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讲稿(范文)
讲稿
光辉的旗帜 行动的指南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几点体会
尊敬的 书记,同志们:
非常高兴就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大家作一个交流。因为我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十八大精神理解的还比较肤浅,所以我讲得不一定对,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的主要成果有三项,一是通过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二是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三是大会和随后召开的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1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研究部署。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奋斗。中央近日又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对全党学习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委高度重视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12月6日,马书记在十三届二次全委会上作了《学习十八大,开启新征程,加快建设经
表达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只有高高举起这面伟大旗帜,我们党才能牢牢把握国家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复兴。
二是大会主题鲜明回答了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是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丰富完善的,是我们党为民务实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彰显。“建成”与“建设”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标准和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科学把握,表明了建设小康社会务求必成的底气和决心,反映了顺应人民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和历史担当。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8年时间,今后5年十分关键,我们一定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是大会主题鲜明回答了必须坚持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经过9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实践,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也充分证明,这条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既表达了我们党对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念,又表明了走这条道路的坚定态度。强调“坚定不移”,掷地有声、意蕴深远。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环境多么复杂,我们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
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这三大台阶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报告概括为“两个时期”,即“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总的说,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好又快推进的十年。
这些辉煌成就是在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这一特殊时期取得的,是党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得来的,更值得我们为之鼓舞和自豪。首先是战胜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080512,8级,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重创50万平方公里,超8万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特大雪灾等,我们的赈灾重建工作令世界赞叹不已。对比于这期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海地的地震、法国的夏季酷热灾害,一家美国媒体感叹中国人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表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不可战胜的民族”。其次是战胜了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国际经济灾难。十年前,中国刚完成与美国欧洲的谈判加入世贸组织,就在这一年,美国律师兼作家章家敦出版《中国即将崩溃》,他断言,“中国正在崩溃”,“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五年”。可是十年后,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欧洲不少老牌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强国的经济也严重衰退,中国经济却连续十年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
发展观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第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反映了党心民心,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有代表在讨论时所说:“是科学发展观更新了‘中国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生态文明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是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国速度’,推动了‘中国创造’,带来了‘中国和谐’,展示了‘中国力量’。”第四,明确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的政治保证。
(三)深刻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用“四个必须更加自觉”提出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是:①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②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④必须更加自觉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入体会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至少可以使我们清晰地感到以下三点:第一,进一步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领域、任务
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决破解发展难题,而且这是一个永无停滞、不能懈怠、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比如,虽然从总体上说,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与十年前相比,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如果说国际金融危机前,我们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外部市场需求有助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话,那么,在“后危机时代”,这种机遇则表现为内需牵引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需要我们通过大调整、大转型才能求得大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也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切科学理论一样,必须伴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是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保证,只有思想不僵化、理论不教条,才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这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三、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报告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报告系统回顾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明确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了新境界。
(一)深刻理解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十八大第一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了系统阐述。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作了丰富发展,见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
1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86年,我们党首次提出总体布局的概念,明确了“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的要求。十六大首次提出“政治文明”的科学命题,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明晰。十七大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体布局进一步发展为“五位一体”,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贯穿了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理念,体现了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推进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进入了新境界。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实现民族振兴,是炎黄子孙的百年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形势变幻莫测,环境复杂多变,只有牢牢把握这个总任务,才能总揽全局、勇往直前,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四)深刻理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报告用“八个必须坚持”,作出了明确回答: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3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既不能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妄自尊大,也不必因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妄自菲薄。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全面部署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这一版块,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原则要求,还有政策举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一是在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基础上确立的。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尽管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及时确立这一目标要求,就是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始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二是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确立的。这一目标要求,反
