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某县烤烟生产阶段性交叉检查报告
XX年某县烤烟生产阶段性交叉检查报告
县政府办公室:
为扎实推进今年的烤烟生产,全面掌握全县烤烟种植情况,为全县烤烟生产任务目标的完成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根据XX市烟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XX年烤烟生产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县烤烟产业领导小组结合县实际情况研究决定,由县烟办、县烟草公司牵头、抽调各种烟乡分管领导、烟草公司相关人员、各烟叶站站长组成三个检查组,对当前烤烟生产工作基本情况、烤烟中耕管理、烤房建设、烟水工程、烤烟移栽面积烤烟燃煤供应等工作进行全面地交叉检查,抽查于6月11日至14日历时4天分别对13个种烟乡进行阶段性交叉检查,检查考核按每个乡抽查检查3个种烟村,每个种烟村抽查不低于30%的小组,在抽到的小组中又抽不低于30%的种烟农户进行检查,检查采取查阅相关材料、报表和大田现场检查、烤房建设现场检查、询问烟农等方式进行,检查各乡镇是否有清塘点株花名册,乡镇是否进行抽查,是否存在瞒报、虚报的情况,又通过现场随机抽查进行清塘点株,检查大田烟株长势及中耕揭膜培土情况,抽查烤房建设情况和烤烟燃煤准备情况。在检查中要求每个检查组需填写相关表格内容,签字认可。此次三个检查组共抽查了39个村民委员会103个村民小组248户农户,现将交叉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基本情况
烤烟移栽数量情况
XX县XX年种植烤烟12万亩,产量30.2万担,发出烟苗14820万株,种烟13个乡、138个村民委员会、1005村民小组、农户13066户。检查抽查分3个组进行,即:龙街、太忠、大街、花山为一个抽查片区;锦屏、文井、安定、文龙为一个抽查片区;西边景福、林街、漫湾、曼等、东镇为一个抽查片区; 13个乡抽查检查共39个村、103个村民小组、248户,抽查面积2423.3亩,产量6386.4担,移栽2663390株,亩均1099株,抽查情况表明,一是大烟区乡镇种植大户,田烟亩移栽株数不足;二是新烟区或小烟区乡镇,小种植户,山地烟亩移栽略超。
烤烟中耕管理情况
从抽查情况看有80%以上的农户已经完成揭膜培土工作,20%的农户已经完成揭膜,正在积极开展中耕培土工作。检查抽查284户中,已经有198户农户完成了中耕培土工作,还有50户正在进行中耕培土工作。
烤房建设情况
XX年全县共建盖卧式烤房750座,普通小烤房2076座。此次共抽查检查卧式烤房165座、普通小烤房360座。通过现场查看165座卧式烤房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其中102 座已经全面完成包括编烟、回烟、配电房在内的所有工程,63座正在完善编回烟、配电房工作;现场查看360座普通小烤房有197座普通小烤房已经全面完成建设,163座普通小烤房正在进行打垄工作。从抽查情况看,卧式烤房已经100%完成主体工程,部分卧式烤房的编回烟房、配电房建设也正在完善。普通小烤房已100%封顶,部分普通小烤房正在进行打垄工作。
烟区水利
XX年全县建设烟水工程7个乡8个项目区16个标段,总投资4168万元。此次抽查检测了锦屏1个标段、太忠6个标段的烟水工程,锦屏整个项目已经完成工程建设,太忠项目区部分标段及其它项目区正在进行扫尾工作。
XX年烟区水项目规划上报情况
全县XX年共规划上报烟水项目3件,涉5个乡、20个村委会,215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户6203户25543人,受益面积53143亩,概算投入5373万,分项目情况为:龙街帮庆烟水项目上,概算投入288万,文龙义昌项目概算投入534万,西区二无量项目概算投入4550万。
十二五水源建设规划情况
原规划上报重点水源建设项目3件,分别为:花山乡撇罗河水库、川河大沟后尾河延伸及三面光防渗、西区二无量工程,现根据市上要求,又正进行对青龙水库支干渠工程修 编待报)
二、存在问题
部分地方中耕管理不到位,少数烟农对当前的烤烟中耕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不到位,部分烟田除草、提沟培土不及时、不规范,揭膜培土跟不上,田间卫生差,有部分后期栽种的烟苗补水、补肥不及时,造成苗黄、苗弱,长不起来,部分烤房建设进度需加快,特别是小烤房打垄。部分乡燃煤组织供应速度慢。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实大田中耕管理工作。
二、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统防联治工作。加大力度做好大田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根据气候环境条件和病害发生规律,把长效机制和短期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病害早预测、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虫害早防治、杜绝大范围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蔓延。
三、因地制宜抓好烟株适时封顶,科学合理留足叶片数,做好化学抑芽,加强烟叶烘烤前的各项准备,特别要抓好烟叶烘烤培训和指导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烟叶烘烤损失。
四、要尽快完善烤房建设,满足叶烘烤。
五、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快燃煤供应及卧式烤房输电线路架设工作。
六、按要求认真做好优化烟叶结构的各项工作。
通过此次交叉检查,对XX县烤烟生产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为XX县XX年烤烟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检查情况表明,今年以来,全县虽然遭遇了严重的夏旱天气,但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乡党委、政府的努力、支持下,通过烟草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第二篇:××村××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村××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村××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2007-02-01 11:14:0
3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个自然屯,户人,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烤烟生产,并不断总结历年来的经验教训,种植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原来的插花面积多、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等向良种化、规范化、区域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上等烟比例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今年全村共有个自然屯户种烟,种烟面
