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角色意识 突破公考申论作答定势思维
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于12月5日举行。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的定义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赋予了申论的四个本质特征:坚持能力导向、采用主观性试题、命题贴近机关工作实际、以给定资料为展开论述的本原和对象。
公务员思维的实质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运用的思维,体现着思维主体对于机关工作的胜任特征与核心能力。对于大学生报考者来说,抽象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培训锻炼和社会实践,但两者不在一个层面;思维能力在考试中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是内生的、本源性的,决定着作答思路的形成和答案的内容,是不折不扣的核心能力,必须摆在日常学习的核心位置。应试者可以结合报考职位设计自己的公务员思维框架:三种基本思维是逻辑思维、替代思维、执行思维,一种高级思维和提升思维是战略思维、创新思维。
关注宏观问题培养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现代行政领导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公务员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战略性、预见性、全局性、系统性是其鲜明特色。国家公务员招考副省级以上机关的公务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它是写出“视野开阔、见解深刻、观点独到、有创造性”(2009年副省级以上职位申论作文题作答要求)申论答案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地级以下机关报考者申论作答的重要加分点和增值因素。
需要澄清的是,申论与面试不同,国考与省考不同,在考试题材选择上,国考偏于国计,省考重视民生。2009年以前的大纲解释“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其实历数十年来的中央级申论考试,除早期网吧监管等个别问题外,很少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而主要是对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考查,并越来越体现出经济与生态、经济与民生等多重问题交叉命题的特点,如2009年的“产业升级与粮食安全”、2010年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因此,考生战略思维的培养要遵循正确导向的引领:
一是围绕发展抓住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性战略思想和大政方针来透视纷纭的现象和问题;二是抬高眼光盯住点,放宽视野、提高眼界,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带有全局影响和长远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此作为备考申论的重点热点;三是紧跟形势不断线,密切跟踪******、******等最高层的考察行踪和讲话动态,及时、持续更新战略思想和权威论述的背诵资源;四是系统思考联成网,对可能进入申论考试的复杂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思考,开阔思路,广泛联系。把收入分配同社会公平乃至当代中国的根本价值追求联系起来,把教育改革、文化发展同包容性增长联系起来,统筹理念与制度,兼顾当前与长远,把各种问题的认识在头脑中交织成网,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法,有了这样犀利的认识工具,破解申论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就会无往不利。
贯穿一条主线发展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主观性试题考试中最常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类型。申论考试有三个基本的作答源泉:给定资料、自身经验(即大纲所谓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背景知识——主要是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公共行政知识。这三方面的资源相辅相成,对于作答不可或缺,其中给定资料处于基础的地位,自身经验和背景知识则对材料的运用具有提升作用。但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思维的统领,三种作答资源就只能是一堆散落的碎片,无法真正为我所用。
逻辑思维的运用在申论中无处不在,如推理、推断的方法,申论对策题作答中可以“据问反推”,即依据问题“是什么”逆向推导,得出“怎么办”的解决方案。2010年国考市级试卷第二题,要求提出解决W市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建议,针对城市定位被改变、片面注重发展工业的问题,可以反推出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路。
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立足政府角度建立替代思维
替代思维又称“换位思考”,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有时表达的不是自己固有的观点,而是从他人那里被动接受的观点,如发展观、荣辱观、包容性增长的观点。申论需要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与作答者为党和政府代言的身份预设和角度定位直接相关。替代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启动于上级意图、问题设置,终止于上级意图的传达、实现和题意要求的准确达成,它的运行不是代言者的主动选择。同时它也是一种受限制的思维,在中央精神、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限定的范围内运行,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
替代思维要求考生作答申论试题要有三重视角:党和政府视角、公务员视角、主体(自我)视角。这一思维要求考生淡化主体的视角,回避使用第一人称,除非写成演讲稿这样直接将角色设定为本人的文体,一般作答在必要时可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如“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经验教训„„”如果“我”字连篇,就违反了替代思维的规则,也会影响答卷所受到的评价。
把握角色定位强化执行思维
执行思维与贯彻执行能力相对应,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以服从指令为起点,以安排计划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结果。执行思维的特色在于:结果导向——要求具有强烈的对策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思考如何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组织性——文风简洁规范,善于将所学的知识、接受的信息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系统严密的认知和答案;程序性——要求善于计划,安排得当,步骤合理,符合机关工作流程和层级关系;对象化倾向——要求时刻牢记眼前面对的或是观念中虚拟的服务对象,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用柔性的方式处理与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关系;去模式化倾向——申论作答要去模式化是指突破模板套路的束缚,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公务员工作又是有模式化要求的,突出体现在公文写作上要注意文种选用准确、行文格式正确、所用的结构、语言,体现的观点都有一定的模式。因此,去模式化是有前提的,在有自由发挥余地的分析、对策题作答和普通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抛开模式,公文写作以及某些严肃政治问题的作答则应服从替代思维和执行思维的要求,严守写作规范,不可越雷池一步。
