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讲稿

时间:2019-05-14 19: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讲稿》。

第一篇:生态文明讲稿

生态文明建设宣讲讲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及生态文明

1、生态。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到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2、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 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方位全过程的一项神圣事业,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已难以承载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自觉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主要追求数量的扩张到主要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的转变,创新“竞争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调整,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破解工业文明自身不可能克服的弱点、弊端,将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使被束缚和废弃的生产潜能得以释放,形成新的产业和增长点,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解放和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形成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产生的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低耗、无公害的新型优质生产力,是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的生产力。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百姓需求内容在不断升级变化。我们 不仅要满足其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还要满足其对生态产品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然而污浊的大气、黑臭的河水、污染的食品等等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成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障碍之一。生态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生建设的“短板”,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民群众生态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还是提高人民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目的所在。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紧迫任务。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等切身利益,人人拥有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享有生态服务福利的基本权利。生态政策的制定过程必须是民主参与的过程,才能充分体现民意,才能保障民众的生态权利和社会的生态正义。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生态技术,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成为我国科教更加进步的动力源泉,科学创新、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与条件。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和消除不良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既不可能有富足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生态文明是生活更加殷实的前提与条件。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和民生改善中存在矛盾的汇集点,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将成为其他四大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塑造新兴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建设;通过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加深上层建筑与群众需求的紧密联系,推动政治建设;通过弘扬生态文明、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环境质量,维护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果这一短板不及时补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难以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三、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要精神

总书记指出,要改进干部的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表明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更加坚决,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

(一)“两个清醒认识”指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方向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 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清醒认识”,不仅要求我们做好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当前,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十分紧迫、刻不容缓。这种紧迫性,既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也体现在民生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上。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发展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水体水源污染、大范围雾霾天气、山体滑坡、土壤沙化石漠化严重,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环境质量,要求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吃到放心食物。但是,环境问题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有自身的规律,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客观分析、理性决策、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畏难、不推诿、不懈怠,努力取得实际成效,让人民群众既看到希望,更充满信心。同时,要及时公开生态环保信息和治理进展,争取群众的理解和参与,为解决污染难题提供“正能量”。

“两个清醒认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一句空洞的口号,依然固守“GDP至上”的旧思维,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式,解决面临的复杂艰巨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

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发展和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讲话中,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十八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保护优先方针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总体上看,我们对保护优先理念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甚至没有落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担心保护生态环境会影响经济发展。当两者没有大的冲突、环境保护不挑战经济发展核心利益时,地方政府一般能坚持保护优先。但两者若出现矛盾,特别是涉及大的项目需要做出必要的牺牲时,一些地方政府担心错过发展机会,一些官员干部担心影响政绩,就很难做到保护优先,就是做了也多是表面的、被动的、不情愿的。强调保护优先,可谓一语中的,切中了问题要害。

(三)科学谋划国土开发,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生态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这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谋划,为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美好家园提供了保障。

生态红线。我国生态资源丰富,但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划定生态红线,对区域内地区限制开发、重点保护。“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或脆弱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三大区域。

第一条是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红线。指的是水源涵养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蓄洪水等。城市发展需要安全健康的水源,这是一条经济社会的生态保护安全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条是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保护红线。即重大生态屏障红线,可以为城市、城市群提供生态屏障。建立这条红线,可以减轻外界对城市生态的影响和风险。广东韶关便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第三条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红线,是为保护的物种提供最小生存面积。红线就是底线,如果再开发就会危及种群安全,非常紧迫。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总书记讲话中的新亮点,是科学处理发展同保护关系问题的创新思路。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 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安全红线,相当于给发展设置了一条警戒线,有利于遏制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可以说,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一旦划定,就要严格遵守。正如总书记所要求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四)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因此,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这一工作重点的确定,是我们党以人为本、关注群众利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是反映民意、顺应民心的具体举措。

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总书记指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环境执法,搞好行业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解决一切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 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把良好的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五)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强化环保责任追究惩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成绩斐然。但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重大环境事件频频发生,环境风险日益加大,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在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后,责任追究却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很难受到应有的处罚。其结果是,政府形象受到损害,法律失去尊严,群众丧失信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靠制度的严格执行提供重要保障。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导向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就能进一步让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具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和科学规范。

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建立和强化环保责任追究制度,着重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追究盲目决策者的责任,既是一种防范,也是一种警醒。这就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引进项目时,要树立“决策终身负责制”的理念,要切实考虑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做出决策,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责任政府意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四、文山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文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东南部,地处珠江、红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有“世界罕见,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普者黑国家4A湿地公园;有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广南坝美田园风光;有被称赞为“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广南八宝山水风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是主要污染物污染减排压力增大。文山现在及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资源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经过“十一五”减排工程的实施,现在污染物减排的空间容量已非常有限,加之全州两污项目建设配套不足,成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重要制约因素,污染减排的压力增大。

