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讲稿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卫生监督范围和作用的不断扩大,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和掌握这种关系,对于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卫生行政机关和相对人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中的意志关系,而不是物质关系。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人们按照卫生法规的规定进行实际卫生监督活动时产生的。换句话说,这种关系发生在卫生行政机关的实际监督过程之中,并根据卫生法律规范形成了卫生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卫生监督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卫生行政机关在进行卫生监督活动时,卫生监督主体与相对人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卫生行政机关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对使用射线装置的企业进行审批,并发放许可证,从而使行政机关与企业产生了关系,即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当然,卫生行政机关在履行其卫生职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并非都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卫生行政机关建议公民不要吸烟、提倡饮食营养科学化等,这些行为固然也是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具体表现,但它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因此不属于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只有那些受到卫生调整的社会关系才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从实践上而言,每一个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生,不仅仅需要卫生法律规范,还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只有当一定的卫生法律事实发生后,卫生法律规范中的抽象卫生法律关系,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卫生法律关系,即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一种,因而也具有卫生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也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以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构成要素。
二、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特点
卫生监督所涉及的卫生法律关系,既有卫生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拥有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双方,必有一方是卫生行政机关。卫生行政机关是国家卫生行政权力的代表和实施者,其依据国家赋予的权力实施的卫生监督,是国家意志及国家权力的反映。任何其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都不可能拥有这种权力。因此,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卫生行政村赚。而一般卫生法律关系既可以在公民和国家之间,也可以在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
第二,卫生行政机关作为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一方参加者,其意志和行为往往具有单一性。一方面,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由卫生行政机关单方面确定,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不管相对人是否同意,都得参加该项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执行职务的医生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患者,必须报告疫倩。无论该医生愿意与否,报告疫情是法定的义务,他必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制约,参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某些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也往往因卫生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而确定,可不征求相对人的意见或同意,甚至违反相对人的意志而发生法律关系,如吊销某商场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卫生行政机关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的意志单一性与民事法律关系、于般卫生法律关系的平等性、有偿性,显然是不同的。
第三,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实现,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从卫生立法的角度讲,每个卫生法规的出台,都是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保证国家整个利益出发,以法的形式来表达的。如果卫生法规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受到干扰,就会有损于国家利益的实现。所以,为了保证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实现,国家在卫生立法时,总是要加上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当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国家即采取强制手段对其实行制裁。如卫生检疫机关对未经检疫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擅自离开检疫地点、逃避查验的相对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直接进行处罚;卫生行政机关有权对已知系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强制采取预防、治疗和消毒措施等。而在一般卫生法律关系中,当卫生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如病人获得相应的医疗护理,却拒绝向医院支付应付的诊疗费用,另一方医院却不能直接给病人施加强制力,一般只能要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解决,直到请求国家审判机关运用审判权使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上述这些特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有把它们综合起来认识才能了解和掌握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所具有的性质。
第二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大要素构成。
一、主体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参加到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去,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2、主体需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参加到该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去;二是必须在该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3、构成:卫生监督主体——执法主体和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 ——守法主体
卫生监督主体:是指享有国家的卫生监督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卫生监督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是指在卫生监督管理法律关系中,与卫生监督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卫生监督主体的监督管理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含有以下特征:处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的个人、组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作为与监督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的个人、组织; 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其权益受到卫生监督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
二、客体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客体主要包括: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是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行为: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物品:是指在我国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可作为主体权利与义务对象的物质财富。
三、卫生监督法律的内容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能力。
2、权利:是指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赋予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的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卫生监督主体的权利:公务权和制裁权,此权利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复合性,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放弃。
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的权利:监督权、知情权、陈述申辩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检举、控告、获得赔偿。
3、义务: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含义有三:义务主体应当依据卫生法的规定,为一定行为或者抑制一定行为,以便实现权利主体的某种意志或利益;义务主体负有的义务是在卫生法规定的范围内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义务是法定的,受到国家强制力的约束。
第三节 卫生监督与其他法律行为之间关系
卫生监督、卫生立法和卫生司法三者的关系
一、共同点:
1、均是国家实施卫生行政控制的重要手段
2、三者作出的行为都具有法律效力
3、目的是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最终达到保护人民健康
二、不同点:
1、卫生监督与卫生立法的区别:依据不同、主体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关系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2、卫生监督与卫生司法的区别:作用不同、法律关系不同、程序不同。
第四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形成新的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便产生了卫生监督主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审批各种卫生许可证,从相对人申请之日起,卫生监督主体就与其发生了具体的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二、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的某种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发生一定变化。包括主体的变更、内容的变更、客体的变更
