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与未来属于我们--五四演讲稿
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弟兄们:
xx同志年轻有为,思维超前,颇有魄力。XX年来教办主持工作以后,高举“用发展统揽全局,以质量谋求生存”的大旗,近年各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与去年相比,可以说每个学校又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xx区的学校与全县兄弟区学校相比,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xx学校的确是发展了,但发展我认为有两种方式: 以后我们把这些职责、制度编辑成了一本书《章制经纬》,本书共收入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9个,制度、管理办法等38个,请教育局副局长李觉悟题写了书名。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我们学校有几个惯例:
1、星期一早上8:20全体师生统一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然后唱《xx镇中心校校歌》或《团结就是力量》,再进行国旗下讲话,最后布置本周学生工作。
2、星期一升旗仪式以后全体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小结上周工作,研究布置本周工作。
3、星期一晚学后,全体教职工集中在大会议室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教师演讲,布置本周工作。
4、每学期开校前两天上午8:30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研究本期工作;开校前一天下午3:00全体教师会,安排开校工作;开校后的 中师——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②提高一项教学的基本功。(或三笔字、或普能话或简笔画或教具制作与使用……)③参加一次重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④读一本教育、教学或管理专著。⑤写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教育论文。⑥摘录1万字的教育读书笔记。⑦至少能背诵150篇诗、词、歌、赋或美文。⑧搞一项教育教学研究的小课题。
(二)强化教师微机培训。每周星期二、四晚上7:00——9:00由学校微机教师王运国对教师微机操作进行辅导。从本学期起,教师的论文、工作计划、总结等不再需要交文字稿,只需在微机上写好后上传到学校网站上来就行了。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师已会微机的基本操作了。
(三)每个教师必须过“三课”。学校根据教师实际,给每个教师下达了任务或上“优质课”或上“合格课”或上“过关课”。要过“三课”的教师必须先在教研组内上,经教研组评审认为达到要求后,向教导处推荐,教导处和教科室再组织人员去听课、评课,认为达到要求后,再向校长推荐,校长再组织评审小组去听,听后认真评审,最后由校长代表学校宣布评审结论。对上了优质课的教师进行挂牌表彰,实行每月补助50元的骨干教师津贴。本学年共评审出优质课5节,合格课80节,过关课18节。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
(四)每周列会安排三位教师进行3分钟的即兴演讲和由英语教师教一句日常英语用语。在校园内师生问候规定用英语。
(五)开展“跟师学艺”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学的对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选派部分教师到县、市、省名校学习一月或一周。回来以后写一篇体会,上一堂示范课,开一次专题讲座。本学年派了6名教师到眉山一小、东升小学和双流实验小学学习。
(七)每月利用一个晚上搞一次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全由本校教师讲,扩大教师的知识面。
(八)期末进行课改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开卷考试。
未来属于我们--五四演讲稿
未来属于我们
—— 我是90后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未来属于我们—90后。首先说一下我对90后的看法:其实我是很讨厌用几0后来划分人与人的。有一群人,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0后”的标签。“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而我们这些中学生、大学生就是所谓的“90”后。关于90后,评论可真是不少。报纸上,网络上,新闻里,到处都充斥着“90后”的字眼。负面评价很多:“垮掉的一代”“草莓一族”“我们的花朵怎么了”“堕落的90后”……反击的话语也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最灿烂”“我们有我们的个性”“你们不理解90后”……总之,哪里出现“90后”哪里就会发生一场唇枪舌战。说到这,大家是否想起了当初人们对80后的指责与赞扬呢?按这样发展下去,不久后我们的“接班人”又该是那些00后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了。所以我说,用几零后来划分年龄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可无论这种行为愚不愚蠢,90后还是横空出世了并闹的风风火火。无论90后到底堕不堕落,颓不颓废,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总是会轮到我们90后去承担,社会总是需要我们90后去面对。无论怎样---未来,终究是要属于我们90后的。
我出生于1997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我总能听见家长,老师们的抱怨声: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啊,让他干什么他不干什么,总是和我对着干!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可听话了,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我认为此言差矣!首先我来反驳“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这句话。有一门学问叫心理学,调查显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不满意时(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他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和那个事物是相反的,他会给自己心理暗示。而“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也不过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可能不是真的。队以这一点我是有证据的。我曾经看过妈妈的初中日记,那时候她初二。我妈妈日记里关于对老师和学校的不满情绪一点也不少,抱怨的话非常之多。至于她们小时候多么听话,恐怕她们自己也记不清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当一个人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什么事情不想再依赖父母和老师,自己有主见了,自己的事情总想自己做,不让父母和老师插手。大人们给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不再信服,而是什么都想自己去探索。这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是人类,就一定会有这种心理,无论是70后还是60后。可为什么90后的叛逆就被那么的夸大和加重呢?因为信息发达了,网络,新闻,报纸,无时无刻不再传递着新的信息。现在又是一个较为以前更民主的社会,所以90后的叛逆就被无限的夸大。结果往往是这样:你越说我叛逆,我越叛逆。你越说我堕落,我偏要喜欢非主流。你越说我不懂事,我偏追星。你越说我做作,我越做作!