5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两个全面”的目标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出了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和路径。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破难的“深水区”,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效率与公平等诸多“两难”问题日益凸显,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来自思想观念、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制约很多,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这一论述,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把握重点。报告明确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这“五个加快”,实际上就是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重要领域的体制改革,抓住了影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体制障碍,揭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所在。只要我们按照这“五个加快”推进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报告提出的改革目标,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历来是我们党开辟事业发展的强大法宝。30多年的实践历程表明,7同步发展,这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对我国现代化道路作出的新探索和新调整。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报告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战略之举。
在政治建设上,强调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尤其需要关注和把握的,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报告强调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既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又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自信。二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报告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
9步,反映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执政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非常激动人心的号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表明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再一次升华。落实好这些部署要求,就能建设一个美丽中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提出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上升为基本国策,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由此必将推动一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动整个社会进一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县从年初就确定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契合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道路自信)。报告还提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体现了我们党“蓝色国土”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对经略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六、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提出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全面加强“五大建设”、着力增强“四自能力”,系统部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项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因为还有其他的老师专门讲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报告结尾还特别对广大青年提出“三个永远热爱”的殷切希望,即“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指明了青年前进奋斗的方向,必将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展现人生价值、焕发绚丽光彩。在党代表大会报告中专门对青年提出要求,这表明我们党希望事业能够代代相传、兴旺发达。
同志们,以上是我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一些初步体会,仅供大家在学习时参考。我觉得,学习十八大重在掌握精神实质,更重在落实。具体讲,就是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要把思想统一到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地方党委政府目标任务上来,要胸怀大局,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县,为实现三年倍增计划,为我县、我乡镇老百姓过上全国平均以上水平的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讲得不妥或不周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二篇:十八大讲稿
2012年12月20、21日,与曾主任一直参加了邹城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理论骨干培训班,听了党校乔景芳《团结奋进的大会 继往开来的丰碑》张欣莉主任《高举旗帜明确目标夯实根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宣传部孙儒主任《坚定三重自信,构建五位一体》组织部侯祥斐主任《以村级三个全覆盖工作为抓手,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四个专题报告,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解读。梁部长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央到省市都进行了宣讲培训,下一步呢就是在基层掀起学习十八大报告的热潮。十八大报告共讲了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很多,博大精深,想一下子了解根本不可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呢就把我参加学习的阅读报告及相关材料的体会给大家汇报一下。选取的角度,新在什么地方。
一、具有丰富内涵的新词语 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一、报告的主题和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十年,中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全球十佳网商孟宏伟。车祸瘫痪和弟弟 打造成百万富翁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双指标同步提出,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理念。
“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备受关注。写的很美: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二、十八大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十八大报告通篇充满新意。这是一篇创新之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创新精神。这些创新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十八大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新概括,新论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标志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部分集理论之大成,亮点多,有这样五个个方面:
1、用“四个成功”概括我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
十八大报告没有一段段地回顾历史,对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不断探索作了论述,用了四个自然段“四个成功”概括了三代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贡献:
1)这九十多年来的历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十年探索1956—1966,宝贵经验:首先这个经验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失败的教训也是一种经验。例子:《论十大关系》对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与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等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矛盾关系,提出了正确的处理原则; “一九五六年四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一套内容。”标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论十大关系》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1975年7月13日),理论准备:十年探索包含了自己的建设道路,毛泽东思想不仅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关于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些都为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物质基础:国家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基础。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体系,特别是还实现两弹一星,我们自己造出了原子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家别忘我们正是因为有了1956年到1966年十年的社会主义打下了基础,这为我们国家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十年当中形成的,没有这个底子,我们改革开放也不好再继续前进发展。正因为我们有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中国才真正告别了农业国。(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1966-1976文革”成为实践以阶级斗争为纲基本路线的一场内乱 “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件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1976年毛泽东同部分中央领导人的谈话1975年身体已经不好了,让邓小平主持政治局对文革做出评价决议,他定了调子三七开,邓小平的理由是文革打倒的对象,是桃园中人不适合做,但是明摆着邓小平的内心就是不愿意肯定,别说七分五分,三分一分都不愿意。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做了理论准备,还不只是直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和命题,但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命题,当然也提供了一些教训。我们说的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也包括反面的经验。(这样就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78年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的理论创新也和实践创新内涵也非常的丰富。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国内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赵紫阳、前苏联、东欧巨变)
4)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胡温十年的评价:新世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新起点上,坚持十年不懈的努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讲话里面有一句话:我们要永远铭记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永远铭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条道路的探索所做成的重大贡献。
