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水资源情况
广西水环境情况
一、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年,广西废水排放总量31.26亿吨,比2009年增加2.2%;其中:工业废水16.52亿吨,生活污水14.74亿吨,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2.8%和47.2%,COD排放总量为93.69万吨,比2009年下降4.04%;其中:工业COD49.27万吨,生活COD44.42万吨,分别占COD排放总量的52.6%和47.4%;工业COD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12.1%;生活COD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1.8%。
二、各水体的水环境情况
1、地表水环境
广西33条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比2009年略有提高,大部分河流可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其中:63个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目标要求,水质达标率为96.9%,较2009年(96.8%)提高了0.1个百分点。
珠江水系的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北流江、都柳江、融江、洛清江、龙江、柳江、漓江、桂江、难滩河、归春河、下雷河、黑水河、水口河、平而河、明江、左江、右江、邕江、郁江、贺江,长江水系的湘江、资江,独流入海水系的南流江、九洲江、武利江、钦江、防城江,年均水质均符合Ⅲ类标准,河流水质为“优良”;珠江水系的刁江、独流入海水系的北仑河年均水质不符合Ⅲ类标准,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刁江主要超标因子为重金属,北仑河主要超标因子为有机污染物。“十一五”期间,广西河流水质达标率和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比例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河流水质明显改善;32条主要河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难滩河2010年前无监测数据),五年来河流综合污染程度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总体水质保持良好。
2、近岸海域水环境
2010年,广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整体良好,全年各监测项目平均浓度符合一、二类水质的监测站位达89.6%,比2005年上升14.3%,比2009年上升2.1%;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比例为4.2%,比2005年下降6.2%,比2009年下降4.2%。海洋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9.6%,比2005年上升12.2%,比2009年下降2.1%。
3、水库水环境
2010年对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土桥水库、澄碧河水库、百色水库、凤亭河水库、大王滩水库、西津水库、青狮潭水库、龟石水库、苏烟水库和小江水库等12座水库开展水环境监测表明: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除大王滩水库水质为Ⅳ类,其它水库各水期水质均为Ⅱ~Ⅲ类。除大王滩水库水质为轻度富营养化程度外,其它水库水质均为中营养化程度。
2005年只对青狮潭水库、澄碧河水库、大王滩水库、凤亭河水库、小江水库等5座水库开展水环境监测评价工作。2010年度与2005年度相比较,水库水质状况青狮潭水库、凤亭河水库、小江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大王滩水库、澄碧河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其中大王滩水库水质从中营养上升到轻度富营养状态。
4、地下水环境 广西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位升降影响。与2009年相比,除柳州市和黎塘监测区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小幅上升外,其余监测区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均呈下降趋势。
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标准综合评价,广西地下水质量总体以优良和良好级为主,但局部有较差级和极差级水质存在,地下水水质污染以点状污染为主,局部存在有小范围的面状污染,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铁、锰、汞等。
广西环保事业围绕污染减排,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大对国控重点污染源治污设施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力度,淘汰和关闭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决策部署,确保“十一五”环保规划确定的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胜利完成
三、有关水污染的治理
1、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通过实施《2010年广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并签订目标责任状,更加明确了减排目标责任。全区污染减排大规模督查工作,夯实了计划项目的建设、运行及执行等情况。经国家核定,2010年广西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93.69万吨,比2009年(97.63万吨)下降4.04%,比2005年(106.98万吨)下降12.43%。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我区“十一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005年的106.98万吨减少到94.0万吨,削减12.1%的约束性减排指标任务。
2、工业废水治理 五年来,广西共筹资35亿元,完成重点企业化学需氧量工程减排项目建设396项。97家制糖企业清洁生产和末端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废水日处理能力达100万吨,南宁、来宾、崇左等市糖厂清洁生产水平、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吨蔗用新鲜水不到1立方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全区97家淀粉企业建成废水处理设施,废水日处理能力达23万吨。
3、生活污水治理
目前广西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2005年,广西生活污水处理率为36.36%,“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投资94.86亿元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03项,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3.55万立方米,建成配套管网2286.4千米;全区污水处理率75.99%,比2005年提高39.63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第九个、西部第二个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省区。
4、流域海域治理
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建立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目标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符合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大滩涂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合理布局养殖区域,推行清洁健康养殖模式,防止海岸生态破坏。
第二篇: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
广西水资源问题分析
