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时间:2019-05-14 19: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第一篇: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稿

第四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一、人是有理想、信仰的。

人类学研究曾经有一个课题,就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是什么?有人列出了很多,比如人会用火、有语言、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等等。但后来发现,这些区别都不是唯一的。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也可直立行走、猩猩也会使用工具。后来又有人找出了唯一性,认为仰天睡觉是人和动物的唯一区别。如牛马都是趴着睡觉。可是有人说不对,因为有的小孩喜欢趴着睡。实际上,科学巳经揭示,真正意义上的人、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是有正常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理性的认识。而理想和信仰就是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理想是什么呢?理想是人们根据对现实人生的理解,为未来设计的一种形象化蓝图。人为什么会有理想呢?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人的无限需求和社会所能提供的现实条件是永远不可能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改造现实的愿望和动力,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未来。那么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应该怎样建设未来呢?这便是理想所要回答的问题。

有了理想,人就会感到精神有所依托,生活就有了目的和方向,意志就会变得坚毅而刚强,有再多的 困难,甚至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就是最好的说明。邓小平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相反,人一旦失去了理想,失去了追求的人生目标,精神上就会空虚、苦闷、彷徨,一事无成。历史上的八旗子弟、纨绔子弟,就是一面镜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小混混也是一面镜子。据《羊城晚报》04年3月22日的资料,英国伦敦有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他的一条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但在他19岁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21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登上了非洲的最高峰——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可是,就在他28岁这年,却突然在寓所里自杀了。为什么呢?有记者了解到,在他11岁时,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双双遇难,父母临行前,留给了年幼的斯尔曼一份遣嘱,希望他能像父母一样,一座接一座地登上世界著名的高山。年幼的斯尔曼,把父母的遗嘱作为他人生奋斗的目标。当他全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和绝望。因此他留下了痛苦的遗言;“如今,功成名就的我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新的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具有许多属性,比如说,①理想具有价值性。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为标准,去衡量现实,评价现实,改造现实。许多 子女在父母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因此,听话用功、每天看书考高分就是好孩子。你不用功不听话,他们就要规范你、改造你。②理想具有形象性,它以特定的形象来展现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50年代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形象见解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那就是因为与你理想中的形象对上了号。③理想具有动力性,它给人以激励和鼓舞,促使人们向着既定的方向进取与追求,同时对于偏离人生航向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又有约束和校正作用。大家都有为了高考而奋力拼搏的经历。

2006年10月23日,象山人,北师大的林崇德教授在“宁波市家庭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结束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早在195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斯勒,就对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智力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创造性人才的智商水平没有一个是超常的,但是他们都有突出的非智力因素。这就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光靠智商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发展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其实比培养智力更重要。而理想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是奋斗的目标,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他的研究表明,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做出较大的贡献。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智力低下的卡尔·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一跃而为神童,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可以说,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理想,那为什么有的理想坚持下来了,并成为了现实,而有的理想却昙花一现瞬息即逝了呢?那是因为如果人要使自己的理想具有持久性、衡定性,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那就需要信仰的帮助。

所谓信仰,笼通的讲,就是指在没有充分理智认识足以保证某个命题为真的前提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认同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提到信仰,人们总是联想到宗教。但是除了宗教信仰,世界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世俗信仰,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就是科学的信仰。这两种信仰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宗教信仰大多是靠宗教领袖的思想言论和神灵奇迹来保证的,而科学的信仰则是通过对既往实践的分析,历史经验的回顾,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严密的理论概括和推导而得出的。由于有了信仰的保证,所以我们的理想虽然尚未得到证实,而且有些终极理想也是在个人有限的生命中根本无法证实的,但是人们仍然对它坚信不疑。文天祥坚信“天地有正气”,所以他能够在异族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面前威武不屈,壮烈献身。元人对他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耐心的劝降,甚至当已经投降了的宋朝皇帝宋恭帝亲自出面劝降时,还是宁死不从。文天祥 对于信仰的执着,已经超越了对皇帝的忠诚。裴多菲坚信自由的价值高于生命和爱情,所以他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个被清政府砍头的是陆皓东。他在牺牲时说过:“陆皓东可杀,继陆皓东而起者不可杀绝。”方志敏在就义前说:“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瞿秋白被捕后敌人派大官要员来劝降。这位要员在黄埔军校听过瞿秋白的课,便以弟子身份送来一些食品和补药。瞿秋白说,食品可吃,补药就不必了。言下之意是既然落在你们手里,不想叛变,唯死而已。临刑前慷慨从容高唱《国际歌》,先用汉语唱一遍,再用俄语唱一遍。最后他说,我是为谋民族的利益而死的,不能从背后挨枪弹,你们当面开枪;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跪着挨枪。指着刑场的一块草地说,此地甚好。盘膝坐下,壮烈牺牲。

自然科学家是否纯粹用实验和数据来支撑他的生命呢?库恩写过一本书,叫做《科学革命的结构》。他提出一个命题,自然科学家靠什么支撑去突破新的发现?他把所有自然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重新做过一遍,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按照记录造了一个和哥白尼同等水平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测试。结果发现,得出的数据还不如当时属于谬误的“地心说”精确。因为当时的“地心说”是得到政府支持的,有人有钱,条件要比哥白尼好得多。“日心说”的正确性是根据很多其它的天文现象以后证实的。在规律被实践验证为真理之前,有一个“前真理”阶段,科学史上称之为 “假说”阶段。这一阶段中的科学家是非常忐忑不安、非常困难的,科学家要承受最大的压力。因此库恩就提出一个问题,一个自然科学家要想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发现家,需不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但是可能有人会说,不一定吧。这二十多年来的流行歌曲,从“跟着感觉走”到“玩的就是心跳”,到“一无所有,我就是我”,再发展到“过把瘾就死”,这哪里有什么理想信仰呢?这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一部分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文革结束以来的信仰危机。当然,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信仰,不过是一种十分糟糕的信仰罢了。当然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只存在追求和选择哪一种理想与信仰的问题,而不存在有没有理想和信仰的问题;一个人只存在对某种理想和信仰的淡漠与虚无的问题,而不存在对所有理想信仰的淡漠与虚无的问题。

事实上,每个正常思维的人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着某种理想、信仰、恪守着某种信念。不要说那些志士仁人、那些英雄人物,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不例外。没有理想,我们怎么会参加高考?没有信念,我们怎么能考上大学?

