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

时间:2019-05-14 19:0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规矩不成方圆》。

第一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岁末谈规矩

(2007-02-05 22:06:00)

转载 11人次]

文/魏琳琳

近日,读到了朱新月和杨金贵两位老师合作的新书《追随者》,并且有感于不久前中国足坛牛人中箭落马、官二代牛人“我爸是李刚”的荒唐叫嚣,以及诸多的足球袭裁门、德云社整顿门等事件,引发了我对国人规矩意识的一些思考。今整理成文,以与大家共同探讨。

红绿灯坏了,十字路口成了临时停车场,豪车华骑堵成一片。平时,遇上红灯,有些人会骂娘。这时,没有红灯,所有人都骂娘。

红绿灯,就是规矩。没有红绿灯,就没有秩序。固,有规矩,才能有秩序。

何谓规矩?

规矩就是行事、为人都必须遵循的一定的规则、标准和法度。规矩有大小之分,个人有原则,企业有规章,行业有规范,社会有制度,国家有法律。但当你处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中时,个人规矩就必须服从群体规矩,除非你的个人规矩毫不妨碍群体规矩。比如,江湖规矩,是江湖儿女就得遵守江湖规矩,否则,就会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规矩无形,可以外化为显性的文字,如成文的制度法律,但更大部分则表现为隐性的风俗习惯、文化氛围。比如,企业文化,其实便是企业内部约定俗成的一些习惯,是企业的规矩。

有规矩的时候,偶尔会感觉束了手脚、误了效率,但没有规矩之后,你才发现大家会变得手足无措,局面会变得杂乱无序,效率更无从谈起。

规矩就是火炉,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感觉温暖、感觉踏实。可一旦触碰,便会烫手、便会受伤。

这,就是规矩。

规矩具有公共性,它不是为某一个人定的,而是公共消费产品,既不排他——一个人消费不能排除他人消费,也没有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它要求一定范围内群体成员共同遵守,规范的是群体所有成员的行为。

但规矩又具有倾斜性,因为大部分规矩不可能照顾到群体每一个人的利益,很多都是根据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制定出来的,因此规矩通常都是支持和保护群体多数人的利益,而少数人的利益就有可能会受到损害。比如,触碰火炉的那些人。

由于规矩的公共性使得每一个群体成员都必须面对规矩,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则使得每一个群体成员都必须面对规矩的倾斜性。规矩的公共性是其倾斜性的基础,规矩的倾斜性又是其公共性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一个群体中,首先你需要了解和遵守规矩。其次,当你的个人利益与群体规矩发生冲突时,当你被规矩烫伤了手时,你最先需要做的不是埋怨规矩,而是省视自己是否不小心成了那个“少数人”。

这,就是规矩。

国人最善于立规矩,这从老祖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中就可以感受到,从中国历朝历代颁布的卷帙浩繁的律例中也能感受到。但国人又最善于破规矩,因为我们讲究“灵活变通”,讲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究“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所以,我们极少惩罚破坏规矩的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规矩无用”。几乎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破坏着规矩,区别只是有没有人管,是否被抓到。

没有被抓到的人越多,不守规矩的人就会越多;被特殊处理的人越多,有特殊理由的人就会更多。

而不遵守明规矩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催生出“潜规矩”。比如不乱变道是明规矩,但是乱变道的人多了,不乱变道的人反倒成了傻瓜,于是乱变道成了潜规矩;排队等候是明规矩,但是插队的人多了,老实排队的人反倒成了傻瓜,于是乱插队成了潜规矩;不拿回扣是明规矩,但是拿回扣的人多了,不拿回扣的人反倒成了傻瓜,于是拿回扣成了潜规矩……