大可不必这样。现在,就让我替90后们说几句话。
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伴着玻璃球和皮筋长大,我们是伴着电脑和现代科技长大的;你们生活的年代中国还很穷,对外也没什么来往;我们生活的年代经济发达,我们向往国外的自由与奔放,我们不拘泥于一格;你们推崇的偶像是费翔,而我们听着流行音乐长大,喜欢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和布兰妮;你们看的书是小人书聪明的一休,我们看的是日本动漫火影,海贼王和柯南。我们有我们的观点,我们有我们的看法,请不要将你们的思想强加到我们身上。如果你们将一株幼梅弯成你喜欢的姿势,固然很美,可是却找不到一丝自然的神韵。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剧吗?不要以为我们只会哈韩哈日,我们一样是爱国的。当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我们同样留下了感动与揪心的泪水!不要以为我们只喜欢看小说,我们一样热爱中国古典文学,我们一样痴迷于红楼梦,一样痴迷于三国。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未来属于我们90后,请老师和家长理解!
接下来我也要替我们的家长,老师,社会评论家们说几句话。
我们是聪明的,但我们也是幼稚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下场惨烈?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什么青春文学的就早恋,结果陷入痛苦的深渊?多少青少年盲目崇拜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早早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架斗殴,伤亡惨重?我们涉世不深,有些事情自己认为是好的,是对的,很“酷”很有“个性”,而盲目去喜爱,去崇拜,然而它就是错的,是庸俗的。我曾经和一个网络游戏上瘾者聊过天。我问他,网游是虚拟的,没有任何意义,你为什么还要去沉迷,去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他说,因为好玩。我说,好玩的东西有的是,你还没尝试过,为什么非去喜欢网络游戏?他又说,因为很多人都喜欢。看吧,这就是90后沉迷于网游的原因:好玩,很多人都喜欢。我们幼稚的以为,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就非主流忧伤,青春文学,还有90后们一度崇拜的“悲伤逆流成河”的郭敬明还的青春疼痛系列。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了鲁迅,老舍等大家的文章,就会发现这种内容空洞,华丽的虚伪,只有做作的漂亮文字的文章是多么不值得一看!什么忧伤,什么疼痛,这不是我们应该能感受到的。那些已经在社会打拼了多少年的成功与失败的人士,像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冰心,顾城,林海音,鲁迅,毕淑敏,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还没有说什么忧伤和疼痛,我们中学生 为什么要去喜欢那种虚伪做作的文字呢?我们要真实,要乐观,不要沉迷于那些虚拟的,虚伪的东西,更不要把其称之为“酷”“有个性”。什么叫个性?能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不盲从,这才叫个性。我们要做真正有个性的90后,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称为“草莓一族”,这样我们才担当的起出属于我们的未来。
永远不要逃避,像鲁迅一样去面对现实吧。你永远不可能成为陶渊明,所以遇到困难要去面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褪去了幼稚浮华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成熟。等到有一天,我们能够微笑着去面对生活,让当初对我们90后不屑的人惊讶,我们就可以担当起社会的重任了。我们永远要记住: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是属于我们90后的!