我认为,一个有理想、信仰的人,就是一个精神生活充实的人,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就是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据说云南大学有一位先生胡子拉杂,学问很好,傲岸不羁,极富个性。他有一句名言:猛 禽都是孤独的,小白兔才合群呢!是个不媚俗的先生。有年暑假,他带着学生在黑龙潭公园休闲。忽然同学们看到这位才高心傲的先生对着几块墓碑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是谁的墓碑呢?原来是中共地下党云南省委最早牺牲的几个主要负责人的墓碑。有同学开玩笑说,先生您是民盟成员,怎么向共产党员鞠躬呢?先生说,我向真信仰、真理想者鞠躬,这些人是有真信仰的,并且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献出了生命,就冲这个,别说三鞠躬,就是叩三个头也应当。

接着的问题是,靠什么去建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呢?或换句话说,坚定的信念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当然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作为共产党员,他的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那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辨证运动的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1、资本主义的最后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任何新事物都是取代与之相联系的旧事物而来,而同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必将成为旧事物而被另一个新事物所取代。

曾几何时,奴隶社会为我们留下了灿烂夺目的古代 文化:有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可为盛极一时。但是,奴隶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决定了它无可奈何地必然走向衰落、崩溃和灭亡。中国的唐朝疆域辽阔,可谓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人们曾经争论过李白(出生于碎叶)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可最终还是落得个“忽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那么,曾经为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生产力,创造过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资本主义,是否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这种灭亡的必然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这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和其他的社会形态一样,必然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必然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这就好比原始社会的成员在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逐步从石器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革新会引起奴隶主占有制的社会后果;而铁器与牛耕的应用、新的耕作制度的出现,与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相适应,就必然产生了封建占有制。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当然,从总体上看,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进入了相对稳定和获得大发展的新时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矛盾,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其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因为深入解剖当代资本主义,就会发现,当代资本主义在变中有不变,万变不离其宗。

首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并未取消。据日本经济学家的计算,按每天八小时劳动计,日本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58分,被资本家无偿掠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5小时另2分;丰田汽车公司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27分,剩余劳动时间为5小时33分。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改变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全社会所有,这是社会化生产力本性的客观要求。现在,虽然有股份社会化的趋势,但是,股份社会化并不等于财产的社会化,并不等于消除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因为股份的社会化,劳动者持有股票,并没有表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直接结合。

正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旧,困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只不过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其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浪高过一浪的不可遏制的世界金融风暴、金融危机和“金融泡沫”,既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新表征。

其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派生出来的劳资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一个也没有减少,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贫富两极分化、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文化危机等 等。

比如,发达资本主义的法国,有过1968年的“五月风暴”。2005第四季度又发生了自“五月风暴”以来的最严重的骚乱事件。2006年3月28日法国各地工会和学生组织195万人再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反对德维尔潘总理提出的“首次雇用合同”法案。英国150万市政工人2006年3月28日举行全国性大罢工,抗议政府修改退休法规。这是英国自1962年大罢工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罢工。长期来,英国政府在支付市政退休工人退休金方面入不敷出,拟将现行的60岁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

又比如,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严重破坏问题。目前,只占总人口1/6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原料和能源的4/5;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能源产量的34%,并制造出大致相当的污染物。据研究,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按照美国人现有的方式生活,从资源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有四个地球,从环境的角度看,需要有九个地球;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物分别是一个印度人的500倍和1500倍。

第三,人的极度异化。马克思在世时便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作过尖锐的批判。但是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异化现象已有极大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人的消费活动、日常生活,乃至科学技术,都与人相异化了,都在支配和压抑人。比如说,消费本来是人的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是人为了生存每天都在进 行的活动。同时,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生产,谈不上消费;没有消费,生产便不能继续。在生产力比较低下时,主要问题是发展生产以适应消费的需要,消费在引导和促进着生产。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所关心的并不是人们的消费,而是生产,因为只有生产才能给资本家带来利润。今天,新科技革命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资本家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获取更多的利润,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产品。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无所不用其极,以唤起人们的享受欲、占有欲,甚至攀比心、嫉妒心,诱使或者强迫人们去吃、去穿、去用、去消费。人成了消费的工具,说到底和生产的工具一样,都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这种人的极度异化造成对人的怎样的伤害以及引起人们的怎样的反抗,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便可以看出。

由此可见,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处于相对稳定,大国内部的社会冲突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已越出发达国家的国界而在全球扩展,产生了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民族和社会问题。

正是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人的极度异化才真正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真正原因所在。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不在于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强大,而是它自身发 展的必然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那里并没有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资产阶级可以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前提下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缓和阶级矛盾。实际上,阶级矛盾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所涉及的主要是物质利益的分配,它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皮肉,并没有触及它的灵魂,资本主义制度的灵魂是唯利是图、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价值取向。资产阶级完全可以在扩大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的前提下缓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因,这样做是符合它的根本利益的。但是全球性问题和人的极度异化完全不同,它们所触及的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灵魂。因为全球性问题使人类能否继续生存成为问题,人的极度异化使高度紧张的物质生产的意义受到怀疑,为了保证全人类的继续生存,为了使人过上真正有意义的人的生活,不致永远充当资本无限增值的工具,人类(不仅仅是资本家)必须改变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而这才是对资本主义的真正的根本性的否定,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就在这里。这种根本否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只是在今天才第一次出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直接关注的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但从深层次上看,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本人,最终关注的并不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而是人的解放,是人从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的价值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当资本主义一旦不再能在自己的制度框架内调节矛盾和危机,它就将产生深刻的震荡,乃至社会的爆炸。这一点连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也不讳言。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痕,这些裂痕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知道总有一天要爆发。”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家、学者在不断地寻找解决资本主义种种问题的药方。因而也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但至今仍没有一帖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种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是一种铁的必然性,任何人也无法用任何力量使它逆转。这就象布鲁诺,因为坚持和发展了“日心说”而遭到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布鲁诺是死了,但是地球将永远绕着太阳转,永远载着所有同意或不同意“日心说”的人们围绕着太阳运转。有人会问,既然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趋势,那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不是永恒的呢?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它也不可能是永恒的。总有一天,将会有更高更新的社会形态取代它们。而这一点,恰恰是坚定我们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信念的最好理论支柱。当然,趋势还不是结果,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看,并不是任何必然趋向灭亡的旧事物会在一夜之间消亡的。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选2/83)必然灭亡不等于马上灭亡。前面已有论述。

(2)、从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它和任何一种新事物一样,并非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经过几番艰难曲折的斗争才能趋向成熟和完善。弗兰西斯.培根说:“初生的婴儿总是不美的,„„..革新正是时间所孕育的婴儿。”想当年,斯蒂芬逊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时,它丑陋笨重、时速只有11公里。汽笛的尖叫声把农民的牛也吓跑了。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跑,结果还是马车跑得快。现在,马车还是原来的速度,而火车呢?