积亩(含地烟亩),虽然碰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收面积仅为亩,但总交售干烟达担,比去年增加担,总产值万,比去年增加万元,创特产税万,平均价为元斤,比去年每斤增元,亩产量达担,亩产值达元,比去年增加元,上等烟比例占,比去年提高个百分点,中上等烟占,种烟户户均收入元,比去年增加元,人均收入元,比去年增加元;其中收入元到元的有户,比去年增加户,收入元到元的有户,比去年增户,收入元到元的有户,比去年增户,收入万元以上的有户,比去年增户。收入万元到万元的有个屯,万元到万元的有个屯。
我村的烤烟生产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面积的落实
我们抓住去年的烤烟生产取得了
较好经济效益,许多烟农种烟得到了实惠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了不论在哪里都听到他们谈烟论烟的氛围,使广大群众对烤烟生产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针对县、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支部、屯干、组干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村干包片包屯,屯干、组干包到户的责任制,并配合好党委政府逐屯召开群众大会,认真总结烤烟生产的成功经验,介绍典型,宣传典型。由于认识提高,宣传到位,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不仅低洼田、秧苗田都种上了烤烟,还扩大地烟亩,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向质量要效益
在种出优质烤烟,提高上等烟比例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⒈抓“三早”——早计划、早备耕、早沤肥。
我村一直按“三化”标准种植,这两年更加认识到土壤风化和肥料腐化的重要性。烟田提前翻土过冬,让土壤充分风化,为烟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去年月底全村基本上完成一犁,改变以往临近移栽才犁耙的现象;同时备足农家肥、磷肥、麸肥提前沤制一个月以上,让其充分沤熟腐化,保证烟株不受肥害。
⒉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种植密度合理化。
培育壮苗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所以要培育出壮苗好苗,就要选择最佳播种期和育苗方式,我村在去年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斯美地消毒和漂浮育苗,所以能够保证成活率。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强,无病虫害,返苗时间短。同时做到烟田合理密度,保证每亩到株,这样能
够促使烟株个体发育好,群体结构合理,促进烟叶正常发育。
⒊科学配方,平衡施肥。
按配套肥料施肥,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所以我村全部按::比例使用氮、磷、钾,麸肥每亩用——公斤,硝酸钾每亩按——公斤追施,还增加一定的微量元素,根据烟田地块不同肥力等因素进行条施、深施、液施。
⒋抓好大田管理。
按大田管理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我们在大田管理方面,一是采取还苗后追施提苗肥的方法;二是做到中耕小培土,揭膜高培土,保证上中部位烟叶充分开吉开片;三是做好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四是做到彻底打顶抹芽,根据长势和施肥水平,每株烟留有效叶——张,并做到顶无花,腰无
芽,收后一根桩;五是旺长期间灌足旺长水,做到每块田地灌水三次以上,保证田间水分达。
⒌坚持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
成熟采收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环节。坚持成熟一片采收一片,由户籍管理员发放采收证,按烤完下部烟后停烤——天,烤完中部烟后停烤——天,上部叶——片叶一次性采收的原则。并按“三段式”烘烤方式,坚持做到低温变黄,稳升温定色,控制干筋期温度,提高黄烟率。
⒍做好烟叶分级和存放。
分级扎把是烟叶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干烟脱杆后即进行分级扎把,另炉存放,以免部位混放,并配合好技术员到各屯做好分级现场培训,力求做到部位清楚,等级分明。
我村今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能满足于现状。明年,我们将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取烤烟生产再创佳绩,为全乡小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村委
××年月日
第三篇:烤烟生产
烤烟育苗
在加拿大,大多数烟苗是在温室里的苗床上培育出来的。在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上覆盖一层8~10厘米厚的腐殖土,就形成了苗床。为了抑制杂草和病害包括烟草花叶病等,腐殖土必须经过熏蒸消毒。烟籽撒种密度从每平方米0.13克到0.17克不等。每克烟籽大约12350粒到14100粒。大多数烟农是将烟籽浸泡几天,使之在水中分散,然后喷施在苗床上。
土壤熏蒸前后要施用化肥,每100平方米的苗床地需施用4∶30∶8
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结合,会使苗床土板结、变硬,一个最原始,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苗床松土。正常情况下,松土是在种植前两个星期左右进行。
好的烟苗我们形容为壮、齐,茎的直径大约5~7毫米,株高为12~15厘米,根系发达,有5~7片叶子,烟苗地上部分与根部的鲜重比在12∶28。
这样的烟苗能够很快在大田继续生长,尽早成熟,成为具有较高产质量的烟叶。
烟苗栽培在营养袋比栽培在苗床里有更好的生存特性:存活率高、生长一致、早熟。
烟草花叶病
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最易传染也是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是通过树液或汁液从受侵染的烟株传染到健康烟株的,也容易通过烟草制品来传染,比如卷烟、废弃的烟叶和烟株垃圾。
在苗床期或大田早期,发病时会引起烟叶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烟草花叶病阻碍了烟株的正常生长,直接影响到烟叶的质量效果,这种影响甚至会发生在生长后期。
对于控制花叶病病毒而言,化学药品是无效的,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苗床土或工具的熏蒸消毒。将苗床土铺成15厘米厚,升温至摄氏82度,熏蒸30分钟;2.苗床要使用清洁水;3.在育苗或移栽时,避免吸烟或触摸烟株;拿烟苗前,要用肥皂把手洗净;4.移栽时要用清洁的水;5.用于番茄、胡椒和茄子的工具或机械,在烟叶移栽前要用肥皂彻底洗净;6.烟草不能与烟草、胡椒、茄子或番茄轮作;7.烟株湿的时候,不要耕作,只有在烟株干的时候,才能进行大田作业;8.在苗床期或在大田移栽后的几个星期里,如果烟株显示出病毒征兆,就要将其拔掉,并彻底销毁;9.某些品种易感花叶病,因此,在温室苗床及其周围要适当加强种子管理,同样,在烟田及其周围加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10.烟叶采收后,要拔掉和销毁烟茎和烟根。因为尽管死去的根组织所残存的病毒比活着的烟株所带的病毒要少,但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病毒,重新影响下个季度移栽的烟苗。
