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汪洋作主旨演讲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汪洋作主旨演讲
7月28日上午,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鄂尔多斯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主持论坛,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君致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国务院副秘书长江泽林,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尼卡·巴布等出席开幕式。
汪洋在主旨演讲中说,沙漠化是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汪洋说,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初步遏止了荒漠化扩展趋势,实现了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程度持续“双减少”,培育出一大批防沙治沙特色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双增长”。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更加重视科学治理,强化防沙治沙科技支撑,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并与人工治理相结合,推动治理措施综合配套。要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完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沙区生态保护红线等制度。要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万钢说,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布局“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既要总结好荒漠化防治科技成效,还要精心谋划好“十三五”期间荒漠化防治科技布局。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科技发展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一批环境领域重点专项,支持各类生态问题治理技术研发与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支撑应对荒漠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能力。要鼓励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科技创业者行动”,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更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创造条件。要坚持互利共赢,加强丝绸之路沿途荒漠化防治科技战略合作,推进政府间、民间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荒漠化防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注重实效,加强荒漠化防治技术转化应用,鼓励企业成为荒漠化防治科技投入、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科技进步对于荒漠化防治的贡献力。
王君在致辞中说,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自身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我们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全球沙漠治理的新模式、新技术,探索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进一步做好沙漠治理各项工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进一步创新沙漠治理机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严厉打击破坏沙漠生态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让沙漠为人类造福;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保护优先”的思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着力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努力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贡献。
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国家林业局、自治区政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论坛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围绕“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的金融创新与合作”“新常态下的绿色投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代表还深入库布其沙漠腹地,亲身体验了库布其治沙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先后参观考察了拥有1000种耐寒旱、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库以及库布其60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区、甘草种植基地和生态光伏项目。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巴罗佐,非盟前主席、加纳前总统库福尔,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等中外政要发表演讲,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出席论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商界领袖、专家学者、艺术家以及青年志愿者300余人参加论坛。
第二篇: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聚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聚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2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深处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商和学者代表分别就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新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
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论坛上介绍,中国已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在当天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并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我们不仅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实现了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程度,持续多年的双坚守,还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新的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在今年4月,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汪洋表示,未来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将更加注重科学治理、调动社会参与,以及制度建设和国际合作,“确保2016-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建立和巩固以粮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等目标任务。中国政府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中国将来不仅像兔子一样不吃窝边草,中国将把窝边的草,养得更加丰盛。”
论坛期间,中国荒漠化治理实践的“库布其模式”被多次提及。这一模式由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1.8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有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沙漠沙尘天气减少了95%。而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的壮大,也极大改善了10万沙区民众的生活,年均人收入从不足两千增长到近万元。
库布其只是中国推动荒漠化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之一。据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对荒漠化防治与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推动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发展,“加强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与示范。形成了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累计示范转化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此外,推动生态修复产业化发展。我们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化防治、毕节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态治理、门头沟矿区修复等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了生态医药、生态光伏、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将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由‘两难’变为‘双赢’。”
出席论坛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中国的防沙治沙给当地生态带来了巨大转变,数百万人口从中获益,希望中国的治沙模式能在更大范围推广,“在库布其、亿利集团以成千上万的投资来改造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太阳能工业正在起飞,每年也吸引了将近20万旅客到这里来开展生态旅游。我们如何将这种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复制,需要一定的愿景,也需要类似于绿色丝绸之路这样的一个项目作为我们的旗舰。”