地理科学 陈媚媚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针对广西自治区现存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情况,如何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显得极为重要。从广西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为广西解决广西水资源问题提出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建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促进自然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广西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国家兴衰,水多为患,水少成灾,水脏贻害,对水资源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形势将更为严峻。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对中国及发展已构成重大威胁。1996年淮河污染,1997年黄河断流,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2012年初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弄得人心惶惶。这些灾害,说明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造受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认真解决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二、目前广西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影响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其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多,多年平均径流深度796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广西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广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影响城市的交通及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干季,广西易出现干旱现象,广西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特别是2003年,2004年广西出现连续干旱,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和损失,仅2004年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881万亩,因干旱使农村540万人饮水困难,农田灌溉缺水量约35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大32亿元。
水资源分配在地区分布上也是极不均匀。广西区南部降水相对丰富,广西区西部降水相对偏少。此外,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致使地表水系易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例如广西的马山县缺水问题。
(二)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资源浪费是造成广西自治区水资源短缺的另一个因素,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灌溉方式,使水资源的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仍旧如此浪费水,那么,将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都将面临缺水问题,水少了,也会造成土地干旱,进而依法一连串的问题。
(三)水资源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江河污染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来自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新型”污染,即大量的 有机污染物正成为广西水资源的主要威胁。城市水污染事件主要有:广西龙江河的重金属镉污染事件。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经查,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这次事件主要是由于某工厂将废弃物和污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溶洞,造成水中含重金属量超标。其次,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水污染问题。2012年4月3日,广西百色靖西县湖润镇新兴村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当地人们从地下抽上来的水,不但不干净,而且沉淀很多,人们难以饮用。
农村水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场处理垃圾,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等,是农村的水资源受污染情况日益严重。
水资源受到污染,饮用水紧缺,人民疯狂购桶装和瓶装水,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政府和城市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三、广西水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广西自然条件影响
广西处于季风气候区,受地形起伏和大气环流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每年5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左右,导致了广西区春秋易旱、夏涝冬干的水资源形势。特别是在雨季,广西的很多城市都容易出现洪涝现象,在干季易出现干旱缺水现象。广西也位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1%,岩溶峰丛地区的水文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发育地表,地下双层水文网,且地表水文网不完善,地下水文网发育强烈,致使地表水系缺失,造成广西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二)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水利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减少,地方水利设施长期的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长年失修,水渗漏严重,浪费较大,降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造成防洪抗旱能力严重下降,蓄洪抗旱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三)公众节水意识单薄
在城镇中,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清洗物品和食物的次数增多,并且没有重复利用水,如洗菜水直接倒掉,而不是用来冲厕所。“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影响人们。水价过低,往往加剧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大多数地方的水费不征收污水处理费,不对供应和处理水的成本给予补偿。
(四)节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忽视生态效益。企业和政府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很少,污水的处理率很低,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午污水不达标排放致使江河受到污染。此外,在农村,人们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场,生活中的垃圾乱丢弃,不合理的处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或池塘,农药化肥的过渡施用,使有毒物质存留在水和土壤中。
由于地下管道的渗漏,厕所漏水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城镇供水的大约四分之一白白流掉,据报道,只要节约城市水管漏掉的水的1%,就可供650万人使用一年。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地区,免费用水,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开放型灌溉方式,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到处渗漏的渠道将其中一半的水都漏掉。
(五)环境管理薄弱
水污染防治立法不够健全,执法力度不严,部分地区依法治水管水的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违法的行为打击不力,多数是罚款,很少是要负法律责任。此外,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至社会利益于和法律不顾,单纯追求利润,怀着侥幸的心理,要是被查处就赔些钱,要是不被发现,则发大财,做出污染水资源的各种行为。干部群众环保和守法意识不高,对企业和公众的节水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不到位,对企业所排水的成分测量不严格,是江湖受到严重污染。
三、缓解广西水资源问题的策略
(一)加大宣传教育,争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水的使用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把中国建成一个节水型的社会,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通过各种形式,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例如,政府联合各高校,组织以节水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或趣味竞技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镇进行节水宣传,让人们了解全区、全国、全社会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提高广大群众保护、节约水资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防止和治理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经济发展,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问题。(1)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工业企业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含有有毒污染物的水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才能排放,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管道网的建立与完善,可逐渐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治理相结合。合理地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的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2)控制农村对水资源的污染。
