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时间:2019-05-14 02:1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第一篇: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分类考评和区域人口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体系,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按照“主攻皖北、提升江南、带动江淮”的总体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提高科学考评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分类分区域及考评权限

(一)区域划分及分类

实行市级分区域、县级分类和省市相结合的管理及考评方式。1.市级区域划分。将全省17个市划分为3个区域,即宣城、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黄山6个市为皖南地区;合肥、巢湖、安庆、滁州和六安5个市为江淮地区;淮北、亳州、宿州、阜阳、蚌埠和淮南6个市为皖北地区。

2.县级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基础,将江南地区与皖北地区各县分成2类进行考评,江淮地区2009年考评一类县参照江南地区分类,其余各县参照皖北地区分类。

(二)考评权限

1.省对各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市本级工作目标完成、保障措施落实、城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党政线、城市和流动人口),结合所辖县(市、区)考评结果,对市进行综合评价;对县(市、区)进行综合考评(基层线)。对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5个部门)进行评估(部门线)。

2.省对县级考评实行省、市结合,省、市结合按省统一方案考评调查1个样本点,样本点由省统一抽取。省对各县(市、区)年度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日常监测,重点核查,监测、核查结果直接纳入年终总体考评。

3.省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考评方案、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评方案另定。

二、考评主要内容、权重及获取方式

(一)内容及权重 1.党政线(100分)

(1)市及所辖县(市、区)党委、政府解决影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对2009年存在问题整改情况(30分);

(2)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经费投入到位情况(20分);(3)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跟踪奖惩情况(20分);

(4)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责任,综合治理人口计生问题情况(20分);

(5)执行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规范(10分)。2.部门线

主要是对省直责任部门进行测评。(1)相关部门履职情况;(2)出台相关政策的兼容情况。3.基层线(100分)(1)江南地区:

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情况(30分);

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15分);

③保障措施(政策落实、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队伍建设)(35分),保障措施由市评估上报,省进行监督、复核。

④工作创新(10分)。⑤群众满意度(10分);(2)皖北地区:

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情况(45分);

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30分);

③保障措施(政策落实、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队伍建设)(20分),保障措施由市评估上报,省进行监督、复核。

④工作创新(5分)。

4.市级综合考评权重(总分100分)

(1)所辖县(基层线)抽样调查综合考评结果加权(50分);(2)城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20分,其中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5分);

(3)党政线方面情况(30分)。

(二)指标获取方式

1.基层线考评内容通过抽样调查、日常监测、重点核查、科学评估、信访举报调查核实等多渠道获取;城市及农村考评数据共用。

2、工作创新项目由各县结合实际自报一项,2010年3月底前申报,创新成果于2010年9月底前申报。工作创新成果、群众满意度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3.党政线考评由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单位35个部门(部门线),由各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按省统一要求进行测评,结果上报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

4.调查时期以考评时点起上溯一个完整年度,党政线考评起点为“十一五”以来。

三、加分和减分 加分:

为国家工作会议或省召开的人口计生工作重点会议提供主要现场的;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发言介绍经验的;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的。

减分: 1.与群众有奖举报相关的减分:

①群众举报涉及出生、手术错漏报及瞒报重大事故且经查实的;

②严重行政侵权、违法行政或发生重大恶性事件的。

2、调查期间有干扰现象的(抽样调查中期内生育对象见面率过低的,除减分外,还将相应下调出生政策符合率)。

3、群众来信、来访超过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

4、市级考评工作违反考评规范的。有关加减分办法另行制定(见附件)。

四、考评方式和纪律

(一)考评工作突出客观性、现场性、随机性,注重经常性工作落实。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现场调查食宿自理,考评工作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及被查单位和群众的监督,有举报必查处。

