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发祥地(缩稿)

时间:2019-05-14 19:1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酒文化发祥地(缩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酒文化发祥地(缩稿)》。

第一篇:酒文化发祥地(缩稿)

论华夏酒文化的起源地----商丘

碧波

商丘位于古老的黄河中游和古运河北岸,亚欧大陆东岸,中国中原东部,简称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有五千余年的建城史,因商人、商品、商业发源于商丘,商朝建都于商丘,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并由商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酒文化的发祥与传承。目前华夏酒文化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生产方法而论,有酿造酒和蒸馏酒两类。这些工艺的形成与提升及人们日常饮酒的方法与作用渐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华夏酒与酒文化的发源地早已成为历史学家争论的热点与难点。通过历史资料考证:酒起源的传说和众多看法均与商丘有关,华夏酒文化的起源于商丘。

1、上天造酒说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等,都经常有“酒星”或“酒旗”这样的词句。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也 1 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轩辕,我国古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即狮子座的ψ、ε和∽三星。这三颗星,呈“1”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蜍颗星。柳宿八颗星,即长蛇座δ、ζ、η、Ρ、ε、З、W、⊙八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则肉眼很难辨认。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说法,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创造之一。然而在当时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又如何能在浩淼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呢?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上古时期,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一是管理火种,以便人们可以随时取到火(因此后人又称他为火神)。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与其他行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同时发现了酒并命名了酒星。(当时,太岁星如果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午出现,叫“阏逢”。卯时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单阏”和“阏逢”比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现存阏伯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为圆形夯土筑成如墓状高大突兀,高35米,周长270米,夯土筑成。此 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人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这就是说明商丘最早造酒之地,当然上天造酒还因最初的酒由含糖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气里、尘埃中和果皮上都附着有酵母菌。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变成酒浆,自然形成酒。而商丘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o43’~34o52’,东径114o49’~ 116o39’。南北跨纬度1o09’,东西跨经度1o50’。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1944小时,年平均气温14.2℃,一般最高温度39℃,一般最低温度零下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无霜期约211天。很适宜天然酿酒霉菌的生长。且 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其地下槐花水系极利于生产各种酒类。这两者因素也是酒起源于商丘的佐证。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用矛台造酒工艺造出的睢酒。在全国评酒会上盲品比国酒矛台高0.2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2、猿猴造酒说: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采之记载。“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记叙道:“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娄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 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记载,起码可以证明这样的事实,即在猿猴的聚居处,多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猿猴从最初尝到发酵的野果到”酝酿成酒“。据考证:商丘在上古时代属热带雨林,是大象、猿猴最早活动地(河南豫因此而得名),也是猿猴最初尝到发酵的野果到”酝酿成酒“地。

3、神农造酒说:炎帝精耕而陶,据此以考,炎帝与酒,甚密。制酒有三:一为五谷;二为陶皿;三为术。炎帝始种五谷,众曰世之粹。猿酿果酒,帝心遂动,遍采五谷,粹其精,历数载,始得谷酒:味甘醇,可舒筋血,通百脉。初,无储处。炎帝以陶制缶,以储,缶后为缸,缸后成坛。后人感恩,逢祭祀,均以缶盛酒敬炎帝。以酒祭祖,自此始。根据这个记载来分析推断,炎帝与谷物酒的创始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人们为了感谢炎帝,常常在重大的活动中以缶盛酒,以敬炎帝给人类带来的神物。用酒来纪念祖先,由此流传到今天。而炎帝是商丘人且活动在商丘。据《司马负·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炎帝,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太昊伏羲氏,日月象其明,龙河马图神其应,洩阴阳之秘,奥八卦爻象之先,配干支,作甲子。而历象以兴嫁娶,正姓氏而大婚伊始,代结绳(指燧人氏结 绳记事,代者接代也,燧人氏四传无怀、葛天、女娲至伏羲,继承基业),为礼道重人伦,作二十五玹之瑟,龙师纪官。始庖厨,倡六兽,之先帝也。端拱于上,朱襄诸臣分理于下。呜呼,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因为当时为禅通纪十九氏时代,故伏羲氏禅位于第一重臣朱襄氏,即炎帝也。所以有“此天所以开炎帝之盛也”之论。综上所述,炎帝即朱襄氏,朱囊氏即炎帝也,为一个人。据《辞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别名,给以充分认可”。《辞源》又解:“《吕氏春秋·古乐》云:“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从此句之意也说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禅位而有天下,故记载“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据《古史考》载:“陈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给以明确提出,朱襄史都于邑地陈(指陈州)。又据《寰宇记》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给以指明了地点,在当时的陈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 朱襄氏陵县,在县城东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当时属陈州辖区,而现在属商丘,故曰:“炎帝神农氏都于商丘。”据《淮南子》曰:“乘火德而王天下,三岁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万国之享民重农功。以其神于农业,故曰神农。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先。”教人们种粮佘者酿酒,“味草木之滋作方书以疗疾(察其寒温平热之性,办其君臣佐使之义,常一日而遇七十毒)。作曰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因风沙之叛而增修其德,琴五弦,帝于此未尝敢一日自遗也。后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在位一百四十年。其后临魁六帝仅可持世,至榆罔,遭蚩 尤之乱,而不能制,有公孙轩辕孰能擒之哉”。炎帝神农氏,尽管后来迁于曲阜,卒于茶乡,因为他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德高望重,卒后,人们把他运回祖居地柘城家葬,故此至今柘城朱岗寺有朱襄陵,后建祠以供世代祭祀。五千多年来,口碑至此,丰碑至此。这也是神农造酒于商丘的传说。