谢谢大家。
七年十八班
李佳璇
第二篇:未来属于我们--五四演讲稿
未来属于我们--五四演讲稿
未来属于我们
——我是90后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未来属于我们—90后。首先说一下我对90后的看法:其实我是很讨厌用几0后来划分人与人的。有一群人,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0后”的标签。“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而我们这些中学生、大学生就是所谓的“90”后。关于90后,评论可真是不少。报纸上,网络上,新闻里,到处都充斥着“90后”的字眼。负面评价很多:“垮掉的一代”“草莓一族”“我们的花朵怎么了”“堕落的90后”„„反击的话语也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最灿烂”“我们有我们的个性”“你们不理解90后”„„总之,哪里出现“90后”哪里就会发生一场唇枪舌战。说到这,大家是否想起了当初人们对80后的指责与赞扬呢?按这样发展下去,不久后我们的“接班人”又该是那些00后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了。所以我说,用几零后来划分年龄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可无论这种行为愚不愚蠢,90后还是横空出世了并闹的风风火火。无论90后到底堕不堕落,颓不颓废,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总是会轮到我们90后去承担,社会总是需要我们90后去面对。无论怎样---未来,终究是要属于我们90后的。
我出生于1997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我总能听见家长,老师们的抱怨声: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啊,让他干什么他不干什么,总是和我对着干!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可听话了,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我认为此言差矣!首先我来反驳“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这句话。有一门学问叫心理学,调查显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不满意时(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他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和那个事物是相反的,他会给自己心理暗示。而“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也不过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可能不是真的。队以这一点我是有证据的。我曾经看过妈妈的初中日记,那时候她初二。我妈妈日记里关于对老师和学校的不满情绪一点也不少,抱怨的话非常之多。至于她们小时候多么听话,恐怕她们自己也记不清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当一个人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什么事情不想再依赖父母和老师,自己有主见了,自己的事情总想自己做,不让父母和老师插手。大人们给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不再信服,而是什么都想自己去探索。这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是人类,就一定会有这种心理,无论是70后还是60后。可为什么90后的叛逆就被那么的夸大和加重呢?因为信息发达了,网络,新闻,报纸,无时无刻不再传递着新的信息。现在又是一个较为以前更民主的社会,所以90后的叛逆就被无限的夸大。结果往往是这样:你越说我叛逆,我越叛逆。你越说我堕落,我偏要喜欢非主流。你越说我不懂事,我偏追星。你越说我做作,我越做作!
大可不必这样。现在,就让我替90后们说几句话。
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伴着玻璃球和皮筋长大,我们是伴着电脑和现代科技长大的;你们生活的年代中国还很穷,对外也没什么来往;我们生活的年代经济发达,我们向往国外的自由与奔放,我们不拘泥于一格;你们推崇的偶像是费翔,而我们听着流行音乐长大,喜欢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和布兰妮;你们看的书是小人书聪明的一休,我们看的是日本动漫火影,海贼王和柯南。我们有我们的观点,我们有我们的看法,请不要将你们的思想强加到我们身上。如果你们将一株幼梅弯成你喜欢的姿势,固然很美,可是却找不到一丝自然的神韵。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剧吗?不要以为我们只会哈韩哈日,我们一样是爱国的。当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我们同样留下了感动与揪心的泪水!不要以为我们只喜欢看小说,我们一样热爱中国古典文学,我们一样痴迷于红楼梦,一样痴迷于三国。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未来属于我们90后,请老师和家长理解!