(三)调查组和被调查单位严格执行考评工作纪律,对违规违纪者严肃查处,并追究调查员所在市、县连带责任。

(四)加强对市、县考评工作规范,整合考评内容,减少考评次数,以减轻基层负担。2010年10月底前各级考核、评估必须全部结束。

对县考评实行省、市数据共享。对乡镇考评,实行市、县结合,以县为主,结果共用,市只对县上报的后进乡镇进行复核,结果预警及“一票否决”;实行考评方案和考评结果逐级上报制度,市级考评方案和结果报省人口计生委备案,县级考评方案和结果报所在市人口计生委。

(五)省调查样本点结果不得作为否决干部依据。

五、结果使用

(一)市级按照分区域分配获奖名额。其中,皖南地区4个、江淮地区和皖北地区各3个。各区域的第1名和综合排名前3名的市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市”,由省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其它市和综合排名前8名的市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予以表彰奖励。处于表彰位次但被评先否决的,后序的市不增补。

(二)江南地区按50%比例,皖北地区按40%比例,江淮地区参照相同分类的比例评选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予以表彰奖励。

其中,江南地区综合排名前4名,江淮地区参照江南地区考评综合排名前2名,参照皖北地区考评综合排名前2名和皖北地区综合排名前3名的县由省政府表彰。处于表彰位次但被评先否决的,后序的县不增补。

(三)年度工作求实创新奖

创新奖面向各市,对各市开展的具有特色并富有成效的创新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各奖项。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求实进步奖面向农村考核县(市、区)。是指工作求真务实,年度抽样调查中无误差,报表数据真实准确;或在开展长效节育手术奖励工作中落实程度较好,取得良好效果(仅指皖北及沿淮23个县);或工作开拓创新,富有成效,得到国家或省级认可,具有推广价值。求实进步奖设立5名。

工作求实创新奖由省人口计生委予以表彰奖励。

(四)对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35个成员单位进行综合排序,按50%比例评选“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由省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评先予以否决: 1.市级未完成年度单项责任目标的;

2.出现严重工作失误、责任事故影响较大的,因方法不当引发较大影响案件或集体上访事件的;

3.有严重弄虚作假行为或严重干扰考评调查的; 4.被确定为单项预警县的。

(六)“一票否决”、年度预警和单项预警

1、未完成责任目标且综合考评总分最低的市,作为“年度预警市”。

2、江南地区最后1名;江淮地区最后2名;皖北地区最后3名的县被列为年度预警县。江淮地区参照江南地区考评的县单独 排序连续2年在后3位,且2年综合排序最后1名的县列为年度预警县。

3、对连续两年被列为年度预警的县进行“一票否决”。

4、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一票否决”

①因行政侵权引发重大恶性案件或造成恶劣影响的;

②故意造假造成数据失真程度严重的;

③严重干扰调查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④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异常且综合治理不力的

5、“单项预警县”

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高位,且孕情监测和案件突破等居皖北地区工作分类后五位的。

六、组织实施

根据考评方案,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或授权省人口计生委制定考评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

附件:1.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加减分办法

2.2009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江淮地区一类县(市、区)名单

附件1:

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

责任制考评加减分办法

依据《安徽省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加分

1.为全国性工作会议提供主要现场的(国家人口计生委年度安排会议)奖励3分(市、县不重复奖励);为省召开的人口计生工作重点会议提供主要现场的,奖励2分;国家区域性会议提供现场的,奖励1分;

2.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发言介绍经验的奖励1分; 3.获得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表彰的奖励3分,获得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表彰的奖励1分。

1—3项奖励不重复累加,以最高分计。奖励加分直接计入考评总分。

上述奖励需持有关文件或经统计核实,由相关业务处室申报,经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办公会认定。

二、减分

(一)与信访和群众有奖举报等有关的事项 1.群众举报涉及出生、手术错漏报的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将群众举报涉及出生、手术错漏报纳入扣分,累计扣分不超过4分。

2.与违法行政和重大案件等有关的事项

8(1)发生重大案件。即因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行为引发群众伤残、死亡和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扣2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列入重点管理。

