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模版(范文)

时间:2019-05-14 02:4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写作模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写作模版(范文)》。

第一篇:申论写作模版(范文)

公务员考试辅导:申论写作套路万能模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03月20日 16:42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呼啸两声》的博客

第一节 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

“三遍四步法”

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时间允许可以举2006年国家真题的例子)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

第三步:分门别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分类原则

横向: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纵向: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这里又一个八股模式,或称万能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

如果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一部分就不会失分太多。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的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点给分。一般有十个左右的要点,根据阅卷的经验,能找到6-7个要点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

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决策的过程就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从理论上来说,决策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第二步,收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

第三步,依据尽可能完备与可靠的信息,对发展的趋势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第四步,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第五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与不可行性评价;

第六步,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第一步 根据矛盾特殊性 找出问题根源

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通过分析特定事实的现状,主要是分析其存在的负面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提出正确对策的前提和关键。更清楚地说,这里面实际上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要根据材料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这部分工作实际上在前面阅读材料和概括主要内容时已经完成。

其次,根据对这种消极负面影响的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一)因果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基本办法

追根溯源的因果分析法是查找问题原因的根本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找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深层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是能够对症下药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前提和关键。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辩证思维分析就是在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看问题,而不是僵化静止地看问题;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而不是简单孤立地看事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是要坚持两点论,进行多项求异分析。在寻找问题根源时不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也要看到事物的非主要矛盾;不但要看到内部性矛盾(内因),还要看到外部性矛盾(外因)。产生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等等。因此,要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情况和对未来考试的分析预测,我们认为常用的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内外因分析

内外因分析是我们在提出对策和论证对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熟练掌握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解题秘诀就是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两种思路,而不是简单的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想到内外因关系原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种思路是“输血式”——即以国家扶持为主。具体的说就是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和贷款,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输血式”的思路是要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种思路是“造血式”——即以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为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找到了两种思路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题目还要求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怎么写呢?有的考生按照这种思路展开:分为两部分,一是评价国家扶持思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国家扶持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外因;二是评价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思路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内因。

这样的做答,虽然没有实质性错误,但是违反了辩证思维的根本法则,强调了内因和外因的对立性,忽视了内外因的统一性,因此,不可能得高分。正确的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解决“三农问题”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国家扶持思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国家扶持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外因;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思路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农民的各项权利和政治地位),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内因。

第三部分:根据内外因相互作用原理,指出应把国家扶持和充分发挥农村农民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

再例如,关于“标本兼治”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

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利益目标。当行为主体的某个特定利益目标实现以后,则会产生新的需要,派生新的利益要求,引发新的动机并支配新的行为,导向新的利益目标,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人的思想行为源于利益而又指向利益的规律。

利益分析法尤其适用于社会中利益矛盾问题的解决。例如,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构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多样的,产生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要涉及到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要分析现实原因,还要分析历史原因;要分析内在原因,还要分析外在原因等等。总之是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的全面到位。

(二)SWOT分析——一种极有可能考到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辩证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

目前为止,SWOT分析方法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并没有考过,但是不等于将来也不会考。在我看来,随着对公务员在公共管理方面能力的提高,SWOT分析方法在未来几年的申论考试中有可能会涉及,可能考察考生作为公务员策划推销政府资源,设计政府发展战略的能力。

例如:

W 政府发展艺术产业园的SWOT分析

优势(S)

1、北京在全国艺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2、望京西路及其周边地区良好的交通条件和明显的区位优势;

3、中央美院位于望京西路东侧,并且大批艺术家聚集于望京;

4、国际雕塑公园和中国最大最现代的美术馆即将在望京西路东侧兴建;

5、望京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文化素质较高

劣势(W)

1、望京西路为交通主干道,影响人流的聚集;

2、目前望京地区没有成规模的以艺术产业为主要业务的文化企业;

3、巨大的前期投入带来的压力;

4、房地产商的规划已经制定,改变其招商计划存在难度

机会(O)

1、我国艺术产业,尤其是艺术品拍卖业和会展业快速发展;

2、艺术产业处于寻找价值实现形式的成形期;

3、目前北京还没有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产业园

威胁(T)

1、市场发育水平的限制;

2、市民经济收入水平、文化消费观念和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需求的限制;

3、艺术产业的发展形式没有现成的模式,艺术产业处于成形期 精彩相关:

第二篇: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万能模板》

一、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

注意是让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还是“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遍四步法”: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二)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

(三)分门别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纵向: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

横向:问题的表现: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

问题的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措施:成绩和问题

(四)概括主要内容。

这里又一个八股模式,或称万能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如果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这一部分就不会失分太多。要按照这个模式,尽可能的把关键词写进概括当中,即使逻辑性差也不太要紧,这一部分完全是按点给分。一般有十个左右的要点,根据阅卷的经验,能找到6-7个要点已经是很不错了。因此,一定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多写关键词,而不是在组织文字上浪费时间。

二、提出对策的基本套路

(一)因果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的基本办法

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坚持重点论,即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是要坚持两点论,进行多项求异分析。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矛盾的原因展开分析。其中要涉及到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要分析现实原因,还要分析历史原因;要分析内在原因,还要分析外在原因等等。总之是要全面地、多方位地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多维度的原因分析,并不是指一对矛盾中必须涉及到上述的所有方面,而是提醒各位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应尽可能的全面到位。

2005年申论考试的解题秘诀就是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来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两种思路,而不是简单的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想到内外因关系原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种思路是“输血式”——即以国家扶持为主。具体的说就是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和贷款,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输血式”的思路是要完善制度,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种思路是“造血式”——即以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为主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找到了两种思路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题目还要求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怎么写呢?有的考生按照这种思路展开:分为两部分,一是评价国家扶持思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国家扶持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外因;二是评价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思路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内因。