社会现象比自然界复杂多了。这就决定了每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更需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当1649年英国的查理一世被处决,宣布成立共和国时,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的大功己经告成。11年之后,克伦威尔的尸体就被查理二世从坟墓中挖出来,并砍下脑袋示众。直至1688年,以“光荣革命”的形式,才使资产阶级的政权得以较为稳定,而至今仍将王室保留着。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历经了两次的封建王朝复辟,直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的成立,颁布了新宪法,经过86年,资产阶级专政才算最后确立、相对稳定。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叠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历史上看,社会制度的更替往往不是几年、几十 年的问题,它需要经历几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原始公社制生产关系,在中国用了1900年左右,在古罗马用了1000多年,从世界整体看,经历了大约3000年左右的时间;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在中国和印度大约用了500多年,从世界整体来看,经历了大约1000余年时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从世界整体看,经历了大约500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革命,它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它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繁荣、民主、文明的新社会,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公正,这当然要比历史上任何一场革命和建设来得艰巨、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该是能够理解的。纵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历史上已经有过几次起伏。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在国际共运史上开创了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先例,但仅存在了72天。此后,国际共运又有了发展。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并成立了第二国际。但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斯坦为首的右倾分子借口时代变化,公开提出修正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共运史上的第一次低潮。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同时在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先后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但接着就有14国的围剿,俄罗斯总算站住了脚跟,但其余三国的苏维埃却不久就先后夭折了。直至二次大战以后又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国际共运进入了又一个低潮时期。历史事实向我们展 示了这样一个过程:共产主义运动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艰难曲折中实现的,而每一次大的曲折之后,都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次大的飞跃。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对国际共运造成的曲折,结果却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在曲折中变成了现实;帝国主义对新生苏维埃国家的围剿,结果又使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从一国胜利走向多国胜利。这就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同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曲折,是新事物成长的正常现象。今天,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虽然给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带来挫折,甚至灾难,但谁又敢在历史规律面前断言,社会主义运动不会在这种曲折面前有新的前进,新的飞跃呢!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毕竟只存在了80年。人们不会因为牙牙学语的孩子发错一个音、说错一句话,而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人们不会因为踉跄学步的孩子跌倒在地,而再去踏上一只脚,让他永远趴在地上。我们不会去苛求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苛求一个不太成熟的社会制度呢?

思维的超前性、理想化,不等于现实的完美性。我们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完美无缺的呢?我们应该对漫长历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足够的估计。列宁说得好:“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里是否还涉及到一个理论问题,这就是,必须处理好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过程性的关系问题。只看到历史必然性,忽视历史 过程性,就可能不顾历史条件,急于追求历史总趋势结局的早日到来,认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很快就会实现。这就是我们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一旦遇到了曲折和失误,遇上了资本主义“暂时繁荣”一类的现象,就又可能走向急于求成的反面—悲观失望,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只看到历史过程性,忽视历史必然性,就有可能因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而“浮云遮望眼”,看不清社会主义必胜的前途,甚至因为只看到“九曲”,而否定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归的总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要达到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付出代价。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事业,希望能多一点头脑清醒的实干家,少一点近视糊涂的批评家。古人说,一时成败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个“理”,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历史的大趋势,即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正确把握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靠神仙皇帝,也不能靠救世主,而是要靠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要靠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带领全体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艰苦推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 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如果只有远大目标,没有具体阶段的现实任务,坐而论道,那只能是空头政治家,而且这个目标也不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果只有具体任务,没有远大目标,那只能是盲目的蛮干家。就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落实到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落实到建设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训教材里详细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那么具体到大学生党员以及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来说,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还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预备队。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段为时不长,却又十分宝贵的充电阶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把党章中的党员条件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努力下系好专业知识,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自己在学习上和工作上成为群众的带头人。为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 士,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打好坚实的基础。

(2006.11.10281)

第二篇: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稿

第四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一、人是有理想、信仰的。

人类学研究曾经有一个课题,就是人与动物的 唯一区别是什么?有人列出了很多,比如人会用火、有语言、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等等。但后来发现,这 些区别都不是唯一的。有的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也可直立行走、猩猩也会使用工具。后来又有人找出 了唯一性,认为仰天睡觉是人和动物的唯一区别。如 牛马都是趴着睡觉。可是有人说不对,因为有的小孩 喜欢趴着睡。实际上,科学巳经揭示,真正意义上的 人、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是有正常理性思维的能力, 能够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理性的认识。而理想 和信仰就是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理想是什么呢?理想是人们根据对现实人生的 理解,为未来设计的一种形象化蓝图。人为什么会有 理想呢?我们知道, 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是,人的无限需求和社会所能提供的现实条件是永 远不可能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改造现实的愿望和 动力,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未来。那么未来应该 是什么样子的呢?人们应该怎样建设未来呢?这便是 理想所要回答的问题。

有了理想,人就会感到精神有所依托,生活就有 了目的和方向,意志就会变得坚毅而刚强,有再多的

困难, 甚至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砍头不 要紧,只要主义真。”——这就是最好的说明。邓小平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 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 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相反, 人一旦失去了理想,失去了追求的人生目标,精神上 就会空虚、苦闷、彷徨,一事无成。历史上的八旗子 弟、纨绔子弟,就是一面镜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小 混混也是一面镜子。据《羊城晚报》 04年 3月 22日 的资料,英国伦敦有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他 的一条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但在他 19岁时登上 了珠穆朗玛峰, 21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22岁时登 上了非洲的最高峰——坦