三、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
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得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现存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终止。包括全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和具体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
四、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1、前提和条件:一定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存在。
2、依据:一定的卫生法律事实的存在。
卫生法律事实:是指由卫生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包括卫生法律事件和卫生法律行为。
卫生法律事件:不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事实,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卫生法律行为:是指能够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卫生监督行为的变化: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卫生监督行为的废止、卫生监督行为的变更、卫生监督行为的消灭。
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是指卫生监督行为在适用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生效要件的情况,由有权机关依法予以撤销,使该行为向前向后均失去效力。
卫生监督行为的废止:是指卫生监督行为在成立时是合法的,后来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使其不宜继续存在,使它消失了效力。
卫生监督行为的变更: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卫生监督行为,发现其不当或因情况变迁,使原行为变得部分不适用,从而对部分行为加以改变或使部分行为失去效力,并作出新的规定。
卫生监督行为的消灭:是指卫生监督行为的效力完全停止、不复存在。
第二篇: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讲稿
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
主讲
董永明
(3学时)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从法学上说,《条例》所的指公共场所,是指供公共使用的具有围护结构的场所。
广义:是指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社交、休息、娱乐、体育、参观、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
二、范围(7类28种)
1、生活服务设施
2、文化娱乐、体育设施
3、公共福利设施
4、公共交通设施
三、公共场所的卫生特征
1、人员密集,易传播疾病;
2、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和物品容易被污染;
3、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多、复杂、传播快;
4、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知识缺乏;
5、卫生组织难建立、制度难健全、难落实;
6、建筑和布局难合理,卫生设施难到位。
四、公共场所卫生基本要求
1、选址、建筑设计、内部布局符合卫生要求
2、微小气候适宜,保证有适宜的温、湿度
3、照明、通风良好,满足生活和活动需要
4、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
6、消毒等卫生设施完善
7、服务员有一定的卫生知识,健康状况良好
8、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
第二节公共场所卫生法律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立法
公共场所是人们聚众活动的场所,人口稠密,设施公用,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于1987年4月1日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法规。同年9月15日,卫生部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今年又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予以重新发布,使之更加完善和更具操作性。为了更好地实施条例,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1987年卫生部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以后又陆续地制定了《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十几项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
以上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
(一)、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制度。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职能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或者变更营业项目,应当到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根据2004年《卫生部关于暂不将足浴、保健按摩、网吧等场所列入卫生许可范围的批复》,目前不宜将足浴、保健按摩和网吧等场所列为卫生许可范围。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和相关规定,在受理申请后及时指派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按照卫生标准和要求对公共场所进行审查和监测。对经审查监测确定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80%以上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的申请单位,在法定期限内发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申请单位应当采取改善措施,达到卫生要求后予以卫生许可。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复核不合格或者逾期未申请复核的,卫生许可证失效。公共场所歇业的,应当到发证机关注销卫生许可证。
(二)、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设计的卫生监督管理
公共场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选址、设计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卫生篇章,其内容包括设计依据、主要卫生问题、卫生保健设施、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
三、公共场所卫生要求和卫生指标
1、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1).室内空气卫生达到标准。各类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要达到规定的各项指标,保证室内通风换气,空气清洁。
2).微小气候适宜。各类公共场所的室内微小气候适宜,湿度、温度、风速等达到国家有关标准。3).采光、照明良好。4).噪声符合标准。
5).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符合卫生标准。公共用具要定期消毒,及时更换。各种卫生设施符合卫生标准、6).用水达到卫生标准。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公共浴室、游泳场、天然浴场等公共场所的用水也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防止由于微生物介水传播传染病,要求按照规定定期换水、消毒,保证对人体无害。
2、公共场所卫生指标
根据场所不同,指标相应不同,主要有温、湿度、风速、噪声,顾客用品、用具消毒,卧具更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新风量。自备水源与2次供水水质,其中,标准规定:
舞厅、音乐茶座、游艺厅场内禁止吸烟;
公共浴室设立禁止性病、传染病、皮肤病的顾客就浴标志并有相应措施;
理发店要有头癣患者专用的理发工具;
美容场所工作人员操作时穿工作服,清面时戴口罩; 游泳池设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四、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个人应该防止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如果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单位应当妥善处理,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防止事故的继发;确保不扩大危害范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在不影响上述情况前提下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1、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公共场所卫生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教相关卫生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先知识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2、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有碍公共卫生的其他疾病,在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三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职责是:
(1)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2)宣传卫生知识,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3)根据有关规定对违反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4)参加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5)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包括取证照相、录音、录像等,调查处理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6)执行卫生监督机构交付的其他任务。
二、各类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的重点
(一)普通旅店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通风采光 • 茶具洗消间、拖鞋洗消间 • 卧具洗消间及设施 • 干净卧具保洁柜
• 客房净面积(≥4平方米)• 客房通风换气设备设施
• 新风量(3-5)星级宾馆和歌舞厅为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其他为每人每小时20立方米。
(二)歌舞厅、游艺厅、茶座、咖啡厅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机械通风换气设备设施 • 茶具洗消间、洗消设施、保洁柜 • 公共卫生间设计及排气系统 • 洗手设备
(三)理发店、美容店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 营业面积
• 烫发间设置单独的排风设备 • 毛巾、工具的消毒设备设施 • 干净毛巾保洁柜 • 采光照明
(四)游泳场(馆)的预防性卫生监督重点
•平面布局,包括泳客进出通道,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游泳池之间的先后合理连接 • 淋浴装置和强制性浸脚消毒池 • 池水净化消毒设施 • 游泳池四边防污水回流措施 • 机械同风装置 采光照明
(五)候车室、侯诊室的预防监督重点 • 侯诊空间和分科候诊布局 • 病人就诊路线布局设计
• 传染病门诊的独立位置、配套设施、单独通风设备;污物、医疗垃圾收集容器 • 通风排气系统、新风量
• 卫生间数量、位置、单独的排风设施、洗手设备
三、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
1、室内空气质量:强排式机械排风、空调系统;
