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19: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第一篇:《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2010年1月1日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日。

(一)积极开展居民自治,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居委会组织法》指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选举是搞好居委会工作,体现居委会自治性质,推进基层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二)强化基础,抓好组织和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情为居民服务”。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居委会工作的前提。

(三)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用房是居委会开展工作的阵地。《居委会组织法》要求,“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四)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各地以居委会为依托,以满足居民群众实际需要为目标,建立健全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在原有面向下岗职工、老人、青少年、病残人康复等重点对象的无偿的福利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低偿的家政服务、求助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解决了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当前,我省居委会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中遇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都规定:居委会“一般在100户至700户的范围内设立”。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按户数而不是按照社区要素设立的居委会,其管辖范围过小、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逐步显露,已不适应目前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和我省实际,居委会管辖规模在1500户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再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

展的要求,而《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关于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法也就需要做相应的修改。二是有的地方从办事处下派工作人员到居委会工作,没有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进行选举,直接由办事处任命,群众有意见。三是有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把应由部门完成的工作以行政手段压给居委会,导致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了自治功能的发挥。四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社区建设经费没有固定来源,造成这项工作推进缓慢。《实施办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应当得到保证。居民委员会所需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应当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但目前全省不少地方落实得不够好,居委会干部补贴最低的每月只有一百多元,办公经费每月只有几十元,造成居委会干部队伍不稳定。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适时修订我省的《实施办法》。针对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为修订我省《实施办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居委会组织法》修订后,尽快修订我省的《实施办法》。

(二)加强对一法一办法的执法检查。特别是省、市两级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力度,以保证《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全面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2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三)调解民间纠纷;

(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第五条 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九条 居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

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本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

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的委员会的成员。居民较少的居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的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第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小组长由居民小组推选。

第十五条 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制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居民应当遵守居民会议的决议和居民公约。

居民公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第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公益事业所需的费用,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居民筹集,也可以向本居住地区的受益单位筹集,但是必须经受益单位同意;收支帐目应当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补助。

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十八条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

第十九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不参加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但是应当支持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讨论同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参加会议时,他们应当派代表参加,并且遵守居民委员会的有关决定和居民公约。

前款所列单位的职工及家属、军人及随军家属,参加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其家属聚居区可以单独成立家属委员会,承担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和本单位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家属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办公用房,由所属单位解决。

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居民委员会或者它的下属委员会协助进行的工作,应当经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同意并统一安排。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十一条 本法适用于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法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

2010年1月1日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日。

(一)积极开展居民自治,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居委会组织法》指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选举是搞好居委会工作,体现居委会自治性质,推进基层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二)强化基础,抓好组织和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情为居民服务”。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居委会工作的前提。

(三)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用房是居委会开展工作的阵地。《居委会组织法》要求,“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四)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各地以居委会为依托,以满足居民群众实际需要为目标,建立健全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在原有面向下岗职工、老人、青少年、病残人康复等重点对象的无偿的福利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低偿的家政服务、求助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解决了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当前,我省居委会建设和社区建设工作中遇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一些条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都规定:居委会“一般在100户至700户的范围内设立”。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按户数而不是按照社区要素设立的居委会,其管辖范围过小、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逐步显露,已不适应目前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和我省实际,居委会管辖规模在1500户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再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

展的要求,而《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关于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法也就需要做相应的修改。二是有的地方从办事处下派工作人员到居委会工作,没有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进行选举,直接由办事处任命,群众有意见。三是有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把应由部门完成的工作以行政手段压给居委会,导致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了自治功能的发挥。四是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社区建设经费没有固定来源,造成这项工作推进缓慢。《实施办法》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应当得到保证。居民委员会所需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应当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但目前全省不少地方落实得不够好,居委会干部补贴最低的每月只有一百多元,办公经费每月只有几十元,造成居委会干部队伍不稳定。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适时修订我省的《实施办法》。针对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为修订我省《实施办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居委会组织法》修订后,尽快修订我省的《实施办法》。

(二)加强对一法一办法的执法检查。特别是省、市两级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力度,以保证《居委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的全面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七届第2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尚昆

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三)调解民间纠纷;

(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第五条 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八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九条 居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

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本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的委员会的成员。居民较少的居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的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第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小组长由居民小组推选。

第十五条 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制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居民应当遵守居民会议的决议和居民公约。

