐减少。商机之类错过了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时不再来,遗憾终生。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但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美德却被许多人淡忘和漠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在现在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当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气动了,就会嫌弃他们,埋怨他们,责怪他们,去说他们给你带来了累赘。更可气者还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弃他们于马路上而不顾。其实呀,这些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以看到,他们是残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良心,何谈什么孝心呢
所以大力宣传和建立孝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建立和谐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台湾作家龙应台谈过一件小事:有一天,她带着85岁的父亲去台北看《四郎探母》的演出,当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时,她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因为她父亲受到剧情的感染,想起自己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时,一天准备帮母亲到市场去买菜,路上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辗转流离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来不及道别的母亲……深受剧情感染的不仅是她父亲,曲终人散时,她发现不少中年儿女及老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这就是孝道文化的力量。正如龙应台指出的,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谐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与如今科技进步发达的社会相比,似乎古代人们对“孝”的理解更为深刻。为了增强现代学生的孝道观,中国科技大学的以为老师还特意为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那就是让同学们回家为父母洗脚,但是能完成“作业”的同学却很少,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错,它的确是一种形式,但它是种可以衡量我们给予父母的爱是不是也像父母给予我们的爱那么多的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为父母洗脚,那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我们可以为他们过生日,即使没有任何礼物;我们可以陪他们好好的吃一顿饭,即使没有大鱼大肉;我们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码,为他们买双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这些平凡的事,当我们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后就能体验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会、各个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题,不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稳定。而孝,正是调节家庭关系的一剂良药。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效忠国家的人。从孝出发,才能家和万事兴,才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让我们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只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只是一顿粗茶淡饭。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稍纵即失的眷恋,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住孝心的存在,记住孝心是无价的。
崔庄小学践行孝道演讲稿
(二)《百善孝为先》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个儿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说,当晚辈的应当孝敬长辈。巍巍中华、泱泱华夏。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在古代,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在今天,韩瑜老师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毅然将自己的左肾,捐给了生命垂危的父亲,被誉为“大孝女”;大学生孟佩杰“带着瘫痪的养母上大学”,租住房子给予养母悉心照料,被誉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来,感天动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胜枚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爱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受恩不忘,知恩图报,羊、鸦亦如此,何况我们人呢?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我的爸爸是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每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回来,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劳家务;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爷爷,又要给我辅导功课。每当我看见爸爸的两鬓又增添了白发,妈妈的脸上又新长了皱纹,我就内心就像针扎一样,感到无比的内疚。爸爸的日复一日的咳嗽、妈妈的一遍一遍的唠叨告诉我:他们累了。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现在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尽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父母的一点负担;我们可以出门时说一声“再见”,进门时抱一个微笑,让爸爸妈妈的心里充满阳光;我们可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我们可以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实并不难做到。
孝敬父母,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吧!
第五篇:懂得感恩-践行孝道演讲稿
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能够为大家演讲我感到很高兴。我演讲的题目是《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世间万物,莫不存感恩于心中。
感恩,是对他人的恩惠表示感激。感恩父母,既是是一种血缘情感的连接和爱心的延续,又是道义上对抚养自己、帮助自己的父母的一种感激,一种健康心态和性格的表现。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孝的报恩之根本宗旨。换言之,孝的核心意义在于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对子女“恩情”有如下三方面:一是生育之情,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中强调“孝”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育我鞠我”。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确,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要在这三个方面付出辛勤的劳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孝”,就同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报恩”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当说,“孝”的根据是“报恩”,这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纽带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是带有东方文化和东方道德传统特点的。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道德关系中,能不能对受到“恩惠”加以报答,是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和道德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中国有一句著名的道德格言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唐朝孟郊《游子吟》里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就是回报。在中国文化中,一些宗教同样有报恩的含义,如佛教就强调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之一就是父母恩。这种感恩的思想既是亲情的一种表达,也是讲求道义的折射。如果说,一个人,连父母对自己的“恩惠”都不能够、不愿意报答,甚至虐待父母,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会报答他人、社会、国家对他的“恩惠”呢?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中国传统道德之所以强调“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应当说,是有道理的。
感恩报恩是孝的精髓,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实践感恩。我们不仅要知道感恩父母、还要知道感恩他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我们园区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于社会关系之中,如果单位员工有了感恩的意识,这样他就会珍惜自己的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以感恩给自己提供生活与展示条件的单位;如果单位本身有了感恩的理念,他就会珍惜自己的辉煌,不断创新,以图报答给自身成长与发展提供机遇、帮助的社会、国家。感恩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态度,是对给予单位的关爱、恩惠的心存感激和回报品质。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感恩的心态,包容、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