(2)非法关押或殴打群众的,非法扣押或损坏群众财产的,视情节轻重,每起扣1-2分;乱收费、乱罚款或违反计划生育合同规定收取合同违约金的,每起扣1分。

(3)县站乡所在计生技术服务中发生医疗责任事故的,视严重程度扣1-2分。

(4)瞒、漏报重大责任事故或未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案件信息的扣1分。

3.与来信来访有关事项

群众来信来访超过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按人均信访量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计算扣分,最高扣2分。

(二)干扰调查及与抽样调查有关的违纪违规事项 1.在现场调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严重干扰,从考评总分中扣3分,情节严重的直接列入重点管理:

(1)进行跟踪和围堵,致使调查组无法进入调查现场进行调查的;

(2)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修改统计报表数据或支持和参与被查乡镇严重弄虚作假和提供假证并经查实的(考评结束后发现的,列入下一年度考评,予以等值扣分)。

(3)被查单位向调查员送礼品、礼金或向手机充值的。2.在现场调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中度干扰,从考评总分中扣2分:

9(1)被查乡镇在提供有关证据时,弄虚作假、提供假证的;(2)调查组在反馈调查情况后,拒不在反馈单上签字或无理纠缠,致使调查组在全部反馈后超过规定时间2个小时后仍无法离开调查乡镇的;

(3)市、县级有关领导或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到调查现场影响调查的或者反馈后帮助乡镇进行纠缠的。

3.在现场调查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定为轻度干扰,视情节轻重,从考评总分中扣1分:

(1)拒绝向调查组提供必要的计生档案资料或超过规定时间提供的;

(2)调查组在反馈调查情况后,拒不在反馈单上签字或无理纠缠,致使调查组在全部反馈后超过规定时间1个小时后仍无法离开调查乡镇的;

(3)乡村干部在调查现场对调查员盯梢,经调查员指出后仍不离开,干扰群众如实反映情况或者驱赶转移群众的;现场调查未结束而进行跟踪调查的;

(4)未经过调查组同意将群众带至乡镇或调查组住地要求重新调查的;(5)其他违反被调查单位职责和纪律的。

4.调查员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违反调查人员纪律,影响抽样调查效果,经核查属实的,除建议选派单位对其个人作出纪律处理外,视情节扣选派单位1-2分,直至评先否决。

发生上述1~3项情况的,经调查组集体讨论认定,以书面和音像资料等报省人口计生委考评领导小组确认后扣分。

(三)与抽样调查期内见面有关的事项

期内生育对象家庭成员见面率在50%至40%之间的扣1分至3分;期内生育对象家庭成员见面率低于40%的,扣3-5分,同时下调政策符合率0—5个百分点。

(四)省市结合考评有关的事项

市调查的样本点经省复核确认出生、性别和节育措施错漏报,除以误差形式纳入对市级相应指标进行修正外,按错漏报例数对被查县进行倒扣分。

以上减分除

(三)、(四)项单独扣分外,其他累计扣分不超过4分。

附件2:

2010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

分类考评县(市、区)名单

(待2009年考评结果最终确定)

皖南地区考评县(22个): 芜湖市: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

宣城市:广德县、宁国市、绩溪县、泾

县、旌德县、宣州区、郎溪县

铜陵市:铜陵县

池州市: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东至县

黄山市:黄山区、徽州区、黟

县、祁门县、歙县

马鞍山市:当涂县

江淮地区参照皖南地区考评的县(12个)合肥市:肥西县

滁州市:天长市、南谯区 六安市:舒城县、霍山县

巢湖市:庐江县、居巢区、和

县、含山县 安庆市:潜山县、桐城市、岳西县 江淮地区参照皖北地区考评的县(18个)

县、休宁合肥市:长丰县、肥东县

滁州市:定远县、来安县、全椒县、明光市、凤阳县 六安市:金安区、金寨县、裕安区、霍邱县、寿县 巢湖市:无为县

安庆市:怀宁县、望江县、枞阳县、宿松县、太湖县

皖北地区考评县(23个)淮北市:濉溪县

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

宿州市:泗

县、砀山县、埇桥区、萧 县、灵璧县 蚌埠市: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阜阳市:颍泉区、颍上县、颍州区、颍东区、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

淮南市:潘集区、凤台县

第二篇: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村级工作测试题

三:计划生育相关了解情况

1、新《条例》关于生育政策作了那些调整?