居民公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第十六条 居民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公益事业所需的费用,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居民筹集,也可以向本居住地区的受益单位筹集,但是必须经受益单位同意;收支帐目应当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补助。

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十八条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第十九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不参加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但是应当支持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讨论同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参加会议时,他们应当派代表参加,并且遵守居民委员会的有关决定和居民公约。

前款所列单位的职工及家属、军人及随军家属,参加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其家属聚居区可以单独成立家属委员会,承担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在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和本单位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家属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办公用房,由所属单位解决。

第二十条 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居民委员会或者它的下属委员会协助进行的工作,应当经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同意并统一安排。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对居民委员会有关的下属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十一条 本法适用于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法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颁布二十周年知识竞赛试题

1、新中国第一份废除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的政令始于。A、杭州B、南京C、天津

2、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是。

A、上海宝兴里B、杭州上羊市街C、天津松寿里

3、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自 施行。A、1989年12月26日B、1989年10月23日C、1990年1月1日

4、《宪法》第 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第一百条B、第一百一十一条C、第一百一十八条

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在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A、1949年12月31日B、1950年12月31日C、1954年12月31日

7、《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 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A、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B、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8、《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构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 的关系。A、上下级B、指导、支持和帮助C、领导

9、《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有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任务。

A、政府形象B、居民的利益C、居民的合法权益

10、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之一是 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A、协助B、配合C、遵照

11、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A、居民群众B、任何部门和单位C、政府

12、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互相交流B、互相学习C、互相帮助

13、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 决定。

A、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B、居民代表大会C、街道办事处

14、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 组成。A、三至五人B、五至九人C、五至十二人

15、《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 的成员。

A、各民族B、大多数民族C、人数较少的民族

16、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A、二年B、三年C、五年

17、居民委员会其成员可以。A、连选连任B、连任二届C、连任三届

18、年满 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A、十六周岁B、十八周岁C、二十周岁

19、居民会议由 组成。

A、居民代表B、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C、居民代表和地区单位代表

20、参加居民会议的人数应超过有选举权居民的,会议才能举行。A、半数B、五分之四C、三分之二

21、居民会议的决定,由 过半数通过才能有效。A、应到代表B、出席人C、全体居民

22、居民会议由 召集和主持。

A、居民小组长B、居民委员会C、居民代表

23、涉及 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A、居民纠纷B、全体居民利益C、居委会财务

24、居民会议有权 居民委员会成员。A、撤换和补选B、增加C、处分

25、可以兼任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的成员。A、居民委员会成员B、居民代表C、居民小组长

26、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 居民小组,小组长由居民小组推选。A、十五个以下B、十五个以上C、若干

27、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由 推举产生。A、居民会议B、政府派出机关C、居民委员会

28、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人数一般为 人。A、5-9B、6-9C、7-10

29、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由 主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指导下进行。

A、居民选举委员会B、议事协商会C、居委会主任 30、居民委员会成员选举实行 选举。A、等额B、差额C、记名投票

31、居民委员会正式候选人名单应当在 公布。A、选举日前三天B、选举日前四天C、选举日前五天

32、监票人、计票人需由参加居民会议的 人通过才能有效。A、三分之一B、过半数C、五分之一

33、下列不得担任居民委员会选举监票人和计票人的是。A、居民代表B、居民小组长C、居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

34、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按选民登记有选举权的居民、居民户代表或者居民小组代表 以上投票,选举有效。A、过三分之一B、过半数C、过五分之一

35、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必须获得 的选票才能当选(超过职位名额的情况除外)。

A、参加选举的人过三分之二B、全体选民过半数C、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

36、选举结果由居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 公布,并报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备案。

A、当场B、三日内C、七日内

37、居民委员会成员因故出缺的,由 提出补选人选,提交居民会议通过,并报当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备案。

A、居民委员会B、议事协商会C、居民小组

38、居民公约由 讨论制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A、居民会议B、居民小组C、居民代表大会

39、居民公约的内容不得与 相抵触。A、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B、宪法和法律C、宪法和国家的政策

40、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 的方法。A、民主 B、命令 C、秉公办事

41、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 规定并拨付。A、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C、上级人民政府

42、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由 解决。A、当地人民政府统筹B、居民委员会自行C、居民自行

43、新建居民住宅区或者改造居民旧住宅区时,应当把居民委员会的办公服务用房纳入小区规划,并由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有关规定建设。

