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

时间:2019-05-14 19:2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

第一篇: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

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精神

华家岭气象站演讲稿

大家好!我叫王赟,来自通渭县华家岭气象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精神》。

踏足气象站的第一天,那些朴实无华的前辈们给我的印象竟是如此的活泼和热情,他们常年坚守在国家艰苦气象台站,不但没有丝毫的怨言,而且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这种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份神圣的事业。

时光转瞬即逝,一个气象“新人”见证了气象事业迈向如今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历程。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气象人的视角来表达我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身为气象人,我们没有指点江山的挥斥方遒,只有日复一日的观测记录和数据分析;我们没有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只有遭遇复杂和危险天气时的如临大敌;我们没有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只有用更加准确及时和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过去有人说问耕耘莫问收获,意思是我们勤勤恳恳进行工作和劳动就好,不用担心收获如何。但在气象工作中耕耘和收获从来都是并重的。譬如搞基础气象观测,要求的是数据质量;搞天气预报,追求的是准确率。正因如此,我们气象人所要坚持的工作态度,是不仅要问耕耘,而且要问每一次的收获,时时刻刻检验工作的成效,公众的满意就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我们气象人从来都善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不断提高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断解决气象灾害预警最长预警时效、最短传播路径、最多发布渠道的问题,不断将气象服务拓展到各行各业,深入到田间地头,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力争将气象科技转化为切切实实的生产力。这就是我们的事业所要谋求的最大收获。

正如《等待》这首歌曲中所唱:“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是啊,辉煌始终和暗淡并存,一次次抗击气象灾害的斗争中,气象人不仅仅在创造那一次次的成功预报和成功减灾案例,也遭遇着一次次的不完美、不尽人意甚至是失利;但我们始终铭记着那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也永远期待着一次次地重新来过!

“平常时候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得出来。”这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广大气象工作者一直在忠实践行着的承诺。我们说气象是生产力,体现在预报员平时一丝不苟、谨小慎微的工作里;气象是资源,蕴藏在观测员日复一日枯燥的观测、记录和校对形成的海量数据资料中。而一旦出现复杂和危险的天气,面临的任务和压力是巨大的挑战,普通的气象工作者却能发挥出超出平常的能力。或者说,平时养成的一丝不苟、遇事不乱、临危不惧的工作作风能够使我们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境界。就在这些平常或者不平常的工作历练中,我们凝聚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被每一代气象人潜移默化地传承下来,甚至渗透进了他们的骨髓,成为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这种精神,是普通的气象观测员“阿拉伯数字写白了头发,观测场小路走尽了青春”的无怨无悔;是抚远气象人面对洪水围困气象站,值班室被淹仍旧不中断和放弃观测,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前行获取数据的坚韧不拔;是图里河气象人说起工作环境,谈到半年多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三个月大雪封山时的云淡风轻;是中国“追风人”——台风路径预报员面对着脾气捉摸不定的台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压力系于一心时的举重若轻;是敢与雷公的嗓门一较高低的高炮防雹队员顶风冒雨进行作业时的坚毅豪迈„„

这种精神恰似我们华家岭上的雾凇。严寒刺骨的天气,却正孕育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童话般梦幻的景色。于无声处悄然凝练出来,于严寒中傲然挺立风中,何等极致的高洁品格!这不正是我们气象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事业是辉煌的事业,伟大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不断凝聚人心,积聚人力,汇聚人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毅力,像接力赛一样,一年接着一年,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继续弘扬新时期的气象精神,做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表率,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发挥正能量,以优良业绩继续谱写中国梦!

最后,祝愿我们的事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

作者:王赟

第二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绘本《大卫上学去》随笔

在新学期开始的前一个月,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潜心阅读关于绘本教学方面的文章,去教育在线浏览有关的主题帖,并结合一年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分如何面对陌生环境、如何养成好习惯、做有个性的自己、感恩父母四个主题为初入小学校门的孩子们设计了18篇绘本阅读教学的教案和课件,这些当然都是我准备给新生一年级开绘本课的前奏。

从新生报名时的情景来看,我感觉到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并且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方面较差,简单的说教是不会有所成效的,这不得不令人忧心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我结合教育部审定的2016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安排的《我上学了》的入学教育,便安排了绘本的第一个阅读主题——《如何面对陌生环境》。旨在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体会共同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等各种好习惯,其他几个主题是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的。

一年级的开学阶段,有入学教育的准备期,对我们而言,在课堂上使用切合主题的绘本教学是挺自然、贴切的。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加新的环境对孩子的吸引力,引导孩子遵守学校的教学秩序,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例如:在《如何认识陌生环境》为主题的绘本教学中,我安排了《大卫上学去》、《小阿力的大学校》、《小魔怪要上学》、《阿文的小毯子》四个绘本的教学。

在阅读《大卫上学去》时,我引导孩子们认识了绘本的几个组成部分,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等,让孩子知道绘本的阅读是从封面就开始了。接着,引导孩子看图,从图上的人物表情等细节来猜测人物的心情及所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的眼神异常专注,他们在观察中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叽叽喳喳的评价中明辨了是非,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特别是阅读完绘本《大卫上学去》之后我们一起做的游戏,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做动作,孩子们评价。如果做对了就对我说:你真棒;如果不对的话,就说:不可以。评价中,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自己如何去做才是一个合格、优秀的小学生。正如绘本中的大卫形象,新生中不在少数。书中大卫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一年级孩子最经常的行为,这样贴合孩子实际的绘本,还是颇受孩子们欢迎的。一节课下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绘本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是任何教材中的文本所无法比拟的!