4、仪狄造酒说: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始作酒醪”。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书中认定仪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员,夏禹令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做出来的酒味道很好,于是奉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喝了之后,觉得的确很美好。可是这位被后世人奉为”圣明之君“的夏禹,不仅没有奖励造酒有功的仪狄,反而从此疏远了他,对他不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反而自己从此和美酒绝了缘。所以,郭沫若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种说法似乎更可信。据考证: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而得到了皇位,但是也因为国事操烦,而十分劳累,庞大的压力,使得他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而逐渐瘦弱,禹的女儿眼看着父王每天繁忙国事,感到十分心疼,于是便请服侍禹膳食的仪狄来想想办法。有一天,仪狄到商丘的森林打猎,希望猎得山珍美味,为大禹做美味的料理,意外的却发现了一只猴子在吃一潭发酵的汁液,原来这是桃子所流出来的汁液。猴子喝了之后,便醉倒了,而且脸上还露出十分满足的样子,于是让好奇的仪狄也想亲自品尝看看。一尝之下,他感到全身热呼呼的、很舒服,整个人筋骨都活络了起来,他喝了大为惊奇,仪狄高兴的说:「想不到这种汁液可以让人忘却烦恼,而且睡的十分舒服,简直是神仙之水。大禹王的病痛一直未见好转,而禹王也因无力处理国事而觉得愧对天下百姓,就在此时共工又引领了洪水趁机出来作乱„„,禹王更懊恼了。就在这时仪狄灵机一动,赶紧将上次在深山所发现的汁液拿来给禹帝饮用,禹被这香甜浓纯的味道所深深吸引,因而胃口大开,顿时觉得精神百倍,体力也逐渐恢复了,大禹王于是带着大伙儿准备迎战去了。仪狄因为受到了大禹王对自己造酒技术的肯定,大禹王高兴得封仪狄为「造酒官」,命令他以后专门为朝廷造酒,并且同意了帝女与仪狄的婚事。但是到隔天早朝时,所有的大臣都在前厅等候大禹,从天色未亮一直等到日正当中,大臣们个个汗流浃背,却不见禹王的踪影。原来禹因为喝了酒正在呼呼大睡呢!等到大禹来到时,他很不好意思的对大家说:「酒虽然治好了我的病,却使我荒废了朝政,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从此大禹决定不再饮酒。而仪狄开了一间酒坊,还被封为「酒神」,他的造酒技术流传至人间,变成人人皆知、非常重要的饮料。商丘是夏朝的中兴之地,也是大禹治水的关键地域(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锁龙后的饮酒庆功之处--就在睢阳南二公里的八关斋其锁龙之井就在院内保存至今),故此商丘也是仪狄造酒之地。

5、杜康造酒说:据史书记载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 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说明酒是由杜康的生活中偶尔的机会作契机而发现了酒,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而杜康何许人士?窦苹考据了”杜“姓的起源及沿革,认为”杜氏本出于刘,累在商为豕韦氏,武王封之于杜,传至杜伯,为宣王所诛,子孙奔晋,遂有杜氏者,士会和言其后也。"杜康,字仲宁。又根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曰杜康造酒有虞(今河南商丘虞城)。“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逃奔有虞。”。杜康即少康,乃夏代第六位国王,夏后相的儿子。《左传》哀公元年记载曰:“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逃奔有虞,为之疱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诱戈,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这段古文大意是说:古代有被封在过国的浇,率师攻灭了夏家同姓部落—斟灌、斟寻二氏,在此避难的夏后相也被杀害,其妻正在怀孕,急挖墙洞逃出,而归娘家(白水县康家卫)有仍氏,生下少康。狠毒的过浇,探知后,派其大臣椒去追杀,于是少康闻知有灭顶之灾,连夜逃奔有虞,当了虞国管膳食的小官,才避免了一场大祸。虞国国君虞思,于是将其两位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并把他们安邑在虞国的纶城(虞城东北)。还给他们方圆十里的田地和五百民众,供其生活、使用。少康能以德待人,安抚夏众,委以官职,联络大臣,以图中兴。派臣女艾侦探过浇情况,计杀过浇,并派其子季杼诱出封在戈国的鱁,于是过、戈两国被灭,恢复了禹的天下等。这就是被史家称为有名的“少康中兴”。