更严重的是,钻规矩的空子。比如未实行实名制火车票,就催生出队伍庞大的黄牛党;比如世博会上的绿色通道,就催生出众多的假孕妇、超巨婴和伪老人……

破坏规矩的现象没有被惩罚,反而享受到种种便利,那就怪不得原本守规矩的人也渐渐变得不守规矩。

但后果是,“潜规矩”多了,钻空子的多了,秩序就会乱,人心也会乱。因此,想要秩序,我们就必须维护规矩。

很多到过国外的人会讲,外国人素质高、讲规矩。其实,并不是外国人天生比我们更守规矩,而是规矩对胡来的惩罚更加严厉。国外某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判例,我们也时而听闻。比如,在国内乱停车辆只是违章,在国外却可能是违法要上法庭;又如,在国内随地吐痰基本无人能管,在新加坡随地吐痰者第一次会被罚款600美元,第二次会被罚款1200美元。有人戏称新加坡是“罚款之国”。然而,正是这些严格的法律规定和不折不扣的执行,使新加坡的社会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成为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

在惊诧外国人“小题大做”之余,我们是否能感受到他们对规矩的敬畏和维护的决心?

规矩当然可以有灵活性,但这灵活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前提:一,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的偶尔为之;二,有充分、合理、令人信服的理由;三,不影响规矩的执行,不影响集体、他人的利益。随意滥用“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是对规矩“灵活性”的曲解,是对规矩“约束性”的削弱,也是一种浅薄无知的没规矩的表现!

这,也是规矩。

国人对规矩的遵守还有种奇怪的心理,即:两个人同时不守规矩,其中一人被抓被罚,那这一人定会不服,一定要看到另一个人同样被抓被罚才会舒心。

不难理解,追求公平嘛——别人坏规矩不受罚,凭什么只罚我一个? 然而,大家不愿意承认的是:罚不罚别人是执法的问题,你本人该不该罚与罚不罚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你闯红灯,交警没抓到你,是你的“幸运”,但不说明你不该罚。交警抓到你,罚是应该的,没被抓到的人也只是暂时“幸运”了一把。所以,只要你闯了红灯,认罚就是,管别人闯不闯和罚不罚,没有意义。

同样,杀人偿命。你杀了人,就做好随时偿命的准备。抓到你了,认命就是,你难道要跟公安机关和法院申诉说:别的杀人凶手还没抓到,为什么只抓你要你偿命?

执法不公,可能是执法部门能力不足,或是徇私舞弊,或是形势所限,自有执法部门的上级去惩罚它,它要承担执法不公的责任。但这并不能抵消你的责任,你照样该罚,照样还是要承担破坏规矩的责任。

这,还是规矩。

国人对规矩的遵守怀有的另外一种奇怪心理是:不知者不罪。听起来有理,细究起来却不尽然。古人讲不知者不罪,实际上多指一些礼节上的行为,比如对某地风俗习惯不知晓,冒犯了当地人,可以说不知者不罪。但这并不能成为破坏规矩的借口和理由,因为有些“罪”,是你知不知道都没有办法减轻恶果、都必须承担责任的。

比如,我国法律界有项原则叫罪刑法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反之,只要法有规定,而你触犯了,那么不管你知不知道,都为罪,都要受到惩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恶意杀了人,他辩解说我不知道杀人犯法,会不会因为“不知者不罪”就免除对他的惩罚呢?

再者,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对于具体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是应该很“知道”的,比如说,偷盗、抢劫、谋杀等。有一句话叫“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个底线是正常人都心知肚明的,哪怕你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同样,具体到企业来讲,企业正常的规矩就是职业道德的底线。而这些底线是一个正常的员工自然应该知晓的,不管企业有没有明文,或是宣传到不到位。比如:不迟到早退,缺勤应请假,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拿回扣,不泄露企业机密,不出卖公司利益……

如果你是企业员工,而你触犯了这些底线,那么讲不知道或者讲没看到明文规定,是毫无道理可言的。

应该明文的没有明文,应该广泛宣传的没有广泛宣传,企业可以惩处责任部门。但这些,都不影响“员工应该遵守企业规矩”这一铁律。当然,企业规矩违背法律、违背常伦的除外。

次者,普法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但主动了解法律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理,普及公司规章也好、制度也好,是相应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但主动了解公司规章制度以便遵守则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普法可以公示、可以通知、可以讲座,可以用典型案件来警示。但公民若是自己对之置若罔闻,那国家也没有办法把这些硬塞进每个人的脑子。

