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01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话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话稿
时
间:2015年3月9日 主讲人:朱步松 内
容: 同学们:
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 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其实也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那么怎样才是心理健康的呢?
心理健康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能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灰心,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学习、不向困难低头,追求成功,这就是心理健康的人。
或许,听起来你们会觉的太深奥了!那我们来听一个小朋友的故事吧!《钉子》的故事: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那么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的行为表现。
一、那么心理健康的小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⑴活泼、开朗,喜欢和小伙伴玩耍,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⑵能同家庭成员、老师、同学之间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特别是同学之间本着“宽容、理解、尊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不计较小事,以和为贵。(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不会因为羡慕别人而怨天尤人,产生嫉妒、甚至带有攻击性行为,同时不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同学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小朋友呢?我们大家来选几个小朋友。)
⑷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能够正确的面对挫折。并且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前进的步伐,敢于从哪里跌倒便从哪里爬起。
⑸同时,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活泼、开朗,能够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
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好的一个苹果,如果里面生了虫子,过不了多久这个苹果就会烂掉,而我们小朋友如果心理不健康了,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在意,总是快乐不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
二、根据调查了解,通常我们把小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健康的心理归纳为几个方面:
(1)懒惰
不愿
意
写
作
业,不
愿
意
劳动„ „
(2)自控力差
课堂上总是管不住自己,总想乘老师不注意和同桌说说话,甚至看见别的同学有个好东西,明知道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可还是忍不住将伙伴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口袋„
(3)逃学与厌学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有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
(4)人际交往问题
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小朋友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小朋友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愿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心情!相信自己:我能行!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18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共享健康资源·共建和谐家庭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么?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为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悦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神经病的标签。
(1)
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
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时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
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4)
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5)
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6)
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醒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7)
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能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8)
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疾病。
(9)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8、什么叫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精神疾病的某种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思维障碍。另一层含义指轻微的心理失调,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越大。
第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记忆策略不断丰富。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
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个性发展方面,学龄期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与动机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普遍的是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实现需要的萌生);兴趣、爱好随学龄、学识的增长不断扩大(现在家庭为儿童设计成长线路,在某种程度上是妨碍儿童个性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在相当程度上受智力(具体说是学习成绩所影响)。
学龄期是儿童获得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孩子从“以家庭、个人为中心”转入“以学校、集体为中心”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角色行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学龄初期,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描述(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低年级学生是从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体貌等特征叙述)。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概念逐渐复杂化,逐渐将自我分化为身体的自我、学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所以高年级学生则的回答会涉及个性品质、兴趣、特长、社会角色等来介绍自己。
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表现为独立性、稳定性开始发展;抽象概括的评价仍不多。有研究表明,自我评价与儿童交往有关,高自我评价的男孩较富创造性,能较快被社会团体接受;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常较孤僻,有不良行为习惯。进入学校后,自我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自尊感。自尊感强的儿童自我评价较积极,自尊感弱者常易自暴自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与方法会影响儿童的自尊感,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自我体验包括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发生、发展并不同步,一般是愉快感、愤怒感发展早,羞耻感、自尊感、委屈感发展慢。
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适应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融入集体,遵纪守法,传承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家庭、社区、幼儿园)影响下的心身基础不同,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同学水平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智力的发展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环境,智力(具体地说是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微弱状态。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品德不良等。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包括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
一、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育教育。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形成积极、乐观、向上、自主的学习态度,奠定了创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构筑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认识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世界存在着千差万别。心理指导的老师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多动症、厌学症、焦虑症等作矫正性指导,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学习喜悦和快乐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与父母无话不谈,但长大后,特别升入了小学高年级,不少孩子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与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常认为不被理解,这种成长的烦恼是他们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他们为证明自己长大,说的是大人话,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赶时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裤装酷扮靓,神态表情像大人一样深沉、冷峻„„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后,要找这些渴望长大而常出“乱子”的孩子对话、沟通,引导他们学会与父母亲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要会感受父母给予的爱,还要以孝顺之心懂得回报。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欢乐和苦恼告诉给爸妈,让他们理解自己。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父母的关系融洽,教育孩子在父母生日时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温馨的祝福语,写一封慰问信给父母,做一件使父母高兴的事。为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增益理解,深化亲情。