二是虽然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石漠化治理、重金属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农村环境污染逐步突出,出境河流污染治理成果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仍然较大。

三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生态理念尚需普及。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思想;少数企业主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公众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观念薄弱,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民间环保组织发 展相对滞后,代表公众环境利益与生态文化诉求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力量尚未形成气候。

四是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指标体系设置还不够科学,考核评价的方法还不够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监管机制效率不高,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尚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行和环保执法还不到位。

五、群策群力,共建“美丽文山”

州委八届三次全会指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努力建设山清水净、地绿天蓝、生态灵秀的‘美丽文山’”。建设“美丽文山”,就要群策群力,使文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使文山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一)建设“美丽文山”的总体目标

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人民的新期待,建设“美丽文山”,必须为实现这样的总目标而努力:一是使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二是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体制更加完善;三是使文山作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得实效,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风险防范和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四是使符合文山资源环境承受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力推进;五是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41%提高到52%以上;森林蓄积量 由2010年4761万立方米提高到5776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45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1.3215吨标准煤下降到1.246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0年的1.461吨/万元下降到1.2866吨/万元,五年下降1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超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这样,文山就可以做到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绿色经济具有较强支撑力,成为美丽云南建设的示范区。

(二)建设“美丽文山”的实现途径

从自然基础、人文条件和现实状况看,文山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应该联系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的科学谋划和不懈的努力奋斗。

1.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

主要做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特、调优、调绿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引导产业聚集,实施龙头带动、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推进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城市生活、建筑垃圾和各种废水、废弃物回收分级综合利用;促进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推行节地型和紧凑型城乡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

2.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原则,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巩固生物多样性宝库地位。

主要做法是:立足国土空间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保护重要生态 功能区,建设与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本地区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划定生态红线,建设合理受保护地体系、分级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以“森林文山”建设为契机,提高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水平,科学实施造林工程,培育复层、混交、异龄林,控制大范围的单一树种人工造林,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切实推进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力度,强化监测预报、动态跟踪、灾害预防工作,重点建立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破坏风险防范机制。

3.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着力建设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主要做法是:干部群众要在发展实践中树立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真正认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全社会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道德伦理观念;充分挖掘、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利用有关歌谣碑刻、乡规民约、生产生活习俗等推进生态文化创新,普及生态知识,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站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建立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4.积极实施青山绿水计划,继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强 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主要做法是:抓好以“森林文山”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重点片区集中连片整治和试点示范工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河道建设和农村沟塘综合整治,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及治理,推行绿色建筑、低能耗、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城乡环境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噪声、恶臭、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施工和道路扬尘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文山市暮底河水库和小河尾水库、砚山回龙水库、西畴小桥沟水库、麻栗坡小河洞、马关大丫口水库、丘北旧城龙潭、广南东风水库和板宜水库、富宁清华洞水库水质的监测力度;加大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响水河、南利河、西洋江、谷拉河、普者黑等重点河流流域和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监测,严禁企业利用暗流和渗漏通道违法排放污染地下水源;建立健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联防联控体系,加强重点县市、乡镇,产业集聚区等区域大气污染检测预防及控制治理,有效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5.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

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三是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强化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减少认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土壤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四是突出抓好我州境内实施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滇黔桂岩溶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重点小流域、生态清洁型校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以达到人与自然(水、土、植被)和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植被,一方植被保护一方水土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共存与演化的关系。

6.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依法对生态保护、环境状况进行监管,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主要做法是:以环境影响评价为切入点,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增量;加强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管理,通过常规的和专项的检查督查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加大处罚力度,彻底扭转“违法成本低、治理成本高”的现象;开展环境问题整改后的督察,逐步开展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完善跨行政区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规范流域、区域、行业限批和督查制度。

(三)文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深化和完善各项制度是建设“美丽文山”、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可靠保障。

1.完善区域开发保护与环境准入机制。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不同开发区域环境保护的分类指导。在马塘工业园区、三七产业园区、砚山工业园区等重点开发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制定开发方向与规模,明确环境准入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保障环境质量达标;限制开发区实行以健全功能为主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对敏感项目举行听证会,提高环境保护进入门槛,推行行业退出与限批;禁止开发区严格执行区域禁批,完善保护区管理法规,推行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建共管,开展异地就业补偿试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逐步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制定完善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保护规划。