企业宣示公司规章制度也有很多种方式,培训、开会、上下级交流、公示、通知等等等等,但员工要有这个意识去关注和接纳,才能做到链接无缝。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坏了规矩,第一,不必强调诸多理由;第二,不必过于介意别人坏规矩的结果;第三,做好随时被抓受罚的准备;第四,可以建言献策,推动规矩体系的完善。

但,不必抱怨,不必委屈。这,照样是规矩。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回到企业建设、团队建设上来。那么具体到一个企业或团队来讲,规矩并不是扼杀创新,规矩也不是各自为政,规矩其实是创新的一个基础和平台,是协作的一个前提和背景。

在团队中,最优秀的人,一定不是最个人主义的人,而肯定会是那个把组织纪律和秩序与个人自由结合得最好的人。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忠诚负责任的员工。对团队而言,没有规矩,便没有了一切。

联想集团要求员工做任何工作都要遵循三条准则: 第一条:如果有规定,坚决按规定办。

第二条:如果规定有不合理处,先按规定办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条:如果没有规定,在请示的同时按照联想文化的价值标准制定或建议制定相应的规定。

将“如果有规定,坚决按规定办”这个准则排在第一位,体现了联想从严治企的“带兵”原则。其目的就是,员工在公司做事情,必须要严格执行规定,不能因为觉得规定不合理就蔑视它,就随意变通。因为,遵守哪怕是不合理的规定也比员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重要得多。合理的要执行,“不合理”的也要执行;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

组织规矩,说的再具体一些,团队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

这——就是规矩。

衷心希望,国人都能够对规矩多些善意地利用,少些肆意地蹂躏;多些巧妙地创新,少些恶俗地曲解;多些真正地敬畏,少些无知地轻践……

第二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要遵守各种法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我们的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想这就是市所谓的言传身教吧!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在教师这一职业上是十分恰当的,老师是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具体体现在育人方式、穿着打扮、仪容仪表上,只有老师做到了,做合格了,老师才会有权利要求自己的学生。

第三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

中学生法制教育讲座

射洪县金华中学

雷小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则不成社会”。法律就是调整各种行为的规则!今天我们就中学生犯罪方面的原因,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以及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和大家共勉!

一、首先我讲讲中学生犯罪方面存在的原因及中学生表面出现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我们知道任何现象的再现,发生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即我们在哲学中所讲的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同样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家庭教育不当;二是学校管理不当;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主要是“三厅两室一吧”的影响,即“录像厅、歌厅、卡拉OK厅、台球室、游戏室、网吧”)在这里就不做具体的剖析了!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主观上原因即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如果心理不健康或心理扭曲,那么,就会造成行为的失控,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挖掘这些问题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厌恶学习

这些带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几乎都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不交作业,对所学内容反映迟钝,情绪消极,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班级学习后进的学生。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轨迹是怎样的呢?是厌恶学习——扰乱课堂——师生、生生间关系紧张——逃学、旷课——结交不良伙伴——不良的消费观念、哥们义气、还有腐朽的生活方式(吃喝玩乐,寻求刺激)等等——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最后有的进入工读学校学习,有的甚至直接被判刑,有的进入少管所接受履行。