2、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2011年胡锦涛“七一讲话”中刚刚提出来。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三者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个性。你弱之时,个性是“刺儿头”;你强大了,个性就是风格。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就是讲实践第一,邓小平提出来很形象的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实践第一,走一步看一步。理论特色,总结经验,更加深刻把握规律,所以我们创造了很多理论。而且我们说这个理论是开放的体系。要不断的发展,不可能是凝聚、僵化不变的。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讲民族性,是特指我国,经济文化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下建设社会主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是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不是古巴特色,不是越南特色,不是北朝鲜特色,更不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么一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不是靠写西方的高楼大厦,西方人们穿的西装,吃的西方的食物。他必然写我们中国的,这是民族特色。已故的老舍大作家早就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学尚且如此,我们搞社会主义当然要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它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进步化发展而发展。
3、科学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中国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4、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的基本要求:
八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先富带后富。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要求,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这八个基本要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一样,具体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本质的东西,因而是管全局、管长远、管方向的。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人说这八项基本要求都是老话,没有多少新东西,应该说我们党在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产生过不少正确的认识和指导方针,对推动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检验,我们过去的一些认识,有些就显得不那么正确,有的就明显的过时了。
但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扬弃和发展,一些正确的认识,始终是全党和全国人民认为是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东西,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留下的含金量都很高,可以说是真金白银,最基本的东西是最管用的东西,最基本的老话,我们永远是要坚持的。问题是怎么结合新的实际。
红塔集团,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2002年,74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橙子通过电商进京,亿万富翁,而他本人也成为励志的典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三方面的自信,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和制度的自信。
道路的自信、有定力,定力,我们说一个人他是信心很足的人。那么它首先就要定力,它不会因为有一些杂音,有一些议论就坐不住了,甚至跟着人家跑了,那叫没有定力。1980年1月16号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就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就讲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现在要衡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贯彻始终搞一件事,一切围绕一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树立起来,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他在讲到不受任何干扰的时候,还有一句话,我要买两吨棉花,把我的耳朵塞起来,所以他形象表达了不受干扰的决心和态度。后来这些讲话收在邓小平文选的时候,没有把买棉花塞耳朵这句话收进去。
理论的自信、有魄力,有魄力就是能够勇往直前。不怕,敢于向前就是因为他有魄力。
制度的自信、有能力。有能力你才能干出业绩,你干出业绩以后,人家就说你这个人自信。
2008年中央召开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大会时,胡锦涛有一个讲话,提到的“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体现了这些自信。
(二)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新定位(报告第一部分)
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这是十八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历史性贡献。概括起来有三点:
1、地位提升:对地位精辟阐述,从发展的原则—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1)确立过程
2003-07 全国“非典”会议: 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 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再次向我们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中央也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2003-10 党的16届3中全会: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
2007-10党的17大: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概括、深刻阐述和科学定义,“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将它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提并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党章》,明确将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快十年了,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经过了学习实践活动之后,不光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认同了,广大老百姓也认同了,实践当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次明确当做指导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2)具体阐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破解的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评价的分量很重。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亮点,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2、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四个更加自觉”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七大就有阐述,这一次讲科学发展观的重点跟十七大有所区别。十七大重在讲它的地位和意义,而十八大重在讲如何贯彻落实,用四个更加自觉概括了贯彻落实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这次作为贯彻的要求提出来,意义深刻,表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长期的任务。为什么强调“四个更加自觉”: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有很多不遵循科学发展观做法出现: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不遵循经济规律,搞“大跃进”的;有的领导干部搞一言堂,独断专行的;不切实际只搞政绩工程的;只顾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保护的。只顾搞教育产业化、卫生商业化,忽略了老百姓看病难,上学贵的;只抓经济建设忽略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建立起新的信念、信仰的等等。“自觉”指的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要主动、自然地把这四层含义作为第一行动准则。我们可以体会到科学发展观讲这个四层意思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那么怎么深入贯彻落实?第一句话就是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第二句话深刻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第三句话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最后一句话是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第一它始终告诉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这就很有现实意义。有人觉得我们干得很好了,没必要再这样干了;有人认为干了30多年很疲劳了,干不动了,通过这层含义我们知道,不应该悲观主义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努力。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我们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增强忧患意识。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们的调整缺少实质性进步,缺少根本性转变,对出口依赖过大,内需拉动不明显。发展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难题的根本途径,很多事关大局、事关民生的问题,不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就难以解决。经济发展上去了,国家实力更雄厚了,类似钓鱼岛的事件就会烟消云散。以人为本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立脚点,一切工作从人的方面来考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工作要讲究稳定性和长期性,而不能片面的发展。最后一点统筹兼顾发展,告诉我们要有战略眼光,要以通盘考虑,工作不要抓住一点,解决瓶颈问题要整体推进,整体带动。
3、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第一次界定:十六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亮点。
这体现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同志早在2004年初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就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4、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思想、作风的要求
“三个永无止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三个勇于”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永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五个加快”
用五个加快,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亮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也个新提法,当然也要拆开来看,改革开放我们说过,深化改革开放也说过,全面改革开放也说过,这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是第一次。我们一定要理解改革仍然是我们当代中国最强音。始终把改革开放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力争各个环节。所以有人算了一下,这次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改革被提到86次,这个频度是非常密的。频度非常高的86次提到。其中全面改革、深化改革还有十几次,五六次提到。大家想想是不是改革是中国的最强音。一个报告当中有86次提到。毛主席当年说草鞋无样,边打边做,小平同志说摸着石头过河。30年后的今天我们说深化改革,在深水区,你想摸石头也摸不着了。石头确实是在水很深的地方,摸着石头过河就难免今天想这样摸,明天想那样摸,今天摸深了,明天摸浅了,做法有些不太规范。把一些好的做法总结起来,形成制度固定下来,以后继续走的时候,就有制度做依据。就是构建制度、制度体系。这次十八大报告强调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这是顶层改革的设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反复提到加强“改革顶层设计”这一全新的概念。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来自于 “系统工程学”,其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换句话说,在系统工程学中,顶层设计是指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总的特点是具有“整体的明确性” 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按图施工”,避免各自为政造成工程建设过程的混乱无序。
