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上学期业余党校解读十八大讲稿
2012届上学期业余党校解读十八大讲稿
湖州一中
赵祖明
一、关于党代会的常识。
1、十八大的全称。
十八大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几大,是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2、“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例如现任中央委员会是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所以称为“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3、中央全会开几次?
中央全会 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中央委员会在五年里开七次会,并不是每年一次!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七中全会”等。“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其中,一中、二中和七中不是常规会议。一中全会主要是选举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包括选举中央政治局等;二中全会在第二年的人大开幕之前,决定国家领导人人选;七中全会则在下次党代会前夕召开,筹备党代会的各项事宜;其他每年一届的中央全会,是常规会议,通常都是研究当时的重要问题。注意,七中全会、党代会和一中全会这三个是连着开的!加上三、四、五、六中全会正好够一届五年,一年一次。
党代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一般都是每年十月份召开。
4、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5、十八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 2270名
1.推荐提名。推荐提名从基层开始,所
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加。2.组织考察。实行差额考察和考察预告。
3.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并公示。
4.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
5.选举代表。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工委扩大会议),按多于15%的差额比例选举出席十八大代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要由十八大代表资格审 查委员会对代表进行资格审查。
6、十八大召开的一般程序?
二、关于十八大主题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关于十八大报告的“新看点”
1、“生态文明”——位置更突出
胡锦涛指出,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表明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外,社会主义建设已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2、“大国防观”——领域更广阔
十八大报告强调,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专家认为,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海洋等国防新领域,凸显了立体式的“大国防观”。说明中国的国防正在从以陆上疆界防御为主,向海、陆、空、网、太空“五维空间”拓展,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未来中国在加强陆上国防建设的同时,将更加重视发展高科技领域国防军事能力。
3、“中国道路”——表述更清晰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作了清晰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具体阐述,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总任务,并鲜明点出八个“必须”。
十八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体系、道路都做了理论阐述,反映了理论连续性、政策连续性和信仰坚定性。
4、“核心价值”——内涵更明了
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章节中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在党的报告中出现,而报告中的“三个倡导”更是廓清了未来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所关注的思想点,为下一步产生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5、“经济改革”——笔墨更浓重
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是“兴国之要”。其中,对非公经济、民营金融机构、实体经济发展均有明确支持论调,政策也更为有力。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更是正面回应民声。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绩,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是其中一个主线,也是经济界最为关心的问题;打破垄断,降低民间资本准入的门槛更是企业一大关切。“报告既包含对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判断,也有短期应对经济周期回落的政策含义在内。”
6、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7、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8、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 3 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9、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一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10、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第二篇:机电工程系学生业余党校 十八大报告解读 发言稿
十八大报告解读
11月8日到14日,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紧紧围绕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围绕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开展进行。
在十八大开幕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十八大报告是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的报告,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报告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十八大报告全文包括十二大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原原本本地研读全文,把握重点,深刻理解和把握报告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为便于学习和把握十八大报告精神,可以通过数字把十八大报告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和概括,如“一个主题”,“两个百年目标”,“三重自信”,“四个特色”,“五位一体”,“六个重点”,“七项任务”,“八项基本要求”、“十个方面成就”、“24字概括”等。
“一个主题”
大会主题,是大会的旗帜、灵魂,也是大会精神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这次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紧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大会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全局在胸、纲举目张,才能高屋建瓴、全面贯彻。
这个主题,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举什么旗。这个主题,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走什么路。这个主题,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这个主题,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今后5到10年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的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
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在把握十八大主题时,应该特别注意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定位。
党的十八大郑重决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大会主题中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由以往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为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看,我们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还将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巨大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从党的理论发展来看,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包括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核心内容包括: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民族、祖国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有利于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两个(百年)目标”
面向未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格外令人瞩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改,却是质的飞跃,“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十八大报告还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务实选择。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完全有智慧、有能力兑现自己的庄严承诺。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即“两个翻番”的目标,是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一脉相承的。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难发现,十六大强调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十七大强调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十八大既考虑了经济总量目标,也考虑人均收入目标,将经济总量增长最终落实到城
乡居民收入增长方面,这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1年我国GDP总量折合美元已达72982亿美元,从2002年的世界第六变为世界第二位。从人均GDP看,已经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我国将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总量目标和人均收入增长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1.52倍和0.97倍,年均分别增长9.66%和7.04%。而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只需要比2010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7.2%就可实现目标。虽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比过去10年年均增长速度快了0.16个百分点,但今后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支持力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会继续延续近几年加快增长势头的。
“三个自信”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0年来的发展进步、伟大成就,让我们增强了这种自信的底气。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
“三个自信”,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刻、全面的解读。报告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并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这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才开辟出来的一条现代化道路,需要倍加珍惜。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华民族的无数有识之士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发奋努力,但收效甚微。历史证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选