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 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可是,就在 他 28岁这年,却突然在寓所里自杀了。为什么呢?有 记者了解到,在他 11岁时,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 罗山时双双遇难,父母临行前,留给了年幼的斯尔曼 一份遣嘱,希望他能像父母一样,一座接一座地登上 世界著名的高山。年幼的斯尔曼,把父母的遗嘱作为 他人生奋斗的目标。当他全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 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和绝望。因此他留下了痛苦的 遗言;“如今,功成名就的我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 了新的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具有许多属 性,比如说,①理想具有价值性。人总是以自己的理 想为标准,去衡量现实,评价现实,改造现实。许多

子女在父母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因此,听话用功、每天看书考高分就是好孩子。你不 用功不听话,他们就要规范你、改造你。②理想具有 形象性,它以特定的形象来展现人们对社会、人生的 思考。50年代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形象见解是“楼上楼 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为什么会 有“一见钟情”?那就是因为与你理想中的形象对上 了号。③理想具有动力性,它给人以激励和鼓舞,促 使人们向着既定的方向进取与追求,同时对于偏离人 生航向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又有约束和校正作用。大家都有为了高考而奋力拼搏的经历。

2006年 10月 23日,象山人,北师大的林崇德教 授在 “ 宁波市家庭教育与和谐社会论坛 ” 结束后,接受 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早在 195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威克斯勒,就对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智力 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创造性人才的智商 水平没有一个是超常的,但是他们都有突出的非智力 因素。这就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光靠智商 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发展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特别 是儿童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 其实比培养智力更重要。而理想就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是奋斗 的目标,非智力因素是儿童学习的动力。他的研究表 明,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 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相反, 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 好的发展,就可能做出较大的贡献。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 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智力低下的卡尔 ·威特,在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下, 一跃而为神童, 16岁成为柏林大学的教授。

可以说,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曾经有过许许多 多的理想,那为什么有的理想坚持下来了,并成为了 现实,而有的理想却昙花一现瞬息即逝了呢?那是因 为如果人要使自己的理想具有持久性、衡定性,并坚 定不移地坚持下去,那就需要信仰的帮助。

所谓信仰,笼通的讲,就是指在没有充分理智认 识足以保证某个命题为真的前提下,就对它予以接受 或认同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提到信仰,人们总是联 想到宗教。但是除了宗教信仰,世界上还存在着大量 的世俗信仰,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就是科学的信仰。这 两种信仰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宗教信仰大多是 靠宗教领袖的思想言论和神灵奇迹来保证的,而科学 的信仰则是通过对既往实践的分析, 历史经验的回顾, 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严密的理论概括和推导而 得出的。由于有了信仰的保证,所以我们的理想虽然 尚未得到证实,而且有些终极理想也是在个人有限的 生命中根本无法证实的, 但是人们仍然对它坚信不疑。文天祥坚信“天地有正气” ,所以他能够在异族统治者 的威胁利诱面前威武不屈,壮烈献身。元人对他进行 了长达三年的耐心的劝降,甚至当已经投降了的宋朝 皇帝宋恭帝亲自出面劝降时,还是宁死不从。文天祥

对于信仰的执着,已经超越了对皇帝的忠诚。裴多菲 坚信自由的价值高于生命和爱情,所以他说“若为自 由故,两者皆可抛。”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个被清政府砍 头的是陆皓东。他在牺牲时说过:“陆皓东可杀,继陆 皓东而起者不可杀绝。”方志敏在就义前说:“敌人能 砍下我们的头颅,但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瞿秋白 被捕后敌人派大官要员来劝降。这位要员在黄埔军校 听过瞿秋白的课, 便以弟子身份送来一些食品和补药。瞿秋白说,食品可吃,补药就不必了。言下之意是既 然落在你们手里,不想叛变,唯死而已。临刑前慷慨 从容高唱《国际歌》 ,先用汉语唱一遍,再用俄语唱一 遍。最后他说,我是为谋民族的利益而死的,不能从 背后挨枪弹,你们当面开枪;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不 能跪着挨枪。指着刑场的一块草地说,此地甚好。盘 膝坐下,壮烈牺牲。

自然科学家是否纯粹用实验和数据来支撑他的生 命呢?库恩写过一本书,叫做《科学革命的结构》。他 提出一个命题,自然科学家靠什么支撑去突破新的发 现 ? 他 把 所 有 自 然 科 学 史 上 的 重 大 发 现 重 新 做 过 一 遍,如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按照记录造了一个和哥 白尼同等水平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测试。结果发现, 得出的数据还不如当时属于谬误的“地心说”精确。因为当时的“地心说”是得到政府支持的,有人有钱, 条件要比哥白尼好得多。“日心说” 的正确性是根据很 多其它的天文现象以后证实的。在规律被实践验证为 真理之前,有一个“前真理”阶段,科学史上称之为

“假说”阶段。这一阶段中的科学家是非常忐忑不安、非常困难的,科学家要承受最大的压力。因此库恩就 提出一个问题,一个自然科学家要想成为伟大的发明 家、发现家,需不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答当然 是肯定的。

但是可能有人会说,不一定吧。这二十多年来的 流行歌曲,从“跟着感觉走”到“玩的就是心跳” ,到 “一无所有,我就是我” ,再发展到“过把瘾就死” , 这哪里有什么理想信仰呢?这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折 射出了一部分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文革结束 以来的信仰危机。当然,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也 是一种信仰,不过是一种十分糟糕的信仰罢了。当然 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 只存在追求和选择哪一种理想与信仰的问题,而不存 在有没有理想和信仰的问题;一个人只存在对某种理 想和信仰的淡漠与虚无的问题,而不存在对所有理想 信仰的淡漠与虚无的问题。

事实上,每个正常思维的人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 地追求着某种理想、信仰、恪守着某种信念。不要说 那些志士仁人、那些英雄人物,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 也不例外。没有理想,我们怎么会参加高考?没有信 念,我们怎么能考上大学? 我认为,一个有理想、信仰的人,就是一个精神 生活充实的人,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就是一个值得 别人尊敬的人。据说云南大学有一位先生胡子拉杂, 学问很好,傲岸不羁,极富个性。他有一句名言:猛