接下来我也要替我们的家长,老师,社会评论家们说几句话。
我们是聪明的,但我们也是幼稚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下场惨烈?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什么青春文学的就早恋,结果陷入痛苦的深渊?多少青少年盲目崇拜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早早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架斗殴,伤亡惨重?我们涉世不深,有些事情自己认为是好的,是对的,很“酷”很有“个性”,而盲目去喜爱,去崇拜,然而它就是错的,是庸俗的。我曾经和一个网络游戏上瘾者聊过天。我问他,网游是虚拟的,没有任何意义,你为什么还要去沉迷,去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他说,因为好玩。我说,好玩的东西有的是,你还没尝试过,为什么非去喜欢网络游戏?他又说,因为很多人都喜欢。看吧,这就是90后沉迷于网游的原因:好玩,很多人都喜欢。我们幼稚的以为,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就非主流忧伤,青春文学,还有90后们一度崇拜的“悲伤逆流成河”的郭敬明还的青春疼痛系列。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了鲁迅,老舍等大家的,就会发现这种内容空洞,华丽的虚伪,只有做作的漂亮文字的是多么不值得一看!什么忧伤,什么疼痛,这不是我们应该能感受到的。那些已经在社会打拼了多少年的成功与失败的人士,像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冰心,顾城,林海音,鲁迅,毕淑敏,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还没有说什么忧伤和疼痛,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去喜欢那种虚伪做作的文字呢?我们要真实,要乐观,不要沉迷于那些虚拟的,虚伪的东西,更不要把其称之为“酷”“有个性”。什么叫个性?能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不盲从,这才叫个性。我们要做真正有个性的90后,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称为“草莓一族”,这样我们才担当的起出属于我们的未来。
永远不要逃避,像鲁迅一样去面对现实吧。你永远不可能成为陶渊明,所以遇到困难要去面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褪去了幼稚浮华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成熟。等到有一天,我们能够微笑着去面对生活,让当初对我们90后不屑的人惊讶,我们就可以担当起社会的重任了。我们永远要记住: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是属于我们90后的!
谢谢大家。
七年十八班
李佳璇
第三篇:未来属于我们--五四演讲稿
未来属于我们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未来属于我们—90后。首先说一下我对90后的看法:其实我是很讨厌用几0后来划分人与人的。有一群人,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0后”的标签。“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而我们这些中学生、大学生就是所谓的“90”后。关于90后,评论可真是不少。报纸上,网络上,新闻里,到处都充斥着“90后”的字眼。负面评价很多:“垮掉的一代”“草莓一族”“我们的花朵怎么了”“堕落的90后”……反击的话语也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最灿烂”“我们有我们的个性”“你们不理解90后”……总之,哪里出现“90后”哪里就会发生一场唇枪舌战。说到这,大家是否想起了当初人们对80后的指责与赞扬呢?按这样发展下去,不久后我们的“接班人”又该是那些00后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了。所以我说,用几零后来划分年龄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我出生于1997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我总能听见家长,老师们的抱怨声: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啊,让他干什么他不干什么,总是和我对着干!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可听话了,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我认为此言差矣!首先我来反驳“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这句话。有一门学问叫心理学,调查显示,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不满意时(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他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和那个事物是相反的,他会给自己心理暗示。而“我们小时候可听话了”也不过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可能不是真的。队以这一点我是有证据的。我曾经看过妈妈的初中日记,那时候她初二。我妈妈日记里关于对老师和学校的不满情绪一点也不少,抱怨的话非常之多。至于她们小时候多么听话,恐怕她们自己也记不清了。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当一个人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长大了的感觉,什么事情不想再依赖父母和老师,自己有主见了,自己的事情总想自己做,不让父母和老师插手。大人们给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不再信服,而是什么都想自己去探索。这种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是人类,就一定会有这种心理,无论是70后还是60后。可为什么90后的叛逆就被那么的夸大和加重呢?因为信息发达了,网络,新闻,报纸,无时无刻不再传递着新的信息。现在又是一个较为以前更民主的社会,所以90后的叛逆就被无限的夸大。结果往往是这样:你越说我叛逆,我越叛逆。你越说我堕落,我偏要喜欢非主流。你越说我不懂事,我偏追星。你越说我做作,我越做作!
大可不必这样。现在,就让我替90后们说几句话。
我们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伴着玻璃球和皮筋长大,我们是伴着电脑和现代科技长大的;你们生活的年代中国还很穷,对外也没什么来往;我们生活的年代经济发达,我们向往国外的自由与奔放,我们不拘泥于一格;你们推崇的偶像是费翔,而我们听着流行音乐长大,喜欢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和布兰妮;你们看的书是小人书聪明的一休,我们看的是日本动漫火影,海贼王和柯南。我们有我们的观点,我们有我们的看法,请不要将你们的思想强加到我们身上。如果你们将一株幼梅弯成你喜欢的姿势,固然很美,可是却找不到一丝自然的神韵。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剧吗?不要以为我们只会哈韩哈日,我们一样是爱国的。当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我们同样留下了感动与揪心的泪水!不要以为我们只喜欢看小说,我们一样热爱中国古典文学,我们一样痴迷于红楼梦,一样痴迷于三国。我们是年轻的一代,未来属于我们90后,请老师和家长理解!