案例:某学生万某,在学校学习期间,厌恶学习,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旷课,在校外结交了一伙朋友,他就和这些朋友拜把子,依仗这伙朋友,长期向学校的学生收保护费,累计人民币1500多元,后来被强行收保护费的学生由于不堪重负,向家长说明了情况,家长到派出所报案,最后这个万某被送入工读学校学习。这里我要提醒所有的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同学们一定要向家长、学校反映这个情况,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千万不要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他们要多少给多少,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全法权益不仅不能得到保障,而且也助长了这问题学生的嚣张气焰,希望同学们吸取经验教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二)、逆反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态背离的心理反应,如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根本不听,甚至进行顶撞,家长、老师要求做的他不做,家长、老师不允许的,反倒产生强烈的好奇,非去体验不可。尤其是对老师的帮助教育也不愿意接受,抱怀疑的态度,认为老师的批评帮助是老师看不上自己,所以就和老师对着干,在班级、在学校称王称霸,比谁厉害,谁能气老师,顶撞老师。最后,严重扰乱学校秩序,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案例:某校学生彭某,16岁,在校不好好学习,经常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秩序,辱骂班主任老师,老师根本教育不了,就把他请政政教处。可是,他仍然不思悔改,任然我行我素,一脚踢坏政教处的门。最后,学样报案,他被派出所送到了少年管教所强制接受教育。

同学们,这种逆反心理好还是不好呢?如果同学们现在出现了这种心理,是不是应该克服?其实,我们的家长、老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行为好,品德好。有谁希望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违法犯罪呢?同学们一定要一颗感恩的心去正视家长、老师善意的批评和教育。家长、老师的社会经验比你们丰富,你们应该积极的接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和帮助,不能用敌意、反抗的思想和行为与家长和老师对抗,如果这样的话,最终受 2

害的就是那些不接受老师家长批评教育的同学,他们一定自食恶果,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古训说的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盲目模仿心理

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还处于不定型期,那么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的模仿心理,往往与逆反心理相伴随,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曲直,对正面英雄的行为表现不以为然,但对一些影视或者传媒中报道的反面人物的行为却十分赞赏并盲目模仿:如模仿影片中的黑社会老大,拜把子、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有的模仿成人犯罪手段,从中寻求,体会刺激;有的模仿成人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的不良需求。这些心理都是不可取的。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悬崖勒马,那么你就会走入违法甚至犯罪的深渊。

如某中学新生金某,入校前不满十四岁,在校期间经常携带管制刀具,称王称霸,以黑社会老大自居。一天,由于与邻班的一个男生发生口角,两人约定在男厕所决斗。他带着管制刀具赴约,见那个男生后疯狂的向那个男生身上捅去,那个男生见势不好,扭头就向教室跑去,可他还是没有放过这个男生,一路追过去,一直到教室门口他还用管制刀具扎那个男生。那个男生最后因为多处割伤而造成重伤。而金某,因为不满14周岁而免予刑事处罚,但其监护人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赔偿对方损失。

案例:去年三月天津警方快速破获了一起命案:两个14岁的少年预谋后,持马刀和绳索杀害了一名13岁的学生,动机仅仅是为今后闯社会“炼胆”。事后两人都坐在牢房里非常后悔说:“当时我们只是想到好玩,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我们多么后悔呀!”但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一句话“你们可以后悔!你们可以在学校后悔!你们可以在路上后悔,也可在家里后悔,但是,你千万不能在监狱里才后悔!”

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盲目的崇拜影片里面的那些黑社会老大会使我们失去学习的动力,生活的方向,做人的准则。如果一意狐行,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四)、不良嗜好