答:有十四处修改和删除,其中有:

一、第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举报计划生育违法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计划生育违法行 为的举报应当组织调查,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二、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合并,作为第四项,修改为:“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三、第八项改为第七项,修改为:“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1、新《条例》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有哪些突破和进步? 答:突破和进步有: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形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表现在

1、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独男每月20月,独女每月30月,止16周岁。

(2)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年满60周岁,对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奖励扶助金。对独生子女死亡或者伤残的计划生育家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给特别扶助金。”

(3)对办证的独女和双女户在养老保险、子女上学、扶贫资金等给予相应的照顾。

3、根据新《条例》相关规定,请列举出农村符合生育二孩的条件(五种)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十一)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4、请简要列举本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

1、已婚育龄妇女流出多,管理困难。

2、3、社会抚养费难以征收到位,起不到宣传教育、震慑作用。流出人口中孕情跟踪难度大。

第三篇: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坚持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并治、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并举、强化管理与利益导向并重,加快长效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省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0%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一、推动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一)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基本国策的党政倡导和新闻社会宣传,特别是宣传计划生育30年的巨大成就,加强人口文化建设、人口理论研究,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组织举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政领导专题研修班。

(二)协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就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情况开展督查,推动各地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出台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三)完善人口问题宏观决策体系,切实发挥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作用,促进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衔接,推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改革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精简考评内容,优化指标设置,突出抓主抓重,倡导求真务实。探索在考评中引入预警机制,科学运用“一票否决”权。坚持农村、城市及流动人口考评数据共享,在考评中充分利用WIS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人口统计数据会商机制。

(四)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决定》要求,推动各级财政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力争各级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增长幅度,“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年人均30元的投入目标。

二、坚持分类指导,强化重点工作

(五)继续贯彻“主攻皖北、提升江南、带动江淮”的总体工作思路,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皖北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工作指导力度、投入保障力度,着力推动皖南地区优质服务上新水平。针对制约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调研,确定专门课题抓点探索,推进整体工作平衡发展。

(六)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为主”等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基层做好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推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适时召开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

(七)加强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召开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创新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建设,开展流动人

口专项清理,实行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强化流出地基础建设,积极探索流出人口管理新模式,开拓省际间双向协作新途径。

(八)进一步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深化关爱女孩行动,坚持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孕情监测、依法打击等多措并举,完善“两非”案件查处工作规范,开展定点分娩、实名登记试点工作。适时召开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现场会。

(九)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法定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皖北和沿淮23个县全面开展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各地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发挥安徽人口基金会作用,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扶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普惠性政策中,体现与计划生育国策的兼容统一,并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优先、照顾。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

(十)积极做好《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的各项工作。同时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和普法工作。

(十一)强化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纳入目标责任制考评,对重大恶性案件实行“一票否决”。继续改革完善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机制。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指导工作。

(十二)深入推进便民维权活动,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继续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效能建设,实行信访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12356”人口计生阳光服务热线作用。

四、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优质服务

(十三)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所创建活动,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质提速。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研究和指导,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探索和推动城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活动。

(十四)全力推进县站乡所建设。加快国债项目建设,落实县站乡所技术装备等项目,进一步推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十五)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执业监管,优化执业资质,强化依法执业,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文书管理。继续推进科技大练兵活动,落实“三千人才工程”,提升技术服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继续推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促进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深化药具工作改革。组织开展“幸福微笑”活动,推动项目县做好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和有关国际合作项目工作。

(十六)大力推进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建设,完善我省WIS信息管理、奖扶特扶管理、城市人口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等建设,提高实际应用水平。探索建立无纸化办公系统。

五、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十七)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系统行风、政风建设,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着力解决弄虚作假问题。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