第四篇:烤烟生产情况
龙山县烤烟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全州烤烟第一大县,也是全省的烤烟强县。自1963年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烤烟产业逐步壮大成为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从1995年到2011年,16年间,全县年均种烟7.8万亩,收烟18万担,种烟面积、收购总量、烟农收入和烟叶税最高水平分别为13.5万亩、30.7万担、1.8亿元和3495万元。目前,全县23个乡镇、162个村、3883户烟农,落实种烟面积75062亩,户均达到19.3亩,完成了60%以上的起垄盖膜和20%的子床假植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示范区建设。全县共创办了6个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23个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280户标准化生产示范户。示范区、示范样板、示范户做到了有目标、有标识牌、有组织机构、有责任人、有工作措施。各乡镇、各站组充分发挥老户和村干部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新老烟农结“对子”,号召村干部带头示范,确保了核心区与辐射区、示范区与推广区、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丘与丘一个规格标准,一样质量水平。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所有涉农项目优先向宜烟区域集中,向基本烟田倾斜,尤其是优先实施了烤烟专业村的“通畅”工程、“农网改造”工程和水利工程,同时优化环境,确保了行业内部“烟棚”、“烟房”、“烟路”等烟基工程的顺利实施,切实配套了烟用农业机械,为推进烤烟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
三是发展中介性组织。先后组建成立了茨岩塘镇同蕊、召市镇金朝两个烤烟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租赁土地,实行集约化生产;统一组织农户以资入社,实现了种植在“户”,连片种植的目标;统一组建了专业化育苗、机耕起垄、病虫防治、采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队,实现了服务在“社”,降低了种植成本。
四是推行标准化生产。采取带尺子、比子、绳子和秤杆子的“四子”法,做到配肥施肥不离秤、起垄移栽不离尺,用比子定行距宽窄、用绳子定株距稀密。全县一律按技术要求测土配方、计量用肥,统一执行1.1米×0.5米和1.2米×0.45米的规格,确保每亩栽足1200株,单株有效叶控制在20片左右,大田生育期控制在120至130天之间。全面推行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技术及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增强了烟叶“生理性”成熟与“工艺性”成熟的一致性,有力地提高了烟叶品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烟农增收。
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县里成立了以县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为成员的烟叶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并与乡镇、与站组签订了《标准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出台了《龙山县烟叶标准化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完善了烟农户籍化管理措施,促使标准化工作到“户”、到“丘块”,同时明确由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烟办、烟草公司共同督促检查、考核,促进了工作落实。
三、下步打算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巩固全州烤烟第一大县的地位,借助2012年全国“卷烟上水平”战略机遇,抓好
重点乡镇烟叶生产区建设,大手笔、大举措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2012年必须按照种烟面积7.5万亩、收购烟叶20万担、收购值实现2.4亿元、创税收4500万元、中等烟比例达93%以上、烟叶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的目标任务来谋划,确保各种烟用物资、烟苗供应以及相关配套措施同步跟进。
二是提升烟叶质量,打造烟叶品牌。围绕“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质量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利用山地气候优势,全面提升龙山烟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整乡推进、单元建设为主要形式,把烟叶生产项目建设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结合起来,把提高烟叶原料保障能力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烤烟种植现代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现代化水平,增强优质烟叶保障能力。整合各部门力量,积极拓展市场,坚持以工业企业原料需求为导向,瞄准主打配方、主要品牌、主流市场,不断扩大龙山烟叶的市场份额。
三是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以土地整理、烟水烟路配套、密集烤房和育苗大棚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将烟基工程建设与水利设施建设、通达通畅工程、农网改造、旅游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确保建设一处,受益一处。
第五篇:交叉检查情况汇报
交叉检查情况汇报
关于对忻州市西六县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
进行交叉检查的情况汇报
