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拥书城,亲子阅读”书香奏响家校和谐曲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坐拥书城,亲子阅读”书香奏响家校和谐曲
一走进滨河小学的校园,你就会被一种明亮深深感染,心潮涌动:饱满,喜悦,和美。
你会看到孩子们彬彬有礼,既有纯朴童贞,又透出大气自由;你会看到教师优雅成熟,朴素中散发着书卷气息;你会看到家长,热情忙碌的身影,在校园如同在家园„„绿树浓荫映衬着朴素明快建筑风格,微风徐来,通透、和畅---这是一个“书香校园”。读书养气,家校结合“坐拥书城,亲子阅读”,为学生健康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为家长成为好父母、为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滨河小学在去年获得罗湖区书香校园学校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把“书香校园”建设的特色做大做实,我们深知读书人就在于朴实朴素,静心抛却浮躁和噱头,指引要落到实在处,更多在于渲染、传播,润物无声,安安心心读书,实实在做人。我们将“坐拥书城,亲子阅读”作为读书的主题和口号,作为彰显校园文化特色的有力抓手,作为影响家长,影响家庭,共同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全体师生和家长阅读、构建书香社区和谐家校有效载体。现在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的滨河人,已经形成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书香氛围。“书香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已经形成师生互动、家校联合、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又传来喜讯,我们滨河小学评为被深圳市先进学校,我们的代表参加了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2009年教师节纪念表彰大会。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全员参与
遵照省市创建“书香校园”的基本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将“书香校园”活动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模式中专门列出《滨河小学播撒书香行动计划》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书香校园”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重点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使浓浓的书香成为美的存在,笑的源泉,爱的摇篮;成为师生成长的伴侣,心灵的雨露,精神的家园;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辐射家庭、社区,共同营造书香社会,形成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学校《“和美”德育培养阳光少年计划》、《学校文明提升计划》中都专门设置了“阅读之星”评选标准。成为比较系统全面的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的工作计划和规章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制度。我们还成立教师、学生读书组织,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使全体家长、老师、学生都投身到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来。
(二)亲子阅读,大打家长牌。
家校合力,利用得天独厚的书城资源是我们的打造书香校园的特色。在承传滨河读书活动悠久的光荣传统以及一定的声望基础上,我们将浓郁的校园书香延伸到家庭,社区,创造浓厚的家庭读书环境,促进书香家庭,书香社区建设。
我校毗邻深圳书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圳书城不仅是深圳人的文化圣地,也是知识一个永不枯竭时时更新的活水源头,那里有最新最热最全的各类书籍,见证着深圳人好读书的风采。对于一所小学来说,永远无法建成比这更好的图书馆了!
而亲子阅读,家长是关键。读书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每天的早早晚晚、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都是孩子习惯养成的空间,所以只有亲子阅读,才能实现读书风气的延伸和持久,只有家长参与,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1.细心谋划,落在实处。组织者到书城参观调研,制定 “坐拥书城,亲子阅读”活动实施方案,并制定具体细则。把工作计划到家,把活动设计到位,不搞噱头,不搭花架子。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2.大力宣传,提高家长认识。召开全校家长会,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活动方案人手一份,知晓率达到100%。
3.耐心引领,渐成风气。发放学生读书目录作为家长购书的参考,倡仪家长建设好“家庭图书角”,为自己和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设计《亲子阅读记录》,栏目设置引领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方式方法。
