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y 远离校园暴力 共建和谐班级
远离校园暴力 共建和谐班级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班会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通过对安全知识的交流与训练,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
3.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班会背景】
加强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心理、思想以及价值观的转型时期,一些琐事与摩擦很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再加上学习的压力,他们往往丧失理智从而引起冲突。因此,结合本班情况,应教育学生远离校园暴力,加强法制观念的灌输、思想品德的教育。【班会准备】
1.按照本月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班情况,确定班会主题。
2.进行班会设计,并做好本次班会的具体方案。3.学生分组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节目,指导学生进行排演。4.提前让同学们分组查找并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和安全常识。5.确定班长潘茂熙、黄瑶为班会主持人,准备主持词。
【班会过程】
一、激趣,导入班会主题
主持人A:同学们,我们都有十、十一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持人B:同学之间小小的矛盾,可能会引发一些冲突,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事件吗?
全班讨论: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关注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班会主题。)
二、“小事件、大法律” 系列小品表演
1.观看小品,谈谈想法。第一小队:《如此绰号》
主持人B:这个小品讲述“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四个同学之间,由小小绰号引发的冲突,诙谐的语言和滑稽的表演让我们捧腹大笑。但是在表演过后,很多同学一定和我一样,陷入了沉思:互相取绰号真会带来很大麻烦呀!
主持人A:《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第二小队:《何为“义气”?》
主持人A:这个小品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我们班也曾发生过,同学之间为了讲义气,两个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法律可不会因为你是讲义气而减轻惩罚呢!第三小队:《谁动了我的钢笔》
主持人B: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小品。以前我们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我们不会去打劫更不会去放火。其实,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你瞧!这支钢笔就让大家明白,我们不能随便搜查别人的书包,更不能随便怀疑别人。法律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主持人A小结:是啊!校园暴力行为不仅有行为暴力,甚至还有语言暴力,如给学生起外号、取笑、挖苦、嘲讽,这都是常有的事,虽说是闹着玩的,实际上是“语出伤人”,给对方带来伤害。因此,我们要知法、懂法。它不仅保障了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而且它有效地约束了我们的日常行为。
班级讨论:观看小品之后的感受。2.歌曲表演《法律伴我茁壮成长》
三、心灵大盘点
1.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学校的教学楼,三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二楼的楼道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乙重重地从二楼楼梯摔了下来。当时乙的 脸色铁青,血从鼻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问题1:甲失手摔伤乙,算不算违法? 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问题3: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问题4: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主持人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都是未成年人,我们的安全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2.快板表演《学法用法好处多》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讨论方向:社会、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法律知识不了解等等。)4.诗歌朗诵《法律在我身边》
5.小组讨论:你知道的法律常识有哪些,对你有什么帮助? 6.老师总结
(在主持人引导学生讨论案例的基础上,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者结合自己听到、看到的事例畅所欲言,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哪些法律常识是对平时生活有帮助的。这样开放的讨论方式,学生既感兴趣,又学到了知识。)
第二篇: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总结
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总结
六年二班
3月31日下午,松花江镇中心小学六年二班召开了以“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队会。班队会上,同学们非常积极认真,班会上即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同学们的问题讨论、有奖问答等形式,通过真实的案例,条理清晰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懂得了如何避免和预防校园暴力、面对校园暴力“四忌”、学会保护自己,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等知识。
通过学习教育,让学生明白了校园暴力不仅破坏学校教学秩序,还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尊重,要尊纪守法,不欺凌弱小,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三篇:拒绝校园暴力 共建和谐校园
“拒绝校园暴力 共建和谐校园”
群殴、羞辱、拍视频、网上传播……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有时染上了血腥。今年4月28日,重庆彭水县桑柘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暴力事件。据彭水县公安局官方通报,28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上初二的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也许不知什么时候昨天还欢笑的脸,今天就已消失不见,昨天还充满活力的身影,今天就只剩下冰冷的躯壳,昨天还怦怦搏动的心,今天就已经停止跳动。生命是如此沉重,沉重得让我不敢正视。这些孩子,在花季的岁月里失去了生命,给家人留下无穷的悲痛。生命无价,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在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懂得爱惜他人的生命。
我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致其他同学生命而不顾,在校园生活中,敲诈勒索,以大欺小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些同学常常受到社会不良青年的影响,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甚至做出了一些违背法律的事情。他们的结果最终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校园暴力呢?