这样的做答,虽然没有实质性错误,但是违反了辩证思维的根本法则,强调了内因和外因的对立性,忽视了内外因的统一性,因此,不可能得高分。正确的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解决“三农问题”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国家扶持思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国家扶持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外因;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思路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农民的各项权利和政治地位),指出充分发挥农村农民自主性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内因。

第三部分:根据内外因相互作用原理,指出应把国家扶持和充分发挥农村农民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

再例如,关于“标本兼治”的提法实际上也是对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二)利用矛盾普遍性 借鉴“万能八条”

1.“万能八条”详解(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激励制度、惩罚制度、利益相关制度、分工制度、规则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媒体监督(舆论监督)领导(上级)监管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2.“万能八条”的经典案例

2006年6月29日,李毅中在《谈谈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一文中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采取七项措施,这七项措施就是对万能八条应用的经典案例。

一、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的的经典应用)

二、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

三、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安,建立规范完善的法治秩序。必须严刑厉法,重典治乱。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部门推动下,《刑法》和《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以及司法解释工作正在推进。必须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继续下决心解决“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纠正和惩处非法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不仅要严惩事故直接责任者,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还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中纪委、高检、高法等部门将联合对近两年事故的查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必须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和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有效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把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健全政策法规、完善体制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和组织协调、形成机制的经典应用)

四、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纳入政绩、业绩考核。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大政方针、法制建设、工作格局、运行机制、舆论导向、政治保证等方面。明确支持两个责任制的落实,纳入政绩业绩,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

五、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

六、增加安全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除了落实好国家扶持资金外,主要依靠企业增加投入,提足用好安全费、维简费、折旧费;地方政府也应投入相应配套资金。(增加投入的经典应用)

七、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强制性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和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

3.关于“万能八条”需要强调的一个问题

在提出对策时,思维要发散,可以参照“万能八条”,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被其束缚住我们的思维,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万能八条”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 1.法律手段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来检验有关行为的正确与错误,衡量其是否合法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处理有关问题

通过有关法律程序(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调解)来解决有关矛盾、争端

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执法主体、依据、程序合法

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快有关方面的立法步伐

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法治意识

深化司法制度改革

2.行政手段

制定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

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

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

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

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

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

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

重视调查研究,充分体察民意

重视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举行听证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篇:申论写作

机关日常工作中,四种事务性公文是经常写的:一是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二是专题报告(汇报),三是会议纪要,四是工作简报(含谈话和会议简报)。此四类公文涉及的内容可能不同,但文体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比如主题要鲜明,材料要扎实,结构要严谨,语言要规范等。

四种公文的写作方法是有一番讲究的。所谓讲究不是说有什么深不可测的奥妙,而是说各有一定的要领和要求,还有些惯用的“模块”。这些套路、模块如用得恰到好处,就会使文章阅读起来顺口,理解起来顺畅,记忆起来容易。

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的写法

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是大文章,写作难度大一些,大体可按以下方法来写:先用一段导语讲报告的缘由和主旨,然后归纳分类讲工作内容、成果、经验和建议,最后是结束语。

工作总结不好写,时间跨度大的总结更难一些。我认为,一是把一年或几年的工作梳理清楚,抓住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二是对工作成果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三是尽可能把成功的做法和基本经验归纳出几条,多则多写,少则少写。工作年复一年总会有一些新的内容、新的进展、新的特点,因此在表述上力求有新词,有新意;四是要有一些前瞻性思考,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明确的要求。

例如,吴邦国委员长在2007年3月人代会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开篇有一段该报告的主旨,接着讲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归纳为四点,即立法工作又有新进展、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对外交往开创新局面,用几个“新”字作了总结和概括。用具体事实说明常委会的工作体现了宪法精神,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关于2007年的工作,报告提出146字的总体要求,并列述了几项工作要点,即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确保实现立法目标;贯彻实施监督法,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提高代表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等。特别是,在立法工作方面,提出四个“坚持”,强调要着重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妥善处理法律的稳定性和变动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在监督工作方面,强调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二要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三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层次是这样的:第一部分讲2006年工作回顾,包括5点成就、7项工作;第二部分讲2007年的工作总体部署,第三部分专门讲经济,第四部分讲和谐社会建设,第五部分讲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第六部分讲政府自身建设。接着用了三个自然段分别简要讲军队建设、港澳台问题、外交工作。最后用一小段号召语结束。

两个报告好就好在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专题报告的写法

顾名思义,专题报告是就某一特定事件而写的报告,写法比较灵活,根据内容设计结构、安排层次,以说清楚问题为目标。

如,2007年5月吴仪副总理赴美与美财长保尔森共同主持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活动多、内容丰富。这个报告怎么写才能既不显得庞杂,又不空洞无物?最后的成文把一个头绪较多、且交流和交锋比较激烈的谈判交代得比较清楚。

这个报告的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开头有几行字的引言:“5月22至23日,吴仪副总理与保尔森财长分别作为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的特别代表,在华盛顿共同主持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话取得了成功并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分五个部分来写:一是对话基本情况(人员、议题、气氛、总的评价)。二是对话开幕式(基辛格、吴仪、保尔森先后致词,为会议定调)。三是对话具体内容(共6项,双方陈述意见,有互动和交流)。四是对话成果(对照我方工作方案作出分析和评价,看哪些达到预期目的,哪些没有达到,共识是什么,尚存的分歧是什么)。五是几点体会(双方重视,密切沟通和配合;我方统一步调,协调立场;此次对话成功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平稳发展;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我方应重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充分发挥机制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有纪实性、提要性和约束性三个特点。一般写法是先有一段导言,交代会议名称、目的、时间、地点、规模、参加人员,用几句话交代主要过程。接下来是纪要的主体部分,写会议情况和主要观点,包括对工作的评价、对问题的分析等,可一条一条写,也可综合写,还可摘要写。主体部分的内容讲求扎实。

