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些年父亲说过的话
那些年父亲说过的话
最近看了一期央视一套《朗读者》节目,节目中柳传志老先生朗读了一段他在儿子结婚庆典上讲的话,他说:“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柳老这段话言辞恳切,用意深厚,父爱浓浓。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在我成长历程中对我讲过的一些话,这些话印在我脑中,刻在我心里,将伴随我一生。
父亲在家务农,是个瓦匠工,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他说话是话糙理不糙,干事是一丝不苟,对儿女的教育非常注重。他常对我说:孩子,你爸没文化,所以只能在家务农,干体力活,吃苦力饭,你要努力学习,才能跳出这个环境,只要你肯干,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供你。这句话我印象深刻。
从小学到初中我学习都是名列前茅,没让父母操心,考上高中让父亲很是欣慰。然而上高中后,由于是寄宿制学校,我只有周末能回家,疏于父亲的管教,再加上成长期的叛逆逐渐的显露出来。学习不认真,熬夜看小说,上课打瞌睡,自习不上心等陋习凸显出来,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处在全班二十名开外。还记得高二上学期学校组织全年级奖学金考试,每班前二十名参加竞赛,二十名开外的学生自然就是放假回家。当我背着书包在非回家时间段回来时,父亲很是诧异,问我:“怎么现在回来了?不上课了?你们放什么假?”。我不敢撒谎,因为学校里有位老师就是我们村庄的,将学校组织年级奖学金考试放假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父亲听后脸色铁青,深深的叹了一声气对我说道:拿钱供你读书,你不好好学习,你想干什么?你要是想跟老子一样,你明天就回校给书本拿回来不要读了。你高一高二不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到高三了你还能学的进去么?学习好比我给人家建房子,地基打不好,砖头砌不正,墙面抹不平,这样的瓦匠哪家敢用你?现在是高二上学期,你再不努力学习,你就真的跟不上了”。从父亲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失落,体会到了父亲因为自己是一个文盲而不能教育子女而对自己的自责,父亲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我深知再这样放纵自我,将来的生活必将苦不堪言。从那之后,我每天早起到教室晚归到宿舍,摒弃贪玩,一点一点的将落下的课程补回来。时至今日,“肯干”这个词也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父亲所说的“肯干”不仅教育我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学习,学习新知识,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新技能,让自己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学以增智,学以立身”。还教育我要懂得吃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家地处大别山余脉,农田都是梯形田,只能靠人工播种收割庄稼。六七岁开始我就跟随父母下田插秧割稻。有次父亲带我下田收割稻谷,田足足有一亩,一开始保持跟父亲一样平行下刀收割,割了一会后,抬头一看稻田,顿时感觉就跟没割一样,这什么时候能割完!还有那么多!感觉好难受,内心是奔溃的。再低头割下去,我没有按照一茬一茬循序渐进的割下去,而是像地鼠打洞一样东一下西一下,闷气漫天飞。父亲看在眼中,放下手中的刀,跟我说道:儿子,你平心静气,刀刀在刃上,一亩田,就那么多棵,你我最终是要割完的,你现在魂不守舍,牢骚满腹,看你汗流浃背的,你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影响你收割速度。你记住,干任何事切记要心平气和,戒毛里毛燥,心静自然凉。我似懂非懂的听着,接下来,我循序渐进保持跟父亲一个步伐收割稻谷,我逐渐体会到了父亲的话是对的,心静真的自然凉,收割的任务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时至今日,“戒燥”这个词也就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成长的历程中,父亲对我说的话还有很多,例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义之财勿取”、“百善孝为先”等等,在做人做事,对己待人方面都给我很深的启发。现如今,我已身为人父,我常拿父亲对我说的那些话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立规矩,明事理,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的人。
第二篇:父亲说,儿子说
父亲说,儿子说
水一天一天流,故事一代代传。
父亲说三岁时,母亲去河边洗衣服,我跟着去,我坐在河边,小手小脚激起水花,全身都湿透了。
儿子说3岁时,母亲在家中用自来水洗完衣服后带我去公园。那里有人造池塘,我们靠在栏杆上看池水。
父亲说五岁时,下大雨,我跟着父母去网鱼,我能看见游动的鱼。父亲捉了许多鱼,那晚我们吃的很香。
儿子说五岁时,我们一家去水族馆看鱼,雨在假花假草中穿梭,然后,我们去市场买鱼,那晚我们吃的很不开心,因为鱼有异味。
父亲说七岁时,我去河里游泳,在岸上猛跳入水里。
儿子说七岁时,我去游泳池游泳,在跳台上跳入水中。
父亲说九岁时,我和父亲去挑水,挑回了一桶桶水,回家后,拿着碗舀了水猛欢。
儿子说九岁时,我从学校回来,和饮水机的纯净水。
父亲说十一岁时,对河里游的鱼习以为常。
儿子说十一岁时,我问父亲:“鱼真的在水里游吗?我怎么没见过!”