4.发放温馨提示等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享受经典的行动中来。
5.组织征文比赛,促进活动经验交流,及时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引导;
6.表彰优秀阅读家庭,家长孩子一起登台领奖。7.成立家长教师联合会,由家长教师联合会的家长委员和义工共同推进,比如《弟子规》诵读和表演是家长亲子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活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1.争当“阅读之星”读书活动。每周一评,每月汇总,张榜表扬。
2.“书香”作文比赛。父母齐写“影响我的一本书”,回顾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与书的关系,加深对亲子阅读意义的理解和重视,畅谈读书带来的启发和感悟,无形中成为孩子心中积极的榜样,并引导学生品读优秀作品,培养高尚情操。
3.孩子写“我与父母共读的乐趣”,讲述“我的读书故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事”与父母亲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的见闻,共享读书的快乐。在快乐阅读中体验父母温暖,家庭和睦,感受亲情交流,增进心的沟通。
4.老师读《教师的职业幸福》,营造理想课堂,培养阳光少年,关注生命的真实意义。
5.暑假“亲子共读”摄影比赛,留下幸福瞬间,永远记忆。亲子共读已经成为滨河家长与孩子的一种习惯。
6.以生日为主题,举行全校性的爱国诗歌朗诵比赛,合唱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书香”作文比赛,感受祖国的辉煌成就,记录家乡、学校以及身边的点滴变化。
二、主要的活动效果
读书活动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在深圳市历次组织的读书月活动中我校都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一等奖。我校连续10几年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以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表演、古诗文诵读等形式表达了对多读书、读好书愿望和热情,促进了学校内涵化、人文化发展。
(一)数字说明。
2009年暑假读书活动全学校师生和家长写出读书感想1000余篇,亲子阅读摄影作品100余幅,家长读书征文70篇,教师由读书迁移写出的德育和健康教育论文67篇,教师的读书文章全部登录书香校园网站交流,并评比出优秀文章9篇提交教育局相关部门。我们不仅积极派选手参加,还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作为协办单位参与深圳市“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演讲比赛”,学校获得组织奖。我们成立了校园小小演讲团,学讲书的故事,学校的故事,我们的学生在小记者报上发表自己的感受文章。
(二)家长变化
通过两年多来的书香校园特色品牌打造,我校学生的读书已经成为与家长及家庭读书形成经常性的互动与沟通,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相得益彰。家长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不仅仅成为读书活动的参与者建设者,还积极投身学校教育,交通安全宣传周,家长们找来宣传单和宣传画,还有小册子,发放给家长路人和学生;他们慰问交警和周边派出所警务室的干警,为了避免妇女孩子们过天桥的时被个别流浪人员惊吓,为了学生过马路安全他们发出呼吁,使有关部门加强了巡逻管理,他们在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中做秩序维持,做化妆师做裁判员做评委,还做后勤搬运工;他们深入班级与有行为偏差的学生交流谈心,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做纽带,他们有专业人士每周按时来学校给孩子做心理辅导,他们参与学校的行风评议,提出好的建议;他们组织亲子活动,带领孩子一起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还到书城门前学做小小税法宣传员;连一个非班主任,也非语数英主课的副科老师的家人因病早逝他们也给予深切的关怀和慰问……校园里每天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你分不出是谁是老师谁是家长,他们就是学校的主人,他们的行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动让更多的家长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感受,更多地陪伴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他们做的一切没有一分钱报酬,也许还会遇到一些误解和怀疑,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在关注所有孩子成长的环境与氛围。时间充裕的经常在学校,工作生意忙的挤时间来学校,没有时间的贡献智慧和点子,有时间的就做智慧的实施者.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不在乎学历的高低家境的好坏,不分假期还是工作日,只要学校教育有需要,家长义工就出现在需要的地方,教师节家长代表亲到学校,带领全体学生宣誓,勉励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报效祖国,报答师恩。这样高素质高境界的家长怎能不是读书活动的最大效益?