2.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撑。

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国内外关键共性技术,力争突破资源综合利用、高原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石漠化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建立重点环保实验室、环保技术服务中心、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等基础平台,培育和发展各类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生态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普及推广。组织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相关的宏观科技规划、研究示范、调查评估、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环保科学、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必要的人才储备。

3.完善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将文山列为国家、省生态补偿重点州市,加大对文山的生态补偿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投入 力度,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减免行政收费等手段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碳汇交易试点,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

4.严格监督考核。

制定完善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乡镇(办)、生态文明县(市)、生态工业园区四级创建,最终创建成为生态文明州并获省命名。落实各地区和各部门目标任务分解,制定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和意见。加强对目标责任、重点任务与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和阶段性问责。对考核优良的地区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部门实施问责。

第二篇:《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讲稿

《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讲稿

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由我来给大家做这次《讲三德,做三好》讲话,那三德是指什么呢?它指的是讲社会美德,讲家庭美德,讲职业道德;所谓三好呢,是指在学校里我们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而在社会上,我们应该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知道同学们是否会不经意间随手扔一张纸屑?是否会情不自禁伸手攀折树木?又是否会无意识的践踏草坪?如果有,那是不是应该反思并改正?

在我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走在路上,随手一扔香蕉皮,我心想反正自己又踩不到,根本没有顾及到下一个路人的安危,正在自己心情最好时,结果脚下一滑,我也中了香蕉皮的招儿啦。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曾经也抱着像我这样的态度呢?凡事总为自己考虑,却没发现你扔下的香蕉皮下一个路人会踩到,而你踩到的香蕉皮就是上一个路人所扔下的。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能爱护坏境,遵纪守法,社会又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呢?又怎么会出现连现在高科技医疗都无法根除的传播性病毒呢?现在的人类一味的谋求发展和进步,忽略了这些细小入微的环保意识。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何不以“讲三德,做三好”为主题来大力推广宣传呢?同学们看,我们今天的这个演讲比赛,我觉得举办得就非常好,它能在我们初一年级进行宣传!然后我们的同学又可以去给我们周边的亲朋好友进行再次宣传,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传递下去!所以,我们可以先建立几个“讲三德,做三好”宣传地点,传单上,收音机上,电视上,可以出现一些“讲三德,做三好”的宣传信息,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这样的“讲三德,做三好”的意识。

我们需要明白,讲三德做三好。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家庭美德;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学会的社会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携起手来为我们祖国描绘出更美好的明天!

讲三德,做三好。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都应该自觉,都应该主动!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吧!明天就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其目的就是 要大家有节能环保的意识。由于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收集的资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从刚才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也充满了希望。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不能克隆的,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节日吗?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2、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体现人类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3.为地球做出一个环保改变,从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各方面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您也可以从平时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形成良性的节能减排氛围。

4.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广泛开展生态环保体验活动,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理念长期践行下去,而且要当好生态文明的传播大使,参与到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督导等环保志愿行动,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是改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过去,我们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今天,让我们再次携起手来,为了地球的未来,熄灯一小时吧。谢谢大家!

新东小学 于敏 2014/10/31

第三篇:(讲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把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写入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奏响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也即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美丽中国”,“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

1.新高度——

(1)生态文明独立成篇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

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规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这些关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一些新提法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党已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此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上升为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发展理念。2007年12月,国家在中部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2年7月23日上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做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总书记浓墨重彩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从十四大报告“加强环境保护”短短一句话,到十七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共28处,再到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生态文明”15处。

在十八大报告中专门用了二十分之一的篇幅,将生态文明专门成为一个独立部分,在第八个大问题中全面阐述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多的新提法,把生态文明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释放了强烈的资源循环利用、关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领域的信号,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彰显了执政党的执政意志。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章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表述。

(2)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十八大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 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报告提到,未来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建设同样的地位。

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为发展的内涵增添了新元素,为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发展的方式确立了新坐标。

第一,新元素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注重物的增长到尊重人的发展,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为现代化进程提供稳定的社会架构,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如今的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升华之举。

第二,新标准

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和重大部署,不断为总体布局添加“增项”,都是根据实践与时俱进的结果。总体布局的发展和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使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要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地位的“升格”,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全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如在现代化布局方面,“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意味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以往的提法是经济现代化,这次报告特别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新坐标

未来中国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

五大建设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补充。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协调推进,而不顾此失彼,也不单兵突进。

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因素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共同构成社会存在,它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为目标的生态建设就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比如,经济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如果其他几个方面跟上,特别是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跟上,就不会造成短板效应,制约发展。

2.新概念——

(1)生态修复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21世纪是修复地球的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地球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状态。生态修复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恢复它的生态结构,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即恢复物种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