未成年人过早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容易养成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赌博、玩电子游戏机,特别是迷恋网吧等等。同学们,如果我们一旦被网络或游戏所控制,重度成瘾者就如同吸鸦片一样,会对你的身体、精神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使你走上犯罪的道路。科学研究发现,上网或游戏成瘾危害极大。首先,电脑游戏阻碍了青少年大脑的正常发育。其次,上网对青少年的行为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青少年容易模仿武侠和暴力片中的情景,用武力或暴力来获取想要的东西。研究表明,经常上网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更有侵犯性,行为粗野,对人冷淡、挑剔,缺乏助人行为,对自己不负责任。网上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尤为严重,青少年处于青春萌动期,上网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道德败坏,走上邪路,甚至引发犯罪,更可怕的是,未成年人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造成精神恍惚,最后失去自己的宝贵生命!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被告人李某,男,16岁,初中文化,是某某学校学生。李某的父母看着儿子渐渐长成一个个子高大、相貌英俊的小伙子,心理别提多欣慰了,他们为儿子描绘了这样的一幅人生蓝图:等高中毕业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边工作边读书,继续深造,为以后的人生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看起来是这样的顺理成章,美好的明天似乎在向李某招手。年纪小一些的时候,他把省下的零花钱拿去玩游戏,花光了钱,也就罢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某的游戏瘾也越来越大,一点零花钱已不够他的花销了。李某在游戏室里认识了王某,在两人没钱玩游戏时,王某常有意无意地说要去弄点钱来用用,于是有一天,王某提出去弄点钱时,李某就非常默契地同意了。尽管他心里并不十分清楚如何去弄钱,但他也知道弄钱的方法肯定并不光明正大。李某永远不会忘记他第一次盗窃作案的情景。那天他逃学了,和王某一起 4

到了一个工厂的宿舍区,捅开了一户人家的房门,盗窃了金戒指、金耳坏等物品,销赃后把钱分了。第一次作案得手,李某胆子大了起来。之后有了第二、第三次,第三次参与盗窃的数额达2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伙同他人盗窃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李某作案时未满18周岁,认罪态度好,依法应从轻处罚。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十七条三款的规定,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李某拿着判决书,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最受打击的是李某父母,他们的心在李某被警察带走的那一刻就碎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来,平时机灵乖巧的儿子竞会涉嫌盗窃。然而铁的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坐在囚车里的李某眼前不断闪现着父母那绝望的眼神,他以无比悔恨的心情追悔着自己的行为。这一切本来就是可以不发生的啊!李某的耳边回响着法庭上法官对他的谆谆教诲:“第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迷恋电子游戏;第二培养严格的自控能力,决不做违法犯罪的事;第三,交友要交品行好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才是人生的财富;第四,认真改造,好好学习,浪子回头金不换。”

(五)、虚荣心理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往往与虚荣心理联系在一起。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自律自控能力,经不起不良诱惑。他们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在学习上往往向学习差的学生看齐,他们的兴趣指向出现偏差。不是注意哪些学生学习好,品德好,行为好。而是注意哪些学生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他们首先是向家长索取,在家长那里得不到满足以后,自己的心理出现更加强烈的占有欲,想方设法将别人的好东西据为己有。因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比如:某班有两个学生姚某和柳某,家庭条件不错。他们的虚荣心理就非常强烈,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穿的衣服是名牌,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赢得在同学中的威信。可是,追求名牌是无止境的。他们一再的向家长要名牌,家长也不能回回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这两名同学趁周末放假的时候,来到街上,寻找猎物,伺机抢劫。终于,有一天抢劫成功,得到了 5

2000元,每人分得1000元。结果,还没到2个小时,柳某就在学校被抓获。第二天,又将姚某抓获。最后他们二人分别在少年法庭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他们留下了后悔的眼泪,表示出极大的忏悔,可是法律是无情的,他们在少管所将度过漫长的铁窗生涯。

对于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出现的“不良行为”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和学校有权进行教育和矫治。这是法律赋予家长和学校的权利。该法还要求未成年人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同学们可以根据法律列出“不良行为”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检查,有则改之。同时还要积极听从家长,学校的教育。配合学校、班主任的要求予以矫治。

二、我再同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学好三年难,学坏一天易”,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尊重社会公德,从小养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案犯舒某原是某中学的学生,他的母亲把他转到其他中学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喜欢读书的刘某等人,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煅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时候,切实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了解了以上未成年人犯罪的几大诱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我们就能防患于未然,在这里呢我给在座的中学生们提几点建议:

1)不要吸烟喝酒、上网吧。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该做的事。你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知识,学本领。等你们长大了,成年了,能为你们的行为负责了,你们才可以做这些事。