2、消毒效果:公共用品用具、泳(浴)水
3、从业人员:体检、培训;
4、强化管理相对人的自律行为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
1、观察现场
2、询问调查
3、卫生监测
4、现场记录
5、监督指导
(三)、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
1、卫生许可证
2、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个人卫生知识培训监督
4、营业场所、消毒间、公共用品储存间、卫生间的经常性监督
(四)、各类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点 共同点:
1、卫生许可证正本应悬挂场内显眼处并在有效期内,有否超许可项目经营;
2、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并上墙,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3、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清洗消毒程序知识、个人卫生状况及从业人员患病调离情况;
一)一至二星级宾馆饭店
1、室内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新风量)
2、具备专用的消毒间,间内无杂物、消毒柜运转正常、保洁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类存放;
3、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及效果,清洗消毒后的可用杯具应无污迹,可用棉织品应无污迹、毛发,公共用品用具备品需充足(3:1);
4、空调系统通风换气情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卫生间有独立的通风;
5、客用化妆品标签表示应符合要求,索证手续齐全,不得自行灌装;
6、具备“四防”(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措施; 二)旅店、招待所 参照一至二星级宾馆饭店
三)咖啡馆、酒吧、茶座、歌舞厅、游艺厅
1、歌舞厅在营业时间内严禁使用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灯和滑石粉及有害观众健康的烟雾剂;
2、影剧院每场次间隔不少于30分钟,座位在800个以上的观众厅应有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
3、有供应开刀水果的场所,必须设专用果盆制作间,间内设1个洗果池;制作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冰粒机都必须安装滤水器;
4、有公共用品用具的必须设立消毒间,茶具、话筒、面巾清洁消毒效果,卡拉OK场所应使用话筒消毒网,5、厕所清洁,设立座厕的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设有洗手设施和自然通风管井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装置;
6、有机械通风装置且能正常运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
四)理发店、美容店
1、营业面积必须在10㎡以上,美容室设置单独的工作间,不做创伤性美容;
2、具备消毒间,理发毛巾、床单、枕巾、枕套等公共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应设专柜存放,并有相应的洗涤消毒设施且能正常运转;
3、必须设紫外线消毒箱,理发刀具、胡刷等理发工具每客用后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用后及时消毒,毛巾、美容针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美容用盆必须用一次性胶袋铺垫或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4、必须备有供患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单独存放;
5、从业人员上岗时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清面时需戴口罩;
6、烫发、染发场所设有独立机械性通风装置;
7、场所内使用的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相关化妆品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及卫生检验报告。
五)公共浴室
1、池水应具备补充净化消毒设施,池水循环过滤设备必须正常运转;
2、具备专用的消毒间,间内无杂物、消毒柜运转正常、保洁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类存放;设立拖鞋专用消毒桶;
3、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情况及效果,清洗消毒后的可用杯具应无污迹,可用棉织品应无污迹、毛发,公共用品用具备品需充足(3:1);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换;
4、设有浴池的必须备有余氯检测设备和检测记录;必须配备2名持有有效上岗证的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浴池水水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池水游离性余氯量应保持在0.3-0.5mg/L;
5、空调系统通风换气情况,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定期清洗,机械通风装置过滤网及送,回风口没有积尘,卫生间有独立的通风;
6、场所内使用的化妆品(包括洗发水、沐浴液)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相关化妆品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及卫生检验报告。
7、总台应设有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就浴的明显标志;
六)游泳池(馆)
1、应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进入的标志;夏季游泳高峰期设置红眼病检查岗;不得出租、出借泳装;
2、游泳池具有池水循环过滤设备并且运转正常,不得人工喷洒消毒药,必须备有余氯检测设施和有检测记录,泳池水游离余氯应保持在0.3-0.5mg/1,池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必须配备持有效上岗证的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
3、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排水畅通,卫生间设置独立的排气装置,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4、在泳池入口处,必须分别设有强制性淋浴池和浸脚池。浸脚池宽度与走道相同,长度不少于2米,深度不低于20厘米,游离余氯保持在5-10mg/1,须4小时更换一次。
5、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有准将存放,使用公用拖鞋须有消毒桶;
七)侯诊室
1、应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禁止吸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志;
2、卫生间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清洗消毒,应采用湿式清扫,每天不少于两次,不能有积水、积垢,设有洗手设施和独立机械通风装置;设立座厕的必须使用一次性座厕垫纸;
3、应有消毒制度,肠道门诊脚垫、门把手的消毒措施;疾病流行时应加强消毒;
第四节、法律责任 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范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凡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或者个人,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1.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经营的;2.未获得“健康合格证”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3.拒绝卫生监督的;4.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必须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对卫生防疫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但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控制的决定应立即执行。对处罚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卫生防疫机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民事责任。
违反《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中毒事故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应当对受害者赔偿损失。
(三)刑事责任。违反《公共卫生管理条例》致人残废或者死亡,构成犯罪的,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取贿赂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五节 《实施细则》解读
2011年5月1日起,执行卫生部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修订后的《细则》较前同名规章在执法主体、许可期限、经营者责任、处罚力度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规定和变化。为便于更好地了解掌握,对《细则》进行重点解读,以此推动《细则》贯彻落实,提高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一、法律规定
1.修订后的《细则》有何特点?
答:一是强化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责任。规定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二是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从法律上维护了消费者知情权。三是解决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主体问题,将执法主体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四是新增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装修等方面的规定,完善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要求。五是明确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卫生许可有效期。六是加大了执法力度,能够有力震慑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修订后的《细则》对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何意义? 答:修订后的《细则》对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以下意义:
一是实现了公共场所经营者由被管理者向自身管理的角色转换,将经营者置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明确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使经营者明白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够更好地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工作。三是用新的监管机制搭建了工作平台,达到节省卫生监督资源,提高卫生监督效果的目的。四是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实施信息公示制度,能够使消费者知情权得到保障,在选择公共场所时,避免了盲目性。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经营者的“奖”与“罚”,又促进了公共场所经营者改善卫生设施和卫生管理。
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所指公共场所有哪些? 答: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法律调整的公共场所共有7类28种,包括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上述场所应取得卫生许可并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
答:《细则》规定: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5.《细则》对室内装修有何规定?