禽都是孤独的,小白兔才合群呢!是个不媚俗的先生。有年暑假,他带着学生在黑龙潭公园休闲。忽然同学 们看到这位才高心傲的先生对着几块墓碑恭恭敬敬地 三鞠躬。这是谁的墓碑呢?原来是中共地下党云南省 委最早牺牲的几个主要负责人的墓碑。有同学开玩笑 说,先生您是民盟成员,怎么向共产党员鞠躬呢?先 生说,我向真信仰、真理想者鞠躬,这些人是有真信 仰的,并且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献出了生命,就冲这 个,别说三鞠躬,就是叩三个头也应当。

接着的问题是,靠什么去建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呢? 或 换 句 话 说 , 坚 定 的 信 念 应 该 建 立 在 什 么 基 础 之 上 呢?当然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上,建 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作为共产党 员,他的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又是建立在什么基 础之上的呢?那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辨证运动的规律的正确把握的 基础之上的。

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人类历史不可逆转的 总趋势

1、资本主义的最后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 灭亡的过程,任何新事物都是取代与之相联系的旧事 物而来,而同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必将成为旧事 物而被另一个新事物所取代。

曾几何时,奴隶社会为我们留下了灿烂夺目的古代

文化:有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 洲,可为盛极一时。但是,奴隶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决定了它无可奈何地必然走向衰落、崩溃和灭亡。中 国的唐朝疆域辽阔,可谓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人们 曾经争论过李白(出生于碎叶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苏 联人,可最终还是落得个“忽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 似灯将尽”。

那么,曾经为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生产力,创造过无 与伦比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资本主义,是否有寿 终正寝的那一天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这种 灭亡的必然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这就在于资本主义 社会也和其他的社会形态一样,必然要遵

循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必然要遵循上层建筑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这就好比原始社会的 成员在创造新的生存条件,逐步从石器工具过渡到金 属工具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革新会引起奴隶主 占有制的社会后果;而铁器与牛耕的应用、新的耕作 制度的出现,与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相适应,就必然 产生了封建占有制。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

当然,从总体上看,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发 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进入了相对稳定和获得大发展的 新时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国内矛盾,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

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其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因为深入解剖当 代资本主义,就会发现,当代资本主义在变中有不变, 万变不离其宗。

首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资本对劳 动的剥削关系并未取消。据日本经济学家的计算,按 每天八小时劳动计,日本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 2小 时 58分, 被资本家无偿掠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 5小时 另 2分;丰田汽车公司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 2小时 27分,剩余劳动时间为 5小时 33分。生产社会化和 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改变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全社 会所有,这是社会化生产力本性的客观要求。现在, 虽然有股份社会化的趋势,但是,股份社会化并不等 于财产的社会化, 并不等于消除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因为股份的社会化,劳动者持有股票,并没有表明劳 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直接结合。

正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旧,困扰资本主义 的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只不过由于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其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一浪高过一浪的不可遏制的世界金融风暴、金融危机和“金融泡沫” ,既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新表征。

其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派生出来的劳资之间 的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 间的矛盾一个也没有减少, 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贫富两极分化、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文化危机等

等。

比如,发达资本主义的法国,有过 1968年的“五 月风暴”。2005第四季度又发生了自“五月风暴”以 来的最严重的骚乱事件。2006年 3月 28日法国各地 工会和学生组织 195万人再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 反对德维尔潘总理提出的 “ 首次雇用合同 ” 法案。英国 150万市政工人 2006年 3月 28日举行全国 性大罢工,抗议政府修改退休法规。这是英国自 1962年大罢工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罢工。长期来, 英国政府在支付市政退休工人退休金方面入不敷出, 拟将现行的 60岁退休年龄延长至 65岁。

又比如,资本主义追求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造 成了全球性的生态严重破坏问题。目前,只占总人口 1/6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原料和能源的 4/5;美国 以占世界不到 5%的人口消耗世界能源产量的 34%, 并制造出大致相当的污染物。据研究,如果全世界的 人都按照美国人现有的方式生活,从资源的角度看, 我们需要有四个地球,从环境的角度看,需要有九个 地球;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物分别是一 个印度人的 500倍和 1500倍。

第三,人的极度异化。马克思在世时便对早期资本 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作过尖锐的批判。但是与过去相 比,今天的异化现象已有极大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 度。人的消费活动、日常生活,乃至科学技术,都与 人相异化了,都在支配和压抑人。比如说,消费本来 是人的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是人为了生存每天都在进

行的活动。同时,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 有生产,谈不上消费;没有消费,生产便不能继续。在生产力比较低下时,主要问题是发展生产以适应消 费的需要,消费在引导和促进着生产。然而在资本主 义制度下,资本家所关心的并不是人们的消费,而是 生产,因为只有生产才能给资本家带来利润。今天, 新科技革命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在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

资本家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获取更多的利润,千方 百计推销自己的产品。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无所 不用其极,以唤起人们的享受欲、占有欲,甚至攀比 心、嫉妒心,诱使或者强迫人们去吃、去穿、去用、去消费。人成了消费的工具,说到底和生产的工具一 样,都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工具。这种人的极度异化 造成对人的怎样的伤害以及引起人们的怎样的反抗,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 便可以看出。

由此可见,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处于相对稳定,大 国内部的社会冲突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 改变。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已越出发达国家的国界而在 全球扩展,产生了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的全球性生态 问题、人口问题、民族和社会问题。

正是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和人的极度异化才真正决 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是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真正原因所在。资本主义的必然 灭亡,不在于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强大,而是它自身发

展的必然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表明,无产阶 级 和 资 产 阶 级 的 矛 盾 在 那 里 并 没 有 埋 葬 资 本 主 义 制 度,因为资产阶级可以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前提下为 了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改善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缓和 阶级矛盾。实际上,阶级矛盾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所涉及的主要是物质利益的分配,它只触及资本主义 制度的皮肉,并没有触及它的灵魂,资本主义制度的 灵魂是唯利是图、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价值取向。资 产阶级完全可以在扩大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的前提下 缓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因,这样做是符合它的根本利 益的。但是全球性问题和人的极度异化完全不同,它 们所触及的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灵魂。因为全球性问 题使人类能否继续生存成为问题,人的极度异化使高 度紧张的物质生产的意义受到怀疑,为了保证全人类 的继续生存,为了使人过上真正有意义的人的生活, 不致永远充当资本无限增值的工具,人类(不仅仅是 资本家必须改变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的价 值取向, 而这才是对资本主义的真正的根本性的否定, 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就在这里。这种根本否定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只是在今天才第一次出现。马克思主 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直接关注的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 制,但从深层次上看,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本 人,最终关注的并不是物质利益的再分配,而是人的 解放,是人从对物质财富的