接下来我也要替我们的家长,老师,社会评论家们说几句话。
我们是聪明的,但我们也是幼稚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下场惨烈?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什么青春文学的就早恋,结果陷入痛苦的深渊?多少青少年盲目崇拜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早早学会了抽烟,酗酒甚至打架斗殴,伤亡惨重?我们涉世不深,有些事情自己认为是好的,是对的,很“酷”很有“个性”,而盲目去喜爱,去崇拜,然而它就是错的,是庸俗的。我曾经和一个网络游戏上瘾者聊过天。我问他,网游是虚拟的,没有任何意义,你为什么还要去沉迷,去做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他说,因为好玩。我说,好玩的东西有的是,你还没尝试过,为什么非去喜欢网络游戏?他又说,因为很多人都喜欢。看吧,这就是90后沉迷于网游的原因:好玩,很多人都喜欢。我们幼稚的以为,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就非主流忧伤,青春文学,还有90后们一度崇拜的“悲伤逆流成河”的郭敬明还的青春疼痛系列。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了鲁迅,老舍等大家的文章,就会发现这种内容空洞,华丽的虚伪,只有做作的漂亮文字的文章是多么不值得一看!什么忧伤,什么疼痛,这不是我们应该能感受到的。那些已经在社会打拼了多少年的成功与失败的人士,像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冰心,顾城,林海音,鲁迅,毕淑敏,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还没有说什么忧伤和疼痛,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去喜欢那种虚伪做作的文字呢?我们要真实,要乐观,不要沉迷于那些虚拟的,虚伪的东西,更不要把其称之为“酷”“有个性”。什么叫个性?能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不盲从,这才叫个性。我们要做真正有个性的90后,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称为“草莓一族”,这样我们才担当的起出属于我们的未来。
永远不要逃避,像鲁迅一样去面对现实吧。你永远不可能成为陶渊明,所以遇到困难要去面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已经褪去了幼稚浮华的外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成熟。等到有一天,我们能够微笑着去面对生活,让当初对我们90后不屑的人惊讶,我们就可以担当起社会的重任了。我们永远要记住: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是属于我们90后的!
谢谢大家。
第四篇: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
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弟兄们:
xx同志年轻有为,思维超前,颇有魄力。XX年来教办主持工作以后,高举“用发展统揽全局,以质量谋求生存”的大旗,近年各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与去年相比,可以说每个学校又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xx区的学校与全县兄弟区学校相比,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xx学校的确是发展了,但发展我认为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外延式发展,这主要是指学校硬件方面的建设。我最近翻阅了从清朝末年到白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一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止规定的校长职责,没有哪个政府、哪个时期规定校长有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责任。学校硬件建设是乡(镇)长、县长、市长的责任,但xx的经济环境不允许我们“等”、“靠”、“要”,逼迫我们每一位校长去“偷”、去“骗”、去做“武训”、去干本该由乡(镇)长、县长、市长干的事。去年我们学校根据教办“整合资源、调整村小布局”的正确决策,花80余万元调整了7所村小布局,调整后只剩中心校和岔河分校了,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年又按县上规划投入近30万元建成了xx县小学首家校园网络工程。从xx镇每年出生儿童统计数来看,现目前学校规模已不需要再有大的扩张,硬件已基本到位。发展的第二种方式是内涵式发展,这主要是指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才是校长的份内事,这才是学校要走的正确道路。在内涵式发展方面,本学年我们学校主要做了以下探索。
一、进一步强化科学、规范的学校内部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学年,我们重新调整修改了有关人员职责、学校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充分讨论,确定下来以后我们把这些职责、制度编辑成了一本书《章制经纬》,本书共收入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9个,制度、管理办法等38个,请教育局副局长李觉悟题写了书名。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我们学校有几个惯例:、星期一早上8:20全体师生统一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然后唱《xx镇中心校校歌》或《团结就是力量》,再进行国旗下讲话,最后布置本周学生工作。
2、星期一升旗仪式以后全体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小结上周工作,研究布置本周工作。
3、星期一晚学后,全体教职工集中在大会议室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教师演讲,布置本周工作。
