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认识健全体制,不断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提高认识 健全体制
不断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一四九团党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中明确指出:连队是团场领导下的基层单位和一级管理组织。连队党支部是连队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连队党支部能否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事关兵团团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问题。健全和完善的党组织体制机制是实现党支部对连队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
目前连队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均衡,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明显,单位的控制力、感召力、吸引力不强,职工队伍不稳定。二是党支部的地位弱化。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工作目标、责任不清,有的甚至软弱涣散、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在配备上弱化书记职能,思想上、政治上不强,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四是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部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五是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存在这些问题,纠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观念不能适应体制变化的需要,致使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与中央、兵团、和师市党委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轨道上来,兵团农牧连队由过去的生产管理职能,转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管理职能,造成部分连队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上有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一味
地把连队当成一个生产的实体,缺乏统筹考虑,致使党建和经济被割裂开来,没有认识到基层党支部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应该统揽工作全局,做到科学全面的发展。
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做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科学发展是要求,更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得到均衡协调发展,所有这些,最根本的组织保障就是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连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加强。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各级党组织是我们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兵团农牧连队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基石,担负着直接联系职工群众,组织职工群众,把兵、师党委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基层连队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下,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连队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加快团场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职工致富、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要始终把连队党支部建设摆在突出的位臵,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按照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五个好”目标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连级组织配套建设,努力把连队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连队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团场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增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本领。
二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关键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是选好配强连队党支部书记。一是选好支部书记。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选人用人导向,对科学发展有本领、和谐建设有能力、政治上靠得住、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要打破常规放手重用,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单位率先出干部。对于单位不和谐,长期改变不了面貌,确实难胜任的,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贻误工作。二是要配强连队领导班子。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管理、监督机制。要遵循智能互补的原则,努力使班子做到团结和谐、克己奉公。要把个别专搞内耗,不干实事的人调出班子,纯洁队伍,使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提高整个班子的战斗力。三要强化连队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不断提高他们执行政策、科学发展、依法办事、协调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发展农牧连队经济的带头人、引领农工致富的领头羊。四要抓好班子民主集中制的建设。打破“一言堂”的传统书面,多方面听取对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组织集体领导的作用。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简捷高效、目标明晰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连队党支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生产兵团党连队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兵团团场章程(试行)》,积极探索和总结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的新途径和新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提高党支部执行力。要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交纳制度、党内监督约束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制度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清理,对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坚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对个别已不适应的制度,要抓紧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确保制度设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科学 的考评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评议、测评工作,坚持把党内任职的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化其工作动力,促使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和工作大局做好党建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内制度体系建设,确保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为保持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证,把连队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连队党支部要围绕团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才能确保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方向,使党支部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也才能有效地解决政治、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连队党支部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保经济。要从减轻职工负担,增加职工收入着手,以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真正职工群众的信赖。不断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寻求党支部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党支部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有机融合,“两手抓、双肩挑”,在布臵、检查、考核连队生产工作的同时布臵、检查、考核党支部工作,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出发点。
五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抓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单位实际,根据党员队伍构成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对于干部党员,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着力提高其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对于一线党员,要大力倡导“党员创业”,着力培养其干事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于在职党员,要教育鼓励其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对于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使其增强党性观念,自
觉参加组织生活,保持党员先进性;对于困难党员和“三老”人员,要切实关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要通过保障党员权利、推动党内民主、健全激励关怀机制,来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通过开展建立党员联系户、党员承诺、扶贫帮困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不断创新载体,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投身新型团场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