当前,因为荒漠化问题,全球每年大约要失去1200万公顷土地。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萨帕特罗建议,应当像关注气候变化一样关注荒漠化问题,设立专门的跨政府科学委员会,并且给予荒漠化防治更多的融资支持,“目前,有80%的暴力冲突是在干旱区域发生的,这一事实也急需国际社会的注意,良好的土地管理的影响,对于气侯变化方面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强调。在森林退化以及农业方面的排放占到了全球排放的25%,森林覆盖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帮助我们提供清洁和安全的水资源。如果重建我们的自然资源,便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我们必须像关注气侯变化一样的去关注荒漠化问题以及森林退化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两部分的项目。”
据了解,今年,联合国大会将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拟议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15项与土地问题有关。到2030年,每公顷退化土地将通过复垦同一生态系统中另外一公顷或更多公顷的土地这一方式予以补偿,以遏制当前荒漠化的趋势。
第三篇: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闭幕式通过十四点共识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闭幕式通过十四点共识
中国政府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为论坛发来了贺辞;主办单位的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出席论坛并在开幕式致辞。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葡萄牙前总理诺泽·巴罗佐,非洲联盟前主席、加纳前总统约翰·库福尔,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等前政要出席论坛并发表特别演讲。各方领导人一致强调荒漠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指出荒漠化防治任务的艰巨性,号召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汪洋副总理在致辞中指出荒漠化治理关乎荒漠化地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他分享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荒漠化治理中要更加重视科学研究,重视调动社会力量,更加重视制度建设,以及防沙治沙的国际合作。与会者深受启迪和鼓舞。
论坛以联合国2015后发展目标实施合作以及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和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围绕“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共赢、共享”等主题,通过特邀演讲,高级别政策论坛,绿色对话,跨代对话,非正式工作组,学术报告以及青年学生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了科技进步与机制体制创新,市场、金融和商业机制,发展沙漠生态经济,实现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问题。论坛取得了预期成果,形成了如下共识:
1.荒漠化是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直接影响着全球2/3的国家和1/5的人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安全、和平,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变量。
2.参会者呼吁并支持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把对抗荒漠化作为重点,列入有关国家和地区合作项目;鼓励PPP模式,动员更广泛的资源,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推动绿色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参会者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气候干旱,沙漠遍布、生态脆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面对生态红线,强调生态先行,制定必要的生态发展战略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优先组织实施。
4.论坛通过了《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两个成果文件并呼吁各界广泛支持实施。
5.论坛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到联合国主流文件中,同时建议UNCCD和UNEP等联合国有关机构积极传播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成果。论坛建议库布其秘书处定期向UNCCD秘书处以及UNEP有关会议(如COP-12)通报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成果,以及“生态文明合作框架”与“库布其行动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行动,分享库布其成果。
6.论坛认为,联合国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广泛动员民间力量。论坛号召相关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通过商业手段、运用市场机制,探索金融创新,驱动绿色资本,贡献可持续发展。
7.参会者认为科技发展和机制体制创新是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既要花力气发展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技术和开发创新;也要从政策入手,在土地、沙漠确权,转让和租赁等方面有长效的立法、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企业投资生态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
8.参会人员对库布其创造的“生态、经济和民生”平衡驱动的治沙模式高度赞赏,认为这是世界治沙领域的一个标杆。建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UNCCD)和其他有关组织积极推广。
9.论坛注意到,由民间发起,中国政府支持,国际组织认可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的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性论坛。参会者高兴地看到,作为联合国承认的实现全球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和平台,中国政府批准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中国国家机制性的大型涉外论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参会者进一步建议有关方面应就论坛未来的定位、性质、宗旨以及发展机制进行完善,切实发挥论坛PPP机制和民间组织独特的灵活性使其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中发挥更大的、可持续的贡献。
11.全体与会者高兴地注意到,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王文彪、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诺泽·巴罗佐和非洲联盟前主席约翰·库福尔与有关国家代表在论坛期间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建设“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并定于2015年12月在法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宣布该机构成立,同时推举王文彪担任联盟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诺泽·巴罗佐和非洲联盟前主席约翰·库福尔出任该联盟的联合主席。即日起着手启动筹备工作,包括起草联盟章程、讨论运行机制和相关事宜。
12.论坛支持成立“全球沙漠生态经济联盟”的倡议并鼓励“联盟”与论坛建立紧密联系。参会者赞赏其宗旨是为了支持联合国2015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推进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支持联合全球有志于生态修复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和青年结成广泛联盟,创造性地发挥民间的力量,以PPP模式,通过众筹推动全球尤其是沙漠地区生态系统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为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参会者建议第六届论坛于2017年继续在库布其召开,并要求秘书处和有关方面报告《2015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和合作框架》及《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计划》实施进展和合作成果。
14.参会者感谢论坛的主办方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的支持;感谢联合承办单位鄂尔多斯市政府和亿利公益基金会的辛勤、高效和富有成果的劳动,也非常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和七星湖国际会议中心东道主的精心安排和周到接待。
第四篇: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商业资本论坛 首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商业资本论坛 首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7月28日下午,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商业资本论坛举行。在第一场论坛中,华谊集团董事长刘训峰、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崔世昌核数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崔世昌、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蒙草抗旱集团董事长王召明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共话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