根据晋开发办[2009]71号文件《关于对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进行交叉检查的通知》安排,临汾市扶贫办与太原市扶贫办一行三人,于2009年7月16日至7月24日,对忻州市岢岚、保德、河曲、偏关、五寨、神池等六县进行了交叉检查。这次检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与村干部及贫困户座谈等办法,对六县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资金配套、整合资金情况等做了检查了解。总的感觉,各县对“三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动手早、力度大、进展较快,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一)岢岚县
该县辖2镇10乡、204个行政村,总人口80887人,其中贫困人口4.6万人,2008年财政总收入113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2元,需“三个确保”的贫困村106个,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为58个村,总投资2391.2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15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819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62.4万元,群众自筹359.8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44.28万元,其中整村推进省补资金完成投资120.41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完成投资23.843万元。
(二)保德县 该县辖4镇9乡、34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62个,2008年财政总收入91000万元,总人口156000人, 其中贫困人口66000人,全县贫困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85个村,总投资239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11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8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9万元。两个村已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三)河曲县
该县辖4镇9乡、34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53个,全县总人口14.27万,其中农业人口11.53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82332万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87个村,总投资4291.4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73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808.18万元,群众自筹253.25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360万元。(四)偏关县
该县辖4镇6乡、24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33个,全县总人口11.2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26000万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41个村,总投资232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8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011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36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21.59万元。
(五)五寨县
该县辖3镇9乡、25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16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 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59个村,总投资18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1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05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155万元。目前,59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部启动。
(六)神池县
该县辖3个镇7乡、241个行政村,总人口10.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15万人, 2008年财政总收入132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64个村,总投资252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3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921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206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16.4万元,其中三个村已实施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这次到忻州西六县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贫困村多、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具体体现。各县都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整村推进工作领导组,实行责任制管理,做到人人有任务,层层有责任。偏关县多次召开有关乡镇、农、林、水、牧、交通、财政、广播、教育、卫生、企业、下乡办等部门参加会议,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整村推进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分清职责、规范程序。保德县扶贫局将全办人员分为四组,深入 3 整村推进项目村,逐乡逐村帮助制定项目规划、落实各项措施、督促项目实施。
(二)动手早、进展快,群众参与充分