在农村设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厂,在村委的协助下,将农村的不可降解或有毒的垃圾集中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利用自然环境设置污水处理厂,使生活污水先经过吸收毒物装置,再用芦苇等有净水作用的植物进行净化,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提倡农民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增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首先应以身作则,全面贯彻和落实水法规,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对工厂和企业贯彻落实取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严格监测所排水的各项指标,定期对企业和工厂进行环评审批及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对造成江河污染的行为,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还要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要加大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三)加大节水设施的投入
第一、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节水用水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体系,使用水及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第二、要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适合广西区情的节水技术,加大节水设施的建设。在农业方面,则大力推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从灌溉方式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引进、推广和应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行有限灌溉和精量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规律,运用信息化技术,制定作物水分亏缺指标,实行科学灌溉。修建或维护水利工程,推进民营水利。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 要求,积极推进工业取水补偿费政策的出台,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以工补农。在工业节水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形成以水定发展、以水定规模的发展布局,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投资兴办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道堤防等开发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企 业所得税实行“减二免三”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进行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在生活节水方面,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全面推 行阶梯式水价,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第三、要调整水价,是水价能真正反映水的价值,同时通过水价来调整人们的用水行为。
(四)合理开发水资源
(1)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加大人才的培养
转变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思想观念,增强水利人才培养的紧迫感,加速水利人才开发步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人才,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积极培养跨世纪人才。(2)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采取雨水汇集利用技术。选择有一定产流能力的坡面、路面、屋顶,或经过、夯实防渗处理的地方,作为雨水汇集区,将雨水引入位置较低的水窖或水窖内储存,经过净化处理,工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水。喷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微灌技术、膜上灌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地表水,开发地下水等途径增加水资源的供应。此外,还可以开发地下水。科学探明地下水储量及分布,进行适度开采。调节地表水。(3)加大水源林的建设和保护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在部分山上合理地种植水源林,保护水源林,严禁砍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在部分地区推广弄拉模式,即模仿广西马山县的弄拉自然保护区,在上顶种植主要种植涵养水源的树,山腰处种植经济林、竹林、用材木。山脚种植种琵琶树、柑子树、石榴、柚子、玉米、芭蕉等,这不仅保证平时的用材,还获得经济来源。这对广西部分生态比较脆弱,容易产生石漠化的石山地区,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4)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生态产业。
调整与广西自治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使生活污水转化较为干净的水,清除工业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农村积极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广毒栏低,并做到科学,适量的施用,保证农村畜禽养殖粪便和废水的无毒化处理,严格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和水产养殖,推广农村改水改厕技术,保护水环境。推行生态消费,选择和支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一次性生活制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严志强,彭定新,胡宝清等.可持续发展导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第二版 [2] 盛连喜,冯江,王娓.环境生态学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第二版 [3] 王宝贞,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农村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技术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5年10月26日.中国广播网
第三篇:水资源复习资料
水资源复习资料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1、广义:地球上水的总体,包括大气中的降水、河湖中的地表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冰川、海水等。
2、狭义:指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可以利用的、而又逐年能够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3、水资源的两种转化途径:1)、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并构成河川径流,通过水平方向排泄到区外;2)、以蒸发的形式通过垂直方向回归到大气中。
4、水资源的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有限性
二、水资源状况
1、我国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水汽充足,降水量丰富。
2、我国水资源特点的表现为: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2)、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3)、时间分布不均匀,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3、当今世界的水问题: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
4、我过面临的水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5、解决措施:1)、为水立法;2)、有偿使用或提高水价;3)、节约用水,整治污染;4)、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5)、控制人口数量。