2)不接触外面不良社会青年。跟那些人接触的多了会扭曲我们对社会观的认识,很容易学坏。

3)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必竟我们都还是未成年人心理不够成熟,观看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会误导我们的思想,一些人看了后会产生一些追求刺激,不计后果的想法,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5)不要携带管制刀具,一些学生为了逞威风,或威胁别人,身上经常装上一把匕首,刀具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第三项规定: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其他管制刀具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6)不要偷窃,故意损坏财物。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次两次的侥幸会助长我们犯罪的欲望,最终会毁了我们自己。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们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2014-12-3 8

第四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李小红)

一、班规究竟谁说了算?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自然必不可少。刚被委任为班主任后,李老师头脑中马上想到的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他决定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良好风气的形成。因为找到了班级管理的思路,对即将开展的班主任工作,李老师充满了信心。

为保证制度落实,李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复印了一份班规,要求学生首先自学,又利用班会课时间集中学习了2次,两三个礼拜过去了,按说学生应该接受的差不多了,班级面貌也该焕然一新了吧!可结果却令李老师大跌眼镜,不仅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好局面,就连常规的仪表检查都接连遭到扣分,其余的如自行车摆放、值日卫生、课堂纪律等就更不用提了,在年级都倒数了。

为什么有了规矩之后反倒还不如从前?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老师拿出班规反复琢磨,虽然都是“七不准、八禁止”之类的条条框框,但每一条都要求到位呀!再说了,学生的行为如果不被规范,课堂和学习的秩序如何保证?学生之所以不接纳,是因为他们还小,认识不到制度的重要性,应该加强教育。苦苦思索之后,李老师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定下基调之后,李老师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利用晨会时间让学生拿出班规,李老师亲自做了解读,并再三强调其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导。但效果并不好,许多学生明显心不在焉,有的脸上写着无可奈何,还有的更是把抵触和厌烦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晨会结束后的当天,李老师就收到了一张匿名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疑问:

(一)谁的班规?谁说了算?老师在定规矩时,考虑过同学们的心愿吗?

(二)班规内容太多,谁能全部记得住?难道还要天天随身携带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班规全部是不准,不许之类的条款,显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而且有些要求太高,普通同学难以做到,怎么办?

看到纸条,李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又一次班会课来临了,李老师走进班里,再次让大家拿出班规,教室里立刻发出不满的声音。李老师不慌不忙说:“此次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看一看有哪些班规需要改进?不适合的,就予以删减。”

如同平静的水面投下石子一样,学生们将信将疑地看着李老师,李老师接受了大家疑虑的目光,肯定地点点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有人说第三款的第二条必须简化;有人说第四款的第一条已经过时,应该删掉。听着大家七嘴八舌互不相让,李老师趁机宣布两项任务:一是每人都要在规定时间内为班级设计一条班规,大家择日交流。二是每组挑一个同学组成“班规建设委员会”,由他们征集大家意见,决定讨论修订日程。

新班规顺利通过了,因为是全班同学共同劳动的结晶,遵守新班规也成为了每位同学的自觉行动。两个月下来,全班竟然没有发生一起违反新班规的行为,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很快走在全年级十个平行班的前列。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活动空间给学生,不仅让每个学生为班级提一条切实可行的班规,为制度建设献计献策,而且成立了班级建设委员会,把制定和仲裁的权利都充分交给了学生,体现出民主,参与,平等等现代教育理念。

(三)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李老师在布置任务时是深思熟虑的,他并没有让学生当时提交,而是让大家先充分思考,再择日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机会,这样征集上来的班规,当然是比较成熟的,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感性的冲动。也更具有操作性和人文气息。

李老师可以改进的地方:

案例中并没有详细描述这次由班规建设委员会组织的讨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值得注意的是,李老师在这次表决中是以一个旁听者的身份出席的,仿佛是被动等待自己制定的班规的最后命运,这个场景和一开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开始是老师说了算,此刻是学生说了算,究竟是谁说了算呢?