少康自“逃奔有虞”,到离开纶城(今河南虞城东北)当国王,在有虞有二十余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两件大事,永载史册。一是完成了恢复夏统的任务,成为“中兴”名主。二是发明了箕帚和秫酒,成为人们崇敬的“造酒鼻祖”。少康在有虞的二十年,前期当以疱正的一些年,隐名埋姓,勤勤恳恳当好疱正,埋头苦干,卧薪尝胆,报效虞国。所以这时他什么脏活苦活都能干,他不但领着厨师和勤杂人役,管好膳食,保管好仓储,打扫卫生,而且为了提高卫生条件和清除粮食中的杂质,发明了簸箕和扫帚。又在不断处理剩饭中得到启示,经过多次试验,最后终于发明了秫酒。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出现“不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的情况,是很自然的。至今每逢八月十八杜康生日,酒师们还为杜康上供祭奠等等。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流淌,杜康造酒让所在地古虞国,逐渐成为影响各地的酒乡。到了西周时期,公元前780年,西周宫延腐败,周幽王整日沉迷于歌舞升平,饮酒作乐。他让朝官致力于造酒业,四处收集民间酿酒土方。在这个时期,西周造酒业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尤其是古虞的造酒门类繁多,由原始粮食造酒,发展到得用水果、蔬菜等酿酒,后来又出现了蜂蜜造酒。很快传入了西周宫廷。在西周里先后出现了“秫酒、黍酒、粳酒、和蜜酒”等多种美酒佳酿,珍贵的蜂蜜酒于是成了帝王将相等贵族享用的琼浆玉液。所以杜康造酒在(伦城)商丘 这就成为不争的事实。至于在他的出生地与埋葬地的流传造酒技术也理所当然。

第二篇:汉文化发祥地

汉文化发祥地---汉中,位于秦巴山麓,汉江之滨,自古就有“天汉”、“天府”之美称,现今更有“西北小江南”和中国历史文化魅力名城之美誉,陕西省汉中监狱就座落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

陕西省汉中监狱始建于1808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监狱旧址位于汉中城区培德街一号。为摆脱场地狭小、设施陈旧的发展困境,按照全国监狱布局调整要求,2002年6月,监狱整体搬迁至汉中市区北郊。新监距市中心6公里,占地270余亩,拥有5.36万平方米的现代建筑群,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高度戒备监狱。监狱关押全省重刑及三次以上犯罪的罪犯。现警力310名,押犯2700多名。

在老一代监狱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汉中监狱曾率先建成西部地区第一所部级特殊学校,率先在全省推行规范化管理,创建成全省首个关押男性罪犯的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在汉中监狱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分监区标准化达标、管教工作标准化达标、监狱管理工作标准化达标,规范化工作上水平等牌匾)

然而,2009年3月1日两名罪犯集体脱逃案件的发生,给汉中监狱造成了不良影响,更暴露出监狱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安全意识、管理实践、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

“有大略者必善谋。”自2009年6月始,监狱新一届领导班子对“3.1”事故进行深刻剖析,痛下决心,扎实整改。秉承“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理念,不断创新思路,规范管

本、最有效屏障。

加强监狱规范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

推进制度化建设 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化是规范化的前提,是提高监狱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规范化的首要任务。监狱根据新变化、部、厅局要求,新刑法的修订内容,进一步加强制度的制定,特别是今年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以来,重点在各项制度的废、改、立上下功夫。组织专门人员结合实际重新修订、制定制度()项,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各个岗位职责,规范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制定完善具体细密、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将各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执法行为都纳入规范之中,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统一规范。以适应监狱工作的需要,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监狱各项工作的指导性和实效性,确保监狱工作始终在规范化轨道运行。

规范狱政管理

强化安全基础

夯实基础建设,严防严查。监门实行AB门禁管理系统和双警执勤、人车分流、三次比对、三次审查放行等规范化管理体系同时,又增设对面查车。即在值班警察检查车辆同时,监区领导跟班督查再次检查,确保不放出一个可疑之人,不流入一件违禁品。

创新检查手段,全面推行“25111”检查模式。“2”指

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 “工作规范、执法文明、安全有序”的窗口单位。会见场所是监狱的对外窗口,是联系群众、沟通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展示监狱执法形象的重要平台,加强会见管理是积极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监狱投资数十万元改造会见室,修建了不锈钢遮阳防雨棚,树立会见路线标示指引牌,设立电子储物柜,购置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开通电子触摸屏狱务公开查询系统,方便亲属及时了解服刑人员改造情况,积极开展“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活动。给家属以方便,传监狱以关怀,处处传递着监狱人性化管理、服务的理念。

规范刑罚执行 提高执法水平

规范减刑、假释、监外执行工作流程,严格做好罪犯的收押、释放工作,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法重点环节,坚持做到程序公正、过程公开、手续完备、监督有力,确保刑罚执行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大力开展“126”工程。以“126”工程促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向800名服刑人员家属发出一封监狱执法公开信,回收反馈信息率63%,获得较高满意度。举办亲情聚餐,沟通信息,促进执法公正。

推进大接访及假释一体化进程。在会见室、监区设立监狱长接待工作台,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待服刑人员亲属和服刑人员,解答疑问、化解矛盾。积极推进假释一体化工作,监狱会同汉中市推行“假释一体化”措施领导小组,研讨“假释一体化”工作,采取社区监管、家庭管束、社会帮教、有

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开展综合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建议,巩固教育改造成果。

积极开展出监教育,监狱领导、机关科室领导、心理咨询师对出监罪犯开展融入社会教育,举行出监宣誓,顺利融入社会,为社会减少不稳定因素。

防控结合 排查隐患

积极完善狱情分析研判、隐患排查整改、安全风险评估三项机制。监狱、分监区定期召开狱情研判会,合力抓好应急防范工作。做到分析有内容、隐患有排查、防范整改有措施,实现安全有保障。汲他人教训,查自身问题,监狱实行第一时间传达监管安全案件通报,保证传达不过夜、查错不过夜、落实不过夜。