执行思维对省级以上和市级以下考生都是适用的,因为任何公务员都是由低到高做起的,100%的公务员都有或曾经有一个上级,需要思考怎样执行上级的意图和赋予的工作任务。就执行思维的各种具体要求来说,人生经验不深的大学生需要注意克服唯上是从、忽视民众的倾向,牢固树立并认真实行对象化的思维,意识到公务员本质是公众的服务员,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涉及公众的问题,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平等平和地表达意见,合情合理地响应公众诉求,运用柔性方式化解矛盾,使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党和政府的主张。这是公务员思维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导向之一。例如2010年国考市级以下宣传政府政策的提纲,湖南等省联考的社区节水宣传材料,就要考虑对象一个是抽象的公众,一个是具体的社区居民,最好做柔性色彩的宣传阐释,而不是强迫命令,提出惩罚措施。只有把握这种思维上的微妙因素进而落实到文风措辞上,才符合申论测查的要求,也才能做合格的公务员。
复制成功模式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公务员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创新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追求与他人不同的特质,用一双敏感的眼睛、灵巧的手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通过总结经验找出成功模式并加以复制,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创造性思路,实现超越。拥有创新思维,在材料中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信息,在作答中引用别人未引用过的事例、论述、典型经验,提出别人未提出过的做法、设想,只要在立足材料、合情合理的条件下,就能为作答者争取极大的加分,从而与竞争对手拉开大的差距。
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创新思维养成的前提是学用一致、知行合一,把学习领会的东西尽快运用,让新的知识同旧的知识融合,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捕捉灵感,从意想不到的路径上提出自己的创见。
要在创新思维的统领下,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查阅给定资料,善于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材料中发现和提炼改革创新性的信息,在归纳——演绎——应用的过程中完成创新。例如2010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中天津新港区超前规划、海洋经济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做法具有意义,符合改革创新精神,对于这样的成功模式,要作为资料的亮点,予以重点关注,并用精准的语言提炼出来,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再上升为普遍性的指导原则,运用到文章论述和对策阐释中,说明要以这样的思想来发展海洋经济,实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进而完成整个作答过程,使答案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直击阅卷者的眼球,相信阅卷老师在笑逐颜开之余,也很难不为这样新颖出众的答卷加上几分。
更多资料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1公务员申论指导:强化角色意识 突破公考申论作答定势思维
2011公务员申论指导:强化角色意识 突破公考申论作答定势思维
2011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于12月5日举行。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的定义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赋予了申论的四个本质特征:坚持能力导向、采用主观性试题、命题贴近机关工作实际、以给定资料为展开论述的本原和对象。
公务员思维的实质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运用的思维,体现着思维主体对于机关工作的胜任特征与核心能力。对于大学生报考者来说,抽象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培训锻炼和社会实践,但两者不在一个层面;思维能力在考试中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是内生的、本源性的,决定着作答思路的形成和答案的内容,是不折不扣的核心能力,必须摆在日常学习的核心位置。应试者可以结合报考职位设计自己的公务员思维框架:三种基本思维是逻辑思维、替代思维、执行思维,一种高级思维和提升思维是战略思维、创新思维。
关注宏观问题培养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现代行政领导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公务员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战略性、预见性、全局性、系统性是其鲜明特色。国家公务员招考副省级以上机关的公务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它是写出“视野开阔、见解深刻、观点独到、有创造性”(2009年副省级以上职位申论作文题作答要求)申论答案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地级以下机关报考者申论作答的重要加分点和增值因素。
需要澄清的是,申论与面试不同,国考与省考不同,在考试题材选择上,国考偏于国计,省考重视民生。2009年以前的大纲解释“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其实历数十年来的中央级申论考试,除早期网吧监管等个别问题外,很少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而主要是对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考查,并越来越体现出经济与生态、经济与民生等多重问题交叉命题的特点,如2009年的“产业升级与粮食安全”、2010年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因此,考生战略思维的培养要遵循正确导向的引领:
一是围绕发展抓住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性战略思想和大政方针来透视纷纭的现象和问题;二是抬高眼光盯住点,放宽视野、提高眼界,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带有全局影响和长远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此作为备考申论的重点热点;三是紧跟形势不断线,密切跟踪******、******等最高层的考察行踪和讲话动态,及时、持续更新战略思想和权威论述的背诵资源;四是系统思考联成网,对可能进入申论考试的复杂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思考,开阔思路,广泛联系。把收入分配同社会公平乃至当代中国的根本价值追求联系起来,把教育改革、文化发展同包容性增长联系起来,统筹理念与制度,兼顾当前与长远,把各种问题的认识在头脑中交织成网,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法,有了这样犀利的认识工具,破解申论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就会无往不利。
贯穿一条主线发展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主观性试题考试中最常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类型。申论考试有三个基本的作答源泉:给定资料、自身经验(即大纲所谓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背景知识——主要是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公共行政知识。这三方面的资源相辅相成,对于作答不可或缺,其中给定资料处于基础的地位,自身经验和背景知识则对材料的运用具有提升作用。但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思维的统领,三种作答资源就只能是一堆散落的碎片,无法真正为我所用。
逻辑思维的运用在申论中无处不在,如推理、推断的方法,申论对策题作答中可以“据问反推”,即依据问题“是什么”逆向推导,得出“怎么办”的解决方案。2010年国考市级试卷第二题,要求提出解决W市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建议,针对城市定位被改变、片面注重发展工业的问题,可以反推出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路。
立足政府角度建立替代思维
替代思维又称“换位思考”,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有时表达的不是自己固有的观点,而是从他人那里被动接受的观点,如发展观、荣辱观、包容性增长的观点。申论需要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与作答者为党和政府代言的身份预设和角度定位直接相关。替代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启动于上级意图、问题设置,终止于上级意图的传达、实现和题意要求的准确达成,它的运行不是代言者的主动选择。同时它也是一种受限制的思维,在中央精神、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限定的范围内运行,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
替代思维要求考生作答申论试题要有三重视角:党和政府视角、公务员视角、主体(自我)视角。这一思维要求考生淡化主体的视角,回避使用第一人称,除非写成演讲稿这样直接将角色设定为本人的文体,一般作答在必要时可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如“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经验教训……”如果“我”字连篇,就违反了替代思维的规则,也会影响答卷所受到的评价。
把握角色定位强化执行思维
执行思维与贯彻执行能力相对应,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以服从指令为起点,以安排计划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结果。执行思维的特色在于:结果导向——要求具有强烈的对策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思考如何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组织性——文风简洁规范,善于将所学的知识、接受的信息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系统严密的认知和答案;程序性——要求善于计划,安排得当,步骤合理,符合机关工作流程和层级关系;对象化倾向——要求时刻牢记眼前面对的或是观念中虚拟的服务对象,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用柔性的方式处理与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关系;去模式化倾向——申论作答要去模式化是指突破模板套路的束缚,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公务员工作又是有模式化要求的,突出体现在公文写作上要注意文种选用准确、行文格式正确、所用的结构、语言,体现的观点都有一定的模式。因此,去模式化是有前提的,在有自由发挥余地的分析、对策题作答和普通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抛开模式,公文写作以及某些严肃政治问题的作答则应服从替代思维和执行思维的要求,严守写作规范,不可越雷池一步。
执行思维对省级以上和市级以下考生都是适用的,因为任何公务员都是由低到高做起的,100%的公务员都有或曾经有一个上级,需要思考怎样执行上级的意图和赋予的工作任务。就执行思维的各种具体要求来说,人生经验不深的大学生需要注意克服唯上是从、忽视民众的倾向,牢固树立并认真实行对象化的思维,意识到公务员本质是公众的服务员,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涉及公众的问题,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平等平和地表达意见,合情合理地响应公众诉求,运用柔性方式化解矛盾,使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党和政府的主张。这是公务员思维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导向之一。例如2010年国考市级以下宣传政府政策的提纲,湖南等省联考的社区节水宣传材料,就要考虑对象一个是抽象的公众,一个是具体的社区居民,最好做柔性色彩的宣传阐释,而不是强迫命令,提出惩罚措施。只有把握这种思维上的微妙因素进而落实到文风措辞上,才符合申论测查的要求,也才能做合格的公务员。
复制成功模式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公务员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创新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追求与他人不同的特质,用一双敏感的眼睛、灵巧的手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通过总结经验找出成功模式并加以复制,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创造性思路,实现超越。拥有创新思维,在材料中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信息,在作答中引用别人未引用过的事例、论述、典型经验,提出别人未提出过的做法、设想,只要在立足材料、合情合理的条件下,就能为作答者争取极大的加分,从而与竞争对手拉开大的差距。
创新思维养成的前提是学用一致、知行合一,把学习领会的东西尽快运用,让新的知识同旧的知识融合,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捕捉灵感,从意想不到的路径上提出自己的创见。