主体部分的写法很多,但有一些常用的套路:

会议的基本情况通常以“据汇报”开始写一段,即使是不同的部门汇报不同方面的工作,一般情况下也写在一个自然段中。

会议的主要观点通常以“会议认为”开始,用一个自然段来写,基本上是按照会议主持人在听完汇报后的结论性讲话来措辞。如果是听取部门工作汇报,通常首先对该部门开展有关工作的成绩进行评价,然后指出做好工作要坚持什么原则、处理好什么关系、下一步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有时候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分别以“会议指出”、“会议认为”、“会议强调”、“会议明确”作为每自然段的开始。如果是研究部署工作,通常首先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作出评价,如上级领导有指示和批示,还要先写上一两句表态的话,再讲一讲学习、传达、贯彻落实领导指示,然后指出做好工作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必要时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

会议议定意见的通常格式是:以“会议经过讨论(研究),议定以下意见”开头,并分别标出“一”、“二”、“三”等等。内容一般包括:会议是否原则通过该文件,是否需要有关部门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报批、下发,下一步要具体做好什么工作、怎么做好工作。

会议的议定意见与主要观点一般都是分开写,两者既要紧密联系,表述上又要避免重复。议定意见比较具体,主要写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会议的主要观点比较原则,主要写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会议纪要在写完汇报的主要情况之后,直接写会议议定意见,议定意见中先写比较原则的意见,后写比较具体的意见。

简报的写法

简报是交流看法和经验、沟通信息、反映情况、报道动态的公文。在外交场合,会谈和会见简报是记载双方交换意见、交涉问题或协调立场的文件。

简报讲究时效性、简明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闻的特色。简报的内容有些是机密的,应注意标明密级,限定阅读范围。写外事活动简报通常是先确定一个一目了然的题目,文内应先有个对事由的简单交代,然后写活动和谈话内容。比如:

×××与×××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

×月×日,×××应约与×××工作午餐,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等在座。

正文根据谈话实际情况写若干部分,都加小标题。在一个议题下一般是谁先谈就先写谁,便于前后呼应,逻辑上比较顺。

另一写法是不列小标题。谈话虽涉及议题比较多,但不是全面铺开讲,加了小标题反而觉得体例不平衡。写时不分“一、二、三”,而是按谈话的顺序写,并把每件事的呼应写清楚。为避免多个议题一口气写完显得庞杂,也可视情分几小段写,眉目清楚。

简报讲究“简”和“要”,内容要做到忠于原意、语言不繁、要点不漏。

上述四种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往往出在逻辑、结构、内容、语言、语法上。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之

(二)要求,草拟公文应当做到“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对照这些要求,可发现不少问题。

许多文章出毛病,一是出在事理不通,二是出在标准不一,三是出在前后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逻辑推理上出了问题,没有根据逻辑规律来认真推敲自己写出的东西。

我们运用一个概念、使用一个字和词,都要首先明确它究竟是指什么、应该指什么,别人是否明白。如不明白,我们是否要加以说明,如何说明才能使人明白。要考虑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每件事都要交代六个‘什么’,即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缘故”。要考虑在说明情况之后能作出什么判断,判断是否有牢固的根据。在提出措施建议时,要考虑哪些是主要措施,说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应如何操作。

有些公文常犯概念不清的毛病。比如有一句 “世界发展飞速变化”的话,“发展”和“变化”是两个概念,这样用很不合适。

此外,写作易犯的毛病还有因果关系失当、情况不明、一文多事、用词不严谨、错用易混词等,这都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会议的主要观点通常以“会议认为”开始,用一个自然段来写,基本上是按照会议主持人在听完汇报后的结论性讲话来措辞。如果是听取部门工作汇报,通常首先对该部门开展有关工作的成绩进行评价,然后指出做好工作要坚持什么原则、处理好什么关系、下一步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有时候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分别以“会议指出”、“会议认为”、“会议强调”、“会议明确”作为每自然段的开始。如果是研究部署工作,通常首先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作出评价,如上级领导有指示和批示,还要先写上一两句表态的话,再讲一讲学习、传达、贯彻落实领导指示,然后指出做好工作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必要时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

会议议定意见的通常格式是:以“会议经过讨论(研究),议定以下意见”开头,并分别标出“一”、“二”、“三”等等。内容一般包括:会议是否原则通过该文件,是否需要有关部门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报批、下发,下一步要具体做好什么工作、怎么做好工作。

会议的议定意见与主要观点一般都是分开写,两者既要紧密联系,表述上又要避免重复。议定意见比较具体,主要写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会议的主要观点比较原则,主要写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会议纪要在写完汇报的主要情况之后,直接写会议议定意见,议定意见中先写比较原则的意见,后写比较具体的意见。

简报的写法

简报是交流看法和经验、沟通信息、反映情况、报道动态的公文。在外交场合,会谈和会见简报是记载双方交换意见、交涉问题或协调立场的文件。

简报讲究时效性、简明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闻的特色。简报的内容有些是机密的,应注意标明密级,限定阅读范围。写外事活动简报通常是先确定一个一目了然的题目,文内应先有个对事由的简单交代,然后写活动和谈话内容。比如:

×××与×××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

×月×日,×××应约与×××工作午餐,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等在座。

正文根据谈话实际情况写若干部分,都加小标题。在一个议题下一般是谁先谈就先写谁,便于前后呼应,逻辑上比较顺。

另一写法是不列小标题。谈话虽涉及议题比较多,但不是全面铺开讲,加了小标题反而觉得体例不平衡。写时不分“一、二、三”,而是按谈话的顺序写,并把每件事的呼应写清楚。为避免多个议题一口气写完显得庞杂,也可视情分几小段写,眉目清楚。

简报讲究“简”和“要”,内容要做到忠于原意、语言不繁、要点不漏。

上述四种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往往出在逻辑、结构、内容、语言、语法上。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之