4、每学期开校前两天上午8:30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研究本期工作;开校前一天下午3:00全体教师会,安排开校工作;开校后的第2周星期五上午8:30全体教职工大会,布置安排本期工作;上学年期末开工作总结会,下学年开教代会;每学期教师放假后的第二天,开班子民主生活会。
5、每天晚学后,学生集合排队,由班主任、副班主任护送到学校指定地点。
6、每天课间操,全体教师跟班上学生一起做操,做操来回排队依次序走。
7、来人来客如何接待、教职工婚丧娶嫁如何处理等等都有规矩,不需请示,由主管人员办理就行了。
二、实施“名师”工程,努力培养中青年教师
六十年代可以说全区最优秀的教师都集中在我们xx,而今,我们xx的“名师”却没有了,跑到哪儿去了,跑到观寺小学、高加小学、古佛小学去了。这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有一种危机感,因而,本学年我们响亮地提出了实施“名师工程”,要努力培养一批我们自己的名牌教师。
开展“八个一”的活动:①每个教师制定一个进修提高的目标。中师——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②提高一项教学的基本功。(或三笔字、或普能话或简笔画或教具制作与使用……)③参加一次重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④读一本教育、教学或管理专著。⑤写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教育论文。⑥摘录1万字的教育读书笔记。⑦至少能背诵150篇诗、词、歌、赋或美文。⑧搞一项教育教学研究的小课题。
强化教师微机培训。每周星期二、四晚上7:00——9:00由学校微机教师王运国对教师微机操作进行辅导。从本学期起,教师的论文、工作计划、总结等不再需要交文字稿,只需在微机上写好后上传到学校网站上来就行了。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师已会微机的基本操作了。
每个教师必须过“三课”。学校根据教师实际,给每个教师下达了任务或上“优质课”或上“合格课”或上“过关课”。要过“三课”的教师必须先在教研组内上,经教研组评审认为达到要求后,向教导处推荐,教导处和教科室再组织人员去听课、评课,认为达到要求后,再向校长推荐,校长再组织评审小组去听,听后认真评审,最后由校长代表学校宣布评审结论。对上了优质课的教师进行挂牌表彰,实行每月补助50元的骨干教师津贴。本学年共评审出优质课5节,合格课80节,过关课18节。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
每周列会安排三位教师进行3分钟的即兴演讲和由英语教师教一句日常英语用语。在校园内师生问候规定用英语。
开展“跟师学艺”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学的对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选派部分教师到县、市、省名校学习一月或一周。回来以后写一篇体会,上一堂示范课,开一次专题讲座。本学年派了6名教师到眉山一小、东升小学和双流实验小学学习。
每月利用一个晚上搞一次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全由本校教师讲,扩大教师的知识面。
期末进行课改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开卷考试。
请部分专家、学者或名校校长、教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辟了一个“BBS教育论坛”,让教职工在论坛上就教育、教学、管理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相互启发,同时也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
组织部分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文学苑》和《趣味数学》
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三、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学校校长要有全新的办学理念。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校训是:“正直为人,快乐求知。”基础教育要站在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校长的办事思想要在学校工作中始终如一地贯彻,不能因为某形势或某领导的意图而随意改变。
2、在教育教学上贯彻毛主席关于文艺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各种教学流派并存,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来。我很崇拜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
3、让学生全面发展。除抓好语、数主科外,我们从XX年起在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英语教师是学校给12元钱1课时请的高中、职中、镇中有一定知名度的英语教师担任的)。利用双语学校这个牌子开设了琴、棋、书、画、微机、舞蹈、武术、综合艺术等兴趣班。
4、把学校的工作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认识。已记不起是哪一位名人说过“名校的一半是文化”,但我相信这话是真的。我们区的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科学的举措,很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很骄人的教育教学成果,比如:观寺小学、xx镇中、板燕乡中、高加小学等等都是很不错的学校,但是我们这些学校与省、市名校相比,就缺少了在理性上的提炼,因而显得学校品位不是很高。本学年我们学校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组织有关人员有创意地编撰了几本书:《章制经纬——学校内管资料汇编》、《xx县xx镇中心小学校志》、《xx镇中心校学生优秀作文选》、《教海探航——教师教育论文选》、《创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资料汇编》、《艺苑撷英——师生书画作品选》,特别是《艺苑撷英》我们把书的样稿送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画家协会副理事长、著名青年书画家刘新德先生审阅时,刘先生赞不绝口,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这使我们深受感动。这几本书都是由自己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微机上做的,在编书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了自己的教师,同时对教师的工作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这也是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校自己的“文化”。