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曾经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也走过不少弯路,这就是仿照苏联模式,加之我们缺乏经验,造成了现代化建设中的不少失误。改革开放后,我们决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新思路,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受人尊重,享有尊严。中国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只有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这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它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又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实践证明,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只有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这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套制度体系既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又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其中包括我国现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制度体系。实践证明,这套制度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潮流,有自己的优越性。大家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发实现的,其显著特征是自由主义盛行。例如在经济上实行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等。因此,这种自发的现代化道路不仅经历时间很长,有的花了数百年时间,而且伴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激烈的阶级斗争、野蛮的殖民侵略乃至极其残酷的世界大战。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正义斗争中应运而生的。但是,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其显著特征是权力过分集中。例如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这种政府过分控制的现代化道路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成效,但由于统得太死,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最终导致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还积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成分,逐步形成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一元主导,多样并存”。例如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基本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在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样性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这是一套既有自由又有管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新制度,包含着很多新做法、新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认识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三个维度努力,缺少任何一个维度,对它的认识和实践都会陷入片面。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道路、理论和制度,需要继续披荆斩棘,不断开拓新境界。毋庸讳言,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许多问题、考验和危险。如干部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收入差距拉大等。但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而是支流;而且,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要靠深化改革,而不能走回头路,更不能走邪路。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才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满怀豪情地推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日出。
“四个特色”
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所谓特色就是别人没有、或者别人虽有但自己更为突出的东西。自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之后,“中国特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越来越细。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是十八大新的提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各有各的针对性,回答了“中国特色”的具体含义。我们强调实践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不从本本出发。我们强调理论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重视理论总结、理论创新、理论应用。我们强调民族特色,是尊重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国情。我们强调时代特色,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践特色是指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序渐进,我们最初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干起来的。理论特色是指我们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有机体。民族特色是指从中国国情出发,围绕中国人民的具体需要,植根于中国文化;时代特色是指符合时代要求,围绕时代矛盾问题,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引领时代。通过丰富这些特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区别,从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五位一体”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日益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在建设“两个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成了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为什么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呢?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些年来成就巨大,但是在成就巨大的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但是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如何让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伴随的是生态良好,就像胡锦涛同志在报告里所讲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靠什么?要靠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我们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在文化建设方面,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相比,关于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一点很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发展大繁荣更多的是一种定性化的表述。这次提出了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且有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我们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要告诉世界,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丰富。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六条措施”(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可以说具体实在。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的表述中,“更高质量”成为亮眼的词汇。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人们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工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加强等因素。让老百姓不仅有饭碗,还要端上好饭碗,工作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这是党中央的庄重承诺。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大报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医改的目标,而且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七项任务”(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以下重要任务: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八项(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看起来都是一些老话,但却像陈年老酒那样香醇,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历史的结晶。它的提出,与以往我们党提出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具有共同的实践源泉、目标指向,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高度清醒和自信,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一系列基本遵循,指导我们不断谱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十大成就”
十八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界各
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十八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这一部分既坚持了过去加强党建的好传统、好经验,又结合时代特征,有了许多创新。可以概括为5个看点:明确一个新要求、做到两个坚持、树立三种形象、增强四种能力、加强五大建设。
1个新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3种形象: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4种能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5大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历史进程,看我们党是如何把握大局、开创新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10年“文化大革命”灾难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政治动荡积重难返、人民温饱都成问题的颓势下,我们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基本命题,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团结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使我们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了出来。这是新时期第一个“10年”。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风云变幻中,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曲折和国内政治**的严峻局面下,我们党又坚决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从而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这是新时期第二个“10年”。
在世纪之交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及南海撞机,中国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战略抉择,美国发生“9·11”事件,在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我们国内重大自然灾害,这一系列严峻挑战和考验面前,我们党又沉着应对、趋利避害,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奋力推进实践、理论、制度创新,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重要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此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并且下大功夫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从而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新时期第三个“10年”。
综观新时期这三个“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两方面的伟大成果。一个是实践方面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成果,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方面的伟大成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集中起来,就形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xx职高第xx届学生业余党校结业典礼
xx职高第xx届学生业余党校
结业典礼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在校党支部、团委的精心组织和学校相关部门及老师、同学们的支持下,xx职高第xx届学生业余党校至此落下帷幕,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本期业余党校结业典礼,参加典礼的领导、老师有:校党支部委员、副校长xx同志;校党支部委员、副校长xx同志;校党支部委员、校办主任xx同志;校团委书记xx同志。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从进入培训班那一刻开始,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就一直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从端正入党动机,到引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向,老师们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关注我们的成长,指导我们的学习。请全体同学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首先,请全体起立,奏《国歌》,请坐。
报名参加本期业余党校学习的学员共有名,最终通过各项考核,顺利结业的有名,下面请xx老师宣布结业学员名单,请xx老师颁发结业证书,请报到名字的同学上来领取。(让我们以掌声向以上同学表示祝贺!)