从工程学角度来讲,顶层设计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例如,要完成某一项大工程,就要实现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觉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一工程学概念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是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我国目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完善,要求我们政府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谋划新的发展蓝图。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使用有一个全面的表述,概括起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导方针,明确指出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基本内容,主要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增强驾驭全局能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同时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三是实现路径,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可以说,顶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认识深化的表现,也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成熟的表现。能从战略高度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标志着中国的发展取向结束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进入一个目标明确、规划具体、战略得当的新的发展时代。
顶层设计在社会发展和管理领域的运用,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战略管理”。我们知道,战略一词的核心意思就是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性目标的设定。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则包含三个内涵:一是战略目标的规划与设计;二是战略过程的组织与控制;三是战略执行与实施。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政府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使改革与发展按照我们的预期目标迈进。总之,“改革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我国目前的“现实语境”中,表达了这样几个关键含义:一是要明确改革发展的价值,即通过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是要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从战略高度把握改革的大局和重点;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保证制度平衡;四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民生和服务推进经济持续增长;五是推进以“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为核心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改革顶层设计的提出,说明我国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加大,但也表明改革发展的蓝图和实现路径也逐渐清晰,改革的自信力和驾驭改革的能力增强,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去做,中华民族的振兴就一定会实现。
(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了新内容
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努力实现新要求,并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建成”
小康社会最早邓小平提出来的,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坪正芳的时候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0世纪“三步走”(大三步70年 80 世纪末 21世纪30到50)
21世纪“三步走”(小三步50年)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
建党100周年(2020年左右)GDP比2000年翻两番,建成惠及十亿人口的全面小康
建国100周年(2050年左右)基本现代化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建成”却是一种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法,不仅是战略上的目标,更是一份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其意义显然非同一般。
是一个重大转折和提升,确定时间界限,凸现了这一目标的紧迫性,是责任和自信的表现。变成建成给出一个时间表,就是到了2020年你必须把它建好。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五个: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上的要求。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在政治上的要求。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上的要求。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民生方面,教育,卫生。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些新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加针对发展的问题,更加注重人民意愿,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必将极大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3、收入倍增计划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今后9年年均增长7%就可实现,比较符合实际,增速也与“十二五”规划纲要一致。报告提出的另一个“翻一番”,是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要求,10年翻一番年均需增长7.2%,考虑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今后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7%,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从近几年发展实际看,实现这个目标是有把握的。
在这里的亮点和人们热议的话题是:收入倍增。8年时间,翻番幅度,举世环顾,唯有中国。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曾经指出过这样一个事实:英国用了58年、美国用了47年、日本用了34年的时间使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一倍,而中国将仅用10年就实现二○二○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喜讯,人们应该奔走相告。因为,人民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次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的收入要在十年的时间里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居民收入倍增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把居民收入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民富优先;二是用十年时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并非不可企及的“高指标”,而是切实可行、容易做到的,是中速增长幅度下的;三是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过程中,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步金生)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上都存在制约分配公平的缺陷,导致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极其重要。如果“穷人想消费但没有钱,富人有钱却不消费”,消费将长期低迷。只有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改变这种状态,才能有效扩大消费和扩大内需。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限制高收入阶层。人均收入翻番:将造就64万亿购买力,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会迈上3至5个万亿台阶。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翻一番,达到32万亿元。专家据此测算,到202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性比较大。届时,我国消费总规模将达到64万亿元。中国社科院经济和金融专家张跃文说,按照统计学规则,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应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倍增目标,虽然还很难确定届时的绝对数额,但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获得保证。
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 “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18大报告将中特社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特社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五位一体新布局,具体的内容包括在“十八大”报告的第四部分到第八部分,十七大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八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对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这几部分的内容很多,重点说几个问题。
1、经济建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当别人还没有想到时,你已经想到;当别人想到时,你已经做到; 当别人做到时,你已经做得不错;当别人做得不错时,你已经做得很好;当别人做得很好时,你已经换了跑道!邹城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四部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主线”,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提出“四个着力”、“五个更多”的发展思路,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任务。亮点1):报告提出了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理论,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三个平等”的公平竞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中国过往的发展中,虽然市场的确对资源配置发挥了有效作用,但政府仍掌握了大量资源,并且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又进一步放大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让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而政府应当做好“守夜人”,亦即执行产权保护、合同实施和适当监管的责任;政府同时在市场失灵时担任补充角色。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与市场的最基本的定位,在中国落实却难之又难。这正是深水区改革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困难。导入吴,材料:2012年02月23日 09:35来源:凤凰卫视皇甫平对话吴敬琏,20年来经济处于半统制半市场状态我们在上个世纪末期建立起来这样一个经济,大致上是一个半统治经济半市场经济这么一种状态。这样一种状态它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非常困难,在这样一个体制之下,各级政府有强大的配置资源的权力,所以要从投资主导的这种粗放的增长转向集约的增长,依靠人力资本,依靠知识,依靠技术,依靠效率,这样一种转型它就很难进行。