答: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期间不得营业。进行局部装饰装修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营业的非装饰装修区域室内空气质量合格。
6.《细则》对卫生指标的检测有何规定?
答:《细则》对卫生指标的检测有如下规定:(1)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2)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3)检测结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7.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擅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2)擅自营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3)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对涂改、转让、倒卖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由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
8.对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的,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9.对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10.对拒绝监督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拒绝监督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1.对未按照规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复核手续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进行处罚?
答:《细则》规定:未按照规定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复核手续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12.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的有效期限是多长时间?
答:根据《卫生部关于“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时限概念问题的复函》,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自签发之日起有效期限为一年。拟在有效期届满之后继续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必须在届满之前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及《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再次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
13.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
14.公共场所经营者隐瞒、缓报、谎报健康危害事故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隐瞒、缓报、谎报健康危害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时有什么权力?经营者应如何配合检查?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还可以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可以先行登记保存。经营者应当协助调查或检查,如实回答询问,不得拒绝或隐瞒。
16.艾滋病防治重点公共场所有哪些?
(1)宾馆、饭店、招待所;(2)歌舞厅、夜总会、酒吧、茶座;(3)洗浴、桑拿、按摩中心;(4)美容美发店(廊、中心);(5)省人民政府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增加的其他公共场所。
二、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
1.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卫生安全方面负有什么责任? 答:公共场所经营者在卫生安全方面负有以下责任: 一是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二是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培训;三是保证公共场所空气、水、采光照明、噪声及公共用品用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四是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并认真落实,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按照规定处置并报告。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2)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3)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4)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6)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7)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9)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记录的其他情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有专人管理,分类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3.患哪些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公共场所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答: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乙型肝炎携带者可以从事公共场所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吗?
答:可以。根据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规定,除经核准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如特警职位、民航空勤人员等)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5.宾馆向顾客提供的非一次性口杯,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答: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如拖鞋,口杯等)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6.公共场所经营者可否不取得卫生许可证先行办理工商注册手续?
答:不可以。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7.公共场所经营者变更经营项目、经营场所地址的,可以使用原卫生许可证吗?
答:不可以,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
8.公共场所经营者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前可以试营业吗? 答:不可以。不论试营业还是正式营业,都必须首先取得卫生许可证。
三、卫生知识
1.外出选择宾馆住宿,应注意查看哪些内容?
答:一要看看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标识、检测报告等应该公示的内容;二要看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是否配备齐全;三要看环境是否干净、卫生;四看室内卫生,包括枕套、被罩是否有污物、头发等。不到未公示上述项目的宾馆住宿,尽量选择量化分级等级高、卫生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宾馆住宿。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存在哪些卫生隐患? 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新风机组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能充分补充室外新鲜空气,依靠室内冷气的反复循环,这种通风状况存在着健康隐患;二是长期不进行清洗消毒导致风管中积尘量非常多,积尘本身可以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还成为许多致病微生物的藏身之处;三是冷却塔不消毒导致冷却水中军团菌的存在。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4.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哪些场所? 答: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目前我国在住宿业、美容美发场所、游泳场所、沐浴场所(包括足浴)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上述四类场所应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量化分级等级标识。
5、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等级(信誉度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答: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使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其卫生状况进行量化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将其卫生信誉度定为A级、B级、C级,并根据卫生信誉度确定卫生监督频次。
6.对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如何处罚?
答:《细则》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检测结果和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7.游泳池的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有什么要求? 答:浸脚消毒池,是指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之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消毒池长度不小于2米,宽度与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池水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每4小时更换一次。
8.游泳场所为什么要配备强制淋浴装置?
答:人身体上往往有一些汗液和脱落的细胞,进入游泳池之前经过淋浴能够将其冲洗掉,以保持游泳池水的卫生。为保证所有人经淋浴后进入泳池,所以要配备强制淋浴装置。
9.哪些人员禁止进入游泳池游泳?
答: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游泳池游泳。游泳场所经营者应在入口明显处张贴或悬挂载有上述内容的公示牌。
10.人工游泳场所应公示哪些水质指标?
答:每场开放前、开放时均应进行池水余氯、PH值、温度等检测,检测结果应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
11.游泳池水中余氯含量应为多少?有何作用? 答: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应保持游离余氯浓度为0.3~0.5毫克/升。其目的是杀灭水中微生物,同时保证人体皮肤、粘膜不受到消毒剂的伤害。
12.游泳者如何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 答:游泳者可以通过以下方面选择卫生、安全的游泳场所: 一看泳池公示牌。是否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等级标识、检测报告。尽可能选择有卫生许可证、量化分级等级高的游泳场所。二看游泳场所是否按要求设置了合乎卫生要求的更衣室、强制淋浴、淋浴室、厕所和垃圾箱等。三看水质状况,游泳池水质应该清澈透明,一般来说站在泳池边应该能够看到第四条泳道的分隔线,不含藻类,没有虫类等杂质。四看消毒池。为保证水质,应在入池处设置脚部消毒池。五是闻一下水的味道,余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正常情况下应该可闻到淡淡的氯味。
13.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本单位设有洗衣房的,应设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按照由污染到清洁的顺序安排工艺流程,防止交叉污染。洗涤过程加入含消毒液的洗涤剂或加入消毒液,熨烫时温度不低于140℃。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做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14.美容美发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指的是哪些? 答:是指美容美发场所和美容美发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与顾客密切接触的物品。美容用品用具包括美容棉(纸)、倒膜用具、修手工具、眉钳、刷子、梳子、美容盆、美容仪器等物品;美发用品用具包括围布、毛巾、刀剪、梳子、推子、发刷、胡刷等物品。
15.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答:有两种,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化学法包括含氯、溴或过氧乙酸、乙醇等消毒药物消毒方法。
1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要求?