(二)要求,草拟公文应当做到“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对照这些要求,可发现不少问题。

许多文章出毛病,一是出在事理不通,二是出在标准不一,三是出在前后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逻辑推理上出了问题,没有根据逻辑规律来认真推敲自己写出的东西。

我们运用一个概念、使用一个字和词,都要首先明确它究竟是指什么、应该指什么,别人是否明白。如不明白,我们是否要加以说明,如何说明才能使人明白。要考虑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每件事都要交代六个‘什么’,即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缘故”。要考虑在说明情况之后能作出什么判断,判断是否有牢固的根据。在提出措施建议时,要考虑哪些是主要措施,说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应如何操作。

有些公文常犯概念不清的毛病。比如有一句 “世界发展飞速变化”的话,“发展”和“变化”是两个概念,这样用很不合适。

此外,写作易犯的毛病还有因果关系失当、情况不明、一文多事、用词不严谨、错用易混词等,这都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会议的主要观点通常以“会议认为”开始,用一个自然段来写,基本上是按照会议主持人在听完汇报后的结论性讲话来措辞。如果是听取部门工作汇报,通常首先对该部门开展有关工作的成绩进行评价,然后指出做好工作要坚持什么原则、处理好什么关系、下一步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有时候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分别以“会议指出”、“会议认为”、“会议强调”、“会议明确”作为每自然段的开始。如果是研究部署工作,通常首先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作出评价,如上级领导有指示和批示,还要先写上一两句表态的话,再讲一讲学习、传达、贯彻落实领导指示,然后指出做好工作主要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等,必要时也用二到三个自然段来写。

会议议定意见的通常格式是:以“会议经过讨论(研究),议定以下意见”开头,并分别标出“一”、“二”、“三”等等。内容一般包括:会议是否原则通过该文件,是否需要有关部门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报批、下发,下一步要具体做好什么工作、怎么做好工作。

会议的议定意见与主要观点一般都是分开写,两者既要紧密联系,表述上又要避免重复。议定意见比较具体,主要写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会议的主要观点比较原则,主要写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会议纪要在写完汇报的主要情况之后,直接写会议议定意见,议定意见中先写比较原则的意见,后写比较具体的意见。

简报的写法

简报是交流看法和经验、沟通信息、反映情况、报道动态的公文。在外交场合,会谈和会见简报是记载双方交换意见、交涉问题或协调立场的文件。

简报讲究时效性、简明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闻的特色。简报的内容有些是机密的,应注意标明密级,限定阅读范围。写外事活动简报通常是先确定一个一目了然的题目,文内应先有个对事由的简单交代,然后写活动和谈话内容。比如:

×××与×××就中美关系等问题交换意见

×月×日,×××应约与×××工作午餐,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等在座。

正文根据谈话实际情况写若干部分,都加小标题。在一个议题下一般是谁先谈就先写谁,便于前后呼应,逻辑上比较顺。

另一写法是不列小标题。谈话虽涉及议题比较多,但不是全面铺开讲,加了小标题反而觉得体例不平衡。写时不分“一、二、三”,而是按谈话的顺序写,并把每件事的呼应写清楚。为避免多个议题一口气写完显得庞杂,也可视情分几小段写,眉目清楚。

简报讲究“简”和“要”,内容要做到忠于原意、语言不繁、要点不漏。

上述四种公文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往往出在逻辑、结构、内容、语言、语法上。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之

(二)要求,草拟公文应当做到“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对照这些要求,可发现不少问题。

许多文章出毛病,一是出在事理不通,二是出在标准不一,三是出在前后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逻辑推理上出了问题,没有根据逻辑规律来认真推敲自己写出的东西。

我们运用一个概念、使用一个字和词,都要首先明确它究竟是指什么、应该指什么,别人是否明白。如不明白,我们是否要加以说明,如何说明才能使人明白。要考虑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如同毛主席所说的,“每件事都要交代六个‘什么’,即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什么缘故”。要考虑在说明情况之后能作出什么判断,判断是否有牢固的根据。在提出措施建议时,要考虑哪些是主要措施,说明其必要性、可能性,应如何操作。

有些公文常犯概念不清的毛病。比如有一句 “世界发展飞速变化”的话,“发展”和“变化”是两个概念,这样用很不合适。

此外,写作易犯的毛病还有因果关系失当、情况不明、一文多事、用词不严谨、错用易混词等,这都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第四篇:申论写作

申论写作

何为申论写作

什么是申论?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又是什么?公务员招录中申论的实质又是什么?申:申述、申辩、说清楚;论:就是论据、进行论证。申论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加于论证。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公务员招录中申论的实质--------公务员的思维方式!申论写作就是申论考试中最后一道文章写作。申论写作要点

当今社会,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之一。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写作也就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应用写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申论写作有如下一些要点值得广大考生注意把握,如能在申论考试活学活用,相信对提高申论成绩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公务员语素

简单点讲,要有全面,加强,高举,贯彻,强化,严格,必须,狠抓,重视等动词。有三个代表,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关键词。要层次分明,有思想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制度机制等分条列项。

要学得这个办法,背诵不失为一计。

二,公文形式

提出这一条,是针对目前一些应试者有学生腔,有话题作文的情形。这在申论考试中是力图避免的。要有总分总的基本格式,对于总的部分,要合乎国家法律法规,要同目前主流民意相同。

多写几篇,模仿即可。

三,言之有物

要对问题要针对性和符合实际的措施,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空谈口号大谈理论的嫌疑。例如,新农村建设我们有20字方针,从这几个角度就能概括层次了,但是具体措施呢? 村庄规划,乡财县管培养新型农民循环农业,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培训等都是具体措施,可以进行分别论述,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体会有见解。