六是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连队党支部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切入点,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决定重大事情,布臵工作任务,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密切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和领导方式,由要求群众、命令群众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健全连队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连队文化服务体系、职工生活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职工负担,关心职工群众生活;要坚持和完善干群恳谈交心、定期走访群众、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及时了解农民群众所想、所怨、所盼,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建立连队党支部向党员和群众服务承诺制度,大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并做到年初公开承诺、年底公开办理结果。要创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载体,组建各种类型的党员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立起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长效机制。只有做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尺,才能发挥好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巩固连队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六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连队作为兵团团场最基层的单位,是各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要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职工群众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主体,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在农牧连队的工作,基层连队党组织必须把促进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中心任务。这也是团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兵团农牧连队党群关系变化对农牧连队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所提出的新要求。连队党支部要在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调动基层工会、共青团、女工委、老龄委发挥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提升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要高度重视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职工作为主体,始终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从政策、资金上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一线承包职工真正得到实惠。使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新型团场建设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连队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使广大职工从中受益。从而推动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体制,创新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的进取心、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从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全面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致富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团场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篇:提高认识健全体制,不断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提高认识 健全体制
不断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一四九团党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中明确指出:连队是团场领导下的基层单位和一级管理组织。连队党支部是连队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连队党支部能否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事关兵团团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问题。健全和完善的党组织体制机制是实现党支部对连队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
目前连队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均衡,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
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明显,单位的控制力、感召力、吸引力不强,职工队伍不稳定。二是党支部的地位弱化。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工作目标、责任不清,有的甚至软弱涣散、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一些单位的领导班子在配备上弱化书记职能,思想上、政治上不强,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四是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部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五是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六是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存在这些问题,纠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观念不
能适应体制变化的需要,致使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与中央、兵团、和师市党委的要求有差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轨道上来,兵团农牧连队由过去的生产管理职能,转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管理职能,造成部分连队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上有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一味 1
地把连队当成一个生产的实体,缺乏统筹考虑,致使党建和经济被割裂开来,没有认识到基层党支部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应该统揽工作全局,做到科学全面的发展。
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做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科学发展是要求,更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得到均衡协调发展,所有这些,最根本的组织保障就是党的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连队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
挥连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加强。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各级党组织是我们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兵团农牧连队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基石,担负着直接联系职工群众,组织职工群众,把兵、师党委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基层连队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下,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连队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加快团场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职工致富、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要始终把连队党支部建设摆在突出的位臵,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按照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五个好”目标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连级组织配套建设,努力把连队党支部建设成为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连队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团场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增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本领。