要在创新思维的统领下,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查阅给定资料,善于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材料中发现和提炼改革创新性的信息,在归纳——演绎——应用的过程中完成创新。例如2010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中天津新港区超前规划、海洋经济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做法具有意义,符合改革创新精神,对于这样的成功模式,要作为资料的亮点,予以重点关注,并用精准的语言提炼出来,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再上升为普遍性的指导原则,运用到文章论述和对策阐释中,说明要以这样的思想来发展海洋经济,实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进而完成整个作答过程,使答案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直击阅卷者的眼球,相信阅卷老师在笑逐颜开之余,也很难不为这样新颖出众的答卷加上几分。
第三篇:2017公考申论作答技巧:阅读材料-公略教育
2017公考申论作答技巧:阅读材料
先看题目再看材料
拿到试卷后,首先翻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找出答案。但是很多考生在考场中容易紧张,以至于不能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
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对题目有大概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是概括归纳题,也就是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第一遍阅读时,考生只要注意在阅读时归纳每段的内容就可以完成第一道题,并且在回答剩余问题时,也不用再多次阅读材料,阅读相应的细节即可。
按段总结,简要标记
一般来说申论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总结,难度非常大。考生在考场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记住七千多字是不现实的,再对七千多字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正确的方法是按段总结。每读完一段材料,就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考生每次只需记住一段几百字的材料,并进行分析,记忆和分析的难度就从七千多字降到几百字,准确度也会大幅度提高。另外考生应该把总结的每段主要思想简要标记在该段旁边,但要注意不要浪费时间做过于复杂的标记。有的监考老师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标记,可以用铅笔标记,做完题后用橡皮擦掉;或者在草稿纸上写出各段的要点总结,但要标出对应的段落序号,以便做后面的题目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段落。简要的标记必不可少:
一是做第一道概括主旨题时,需要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整理最后的答案;
二是做后面的题目时还可以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
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
有的考生有一些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一边看材料一边小声朗读;或者习惯用手指着材料,逐字阅读。这些错误的阅读习惯,会导致阅读速度大大下降。正确的阅读方法是用眼睛一行一行地看材料,一行一行地阅读理解,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地提高。但有考生反映即使一行一行地看材料,大脑也不能很快地把这一行的意思反映出来。这样的情况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解决。考生应该做一次测验,检验自己是否能够在四十分钟内把八千字的材料完整正确地阅读完。如果阅读速度太慢,考生就需要艰苦训练自己达到考试的要求,这样才能为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为成为一名公务员打下基础。但考生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阅读速度而忽视了阅读的正确性。
第四篇: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新闻类文种
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新闻类文种
新闻类报道,是我们在日常各类形形色色的媒体杂志中最常见的一种公文写作形式。在2017年国考申论市地级考试中就考察了“新闻报道”这一公文写作题目。此前,“新闻报道”类题目在往年的考试中从未出现过,突然间见到如此新颖、灵活的公文写作考察,许多考生都无从下笔。“新闻类报道的特有格式是什么?内容要求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充斥着考生的大脑,那现在,就跟大家一起看看新闻类报道题目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一、常见新闻类文种
新闻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须简洁。新闻通讯: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题材,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
新闻报道:客观还原采访资料和采访现场,开头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新闻专访: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写的报道。
新闻评论: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议论的政论文体。
二、真题案例
来源于2017年国考申论市地试卷
(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
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本报讯)××月××日,记者随××考察团来到B县,了解到该县立足打造“水 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展开县城水系治理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三河”治理恢复“水清”。按照县委提出的“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的思路,B县于今年10月1日打响“南河治污战役”,推进北河、梅江河治理,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324家污染企业,并重视巩固治污成果。
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保障“水活”。通过“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加大水系修建力度,增加水网密度。
合理开发水上旅游,分享“水美”。通过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组织水上游览线路等举措,打出“水城”名片,发展“周末旅游经济”以及其他第三产业。
B县县委书记表示:3年实现“活力水城”的梦想,让B县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
三、点评(一)易错点:
1、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容易出错,需要熟记于心。
2、注意要点的逻辑性,逻辑性是新闻写作中的关键点。
3、需要注意客观公正还原材料要点,不得加上主观想法的臆测。(二)新闻类题目的须知点
1、真实性