答:(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勤剪发、勤修甲、勤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工作前后洗手。工作时不得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操作过程中严格洗手消毒,保持工作服整齐干净。(2)从业人员不在工作区域内食、宿,不宜在工作场所摆放私人物品。
第三篇: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讲稿(新)
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劳动法律关系既表现为国家的认可也表现为国家的创制。
2、作为法律关系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国家意志的体现。举例分析: 李某一案
李某是某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双向选择中,被某新成立的企业相中,双方于是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企业一方表示:由于本企业为新建企业,有关业务尚未展开,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因此工资可以确定数额,但发放日期无法确定,如果资金周转困难,可能几个月发一次,希望李某谅解。李某认为企业有困难职工应当分担,因此对企业的说法并无异议,双方于是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李某工资为每月2000元,企业根据效益情况分别支付,最长为年终一次性支付。
合同签订后,李某开始上班,工作相当努力。一个月后,企业领导告知李某: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工资无法支付,等经济状况好转后再一并支付。李某予以谅解,同意了企业以后支付工资的提议,并继续努力工作。二个月后,企业仍然表示无法正常支付工资,李某心中不快,但因有合同约定在先,也就继续努力工作。3个月后,当企业再向李某表示仍然无法正常支付工资时,李某不再接受企业的解释,要求企业马上支付所欠工资。企业表示李某同意最长在年终时结算工资,双方在合同中已作约定,因此李某现在要求马上支付工资是违约行为,李某认为自己要求企业支付工作后的工资并无过错,双方于是发生争议。
双方理由: 李某认为:自己虽然与企业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延期支付的条款,但企业三个月不支付工资没有道理,至少应当按约定数额先支付一部分工资。企业认为:企业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关于工资支付的条款,双方对此协商一致,李某同意延期支付工资。企业不是不支付工资,而是目前无力支付,现李某要求企业马上支付工资违反了合同约定,因此不同意支付所欠工资。
你认为本案应如何处理?
3、劳动法律关系存在具有内在的客观社会基础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三)劳动法律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1、联系
2、区别
举例:金某某诉某广告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纠纷案
原告金某某通过应聘方式进入被告某广告公司(某实业公司的子公司)工作,职务为总经理,任职起始时间为2001年3月,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3月5日,金某某领到工资1000元,4月、5月、6月三个月金某某的月工资为2000元,7月5日,金某某领到工资3000元。期间.某广告公司还向金某某发放过加班奖金9000元。7月6日,某广告公司内部发生打架事件,7月9日,某广告 公司董事长宣布免去金某某的总经理职务,公司停业整顿。对此,某广告公司曾于诉讼中提出有关的董事会会议记录作为证据,但该会议记录上没有董求的签名。7月30日,某实业公司书面通知金某某,告知因某广告公司目前内部整顿,故决定原有试用期人员暂不留用,待整顿结束后重新考虑是否录用。金某某遂停止到公司上班,并于同年8月22日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某广告公司支付其创业期间的加班工资5000元、其为公司创利70万元的30%的分成21万元,以及因辞退而应结付的三个月的工资计9000元(每月3000元)。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裁决:对金某某的上述主张不予支持,仅某广告公司支付金某某一个月的工资计3000元.以此作为未提前1个月通知其解劳动关系的补偿。全某某不服该裁决,遂以某广告司为被告诉至法院后又申请追加某实业公司为第二被告。
原告金某某诉称:其与某广告公司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公司擅自将之解除缺乏法律依据.故请求法院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合法有效,判令公司补发其自2001年8月以来的工资每月3000元,并判令公司支付其加班资5000元。
被告某广告公司和某实业公司辩称:解除与金某菜的劳动关系是依据公司董事会的决定作出的,符合法律规定,金某某自2001年8月起一直未到公司上班,故公司亦无须向其支付工资;公司对于金某某的加班行为已经以奖金形式予以奖励,因而金某某对加班工资的请求也不应支持。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某广告公司未提供其罢免金某某总经理职务、解除与金某某学实上劳动关系的合法、有效的证据,故不能认定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金某某从2001年8月至今未到公司上班,其要求得到每月3000元劳动报酬的诉讼请求难以支持;某广告公司己用奖金形式奖励了金某某的加班行为,金某某再要求获得加班工资,没有合法依据,应不予支持。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6条之规定判决如下,(1)金某某与某实业公司的劳动关系没有解除;(2)金某某要求某实业公司给付其加班工资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3)某实业公司应支付金某某从2001年8月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每月300元。
金某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当事人双方仍持各自在一审时的诉辩主张。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定,金某某作为某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其合法权益应受法律保护。某广告公司欲免去金某某的总经理职务和终结双方的劳动关系,均应依法进行。鉴于某广告公司的上述行为缺乏法定的形式要件,故一审法院对某广告公司的主张不予支持并无不当。金某某自2001年8月起末再到广告公司上班工作,此举属被动缺勤,某广告公司亦负有一定责任,应承担金某某在被动缺勤期间的生活费用,但金某某坚持要求按其原工资给付的理由不成立.该主张不能支持。某广告公司已经向金某某支付过9000元的加班奖金.金某某再以加班为出要求获得5000元加班工资的理由不足,该主张亦不能支持。金某某的劳动关系在某广告公司。一审法院判令某实业公司履行义务不妥,应予变更。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2项之规定判决如下:(1)撤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2)某广告公司应继续维持与金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至双方依法终结时止;(3)某广告公司应给付金某某自2001年8月起的生活费,该项费用以每月300元计,至双方依法变更或终结劳动关系时止;(4)金某某关于某实业公司和某广告公司应给付其5000元加班工资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法律问题]
1、金某某与某广告公司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2.金某某作为某广告公司的总经理,某广告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与一般职员是否相同?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分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和辅助客体。两者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表现形式不同。
2、承载或体现利益不同
3、地位不同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一)运行环节
1、劳动法律关系的发生
劳动法律关系的发生的方式有:(1)行政方式(2)合同方式
2、劳动法律关系的续延,案例分析
小陶是一家超市的打字员,由于工作和人际关系等种种原因,去年3月1日,她向单位提交了书面辞职申请。3月20日,她感到身体不适,有呕吐现象,于是到医院检查,结果才知自己已怀孕。小陶随即向单位说明情况,请求收回自己的辞职申请。但单位不同意。4月2日,当小陶像往常一样到单位上班时,单位行政领导向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事后,小陶又多次向领导申明:当初在写辞职申请时不知道自己已怀孕,听说《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在孕期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故坚持收回申请。但任凭小陶怎样解释,单位还是坚持解除合同的决定。无奈,小陶只好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单位撤销与其解除合同的决定。请问仲裁机构应如何裁决?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案例分析
合同约定与岗位调动
某公司招聘销售员,陆先生前去应聘,经洽谈协商,双方签订了一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陆先生的工作岗位是销售部销售员;又约定:因公司经营需要或陆先生工作能力等原因,公司可以调动陆先生的工作岗位,陆先生对此可以提出异议,但在改变决定前应当服从工作调动。合同签订后,陆先生开始上班履行劳动合同。
半年后,公司因市场变化而调整经营范围,为此,需对营销人员结构作相应调整。经部门列出的资料分析,公司对各营销人员的工作状态作了考核,经考核排列,陆先生的工作业绩排名缀后。于是,公司即通知陆先生调动其工作岗位至后勤总务部门,并要求择日报到。陆先生认为公司调动其工作岗位是变更合同的行为,因未与本人协商,通知变更岗位不能成立,于是拒绝了公司的工作调动通知。公司经多次通知陆先生去新岗位报到无效后,就以陆先生拒不服从公司的工 作安排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根据公司员工手册的规定对陆先生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决定。陆先生不服公司作出的处理决定,双方于是发生争议。