论坛以“秉承以商业力量、新商业文明、金融资本手段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注重金融手段在共建丝绸之路中的核心价值和纽带作用”为话题,引发了企业家的深入探讨。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坛中,华谊集团董事长刘训峰发表主题演讲并与大家分享了怎样发展绿色化工,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体会。刘训峰表示,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过去化学工业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今后还要做很多工作,未来要持续地向社会传递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正能量,每一位的行业参与者、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到这场传播正能量的行动中,为推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坛中,大家都为亿利集团27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精神所感动和折服。谈到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坦言,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造福社会。环境保护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责任感。他认为,环境保护,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力度,把环境保护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最基本的战略来进行推动。不仅要加大投入,而且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科学的、正确的路径。
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崔世昌认为,在未来一个时期,绿色化工将能够取代以后的化工,这不仅对中国也是对人类都是一个新的贡献。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第一次来到内蒙古,了解了亿利集团27年的奋斗史,看了改造后的大漠风光后直言漂亮,他建议政府要“有一个很大的奖励给文彪先生。”同时他也要和王文彪先生深入探讨一下绿色旅游怎么做大做强。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蒙草抗旱集团董事长王召明对沙漠的感受最深,从小时候的恨沙怕沙,到今天目睹在亿利集团将沙漠变绿洲,他直言不容易。王召明说,王文彪董事长树立了一个榜样,创造了一个奇迹,但是中国这么大,加之世界沙漠的治理,光靠榜样、奇迹远远不够。王召明建议,沙漠土地的使用权能否区别于草原、农田的另一种土地权。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上,王文彪董事长也建议沙漠土地的使用权能否延伸到70到100年,包括跟银行的合作,治理沙漠的企业能否低息或无息,因为只有这种政策、机制的激励,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沙漠的治理中,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朱春全在论坛会上表示,绿色化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朱也带来挑战,企业应该成为绿色化的主力军,而向自然资产投入正是实现绿色化的有效途径。朱春全表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目前在鄂尔多斯市进行试点。
第五篇: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
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人民网海南博鳌4月15日电(记者吴绮敏、陈伟光、刘歌、罗昌爱)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15日上午在海南博鳌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胡锦涛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把亚洲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永远做亚洲各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春到博鳌,海蓝天碧,万木竞秀。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0周年。今天,论坛会场装饰一新,气氛隆重热烈。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与会者将围绕这一主题,就包容性发展、中国“十二五”规划、世界经济展望、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等议题进行交流。
上午10时30分许,胡锦涛步入开幕式会场,在主席台就座,全场起立热烈鼓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罗塞夫、南非总统祖马、韩国总理金滉植、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新西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英格利希等外国领导人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胡锦涛指出,10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之一。博鳌亚洲论坛之所以能够不断成长,得益于亚洲快速发展,也见证和推动了这一历史进程。亚洲发展不仅有力改变着亚洲人民命运,而且日益影响着世界发展进程。
胡锦涛强调,亚洲人民历来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这些优良传统是亚洲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亚洲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倍加珍惜、发扬光大。只要坚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亚洲人民必将在前进道路上创造出新的业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指出,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亚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依然是摆在亚洲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这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胡锦涛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继续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相互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探索,把亚洲的多样性转化为加强交流合作的活力和动力,不断提高各领域合作水平。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紧跟世界发展新趋势,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推动地区所有成员共同发展。大国要扶持小国,富国要支援穷国,各国要相互帮助,共同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地区所有成员,让全亚洲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四,坚持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安全。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观念,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照顾彼此安全关切,最大限度展现善意、智慧、耐心,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积极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第五,倡导互利共赢,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各类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行不悖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尊重地区外国家在亚洲的存在和利益,欢迎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积极参与亚洲合作进程,共同促进亚洲和平、稳定、繁荣。
胡锦涛指出,1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久前,中国制定并公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锦涛强调,近代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重要。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把亚洲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同亚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
胡锦涛最后指出,我们对亚洲的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明天。(演讲全文另发)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罗塞夫、南非总统祖马、韩国总理金滉植、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对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召开及论坛成立10周年表示衷心祝贺,对论坛1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围绕年会主题发表了看法。他们表示,愿意以博鳌亚洲论坛为平台,加强同亚洲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森、福特斯克金属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里斯特、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等中外企业家代表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主持年会开幕式。
当天中午,胡锦涛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刘永清、令计划、王沪宁、戴秉国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