(一)李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引导,使制度制定的过程更加民主和科学化。

实行民主参与制定班规,不是简单地停留于只是让学生在纸面上一人写一条班规的建议,或者说小组拿出一个小组意见的汇总,需要老师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学生制定的规则每一个字面上背后隐含着学生的价值趋向。

(二)注重沟通,请课任教师作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班规修订的讨论中。

李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次关于班规的主题班会,邀请其他老师也参加,让同学们充分准备,在班会上讨论关于制度制定的若干问题,比如谁来定?约束谁?内容多少合适?要求高低相宜等等。

三、[超越案例]

案例李老师和班规的故事经过多视角,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分析,经过理论和实践双方的聚焦碰撞,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一)关于制度的本质和价值。

制度的本质是契约,意味着双方的认可,不仅代表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代表学生对自己的承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管住乃至管死学生,使得学生无所作为,丧失生命的灵动和自由,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因而应该努力使制度建设的过程成为美好生命的培育过程。

规章制度,要努力把单项制约变成一种正面鼓励和双向约定契约。

第五篇: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识记律的重要性。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活动时间:7月7日

活动准备:1.上网查阅有关“无规矩不成方圆”和“纪律”方面的资料。

2.确定主持人和班会流程。

3.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计划:1.播放歌曲《纪律歌》,营造氛围。

2.首先请班主任老师讲话,谈谈“规矩”的重要性。

3.主持人从主题“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内涵讲起,引入主题。

4.讨论两个问题:(1)你认为“一个好的集体”是怎样的?

(2)你是怎样理解“纪律是成功的保证”这句话的。活动实施过程:

【播放歌曲《纪律歌》】

主持人:激昂的旋律唱出了纪律的内涵,铿锵的曲调奏出了纪律的本质。今天我们积聚一堂召开班会,下面有请。。给我们讲两个小故事。

主持人: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说说我们班的现在的纪律情况。

x老师: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在这两天和你们一起军训,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学生的朝气和奋勇自信。但是,由于你们刚进入初中这个新环境,有很多的不适应,不仅仅是课程的增多,作业的繁重,竞争的紧迫,还有是个人习惯的不适应,还停滞在小学散漫,随意的学习生活习惯中。比如:上课老是爱说话,作业有时忘记交,或者没有及时完成就抄袭他人的作业等等。一句话说来就是纪律性较差。没有严格的纪律,哪来我们钢铁般的军队,哪来我们强大的祖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现在是一个集体,也要有我们自己严明的纪律。。。

主持人:谢谢x老师的教诲。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社会的稳定离不开规矩,有了规矩社会才能正常运转。既然我们已经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班级,我想我们大家在心中都有对班级的理解,那么“你认为一个好的集体应该是怎样的呢?

学生A:我认为一个班级应该是和谐的,就像家一样温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学生B:我认为一个好的集体要有活力,不仅仅是学习上要好,更重要的是在精

神上要有一种向上的拼搏性

学生C:好的集体当然要有凝聚力,学习氛围要好,纪律要严明,同学间的竞争

要是良性的,不要恶意竞争伤害友情。

。。。。

主持人:大家都说得很好,一个好的集体不仅仅要和谐向上,同学要友爱,更重

要的是要有严格的纪律来作保证。那么你是怎样理解“纪律是成功的保证。”这句话的呢?

学生D:我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当然就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E:就是,特别是我们刚刚进入初中,自觉性不是很强,就更需要严格的纪

律来管理班级,养成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环境。

学生F: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是初中生了,竞争大,压力大,都想努力学习,如果纪律差,我们哪能专心读书呢,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来作

保证,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

主持人:看来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纪律的重要性,觉得严格纪律是我们学习的重

要保证。那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真的做到严守纪律呢?

我们的同学身上里还真的存在不少问题!