三、水资源的形成及转化关系
1、水循环的定义: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下、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运输、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认识:大循环,小循环,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
3、水资源的形成:蒸发(水分通过热能交换从固态火液态转换为气态的过程,是水分地球表面和水体进入大气的过程)→水汽运输(大气中的水汽由气流携带着从一个地区上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的过程)→降水(水汽在大气中的微小周围进行凝结,形成雨滴,再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下渗(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内的运动过程)→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壤中流之和)→形成水资源。
4、水循环的机理与特点:1)、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全球总水量是不变的,服从质量守恒定律;2)、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基本动力;3)、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的,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的系统;4)、水循环赋予水体再生性;5)、水循环系统过程复杂,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水循环过程变化,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的形成和特征变化。
5、水循环的作用和意义:1)、形成可再生水资源;2)、影响全球气候变化3)、形成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4)、为生态系统提供生命的支撑;5)、形成一切水文现象。
6、水资源利用:是指通过水资源开发为各类用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水资源以及各个用户使用水额过程。
7、水资源利用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水力发电、生态用水等。水资源学额基本理论
1、水平衡原理: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流域),在任意的时间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
2、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各要素(或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个要素(或环节)受其他要素(或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转化,不仅包括自然水循环,而且还包括社会水循环,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
3、自然水循环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的相互转化。
4、社会水循环形成的水资源转化关系课归纳为:1)、地表水包括城市和灌区引用的水库蓄水、河川径流和外流域调水。引用的径流在渠道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发、渗漏转化为大气水,土壤水和地下水。2)、地下水来源于地表水和降水的入渗补给、区外(山前)侧渗补给,其消耗是:通过水蒸发补给非饱和带土壤水、通过侧渗以地下水的形式排入河道、通过抽水作为引用水水源、通过越层入渗补给深层地下水。3)、土壤水是“四水”转化的中心环节,来源于地表水的入渗和地下水的潜水蒸发补给。土壤水除少量补给地下水外,主要转化为大气水、消耗于蒸发。4)、大气水指降水与蒸散发的水量。城市和灌区的降水除少量渗补给地下水和排水外,多数直接被蒸发掉。蒸发总量是当地最终的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量的组成
1、陆地上常见的的三种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补给形式: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排泄形式:河川径流、水面蒸发、土壤入渗。土壤水补给形式:大气降水、地表水。排泄形式:土壤蒸发、植物散发、(地下水【当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情况下才下渗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形式:大气降水、地表水。
排泄形式:地表水体、土壤水以蒸发或植物根系吸收后在散发。
2、地下水资源量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补给以及人工补给。水资源质量的评价
1、水资源质量的评价: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参数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
2、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河流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
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的要求:1)、在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源分布、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评价单元;2)、在评价大江、大河水资源质量时,应划分成中泓水域与岸边水域,分别进行评价;3)、应描述地表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4)、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水域,应进行水体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
4、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的要求:1)、选用的监测井(孔)应具有代表性;2)、应将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地表水污染、纳污水体、污水灌溉和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填埋等对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3)、应描述地下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
5、评价步骤:水环境背景值调查(在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状况下,确定水体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化学组成)→污染源调查评价(确定水体的主要污染物质,从而确定水质监测及评价项目)→水质监测(制定水质监测方案,进行取样分析,获取进行水质评价必需的水质监测数据)→确定评价标注(水质标准是水质评价的准则和依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论
6、水质指标:是水体中所赋存的杂质成分,可用来衡量水体容纳或包含污染物多少。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
7、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浊度、8、化学指标:PH值、阳离子、阴离子、化学需氧量、生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营养元素、重金属、非重金属无机物有毒物质
9、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1、《地下水质量标准》: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12、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定义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是水资源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性前期工作。
13、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目的:通过对评价区经济社会现状调查、供水与用水现状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全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14、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15、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1)、水体污染;2)、河道退化、断流,湖泊、库萎缩消亡;3)、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4)、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咸水入侵;
5、沙漠化。
16针对水资源开发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开展以下评价工作:
1、分析环境问题的性质及其成因;
2、调查统计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空间分布特征和已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分析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4、提出防治、改善措施。