二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关键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是选好配强连队党支部书记。一是选好支部书记。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选人用人导向,对科学发展有本领、和谐建设有能力、政治上靠得住、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要打破常规放手重用,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单位率先出干部。对于单位不和谐,长期改变不了面貌,确实难胜任的,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贻误工作。二是要配强连队领导班子。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完善基层干部队伍的选拔、管理、监督机制。要遵循智能互补的原则,努力使班子做到团结和谐、克己奉公。要把个别专搞内耗,不干实事的人调出班子,纯洁队伍,使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提高整个班子的战斗力。三要强化连队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致富本领,不断提高他们执行政策、科学发展、依法办事、协调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发展农牧连队经济的带头人、引领农工致富的领头羊。四要抓好班子民主集中制的建设。打破“一言堂”的传统书面,多方面听取对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组织集体领导的作用。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简捷高效、目标明晰的党支部工作制度。连队党支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生产兵团党连队党支部工作条例》和《兵团团场章程(试行)》,积极探索和总结加强党支部制度建设的新途径和新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提高党支部执行力。要对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费交纳制度、党内监督约束制度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制度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清理,对其中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坚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对个别已不适应的制度,要抓紧进行补充和修改完善,确保制度设臵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科学的考评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内评议、测评工作,坚持把党内任职的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化其工作动力,促使党支部紧紧围绕中心和工作大局做好党建工作。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内制度体系建设,确保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为保持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证,把连队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连队党支部要围绕团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才能确保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方向,使党支部工作真正收到实效,也才能有效地解决政治、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连队党支部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保经济。要从减轻职工负担,增加职工收入着手,以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真正职工群众的信赖。不断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寻求党支部工作与经济建设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党支部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有机融合,“两手抓、双肩挑”,在布臵、检查、考核连队生产工作的同时布臵、检查、考核党支部工作,真正体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出发点。
五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要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抓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单位实际,根据党员队伍构成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对于干部党员,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着力提高其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对于一线党员,要大力倡导“党员创业”,着力培养其干事创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对于在职党员,要教育鼓励其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对于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使其增强党性观念,自
觉参加组织生活,保持党员先进性;对于困难党员和“三老”人员,要切实关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要通过保障党员权利、推动党内民主、健全激励关怀机制,来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通过开展建立党员联系户、党员承诺、扶贫帮困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构建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不断创新载体,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投身新型团场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
六是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连队党支部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切入点,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决定重大事情,布臵工作任务,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密切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和领导方式,由要求群众、命令群众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要紧紧围绕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健全连队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连队文化服务体系、职工生活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职工负担,关心职工群众生活;要坚持和完善干群恳谈交心、定期走访群众、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及时了解农民群众所想、所怨、所盼,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建立连队党支部向党员和群众服务承诺制度,大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并做到年初公开承诺、年底公开办理结果。要创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载体,组建各种类型的党员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立起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长效机制。只有做到执政为民、勤政为民,把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尺,才能发挥好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巩固连队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六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连队作为兵团团场最基层的单位,是各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要发挥统揽全局的作用,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职工群众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主体,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党在农牧连队的工作,基层连队党组织必须把促进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中心任务。这也是团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兵团农牧连队党群关系变化对农牧连队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所提出的新要求。连队党支部要在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调动基层工会、共青团、女工委、老龄委发挥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提升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要高度重视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职工作为主体,始终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从政策、资金上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一线承包职工真正得到实惠。使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新型团场建设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业,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连队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使广大职工从中受益。从而推动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的精神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体制,创新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的进取心、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从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全面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为致富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团场奠定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三篇: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xx县委、县府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开展小康新农村建设。这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
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新时期村党组织领导核心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对巩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就是说,村党组织是否能有效地领导农村工作,直接关系着一个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们通过对7个镇、16个村的走访了解,群众反映村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需切实增强“五个力”:
1、提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实践证明,能否把党的政策与本地工作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是能否发挥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决定一个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也是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内在表现。当前,xx县正在开展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就是对村党组织贯彻执行政策能力的具体考验。调查发现,“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是当前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最大问题,群众要求村党组织能认真研究县里关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14条政策措施,善于结合村情创新工作思路,在小康住宅、小康设施、小康环境三大新农村建设标准上走出符合群众意愿的特色之路,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不断增进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把农村建设成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全面小康新农村。