二是修复它的功能,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有它特有的生态功能。

三是恢复可持续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四,恢复它的文化,人文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源起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往往孕育于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

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只是生态修复的手段之一。人们在一片空地上种上花草,这就是绿化,但不是生态恢复。恢复生态是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维持性。

生态修复需要人的帮助。有人说,生态修复很简单,把修复区的人口搬出来就可以了。实际上受损生态系统没有人的帮助,很难恢复。有些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也许要100年、1000年的时间,有了人的帮助,这个恢复过程会加快。

(2)生态产品

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

生态产品的概念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同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

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生态产品”的提法,重点在“产品”。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有价值的。这提醒我们,要意识到生态环境本身的价值以及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所投入的代价。如森林提供生态产品体现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自然灾害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生态功能区的“生 态补偿”,实质是政府代表人民购买这类地区提供的生态产品。

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在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虽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概念,但它实际体现了非常深厚的伦理思想。

生态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生态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

所谓“价值”,一般表示事物对于人的功用,说某一事物有价值,是指它对人有用,符合人的利益,能满足人的需要。以往,价值概念主要用于经济学中,表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以往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世界上只有劳动产品有经济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自然物,如空气、水、土地、野生动植物和矿藏等,是没有价值的。因而人们一直认为,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便出现了“三无”的思想,即“资源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有”。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现象,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而生态伦理学家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首先决定于它的有用性,其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未经人类劳动参与、未投入市场交易的天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就像原始森林一样,越是未受到人们改造过的,未投入市场交易的自然物,对人类越宝贵。原始森林等天然资源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增大。而原始森林之所以是原始森林,就是因为它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受到人类劳动的培植,也没有进入市场交易,它是无价之宝。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代人究竟应当怎样衡量自己创造的文明成就,又应当如何评价自己决策行为的功过得失。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价值,在于价值的取向与判断标准。解决好环境和资源的价值问题,必须确立新的价值观——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已是新世纪人类的重大课题之一。

3.新目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美丽中国”,这个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美丽中国”,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名字。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新目标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其实,从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 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到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四个新的历史定位,再到2012年参加义务植树时,胡锦涛明确提出,林业建设要为祖国山河披上美丽绿装,为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在这些对现代林业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的论断论述中,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为一个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而谋划。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具象化表达。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更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这就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丽中国,每一个中国人无比向往、充满期待、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努力建成美丽家园。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十八大报告不仅仅是一份政治宣言,也是一份生态文明宣言,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1.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回答怎样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就是天蓝、地绿、水净、山青。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要把绿水青山当作永续利用的GDP。“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真正拥有“金山银山”。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纠正生态文明建设会阻碍经济发展、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发展工业、推进生态建设主要是绿化美化环境等认识误区。也要纠正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加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用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粗放式、不可持续性、污染排放过多、能源消耗过大等问题,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因素。

(2)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展开。建设生态文明直接目的在于应对生态危机,但其深层目的却着眼于避免人类的生存危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克服生态危机就是克服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进而可以说,为了克服生态危机而提出的生态文明,其深层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在实现我们这一代发展的同时,也要顾及后代的生存发展,这样才能保障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永续发展下去。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同时,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是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进行的。

(3)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意指“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得比较快,但相比较而言,和经济相关的包括文化的、生态的、社会的其它方面相对来说有些滞后。生态文明的建设实际上是求得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在这里,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持存无疑被视作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4)建设生态文明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特定实践。建设生态文明进程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过程。换言之,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显而易见,就其方法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都使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理解生态文明,要理顺三重关系:即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就是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绿色消费等,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 式进行,把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上述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共同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两型社会”的关系可以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下得以确立: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居于统领地位;可持续发展是任何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必须遵循的发展理念;“两型社会”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形态。

辛弃疾在《鹧鸪天·博山寺作》中的词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这可视作“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写照。人与植物、花鸟交朋友,称兄道弟,平等相待。

2.建设生态文明,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看起来颇为成功,以致现代化也就常被理解为西方化。一些民族、国家不断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上,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模仿西方。但是西方的现代化其实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消耗了比其人口比例高得多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占据了比其人口比例高得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发展方式,实质上是少数人剥夺多数人,是造子孙孽断子孙路。现在,全球的生态危机,本质上就是这种不能重复、不可复制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危机,它宣告了西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它预示着人类发展模式必须转向自觉、自律。各个方面、各条战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不能不经历一番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在环境和资源上遇到的瓶颈之所以无法得到化解,原因在于以往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人们倾向于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情况下,提升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非常重大,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生产方式上,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生产方式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原来的线性(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肥料)的生产方式转变成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循环利用即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产品,中间没有废料产出,原料又可以进入到新的生产过程;将之前粗放的生产方式变成高效、低污染、低排放的精细生产方式。二是将寻求产品的质量和永久利用。工业文明不断地更新技术创新,很多产品定期被淘汰,而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注重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利用,都有很高的质量保证,可以使产品有较高的生命周期,使用周期长了,对产品的消耗自然就少了,污染和排放也就少了。