父亲说十三岁时,学校要求写关于流水的文章,我写道:“河水清清,小鱼欢跳!”
儿子说十三岁时,学校要求写关于流水的作文,素材种写道:“小河清清,歌声悠悠!”可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
父亲说„„
儿子说„„
水奔腾不停地流走,故事还在继续„„
第三篇:一位父亲对儿子说的话
《一位父亲对儿子说的话》
梁 志 荣
鄞鹤,今天晚上接你回家,经过福田区图书馆工地,你又问我了,什么时候才能建好啊。是的,按原来的计划,应该是今年十月就竣工的,但是,你也看到了,现在还只是主体建筑阶段,还有外墙装修、内部装修,然后是购置图书、人员培训、设备调试,早着呢。
跟你说说爸爸小时候的事吧。在我也是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九七八年,爸爸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语文竞赛,因为成绩突出,奖励我的是县图书馆的儿童借书证,班主任叫我下课后到他办公室拿。那时候没那么讲究,不像现在,又是电子芯片,又是摄像扫描的,所谓的证书,只不过是一张64开白纸对折,而且是油墨印的,姓名之类都是自个填写的,照片也不用。如果出生“百日纪念”照不算的话,爸爸真正意义上的照相还是在四年级呢。
星期天,我走进了位于城东那座阴暗、有点潮,弥漫着浓浓的旧书的味道,带有一点神秘的图书馆,面对一排排满满的书架,说真的,那时有点朝拜的感觉;对那些已经被翻得卷起了毛边,却仍摆放得井然有序的图书卡,我感到很神奇,特别是看到别的同学那么熟练地查卡、选书、办手续,我真是羡慕得不得了,甚至他们跟那位图书管理员阿姨毫不拘束的打招呼,我也是恨得牙痒痒的。当然,爸爸很快也融进了书海之中,由老老实实的在每周的周末借一本,到周三周末各一本,甚至更多;国内的、国外的,先是童话集,神话故事,接着是英雄传记、战争小说,然后是月刊、季刊,像《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都大量的阅览了;偶尔,也可以用儿童证作抵押,借些《人民画报》、《广东画报》和《解放军画报》翻阅。
虽然有些字不懂,特别是苏联、东欧那些人名、地名,也懒得查字典,但是这不影响我的阅读和理解。不知道你现在这习惯是不是爸爸遗传给你的呢,说到这些,拾起自己儿时的往事,想想爸爸有时候还为此对你大光其火,心里觉得很愧疚,在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
少年时大量的阅读,使我认识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山外有山;学会了应该怎样用文学的手法来描写身边的人、景、物,每一次作文写作,我都有一种兴奋感,恨不得把自己在书上学的都用上去。
很可惜,这座承载着我童年许多梦想的图书馆,在九十年代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在原址已被建成一个大广场。没印象?下次回家爸爸带你去看看。
当然,我的看书经历应该说更早。一二年级时的暑假,我就爬到家里二楼杂货堆,翻出你大伯收藏的满是灰尘的小木箱,当时他下乡去了。里面除了你爷爷当志愿军时的徽章、证件和笔记本之类,主要就是大伯收藏的连环画,大部分都是打仗的,抓敌特的,也有些西厢记、聊斋之类的小人书,里面除了英雄人物的故事吸引了我之外,那些古代人物形象的白描画法,我也很喜欢,也因此使我迷上了画画。
鄞鹤,你要什么?酸奶还是苹果?