坚持“三堵源头五必查”,深化“创建无违禁品分监区”活动。即堵住违禁物品的流入源头,堵住违禁物品的使用源头,堵住罪犯后续使用违禁物品的心理源头;罪犯单独行动必查,罪犯神情惊慌必查,罪犯聚众纠合必查,罪犯独自滞留必查,罪犯跨队交往必查。监狱还根据违禁品查获情况,总结规律和藏匿特点,在内网及时发布安全检查小提示。今年共组织大规模清监检查4次,联合武警突击清监3次,严厉打击了私藏违禁品的行为,监管秩序持续稳定,“创建无违禁品分监区”活动初见成效。

划分区域、联防联控,集中优势警力打歼灭战。狱内划分为五个安全联防区,积极依托“狱内110”,优化警力配置,多警联动,构筑适应动态管理防控体系,实现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目的。今年成功破获罪犯预谋脱逃案件一起。

规范分监区管理 突显队伍战斗力

率先在全省创建高危犯分监区,集中监狱管理、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精兵强将,采用个性化“问诊式矫治”流程,探索高危犯教育“1+1”的管理模式,即“严格管理+个性化矫治”模式。确定 “收押→背景调查→心理测试→制定矫治方案→日常管理→个性矫治→严格考核→警察回访→跟踪教育矫治”为主要内容的高危犯管理流程,对高危犯实行严格管理、科学矫治、强制教育,帮助高危犯矫治恶习,重塑思想,最终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高危分监区的成立,是我监贯彻“首要标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块新的化解罪犯矛盾、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阵地,将对减缓分监区改造压力,提升对不服管理、抗拒改造等顽固犯的管理效果,维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推行“四个规范化”:

勤务模式规范化,实施“1+3”值班模式,即每天分监区带班领导1名,值班警察3名。

硬件设施规范化,配齐配全单警装备,完善报警联动装置,定置设施规范化,办公用具、文件资料等摆放位置统一有序,标语展板规范化。

日常行为规范化,一日工作规范“七个环节”细化为30个程序66个标准操作点,统一工作要求和指挥口令,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科学严密的分监区警察日常行为模式。

办事程序规范化,细化管教、生产、队伍建设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队伍素质,展示监狱形象,推动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

规范警务保障 提高队伍战斗力

坚持从严治警,严格执行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制定《从优待警实施办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警察职工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创新思路,充实基层警力。面对押犯增多、监管压力增大、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新一届党委班子决定,机关男警察除领导岗位和工作岗位特殊需要外,全部充实基层分监区,并积极提拔优秀青年警察担任分监区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现我监基层警察人数占押犯总数的8.4%。

实行分监区值班警察送餐制,全力保障集中精力抓安全。

(将用各级领导视察检查的画面)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监狱规范化工作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执法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执法意识更加规范,安全四无信心更加增强,确保监狱安全决心更加坚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监狱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倾全力贯彻落实“一线提九点、三措保三上”工作思路,把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监狱工作水平的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理念,011-

第三篇: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炎黄子孙的始祖轩辕皇帝曾在这里生息;延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有质朴的黄土风情,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延安,是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这一切都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课堂和教材。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地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影响青少年的现实,延安地区的中小学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把全地区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圣地延安一方独到的风景。

发挥教育资源优势

一、利用历史文化遗迹、革命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有黄帝陵,有宋代石窟,有卫国戍边的古战场遗迹;有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瓦窑堡、王家坪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革命纪念地,无一不显示出我国古代爱国仁人志士和老一代革命家战斗的足迹。各中小学普遍利用这些遗址、遗迹,组织学生参观瞻仰,现场讲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我党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二、利用校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的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建于陕甘宁边区时期,一部校史本身就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大部分学校都建起了校史展览室。每届新生入学,学校首先对他们进行校史教育,以爱学校、爱家乡为起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开展重大的教育活动,都把校史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使校史成为教育师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教材。延安育才学校是党中央于1937年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最初叫中央保育院小学,附设在鲁迅艺术师范,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兼任校长。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保护和培养了一大批中央首长和革命烈士的子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学校。1987年,邓颖超将周总理的2万元稿费捐赠给育才学校,学校用这笔钱修建了校史陈列室。育才学校利用本校的光荣传统,对师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校史教育,使师生了解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校,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

三、利用乡土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辉煌的13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革命业绩,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建国几十年来,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涌现了一大批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优秀儿女。为了使学生了解延安,学习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延安地区教育局于1991年组织人力编写了一套以此为内容的德育乡土教材。同时,他们还向中小学推荐了《延安岁月》《延安史话》《闪光的足迹》《圣地风云录》《圣地沉

思》《论延安精神》《延安儿女》《伟大的平凡》等一批书籍和电视片,作力爱国主义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延安师范附小结合学习乡土教材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延安精神的书籍,开展了学、讲、画、唱、演、写等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卓有成效。“学”就是通过学习,让广大师生了解延安的光荣历史,了解延安精神;“讲”就是利用各种形式,讲革命传统,讲延安精神;“画”就是开展一人一画的征画比赛,让学生画延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画来加深对延安的了解和热爱;“唱”就是要求全校师生必须会唱《东方红》《大生产》《南泥湾》《延安颂》四首传统歌曲;“演”就是通过文艺节目的形式进行传统教育活动;“写“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参加学校每次传统教育活动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通过学、讲、画、唱、演、写等一系列活动,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四、利用“三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辅导站。