双方理由: 陆先生认为:自己与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作岗位,公司不经协商即通知调动岗位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合同变更的有关规定。要求公司撤销解除合同决定恢复原劳动关系。公司认为:公司因经营情况变化而调整人员结构,公司调整陆先生工作岗位符合双方合同的约定,陆先生不服从工作安排违反了合同约定并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评析:公司是否可以根据合同的事先约定变动陆先生的工作岗位?
4、劳动法律关系的暂停 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美国独资生产型企业,王力先生是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职工小明的家属某天打电话到A公司人力资源部为小明请事假一周。王力先生过了两天听说小明不能上班的原因是,他在家和邻居争吵时用刀刺伤了对方的胸部,被公安机关关起来了。小明的家属每周打电话为A续事假。半年以后小明回公司要求上班。如果您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力先生,您从始到终应如何处理?如果您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力先生,您从始到终应如何处理?
5、劳动法律关系的终止
案例:禁止内部员工相恋 女工恋爱被辞退合法吗?
工人日报2004年10月27日消息:今年24岁的杨华(化名)在天津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工作中,她和一位同事产生了感情,并明确了恋爱关系。可就在她沉浸在幸福之中时,公司人事主管突然找到她,要她写报告自动辞职。这大大出乎杨华的意料。人事主管说,公司有规定,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双方不能同时在一个公司工作,而杨华在劳动合同中承诺“遵守公司规定”,所以公司有权解除与杨华的劳动合同。虽然杨华感到很委屈,但最后还是黯然离开了这家公司。请问能否依据这一规定自动解除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法律事实
(1)劳动法律事实与劳动法律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
(2)劳动法律事实和劳动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须以劳动法为前提。劳动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两大类。劳动法律事实的主要特征有:
(1)劳动法律事实的构成具有复合性。
(2)劳动法律事实中含有特定程序。
(3)劳动法律关系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劳动法律事实的要求不尽相同。
第四篇:卫生监督
第三章 卫生监督 第一节 概 述
怀安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是县卫生局下属的股级事业单位,于2005年9月28日正式分设成立,批准为参照公务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等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负责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监督管理;负责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和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负责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负责规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许可,负责公共场所、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负责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监督管理;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查处重大违法案件,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分设综合办公室、卫生监督一科、卫生监督二科、卫生监督三科四个科室。现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本科学历 1 人,大专学历3人,高级职称0人,中级职称1人,助理级17人。
第二节 食品安全
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监督内容:
(一)进行食品卫生监测、检验和技术指导;
(二)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三)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
(四)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收;
(五)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
(六)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八)负责其他食品卫生监督事项。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所有食品经营户
第三节 医疗服务与血液安全监督
监督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处方管理办法》
监督内容: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查处重大违法案件,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及采供血单位。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四节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监督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条例》 监督内容:
(一)对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
(二)宣传卫生知识,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三)根据有关规定对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四)参加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五)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包括取证照相、录音、录相等,调查处理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监督范围:
(一)宾馆、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五节 消毒卫生监督
监督依据:
《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监督内容:
(一)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六)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消毒企业 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六节 传染病防治
监督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 监督内容:
1、组织实施辖区内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监督检查;
2、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 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七节 学校卫生监督
监督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监督内容: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三)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实行卫生监督。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中小学及托幼机构 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八节 劳动与职业放射卫生监督
监督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劳动保护条例》《放射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监督内容:
(一)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二)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情况;放射诊疗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护措施落实的情况;放射事件调查处理和报告情况。
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及有毒有害厂矿企业 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九节 环境卫生与饮用水卫生监督
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监督内容: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监督范围:怀安县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 重大安全事件:无
第五篇: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
XX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工作
综合汇报