小时候,你一边吃着米糊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跟你妈妈念儿歌,或者跟着录音机播放儿歌的节拍摆弄你的玩具的时候,你不知道,爸爸多开心!当然,有时候,你也喜欢自己看书,虽然很多时候书是给你倒拿着看的,甚至撕着看。在你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接你,发现不知道什么原因你拉长着脸,一问,原来当天老师让小朋友回答关于恒星的问题,你举手举得老高的,可是老师却让别的小朋友回答了,还奖励他一个五角星;你说那个小朋友就是看了你捐给班里读书角的书才知道答案的。看你气鼓鼓的样子,可把爸爸乐坏了。当然了,你后来获得班里“小博士”的称号,我们都替你高兴。
说到捐书,奶奶还跟爸爸抱怨过,说鄞鹤怎么把那么好的书捐了出去呢。其实,正如我跟你一二年级的班主任说过,小孩子能够把一本书看得进去,记得下来,再把大概意思复述出来,那就达到他看书的目的了;当然,也还在幼儿园时,爸爸就经常跟你说了,书买来就是读的,不是买来摆放的,一本书,只有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才是自己的。像你自己说的,要是我想看我捐的那本书了,我还可以再借回来看呀。在这个问题上,爸爸当然是站在你这边的。
鄞鹤,你知道爸爸第一次的检讨书是什么原因吗?
我四年级的时候,《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始火起来了,《三国演义》的贴纸,也跟着在男孩子中风靡一时,而我因为会画画,同学们就让我给他们对着画这个,画那个,课间来不及了,就课堂上画,结果,在一节上午的数学课上,爸爸给任课老师逮住了,抓了个现行;我记得老师当时在讲台上拿着画批评我时,底下男同学们可是啧啧称赞呢,结果不仅画给没收了,还要写检讨,请家长。家长就是我爸,也就是你爷爷,爷爷跟数学老师是旧同事;忘了跟你小子说说我们家的家史了,你爷爷抗美援朝回来后,曾经做过小学校长。家长见老师回来后的那个晚上,我的心情呀,我想跟我这学期开家长会回来后,你小子的心情差不多。鄞鹤,爸爸看过你的作文,总的来说,跟老师的评语差不多,条理清晰,叙事清楚,就是好词佳句少了点,这个我想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自从你喜欢自己挑选书开始,你的藏书中都是以科技类的书为主,那些声音传播、力学结构,肯定不能描述成武侠小说里的电光火石、摘叶飞针吧。不过,既然文学色彩这方面有欠缺,以后咱父子俩还得慢慢修正,多找这方面的书看看,没问题吧?
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吧。爸爸五年级的时候,因为看书,也有个故事。五年级了,毕业班,老师利用寒假补课,补课的时间比较灵活,一般是上午两节课,十点多钟就放学了。从学校到家里,得经过邮电局,那里有人摆摊出租小人书。当时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每晚都在连播《杨家将》,每次半小时。那时候不像现在,每有什么电视连续剧推出,同名小说呀、明星写真呀就铺天盖地地出来了,电台在播《杨家将》,而连环画甚至小说,书店都没有,但是,那一书摊就有,可能是老板小时候收藏的,每看一次一分钱,虽然没成套,但是供不应求呀,经常是看了上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下集;有时候,眼巴巴地好不容易等别人看完了,上课铃却很不是时候地响了。寒假补课就不同了,上课的同学少,起码竞争对手就少了一大半,再加上下课随各班情况而定,所以常常可以在书摊那抢得先机。话说有一天,我们班早早下课了,我跑到书摊那抢到了一本没看过的《杨家将》,没有凳子了,就蹲在邮电局门口横放的水泥电线杆上看,结果里面的故事情节太吸引人了,越看越入迷,一不小心,“啪!”,从电线杆上滚了下来,好在当时穿得厚,揉揉摔痛的屁股挪到朝阳的地方又看下去了,我还记得老板当时乐呵呵地问我“有这么好看吗?”