延安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的革命老前辈,他们是革命的活档案,是能说会讲的活教材。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挥老八路、老红军、老干部的作用,全地区中小学聘请了930多位“三老”作为校外辅导员。学校有时请他们到学校现身说法作传统教育报告,有“时组织学生访问他们,和他们说古论今,促膝谈心。

青少年一批批地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吸取健康成长的营养。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就曾聘请本校毕业的县儿童团第一任团长、少将李赤然将军和老红军强明宝、县文馆所所长张建国、子氏烈士陵园老干部王志厚等来学校作报告、讲故事20多次,使师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五、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个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延安地区的中小学充分利用这些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扎实深入,丰富多彩。

元月,王家坪小学利用元旦开展一次敬老活动,通过为革命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温暖,召开敬老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三月,育才学校在学习雷锋活动中进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教育;四月,延安中学祭扫“四八烈士”陵墓,开展“踏着先辈足迹走,誓做革命接班人”题班队会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各学校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红五月爱劳动”竞赛,进行“爱人民、爱劳动、爱劳动成果”教育,结合“五四青年节”作“五四”专题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六月,各学校在欢庆儿童节的同时,讲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各班召开“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主题队会,开展“争做红花少年”活动;七月,举办”党是阳光我是花”、“我来给党唱支歌”主题班会,进行爱党、爱国、树理想、比奉献教育;八月,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行国防教育和“学习解放军,长大保卫祖国”的理想教育;九月,开展学习、宣传《教师法》活动,进行尊师重教、重视知识的教育;十月,开展“爱父母、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活动,进行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所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六、利用自然风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延安山河秀丽,资源丰富,有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有大陆最早开采的延长油田,有花木兰习武练功遗址、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森林和土地资源。

延安地区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了解延安、热爱延安入手,培养他们立志建设延安的志向,使同学们感到做一个延安人的光荣和自豪,从而增强他们建设延安的使命感。

延安有丰富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发挥这些优势,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那些只靠理论上的灌输,文件上的宣传来搞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相形见绌。拓宽教育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延安地区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之外,还特别注意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力求收到实效。为此,他们坚持“四个按照”、“四个为主”的原则,即按照时间顺序、年龄层次、阶段专题、学科特点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做到教师为主,专题负责;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各方配合;行为训练为主,诸项教育结合。实施了一套“八 个一”工程。

其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延安中学始终要求全体教师把爱国主义作为各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比如,地理课以”黄河”为题,讲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在灌溉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历史课讲黄河文化,讲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政治课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唯物史观,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美术课引导学生看祖国山河图片,画祖国大好河山;音乐课教学生唱赞美祖国、歌颂党和人民、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等等。

这样各门学科集中于同一主题,使教育内容得到充分发掘,学生从中受到了一次多角度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二,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

为了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延安地区各中小学从规定升国旗之日开始,就坚持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国旗、国歌、国徽到版

图、疆域、物产,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民族气节到封建专制、列强鲸吞、国难国耻,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爱国主义教材。各校开展的这种国旗下的讲话,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三,每月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

在延安,各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搞得扎实深入,他们不只是组织师生看一看,议一议,而是不搞形式,注重实效。认真选择影片之后,他们先是给学生介绍影片的主要内容,拟出思考题;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之后,又在全校开展影评活动。学生在看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周恩来》《大决战》等影片后,写出了许多感触深刻的影评。仅去年,育才学校就写出了463篇影评,其中18篇参加了市里的影怦征文活动。这种直观性的教育,从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四,每班每学期唱好一首优秀革命歌曲。

在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大唱革命歌曲,对于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每校都有许多必唱歌曲,如《国歌》《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等等。除这些必唱歌曲之外,各班每学期还要学唱一首新的革命歌曲,学校每年还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歌咏比赛,这在延安地区各校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每次歌咏比赛,师生的热情都很高,评比奖励也显得非常热烈隆重。其五,各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阅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

在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学生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许多学校在这些问题上是容易忽略的。延安地区的中小学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读爱国主义书籍,他们不仅组织学生读,而且重视组织好书评活动。延安二中结合阅读爱国书籍就曾开展过对武侠和言情小说的讨论。通过讨论和写书评,使学生增强了辨别能力,学会了选择。许多中小学从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延安的书籍开始,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阅读,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其六,各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

延安地区中小学的演讲比赛,都是学校团、队组织牵头搞的一项大型活动。

各国支部和少先队中队先在各班比赛,然后再推荐优秀者参加团委和少先队大队组织的全校性比赛,这样,比赛的层次和质量较高,影响也很大。延安师范附小为了搞好“学习革命传统”演讲,聘请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许学元给学生讲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学生如何学习发扬延安精神。通过老前辈的引导,全校各班都举办了“毛主席在延安”、“朱总司令在延安”、“周副主席的故事”等专题演讲。这些演讲活动的开展,使师生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其七,每所学校都要确定一个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生活了13年,枣园、杨家岭、凤凰山等旧址,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王家坪革命纪念馆等文物,直罗战役、瓦子街战役、青化砭战役等战场遗址以及刘志丹烈士陵园、谢子长烈士陵园、“四八”烈士陵园等革命烈士陵墓,都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各中小学都就近把这些旧址、遗址、文物和陵园作为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一 地与多校、一校与多地的长期联系,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其八,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做一件好事。