听我的问题,想一想你是否有下面我所说的这些类似行为?你的行为对你、对他

人、对班集体负责吗?

1.你为班集体尽力了吗?

2.你的行为对自己和父母负责吗?

3.政府、社会、家长对小孩学习何等重视,整个社会都在重视学习,尊重知识。在废墟上升旗,在帐篷里上课,艰苦环境下孜孜以求学习,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

敬重吗?

看看我们班同学的学习态度? 上课睡觉?吃东西? 不交作业?乱扔垃圾,不做

劳动,午睡纪律差影响别人?晚就寝说话等等现象!

4.从自己的角度看,诸如此类的现象你认为:这是对自己负责吗?个人得到了什

么?对将来有什么受益?集体受益吗?

5.从他人的角度看,与学生的行为要求协调吗?对得起辛劳的父母吗?这样做将

学到什么?怎样去适应社会将来的需要?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素质?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怎么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路在脚下!在每一同学的脚下!为什么? 你迟到、旷课――是因为你不想严刻要求自己!

你打架、破坏公物、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讲——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你没有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因为你不想让别人喜欢你!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形象的话,请记住下面的方法:过去的事情不管怎样,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的行为如何才能变得更好!给人的印象变得更好!

我们班应该是:团结、合作;遵规、守纪;勤学、拼搏;谦虚、上进;是时代对

我们素质的希望和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反思写下来,等会我们一起分享。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之。”就是告诉我们遵纪守法要从

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处入手,从现在做起。没有圆规和直尺,就

无法画出方形圆形。正是因为有模型的约束,线段才不会偏离预想的轨道,才能走出美好的形象。这正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只有我们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集体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明

天会更美好!接下来请听相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主持人:大江东流,日月交替,大自然生生不息,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线;宇宙间无数颗恒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纪校规。

规矩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规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等等。对我们中学生而言,遵规守纪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自许新新人类,寻求标新立异,高喊“不走寻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

主持人:断了线的风筝,不但没得到自由,反而栽得头破血流;脱了缰的野马,驰骋闯荡,呼啸而去,放纵的自由最终毁灭了自己并危及他人;失去钢轨的列车,不但无缘于自由,反而导致脱轨的灾难。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自觉严格地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相信有规矩,就一定可以成方圆!

为建立我们心中的理想“方圆”——郑重宣誓

班长:(领誓)

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不逃避责任的责任者。

我是一个责任者,从今以后,我对我的作业负责,我对我的上课负责任,我对我的学习负责任,我对我的行为负责任,我对我的一切负责任。

请你郑重做出如下宣誓

我一定会准时上课、下课,不无故迟到、旷到;

我将充分信赖老师、信赖同学、信赖自己。

我尊重自己,并为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

我做一名终生求知者——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

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没有为成功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发誓: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是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宣誓人:)

下载无规矩不成方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规矩不成方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谐发展。 校风:勤奋、求真、协作、创新勤奋:业精于勤、奋发图强 求真: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协作:同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女:我国古代的一位圣贤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男: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话的出处。 陈智文:规是一种画圆的工具,即如今的圆规: 王雅......

    无规矩不成方圆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As we all known,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norms or standards. Nowadays, it is prevalent for students step int......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孟圣人在两千多年前发出的警示,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随着经济发展的狂飙突进,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高楼越来越多,但守规矩的意识似乎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论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圆形、方形镜头中的讽刺主题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冯小刚导演的一部讽刺喜剧。此影片可以说是未映......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位企业老总在选司机,一共有三位候选人,老总的问题是“遇到悬崖时怎么办“,第一位司机回复说,我的车技很好,可以在悬崖前10米止住,第二位司机不甘落后说,我的车......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方圆 《孟子·离娄上》有这样一句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说的“规”就是圆规,矩,就是曲尺。话语的本意是没有圆规和曲尺(即规矩)这两种工具,就没有办法画出......

    无规矩不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对孩子很重要! 2017-03-20 14:11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而至今这句话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