爸爸中学以后的读书故事嘛,就等以后你长大了再跟你说了,连生理卫生一块讲,这个还是我跟你妈在进行胎教时就达成的共识呢。哦,对对,精子卵子是怎么回事你明白。
说到哪儿啦?来深圳之后,有一天,我跟你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你,到
市图书馆看书,对,就是给你买舞蹈服那家店的对面,当时前边还有个读者长廊。不知不觉的,快是下午三点了,我们就决定到外面的面包店买点吃的。当时,店里就三个顾客,我和你妈,还有一位解放军战士。当时驻港部队已经换发新制服了,那位战士应该是驻龙华的部队的,还是旧式大盖帽、肥肥厚厚的军装,穿着解放鞋,军衔是列兵。斜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军用书包,书包里我看都是书,一个军用水壶。他已经选好了包点和饮料,在结帐时,他把他兜里的钱全放在收银台,营业员算了一下,告诉他不够,于是,他先把饮料放回去,让营业员再算,结果,还差一点,那小战士就再把一个蛋糕放回展柜。最后,他接过找回的一毛多钱,转身走了。好一会,我跟你妈才反应过来,你妈说,我们本来可以替他给钱呢。而我却在想他怎样回部队,那时25路车一张票都要五角哩。当天晚上我还就这件事写了稿,投到了《特区报》。
你也体会到,大量阅读书的好处慢慢地表现出来了: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前两年,你们学校的科技节,你的科技图片呀、手工做的风车不是获得了奖吗?你还作为代表到会场主席台上讲话了,虽然你说当时在上面觉得心都快要爆炸了,忘了老师交代过的作自我介绍要特别介绍说是班里“小博士”了;但是,我想说的是,面对着一千多人,当着那么多老师、同学,儿子,你真不简单!当然了,爸爸小时候也不差,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指挥合唱比赛了。书,也使我们做父母的在学习中不断地进步,陪伴着我们一家共同成长,使我们收获更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爸爸也在反思。当年,爸爸的“健康、正直、责任感”育儿理念得到你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的肯定,还让我给全体家长们讲课呢,O三年更被作为候选家庭参加了首届“深圳市十大杰出家庭教育家庭”评选。也许爸爸当年没有处理好,我发现你对于那些对抗性运动不大热衷,什么?哎,这个不能说是遗传了吧?我们曾经怂恿过你参加足球训练班的,也力劝你参加跆拳道训练班,可是你的兴趣不大,想想硬逼着你去吧,那跟别的家长逼孩子学钢琴有什么差别呢?再说了,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教训的。还记得吗,你中班的时候,有个培训中心来挑小朋友学表演,你被选上了,我们也兴冲冲地给你报名了。可结果呢,第二次训练以后,你就不愿意了,你不愿意一个动作、一句对白来N次的重复;用声嘶力竭,地动山摇来形容你的反抗都不为过,对,反抗,一点都不留情面。结果,我们一家三口只好夹着你这条“牛尾巴” 走了。别笑,说你呢,你不是属牛吗,牛脾气!
上小学以后,对于你的教育,我还出过偏差:为了面子,急于求成啊,攀比啊。结果,打击了你的自信心,也伤害了你的自尊;也曾有过爸爸由于太过于自信,相信你的自制力,结果你有段时间沉迷于漫画,爸爸没能及时发现,及早制止,那段时间你上课都是三心两意的,成绩也掉队了,爸爸承认这方面我有责任,自己做得也不对。不过,在老师反映以后,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纠正过来了,最后,也进步了,对不对?虽然,过程有点艰巨。
你们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最大受益者。这些年,随着各种媒体多种功能的飞速发展,资讯的发达使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但是,正如电视不能代替广播,网络也不能代替报纸,广播电视更不可能代替学校,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完全代替书籍。因为书籍,特别是文字书籍,不仅仅是阅读的过程,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比较的过程,沉淀的过程,多媒体只能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让爸爸来比喻,多媒体是快餐,书本是老火靓汤。
你还记得吗,今年暑假,因为你很喜欢那套《透视眼丛书》系列,想再去购买余下几集时,货架是空的,一问,库存也没有了,看你失望的样子,老爸我想
到预订这个方法。预订在二楼管理部办理,那时,人家快下班了,咱爷俩穿过那些安静的读者,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中狂奔,够刺激吧。订书以后,接下来的日子,那种期盼、等待的感觉,跟数着手指头盼望在周末吃麦当劳不一样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让我们展望二十一世纪,写一下二十年后的中国,当时我们深受作家叶永烈爷爷的《小灵通漫游宇宙》科幻小说的影响,对,就像你们现在的《蓝猫淘气三千问》,都尽情展开联想的翅膀,描述公元两千年的时候,已经是家家户户屋顶有停机坪,飞行器、直升飞机漫天飞了。现在回过头看,除了飞行器外,别的同学写的,比如说自动遥控家里的煮饭啊、远距离诊断啊好像都实现了吧,深圳这座城市里,单是满街的汽车,也是当年我们这帮刚刚才实现新年有自己的新衣裳的孩子不敢想象的,倒是怎么处理城市交通堵塞与污染,如何使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的问题成为了现代科学亟待解决的难题。前段时间,你大伯上深圳来,问你以后长大了想做什么,你说你想当个科学家。有理想当然好啊,爸爸不管你以后做什么,重要的是现在多看书,尽量地多了解人们已经探知的世界,广泛地汲取各种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深圳这十年,书城建起来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购书中心,市购书中心在我们不经意间也推出来了,环境也更幽雅。再说我们家附近吧,莲花山对面规划中的科技书城、市图书馆、还有你学校旁边的福田图书馆,以后你要读书就更方便了。如果让爸爸对你提点意见,那就是以后看书还是得注意眼睛卫生,“一尺一寸一拳头”还是有科学道理的,爸爸、妈妈都是近视,不敢奢望你以后不戴眼镜,最起码你不要那么早得近视,最好度数也不要那么深。
哦,你设定的《探索与发现》节目快开始了,今天放的是什么?《不解的外星之迷》啊。
明天的书准备好了没有?