这一“工程”,实际上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检查和落实。就拿瓦窑堡小学来说,全校1723名同学,一年之中,做好事就达5万多人次,收到表扬信400多封。

志丹县市镇小学全校的28个学雷锋小组,长期坚持到影院、车站、街道、农村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四、五年级的学雷锋小组,长期为孤寡老人洗衣、挑水、劈柴,受到镇政府多次表彰奖励。

配合“八个一”工程的实施,延安地区各中小学采用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结合、知与行结合、校内外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其它教育结合的方法,使得各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突出,各具特色。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子长县瓦窑堡小学在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的同时,课外教育注意占领两个阵地:家庭教育阵地、德育基地;坚持三个活动:少先队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学习雷锋活动;抓好六个环节:知事、明理、动情、养成、求实、创新。他们还开展了“小一点从小做起,近一点从现在做起,实一点从我做起;由爱校到爱家再到爱国”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校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延安中学、王家坪小学、延安师范附小等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做圣地主人”、“我为圣地添光彩”、“爱我中华,爱我延安”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一片爱心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延安中学和张家口市第六中学以及两地8所手拉手中学联合组织了“追寻毛泽东足迹”夏令营活动,他们高举红旗,背着行装,由延安徒步到北京,经过20天的艰苦奔波,寻访了60多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终于一身征尘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李廷霞同学在她的汇报演讲中说:“从吴起胜利会师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 面五星红旗,这条路无不记载着我们党创业的艰难和累累硕果,无不镌刻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闪光之点,这里更有着革命队伍从弱到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解放全中国的取胜之本。缘着这些,我们踏上这条路时,心中便感到一 种由衷的自豪!”程安琦同学在演讲中说:“今天,生活劳作在这片黄土地上的陕北新一代,正在为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努力着。我们‘追寻毛泽东足迹’夏令营跋涉陕北十余天,了解到陕北还很贫穷很落后,陕北的父老乡亲还在为吃饱穿暖而奔波着。看到这些,我们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作为一名陕北人,作为一名黄土地的儿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像这样的实践活动,其收获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比拟的。

拓宽教育途径,注重教育实效,使延安地区各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搞得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更颇有深度。

第四篇:酒文化

酒文化

——高一(3)班余奉佶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有时就同影与形一样不离。诗酒结缘,似乎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魏晋文学、唐诗和宋词。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已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酒与饮酒活动,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斗酒斗诗,诗增添了饮酒之乐趣,而酒则舒扬了诗的精魂,酒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酒文化影响着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国古典诗词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与酒有关的美文。让我们一起畅游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追寻其文背后的点滴故事,细数那些如痴如醉的饮酒名篇。

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

从东汉至魏晋的二百年间,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治党派对立,党锢之祸时常发生,而文人则首当其冲。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儒学衰微,许多文士被迫害,如嵇康、杨修和建安七子中的孔融等。面对政治紊乱,同僚被害的局面,魏晋文人多装聋作哑,寄情声色,或谈玄道佛,或隐居田园。更有一些郁郁不得志者,借酒浇愁,倾泻慷慨或悲凉的生命之歌。长期的社会战乱离愁,过于轻易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哲学观。张扬个性、醉生梦死、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由此衍生出一群特殊的“风流”名士,他们以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的生活方式为时尚,对于政治,呈无为之态,率直任诞,清新脱俗。魏晋文人不仅追求饮酒环境的优雅,也强调“合适”的对饮之人。沈约送别范公时,曾邀其共饮,并赋诗作别曰:“勿言一杯酒,明日难再持。”别说这小小的一杯酒,待老兄你走后想与你共饮都难再持杯了,离别的感伤不言而喻。而陶渊明的《拟古》其三“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美酒佳人相映照。在饮酒方式上,追求高雅的境界,必须琴瑟和鸣,诗酒共饮。就是边弹琴,边歌舞,边饮酒,边赋诗。嵇康说,“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足矣”,想必这也是当时大多数文人的简单而理想的生活。

唐诗中的酒文化。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当属唐朝。

唐诗中的酒文化,是情、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更有唐代诗人“李白”的无酒不欢,无酒无诗。唐代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倾注于酒中,吟咏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他们反复酝酿,促就了醇厚而浓烈的酒文化,也促成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宋词中的酒文化。继唐诗之后,中国古典诗歌的浩瀚银河中,又漾出一颗璀璨的明星——宋词。

酒是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与唐诗中抒发家国民恨来体现酒文化不同,宋词主要是围绕词人的个人生活而展现酒文化的。酒与宋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文人墨客爱饮酒赋诗,江湖侠客喜以酒会客,士大夫则以酒待客。酒酣复醒,作词一曲以记之,恰似“一曲新词酒一杯”。宋词因风格差异被划分为豪放与婉约两派。豪放派词作中的酒,是豪迈或悲壮的浊酒。“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故友相逢,浊酒一杯,淡尽古今万千事,所有的的洒脱和豪迈,只在这杯浊酒中。与豪放派雄浑的浊酒相比,婉约派词中的酒,是温和而优雅的清酒。婉约派的词作多含淡淡的儿女情愁,其词句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熏醉的少女,红日黄昏,久未曾动的帘幕,一切都显得温婉而静谧,字里行间却还流露出几分怨怼。“世间何计可留春”?“唯有,清歌一曲倒金樽。”就让所有的情感都化解在这杯酒之中。