以上是这一年来,我们学校走内涵式发展所做的一些探索,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下学年我们将不断改进,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来年我们学校的一些构想。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别在教学研究的管理上下一番苦功夫。
二、建一个学生实践基地,象眉山土地中心校一样,充分体现农村小学的乡土特色。
三、争取一个科研项目能在省上立项。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用课题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培养教师的才干。
四、建一个全市一流的美术室。
五、组建一个教师管乐队,让这支教师管乐队成为学校形象的代表。
六、办好幼儿园,把中心幼儿园做强做大。
七、联合几所学校办好自己的校报《星光报》。
另外,对学校的未来我们还有许多想法,但愿“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五篇: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与本最新美德演讲稿样本
期终校长交流会发言稿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弟兄们:
xx同志年轻有为,思维超前,颇有魄力。XX年来教办主持工作以后,高举“用发展统揽全局,以质量谋求生存”的大旗,近年各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今年与去年相比,可以说每个学校又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xx区的学校与全县兄弟区学校相比,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为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xx学校的确是发展了,但发展我认为有两种方式: 以后我们把这些职责、制度编辑成了一本书《章制经纬》,本书共收入各级各类人员职责19个,制度、管理办法等38个,请教育局副局长李觉悟题写了书名。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我们学校有几个惯例:
1、星期一早上8:20全体师生统一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然后唱《xx镇中心校校歌》或《团结就是力量》,再进行国旗下讲话,最后布置本周学生工作。
2、星期一升旗仪式以后全体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小结上周工作,研究布置本周工作。
3、星期一晚学后,全体教职工集中在大会议室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教师演讲,布置本周工作。
4、每学期开校前两天上午8:30班子成员在小会议室研究本期工作;开校前一天下午3:00全体教师会,安排开校工作;开校后的 中师——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②提高一项教学的基本功。(或三笔字、或普能话或简笔画或教具制作与使用……)③参加一次重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④读一本教育、教学或管理专著。⑤写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教育论文。⑥摘录1万字的教育读书笔记。⑦至少能背诵150篇诗、词、歌、赋或美文。⑧搞一项教育教学研究的小课题。
(二)强化教师微机培训。每周星期二、四晚上7:00——9:00由学校微机教师王运国对教师微机操作进行辅导。从本学期起,教师的论文、工作计划、总结等不再需要交文字稿,只需在微机上写好后上传到学校网站上来就行了。我们学校大部分教师已会微机的基本操作了。
(三)每个教师必须过“三课”。学校根据教师实际,给每个教师下达了任务或上“优质课”或上“合格课”或上“过关课”。要过“三课”的教师必须先在教研组内上,经教研组评审认为达到要求后,向教导处推荐,教导处和教科室再组织人员去听课、评课,认为达到要求后,再向校长推荐,校长再组织评审小组去听,听后认真评审,最后由校长代表学校宣布评审结论。对上了优质课的教师进行挂牌表彰,实行每月补助50元的骨干教师津贴。本学年共评审出优质课5节,合格课80节,过关课18节。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性。
(四)每周列会安排三位教师进行3分钟的即兴演讲和由英语教师教一句日常英语用语。在校园内师生问候规定用英语。
(五)开展“跟师学艺”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学的对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选派部分教师到县、市、省名校学习一月或一周。回来以后写一篇体会,上一堂示范课,开一次专题讲座。本学年派了6名教师到眉山一小、东升小学和双流实验小学学习。
(七)每月利用一个晚上搞一次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全由本校教师讲,扩大教师的知识面。
(八)期末进行课改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开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