好好,不打扰你了,声音开小点。
第四篇:父亲与鸟 说课
《父亲与鸟》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9课《父亲和鸟》。下面我将从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这是人教板第三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他的话和鸟的活动配合得那么默契,他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的或为鸟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对鸟的深层了解来表现“父亲”的爱鸟。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仔细观察知道林中有鸟,还熟悉和了解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在课文的最后也写出了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目标的制定是从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造力,重视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考虑的。因此,结合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会写“并、夜、喜、重”等8个生字,能用“喜欢”说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难点: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本课的设计思路为 “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积累拓展”,主要运用情境创设法、多样朗读法、媒体辅助法、读写结合法等教法。
说学法: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因此在学法指导上,重在朗读、感悟、品味语言。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以读悟文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自然与生命之美
1、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些树林和鸟儿的精美图片。以欣赏图片谈体会的方式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美好,为学习文本,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做好铺垫。
2、通过谈感受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父亲和鸟)质疑导入:文中的父亲和鸟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于是孩子们怀着好奇心,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认准生字,初步了解文意。
2、再以生字卡片形式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认读,带拼音,去拼音,注意蒙和腾是后鼻音,瞬是翘舌音。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认读;
父亲 猎人 黎明 雾蒙蒙 惊动 快活 容易 热腾腾 气味 潮湿 时刻 浓浓的认读形式: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三)深入研读,感悟父亲爱鸟情怀
1.齐读第一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问学生知道了什么?(父亲爱鸟)
品读“最喜欢”、“一生”等词,感悟父亲从小到老最喜欢树林和小鸟,难怪他知道的那么多有关鸟的知识。
从父亲爱树林,爱唱歌的小鸟过渡到到让学生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2.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知鸟的句子。(一共7个句子)学生划完毕后,然后指导朗读感悟表现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1)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提问: A、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B、“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
C、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D、讨论:“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意思是什么?父亲望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他知道了什么?我望见了闻到了吗?为什么? 可以采用引读方式来帮助学生体会父亲对鸟儿的了解:
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引导学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到一声鸟叫。
继续引读:
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的鸟,可我呢?引导学生读:我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通过对比“我”和父亲的不同感受,使学生体会到父亲的观察入微,体悟到父亲对鸟的深入了解,父亲真是个“知鸟”的专家。
(2)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问学生: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
在“嗯,还有鸟味。”前又会有什么动作或神态呢?说话的声音呢?
学生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形式为: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3)“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这里可以问学生:冬天,我们的小手都快冻僵了,妈妈拿什么为你们焐手的?小鸟们是怎样将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5)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问学生:什么时候鸟最快活?你能给快活换个词吗?你什么时候最快活?快活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感受小鸟在林子里的快活。
导读:此时在我们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他们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低飞,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你听,它们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向我们诉说________
引导学生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6)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提问学生:“一瞬间”是多长的时间?
使学生感受父亲说这话时的心情
出示: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
(7)通过我的疑问引出父亲又说的一句话“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四)分角色朗读、合作朗读体会“我”和父亲在清晨树林边的对话。
读后交流:读了父亲的这些话,你明白了什么?像这样的父亲可能会成为猎人吗?为什么? 畅谈感受:父亲和鸟就像()。父亲和鸟就像亲人、像手足、像益友、像我和爸爸妈妈一样,和谐相处。
(在这一环节多种方式的读与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肯定学生多元化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多角度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逐步领悟到父亲之所以对鸟儿这样熟知,是因为他对鸟儿发自内心的喜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感受到原来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那么美好。)
(五)最后找找文中写“我”感受的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读一读,议一议:我为什么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呢?难道我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 我心里还有更大的愿望,你知道吗?
(通过对“我”的心理剖析,让学生学会从“我”的角度来思考和感受,体会原来“我”也是热爱鸟儿这种美丽的生灵,也是发自内心地要保护它们,不希望人们去伤害鸟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灵的种子。)
(六)书写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 ******* ******** ******* ******** ******* ********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此模板仅供参考,不要盲信,还是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写相应的说课稿!