(三)教师成长
我校教师以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写一篇的形式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得到了书籍的滋润,教师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工作心态健康稳定。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勇于探索,向专家请教,加速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老师“正行风”、“铸师魂”遵守师德公约,今年暑假读《教师的幸福与专业成长》共收到读后感67篇。可以说明教师成长问题的是今年7月我校的所有科组都被评为罗湖区先进科组。在全区40多所学校中仅有4所学校获得这样的成绩。
(四)学生发展。今年不仅有24名同学被评为学校级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阅读之星,48名同学被评班级阅读之星,全体学生都对读书兴趣浓厚,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坚持每天课外阅读,家长委员会推进的《弟子规》诵读活动使更多家庭受益,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尊敬老师,尊敬家长,感恩社会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个性发展成效明显,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学生无不良行为。2009年学校师生获得各级各类奖励500多项,9月我们滨河小学评为被深圳市先进学校。
三、我们的经验:
读书于人,就像喝水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苏霍姆林斯基)从书中可以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志气、才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学校作为一个传播文明的场所,家庭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细胞,都不可忽视其“雅”。“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也体现着“雅”。所以,我们学校努力推进亲子教育,倡导亲子阅读,以此养出身心和谐,养出阳光心态。
亲子阅读,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不仅营造了父母与孩子沟通氛围,更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我们在亲子阅读的经验是:家长三到位,教师三鼓励。
(一)家长的三个到位。
1.认识到位,对阅读的意义认识到位,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介,以父母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做分享、交流、讨论,从中获得各自的想法与心得,同时可以相互解决问题与困惑,学会如何与同学或亲人协调沟通,是达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更是孩子身心和谐的好途径。
2.投入到位,家长投入不一定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时间投入。要舍得花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看书。每天至少半小时与孩子一起读书,或就书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关键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宁静的读书环境,如书橱、读书角、家庭共有的读书时间等。
3.方法指导到位,防止和克服情绪化,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亲子阅读,指导孩子读什么、怎么读,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才能有效地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积极培养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的三鼓励
1.以引导鼓励,大力倡导和宣传亲子阅读,引起家长重视,开设亲子阅读公开课,示范亲子共读的技能和方法。
2.以交流鼓励,开展亲子阅读的征文比赛,开展图书 深圳市书香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节、亲子阅读经验交流会,亲子读书读后感、亲子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3.以榜样鼓励,树立榜样,及时表彰积极投入亲子阅读的家庭。
深圳市滨河小学
2009年9月10日
第二篇:奏响棚改和谐曲
奏响棚改和谐曲 —— 下溪街道推进“党建+河溪棚户区改造”工作记略
发布时间:2016.12.22 来源:
浏览次数:1507次
18年前,下溪街道河溪地块因地处城市核心控制区,严禁村民建设新房及拆旧翻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这里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道路狭窄泥泞、房屋破旧杂乱,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村外像“欧洲”,村内像“非洲”,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18年后,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重启河溪项目改造,并以“政府引导、自主改造、分期实施、自求平衡”作为改造理念,下溪街道探索成立村民“理事会”+“党支部”进行自主改造,仅用3天时间,一期28户全部完成拆迁,项目顺利进入实施阶段。
村民理事会成员:
街道的“好红娘”,群众的“贴心人”
下溪街道地处新城区,是未来广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而辖区内的王洋居河溪棚户区却与靓丽的新城形象显得格格不入,地势低洼、汛期河水倒灌,房屋破旧、脏乱差现象突出,就如同新城区中的一块“伤疤”。