(十八)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稳定并不断加强,加强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设好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宣传咨询、信息工作、群众自治五支队伍。加强对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激励,引入优秀大学生充实基层计生队伍,大力宣传系统内干部职工的先进典型,加强对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拓展能力建设,提升素质、搞活队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解决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聘问题。推动市、县两级计划生育协会落实参公管理和“三定”工作,做好省计生协会的换届和“三定”工作。

主题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2009年通知

第四篇: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

……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九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是有两个孩子且丧偶的;

(六)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七)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八)二等乙级以上的残疾军人,五级以上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九)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一)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二)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三)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村民委员会成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其居民从转制之日起3年内,可依照前款第十、十一、十二、十三项的规定申请再生育。

第五篇: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和户籍在本省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第四条 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

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 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八条 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对举报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的人员,应当予以保护和奖励。

第二章 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应当规定控制人口数量、加强母婴保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措施。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选配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城市社区组织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第十三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事务公开的内容,做好计划生育宣传、信息通报和计划生育奖励与优待落实的有关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专门人员从事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其报酬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支付。

第十四条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实行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确定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承担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五条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活动,发挥会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示范、宣传、服务和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

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应当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予以重点扶持。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

第十七条 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学校应当开展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国情教育,并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基层组织可以在育龄人员自愿的基础上,与其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九条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是有两个孩子且丧偶的;

(六)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七)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八)二等乙级以上的残疾军人,五级以上的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九)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一)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二)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三)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村民委员会成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其居民从转制之日起3年内,可依照前款第十、十一、十二、十三项的规定申请再生育。

第二十一条 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不予批准再生育:

(一)妊娠16周以上,违反《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终止妊娠的;

(二)故意致婴儿死亡的;

(三)自报婴儿死亡但没有证据证明的。

第二十二条 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孕期内应当到夫妻一方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办理妊娠登记,免费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并于生育后45日内办理生育登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将妊娠登记和生育登记情况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

生殖保健服务证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免费发放。

第二十三条 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须在前一个子女满3周岁或者女方满26周岁后,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附送双方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申请和证明材料之日起20日内(需要进行病残儿鉴定的除外)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签发生育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他基层组织应当及时将生育证发放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生育证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四条 禁止下列生育行为:

(一)未依法取得夫妻关系生育子女的;

(二)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再生育的;

(三)不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生育间隔期生育的。

第二十五条 实行以避孕为主的节育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保障公民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向育龄夫妻介绍常用避孕方法及其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指导公民选择适合自身的避孕节育方法。

第二十六条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提倡已生育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妊娠的,应当及时终止妊娠。

第二十七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育龄夫妻,其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费用,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由财政承担。

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发放避孕药具、孕情和环情监测、放置和取出宫内节育器、绝育术、终止妊娠术及技术常规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

第二十八条 禁止歧视、遗弃、虐待女婴。

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

禁止歧视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子女。

第四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以下简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组成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区域卫生规划,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第三十条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针对育龄人群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第三十一条 建立健全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卫生指导、卫生咨询、医学检查、母婴保健指导、孕妇产妇保健、胎儿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等婚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服务。

第三十二条 避孕节育手术及恢复生育手术,须由具备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条件的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施行,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第三十三条 从事助产接生服务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提供助产接生服务时,发现产妇未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或者生

育证的,应及时报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为妊娠16周以上的妇女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应当遵守《安徽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终止妊娠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计划生育技术事故、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申报、鉴定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接受绝育手术后,符合再生育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领取生育证后,凭生育证施行恢复生育手术。恢复生育手术的费用,由受术者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补助。

第三十六条 政府免费向已婚育龄人员提供的避孕药具,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负责发放,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和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倒卖、变卖政府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

药品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避孕药具经营活动实施检查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第五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八条 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登记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初次生育为晚育。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给予晚婚、晚育的职工以下奖励:

(一)晚婚的初婚者,延长婚假20天;

(二)晚育的初产妇,延长产假30天;