无限追求中解脱出来。彻 底改变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物质享受的价值目标。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当资本主义一旦不再能在自己的制度框架 内调节矛盾和危机,它就将产生深刻的震荡,乃至社 会的爆炸。这一点连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也不讳 言。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就曾指出:“资本主义 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痕,这些裂痕孕育着地震。人们不 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 发,然而知道总有一天要爆发。”正因为如此,西方国 家的许多政治家、学者在不断地寻找解决资本主义种 种问题的药方。因而也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但至今仍没有一帖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种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的趋势,是一种铁的必然性,任何人也无法 用任何力量使它逆转。这就象布鲁诺,因为坚持和发 展了“日心说”而遭到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布鲁诺 是死了,但是地球将永远绕着太阳转,永远载着所有 同意或不同意“日心说”的人们围绕着太阳运转。有 人会问,既然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必然 趋势,那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不是永恒的呢?从 辩证法的角度看,它也不可能是永恒的。总有一天, 将会有更高更新的社会形态取代它们。而这一点,恰 恰是坚定我们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信念的最 好理论支柱。当然,趋势还不是结果,这是一个漫长 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角度看,并不是任何必然 趋向灭亡的旧事物会在一夜之间消亡的。马克思说: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 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选 2/83必然 灭亡不等于马上灭亡。前面已有论述。

(2、从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它和任何一种新事物 一样,并非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经过几番艰难曲 折 的 斗 争 才 能 趋 向 成 熟 和 完 善。弗 兰 西 斯.培 根 说 :“初生的婴儿总是不美的,„„..革新正是时间所孕 育的婴儿。”想当年,斯蒂芬逊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 时,它丑陋笨重、时速只有 11公里。汽笛的尖叫声把 农民 的牛也吓跑了。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 跑,结果还是马车跑得快。现在,马车还是原来的速 度,而火车呢? 社会现象比自然界复杂多了。这就决定了每一新 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更需 要 经 历 许 多 艰 难 曲 折。英 国 的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开 始 于 1640年。当 1649年英国的查理一世被处决,宣布成 立共和国时,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的大功己经告成。11年之后,克伦威尔的尸体就被查理二世从坟墓中挖 出来, 并砍下脑袋示众。直至 1688年, 以 “光荣革命” 的形式,才使资产阶级的政权得以较为稳定,而至今 仍将王室保留着。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 历经了两次的封建王朝复辟, 直到 1875年第三共和国 的成立,颁布了新宪法,经过 86年,资产阶级专政才 算最后确立、相对稳定。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叠出,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历史上看,社会制度的更替往往不是几年、几十

年的问题,它需要经历几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长的 时间。奴隶制生产关系代替原始公社制生产关系,在 中国用了 1900年左右,在古罗马用了 1000多年,从 世界整体看,经历了大约 3000年左右的时间;封建生 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在中国和印度大约用了 500多年,从世界整体来看,经历了大约 1000余年时 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从世界整 体看,经历了大约 500年的时间。

社会主义革命,它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社会主义 建设,它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繁荣、民主、文明的新社会,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 正的社会平等和公正,这当然要比历史上任何一场革 命和建设来得艰巨、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应该是能够理解的。纵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历史 上已经有过几次起伏。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在国 际共运史上开创了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先例,但仅存 在了 72天。此后,国际共运又有了发展。欧美各国纷 纷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并成立了第二国际。但恩格斯逝世后,以伯恩斯坦为首的右倾分子借口时 代变化,公开提出修正马克思主义,这就是共运史上 的第一次低潮。到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同时在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先后建立了苏 维埃共和国。但接着就有 14国的围剿,俄罗斯总算站 住了脚跟, 但其余三国的苏维埃却不

久就先后夭折了。直至二次大战以后又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现在, 国际共运进入了又一个低潮时期。历史事实向我们展

示了这样一个过程:共产主义运动每前进一步,都是 在艰难曲折中实现的,而每一次大的曲折之后,都伴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次大的飞跃。伯恩斯坦 修正主义对国际共运造成的曲折,结果却使社会主义 的理想在曲折中变成了现实;帝国主义对新生苏维埃 国家的围剿,结果又使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从一国胜利 走向多国胜利。这就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 本主义的必然性是同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联系在一起 的,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曲折,是新事物成长的 正常现象。今天,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虽然给一 些社会主义国家带来挫折,甚至灾难,但谁又敢在历 史规律面前断言,社会主义运动不会在这种曲折面前 有新的前进,新的飞跃呢!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毕竟只存在了 80 年。人们不会因为牙牙学语的孩子发 错一个音、说错一句话,而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人 们不会因为踉跄学步的孩子跌倒在地,而再去踏上一 只脚,让他永远趴在地上。我们不会去苛求一个孩子,为什么要苛求一个不太成熟的社会制度呢? 思维的超前性、理想化,不等于现实的完美性。我 们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完美无缺的呢?我们应 该对漫长历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足够的 估计。列宁说得好: “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 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辨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里是否还涉及到 一个理论问题,这就是,必须处理好历史必然性和历 史过程性的关系问题。只看到历史必然性,忽视历史 16 过程性,就可能不顾历史条件,急于追求历史总趋势 结局的早日到来,认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很快就 会实现。这就是我们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一旦 遇到了曲折和失误,遇上了资本主义“暂时繁荣”一 类的现象,就又可能走向急于求成的反面—悲观失望,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只看到历史过程性,忽视历史 必然性,就有可能因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而“浮云 遮望眼”,看不清社会主义必胜的前途,甚至因为只看 到“九曲”,而否定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归的总趋势。社 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中我 们可以感知到,要达到人类社