怎样才能治好这块城市的“伤疤”,让民众生活得更好,让城市变得更美,成了下溪街道在建设新城区中不可回避的难题。经过前期摸底走访,充分了解了群众盼棚改又怕棚改的矛盾心理,盼是盼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怕是怕在改造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矛盾的心理也往往让他们利益诉求特别高。
怎么突破?怎样改造?才能让群众满意,才能让改造工作迅速启动。下溪街道决定以“党建+项目建设”为统领,群众的事交给群众自己办,探索从群众中选举德高望重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成立“河溪改造理事会”和“河溪改造理事会党支部”,以此来激发村民共同参与棚改工作的热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理事会的代表真由群众自己选吗?在群众的置疑中,由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代表会议如期召开,每户派出1到2名人员参加,在街办驻村干部的见证下,公开、民主地推选出9名理事,正式成立“河溪改造理事会”,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要村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棚改,还是头一回这么做,选出的理事会代表既是群众的‘贴心人’,又是政府的‘红娘’,干部与群众就有了沟通的桥梁。”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叶恭荣对记者介绍说。理事会的成员全部从河溪棚户区内的党员小组长、户代表、致富能人中选出,这些人当地群众信得过,在群众中有威望。
理事会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解决了“政府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问题。群众党员全程参与棚改成为了现实,改造方式也真正实现了“政府指定型”向“群众自主型”的转变。
党支部建在项目上:
党员带头干,群众服了,党员乐了
如何在改造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下溪街道在河溪棚改的推进过程中,坚持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在理事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河溪改造理事会党支部”。坚持党员引领,在发挥模范作用中凝聚民力。
让党支部的领导与群众当家作主相结合,通过加强对理事会的领导,做好正确宣传引导工作,帮助群众克服姓氏、宗族等因素的干扰。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监督督查,并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把关,积极参与项目改造工作中的各项重大事项决策,及时督查项目建设进度。
榜样就是力量,要想村民理事会有动力、有干劲,党员是关键。据此,“河溪改造理事会党支部”决定在河溪自然村的22名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党员家庭小组”活动,既由每名党员联系15到20户拆迁户,党员们除了要带头主动拆除自己的房屋,还要随时关心和了解所联系的迁户情况,并经常到拆迁户家,带群众一起干、耐心帮着群众干。
党员们高兴地说,通过这次改造,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像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了,与群众的联系也更密切了。群众也很有感触地说,党员们每天都往家里跑,不懂的政策也慢慢了解了,而且他们自己都带头拆了,我们没理由不支持。通过改造,不但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且村级集体经济也更壮大了,根据规划,整个项目完成后,在完成拆迁户安置和基础建设资金平衡的基础上,将为王洋居委会留下8直临街店面,价值约400万元,这可是河溪人共有的一笔财富。
村民理事会: 能理事、巧理事、理好事
村民理事会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怎样发挥这一特性,让其要理事、巧理事、理好事至关重要。要想工作好,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理事会根据村民白天工作不便打扰的特点,便经常利用早、中、晚空闲时间入户做工作。
通过走访把河溪改造的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同时还全面掌握到每户的住房、家庭、思想等实际情况。是什么力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18年未解的心结打开?村民理事会的成员笑称,在工作上他们有绝招,而所谓的绝招就是“情、理、法”三条。
“情”就是摸清情况,以情动人。在制定棚改方案时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心愿,充分考虑群众的现实需要与将来发展;同时还安排专人对所有拆迁房逐户逐栋进行摄像,既保存了老村庄的历史资料,又给广大群众留下了一份想念。
“理”就是讲透道理,以理服人。入户做工作不直接谈拆迁,而是和风细雨般谈河溪改造后的未来,重点谈改造后居住环境的提升、对居民就业创业的影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等,并用周边看得见的改造例子去感化人,帮群众算一笔改造后的“升值帐”、“收入帐”和“环境帐”。
“法”就是要严格依法,以法管人。这次改造,村民理事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法规政策程序开展面积认定、补偿标准等工作,既要让群众知晓实施棚改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又要让部分群众明白漫天要价、无理取闹、恶意阻拦将不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与认可。
阳光下运作:
“官意”变“民愿”,棚改聚民心
村民理事会作为河溪棚改的主体,自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理事会章程、议事规则、财务管理等制度。按章理事、公平公正的形象已经深入民心。
“有事就找理事会”成为河溪群众的口头禅。河溪群众从当初的冷眼旁观、似信非信,到如今的心悦诚服、大力支持,理事会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3个说了算、2个确保和1个杜绝”。