在结业的学员当中,经过评比,共评选出位优秀学员,他们是:
下面有请xx老师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请报到名字的同学上来领取荣誉证书。
(祝贺他们。)
下面有请xx同学代表本期业余党校全体学员发言。下面有请校团委书记xx老师为大家讲话,大家欢迎。
谢谢老师。xx老师在讲话中,给我们以鼓励和期望,作为积极要求入党的先进分子,通过业余党校的学习,使我们离党组织更近了一步,但这只是开始,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更快进步,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光荣的组织。
下面我宣布:xx职高第xx届学生业余党校结业典礼到此结束。请领导和老师先行离场。
第四篇: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十九届一中全会解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一批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同志从党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批德才 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
这是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是 一个人民可以期待、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央领导集体。选举结果充分 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朝气蓬勃、兴旺发 达。全党同志深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 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像习近平总书记 记强调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那样,在新时代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必须有坚强 有力的领导核心。今天,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 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党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 央领导集体。坚决維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 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才能凝聚中央委员会、中央 政治局成员的智慧,凝聚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凝聚全党8900多万党员的智慧,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五篇:龙台中学第十四期业余党校 讲稿
龙台中学第十五期业余党校 讲稿
第一讲 入党的必要条件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了解入党的程序、条件,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以促进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业余党校学习班的要求
1、纪律要求:上课认真,不得交头接耳。无故缺勤一次即取消学习资格。
2、学习要求:认真作好笔记,不定时向学校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
3、学习考勤:每班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考勤并于每次学习结束时以书面形式上报。请假的必须具备书面假条并由学校领导或班主任批准签字。小组长还要负责收发笔记本等。
4、业余党校培训程序:
各班推荐-学校支部审核-组织党校学习(2年)-结业考试(闭卷)-发结业证书(评选优秀学员)-批准优秀的同学入党
5、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笔记成绩 第一讲:入党的必要条件
一、端正入党动机
1、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共产党党旗旗面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底色为红色,上有由黄色的锤子、镰刀交叉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入党的条件
1、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2、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3、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
4、愿意执行党的决议;
5、愿意按期交纳党费。
三、发展学生党员的基本要求
1、思想成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的动机端正,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成绩优秀,学习勤奋认真。
3、待人诚恳,群众基础好,能起带头作用。
4、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工作积极主动。
5、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生活严谨。有处分未撤销的同学暂不予考虑。
6、党校培训结业,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思想汇报材料。
7、对于一些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如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和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干部,或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同学,可以作为入党优先考察的对象。
四、入党程序
1、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2、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并考试合格获得结业证书;
4、经本人申请,党员提名和团委推荐,并报送相关材料,学生党支部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候选人;
5、群众基础调查(一般问卷形式调查和听取所在班同学的意见);
6、党支部讨论;
7、经党支部委员会审查批准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
8、对重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
9、经党总支委员会审查同意批准通过;
10、填写入党志愿书;
11、召开学生党支部大会表决并形成决议;
12、经党总支委员会审查批准,成为预备党员(一般预备期一年);
13、提交转正申请及自查报告材料和调查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各方面表现;
1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转正并形成决议;
15、经党总支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报请校党委组织部备案,正式党员。
五、如何书写入党申请书
根据党章规定,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可分为口头和书面申请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
一、入党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
(一)标题 居中写“入党申请书”。
(二)称谓 即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或“××党支部”,加冒号。
(三)正文 主要内容包括:
1、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写这部分时应表明自己的入党愿望。
2、个人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主要表现情况。
3、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四)结尾 主要表达对党组织考察的心情和愿望。一般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或“请党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等作为结束语。全文的结尾一般用“此致,敬礼”。在申请书的最后,署名和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下一行写日期。另外,为了使党组织对自己有较全面的了解,申请人可另写一个附加材料,将个人的履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写清楚。将自己的政治历史情况和奖惩情况也要写清楚。如果自己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人政治历史情况比较复杂,或受过刑事或其它重大处分,也应实事求是地写出。
二、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认真学习党章,掌握基本精神,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知识的理解。
(二)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不要以旁观者身份一味评论别人。
(三)对党忠诚老实,真实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思想情况。
(四)申请书要写得朴实、庄重,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对基本写法正文中各部分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
六、怎样书写思想汇报
一、写思想汇报的目的和意义
要求入党的同志(包括预备党员)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这是培养自己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思想汇报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经常向党组织汇报。为了便于党组织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申请入党(预备党员)人员的思想状况,提倡写书面思想汇报。当然,也可以进行口头汇报。
二、通常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
(一)标题。居中写“思想汇报”。
(二)称谓。即汇报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三)正文。个人思想汇报,是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情况。具体内容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
(四)结尾。思想汇报的结尾可写上自己对党组织的请求和希望。一般用“恳请党组织给予批评、帮助”或“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等作为结束语。最后,一般居右署名和注明汇报日期。
三、写思想汇报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是真实思想的流露,最重要的是真实,切忌空话、套话、假话,做表面文章。
(二)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状况,集中新体会和认识深刻的一、两个方面的问题谈深谈透,不要罗列多个方面的问题泛泛而谈。
(三)要密切联系自己思想实际,不要长篇大段地抄录党章、报告、领导讲话和报刊文章的内容,防止形式主义。
(四)要实事求是,对自己做一分为二的评价,不但要肯定自己的成长进步,而且要找准存在的不足,敢于向党组织暴露缺点和问题。
党组织不能简单用思想汇报次数的多少衡量一个人是否积极靠近党组织,但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讲,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是加强同党组织联系,增强组织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申请入党的人应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七、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几点要求
1、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标准;
2、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3、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4、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决同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5、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