会的理想境界,需要我 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付出代价。社会主义的这一伟大事业,希望能多一点头脑清醒的 实干家,少一点近视糊涂的批评家。古人说,一时成 败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个“理”,就是历史的 必然性、历史的大趋势,即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三、正确把握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 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 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而这一目 标的实现,不能靠神仙皇帝,也不能靠救世主,而是 要靠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要靠有坚定共 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带领全体人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艰苦推进。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 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 17 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 者。如果只有远大目标,没有具体阶段的现实任务,坐而论道,那只能是空头政治家,而且这个目标也不 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如果只有具体任务,没有 远大目标,那只能是盲目的蛮干家。就中国共产党人 来说,就是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落实到建 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落实到建设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告诉我们: “中国共 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 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正 ”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 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 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训 教材里详细地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那么具体到大学生党员以及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来 说,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还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直 接参与者,是预备队。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应该充 分利用这一段为时不长,却又十分宝贵的充电阶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要 把党章中的党员条件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 结合起来,努力下系好专业知识,脚踏实地、从现在 做起、从小事做起,使自己在学习上和工作上成为群 众的带头人。为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 18 士,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打好坚实的基 础。(2006.1 1.10281)19

第三篇:入党培训.党的最高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十七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一社会制度,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最高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理想都是共产党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描述出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国家消亡。

以上这些特征,尽管只是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2.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最终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正是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一方面它把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了 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依靠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本解决,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好地组织生产,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经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进步,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必须根据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科学地提出战略任务和方针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个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它。

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 第一,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第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第三,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的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形态,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旗帜,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根本立足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方针、总政策,它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

第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百年也不动摇,这是我们几十年来的一条根本的历史经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四项基本原则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都充分显示出来。开放包括对外对内的全面开放,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第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突出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是指我们要分三个战略步骤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明确了使我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时间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

第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1980年初,邓小平同志在《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7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好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讲节约、比贡献的精神少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观念淡薄了,盲目攀比和一味追求高消费的现象多了。在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滋长蔓延;在一部分干部中,挥霍浪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在发展。如果这些丑恶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社会风气败坏,那不仅经济建设搞不上去,中华民族也不可能兴旺发达。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业精神。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制定其它一切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3.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即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五”计划时期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三、深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奋斗目标,连同经济、政 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新的发展阶段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要认识新的发展阶段,还需要加深认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那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十六大还要提出用大体20年的时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新的发展阶段是从何而来的呢?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的开头,实际上已经作了回答。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就是说,新的发展阶段是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胜利实现的基础上开启的。要认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要加深认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从1979年到1984年再到1987年先后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以及“本世纪末走两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战略构想,经过十二大,到十三大正式提出来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时间上从1980年到2050年,历时70年;在发展程度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第一次科学地制定的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

“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即第一个翻一番实际上到1987年就已经实现了。在此基础上,“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1997年底也已经提前实现了。由于人口增长和汇率变动等因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人均八百美元”这个指标,到2000年也已胜利实现了。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0483亿元,当年全国人 口12.6亿,人均约为825美元。由于外商在华投资增长较快,1986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NP)。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655亿美元,人均达到854美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也由1985年的100美元兑293.67元人民币,变为1999年的100美元兑827.83元人民币;尽管20年来我国大陆人口比1980年增长了2.83亿人,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原来的预计,200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均超过1万亿美元,人均都超过800美元。这表明,邓小平同志设想的“人均八百美元”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如期实现了。中国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已经变成现实了,12亿多中国人终于同生活贫穷、供应短缺的时代告别了。2000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豪迈地向国内外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就是十六大作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科学判断的由来。

2.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之后,新世纪之初我国的发展目标怎么定?这是党内外普遍关心、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早在1997年,当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完成时,党的十五大就对我国到2010年、202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和大体部署。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大的这个战略部署,也可以叫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

在2000年6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的长过程,“在这个长过程中,我们已经历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还要继续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

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十五届五中全会还提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与以上这些部署相衔接、相适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十六大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十六大还要提出用大体20年的时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首先,进入小康社会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根据全国的整体发展情况作出的判断,要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少还需要奋斗20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还很大。即使在东部沿海省份,大城市与山区、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就是说,我国现在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殷实、更加富足的小康生活,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从实际情况看,全国各个地区达到小康水平客观上是有先有后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总体水平达到小康之前已进入较高水平的小康。例如,上海、北京、深圳等,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有的甚至还未摆脱贫困。我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相当多的地级市等城市的发展状况还是好的,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就很不平衡了。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一定要始终着眼于13亿多人口这个基本事实。

其次,我国目前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至少还存在三个方面的差距,表现为“三个不全面”。从整体上改变这“三个不全面”,也需要至少20年时间的奋斗。一是实现小康的层次不全面。目前,我国人民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是教育、文化娱乐、信用和道德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满足程度相对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教育经费不足,义务教育水平仍停留在初步小康前的状态,服务领域短缺现象普遍存在,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需求还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可以说,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停留在物质性的生存层次上,以精神性消费为特征的小康水平还比较低。二是实现小康的内容不全面。虽然城乡居民的个人生活总体上已是温饱有余,但有相当数量的人群还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很薄弱,不少地方几乎是空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很容易从小康阶段退回到温饱阶段,甚至重新成为贫困人群。总的看,目前的小康主要体现在个人消费方面,以制度性保障为基础的公共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三是实现小康的系统不全面。目前达到的小康下只局限于人们自身消费的满足,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还很突出。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要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报告用了近600个字的篇幅,高度概括而又非常周延地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学习十六大报告时要加深理解这一奋斗目标,注意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

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向比较殷实的小康迈进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这七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用大体20年的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经有关部门测算,实现到2020年翻两番,我国经济需要年均增长7.18%。到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可以达到或有所超过。到2020年翻两番,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前10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从2010年到2020年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也可以达到。到时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3万亿美元,人口大约在14亿多一点,人均可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这个预测表明,十六大把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我国在这个期间的发展实际的。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蕴含了十项具体的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项指标也都可以完成。这十项指标是: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对此已经作过分析,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可以达到或超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2000年为6280元,按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840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0年为2253元,过去20年人均收入增长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按今后20年增长3.2倍测算,基本达到8000元的标志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将略有缩小。

——恩格尔系数低于40%。2000年,·我国这一系数为46%,近10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将低于40%,2020年将进一步降到35%左右。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2000年为19平方米。近10年年均增加o.5平方米,呈现加快提高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向满足“住”和“行”的需要为主的转变期,到2020年城镇人均住房将超过30平方米。