生活中,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各类媒体的简谈访问,都让我们形成了对新闻报道的特有感觉--严肃、死板。的确,新闻类报道作为还原真相的事实依据,要秉持着客观、真实的原则,不能加上任何主观臆测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整的始末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保证还原事实(2)要点的寻找需要突出其重点性、逻辑性和概括性(3)整篇文章的结构需要匀称,重点需要在主体部分体现 典型代表文种:所有的新闻写作类题目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2、客观性
新闻类题目必须遵循“客观性”这个首要原则,客观性就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以客观叙述的写作方式来传播信息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书写答案时不能再直接引用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所说的话,而应该以第三人称报道,引述当事人的话,强调可以强调新闻的来源。同时,我们不能采取任何立场,也不能妄自推断材料人物中的任何情绪,需要平衡处理信息。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2)不能妄自揣测材料出现人物的情绪
(3)不得直接引用材料出现人物的话语,而应用第三人称还原,以强调新闻来源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消息、新闻报道等。
3、分析性
分析性,强调的是我们对于新闻资料内容的把控和判断,在保证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但是分析和评论的内容也必须来自于材料并紧紧围绕着材料,不能引用其他来源于生活中的资料和内容来书写,保证分析合理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2)分析和评论要具有辩证性、全面性和客观性(3)观点不应似是而非,应明确详细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专访、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等。
4、新闻格式书写
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是难点,不同文种有不同的书写格式,一定要牢记书写格式。(三)新闻类题目答题步骤
1、审题
审题是我们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最重要的步骤,明确答题内容,确定公文文种,才能够按图索骥找到解答思路。
2、答题
在材料中找点新闻事件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按照要点先后逻辑性排列组合,保证结构合理、匀称。
贯彻执行题目的命题趋势的题型不断出新,实用性也更强,我们必须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公文写作知识点,才能在公考博弈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五篇: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15句作文金句
2018公考申论作答技巧:15句作文金句
在申论作文写作过程中,各位考生难免会遇到一时想不起名言警句的情况,从而无法增添文章亮点。在此,公考资讯网整理出一些最常见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1、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环境美好的绿水青山
2、为什么看不到与能耗同样紧迫的地耗问题呢?粗放型、浪费型城市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为什么不去从集约式土地开发中寻找新的空间和出路?
3、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权贵资本膨胀、政府官员腐败的重灾区。有办案人员说,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4、维护社会稳定,是营造和谐生活的前提。
5、化解土地矛盾中的利益冲突,理顺土地变革中的利益关系,政府应当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这就需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在改革中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表达通道和平衡机制,维护大众的民主权利,保障人们享有体面的生活和人格的尊严。杞人忧天,我今忧地。
6、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7、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8、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坚冰也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
9、一方面要扩大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大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乱收费者最怕曝光,批评教育对他们触动不大。要充分发挥各种舆论的监督作用,该曝光的要曝光,该通报的要通报,既教育违规者,也教育蠢蠢欲动者,进一步扩大了教育面;再次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
10、要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办事程序,逐步取消收费项目,改费为税,这是减少或杜绝乱收费的根本出路。要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高效、廉洁、便民、诚信的人民政府,减少中间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取消或逐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
11、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12、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方针政策,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以深入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水资源调配能力。
14、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而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不能让百姓言论成为“堰塞湖”。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不应回避矛盾,而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回避矛盾,只能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积重难返。
15、增强宗旨观念,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焕发进取精神,时刻保持那么一种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气概和攻坚克难促发展的劲头;做到廉洁自律,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真正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