在生活方式上,要改变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过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要倡导从量到质的改变。工业文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量,不管质量,吃饭、穿衣、住房都追求数量。生态文明是提倡人们放弃对数量的追捧。如此,对环境的压力就变小了,资源的浪费也少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过时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我国虽地大物博,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阶段,面临资源枯竭、复合型环境污染、大范围生态退化的压力。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两高一资”企业比例较高,造成一些地区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加重,天然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如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要用50年时间走过发达国家150年的工业化历程。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污染排放、资源消耗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压力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环境治理难度很大,加之欠帐太多,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重要难题。

建设生态文明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我们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

4.建设生态文明,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 进入21世纪,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走生态文明道路,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突破了国家、地区界限成为一个关系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对生态保护的全球性认识,一直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性交流与合作,并向世界做出严格恪守国际环境公约、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积极不懈地做出努力的庄严承诺。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上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率先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但全球尚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届时,全球的“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同时,中国能够为其它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树立榜样并且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强大的生机,有能力率先点燃生态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

落实美丽中国,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美丽中国”要有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

国务院在分析我国国土现实问题时指出,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

“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力度,具体的体现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战略和区域规划。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从“十一五”到现在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文件超过了70个,数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原来那套模式主要是以消耗利用资源为主,这样带来的是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之间不匹配,大量建设用地占用和消耗土地资源,挤压了生活和生态空间,生产和生活、生态之间没有保持平衡的问题。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但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但是一些地区的国土开发方式仍以粗放式、无节制的过度开发为主。以往城市化过程中,曾出现城市建设“摊大饼”的现象,但也有很多城市因为容积率过高而出现交通负荷过重等“城市病”。还有现在整个建设空间和人口空间不协调,整个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基本都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人口向沿海地区集聚,资源承载力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这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美丽中国”,让三个空间更好匹配,这是未来指导规划的核心。

未来区域规划如何协调发展,不同规划之间如何衔接,这也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更高层面出台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统领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规划,从而保障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010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将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建设海洋强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开头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报告中用了“全面”与“根本之策”,在往届报告关于资源节约的部分均没有出现过。这体现出政府对这部分重视度进一步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要求: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按发电量计算,中国目前的水电开发程度不到30%,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中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举,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十二五”时期,中国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中国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有序发展”的原则,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

二是加强水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转让制度。

三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修编的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用途管制和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

四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重要资源储备制度,加强国家重要矿产品储备,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种提法也是首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中。

一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这里的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湖泊流域治理等内容,主要涉及生活与工业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金属治理和土壤修复行业。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重点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恢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实施好城乡绿化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二是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现在,水、大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还不少,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要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仍然居高的现实,严格履行减排目标,并在资金投入、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中国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推进完成降低能耗、增加可再生能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低碳经济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与制度结合的监管才是有效的监管,归根到底要靠制度建设的力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首次提出来的,是一个根本性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仅仅是号召和观念转变还不够,需要我们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保护与开发的难题,核心是利益调节问题,也就是说要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探索建立以下几方面的体制机制:

(1)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科学设定GDP指标、地方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官员政绩评价等问题。要注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研究和调整,在考核体系中合理确定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绿色经济指标的比例,形成有利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导向。

(2)深化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十八大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资源性产品是指石油、天然气、水、土地、电力、煤炭等处于产业链上游环节、作为生产和制造的资源性产品。目前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多数由政府控制,整体偏低,没有真实地反映市场的供求。不但难以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起到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反而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可谓触目惊心。

一是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中国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价格体系相当紊乱和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同类商品的质量差价没有拉开,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特别是某些农产品、矿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偏低。当前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性体制约束之一。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应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以煤、电、油、土地等重要资源的价格改革为重点,不仅要反映开发和生产资源直接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要反映最终由社会承担的环境损害等外部成本。根据不同资源的长期稀缺程度进行价格调节。可以根据一些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长期稀缺程度,征收不同水平的资源占用税,以引导消费,倡导和鼓励节约,同时将税收收入用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应理顺资源产权关系,适当提高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资源所有权在分配中所占比重,减少资源流通的中间环节,防止资源产品加价后转化为行业垄断收入。建立资源价格改革的利益协调机构。建立高层次的利益协调机构平衡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理顺各级各部门资源价格改革的职能,推动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有序。