根据省、州部署的食品化妆品项整治、重点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推进卫生综合执法、放射治疗管理、打击非法行医、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各项工作,为迎接省厅的检查,我所将2006年1月至7月初开展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重点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及打击非法行医等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作如下总结:
一、食品卫生监督
1、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印发餐饮业卫生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卫发[2006]22号)文件要求,我所于2006年2月底开始着手安排此项工作。依据《食品卫生法》、《XXX食品卫生条例》、《餐饮业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指南》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深入餐饮经营单位、学校食堂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开展监督检查。
结合我县对餐饮业单位的上半年一次的日常监督此次监督检查前后共出动人员共53人次,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341家,其中餐饮经营单位291户次,企事业单位食堂3户次,学校食堂47户次。每到一个单位先结合《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管理自查建议项目”让各相关单位进行自查。在检查中,重点对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照、健康培训证的持证情况、经营加工场所、厨房、库房、冷藏设施、专间、餐饮具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健康情况、添加剂、包装材料的索证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整治。共查出无证经营户5家,无健康培训证上岗13人,厨房、餐饮具消毒及保洁设施不合格58家。食品原料、添加剂不符合卫生标准或无合格证2家,共查获并销毁不合格食品123公斤。对无许可证进行经营5家进行限期办理卫生许可证,对查出无健康证上岗的人员立即责令办理健康培训证,厨房布局不合理、餐饮具消毒不合格、保洁设施不完善的处以行政警告,并均按《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推荐的各类餐饮业场所布局要求、推荐的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拟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
2、根据《XXX卫生局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许可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X卫发[2006]20号)文件精神,我所结合上半年的常规监督于2006年3月底至4月初对辖区内所有已发放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一进行清理,监督检查不符合整治内容的问题,并向生产加工企业发出卫生监督意见。此次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及个体经营户56家,其中糕点副食加工店17家、米线饵丝加工店9家、豆制品加工3家、酒厂15家、农特产品加工6家、粮油加工店4家、调味品生产2家。共查出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家,其中粮油加工店1家、农特产品加工1家,责令其限期到卫生监督所补办卫生许可证;共查从业人员96人,其中持有效健康证83人、无健康证或健康证失效的13人,已责令限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查出生产场所不符合规范的3家,查获并销毁过期劣质食品3类共计130Kg。
3、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印发〈XXX2006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发[2006]74号)文件精神,结合《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XXX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规定要求,以粮油、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散装酒)、盐、调味品、保健品、儿童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为整治与监管为重点,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重点抓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三个环节,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所制定了重点打击保健品虚假夸大宣传,使用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等行为,重点严查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是否宣传对疾病具有预防或治疗作用以及完全未经批准和特定保健功能,重点筛查调节血糖、减肥、抗疲劳3类保健食品。并明确了检查的统一时间:2006年3月至6月。保健品在我县销售形式多以药、专卖、及义诊等,结合我县实际确立了以打击“专卖”、“义诊”等非法销售为主的检查思路整治我县的保健品市场。并于3月中旬确定了各乡镇情报员,制定了相应的报告、收集、联络等制度及方案,从根本上保障了此次专项检查的完成。截至6月底我所共检查了36家药房(店),3次义诊、专卖,共查处了非法保健品4种300余盒,其中一起移交药品管理部门。
根据《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上半年的监督检查对婴幼儿食品、瓶(桶)装水、彭化食品、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卫生许可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健康证。共检查婴幼儿食品、彭化食品经营单位15家,瓶(桶)装水经营单位3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3家,31家均有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其中2家无健康证从业人员2人,责令限期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明。
4、组织全所职工在所务会上学习并落实《XXX卫生局转发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X卫发[2006]94号)文件精神。根据文件要求我所于6月初征订了新的食品卫生许可证。进一步健全卫生许可证申请和发放审查制度,分别对从事食品生产加、经营和餐饮业、食堂经营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规定了必须具备的申请条
件;从食品卫生管理、生产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卫生防护措施、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方面加强书面和现场审查,严格审查程序,严把发证关;全所职工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越权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权责一致思想,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严格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并向社会分开投诉举报电话:4020708、设立举报箱,自觉接受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使食品卫生许可工作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窗口工程;确保2007年6月1日前如期完成新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更换工作。
5、组织全所职工在所务会上学习《XXX卫生局大理州教育局关于转发〈XXX卫生厅XXX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卫发[2006]61号)、《XXX卫生局转发〈XXX卫生厅关于开展学校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月行动的通知〉的通知》(X卫发[2006]153号)文件精神,联合教育局各有关部门于2006年6月10日——6月30日对我县辖区内各类学校、幼托机构食堂33家进行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并对学校周边食品摊点进行了清理整顿。通过此次监督检查,明确了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学校建立了仓库管理台账,购物索证、产品与实物相符;本次共检查全县各类学校、幼托机构食堂33家,其中持有卫生许可证33家,持证率100;共查从业人员71人,其中持有效健康证65人,持有效健康证率91.54。针对现场检查33家进行处理,其中责令停业整顿4家;责令限期改正6家;给予行政警告1家。对其它学校食堂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提出批评指导。通过这次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按《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给予严厉的整治,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有了新的改观。对学校周边食品摊点共检查45家,其中责令限期改进的食店8家,对食品摊户没收三无产品200kg,并予以当场销毁。严厉打击了学校周边三无食品摊点。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食物中毒隐患,为学校饮食卫生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
二、公共卫生监督