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善待他人,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解决了来自学生心中的烦恼和困惑,达到自我实现。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烦恼和痛苦。从中我们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片圣洁的天空,那就是爱的天宇,爱他人,爱自己,爱是力量的源泉,爱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爱的话语”回荡,那将是快乐的、幸福的。
三、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使更多孩子学会学习、思考、交际、合作,学会体验分享快乐,懂得共担责任。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整体品质也有差异,仅靠课堂教学使他们达到拥有好的心理素质是相当困难的,再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成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就很难奏效。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这个缺点,它的重点在于“扬长”,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才干,培养自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基础上,指导他们再进行筛选、整合,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心育活动。
我们要“感恩”的,是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谢各位相识或不相识的关爱和奉献之恩;我们要“沟通”的,是让我们拉近彼此间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距离,或者讲讲自己的学习经历,或者谈谈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想,或者叙叙自己的现场感受,或者说说亲人间的情深与隔阂等等,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我们要“奋”的,是让我们奋发图强,精益求精,继往开来,不懈前进。
倡导学生学会把爱和关怀送给别人,学会展示自己、和谐相处、富有爱心和合作精神,学会让心声开放,让心灵飞翔。因为健康的集体,可以健康很多人!因为高尚的个人,使更多人拥有高尚。
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如艺术类有:让生活美丽动人的“插花比赛”、让歌声飞扬的“音乐鉴赏会”、开心一课的“小品专场”、张扬个性的“儿童服装设计比赛”;文学类有: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主题活动类有:我们讲奥运、小小“心理医生”、设计自我形象、我的梦想等。这些活动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组织策划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思路宽,能力提高,心胸宽阔,智慧增长,老师、学生和家长又感到高兴。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个可爱的生命会因拥有健康心身而茁壮地成长,共享灿烂阳光,直抵阳光彼岸!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安底镇杉林小学
张恩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
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
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应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我们首先培养学生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家长老师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也就不会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多进行沟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长幼关系。
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
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性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
(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15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6)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7)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8)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9)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8.什么叫心理障碍?
理障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精神疾病的某种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思维障碍。另一层含义指轻微的心理失调,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常见的心理障碍有:(1)适应性障碍。由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2)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悲观,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4)恐怖性障碍。对事实上对人没有多大威胁的事物产生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5)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6)疑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
9.怎样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首先,要对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病”,而不是什么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待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要多关怀而不是回避和歧视。其次,要了解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基本常识。判定心理疾病可以依据三个标志:一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也就是是否与周围的环境一致。二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正常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都是协调一致的,人的认知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行,情感也是正常的。如果知、情、意失调,不仅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虽经别人帮助和分析,仍坚持己见,甚至不能照管自己的生活等,那就表明这人已患了某种心理疾病。三是看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人的个性特征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某种个性特征突然变得异乎寻常,就很可能是心理病态了。如,一个人本来很活泼,性格很开朗,突然莫名其妙地变得情感淡薄、消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表情呆板、忧郁沮丧,甚至悲观厌世。第三、要坚信心理疾病是能够治好的。尽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疗效也比较缓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同学,不要过分地惧怕、恐惧,只要善于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强信心,懂得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在心理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那么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够治好。第四、要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一旦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不要害怕,因为每个人都育可能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不要觉得内疚或麻烦别人。及时寻求帮助和坚持心理治疗和咨询有助于尽快恢复健康。
10.如果你的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的现象,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如果有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现象,你可以:(1)试着跟他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给他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陪伴他走出心理危机。(2)尽量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教导他。(3)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和辅导,也可以陪伴他去。如果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如:精神疾病发作、有自杀倾向等,要立即采取措施:(1)首先要尽可能安抚对方的情绪,试图跟对方讲话,了解原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2)避免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例如:清除对方身边的刀、针、绳索等。(3)迅速跟辅导员老师、校医院、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联系。(4)切忌激惹、嘲讽和冷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