“3个说了算”即:面积认定说了算、费用计算说了算、安置面积说了算,面积通过邀请区房管局测绘公司技术人员,逐户丈量打出测绘图,安置面积和补偿费用按统一标准计量,有争议的情况经过理事会会议研究确定。
“2个确保”即:在征迁面积认定上确保无异议,一是1999年前的房屋(含正屋和附属建筑物)占地面积,按原丈量数据并经现场复核无误后为准;二是1999年后房屋的占地面积以相关证件为准。但最终的面积由河溪改造理事会负责认定并公示;在征迁补偿标准上确保无异议并自搬迁通知之日起计算。
“1个杜绝”即:在改造户面积认定上,理事会通过一把尺子量到底,对本次改造项目中的9700㎡违章建筑不予认定,对所有拆迁户面积进行了公示,杜绝了暗箱操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依法、规范、有序、健康推进树立了好榜样。
通过政府引导,理事会主导,河溪棚实现了由“官意”为“民愿”,由“压服”为“心服”的转变,拆了房子却聚了民心,通过棚改党员与群众更亲了,干部与干群关系更和谐了。
当前,河溪居民长达18年的棚改夙愿即将成为现实,一场轰轰烈烈的村民理事会自主的阳光棚改大戏已经拉开了惟幕。改造后河溪村内,规划建有休闲小广场、书画一条街、宽阔的道路、美丽绿化,一个崭新的河溪正由蓝图逐渐变成实景„„
第三篇:平安和谐奏响幸福曲
平安和谐奏响幸福曲 幸福是微笑,幸福是甜蜜,幸福是美满,幸福是美好,幸福是平安,幸福是人生的期盼、终身的追求。尽管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不一样,但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那就是平安才能幸福。
一、平安教育是基础
平安教育关系社会稳定、师生安全、孩子成长、教育发展,它是群众瞩目的焦点之
一。只有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让平安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与德育工作结合、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管理,才能为学生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为稚嫩的生命支撑一片悉心呵护的蓝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把平安教育的争创工作从外部要求转变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内部需要,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一种平安教育文化。只有这样的精神灌注和文化熏陶,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全面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和谐教育是保障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倍加珍惜校园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和谐促平安,使学校永久谱写和谐平安的乐章。
三、幸福教育是目标
教育的实践创造幸福。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创造了教师自己的幸福,也创造了学生的幸福。在幸福的教师那里,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有意义的生活;不是一棵蜡炬,而是一缕光辉;不是说教,而是创造。
教育,只有成就了学生的幸福,才能让成千上万的家庭美满幸福,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幸福。人人思平安,人人议和谐,人人想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奏响平安和谐幸福曲!
第四篇:“四举措”奏响党内帮扶“和谐曲”
富川“四举措”奏响党内帮扶“和谐曲”
(富川讯)“孙子考了上大学,几千块的学杂费还没有着落,我又不小心摔断了腿,这怎么办才好啊”今年8月中旬,古城镇杨村老党员杨大爷正在发愁之际,古城镇党委在县组织部的领导下,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并让老党员放宽心好好养伤,孩子的学费问题县里找希望办等部门来帮忙解决,老人家听了一席话,热泪盈眶。杨大爷是该县实施“党内帮扶工程”以来的受益党员之一,2009年以来,该县致力于加大党内关怀力度,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四帮扶”建立起一系列党内帮扶带长效机制,奏响了全县各民族党员共谋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的和谐之曲。
思想上扶志,夯实党员思想之基。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和迅速变化的时代发展面前,一小部分党员思难免会出现思想波动、落伍或掉队,这就迫切需要思想上的帮扶,该县通过发挥党的思想工作优势,不定期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以一对一的谈话形式进行思想教育85多次,开展了36次村小组党员思想交流讨论,共计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121次,这一举措使一些党员及时解开了思想疙瘩,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生活上扶贫,关注党员的民生之本。围绕解决党员家庭困难,解决特困党员的生活难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扶助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题目中的应有之义。该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激发党员的幸福感。采取“单位出一点、党员捐一点、党费划拨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方针,鼓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为贫困党员捐款、慰问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该县对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坚持按月发放党内补助30元,目前发放580余人次,年发放金额超过20万元,并安排乡镇卫生院每年定期为老党员免费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定期跟踪,古城镇目前已为了226名老党员建立了健康医疗档案,共进行了376人次身体检查。