2、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得到有力推进,作为村级党组织就必须树立统筹发展观念,掌握统筹发展的本领。今年6月,绍兴县虽然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但尚有83.2的村的经济资源、土地资源、公益资源、人文资源等难以优化整合,出现资源闲置现象,原因是新村干部缺乏发展思路,自感能力不足。因此,开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从统筹发展的要求统盘考虑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努力成为熟悉统筹发展的通才,班子努力成为统筹领导一方的行家,党组织成为驾驭一方、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战斗堡垒。
3、提高“两手抓,两手硬”的能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建设和非物质形态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促进。这不仅要求村党组织善于抓经济发展、环境改造等物质形态建设,而且也善于抓农村党建和精神文明等非物质形态建设,真正建立起“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环境改造人、人改造环境”的良性发展机制。
4、提高发挥党员作用的能力。村党组织是直接影响和决定党员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四个多样化”带来的制约和规模调整后行政村党员相对增多且分散的实际,其作用的大小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座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认为,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上严格要求与主动关心结合,工作上培养与使用结合,生活上讲奉献与维护正当权利结合,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党员的模范带动来推进工作,为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5、提高处理各种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与群众最相关、工作量最大的是农民住房的拆迁和改造,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据对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调查表明,有10.8的信访问题涉及到农村拆迁改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须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重点是处理好与村委会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当前农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xx县以“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但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高要求相比,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一是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直接影响着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企业转制、工程项目招投标等一些重大村务活动,没有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极个别村党支部书记甚至不允许他人发表反对自己的意见,工作方法粗暴。当村民的疑虑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时,容易造成群体
第四篇: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xx县委、县府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开展小康新农村建设。这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新时期村党组织领导核心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对巩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就是说,村党组织是否能有效地领导农村工作,直接关系着一个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们通过对7个镇、16个村的走访了解,群众反映村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需切实增强“五个力”:
1、提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实践证明,能否把党的政策与本地工作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是能否发挥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决定一个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也是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内在表现。当前,xx县正在开展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就是对村党组织贯彻执行政策能力的具体考验。调查发现,“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是当前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最大问题,群众要求村党组织能认真研究县里关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14条政策措施,善于结合村情创新工作思路,在小康住宅、小康设施、小康环境三大新农村建设标准上走出符合群众意愿的特色之路,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不断增进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把农村建设成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全面小康新农村。
2、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得到有力推进,作为村级党组织就必须树立统筹发展观念,掌握统筹发展的本领。今年6月,绍兴县虽然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但尚有83.2%的村的经济资源、土地资源、公益资源、人文资源等难以优化整合,出现资源闲置现象,原因是新村干部缺乏发展思路,自感能力不足。因此,开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从统筹发展的要求统盘考虑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努力成为熟悉统筹发展的通才,班子努力成为统筹领导一方的行家,党组织成为驾驭一方、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战斗堡垒。
3、提高“两手抓,两手硬”的能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建设和非物质形态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促进。这不仅要求村党组织善于抓经济发展、环境改造等物质形态建设,而且也善于抓农村党建和精神文明等非物质形态建设,真正建立起“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环境改造人、人改造环境”的良性发展机制。
4、提高发挥党员作用的能力。村党组织是直接影响和决定党员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四个多样化”带来的制约和规模调整后行政村党员相对增多且分散的实际,其作用的大小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座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认为,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上严格要求与主动关心结合,工作上培养与使用结合,生活上讲奉献与维护正当权利结合,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党员的模范带动来推进工作,为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5、提高处理各种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与群众最相关、工作量最大的是农民住房的拆迁和改造,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据对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调查表明,有10.8%的信访问题涉及到农村拆迁改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须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重点是处理好与村委会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当前农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xx县以“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但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高要求相比,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一是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直接影响着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企业转制、工程项目招投标等一些重大村务活动,没有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极个别村党支部书记甚至不允许他人发表反对自己的意见,工作方法粗暴。当村民的疑虑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时,容易造成群体性上访。如xx镇外枢村原党支部书记xxx任职20年,独断专行,村里所有工程项目都不通过招投标,个人说了算,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村民上访。其次是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群众反映,一些“老板书记”只顾办自己的厂子,很少到村里上班,工资报酬却分文不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据抽样调查,群众认为村干部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观念不强,占54%。其三是村干部办事不公,存在“以权谋私”现象。一些村干部认为自己当了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就要比村民高出一筹,房子要造得大一些,钞票要挣得多一些,生活要过得好一些,造成村民与村干部的对立局面。在企业转制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村干部却从中捞取好处。在个人建房上,村干部“带头”少批多建,面积严重超标,与村民简陋的住房形成强烈的反差,群众心里很不平衡。有的村干部甚至弄虚作假,开假证明办批文,把耕地当杂地批,在村民中造成恶劣影响。如xx镇原xx村支部书记、xxx镇xx村支部书记均因为带头违反土地政策,超面积建房和乱搭乱建,致使老百姓不服而出现集体上访。