四,形似神似

这个是总的要求,所谓申论有人总结了万能模版,有人总结为引议联结,其实质都在于探询常见公文之神形。在备考中努力在这方面下工夫是正道所在。申论写作技巧

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150字。弹性限度只能在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孤但表述要求语句精轧简明扼要,不冗长,不罗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而去旁征博引或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也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念。答题时不要囿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在文中决定或支配着思路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答题步骤】

1、阅读的过程中勾划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直接阐述内容的语句。

2、将勾划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成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题方法】

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问题。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体+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其中,主体是文章涉及的主要 人物姓名或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1是指主体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就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以下几种方法(注意:由于《申论》考试的答案一般都是客观的、基本确定的,因而以下各种方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但最终答案都不得应该是相同的,此所谓殊途同归。)

(1)环节分析法。对于那些纵式结构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阶段性为序或逻辑上的逐层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模拟试题

(一)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参与方分析法。一件事情可能有几方参与。在分述句乳我们可以就各方的行为进行分述答题。如模拟题

(六)的分述句可概括九“(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的10家苹果汁生产企业应对方反倾销起诉取得成功的案例。)成本低廉的中国的苹果汁进入美国市场,引起美方不满,美方提出反倾销调查起诉。中方积极应诉,充分发挥有利因素,赢得了诉讼胜利保护了中方苹果汁生产企业的利益。”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3)链式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链式分析法。如模拟试题

(七)的分述句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道。)9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专家认为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基金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类型分析法。对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或事物,则可进行分类表述。如模拟试题

(九)的分述句就可概括为:“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玩具市场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我国的玩具消费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意为孩子买更多的玩具,但调查还表明,我国的成人玩具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专门生产成入玩具的企业。玩具的开发和销售面向成人,是世界玩具的新热点。”

(5)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如果一时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则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这对于初学者或应试心理素质较差者有较大帮助。我个人估计,《申论》的评分如果要客观公正,它一定要有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所以其答案的客观性应当是比较强。我们首先选点。保证选点正确,可以尽量少丢分。如模拟试题

(八),先概括总述句:这是一篇关于农夫山泉与国内其他纯净水厂家打水战的报道。”分述句的概括,你如果感到有困难,可先列出主要词语,(农夫山泉、科学试验、来自全国各地的纯净水场、反击、炒作、不正当竞争法、查处起诉标准纯净水、天然、,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广告、科学性。)这样,再通读全文,加以分析思考后,就能提炼出分述句:“农夫山泉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给纯净水使了个绊,引起全国各大纯净水生产厂家的反击。这些纯净水生产厂家对农夫山泉的科学试验提出质疑,认为农夫山泉进行炒作,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国家主管门过问查处此事。引发了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6)主动方分析法。给定资料,一般来说都是内部蕴含着矛盾的事件或观念。这时,为了保证我们分析的切入,可首先确定谁是事件的主动方,从主动方的角度去表述问题。但这时需要考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表述事件过程,在表述中不随便使用定性词句,以免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

3、道理句。道理句基本句型结构为:“它告诉(或揭示、反映)了„道理(或规律、性质)。”综观参考答案,有的答案有道理句,有的答案无道理句。我认为,作为一名考生,为确保万无一失,应当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事件对人们的认识或启示作用,道理句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有较强的归纳分析能力,能从中引申出一定的道理来。当然,少数时候,文中也有现成语句,这需要考生认真分析和辨别。参考文章

申论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申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考查方式,出现在我国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只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应试者大多对《申论》比较陌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本文试就申论写作中常见错误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以期对应试者有所帮助。

一、阅读资料不仔细,分析资料不深入,盲目求快,匆忙下笔

申论写作,在短短的150分钟内要根据给定资料完成三项有严格要求的写作任务,难度大,时间紧。因此,不少考生草草浏览一遍给定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弄清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就马上动笔。这样,第一项写作任务即出现偏差——概括的并非主要内容。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申论》考试(以下简称2000年申论考试,试卷曾刊载于《应用写作》2002年第5期),一考生这样概括主要问题——“

一、法院是否可以因为印刷公司的利益就不开庭审理此案或者判令H败诉?

二、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哪个重要?

三、在执法中,是讲求严格执法还是要适当考虑社会影响,二者发生冲突时,如何办?”这位考生从资料中概括出三个问题,哪一个是主要问题?不得其详。从上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概括推测,他自己大概也没有搞清楚。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应试者均有大学以上文化水平。按理,要从给定资料中归纳出主要问题并不困难。其所以出现概括不得要领的状况,显然是因为没有仔细阅读并研究资料。申论资料往往涉及面广,内容复杂。要从中理出头绪并抓住问题的症结,必须吃透材料,而匆匆浏览一遍是无法达此目的的。古人论写作有一句名言:“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申论写作“袖手于前”的功夫要下在阅读、理解、分析材料上。一定要舍得下这番功夫!从2000年开始,连续三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中的“注意事项”都写上“作答参考时限:阅读40分钟,作答110分钟”。这样的特别提示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应属绝无仅有。按笔者理解,提示是因为申论写作还不为大多数考生所熟悉。申论写作强调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重,所以对限定材料的驾驭贯穿于整个写作的始终,而其基础在阅读。试卷说明中提示阅读时间占总时间的1/4强,也是强调阅读在申论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以防止考生因忽视这一点而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命题者用心良苦,考生不可不察!申论写作发挥较好的考生,无一例外都充分重视了阅读这一基础环节。这从答卷中即可看出。2000年申论考试,一位考生对主要问题的概括是“该资料反映的主要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因正常生产产生的噪音严重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民事纠纷,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应该如何既合法又合理地处理这些纠纷的问题,即怎样在既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不让超标噪音影响生活)又保护企业正当生产秩序与利益上做到二者兼顾,让双方满意”。切中要害的概括证明考生读通读懂了材料。在阅读资料(包括试卷的其他文字说明)时,还应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作一些摘记,以助理解分析和写作构思。例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以下简称2001申论试卷)给定的材料中,最后的点睛之笔——“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就应摘记。