十八大报告在指明这个核心问题时,也从不同的角度、不用程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提出不同市场主体竞争要实现“三个平等”即“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意谓着减少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干预;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而征地问题的要害正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提出财税、金融改革,与政府改革直接相关;而提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已经对政府角色做了清晰规范。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如何对待民营经济直接相关。让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竞争,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民营企业始终是创新主体,已经中外实践所证明。可中国民营经济企业空间受限的情形近年来有增无减,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支柱性”领域的垄断态势上升。这些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中必然要面对的现实。由于国有经济与政府的特殊纽带关系,如十八大所重申“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政治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个更加注重体现从制度建设层面稳步推进的改革顶层设计理念),提出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七项重点任务。
特别引人注意的亮点有三点:一是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将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指明了正确方向。二是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等,对于保证党和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三是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从而把社会主义法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贯穿在整个报告之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讲一个亮点:健全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大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报告中的一大亮点.报告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制度下,将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必将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可以预知,十八大报告对各项改革的阐述,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将继续深化和具体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年的“两会”,上面我们说到的十八大提出的构想当会落实为具体政策。
3、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重大论断。
这一部分中的一个鲜明亮点,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吸收全国各方面意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这个概括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这样的表述,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和信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上的目标,可以最大程度的凝聚人心,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规范和追求,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公民个人道德操守层面上提倡一种精神,可以引领社会主义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概括,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二十四个字,大家反映还是长了一些,但是可以最大覆盖各方面的意见,各方面的接受程度也相对高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实践当中进一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践积极培育,使之真正成为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4、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导入:总书记十个“更”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很多的人对这样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尤其是后面的那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十七大首次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进报告,十八大报告则再次为改善民生加码,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全面部署,要求在改善民生和管理创新中加强社会建设,再次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
亮点:首次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提出“两个必须”、“四个加快”:“两个必须”即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四个加快”即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加快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从这里我们看出我党在社会建设上的新思想:从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并把“法制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也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管理这个问题上依法治国的决心,在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上正在积极往前推进。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5、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大会和报告的又一大亮点,五位一体新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亮点 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并且这次提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在“十八大”的报告当中,用单独的一个章节来专门谈生态问题。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正式写入了党章,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了,这一点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当中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放在突出的位置?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要求而作出的重要论述。
什么叫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要求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掠夺自然来获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发展迟早要吞下难咽的苦果的,而且这样的发展也是不能持续的。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过去工业化过程中间,变得空气污染,城市混乱,资源枯竭。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和征兆,我们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更加明显。目前,我们用的油、钢铁、煤炭、水泥,都占了世界消耗量的很大一部分,但是产出的总产量又不高。我们虽然GDP增长介乎接近10%的步伐,但是我们很多地方破坏了我们生态,甚至吸收了下一代的机会,提前达到现代化。(如:2011年6月,哈药集团被披露多种环境违法问题,其中恶臭气体硫化氢超发展为标近千倍。罚款123万元仅为企业年收入的万分之一)造成生态赤字,环境学家分析。你造成了生态赤字,你欠帐要还帐,如果扣除,我们GDP增长率没有那么高,可能实际只有6.5%。我们现在资源,我们资源的瓶颈越来越明显,我们资源都要依靠外面进口。比如说石油我们2011年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5.2%。那有是超过了一半需要进口。而且现在预测明年达到60%了,那么你想美国那个国家对石油的依赖很大,我们现在都超过它了,他是53.5%,我们现在是55.2%甚至明年达到60%。大家想想我们的GDP上去了,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但是这个国家搞得破破烂烂的,空气是浑浊的,河水是污染的,有臭味的,山也秃了。我们要建立美丽中国,而不是越来越丑陋的中国,我们中国不能满足一时GDP发展,要保持永续发展。它是作为四大建设的保障提出来的,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当中,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全过程。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十八大”报告当中,需要我们不断加深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是对党的基本纲领的坚持、完善和深化,这表明我们党共产党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新高度。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五大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政治层面的)是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颇有深意的是,两个“五位一体”都有一项具有净化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六)对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在总书记的报告当中关于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考和新方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在进行经济建设方面,更加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我们的经济建设不再仅仅满足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了,如何把大变成强和变成好,变成优,需要我们更多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
在政治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
在文化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相比,关于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点很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发展大繁荣更多的是一种定性化的表述。这次提出了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且有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我们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要告诉世界,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丰富。
山水是魂,文化是根。邱吉尔说,宁可失去印度,也不能丢了莎士比亚。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以民生为重点。应该说,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包括我们党代会的召开,这是件大事情,要研究大问题,但是什么叫大事情、大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我们搞社会建设看起来好象关注的是老百姓的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但是,实际上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承诺。从这一点来说,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让我们老百姓对未来生活更加幸福有了足够的期待。这些都显示出大政方针上有了新的部署。
人才使用。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王安石说“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语,传递出一种朴实的人才观——“用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七)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了新自觉(习李新政、新气象。打铁还需自身硬,12月31日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八项规定政治局带头,不用警车开道、不扰民)