二是村“两委会”关系缺乏协调性,严重削弱了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首先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大部分村的村级资产难以真正融合在一起,村干部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原小村范围,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村干部认为自己只是“临时”的,对前景心存忧虑,工作状态不佳,这些都影响了整体合力和办事效率。其次是内部关系不顺。据调查,行政村规模调整半年多来,仍有7%的村班子内部不是很协调。有的对新班子的配备不服气,工作消极怠慢;有的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感到委曲,心态难调整;有的则以小村的班子组成小团体,只顾自己的小村说话做事;还有的新村村务工作组长因岗位角色转换不到位,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存在各自为政、拉帮结伙的现象,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导致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就金蝉脱壳。如杨汛桥原前童村党支部、村委会各管各的人,各论各的事,各开各的会,重大事情达不成一致意见,甚至出现村委主任竟然擅自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给自己定奖金的事情。其三是工作方法不当。一些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不敢领导、不善领导,把发扬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割裂开来;少数新当选的村委干部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不接受党支部领导,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和宗旨。
三是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难以保证。经调查,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主要存在三个“形式化”:首先是执行制度的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不重视党员的活动,党员对此意见较大。其次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从群访事件分析,当前涉及村级财务、村干部经济问题的案件占20%左右,原因是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公开的不彻底。群众反映,一些村干部在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特别是土地征用款、企业承包款投资使用公开不透明,部分公款被私自借用、拖欠,村级招待费支出不规范,存在借公济私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据统计,干部报酬逐个公开的村占83.3%,招待费逐笔公开的村只占43.2%,尚有34%的村设置有其它栏目,没有逐笔公开。其三是重大事项村民决策的形式化。一些村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虽然召开了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村民意见,事后又缺少沟通,导致群众有意见,对村里的事关心、支持不够。
四是党员队伍缺乏先进性,动摇了村党组织领导核心的基础。调查反映,当前农村党员主要存在“三个化”的问题,首先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在淡化。一些党员存在“小团体”思想,拉帮结派,搞宗族、宗派活动,对抗党组织。同时,一些党员精神文化生活相对空虚,思想道德庸俗,经常参加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党员赌博、嫖娼等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党员以个人、小团体利益为上,公然对抗上级政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越级上访等;有的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享受不愿奉献,甚至在参加组织生活时向党组织索要报酬。其次是个体素质、能力水平在退化。据统计,全县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党员的比例达33.8%,小学文化水平的党员达41.7%,贫困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一些党员干部习惯用老方法、老手势办事,缺少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缺少主见性、权威性和号召性。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搞亲亲疏疏,不能一碗水端平,办事有失公道;有的在工作中留有“尾巴”,被个别人所“左右”;有的为争取“宽松环境”,极力回避掩盖矛盾,对错误倾向一味退让、迁就,为维护个人的利益,不惜放弃党的原则,对同级的问题不敢批评,怕伤感情、丢面子,致使原本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解决的矛盾久拖不决,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其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弱化。一些党员习惯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提篮小卖”式的营销方式,对效益农业、科技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市场营销一窍不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党员在群众心里的“形象”在降低。一些“经济能人”党员存在求稳守摊、怕露富的思想,没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参与村务管理上,甚至以钱仗势、以钱谋权,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三、巩固和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几点思考
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关键在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重点在巩固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以深化“先锋工程”建设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提高村干部的公信力,夯实村党组织的领导基础。
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必须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针对当前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从提高村干部公信力出发,增强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提高素质中扩大村党组织的影响力。以开办村干部素质提升班为抓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党情、村情、民情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同时强化对村干部的能力培训,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应急能力培训工作,如村镇规划、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等,着力提高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培训使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职干部达到“五个有”的标准,即政治坚定有信念、实践宗旨有办法、依法办事有威信、发展经济有本领、协调配合有核心。二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从转变村干部作风入手,进一步深化村级全程代理服务制,开展群众对村干部的实事公评活动,建立村干部报酬评议制度,使村干部的报酬与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挂起钩来,同时对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失职的村干部,严格执行违规责任追究制。三是树立良好形象,在服务群众中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改变村干部办公机关化的倾向,改“门诊”为“出诊”,以民情恳谈、夜谈、访谈为载体,经常倾听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凝聚人心。推行村干部向村民公开诺廉制度,建立村干部廉政基金,落实制度治村、村务民主决策制,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
2、完善村级规范化运行机制,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工作的水平。
以《xx县行政村工作规范》为准则,建立村级运行“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村级管理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进一步规范村党组织活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每月一次党日活动,重点围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党员学习。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事情,要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二是严格执行三大规范,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运行。执行决策规范,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规范决策程序,实行民主决策。日常村级事务应由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作,应先由村“两委会”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再实行表决制。执行管理规范,按照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事务管理的要求,执行好人事任免(选举)制度、村级招待费限额开支、财务轮审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村干部坐班制等。执行监督规范,执行好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村干部任期承诺和履诺评议制度,村干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制度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协调运作。三是落实村民民主权利,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大力开展村民代表“代表性”教育,以“1+1”(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为载体,不断提高村民代表的整体素质,使村民代表树立代表村民的意识、党的领导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村民代表正确行使职责,促进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
3、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作用”这个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党员干部,重点开展“我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主题教育;对于普通党员,重点开展“我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带好头”主题教育。在教育基础上,完善农村无职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制度,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设立政策宣传岗、拆迁帮助岗、事务监督岗、纠纷调解岗、环境治理岗、维护稳定岗等,做到党员“人人有岗,个个有责”,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