(三)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延长产假30天,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职工在前款规定的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农民以及城市无用工单位的人员晚婚晚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九条 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

第四十条 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只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的夫妻,可以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在独生子女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从领证之月起,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5至15元,至独生子女满16周岁止。夫妻双方均有用工单位的,由双方单位各发一半;父母离异的,由子女跟随的一方用工单位全额发给;一方是农民或者没有用工单位或者死亡的,由另一方用工单位全额发给;夫妻双方均是农民或者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发给;

(二)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与之相当的一次性补助;

(三)本条例实施后,未执行本条第(二)项规定的,从领证之月起,由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单位已为全体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的,应当为领证的职工增交一定比例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四)农民、城市居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给予照顾。

第四十一条 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除享受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待遇外,还享受下列待遇:

(一)优先列为家庭经济发展的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技术、培训、信息等方面予以支持、优惠;

(二)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

(三)在调整自留地、自留山时给予照顾,分配集体收益时,增加一人份的份额;

(四)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对独生子女学生减免杂费;

(五)对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六)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第四十二条 职工凭节育手术证明,按规定休假,休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农民施行绝育手术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奖励。

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职工享受其在职在岗 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农民、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因此导致生活困难的,或者治疗后仍不能正常从事劳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助。

第四十三条 终身无子女或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子女死亡不再生育的职工,按100%发给退休金,或者由所在单位给予与之相当的补助;农民、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优先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

第四十四条 对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可以申请再生育夫妻,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除享受本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待遇和奖励外,由所在单位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计划生育经费中给予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一次性奖励。

第四十五条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优先为农村生育两个女孩并采取绝育措施的夫妻和只生育一个女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办理养老保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决定:

(一)未依法取得夫妻关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征收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二)符合本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前一个子女不满3周岁或者女方不满26周岁生育的,征收1000元以上2000

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三)符合本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申领生育证生育的,征收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四)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双方上一总收入的3至4倍征收社会抚养费;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2倍收取双方社会抚养费。

前款第(四)项中的总收入按双方实际收入计算;难以计算的,农村以双方所在乡(镇)上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计算,城市以本县(市、区)上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

第四十七条 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按第四十六条第一款

(一)、(二)、(四)项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工作人员未依法取得夫妻关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给予记过的行政处分,3年内不得评为先进;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

(二)农民、无用工单位的城市居民在社会抚养费缴纳后3年内不得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

(三)产假期间停发奖金、福利,孕期检查、分娩、产褥期的医药费自理。

第四十九条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有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况,经申请被批准允许再生育的,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停止享受独生子女保健费等各项

待遇,追回其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的所有物质奖励。

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收回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追回其依照本条例规定享受的所有物质奖励,并按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超过10000元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6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000元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第五十一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记大过以上的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贿赂的;

(四)截留、克扣、挪用、贪污计划生育经费或者社会抚养费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第五十二条 未按规定发放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在发放计划生育证明时,强行提供有偿服务,或者超范围、超标准收费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多收的费用,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三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违章操作或者延误抢救、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伪造、变卖、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五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倒卖、变卖政府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拒绝、妨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计划生育管理责任,未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参加综合性先进集体评选资格;取消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当年晋职资格;给予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由有关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依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计划生育条例》同时废止。

下载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7月28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

    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和计划生育“三基本”建设调查问卷 (包组干部、村干部)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总户数户,总人口:人。有已婚育龄妇女人。其中,无孩妇女人,一孩妇女人(一男孩人,一女孩人),已......

    《安徽省城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

    皖人口发„2010‟6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城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规范的通知 各市人口计生委: 现将《安徽省城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学习培训......

    新《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标语

    新《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宣传标语(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迅速掀起学习贯彻新《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热潮 (3)把人口与计划生......

    安徽省最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一)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节选)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九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况......

    解读《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根据决定作相应修改,于今日全文公布。这也就意味着,从今日起,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放开。根据新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夫妻一方或......

    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状

    电厂街道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目标管理 责任状 电厂街道办事处 电厂街道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1、负责做好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和统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