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们都会旁若无人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往往在维持秩序上煞费苦心。然而,在这节课上,孩子们的焦点都在大卫身上,目光盯着画面一动不动,当大卫犯错误时他们焦急嚷道:“大卫,不可以!”,当大卫接过老师奖励的星星欢快回家时,他们都舒心地笑了,孩子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进故事情节之中的确难得,阅读中,他们的真实想法自然地流露出来,童心童言又是多么可贵呀!

其实,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儿童身上,都有一个正在生长的灵魂,是阅读捏塑着灵魂生长的方向。所以,我迫切希望童书能够走进教室,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我们乡村的孩子们心中播下美丽的种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打上美丽的底色。著名的童书大师梅子涵教授曾说过:“安排好童年阅读,就是安排好孩子的一生。”没有人可以承诺给孩子未来,但我们却可以给孩子现在,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让童书中的勇气、坚持、感恩、宽容编织成一张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岁月中成长,这也是我坚持给孩子们上绘本课的初衷。我就是耕作在这间教室的农人,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我坚信,绘本——这粒美丽的种子,经过无数岁月,终将在孩子们的人生中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半坡店乡南街小学

李艳)

第三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003年9月我踏入**学校的校园,开始我的教师职业生涯,至今已是第8个年头了。在这几年中,我经历了从大学毕业生到人民教师的角色转变,跨越了从普通教师到合格教师的成长阶段。这期间,有忧伤,也有喜悦;有教训,也有收益。我的成长,首先要感谢学校、感谢各位老师,因为中华职专这片沃土,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营养;我们这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使我获取了锐意进取的力量;在这里,我懂得了什么是面对现实,怎样才能脚踏实地,我慢慢体悟到耕耘者是怎样的姿态。

记得《教育观念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差师眼里才有差生,„„差师,忽视了学生最近发展区,抑制了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把天才教成了庸才。良师眼里只有优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良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天才来欣赏、来培养。良师看到了学生的潜能并不断提升,学生越来越充实。面对一个学生,良师看到的是希望,差师看到的是困难„„”

刚刚登上讲台,面对着台下几十个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差生”,凭着大学里学到的所谓“学问”和年轻人特有的冲劲,我发誓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有所发展,改变人们对职专生的偏见。于是,我不断翻阅初、高中课本、查找各种试题材料,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后,当我满怀信心地把整理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和试题放在学生课桌上时,我没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我盼望已久的喜悦与希望。从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我读出了失败,读出了沮丧,更读出了对教学内容,抑或是对我的反感。他们想学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改变“学习贫困”难道真的这么困难!我困惑了、迷茫了,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如何才能将学生们培养成才,成了包括我在内的新教师们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成了我们心里的不可承受之重。就在我深陷郁闷与迷惘之时,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重点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培养学生的德性和个性,把教育学生的重点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变到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选择,教会学生创造未来”。简单的话语,让我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原来比给予学生常规知识还要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领导、老教师们的指导下,我一边翻阅资料,转变自己的教育观点,一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与养成教育,注重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教育,实施培养现代职业人的素质教育,进行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感恩教育。为了让学生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学校不断为他们搭建舞台,有了学校人力与物力的支持,全体教师充满诚意的爱心与耐心的倾注,一批批学生的刻苦踏实的付出,我们学校赢得了一个个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学生的、老师的、学校的,个人的、集体的。一批批学生在不断成长、成才,有的升入大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毕业后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有的自主创业,这都使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上升势头催人奋进,大好形势激动人心。

喜悦之余,当我回首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曾走过一条多么不平凡的路!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生动活泼地发展,就要为每个具有不同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事实也是如此,多少老师放弃自己休息时间,不为名利、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就在中华职专,每天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感动,让我时刻不敢停息。我们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我们在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学校持续关注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作为青年教师讲习班的一员,我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曾有这样一份调查,随机抽取120名教师,对“您热爱学生吗”的问题,90%以上的教师回答“热爱”,然后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有10%。为什么我们如此关爱学生,学生却体会不到呢?为什么有时关心还会伤害学生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落后的观念干扰了“爱”的表达方式。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理论学习机会,确保每位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如此,学校还建立相应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注重对教师创新实践的检验,聘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每年召开德育年会,论文评选„„一项项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在不断学习中,我逐渐体会到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观,即教育应当回归生活,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教师应关注指导学生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心,必先知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命世界,只有实现教师的爱心与学生的童心对话,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才能让他们受益。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学习身边每一位老师身上的闪光点,慢慢地体会什么是敬业乐群,什么是无私奉献。我也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爱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爱、付出爱,才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走进**职专以来,我不断成长。广闻广问取精华,我抓住一切时机向语文组教师请教,以他们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同时,我利用学校为我们创造的每种机遇。通过论文、做公开课的形式,在实践中检验我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反思。七年来,我在学知识、学理论、学经验的基础上,极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向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一目标而努力。