1、组织学习并落实《XXX卫生局关于〈大理州2006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卫发[2006]86号)文件精神,我所于2006年7月3日至7日共出动18人次,历时五天对我县化妆用品经营店7家,美容店、美发店52家,药店及超市18家进行清理整顿。重点对药店和化妆品专卖店等经营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经营化妆品标签、标识、说明书是否宣传疗效、是否使用医疗术语、是否注有适应症等。建立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4520708及设立举报箱。
2、根据《XXX卫生局关于转发〈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06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大卫发[2006]113号)文件精神。于2006年5月中旬起着手安排此项工作。
(1)、此次检查宾馆旅店15家,共检查15家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查从业人员105人,其中持有效健康培训证103人;有卫生管理制度15家;有消毒设施15家;摆放避孕套单位数8家;无处罚户。通过此次专项检查,规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促进了公共场所的进一步规范经营,特别是对无健康证从业人员责令限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宾馆旅店未放置安全套的要立即解决,要求落实好卫生管理制度;对公共场所经营客用化妆品的单位进行指导,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场所的规范经营。
(2)、本次共监督检查我县所辖区内集中式供水有5家,其中自来水厂4家、集中式供水点2家。我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共5家,其中持有效卫生许可证4家,无卫生许可证1家,共有制水人员46人,其中持有效健康证40人,无健康证6人。对无卫生许可证的集中式供水单位责令立即办理有关证件,无健康证的制水人员立即进行健康检查。对5家供水单位的水源水、水厂制水设施、消毒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对水源水环境保护较差有2家,对供水未进行消毒1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令限期改进,要求立即对水源水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整改,对未进行消毒的供水单位予以行政警告并责令立即改正,确保饮用水消毒设施的建立。
三、卫生综合执法监督
依据《XXX卫生综合执法监督考核标准(试行)》进行自查考核。综合管理部分总分300分,自查得分258分;行政执法部分总分700分,自查得分665分。
四、职业卫生监督
根据《XXX卫生局关于转发〈XXX卫生厅关于印发〈2006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的通知》(X卫发[2006]113号)文件精神。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我所于2006年3月29日至6月中旬出动20人次共监督检查企业11家(合资1家、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10家),其中触尘企业8家,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3家。在触尘企业中有2家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有3家建立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正常执行;3家有岗前、岗中培训制度;2家建有主要防护设施;4家备有防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正常使用;1家有危害公害栏、警示标志及警示说明;1家建立粉尘浓度定期监测及评价制度(由州环保局定期监测),并有监测记录;3家有职业危害告知制度;8家均无职业健康监护;2家有合同告知;8家均无使用童工及安排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女职工从事粉尘作业;无可疑尘肺病人。使用有害化学品的3家中除1家建立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及有风扇、电动排气扇等防护设施外,其它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制度及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合同告知工作均未开展;3家均未发生过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五、放射卫生监督
根据《XXX卫生局转发省卫生厅关于贯彻实施〈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X卫发[2006]181号)文件结合《XXX卫生局关于转发〈XXX卫生厅关于印发〈2006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方案〉的通知〉的通知》(X卫发[2006]113号)文件精神,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共检查开展放射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10家,从业人员13人,均持有有效的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线装置许可。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放射诊疗设备均按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和放射防护检测,均设置有辐射警示标志,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均持有放射防护培训证,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剂量监测记录。
六、医疗机构监督
1、打击非法行医:县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公安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对医疗机构和医药服务市场开展执法检查,以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基础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队,负责非法行医相关案件调查取证、行政处罚和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近一年来多次对医疗机构和医药服务市场的执法检查,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至2006年7月,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329人次,车辆60台次,检查医疗机构252户次,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7户次,镇卫生院16户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9户次,个体诊所23户次(含原个体医),村卫生所196户次。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22起,给予警告2户,限期改正3户,取缔1户,罚款11起金额共24000元,没收用于非法行医的药品及医疗器械4箱(件),价值约1500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广告案件1起。
2、根据XXX卫生局X卫发(2006)第101号《2006年XXX医疗废物行政执法检查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本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本县从2006年4月20日至7月10日对本县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检查17家县乡医疗机构,2家个人诊所、12家村卫生所,主要检查医疗废物内部管理情况、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备建设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内容包括查看记录和现场及从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措施情况。在检查中可以看出这两年来,各医疗单位都对此项工作加强了管理,按照卫生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到集中收集和焚烧处理。但也发现一定的问题,如:政府未制订过渡性处置场所;州级卫生环保部门曾经承诺塑料性一次性用品集中后有价回收未落实;有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较简单,各部门责任规定不很明确,缺乏专人管理和处理;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备,选址不符合要求,未能上锁、防盗、成封闭状态;记录不完整,储存时间长,未能做到当日处理;没有专项费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两方面入手加强管理:一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医疗单位领导充分认识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和一旦出现问题将对社会安定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健全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各个工作步骤都必须确定责任人,要对医护人员加强污染物管理的安全教育,重点工作要求量化,细化,设立每日记录台帐,出现问题要按责任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同时我执法人员也将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监察,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的扩散。
XXX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六年七月十八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