另外,还有不少考生答卷时往往先松后紧。前两部分尤其是在“方案对策”上花费太多时间,结果最后的论证阐述只能草草收场,甚至无法完成。而最后论述部分恰恰分值最高(概括内容20%,提出方案30%,阐述理由50%),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考生还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一般应该是阅读资料40分钟左右,概括内容20分钟左右,阐述论证不少于50分钟。

二、对申论写作的特殊要求不甚了解,不能严格按要求进行写作

申论写作区别于一般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写作的多层次和综合性。其多层次表现在整个申论由要求不同的三篇文章组成。其综合性是指这三篇文章构成衔接紧密的写作链和逻辑严谨的整体。不少考生对这一特殊之处不甚了解,写作中自然难免出现偏差。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忽视申论写作三部分之间互相贯通的密切关系

将申论的三部分写成互不相关的三篇独立文章,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是考生常犯的错误。以2001年申论试卷为例,试卷给定的材料是“PPA在全球引起的**”。一位考生概括主要问题为“含PPA的药品受到全球性围剿,人们避之如瘟疫”,对策部分的要点是“政府应责成职能部门迅速查禁一切含PPA的药品”,阐述议论部分的观点是“含PPA的药品在美国被禁的第二天即有不含PPA的新药上市,足以说明敏锐眼光、超前意识的重要”。这份答卷,三部分内容之间互相割裂、毫无关联的毛病十分明显。而这是申论写作的大忌。考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三个部分看成一个整体。不仅写作时要前后衔接、互相呼应,而且写作前的构思即应一以贯之。因为,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成功的申论写作,三个部分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并彼此贯通,即对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概括→针对主要问题的对策→由主要问题而引出的阐发议论。

(二)忽略了申论各部分写作的不同文体、语体要求

申论写作中,考生忽视三个部分各自的文体、语体要求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具有较多理工科知识的考生往往容易产生此类问题。申论的三个部分共同构成“申而论之”的整体,密不可分。但同时它们作为独立的写作单元,又各有不同的要求。首先,它们的文体不同:概括部分属记叙文,方案部分属说明文,论证部分是议论文。其次,它们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不同:概括主要运用叙述,解决方案用说明,分析论证则以议论为主辅以叙述和说明。第三,它们的语体风格不同:概括部分的文字应质朴准确,方案部分的文字应简明扼要,议论部分的文字要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不少考生不考虑上述各部分的区别,答卷中文体、语体运用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2001年申论考试,一考生用这样的文字概括主要问题:“全球告急!世界震惊!PPA这一恶魔搅得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日本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寝食不安!研究结果触目惊心: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PPA遗害无穷!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封杀PPA!英国卫生部门封杀PPA!日本厚生省封杀PPA!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封杀PPA!„„PPA成了过街老鼠,全球喊打。„„”就文字而言,表达基本顺畅,语言水平并不差。但按申论作文概括主要内容部分的要求论,则问题太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文体、语体不当。

(三)字数掌握不合理

申论写作还有一个合理掌握字数的问题。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注意对字数的相关要求。申论写作对三个部分的字数要求是不同的。概括问题和提出对策,规定的是字数的上限:“请用不超过×××字的篇幅。”论证部分的字数规定则允许有一定上下活动余地:“用×××字左右的篇幅。”答卷时,前两部分字数一般不得少于规定上限的10%,否则要扣分。有些考生在完成这两部分写作时,喜欢将字数压缩到最少,误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殊不知字数太少不仅要扣分,而且会因此大大增加写作的难度,难免遗漏一些重要内容。例如2000年申论考试,一考生概括主要内容为“该文以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一事反映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企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正如文中所述公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却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开庭审理。”这段概括不足百字,比规定的150字的上限少了1/3。简虽简了,概括的却并非主旨。如果增加1/3的篇幅,也就能够包容进一些主要内容。论证部分字数掌握相对宽松些,但也有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不少考生写作时往往超出规定字数很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申论考试,议论部分规定的字数是1000字左右,一考生竟写了1800字。应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反映了这位考生思维敏捷,文字表达充实。但以应试技巧论,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篇幅超过规定近一倍,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包括构思和写作)自然要多得多。而申论考试总时间有限,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议论占用太多时间,必然影响前两部分的写作质量,极易失分。而议论部分并不因为字数多而加分,这样岂不有失无得?更何况文章长并不等于内容好;相反,写得精粹则往往是好文章。一般情况下,议论部分以不超过规定字数100字为宜。

三、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

提出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也是申论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策的针对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案紧扣概括的主要问题。前面概括了什么样的问题,后面就要给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概括的主要问题包括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给出的对策也就必须有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对策的可行性则是指解决方案切实可行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这里的实际既包括国情、民情以及国家法律、政策,也包括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背景、社会状况等诸多方面。可行性也包含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因为从根本上说,制定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无法操作则毫无价值。因此,可操作性是方案的生命力所在。应该说,拟定方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部分得分高低取决于两大方面:一是文字表达水平的高低;二是评卷人对你提出的方案可行性的评估。评估一般要考虑这几项要素:一是能否保证正确解决提出的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成本是否尽可能小;三是承担的风险是否较小;四是产生的副作用是否最小;五是获得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考生提出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概括问题的失误。没有对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正确分析理解、概括综合,抓不住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则无从谈起,遑论针对性与可行性。以2001年申论考试为例,如果考生不能从给定资料中正确概括出“由于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因而减少药害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已成为各国政府、社会各界、普通民众密切关注并积极行动的全球性问题”这样的主旨,则根本无法提出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还必须在阅读资料上下功夫。二是不少考生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处理复杂事件的经验,导致方案理想化、简单化而无法实施。例如2000年申论考试,一考生拟定的方案是“某市红星村住户H状告××印刷公司处理方案:1.建议某市人大介入此案,督促市中级人民法院限期审结该上诉案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建议某市环保局对××印刷公司予以罚款处罚,并再次给该公司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到时予以验收,验收不合格则责令其停产整改。停产整改后仍不合格或其消极对抗,则由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其营业执照。3.建议××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与某市有关方面协调后提出该公司的搬迁论证,并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搬迁申请。4.建议该市城市规划部门多方论证,制定出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列入该市建设计划以减少并防止该类事情的发生。”这种“连下十二道金牌”式的方案是典型的理想化、简单化的书生意气式内容。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深入实际,勤干多思,增加阅历,努力提高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除此别无他径。如何写好申论作文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申论的备考