元明清诗词中的酒文化

元明清时期,战争频繁,百姓四处流离颠沛,迁徙避难,地域文化促成了不同的“酒域文化”。人们对酒的要求也更加严明,不同节令,所饮之酒也大为不同。新年用椒柏酒祭祀或献于长辈,以此表达对祖先和长者的拜贺;填仓节饮填仓酒,以表达对接下来这一年丰收的美好愿望;端午饮菖蒲酒,是春季养生的佳品;中秋饮桂花酒,酒的清香舒缓人心,而月明之夜饮桂花酒,似乎更是对嫦娥奔月神话的追忆;重阳饮菊花酒,养生之余,更承载着老百姓对“吉祥”的祈求。元明清时期的酒文化,不仅藏于文人的诗词曲赋之中,更飘香于该时期的古典名著当中。“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这款“万艳同杯”,流露出“宝哥哥”无尽的缠绵和风流。还有三国青梅煮酒论英雄,聊发英雄慷慨豪情。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酒中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也千古流芳,它将随着时间的陈酿醇香不改,愈加迷香。

第五篇:酒文化

字号:大 中 小

在中国,几乎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要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要请客,结婚要请客,孩子满月要请客,老人寿诞要请客,升官要请客,乔迁新居要请客,涨工资要请客,孩子升学要请客,打麻将赢了要请客,中了奖要请客,送行要请客;接风要请客;到了年底本系统内各单位之间一般也要互相请客;至于相熟的朋友之间更是经常互相请客(我们中国人吃饭从来不搞西方所谓的AA制。)

酒席对中国人来说是拉近感情,消除隔膜最有效的润滑剂,正如一些民间俗语所说的:“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所以,在中国,酒席绝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酒席和酒席又大有不同。有些酒席被请者是要花份子钱的,也就是随礼。比如结婚、孩子满月,老人寿诞,乔迁新居,孩子升学等等,随礼的数额多少主要决定于被请者与请客者感情的深浅,以及是否有“过”。“过”的意思是被请者曾欠请客者的人情,如果有“过”的话自然要多给一些。随礼的数额呈现出逐年递涨的趋势。现在,在我的家乡城市,即使普通同事或朋友随礼至少也是200元了。

而有些筵席被请者则不需要花钱,比如求人办事;升官了;打麻将赢了;涨工资,之所以不需要花钱很好理解:求人办事给人钱还差不多,还能管人要钱?而升官、打麻将赢钱、涨工资之所以要请客是有平息别人对你的嫉妒之意。

请客吃饭很有一些约定俗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规矩。

从邀请方式来看,可以当面邀请,也可以打电话邀请,但除非请客者与被请者不熟,否则必须是请客者亲自邀请,不然就会被视为不真诚。

从邀请的对象来看,不同的筵席有不同的讲究。

求人办事的筵席,当然主宾是给你办事的人,如果是间接托的人,则中间人必须到场。

像结婚、孩子办满月、老人寿诞、孩子升学这类筵席邀请的客人比较多,但也不能只要认识的就邀请,一般都是找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如果人家与你根本不熟,你就邀请人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认为你在借机敛财。

互相熟悉的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则比较随意一些,请客者常常会邀请两伙互不熟悉的朋友(但与请客者都熟悉)一起吃饭,通过一次筵席就都认识了,但被邀请者一般最好不要带请客者不认识的人前来赴宴,除非是请客者想结识的。

从酒席的时间安排来看,现在比较正式的酒席大都安排在晚间,因为中午喝酒弄得红头涨脸,被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看到显然影响不好。而晚上就比较随意一些,喝多了就回家睡觉呗,反正有一晚上的时间休息,可以敞开量喝。中午喝酒一般都是到哪里办事回不来,当地对口单位请客,名曰工作餐,即使喝酒也是有节制的,谁也不多喝,点到为止。

中国人认为请客选的饭店越高档,表明主人对客人越尊敬,因此,除了很熟的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可以在小饭店以外,一般至少要选中档以上饭店。

主人必须提前来到饭店等待和迎接客人,像结婚这样比较重大的筵席,新郎新娘和新郎父母是要在饭店门口迎候客人的。

从点菜来看,像结婚、老人寿诞等这类客人较多,不止一桌的宴席一般都是由主人事先与饭店订好菜肴,各桌都是一样的。而对于单桌的宴席则都是现场点菜。这又分两种情况,如果客人较多,比如十几个人,则一般由主人点菜;如果人数较少,则主人一般会邀请客人点菜。

主人点菜的原则当然是尽量点贵一些的菜,因为越贵表明对客人越尊敬;而客人点菜则一般不宜专挑贵的点,那会被人看作不懂事。

筵席上坐的位置也是很有些讲究的,除非是很熟的朋友间互相请客,否则决不可乱坐。一般来说如果客人中有特别尊贵者,则必须邀请他坐在最里面居中位置,多数情况下是请客者坐在这个位置,主宾坐在他身边。其他人就座的原则是先宾后主,先尊后卑,要让客人坐在尽量靠里面的位置,如果同样是客人或者同样是主人则按照职位大小,地位高低从里往外依次排序就座。,如果有司机的话,餐桌最外边坐的应当是主人的司机,其次是客人的司机。当然就坐的时候大家肯定照例是要谦让一番的,但最后必然是按照规矩坐。