二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十八大报告要求: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环境经济政策。

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提供者和受益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维护,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比如说生态环境好,鸟语花香,这就是一种福利和收益,而这不一定是免费的,是有成本的。同时,青山绿草,如果不去开发利用,就是放弃这部分的机会成本。生态维护、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这也需要投入,对享受生态福利的人来讲,就是一种生态义务和生态责任。

实施区域生态补偿。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发展经济,可以分别简称为生态区和经济区。生态区有义务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有理由要求给予经济补偿。为保证不同主体功能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和生态保护成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必须健全相关重要主体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在全面评估生态区环境保护实效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开展相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研究建立相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试行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是上游地区保证水质水量,而下游地区则通过补偿或者补贴,帮助、保护上游生态。这种机制有益、双赢。应积极开展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鼓励流域上下游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水资源保护协作、异地开发等方式,逐步开展流域生态效益补偿。

完善要素生态补偿。森林、湿地、矿山等作为以保护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地质构造以及水源地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是最 值得获得生态补偿的区域。对规划的市、县生态公益林由地方财政实施补偿。要探索在生态功能重要地段收购非国有重点公益林。要加快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明确重要湿地的保护面积,并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到县或部门,先行对重点湿地进行生态效益补偿,逐步扩大湿地补偿范围。要探索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确立相关矿产资源定点区域及企业,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坚持“谁破坏,谁恢复”原则,联合有关部门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补偿基金,研究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对遭到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3)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它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而产生,综合地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不同经济水准的区域、不同自然基础的地区都可以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着力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GDP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很难,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今后必须把相关评估指标确定下来。

(4)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可达到实现生产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线性经济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转变;实现消费方式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盲目消费向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转变;实现资源供给与资源消耗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环保路径从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转变;实现思想观念从片面强化改造自然的盲目发展观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转变。

一是制定进出规则。提高行业、企业、产品的节约少污高效的准入门槛,严把项目产业政策、环评、土地、节能、投资等关口。产业准入机制包括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新上项目必须“两符三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项目,该改造的坚决改造,该关的坚决关,该停的坚决停,该并的坚决并,该转的坚决转。对达不到最低生产规模和环保要求、保有资源储量严重不足、超标排放、有违法行为以及当地政府确定为整合但拒不参与整合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坚持新上项目技术、能耗水耗等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调整指导目录,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加强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许可把关,出台落后产能退出奖励办法,逐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淘汰类产品的产能,综合运用价格、税收、土地、环保、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等多种手段,促使其加快退出。对产业限制类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确需改造升级的,其新增污染排放量必须实现“增产减污”。对于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必须通过企业、区域等量削减实现平衡。

二是提供信贷服务。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债券、担保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如组建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并启动基金运作,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两型”产业发展。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把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优先做好符合节约少污条件的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适当向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污染治理项目倾斜,重视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效果,完善资金拨付程序,实行以奖代补。

三是利用税率奖惩。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形势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行结构性减税措施。可以充分利用上述政策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兴水泥行业,改造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推进汽车工业发展,尽快形成新的产能。可以利用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突出对冶金、机械、有色、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进行高端化、高新化提质改造,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精品钢材产业的发展,承接沿海先进的产业转移企业。实行税率与企业节约少污挂钩:对同一行业和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实行低税率;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实行高税率;当其节能减排达到一定水平时自动适用较低税率。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标、超总量排污。

(5)加强宣传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人人参与,需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树立环境意识,树立生态意识。

广泛传播生态知识、法律知识,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电影、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编辑、摄制、出版有影响、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出版物,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维护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公民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增强生态道德教育。要促进环境公益广告的发展,组织指导各行业、各企业在电影、电视、报刊、包装及印刷品上宣传环境公益广告,指导和规范公共场所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

确立广大公众的生态知情权和环保参与权,及时公布本地区资源环境数据,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如大气、水、噪音、辐射等)公报。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在我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有所作为,勇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1.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理论上的一次大胆突破和完美表述,全面概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而和谐的关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近代工业文明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和思想方法,它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都存在着重大缺陷,并且是导致传统经济走向人和自然冲突恶化的思想根源。英国近代科学鼻祖F.培根(F.Bacon,1561-1626)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首先将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推向实践。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需要了解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手段,它的真正目标就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而法国科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则主张“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著名的命题:“人是目的”。他认为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人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当前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自然观的危机。

其实对于人类无视生态规律的盲目征服以及任意采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当中就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要发动社会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必须把人看作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主人与仆从之间的关系,而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关系。人要尊重自身,但首先要尊重自然,不能再对自然肆意盘剥和掠夺,必须呵护并善待自然。