1、强调一个重大策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三项重点——“一条主线”、(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三型目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值得特别关注
陈云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咱们这个纯洁性,它主要不是指年幼、年轻、没有社会关系,那种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忠于社会主义坚持奋斗的纯洁。从这里看出,我们讲党的纯洁性不是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坚定的信仰、党性、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里面就包括咱们思想的纯洁、队伍的纯洁、作风的纯洁,还有我们的清正廉洁、纪律严明各个方面。
3、创新亮点
——聚焦理想信念,突出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反腐败、严明党的纪律和维护集中统一
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整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更加科学地反腐败。领导干部是个高风险的职业。(表哥、房叔、网络视频)长期执政,权力是双刃剑,有的说是风光与风险同在,咱们领导干部一方面地位比较高,受到人民的尊重,权力也是有腐蚀性的,所以长期执政的考验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可以负责任地讲,现在领导干部出现很多的问题,跟我们现在长期执政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掌握了全国的政权,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大大小小的权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源,也就意味着财富。所以不法分子要想尽一切办法拉拢我们的领导干部,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面临的考验是空前的、严峻的。在这方面,大家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不然的话可能就会成为腐败分子拉拢腐蚀的对象,给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肃党的纪律性,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恩格斯提出的忠告,我们要经常在耳边想起,我们要作人民的公仆,不要演变成人民的主人。从这个考验来讲,纯洁性、先进性很重要。1949年初,国际友人斯诺先生在南京采访蒋夫人(宋美龄),其中有个问题是,“夫人,共产党为什么不腐败?”宋回答:“共产党干净,那是因为共产党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甜头”。甜头后面是苦头。
两任总书记连续20次出席了所有中央纪委全会并发表讲话。仅党的十七大以来的5年,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60万多件。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万多人,包括坚决查处了***、刘志军、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许宗衡等一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李春诚,雷政福,聊城的,邯单的
有人从腐败活动本身的规律来分析。第一,犯罪心理学有这样一个命题,人的贪欲总是由小到,由贪少到贪多。每次得手,都会使他的侥幸心理增长一分,胆子会越来越大,贪欲越来越重。很少有“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的。不久前落马的山东省齐河县财政局原局长任居孟就这样陈述了自己由小贪到大贪的思想演变过程。“常在河边走,那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顺便洗个脚:既然洗了脚,干脆洗个澡”。他就这样一直洗到监狱里去了。第二,腐败活动的时间越长,插手事情就越多、接触人员也越多、社会联系也越多,露出蛛丝马迹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即使他们再谨慎、狡猾,可以“滑掉”一次、二次、三次,但不可能永远不露马脚。即所谓漏网者最终难逃法网。即使有人把非法聚敛的财产转移到境外,在国际反腐败合作日益加深的今天,同样难逃法网。第三,即使搞腐败者能够“平安着陆”,但只要他的违法犯罪活动已成为既成事实,就不一定会在什么事上被牵出来。已退休8年的农业部财务司原司长孙鹤龄,就是因为 12年前他帮助“蓝田股份”上市时女儿购买内部股的案发,在他68岁时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第四,随着时间的积累,次数的积累,同时也是罪恶的积累。因此,问题晚败露比起早暴露来,对自己未必是好事,甚至是一种更大的不幸。因为,被制止的越晚,在犯罪道路上走得越远,作孽时间越长,罪孽越深重,受到的惩罚也会越重。原首都机场集团的李培英,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他就从首都机场委托理财资金中私自转出4000万元公款归还在澳门欠下的赌债,又采取降低理财利息、收益率的手段,将这4000万元打入理财亏空中,平账处理。如果这些行径 在早几年被发现,还罪不至死。第五,所谓“小兄弟”的“忠诚”,也是靠不住的。因为相互中间只有利益,没有感情;只有交易,没有奉献; 谁也不欠谁的。有位县委书记多喝了点酒,对一个承包工程的老板说:“你现在工程多了,对我不亲近了。我可以让你做,也可以不让你做!”但他做梦也没想到,那个对自己一直甜言蜜语、毕恭毕敬的老板,也会“酒壮人胆”,毫不示弱地回敬说:“我可以让你当书记,也可以不让你当书记!”声音不大,却使这位书记一下子被吓醒了酒。第六,所谓权力关系网和“上头有人”更靠不住。一些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还在台上时,纪检部门调查有关的群众举报时,人们还有顾虑,一旦他被“两规”甚至仅仅被“调走”甚至仅仅“离职学习”,权力的威慑作用就失效了。贪污受贿近两个亿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一审被判决死刑后,仍认为二审会得到改判。相信某些领导会出手相救。其实,他一落入法网,与之关系不正常的上层人物,都担心摘不清关系,避之犹恐不及,哪还会为他说情和“活动”? 他们明白,法纪之网虽然还未向自己张开,但过去同犯罪分子的来往,不会不留下蛛丝马迹。办案人员不会不在自己的名字旁边划一个问号。这时再去“活动”或与其家属频繁来往,无异“送货上门”,再傻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在另外的场合,为自证清白,表态时恐怕还要更狠地踢上几脚,赶快把他打发到另一个世界去!
十年前就有很多媒体去分析,为什么出京第一站选择的是西柏坡,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我们从哪儿来的,这条路是怎样走过来的,那么从西柏坡三百多公里到了北京,当时毛泽东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要进京赶考”,能不能考得很好呢?其实胡锦涛带着其他中央书记处成员,在十年前出外的第一站去了西柏坡,也有点重温赶考,提醒自己。而且还有一个小细节,那个时候特别强调,必须要谨慎、谦虚,同时要强调艰苦奋斗,十年后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去国家博物馆虽然很近,但是看的是《复兴之路》,同样具有十年前要重温我们从哪儿来,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更多的篇幅给了不仅仅我们从哪儿来,而是我们要去哪儿,我们怎么去。我们要去哪儿呢,习近平不算太长的讲话当中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的警示。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前所未有的接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民族复兴的壮阔历程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行进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习近平最后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三篇:十八大关于非公企业讲稿
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
(参考稿)
11月份,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我们非公企业的发展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作为非公企业的党员干部,应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态度,立足本职,立足实际,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段时间,全省上下都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电视里每天都能看到、听到这些报道。今天,我们企业搞一次集体学习,下面我想就十八大的精神,特别是与咱企业有关的精神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十八大是个怎样的大会。
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大可以说是党中央的一次换届大会,五年一次。在这次大会上,全国各地的党员选出的十八大代表,齐聚北京,研究党和国家的大事,选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十八大是一个定方向的大会。这个大会要解决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问题。这个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要继续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不走歪路,不走邪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是一个定班子的大会。新选出了党中央领导班子,班长就是总书记,还选出了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6位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
林等领导同志高风亮节,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带头退了下来。
十八大是一个定盘子的大会。十八大从经济、文化、民主、生活、环境等5个方面,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比如,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2020年翻一番,任务十分艰巨。比如,在过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上,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样,对发展的布局更加全面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愿望。
十八大是一个定调子的大会。十八大指出,我们还处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制定发展规划的总依据,总依据就是办什么事情都要立足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定目标,定规划。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十八大对非公企业讲了些什么。
一是对非公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一提法让我们心里更有了底,进一步为非公企业发展定了神、壮了胆、鼓了气、加了油。可以说,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非公企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了、舞台更加广阔了、前景更加美好了,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步子迈得更加坚实。近年来,我县坚持把非公企业党建作为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新突破口,努力创新、常抓不懈,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非公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成立了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在乡镇(街道)设立了“两新”组织党建指导站,健全完善了非公企业管理台账,明确了企业隶属关系,实现了动态管理。邢侗街道成立了非公企业党总支,由党委副书记任书记,对下属1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二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
党的工作覆盖率得到提高。在全县“两新”组织中开展了“建组织扩覆盖”集中行动和“三好、四规范”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使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企业达到应建必建,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建指导员全部选派到位,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探索创新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示范点。鼓励基层党委开拓创新,努力培树非公企业党建的新经验、新亮点。恒源街道党委、邢侗街道党委分别建立了“三包两支一扶”和 “双派、两建、五送”党建工作模式,以服务企业发展为重点,重点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人员、场所建设上加强保障力度,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通过街道党委的扶持,如意澳泰、贝依格、新宇塑编等企业党建阵地完善,设施健全,活动丰富,成为了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旗帜。