一、复习的初始阶段——研读教材,知识储备 在这一阶段,需要全面了解申论考试,打好申论考试的全面基础。这个阶段考生要做的是掌握备考方法,做好复习计划,全面系统研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专项教材,把基础打牢。

二、夯实基础阶段——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建议大家认真熟读、精读30余篇申论范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关注社会热点,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不但要关注其理论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现状以及针对其问题的具体的解决思路和对策,对社会热点进行分类,总结,这些积累在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动手演练阶段——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答好“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申论考试,多写是个硬道理。在这一阶段,考生一定要真正动笔去写,这样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标准表述,强化语言规范,记住评分标准,在演练中形成自己的作答思路和写作风格。对我们的范文进行分类,总结,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文章引论

申论文章的一种典型结构----七段论 引论→分析问题→论述解决问题→结尾

[1]

引论是指文章的开头,开头部分应该怎样写,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申论文章讲求时效性,讲求开门见山,一般用一两个自然段引出主题。申论文章要有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开头,同时开头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种申论文章开头的常见写法

第一,引用名言开头 这里强调的是:申论文章中的引用部分要尽可能是“时代最强音”,因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瞻远瞩、统领全局、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反复调查研究的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当然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申论文章有力的论据。

第二,举例开头 举实例作为文章的开头是申论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例子可以是给定材料中的,也可以是世人皆知的材料以外的内容,但一定强调事例本身的说服性、典型性。这里再强调一点,开头所举事例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内容精练、举例典型、直入主题。

第三,直接分析论述开头 在一些情况下,直接对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办法。申论文章讲求时效性,直接深入论述也不失是一种很好的真正“开门见山”的开头方式。强调一点,直接将分析论述开头,就更要强调分析的深入性。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文章主题

深入分析问题是申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论文章写作时,一般情况下,要将所述观点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群众基本利益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体现时代主旋律和我国基本政策思路。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兼顾的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可以说任何申论文章都应该上升到这一高度分析问题。

申论文章的分析部分一般可以就主题的以下5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分析:

申论文章可能需要分析的5个方面

①解决问题的重大意义;

②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

③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

④问题原因的分析;

⑤问题的出在哪些方面;

分析主题,要准确把握重点,同时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一般来讲,凡是作为申论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比较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既然是比较重大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往往就需要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去分析。将问题的关键实质准确把握住,并且将问题准确、合理地上升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奔小康的思想政策高度,或者上升到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未来等高度是申论文章分析问题的重要技巧和要求。但也不能牵强地上升到科学发展观或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高度。而是要有理、有力,有充分的论证作为前提。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文章对策

在申论文章中不能仅仅提出对策、罗列对策的条目。申论文章终究也是一篇文章,不能如答政治题那样仅是条目的罗列。这样就不能称作是一篇文章了,更不可能是一篇好文章。一般情况,申论文章要对其涉及到的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这里要强调一点,就是对策的论述决不能是空洞的语言,诸如:“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气氛”等等。也不能仅写“进一步加强相关机制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等等。这样空洞的语言肯定不可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下面将就可以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对策分析进行详细讲解。

一、不仅要论述“要做到什么”,很多情况还要适当分析“怎样做到”。

申论主题都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已经一帆风顺的事情不会作为申论主题。提出对策要就对策应该如何实施进行一定分析。

二、有些情况,可以对具体措施的意义进行分析。

有一些情况,我们可以对对策的具体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这样更利于统一思想、发挥对策的作用。或者直接地说,更能够反映出考生对对策的深入认识。对于对策意义的分析,篇幅不能过长,因为它本身不是对文章主体内容的分析,而仅是对某一具体对策的意义分析。所以既要深入、准确,又要精辟、简练。

三、重要问题可以举例说明。

有一些对策,特别是我们重点谈论的对策,为了能将如何实施对策或者是实施对策的意义说得更加深入、准确、明了,也可以采用联系实际举例的方法进行阐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一)举例一定要针对性强。例子应该非常直接、有力地说明问题。

(二)实例可以从给定材料中找,也可以采用“众所周知”的具体实例。

(三)实例的论述要简明扼要,不能占太大篇幅。

四、对于涉及到的问题可以用列举法来进行说明。

对策论述中可能有很多情况要涉及到我们在哪些方面去做,或者针对哪些方面采取哪些对策。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倡使用列举的方法予以说明,因为使用列举的方法可以把问题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全面的阐述出来。这当然是考生认识问题比较全面的一种表现。而实际上阐述全面的文章,其价值就更高了。

五、可以对对策的实施难度、难点、重点或者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

对策的论述当然也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针对对策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难点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当然是对策论述过程中所提倡的。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结尾

平时经常用“凤头猪肚豹尾”六个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这句话当然也适合申论文章的写作。申论文章尤其强调结尾部分不能拖泥带水,要响亮有力。同时要言简意赅,要有一个响亮有力“豹尾”。

这里重点强调一点:与其它文章不同的是,申论文章在结尾不提倡引人深思、发人思考、留有引起思考的问题。申论文章不强调其可读性,当然不需要像一些艺术性的文章在结尾留有悬念。有些小说,甚至结尾又重新制造的悬念,给人感觉结尾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申论文章也不提倡像新闻稿件、新闻综述、杂文、普通议论文那样,结尾给人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感觉。申论文章要求将该论述的问题论述清楚、透彻。所以建议考生结尾以概括、总结、点题为主。