(2)顺应自然,就是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应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确定的工作重点、方向和各项措施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成功。反之,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就难以取得成功。”(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2005年03月12日)生态规律是指生态运动过程中所内含的必然性或本质联系。生态规律包括:互生规律,即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共生规律,即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再生规律,即物质循环转化;协同进化规律相互适应与选择;平衡规律,即物质输入输出的等。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来治沙,结果“人进沙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沙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干扰产生的土地退化现象,局部治沙可能成功,但整体治理难以奏效。治沙应该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在沙漠周边地区过渡带主要应控制人为活动,保护地表结皮、固沙植物等;在重点退化地区可适度生态移民,在一些地方可以“人退”实现“沙退”。建设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 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十八大提出以“自然恢复为主”意味着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几十年来,大量发展人工纯林的传统不但未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以杨树为例,原来的“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现已发展成了“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甚至江南一些地区,也以杨树为主。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对国土生态贻害无穷,单一树种形成的种群实质上是一种生物多样性极端下降的“绿色荒漠”。

(3)保护自然,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人类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人类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2.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十八大还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为了发展而发展”的陷阱,实现为了全民幸福的发展。

(1)以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国已经到了以生态文明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2)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能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出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必将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是“政治生态体系”观。所谓“政治生态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之间,以及人所组成的“政治体系”与“社会内部环境”和“社会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模式。一方面,研究人的劳作栖息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建筑设施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料供给源、产品和废弃物的消纳缓冲和调节的库)及体制、组织、文化和技术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有机复合系统的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化关系和信息反馈关系,以及结构、功能过程关系。另一 方面,研究传统民族国家在“政治生态体系”中的地位,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关系和治理机制,按照为生态循环经济服务的原则建设生态制度文明。

(3)以生态文明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科学的自然价值观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科学的自然价值观建设,将科学的自然价值观融入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建设过程中,提高全社会的资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形式,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4)以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归根到底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和发展世世代代的利益。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保护中华民族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条件。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探索和实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新道路越主动、越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就越明显、越持久。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是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代价小”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效益好”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可持续”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将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3.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1)节约优先 节约优先就是要超越和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使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将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放到国家发展全局考虑,通过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保护优先

保护优先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严格环境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保护优先,既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直是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一些地区曾经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导致水体或土壤严重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等。当前,急需贯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开发、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的敏感区域,必须加强保护,建立长效机制。

(3)自然恢复为主

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能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自然恢复为主意味着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大大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严重失衡。利用自然能力恢复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做法。大自然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可以依靠自然本身力量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近几年来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就是让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经过几年实践,许多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应该总结推广这一经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三大发展理念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三个发展”思想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

生态危机,是“危”,也是“机”。危险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放眼世界,未来的世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摒弃,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机遇。据联合国环境署预测:在农业方面,采用有利于生态的耕作方法,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可以在2050年供养90亿人口。在水资源、林业发展、制造业、废物利用、绿色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方面,绿色经济也都大有可为且必将大显身手。

(1)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对“绿色发展”的内涵作了明确阐述:“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绿色发展要求人类更主动把握自然的发动因素,增加更多绿色投资,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

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 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发展途径。

绿色发展是国内国际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义务、共同的使命。谁抢先占领绿色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

绿色发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

中央是绿色发展的规划者,地方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既要集中优势打歼灭战,如主体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等,更需要打持久战,如推动节能减排、减碳等行动,持之以恒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2)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十八报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一是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

二是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三是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四是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 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方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越来越引起各国注意,它不仅是科学问题,已逐渐演变为政治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之后,国际社会更加认识到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威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近100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6.4℃。科学界普遍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要求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呼声日渐增强,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长,各方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也不断上升。我国已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一样无约束地排放温室气体,而必须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态度。

低碳发展的实质是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为支撑、低碳政策制度为保障,通过创新低碳管理模式和发展低碳文化实现社会发展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发展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融资等优惠,引导政府和企业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必须创新低碳产业发展、能源环保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等机制体制,制定和实施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南,走低碳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装备、水电环保等为重点产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年,中国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

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内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约束性指标新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合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来建设生态文明,一代伟人所描绘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美丽画面就一定会再度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国人期待,世人瞩目,目标既定,中国加油!