二是企业组织人员成为党代表的人数越来越多。在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就业主渠道、各类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来自这些企业和组织的优秀人员亮相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民营企业家成为党代表,始于2002年的“十六大”,有7人当选;2007年的“十七大”,当选人数增至17人;2012年“十八大”,增至24人。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目前,我国非公企业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解决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我县对非公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在今年的庆祝建党91周年大会上,有5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5名非公企业党员受到了隆重表彰。
三、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报告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果;扩大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强化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实现新突破;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彰显新优势;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政策、机制取得新成绩;党的建设和企
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齐争共创新局面。当前,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党务工作者队伍需要进一步提升。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组成人员介入时间短,对党建工作不熟悉,缺乏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经验;各乡镇(街道)“两新”组织党建指导站工作人员大多身兼多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各级选派的党建指导员随意性强,多数党建指导员党建业务不熟;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缺少专业培训,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系统了解,无法实现专职化、专业化。
其次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缺乏经费保障。多数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由企业支付,支付与否,支付多少受企业出资人重视程度影响较大。二是活动场所紧张。多数非公企业党建办公室一室多用,人员混杂,档案管理无序,制度杂乱无章,限制了党组织开展活动。三是工作氛围不浓。目前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整体氛围还没有形成,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党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对于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感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自觉思考工作和努力干好工作的动力。
三、我们要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的学习,我们要紧扣企业发展抓党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能抓出生产力。在宏观层面上,我们要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当好“导航灯”,使非公企业的发展不迷失方向、不偏离航向。在中观层面上,要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当好“智囊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推动企业科学管理、开拓市场、革新技术、节能减排、提高效益。在微观层面上,要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当好“战斗队”,组织带领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勤奋
工作,优质服务,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企业主放心、信任的骨干队伍。坚持“三个同步”。一是同步组建。把住工作源头,坚持企业注册、年检与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具备建党组织条件的同步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的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工、青、妇组织,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二是同步发展。坚持把企业生产与企业党建同谋划、同部署,围绕企业发展谋划党建工作,抓好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同步服务。上级党组织在为企业发展、职工生活、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重点提供党建工作服务,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以人为本,以服务来赢得企业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支持。
第二,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维护企业和谐开展工作。十八大报告对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紧扣企业和谐抓党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能抓出凝聚力。我们要通过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促进非公企业和谐发展。一是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党组织要依托自身的群众工作优势,主动加强与企业主、职工的沟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畅通职工的诉求渠道,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使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形成共促发展的合力。二是促进企业外部关系的和谐。党组织要积极推动企业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敦促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踊跃公益,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自身优势,努力成为非公企业与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桥梁和纽带,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非公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第三,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塑造企业文化开展工作。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能抓出竞争力。文化引领风气之先,企业文化时时刻刻影响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发展创新原则和突出重点原
则“三个原则”;重点把握总结与提炼、继承与创新和认同与认知“三个环节”;着重抓好学习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三项工程”;努力构建组织保障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三个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进文化优势,把党建工作与打造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起来,帮助企业培育先进企业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树立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充分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凝聚优秀人才开展工作。十八大报告指出:“企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紧扣凝聚人才抓党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就能抓出推动力。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非公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一是“育”好人才。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强化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增强各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二是“引”好人才,加强引才引智载体建设,努力依托产业优势打造人才优势,依托人才优势支撑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用”好人才。积极探索和建立完善适应非公企业发展、满足非公企业人才愿望的引导手段和有效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服务非公企业发展。要坚持人才强企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工作优势,推动非公企业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农村法制广播学校”讲稿之三十八
“农村法制广播学校”讲稿之三十八
如何安全消费食用农产品
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理念,指导法治实践。如东﹡﹡镇农村法制广播学校现在开始播音。
农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带来的是日常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消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广大人民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消费问题。于2006年4月29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宗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农产品分级包装与标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七个方面的制度。当前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是农产品选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此问答的形式告知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
1、什么是安全的食用农产品? 安全的食用农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目前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包括兽药或农药残留超标、动物疫病、环境因素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及人为的掺杂使假等几个方面。
2、如何安全消费食用农产品?
(1)购买: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方能上市出售,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及大型农贸市场出售的农产品受到严格检测及监督管理,一般建立了速测点,因此,在以上地点购买的农产品在质量安全上会更有保证。同时,根据历年的检测结果显示,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要高于农贸市场。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到小摊贩去购买,因为小摊贩流动性大,很难定点监管。若消费者条件不允许,附近没有大型超市及农贸市场,也应到相对定点的市场去购买,以方便农产品溯源,尽量避免购买流动摊贩所出售的食用农产品。(2)、识别: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种基本类型。消费者在购买食用农产品时,要认清产品标签上的相关的标识,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食用农产品质量鉴别方法。(3)、科学贮藏和食用:了解食用农产品的一般特性,才能做到科学贮藏和食用。比如:杨梅买回家为什么要先用盐水泡?土豆发芽如何处理才不中毒?如何把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成分降到最低?生熟食制做时为什么要分开?等等。
3、蔬菜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有何危害?