A、民政部门B、当地人民政府C、规划部门

44、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对他们进行。A、帮教B、监督和教育C、管理

45、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A、合情合理 B、合法合理 C、合乎民俗

46、物业管理单位应当主动接受居民委员会的,并支持、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A、监督、检查B、考核C、指导

47、杭州市规定,社区居委会的印章直径不得大于 厘米。A、4.2B、4.5C、5

48、社区“四会”制度指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成效评议会和。A、工作听证会 B、任务分配会 C、职责分工会 50、2008年6月28日,民政部宣布成立于 的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为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

A、1949年10月1日B、1949年10月15日C、1949年10月23日

第四篇:《齐齐哈尔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则》

齐齐哈尔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则

发布部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促进和保障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细则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各级民政部门负责对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日常指导工作。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包括家属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进行自治活动。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在区、县(市)、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开展工作,动员居民积极完成人民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下达的各项任务。

第五条 居民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应尽的义务;

(二)兴办和管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便民利民生产、生活服务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活动;

(三)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居民树立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帮残助弱、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新风尚,引导居民建立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

(四)协助区、县(市)、镇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完成道路保洁、街巷绿化等工作,爱护和保护委内的公共财产设施和美化绿化设施,不断提高委内卫生保洁和美化、绿化水平;

(五)协助有关部门搞好计划生育、拥军优属等工作;

(六)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家庭和睦及邻里团结;

(七)协助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群防组织,加强执勤巡逻,做好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事故工作;

(八)协助人民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劳改释放和劳教解除人员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

(九)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关联法规:

第六条 人民政府所属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和单位需要居民委员会协助完成其职责范围以外的任务,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否则居民委员会有权拒绝。

居民委员会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协助完成职责范围以外的任务,实行有偿服务。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决定事项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

第八条 多民族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第九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应当支持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居民委员会讨论同这些单位有关问题,需要这些单位参加会议时,这些单位应当派代表参加,并且遵守居民委员会的有关决定和居民公约。

第二章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和选举

第十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

县(市)城镇居民在100户至500户之间可设立居民委员,市城区居民在300户至700户之间可设立居民委员会。超过范围不便管理的,应当进行调整。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报区、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县(市)城镇居民委员会可设主任、副主任、委员5至7人,市城区居民委员会可设主任、副主任、委员7至9人。规模较大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设一职,户数较少的居民委员会可设主任一职。

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应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内,离退休人员担任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政策,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

关联法规:

第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民政福利、文教卫生和经济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居民较少的居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第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设若干居民小组,小组长由本组居民推选,居民小组长任期与居民委员会成员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居民小组长在居民委员会的领导下,贯彻居民委员会的决定,完成居民委员会交给的工作,办好本组的各项事务,及时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军人及随军家属,参加居住地区的居民委员会,本单位职工户超过本居住地区住户60%,应成立家属委员会。家属委员会在区、县(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本单位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十七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会议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第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由居民委员会选举委员主持。

居民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在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指导下成立并开展工作。

居民委员会选举委员会由居民小组推荐代表组成。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不参加居民委员会选举委员会。

第十九条 凡持有本地常住户口,到选举日期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和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十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采取居民小组提名、5名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联名推荐、居民自荐、家属委员会所在地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推荐等形式产生,并由居民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在选举5日前确定。

第二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实行差额选举,在候选人名额等于应选名额时,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第二十二条 选举时选民或选民代表超半数,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方能当选。

第二十三条 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因故出缺时,由居民委员会提名候选人并召集居民会议按选举程序进行补选,报街道办事处备案。

第二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成员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或不称职的应当予以撤换。撤换居民委员会成员职务,由居民委员会提请居民会议表决,报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备案。

第三章 居民会议

第二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对居民会议负责,执行居民会议的决定、决议。

第二十六条 居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18周岁以上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至3人参加。

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决议,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七条 居民会议行使下列权力:

(一)听取并审议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二)讨论决定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规划;

(三)审议通过居民公约;

(四)选举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的成员;

(五)改变或撤销居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六)讨论决定涉及本居住地区居民利益的其它事项。

第二十八条 居民会议讨论制定的居民公约,报街道办事处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居民应遵守居民会议的决议和居民公约。居民公约的内容不得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相抵触。

关联法规:

第二十九条 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l/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随时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第四章 社区公益事业和服务业