第四篇:讲稿-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5

试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千年前,中国人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同样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而且只用了几十年,令世界瞩目令世人惊叹。

现在,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全世界都在为中国式发展鼓掌叫好。可是,只有我们真真正正生活在中国的子民知道,这繁华的背后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变得如此珍贵。

国内污染影响整个世界;中国紧邻化工企业的癌症村;污染物让粮食镉的含量全部超标,中国已经有八百万英亩的土地被重金属严重污染。中国正在成为最大电子垃圾倾倒场;垃圾焚烧炉的不合理设计污染大气;即将遭遇核冬天般的极寒天气;日益严峻的淡水危机;藻类大爆发;把石油焦当燃料;空气污染严重,死亡人数惊人。

基于此现状,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切都在提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西藏自治区普兰县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五年来这里有3万多头牛羊退出,肥沃的水草地,现在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多年罕见的黑颈鹤来这里筑巢了。今年,又有100多只黑颈鹤在这里安了家。我们予以尊重,予以生存领土。自然休养、生态补偿,用更加尊重自然规律的保护方法,守护着这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和国际水源地。目前,中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从五年前的553个增加到602个,全国性的湿地保护体系初见规模。

生命永续的奇迹正在这里不断发生。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自然相处,就是顺从与适应的关系,我们无法改变自然,却可以循着它的规律行走,大禹治水,采取了疏而不堵,动物在地震之前,也是成群结队地迁徙。

人类和大自然比力量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可以顺应自然的力量,只要我们好好保护。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典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生态工程”。高围塘低作堰顺应山势水势,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它是古代成都人民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由于过度砍伐,这个曾经繁华富庶之地,变成了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贫困地区,这一切,让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忧心忡忡,为了治理长汀的水土流失,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长汀人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在长汀一次次摸索和实验下,终于找到了先种草给地表降温,草种活之后再种树的方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治理,长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68.2亩,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到生态家园的改变。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

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清晰判断和生动实践。

--长白山珲春的森林里,东北豹这种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的身影,又频繁出现。

秦岭山脉,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在这里生活,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目前全球唯一一只野生棕色大熊猫。

美丽的南海,全球存活率不足千分之一的小海龟,被悉心呵护。长达半年的喂养可以让它们免受天敌侵害,之后回归大海。

藏羚羊曾一度遭到捕猎,最严重的时候数量从100万只下降到7万只,现在这里已经恢复到20多万只。

这五年,中国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绿色,让生命跳动。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曾一度面临退化危机的草场正在变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对大自然友善相待,这碧海蓝天、洁净沙滩,就是它给予的最好回报与馈赠。

从2013年开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密度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接连出台,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PM2.5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建设美丽中国,还要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战。

仅2016年,中国就退出钢铁产能6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2.9亿吨。更多的企业,在依靠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的激励下,展开了生产流程的绿色再造。

在山东,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条筒子纱智能染色线正在调试。它能将每吨纱的用水量从过去的130吨压减到80吨。201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了23.9%。

福建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消灭了任何有害烟尘。这项被国外垄断了二十年的技术,已经被中国攻克。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还在建设。它们产生的电能每天能够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6年,水电、风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19.7%。

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民族的未来。

中央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化作一次次行动。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31个省市区,问责人数已超万人。

今天的中国人,对祖先休养生息的辩证法则,给出了新的诠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今天,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不再是GDP的增长,而是这些能反映出我们的生态环境正逐步变好的数据。

人类正在从生态危机中觉醒,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个选择应该是所有人类成员应有的公德和文化自觉。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同时,良好的政治建设会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应的指导和保障。取与舍之间起最重要的意义是平衡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能为了经济牺牲环境,而必需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平衡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最后,用总书记的一句话结束本次讲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谢谢大家。

第五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伴着温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和恩师们谆谆的教诲,我们成长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是祖国如花的未来,培养我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我们人生课堂中重要一课。一个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将为我们的成才搭桥铺路。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温和的微笑;文明是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时那个优雅谦让的身影;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弯腰;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唇齿间声声的礼貌用语。

杰夫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讲文明,懂礼仪”,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净校行动”,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了,大家都来共同维护我们校园的卫生;“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之间多了一分谦让;放学排路队时,大家集合得迅速、整齐、安静,每个同学胸前的红领巾此刻显得更加鲜艳,路队能走很远不解散。只要你愿意去做,“讲文明,懂礼仪”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所长,日有所增。同学们,我们应秉承和发扬我校“讲文明、重礼仪”的朴素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以文明行为,促文明之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合力谱写文明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下载生态文明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筑梦未来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建设;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的和谐建设。去年11月......

    关于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

    生态文明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全体人民的共享生态权为其旨归的,是立足本国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既杜绝某些资本主义大国殖民主义性质的环境污染转移,也反对国......

    生态文明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

    生态文明(本站推荐)

    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B140409 姓名:印杏 学号:B14040935 2016年12月29日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是对充满灰色的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主......

    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第一,一定要把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节能减排的产业,资源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的产业,使我们的产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