17、水资源综合评价是在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以及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水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状况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
18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内容:⑴、评价区水资源条件综合分析;⑵、分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程度分析;⑶、水资源供需趋势分析。水资源的保护
1、水资源保护的定义:1)、是通过行政、法律、工程、经济等手段,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尽可能的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2)、是为了防止因不恰当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而造成水源污染或破坏水源,所采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以及对水资源进行积极保护与科学管理的做法。)
2、水污染物的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
3、水污染的分类:1)、按属性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2)、按分布状况分为:点源污染、雨源污染。3)、按受污染水体分为: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地下水污染。
4、水污染能使水体产生的危害有:物理性(指恶化感官性状,减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由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带来的列不良影响)、化学性(指化学物质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毒害动植物,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引起某些疾病和遗传变异,腐蚀工程设施等)和生物性(主要指病源微生物随水传播,造成疾病蔓延)。
5、水功能区划分:是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功能要求、开发利用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水域按其主导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确定其质量标准,以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需求,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6、水功能区划分的目的:1)、确定重点保护水域和保护目标;2)、科学地计算水域的水环境容量;3)、排污口的优化分配和综合整治。
7、水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水功能区划分应结合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水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前瞻性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原则;水质与水量统一考虑原则;便于管理,实用可行原则。
9、水功能一级区划的划分: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去;
10、水功能二级区划的划分: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11、污染源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水域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以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判断主要的污染物和主要的污染源,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12、污染源分类:1)、工业污染源调查(污染物生产量及排放途径、污染处理工艺、污染危害调查、生产发展情况调查)2)、生活污染调查(城市居民人口调查、居民用水排水情况、城市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和处置)3)、农业污染源调查(农药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农业废弃物、水土流失情况)
13、污染源调查方法分为:普查、详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4、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统计报表法、现场调查法、排污系数法。
15、水资源保护主要包括水量和水质。1)、水量保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水源地的涵养和保护;科学合理的分配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保证生态用水的供给到位。2)、水质保护:调查和治理污染源;进行水质监测、调查和评价;制定水质规划目标;对污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等
16、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水量方面必须要保证生态用水,不能因为经济社会用水量的增加而引起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以及其他负面影响;在水质方面,要根据水环境容量,规划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因为污染物超标排放而导致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危及到其他用水的正常供应。
17、水资源保护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设立行政管理机构;水资源立法)。2)、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4)、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5)、实施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第四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二、系统设计与开发
1.系统特色
1.1实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强。随着规划进程展开新资料的不断补充,系统数据可以逐步的得到充实。
1.2支持图形对象和对象属性的双向查询,支持地图漫游和属性到地图的查询。1.3根据规划中各专题需要编译生成各专项现状,规划专题图。1.4根据规划专题需要提供资料查询及报表生成。
1.5系统制图打印灵活方便,可按规范比例尺/标准图幅打印,也可任意图副和可见范围。
1.6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功能组织条块合理,层次清楚。
2.设计目标
开发水资源管理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在利用GIS系统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视图通过table和链接的图表等来了解此处的水资源情况,能够将资料的积累、查询自动化。此外, 可以在ArcGIS中venue语言编程对输入的水质检测项进行评价和对输入的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地水资源量的供需状况。有了此项功能使此软件的功能有了亮点,不只是一个便于存贮和快速查询的数据库式的软件, 而是可以提供新的数据和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比较全面的软件。
3.功能模块设计
3.1数据输入。在输入时首先对所需要的主题的图层进行输入, 本软件主要输入图层主要包含有行政区图层、水库图层、岩溶井图层、钻孔图层、长观井分布图层等5个主要图层。在每个的图层的属性表中输入该图层图元的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地质库、地表水库和地下水文库的基础资料其中在地质库中主要的输入资料有统一地层表, 钻孔的孔径及类型、钻孔水文地质实验、区域水文地质专题图, 在地表水库中主要输入径流及各大、中、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及水库分布图, 在地下水文库中主要输入长观井类型、长观井地下水类型、长观井实测资料、长观井使用类型、水井分布专题图等。另外将已收集到的水质情况和评价结果附于上述各个内容框架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查询当地的水质情况。管理者可以采用直接在属性表格(Table)中输入视图(View)中所显示的对象的属性, 也可以在Excel等软件中输入, 然后将其转化为本系统支持的表格类型(即DBASE和INFO格式)然后将表格添加到所需图层。
3.2查询结果显示。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中任意图元, 实现图元信息查询。
3.3对现状的判断分析。目前在判断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水质分析的评价和水资源供需量平衡的判断, 在水质分析中主要检测项目有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等, 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水质判断按钮输入对新水样进行测定后的各检测项目的值, 进而由系统给出对此水样的评价结果, 判断过程是通过Arcview中的Avenue语言编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主要是对来用水进行计算的一个功能, 通过输入地表径流、地下水量、三产用水、生态用水等得出当地水资源的平衡情况, 进而对水库蓄水及三产等用水水量的分配提供理论的依据。见下图显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计算流程。