饭自然要喝酒,喝酒的讲究就更多了。

在我的家乡,一般来说桌面上上了4盘菜以后就可以敬酒了。主人中地位最尊者要首先敬酒,多数情况每人每轮只敬一杯,但有的比较豪爽或酒量较大的主人会连敬2、3杯。

主人最尊者敬完酒后,一般来说还是由其他主人按职位高低依次敬酒。但有时也可能主客双方交叉敬酒,但也要严格按照职位高低顺序依次敬。

地位较低的人敬酒前,常常要给被敬者倒酒,但如果桌面较大也可以不倒酒。地位较尊者敬大家酒时是不需要倒酒的。倒酒时的规矩是必须倒满,以倒满而不外溢为最好。所谓“酒满杯,茶半杯”。

敬酒时,如果桌面小,则敬酒人一般要和大家碰杯,碰杯也有规矩,就是地位低或岁数小的人要尽量使自己的杯子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上缘碰对方杯子中部或更下的位置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果桌面较大,大家就一齐用杯子底碰几下桌面代替,名为“过电”或“上网”。敬酒人说完祝酒词必须先喝,而且必须全部喝尽,敬酒人一般都客气地说:“我干了,大家随意。”,但被敬者一般也要都干了才有礼貌。如果不能喝酒最好事先声明,喝饮料等代替。第一轮每个人敬酒时,在座的是都要喝的。

第一轮敬酒过后,就可以单敬了,又称为单练,即只敬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这时酒桌上就比较热闹一些,也比较随意一些,这时候酒量好的人就开始活跃了,往往会挨个人单敬,但如果你酒量不好这时最好还是老实一些,少敬几个人为妙,因为你敬完了人家要回敬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活跃起来了,就会有比较风趣的人开始讲笑话,现在酒席上的笑话多是荤的,荤的程度与桌上女同志的多少以及未婚与已否有密切的关系。尽管有人说有由女同志在场不宜讲荤笑话,但据我观察,这种笑话讲完后,笑的最厉害的往往是女性。

作为下属在酒席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领导,不让领导喝多,办法呢,一种是用语言,比如向对方领导解释:我们领导最近身体不好,挺长时间不喝酒了,这次您来是破例....等等;另一种是用行动,即替领导喝酒。替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暗的,即趁别人不注意把领导的酒往自己杯里倒;另一种是明的,即当别人向领导敬酒时你站起来以领导身体不好或酒量不行为由替领导喝,但必须把握好分寸,一般说来对方的领导敬的最好不替,地位低一些敬的则可。

喝酒的基本原则就是尽量让对方的人多喝,自己人少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善于劝酒和善于耍滑。

劝酒是一门很独特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天赋,水平高的劝酒者会说很多许多俏皮的劝酒令,让被劝者高高兴兴地喝下去,而水平低的则只会说看得起我就都喝了,看不起我就不喝之类的话,结果人家不好意思不喝,但心里却不太痛快。

在酒场上混多了的人一般都会偷奸耍滑,这方面小手段不少,比如喝酒前喝点解酒的药啦,偷偷地往地上倒酒啦,喝酒时把酒含在嘴里,趁人不注意再吐出来啦,用水冒充白酒啦,偷偷换别人的杯子拉等等,不过如果被人发现了是肯定要被罚酒的。

在酒桌上,有四种人要千万提防:所谓“扎小辫的、吃药片的、带拉链的、红脸蛋的”。“扎小辫”的当然指女同志,女同志如果敢端杯则必是能喝的,千万不要跟她较劲;“吃药片的、带拉链的”指一开始推便说自己有病,身体不好,别人敬他酒不怎么喝,最后开始一杯杯敬别人的,这是老手,最好躲开;而“红脸蛋的”指喝点酒就上脸的人,这样的人有的是真不能喝,有的却是很能喝的,但别人看到他脸红的往往以为他不能喝,就不怎么劝他,结果最后必被他灌倒。

如果是像结婚那样的办事情的宴席,主人是要在司仪的带领下挨桌敬酒的。即使你已经吃好了,也应该等主人敬完酒再离席,否则是很不礼貌的。

宴席上的最后一杯酒叫做收杯酒,这杯酒一般都由地位最尊的主人或主宾提议,两人一般要互相谦让一下。这杯酒照例所有人都要干的。

最后说说结帐。大规规的宴席主人事先是交好定金的,最后再根据实际消耗与酒店结算。单桌的宴席一般都是吃完后再买单,但也有

下载酒文化发祥地(缩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酒文化发祥地(缩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文化

    酒文化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就几下。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

    酒文化

    史前时期酒具:彩陶双联壶 规格: 口径6.5厘米、高20厘米 Mouth Dia. 6.5cm·Height 20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Yangshao Culture of the Neolith......

    酒文化

    酒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

    缩句

    句子缩写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句训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

    缩句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 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酒文化论文

    客家酒文化的探索 摘要:纵观古今中外,在文化的历史的舞台上,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一个地区,甚至是民族和国家,作为四大文明古国......

    酒文化论文

    小酒怡情 大酒伤身 姓名: 学号: 艺术与人文系 汉语言文学3班 摘 要:酒是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技术高超,享誉中外。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

    酒文化鉴赏

    中国酒文化鉴赏 姓名:王继栋 学号:2010512404 摘要: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广义的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