——城镇化率超过50%。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6.2%。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今后20年,我国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率每年还会持续保持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达到56%。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2000年城镇居民计算机普及率为9.7%。考虑城乡人口分布、城乡家庭户均人口数等因素,全国约为4.2%左右。1997—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并且呈加速提高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大学入学率20%以上。2000年为11%。随着科教兴国实施力度加大,高校继续扩招,今后一个时期,这一指标将快速提高,2005年达到15%,2020年有可能达到25%。——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2000年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社区医疗服务加强,2020年将超过3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步完善,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将可以超过95%。

第四,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这个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

4、要全面领会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第四篇:关于《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学习体会

关于学习《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课程总结

我初步进行了党的学习,说说我的初步体会。

进入党校之前,在我心目中的党始终冷静而庄严地高耸着。似乎我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亲近它。而今,自己进入了党校学习,随着对党一些知识理论掌握的加深,党的形象也日渐生动而鲜活起来。各位党校老师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党的空间架构层次,更是党的历史,纵横党内党外的历史、贯穿古今中外的历史。它如同一条时代的色流,黑白分明,彩旗飘飘。

在第一节课关于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听讲中,我收获很多。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收获。

在总纲的一开头,就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并且深刻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我们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总纲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因此我在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听讲中认为党的建设,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要每个共产党员,不论他地位高低,权力多大,都应该按照党章的要求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的党、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无往而不胜的。

而且我在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的学习中认为党的建设也避免不了当斩的发展。

所以党章的发展完善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说党章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正是要求党章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要求,为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共失去政权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苏共在理论上固步自封,党章不能及时为党的建设指明方向,因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旗帜作用是分不开的。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如果党章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党的建设就会受到破坏,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这个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党章的发展完善必须有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转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思想,才制定出了民主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七大党章;经历了建国后二十多年的艰难探索,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制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二大党章;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制定出了迄今为止最好最完备的十六大党章。这充分说明,党章的发展完善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党发展成熟到什么程度,党章就完善到什么程度,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党章的发展完善必须有严格的机制做保障。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其制定、修改和完善必须有严格的机制来规范保障,确保党章修改程序的严密性、方式的民主性、修改内容的正确性和党章发展的稳定性、连续性。

有了好的党章,关键在于执行。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维护党章权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并在带头贯彻党章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着党章的内容,特别是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等,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

经过这次党课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深受鼓舞和教育。使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

除此之外,党课培训还确立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即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勤奋学习,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强的法律意识感。以实际行动更进一步认识深化对党的认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多做贡献,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靠拢。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就要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树立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党的重要目标和现阶段任务》这一课的,我们深刻学习了有关于党性的知识,感悟到了许多曾未思考透彻的问题。例如党性的重要性,党性锻炼,如何忠诚于党和人民等等问题。从中我得到了答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忠诚。最近奥运圣火传递受阻,藏独等等引起了国人的不满。那作为祖国的一份子,该做的有哪些了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因为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信仰。其次我们应该勤奋学习,提高为国家做贡献的本领,带动其他积极分子一起努力。最后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只要我们这批先进分子表现出了先进性,再逐渐扩大范围,那我们的执政党必将更强大。也许那时其他国家会另眼相看,不法分子不会那样猖狂。国家的强大要靠每个人的努力,同时党员同志必须首先体现出先进性。

此次阶段的党课培训,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共产党员的条件,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而且每次课后,我们各个小组成员都一起进行了分组讨论,更加正确的树立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与端正了我们的入党动机.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党员的条件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五篇:入党积极分子讲稿

尊敬的党支部,晚上好!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意识、追求进步,更好地向党组织靠拢,现在我将向党支部汇报本人各方面的基本状况,我的汇报将从学习、思想、学生工作、课外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学习上,我深知作为研究生我们肩负着用知识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因此除了在专业学习中勤奋努力,我也积极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学习,一是参与了杨爱平老师主持的三项课题申报工作,其中两项国家级课题已经立项,然后上学期我作为《澳门爱国精神》课题组成员前往澳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课题相关成果的产出工作,二是近期参与了本届的砚湖学人,三是参与写作了论文《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的制度执行力与治理效能》,争取能在粤港澳问题的研究方向上学习的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作出一点点贡献。

在思想上,我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了本支部的党建活动,如疫情线上观影、参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在本期党校学习中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组内活动,代表小组进行了主题分享发言,在党课微课视频制作中负责了视频剪辑与制作的工作,并最终在党校学习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同时我严格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跟随党的思想指引。

在学生工作上,我积极参与了我院举办的首届“公共治理高峰论坛”的会务筹备及协助工作,参与了我院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工作坊的会务协助以及通讯稿、工作总结的撰写,参与协助了本科生课程的筹备工作,并作为课代表协助完成了研一下学期在线上进行的《城市与区域治理》课务工作,包括预定会议、向高飞老师汇报每次开课情况、收发作业以及意见沟通等。

在课外活动上,我积极参加了院运会、公文写作大赛、五四青年节诗歌朗诵大赛、宅家抗疫运动会、砚湖学人等比赛活动;在社会实践上,我曾于贵州财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进行实习,担任行政秘书职务,曾在“礼物说”公司实习,担任编辑与产品策划职务;在志愿活动上,我在疫情期间曾协助参与了贵州财经大学退休老年人的电话慰问及健康信息登记工作,参与了“3小时公益”的“我为家乡河流做体检”公益活动,并成为了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通信大使与月捐大使。

以上是我对自己的回顾总结及个人鉴定,我自知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未来我将继续以党员的纪律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悉心听取意见,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党史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能够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望党组织参考讨论!谢谢!

下载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入党积极分子讲稿: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入党积极分子讲稿

    以实际行动争取 早日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讲课稿 大家好: 入党前参加培训,是每一位要求进步的同志必修的课程,是接受党的教育的大好时机。对于在座的各位......

    入党积极分子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来自机电系数控10-02班的学生,今天能够作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在这里发言,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机电系入党积......

    入党积极分子讲稿

    同志们:世纪之初,正当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征程奋勇前进之时,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诞辰。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的历程, 希望能......

    入党积极分子讲稿[本站推荐]

    八十年前,当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的时候,她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八十年后的今天,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她已拥有六千四百多万党员。八十年来,为着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中......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5篇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

    第三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第一节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一) 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

    第三讲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第三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过程:一是夺取全国政权,开创了通向社会......

    第三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第三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过程:一是夺取全国政权,开创了通向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