教师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最富有的。也许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却可爱而有特点;也许我们的教学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拥有**职专的优良校风和宝贵传统;也许我们的未来还有种种未知的艰难,但正如舒婷的一首诗中写到“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

也许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作为**职专培养出来的一名青年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热爱我的学校,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耕耘者是怎样的姿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但问耕耘 不问收获

——第一季度思想汇报

曾国藩曾在他的家教中指出: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很多人都曲解曾国藩的意思。其实,曾国藩的意思是:勤勤恳恳地工作,成绩自然有,收获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事实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功到自然成。我觉得,这相当有见解!太符合我们这个比较浮躁的的年代,我们是该静静心,思考自己的工作和贡献。这是一个春光和煦的季节,是播种的时候。我们要想有收获,就得好好播种,这道理可不深奥。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如何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持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相当重要!工作环境的好与坏、收入的高与低,这都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我们比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这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在华山的一位独臂“背山工”——何天武曾经这样对他的儿子说:“你到人家哪儿上班,先别问拿多少钱,首要的是先干好自己的工作。你干好了,老板知道给你加薪。”

你看,一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尚能翻清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是现代的都市人!

这个时代确实比较浮躁和不安,物欲横流的世界促使人们在灯红酒绿中比高低,就连文化也充斥着铜板味,人们的文化消费都是朝着“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方向发展,高度的、浓厚的商业性质充斥和占据人们的整个心灵。这危险,非常危险!在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眼睛里,应该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是不是要像这些“明星”们一夜走红,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应该好好思考。捷径是人人都想走的,就连国家的发展都想走捷径,更何况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捷径因该是健康的。我们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在这方面给我的儿子做一个好的表率。所以,我从来不在他的面前谈论工作的劳累,收入的偏低。一直以来都力求做到不早退、不迟到,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努力给他打造一个阳光思维的模式。纠正“笨鸟先飞的说法”。指出:现在已经没有“笨鸟”了,笨就笨在努不努力上,勤不勤奋上!这跟我们干工作是一样的,勤勤恳恳地工作是最根本的东西,要想走捷径是行不通的。一个人要有努力工作的心态,不要太苛求收获。要有静等花开的想法。这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拥有的认识。

XXX

XX.XX.XX

第五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

曾国藩有一句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并非曾国藩首创,而是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送给曾文正公的一句话。道光二十一年,他将自己所著《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赠与曾国藩。曾国藩对此联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挂于居室。后来在收入曾国藩日记时略加改动,便有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千古绝对。

但凡曾国藩的“粉丝”都非常喜欢引用这句话,梁启超是典型的“曾粉”,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梁漱溟先生也曾教育儿子:“总之,你为大众服务作事之心甚诚,随处可见,即此就宜于做事。但究竟做什么事还不知道,俟你有所认定之后,当然要先从此项学问入手,嗣则要一边做,一边研究,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终身如此努力不已。至于成就在事抑在学,似不可管,即有无成就,亦可不管,昔人云:‘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也”。闻一多先生在其诗集《红烛》中,也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序诗的最后一句,既激励自己,也鼓舞世人。由此可见,这句话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多少英雄豪杰都把这一句话当成行为准则。

曾国藩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做座右铭,实则是提醒自己要懂得“行由不得,反求诸己”。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这样说:“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人生需要一种豁达的态度,如果事事都讲求名利,如果事事都求“有了耕耘,就问收获”,那么这样的人生就会在名利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也就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

所以,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朱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以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在曾国藩眼里,没有收获就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有不断地付出,才可能有长进。

很多时候收获就如同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但长期的积累,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孟子有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下载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耕耘也问收获,忠实践行新时期气象人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问收获,但行耕耘

    莫问收获,但行耕耘 我生平最佩服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矫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如此则可以无......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5篇)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妈妈这句话一直陪伴在我的高中时期,此时此刻我想把它送给我们的荣光五连。 高三的考试前赴后继,成绩起起伏伏,每当我因成绩而情绪波......

    梁启超家训十则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梁启超家训十则: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作者: 刘景斓来源:作者微信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

    我的原则:只问收获,不问耕耘(五篇模版)

    我的原则:只问收获,不问耕耘 ▲▲▲六年前,考完最后一科,走出高考考场。 考试发挥也还算正常,想着这一年终于熬过来了,所以没有多余的兴奋,反倒相对平静。 走出校门看见父母,过去寒......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杨海珍(5篇)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新建路小学 杨海珍 人生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多时候的希望成为泡影,愿望得不到实现。若能依然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便最后没有结果也无怨无悔,那才难能可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