第五篇:和我谈过话的老校长
和我谈过话的老校长 □王时杰
解放后,我一直在大学任教,有幸和历届校长见过面和当面受教。
一.潘梓年校长。解放后不久,我留在中原大学任教。次年,刘其发和我因教学工作努力,潘校长召见谈话。他当时是中南区高教部长兼中原大学校长。他态度非常和霭可亲,询问教学情况后,特别提醒我们: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二要理论联系实际;三要从思想上培养有革命觉悟的学生。这次谈话对我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
二.孟夫唐校长。1951年秋,孟夫唐校长突然找我谈话,问我是武大毕业的吗?我说是的;又问我最近回过武大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是否写信到武大要求调回武大任教?我说也没有。他告诉我,最近接到武大的商调函,要求调你回武大教书,而且档案已经拿到武大去了,学校发现去追了回来。他笑着说小王同志,你没有搞非组织活动这很好。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组织观念一定要很强,凡事都要请示汇报,不能搞自由主义和非组织活动。我说:谢谢孟老指教,我和武大来中大的几位同学,43队政治学习时曾自己离开学校去银行工作,违反了组织纪律,我已明记在心,孟老的教导更加深了我的认识。我的组织观念后来虽然不很强,但再也没有过违反组织纪律而自由行动的地方和事情了。
三.林山校长。我和留校的赵玄茂,刘兴邦在1950年土改回来后,就要上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但当时我们学习才开始不久,只能边学边讲。林山校长于是要陈铁老师专门辅导我们三人和在华师的胡升和徐福生,一共五个人。林山却又不时抽查我们的学习情况,并一有空就与我们讲政治经济学的困难问题。我记得的如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形式,相对剩余价值等。并且以他自己为例,专门为我们讲如何当好一个人民教师,特别是一个政治理论课教师。强调言传身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他讲课立场坚定,观点鲜明,生动活泼,有的放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四.李光斗校长。1962年暑假,天气很热,工会在小操场上拉上了电灯,放上了桌椅板凳,让大家下琪、打扑克。我忽然看见李校长正在与几个炊事员下象棋,而且争论不休。我凑上去看,他抬头见我,忽然问我你是王时杰吗?我说是的。他说举手无悔落地生根,他们3人硬说手未提起来,落地未生根,不能算悔棋。校长说你们人多欺负我一人,现在都不争,由小王老师裁判决定。我想了一下,说落地生根是说棋子一落到棋盘上都生根,不能再悔再动了。李校长哈哈大笑,连说几个我胜利了。我回家后说给慧珍听,大家都想不到又高又大,作报告神气十足,对人对事十分严格的,从省高等法院院长调来当校长的他,竞是一个能与炊事员为伍,而且平起平坐,又互相争论的老高干。更奇怪的是我一直在外省与函授生讲课,他怎么会认识我?直今也是一个迷。1963年秋,慧珍上课时忽然发现他坐在最后一排在听课,一紧张弄得她出了一身汗。后来系负责人来说,李校长听了你的课,认为观点鲜明、通俗易懂、联系实际好,要她下周讲一次公开课。时间和内容由慧诊定。到时他又来听了课,并与慧珍谈了话,勉力有嘉。他对教学工作的负责精神,从此提高了我们对教学的责任感。
五.赵抱一校长。抱一校长原是宜昌第一书记,1965年调来湖北大学任党委书记和校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为他来校不久,揭批的对象主要落在副校长身上。后来他又调到华中农业大学当校长。1972年复课闹革命后,学校开始部份复课。一天,他突然从天而降,来到我们住的家里。闲聊几句后,他忽然说,你们还住在两间房中间烧饭的学生宿舍?我说我们从华师调回后,本来是安排在校北区的,因为这边离食堂近,是我们自己要求住九号楼的。然后他就问起一些教学问题,和我们作为教师的经验教训。后来,我虽然在华农开会时去看过他一次,那时他已离休,谈话内容还在关心教学与教师。90年代左右,我俩忽然听到他患癌症,生命垂危,住在同济。我俩赶去看他,他流下了眼泪,说这个时候了想不到你们还来看我。他说扪心自问,他一生忠诚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只是长期从事地方工作,到你们学校来时对教学不熟悉,又值文革时期,工作作得很少,对大家关心不够。老领导这种高风亮节精神,使我们终生不能忘记。
现在,和我谈过话并亲自教导培养过我的这些老校长,早已作古。但他们对党对工作的忠诚,对同志师生的爱护,却陪伴着我们一生,成了我们为做好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