第三十条 居民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公益事业所需的费用,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居民筹集,也可以向本居住地区的受益单位筹集,但是必须经受益单位同意。收支帐目应当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三十一条 居民委员会兴办的便民利民的社区公益服务单位,由居民委员会负责按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上收、平调或侵占。对非法侵占的,居民委员会有权抵制。造成损失的,依法提起诉讼,索赔经济损失。第三十二条 居民委员会兴办的拆洗缝补、理发、开水房、托儿所、托老所、儿童学习辅导站、家庭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由区、县(市)民政部门核发《社区服务证书》,所在区、县(市)工商、税务、卫生、城建、金融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审批和办理营业执照时,应在资金、场地、从业人数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居民委员会兴办的社区服务项目,不得接受个体挂靠。

第三十三条 税务部门对下列社区服务业给予适当照顾:

(一)育婴托儿、养老院、医疗保健、婚姻介绍、殡葬服务等单位免征营业税;

(二)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公用事业、商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卫生事业减征或免征一年所得税;

(三)对敬(养)老院(托老所、老人寄托所)、盲人按摩诊所、盲校、残疾人培训中心等以教育、康复、培训为内容的福利机构以及民政部门管理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适用零税率;

(四)对经民政部门批准的街道、居民委员会兴办的社区服务业,凡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福利企业免税条件的,可享受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兴办的便民利民的社区公益服务单位,按企业财会制度规定,提取公益金和公积金后的利润,由居民委员会支配使用。主要用于兴办本居住地区的公益福利事业,增加居民委员会成员生活补贴和改善办公条件。

第五章 工作经费、生活补贴费和办公用房

第三十五条 居民委员会工作经费、主任和副主任的生活补贴费,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由各区、县(市)财政承担,属于家属委员会的由其所属单位承担。居民委员会工作经费、主任和副主任生活补贴费的标准,由市人民政府规定。

居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离开工作岗位、无固定收入的,在居民委员会连续工作满10年不足15年的,享受现任居民委员会成员生活补贴50%的生活费;连续工作满15年不足2()年的,享受现任居民委员会成员生活补贴60%的生活费;连续工作满20年以上的,享受现任居民委员会成员生活补贴70%的生活费。

第三十六条 家属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由在职职工担任的,享受与其他在职职工同样待遇,由离退休人员担任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合理补贴。

第三十七条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将居民委员会(包括家属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和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证支出。对没有正当理由拖欠和拒付居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包括离岗后无固定收入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生活补贴费和工作经费的单位,居民委员会可向人民政府反映,由人民政府协调解决。经协调仍不执行的,居民委员会可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应当由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开发改造的居民小区,由规划部门负责确定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位置,纳入建设规划,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由开发建设单位承建,交居民委员会使用,按居民住房标准支付租金,不得改变用途。

房产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部门管理的房屋,在住户迁走时,应优先租(售)给没有办公用房的居民委员会。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家属委员会办公用房,由各单位解决。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细则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齐齐哈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6年9月10日

第五篇: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从1954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主席主持下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组织条例》起,政府就是通过居民委员会这个管道把国家的公权力传达给居民群众的,政府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保障居民委员会依法实行自治,而居民委员会则协助政府把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实到群众中,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国家还是把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渠道,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直坚持把居民委员会放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第五节。现在,基层的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越来越多,这是社会有活力的表现。但是,居民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取代不了的,国家离不开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离不开国家。

下载《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20周年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颁布20周年

    《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颁布 实施20周年知识题 土 地 类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先后修订、修正( )次,最近一次修正是( )年 A、2,2002 B、......

    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街道办党总支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由社区成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对社区成员代......

    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总结

    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银龙东苑社区系经济适用房小区,始建于2008年,位于**区光华路街道东部,社区内有居民住宅楼61幢,住户5307户,居民9700余人。目前社......

    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

    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定期学习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居委会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科学文化知识,居委会要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报告工作......

    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 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按照大多数居民的意愿,依法管理......

    社区居民委员会岗位责任制

    建东社区 居民委员会岗位责任制 社区党支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社区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社区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支持协......

    第七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第七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到会的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上一届居委会向领导和代表们简要汇报工作情况,有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证。汇报分二个方......

    社区居民委员会(最终定稿)

    **社区居民委员会: 我今年63岁,家住兴华路XX号,平房(23平米),与妻子离异,现独自生活,身体长期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靠亲属救济勉强糊口,年收入不足180元,生活异常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