目前我国蔬菜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等。长期进食农药污染的不合格蔬菜会产生慢性农药中毒,影响人的神经功能等,严重时会引起头昏多汗、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气短、视力模糊、瞳孔缩小等症状。蔬菜是易富集硝酸盐的植物,特别是现代农业化肥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硝酸盐本身毒性并不大,但它在人体内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携氧能力,导致人机体内缺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人肠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导致消化系统癌变。
4、有虫眼的菜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经常有人会说:“有虫眼的蔬菜相比那些外观完整的蔬菜更安全,说明没有使用农药。”这其实是一个消费误区。蔬菜有没有虫眼并不能作为蔬菜是否安全的标志。有很多虫眼只能说明曾经有过虫害,并不能表示没有喷洒过农药.所以,看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不能只看它有没有虫眼。
5、购买的新鲜蔬菜应先浸泡几小时后方能食用,这种观点正确吗?
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而且大多数农药都能溶于水。因此,在洗菜的过程中,浸泡几小时与流水反复冲洗多次的效果一样,均只能去除蔬菜表面附着的可溶于水的农药残留,而对蔬菜吸收的农药基本没有太大作用。而且,如果农药残留处于一个很高水平的时候,若把这些瓜果蔬菜浸泡在水中,水溶性农药残留会溶解在水中,这样就相当于把瓜果蔬菜放在了稀释的农药当中去浸泡。由于水当中农药残留浓度高于蔬菜内部,这些农药会向蔬菜组织内部渗透,造成蔬菜组织内部农药残留的增高,使蔬菜污染加重,反而对身体不利。因此,不推荐把新鲜蔬菜浸泡过长时间的洗菜方法,不仅不能达到更好的去除农药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蔬菜品质,如有必要,可采用流水多次反复冲洗后再浸泡少许时间的洗菜方法。
6、家庭中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的简易方法有哪些?
流水冲洗加浸泡法: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反复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15分钟后再用流水冲洗两三遍。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冲洗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流水冲洗加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去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5到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到5遍。去皮法: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可用于苹果、梨、黄瓜、胡萝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储存法:农药在存放过程中随时间能够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适于南瓜、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果菜。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可加快分解。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到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洗一二遍。
7、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如何?
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来说较好,从我们连续三年的大米质量普查结果看,本县的大米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0%以上,高于省内普查的平均水平;2003年至今的蔬菜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的情况是:入市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2003年为86.0%;2004年为92.5%;2005年为96.1%;2006年为98.5%、2007年为99.1%。今年1-6月定量检测蔬菜样品114个,合格率86.8%,比上年同期下降近10个百分点。超标农药品种为: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对硫磷等;定性检测蔬菜样品3045个,合格率100%,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但是随着高温多湿季节的到来,田间病虫害发生量增大,农药使用频繁,往年从7月份开始,我县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定量检测结果比6月份前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定性检测结果比6月份前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
第五篇:学习十八大新党章精讲稿
学习十八大新《党章》精讲稿
给自己放假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那么新党章究竟新在哪里?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
一、什么是党章
章程:章程是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党章:党章是党的章程的简称。它是一个政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大法的效力。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它的内容上要是规定党纲、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义务、党的纪律等。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章程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制定并于1847年11月 19到12日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表大会上通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章程,是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其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章程》。
二、党章是党的历史的辉煌见证 一大党纲:提出党的政治主张。1921年7月,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以高度凝炼的文字确定了党的名称,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大党章:制定党内纪律规范。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们党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二大党章把“纪律”单独列为一章,详细规定了党内的纪律规范,以及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这表明,在严酷环境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
三大党章:严格党员发展程序。1923年6月,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党章:重视党支部的作用。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五大党章:提出党的组织原则。1927年6月1日,由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是唯一的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省委、市委或县委、区委)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并明确规定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这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团(即党组)的设置及其职责;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等等。这部党章对于革命危机时刻巩固党的组织起了一定作用。
六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完善。1928年6月至7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中,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郊外一座旧式贵族庄园里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六大通过的党章具体规定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七大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七大党章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一次增写了具有深刻内涵的总纲,明确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增强了党章的理论性和指导性;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第一次对民主集中制作了科学表述;第一次把“四个服从”载入党章。
八大党章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
九大至十一大党章:失误和挫折。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也遭到严重挫折。在这20年当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错误的痕迹。十二大党章: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1982年9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和两年徘徊之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制定的十二大党章,最具特色之处是: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增加了禁止个人崇拜的内容;增加了“党的干部”一章,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十三大修正案:突出改革和制度建设。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十四大党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五大党章: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十六大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这部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具有丰富内涵的党章,总共有60多处改动。
十七大党章:首次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新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精辟概括,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包括:军队建设、民族、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四、十八大党章新在哪里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通过这次修改,党章更加完善,必将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附录:具体修改章节
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强调,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其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表述。
突出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对党员和干部新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对党的基层组织新要求。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一句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