申论文章写作高分技巧之题目

申论考试很多是命题作文。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定了文章题目,那么当然就不用考虑文章题目的问题了。这里再提醒一下大家,申论考试“以××××为主题”和“以××××为题”是不同的。“以××××为主题”当然是说要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而“以××××为题”就可以将它等同于“以××××为题目”。也就是说“以××××为题”已经是命题作文了。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常用的申论文章标题方法

第一个类型,最普遍的写法

谈××××× 浅谈××××× 试论××××× 浅论×××××这些当然可以,比如《浅谈高等教育改革》、《浅谈农民工问题》、《试论反腐倡廉工作》等等。这样的题目也完全可以。考场之上,情急之下,一时没有比较好的创意,完全可以使用这样的题目。这样的题目至少比由于追求标新立异而造成了有跑题之嫌、有思想认识上的不准确之处的题目要好得多。

第二个类型,“做法+意义”型

比较典型的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驾护航》、《弘扬民族文化,阴翳千秋后代》、《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经济命脉》等等。“做法+意义”这种形式的标题也是可以在考场上运用的标题形式,也比较容易在考场上进行创意,是考场上可以采用的。

第三个类型,名人名言型

这里所说的名人名言,最好是时代的最强音。例如:《教育是民族的基石》、《就业是民生之本》、《诚者,天之道也》等等。这样以名言警句作为文章的题目当然是可以的。

第四个类型,直接型

直接型的标题在申论考场上当然也可以使用。比如:《打造创新经济》、《坚决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等都是直接型的申论文章题目。

第五个类型,修辞型

例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生命的源泉》等等。这样的标题相对来讲更有文采,但是创意难度较大,不提倡考生在考试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创意文章的题目上,因为创意不慎容易起副作用。一个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会判阅上千份考卷,对绝大多数类似的创意会反复见到,会有审美疲劳,没有什么新鲜感。对印象分数没有太大的影响。

第五篇:申论写作

申论文章论述题占据着卷面40%甚至更多的分值,称之为申论的“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然而文章写作是多数考生的短板,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申论文章并不难,下面专家为考生介绍申论文章的写作原则和评分标准,相信大家按照这些方法多加练习,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一、申论文章的一般性

申论文章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征,必须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文章所要议论或阐释的观点,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主张,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无论是阐释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具体措施,文章都要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

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其中,总论点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总论点;分论点是对总论点的支撑和证明,多个分论点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存在。

(二)论据

论据是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论据必须真实、典型、精当、新颖。

论据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理论论据是指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观点。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基本要求是有效、充分、适当。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则是要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申论文章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反证法。论证方法不必新颖出奇,能有效证明观点就是完成任务;不要倚多为胜,足够反映问题、说明观点即可;不求惊人,把论证所需的各项要素安排妥帖,在稳妥的基础上求创新和突破。

二、申论文章的特殊性

申论中的文章论述题,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征外,其在内容性质上还具有一定特殊性。申论文章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政论文,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它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申论文章具有两个独有特征: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和政府角度。

(一)源于材料、高于材料

源于材料、高于材料,这是申论文章的最主要原则。申论文章,要求针对给定材料进行申发论述,其实质就是划定了写作范围的应试作文。

1.源于材料

申论文章的论点、分论点等,必须符合材料的主旨,忠于材料原意,不能有偏差,更不能另起炉灶,表达与材料信息相反的观点。

2.高于材料

申论文章的论点、论据都不能完全照抄材料,对材料要灵活运用,找准材料的弦外之音。

(二)政府角度

政府角度,也是申论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则。申论考试是录用政府工作人员、模拟政府具体工作的考试,因此专家认为,写申论文章时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1.观点符合主流

观点符合政府意志,并同中央政策精神保持一致。“主流价值观”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观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引用“时代最强音”,即党和政府近几年发布的主要文件中的重点语句,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讲话内容中的经典语句,佐证文章论点。

2.落脚在解决问题

要把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归宿。在政府工作中,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存在发现和分析问题却不解决问题的情况。2010年的国考主题“海洋的开发与保护”、2009年的国考主题“粮食安全”、2008年的国考主题“人与自然”,无论何种题目、任何主题,分析清晰都不是最终目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文章的最终要求。

下载申论写作模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写作模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论写作

    申论写作模板:适合初学者 申论是一种很奇妙的文体,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它都可以用一板一眼的固定格式写出来,这也就有了所谓的申论写作万能模板。 这个申论写作万能模板总结起来,共......

    申论写作体会

    【我的公考之路】2011年 申论组1号 亲身体会:在工作中练申论,以今年黄河精神为例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田老鼠 执行加亮操作(2011-03-20) 本人考了5年,每年申论都是40多分,一直不......

    公务员申论写作

    “申论”一词的意思是申述、申辩、论述、论证。申论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录用考试,考试试题的政治导向明确,不容出现偏差。试题的客观性很强,不许随意发挥。文中的观点和内容都有定......

    申论写作好句

    申论写作好句 1.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2.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3.己不正,焉能正人。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4.群雁高......

    申论写作万能

    申论写作万能模板 一、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之分析材料万能模板 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

    申论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您提供......

    浅析申论写作

    申论浅析 浅析四川省考申论写作 编写说明: 一、本资料应朋友需求据个人参加公考经历编写而成,具有一定片面性,适用于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鉴于主观认识再所避免,加之阅历、思维......

    申论写作总结

    今年的江苏公务员考试是我最后一次公务员考试了,政审已经通过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上班了,进的是别人说没有关系绝对进不去的单位,我只想说,只要你有足够实力,灰色潜规则是奈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