3.4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视图了解查询区域的大概位置, 点击视图中查询区域, 可以由table显示出此处的详细情况。点击水质评价和供需平衡按钮, 则分别显示出水质评价等级和水资源平衡情况。
4.系统实现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数据格式主要有文本数据,文档资料,excel表格,DWG、mapinfo格式图形数据,相片,影响数据等。根据系统对海量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存贮与管理需求,我们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统一存贮,两者通过ID 标识建立连接关系。由于数据来源,形式复杂,格式不一,因此对数据收集与整理入库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对于现有的已电子化的数据优先入库;已整理好的,以硬拷贝的形式存在的,需要以手工方式进行输入的在数据输入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入库;需要进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的数据,根据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入库;系统运行急需的数据优先整理、录入、入库。
对于规划成果按照不同数据格式按照不同数据格式的要求入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数据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自动生成专题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将图形和属性关联,获得满足需要的数据,进行入库。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4.1 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系与水利工程规划是在对现状水系调查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运等方面要求,确定骨干河网布局,进行河道功能划分和断面及两侧控制规划。拟定河道疏浚、河道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提出镇、村级河道规划原则。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水系现状,规划成果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分布图,河道水运规划成果图等,河道信息可查询河流的名称,起讫地点,级别,长度,功能定位,断面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的属性数据。
4.2 水资源信息系统信息显示与查询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以查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特殊干旱年、连续枯水年和突发事件应急对策及预防措施等。
水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雨量站,水位站,蒸发站的分布,水功能区划,水利分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水资源总量,用水现状,用水预测等信息。
4.3水环境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水环境的功能区划、污水处理厂分布、管网分布,生活和农业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水环境监测水位流量、水质数据,还可以查询水质评价成果,河道水环境的容量等。
4.4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的主要展示了水景观位置、湿地保护区的分布、水旅游线路图、涉水公园规划、水景观带湿地保护区的分布、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等。根据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成果,系统可显示和查询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与目标、水生态系统保护分布与管理措施、水景观规划空间格局和建设方案等。
4.5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防洪分区、圩区分布、水闸分布及其功能,防洪治涝标准、现状和不同水平年工况下各防洪分区的防洪排涝能力、骨干河网控制水位表,根据防洪排涝规划成果可以查询和显示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和非工程方案。
三、结语
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和管理系统以先进的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地区主要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 GIS 技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使得所有查询及分析结果以地图、文本、图表等方式可视化、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是一个集易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智能化等优点于一身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专业支持系统。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 供先进的科学手段。
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 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先进的科学手段。运用该软件大大降低了管理者简单的机械似劳动, 并有效地整合了当地的水资源资料, 减少了在收集、整理、查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对资料造成的损坏, 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查询的精度, 提高了分析、决策等工作的技术水平。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 直观化和系统化。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情况
据水利部统计,中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水危机已经是全球性的事实。无数有识之士为此忧心忡忡。
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用以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每次世界水日,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1]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零碎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摘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总是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用节水器具
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有的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这么多交水费长期下来是不划算的。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从原理来说,有机械式(扳手、按钮的)和全自动(电、磁感应和红外线遥控)两类。
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温度。(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1/4盆足够用了。(6)洗澡时最好用一个脸盆接着,这个水可以冲厕所滴 厕所马桶节水
(1)如果觉得厕所的马桶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饮料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饮料瓶放在不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的地方。(2)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了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
水橡皮不严,就不断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3)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为了方便用马桶冲垃圾。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污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干净,也可以洗菜;(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