在此,我倡议我们在校园内不做以下不良行为;
1.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乱丢果皮纸屑,不说脏话,使用不文明语言; 2.不破坏环境卫生,不破坏公物;
3.不欺负同学,搞小帮派,不与社会不良青年打交道; 4.不染头发,不烫头发,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
5、放学按时回家,不在校园附近逗留,不去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拒绝不良行为,我们一定会可以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文明,让安全存于生活。让我们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第四篇: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七四班的,今天我国旗下发言的题目是《拒绝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校园,是培养人的素质,塑造人的性格,形成良好习惯的地方,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求知的象牙塔。然而,近段时间,关于校园的暴力事件不时见于各种媒体中,例如发生在山东济南3名男生殴打1名男生、北京玉溪6名女生殴打1名女生。这些事件令社会感到震惊,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成了社会的焦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暴力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有的甚至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校园暴力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对社会、学校、家庭尤其是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我们学校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具有敌意的辱骂、欺凌、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也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论短。为同学出头,纠集社会上一些闲杂人员甚至是地痞流氓,对他人进行威胁、敲诈、伤害等。开学至今,我们学校也发生了几起打架斗殴事件,令我们老师感到非常震惊,令同学们也感到十分愤慨。为了严肃校纪校规,学校对以上参与打架的学生作出了严肃的处理,有的通报批评,有的被留校察看,有的被劝退。我希望同学们要引以为戒,远离暴力,创建和谐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大家学习和成长的一片乐土、净土。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校园暴力呢?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文明、宽容待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都要考虑后果,不能以暴制暴,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洁身自好,不与人结怨。
2.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少与行为不端的人交往,不过早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事不能太冲动或意气用事,说话不能盛气凌人或目空一切。
3.学会采取正当的方式缓解各种压力,通过正常渠道进行排解,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在压力面前要保持心理平衡,通过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来释放压力。
4.正确对待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传媒的渲染,远离社会暴力文化。我们要远离、拒绝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灰色文学、暴力游戏、暴力影视剧。不受传媒中暴力现象的渲染,更不能模仿。
5.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自觉地接受法制教育,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
同学们,校园,是令人憧憬着希望,象征和平与美好的地方。而暴力,令人联想到血腥和恐怖。让我们摒弃暴力,还校园一片宁静,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第五篇:远离邪教,共建和谐校园
远离邪教,共建和谐校园
王兴镇中心小学四(2)班赵梦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远离邪教,共建和谐校园》。爸爸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陈果的姐姐,聪明、美丽,是个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可惜她受人影响,听信了邪教组织的宣传,以为可以通过自焚的方式把自己带入一个美好的世界,结果把自己烧成了一个残疾人,还严重毁容。惨剧发生后,党和政府救治了她,残酷的现实终于让她清醒了过来,可是,美好的人生就这样被邪教的谎言给毁灭了。
我很吃惊,也不明白,一个有知识的人怎么会做出那么愚昧的事。爸爸说,世界上的很多邪教思想大都披着美丽的外衣,他们以追求“真、善、美”为幌子,利用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宣扬他们的教义,说只要按他们的说法去修炼就能治好病,就能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邪教总是具有美丽的外表,但本质却是丑陋的,总是通过歪理邪说来欺骗和控制善良无知的人们。
现在,全国人民正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敬爱的胡锦涛爷爷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一条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我们小学生要牢记胡爷爷的话,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好好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事物,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人生,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思想是文明世界的导航。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是战胜封建迷信、愚昧落后和各种伪科学、邪教的根本方法。我们小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读报、上网、参观访问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而且,我通过学校的主题班会、科技讲座、科学知识广播了解到不少科学知识。只要我们崇尚科学,用科学来武装头脑,邪教就没有立足之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凡是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凡是人民生活正在稳步提高时期,西方某些敌视中国的反华势力,总是要千方百计地进行捣乱和破坏。三班仆人派、邪教组织正是这些反华势力用来破坏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政治工具。我们要进一步认清邪教本质,不要像陈果姐姐那样听信邪教的言论,要与邪教作斗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小学生要做一个揭穿邪教本质,维护社会稳定的“反邪教小卫士”,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拒绝邪教的传单、邮件、VCD和一切宣传活动,拒绝邪教向校园的渗透和宣传,拒绝邪教向家庭的渗透和宣传,让我们一起远离邪教,共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会!
指导老师: 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