第五篇: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xx县委、县府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开展小康新农村建设。这给我们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新时期村党组织领导核心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对巩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就是说,村党组织是否能有效地领导农村工作,直接关系着一个村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们通过对7个镇、16个村的走访了解,群众反映村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需切实增强“五个力”:
1、提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政策的能力。实践证明,能否把党的政策与本地工作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是能否发挥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决定一个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根本,也是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内在表现。当前,xx县正在开展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就是对村党组织贯彻执行政策能力的具体考验。调查发现,“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是当前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最大问题,群众要求村党组织能认真研究县里关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14条政策措施,善于结合村情创新工作思路,在小康住宅、小康设施、小康环境三大新农村建设标准上走出符合群众意愿的特色之路,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不断增进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把农村建设成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全面小康新农村。
2、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得到有力推进,作为村级党组织就必须树立统筹发展观念,掌握统筹发展的本领。今年6月,绍兴县虽然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但尚有83.2%的村的经济资源、土地资源、公益资源、人文资源等难以优化整合,出现资源闲置现象,原因是新村干部缺乏发展思路,自感能力不足。因此,开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从统筹发展的要求统盘考虑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努力成为熟悉统筹发展的通才,班子努力成为统筹领导一方的行家,党组织成为驾驭一方、发展一方、稳定一方的战斗堡垒。
3、提高“两手抓,两手硬”的能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建设和非物质形态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促进。这不仅要求村党组织善于抓经济发展、环境改造等物质形态建设,而且也善于抓农村党建和精神文明等非物质形态建设,真正建立起“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环境改造人、人改造环境”的良性发展机制。
4、提高发挥党员作用的能力。村党组织是直接影响和决定党员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四个多样化”带来的制约和规模调整后行政村党员相对增多且分散的实际,其作用的大小与村党组织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座谈中,广大党员干部认为,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上严格要求与主动关心结合,工作上培养与使用结合,生活上讲奉献与维护正当权利结合,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党员的模范带动来推进工作,为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提供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源泉。
5、提高处理各种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在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中,与群众最相关、工作量最大的是农民住房的拆迁和改造,如果处理得不当,就会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据对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调查表明,有10.8%的信访问题涉及到农村拆迁改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党组织须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重点是处理好与村委会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当前农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xx县以“先锋工程”建设为抓手,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但与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高要求相比,村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上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一是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直接影响着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村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企业转制、工程项目招投标等一些重大村务活动,没有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极个别村党支部书记甚至不允许他人发表反对自己的意见,工作方法粗暴。当村民的疑虑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时,容易造成群体性上访。如xx镇外枢村原党支部书记xxx任职20年,独断专行,村里所有工程项目都不通过招投标,个人说了算,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村民上访。其次是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群众反映,一些“老板书记”只顾办自己的厂子,很少到村里上班,工资报酬却分文不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据抽样调查,群众认为村干部中wenmi.net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群众观念不强,占54%。其三是村干部办事不公,存在“以权谋私”现象。一些村干部认为自己当了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就要比村民高出一筹,房子要造得大一些,钞票要挣得多一些,生活要过得好一些,造成村民与村干部的对立局面。在企业转制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村干部却从中捞取好处。在个人建房上,村干部“带头”少批多建,面积严重超标,与村民简陋的住房形成强烈的反差,群众心里很不平衡。有的村干部甚至弄虚作假,开假证明办批文,把耕地当杂地批,在村民中造成恶劣影响。如xx镇原
制度,使村干部的报酬与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挂起钩来,同时对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失职的村干部,严格执行违规责任追究制。三是树立良好形象,在服务群众中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改变村干部办公机关化的倾向,改“门诊”为“出诊”,以民情恳谈、夜谈、访谈为载体,经常倾听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凝聚人心。推行村干部向村民公开诺廉制度,建立村干部廉政基金,落实制度治村、村务民主决策制,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
2、完善村级规范化运行机制,提高村党组织领导新农村工作的水平。
以《xx县行政村工作规范》为准则,建立村级运行“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村级管理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进一步规范村党组织活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开展每月一次党日活动,重点围绕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党员学习。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事情,要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二是严格执行三大规范,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运行。执行决策规范,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规范决策程序,实行民主决策。日常村级事务应由村“两委会”联席会议研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作,应先由村“两委会”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方案,再实行表决制。执行管理规范,按照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事务管理的要求,执行好人事任免(选举)制度、村级招待费限额开支、财务轮审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村干部坐班制等。执行监督规范,执行好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村干部任期承诺和履诺评议制度,村干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等,以制度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协调运作。三是落实村民民主权利,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大力开展村民代表“代表性”教育,以“1+1”(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为载体,不断提高村民代表的整体素质,使村民代表树立代表村民的意识、党的领导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帮助村民代表正确行使职责,促进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
3、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作用”这个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党员干部,重点开展“我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主题教育;对于普通党员,重点开展“我为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带好头”主题教育。在教育基础上,完善农村无职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制度,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设立政策宣传岗、拆迁帮助岗、事务监督岗、纠纷调解岗、环境治理岗、维护稳定岗等,做到党员“人人有岗,个个有责”,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