该县在元旦、春节、七一等节假日慰问党员共计1100余次,党员家庭遭遇突发事件、重大灾害290余欠,切实把慰问送进门、关怀送到家、温暖送入心,让困难党员真真切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零距离”的关怀,进一步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教育上扶学,提高党员致富之智,施鱼是“标”,授“渔”为本,激发党员成就感。该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人事劳动局,党校、农业局、畜牧局举办了“党员群众致富技能培训班”,分批次对该县300余名困难党员和群众进行了专业培训900多次,帮助困难党员学有一技之长,增强创业致富能力。各乡镇党校也踊跃开展培训班,掀起一股学习的热潮,莲山镇党校邀请镇里的种果大王徐大伯进行“脐橙种植技术”的讲解、邀请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的专家开展了“乌鸡养殖技术”“母猪养殖技术”等养殖技术的传授,激发了学员的创业热情,该镇贫困党员白大叔,学得技术后学以致辞用,扩大养猪规模,2010年年出栏增加到1000头,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养猪致富的热潮。教育上扶学,促进了党内关爱工作由单纯的“救济式”向“开放式”的转变,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改变。
发展上扶业,拓宽党员致富之路,强化发展理念,立足党员需要,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该县从发展上关注党员,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其一是建立扶助创业机制。建立了党内激励帮扶基金,重点放在帮助和扶持遇到资金“瓶颈”的“双培双带”党员示范户、远程教育科技示范户,解决他们缺乏资金的问题,帮助他们成为引领种植行业、养殖行业的“领头羊”,其二是建立部门部门协调机制,即联合县工商、税务、人事、农村信用社等部门,为农村困难党员开设了绿色通道,对困难党员发展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对符合创业条件的党员给予2-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项目,对不具备创业条件但是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贫困党员安排公益性岗位,为200名党员找到了致富项目,安排了公益性岗位42个,发展上扶业,作为推进党内关爱工作由外延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转变的源头活水。(周梅清 林树坤)
第五篇:用爱奏响和谐之曲和谐师生演讲稿(最终版)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全民动员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和谐校园也突显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了活力。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就成了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又能为构建和谐校园做点什么呢 我想,我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构建和谐校园打好感情基础。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我深深地铭记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啊,放下我们高高举起的教鞭,收回那充满了偏见的冷眼,让我们的言语里多一份期待与欣赏吧,你会发现每个孩子的目光都是那么明澈,每个孩子的笑脸都是那么灿烂。
传统的”师道尊严”告诉我们只有高高在上才有教师的尊严。其实不然,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同样能折射出为人师者的尊严。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如果说,母爱给了孩子成长的生命,那么师爱就会给孩子发展的生命。从古至今,世人常把老师比喻为辛勤的园丁。我想,真正有思想的园丁绝不会把所有灌木按同一标准修剪整齐,而会因材而“修”。真正高明的园丁还会智慧地播撒爱的种子,营造一座令人神往的花园。在耕耘的过程中,抱着一颗上善若水的心,抛弃私心杂念,原谅学生无心的过错,就像在花园里拔莠除草,让每一夺花都有其盛开的理由,让每一朵花都能明媚盛开!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盆景教育”,无须精雕细刻,也不需摆设之架,更多地是需要尊重差异,因材而雕!师者之心的伟大之处至于宽宏之心,包容接纳,至真至诚,至仁至爱。我们心中不妨常记一句朴素的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良言,一个善举,都能在孩子的生命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我一直悄悄地崇拜者魏巍《我的老师》中那位“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温柔美丽的蔡芸芝老师,她是受学生尊重喜爱的女神。我不奢求学生能一辈子记住我,但我要努力让他在有我的这段生命中享受到人性的尊重,真实感受因成长而迸发出生命的意义和不同的色彩。我不是万能的上帝,但我把自己当成上帝派来爱每一个孩子的天使,让每一个生命都体验到自身成长的喜悦和价值,我想这也是教育最平凡也最神奇的感召力吧!
爱,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小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孩子带来自信。我愿在我的教育历程中,用我无私的爱心奏响师生之间的和谐之曲,用爱和智慧撑起“尊重”的理性之伞,“呵护”的情感之伞,让儿童的生命自由地呼吸,舒展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