在制定和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的广泛参与,从规划的制定到具体实施,从资金的使用到资金的监管,都让广大群众能够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五寨县孙家坪乡小辐车梁村引水项目铺设管道3200米,村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参与此项工程,每户挖水渠6米,我们在现场看到干活的大部分是妇女。通过这种群众广泛参与,使广大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尊重,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过去那种“要我干”为“我要干”、“积极干”,从而使整村推进工作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五寨县59个村的项目已全部启动,由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实施进展很快,我们现场看了3个村,一个养殖小区,圈舍主体已完成,两个引水项目,一个已铺设管道,一个水渠三两天就能挖好。岢岚县已完成投资144.28万元,用于建温室大棚59个、筑坝950米、种草500亩、养300只羊的圈舍、垫地460亩、打井1眼、种蘑菇20亩;保德县义门镇小赵家沟村新建100个塑料大棚,地已推好,正往地里拉棚架等材料。神池县大严备乡新增沟坝地1000亩项目已基本完成,清泉岭、利民寨、邵家洼三村10公里的通村公路已完工。河曲县文笔镇唐家会山庄用扶贫资金35万元新建鱼塘两个,目前已养8万德黄鲤鱼鱼苗。
(三)整合部门资金,形成攻坚合力 整村推进项目投资都比较大,只有有效的优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保证扶持投入,才能够确保贫困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偏关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偏关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出台了《偏关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整合、引导、吸收各类资金,共整合部门资金1011万元。岢岚县整合部门资金819万元、河曲县整合部门资金1808.18万元、神池县整合部门资金921万元。神池县交通部门为太平庄乡邵家洼村修建通村公路,共投资120万,完成了这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保德县义门镇赵家沟村利用扶贫资金和农业部门的整合资金新建100个塑料蔬菜大棚,项目建成后全村人均纯收入能由960元提高到2415元,一举解决脱贫问题。河曲县整合部门资金的22个村和财政配套资金16个村的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到位资金860万元。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配套资金
各县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 “三个确保”任务的完成,各县资金配套数额都较往年有了较大额度增长。河曲县年初就确定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三个贫困乡打深井3眼,补助400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建设100亩蔬菜大棚,补助100万元。偏关县政府出台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农民增收项目实施补助,如:新建一座日光温室大棚政府补助9000元,新建一座塑料大棚政府补助4000元;凡集中连片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且规模在50座以上,政府负责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凡集中连片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规模在30座以上,且就近已有水源,但无灌溉设施配套的,政府给予全面配套建设;凡集中连片新建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政府配套灌溉设施,并每亩补助400元;凡20户以上并人口在150人以上村60%以上的户发展舍饲养殖,每个舍饲养殖示范户达到六配套,政府补助3950元和种羊一只等一系列配套补助措施,在全县的500万元配套资金中,有200万元是用于对41个整村推进项目村进行补助。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确保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到党委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各界支持。五寨县梁家坪乡界牌村新建一座占地33亩、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殖园区,总投资36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8万元;畜牧部门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其余不足部分全由该村支书也是私企老板张崇文出资。目前,已完成投资180多万元,圈舍主体已完工,正准备辅助设施的施工和配套设备的安装。计划今年秋冬养猪2000头。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贫困面大、贫困村多,扶贫资金又有限,有些没有整合资金项目的村资金投入很难达到人均1000元的规模,只能有限的钱办有限的事,实现不了整村推进的目标。
(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比例仍然比较大。整合部门资金中,基础设施项目占了大头,扶贫资金中也有许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总投资中生产性项目占的比例大概不到一半。
(三)主体意识不强,群众自筹不足。多数地方群众自筹比例都比较低,主要依靠国家的投资办项目,许多项目群众投工投劳都很少。
(四)市级配套资金很少。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整村推进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全力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村级规划项目的实施。
(二)加大生产性项目资金投放比例,帮助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为贫困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三)强化主体意识,调动群众自筹的积极性
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国家扶持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让农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少出点钱、投一些工,使他们真正感到这是自己的项目、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
二00九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