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叉暗访检查整改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交叉暗访检查存在问题的
整 改 情 况
县治理办:
按广城乡治督办[2011]30号文件精神,结合检查组指出的问题,我镇高度重视,对全镇范围内存在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再次排查,查找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措施,狠抓整改,成效明显。
一、持久性开展日常保洁。组织召开了各村(社区)干部会议,各村(社区)召开了保洁员会议,进一步明确保洁员职责,明确要求,确保保洁效果。
二、强力度推进摊点整治。镇上在坚持原综合执法队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增派干部力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三、快速度安装标识标牌。目前,集镇已安装部分标牌,第二批标牌已由交警队采购回,正实施安装。争取到县交警队的大力支持,集镇标线的施划也正在筹备中。同时,XX交警队将进一步加大教育、管理力度,规范车辆停放。
四、高标准开展清杂去乱。镇政府组织了一次阶段集中治理,对每条街道,每条路,每户人家,每个单位,每个节点,都作了详细的清杂去乱治理方案,高标准、严要求、宽领域进行治理,成立一支集中治理队伍,由镇、社区干部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高标准实施清杂去乱。对辖区内广告乱牵乱挂、杂物乱堆乱放进行了集中清理。
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对照标准,狠抓硬建建设和软件完善,强力度争创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
二0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第二篇:文化市场交叉检查与暗访抽查规范
文化部关于印发
《文化市场交叉检查与暗访抽查规范》的通知
文市发(201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西藏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现将《文化市场交叉检查与暗访抽查规范》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
2012年7月30日
—1—
第一条 为规范文化市场交叉检查和暗访抽查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根据《行政处罚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文化市场交叉检查,是指地市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以下合并简称执法部门)抽调下级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对文化市场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全面了解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状况的活动。
文化市场暗访抽查是指执法部门安排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不通知被检查地执法部门的情况下,收集了解当地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交叉检查和暗访抽查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第四条 开展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前,执法部门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的目标任务、主要形式、地域范围、参与人员及行程安排等内容,经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参与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的人员应当熟悉文化市场管理政策法规,从事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两年以上。
第五条 地市级以上执法部门应当结合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考评工作及当地文化市场实际,选择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开展交叉检查。
组织开展交叉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省级执法部门每年应当对80%以上的地市开展交叉检查,地市级执法部门每年应当对100%的区县开展交叉检查。
第六条 开展交叉检查,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一)听取文化市场行政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文化市场交叉检查与暗访抽查规范
(二)查阅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执法日志、工作信息、统计数据、举报投诉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三)随机抽取至少5份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四)检查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运行情况;
(五)召开部分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负责人、执法人员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按照文化市场日常检查的有关规定,实地检查部分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七)需要采取的其他形式。
第七条 在交叉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嫌严重违法的文化市场经营行为,应当报请组织交叉检查的执法部门责成被检查地执法部门立即组织查处。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部门可以组织开展暗访抽查:
(一)群众多次举报投诉,或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
(二)上级执法部门交办或者作出明确批示的;
(三)文化市场发生重大事件,社会影响恶劣的;
(四)新闻媒体多次曝光,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通过其他方式不能或者难以收集了解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信息的。
对于情况非常复杂、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执法部门应当组织不同批次执法人员开展暗访抽查。
第九条 在暗访抽查过程中,发现涉嫌违法行为,应当如实记录;对证据易灭失或者难以再取得的,应当报请组织暗访抽查的执法部门责成被检查地执法部门立即查处,或者指定有管辖权的执法部门查处。
第十条 在暗访抽查过程中,遇到可能危及人身安全、限制人身自由等紧急突发情况的,应当立即中止暗访抽查工作,并向组织暗访抽查的执法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执法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调查取证设备,并确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保管。
第十二条 执法部门应当为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按照相关规定发放暗访补助。
第十三条 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向组织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的执法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 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结束后,组织交叉检查和暗访抽查的执法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分析文化市场态势,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重点。
对文化市场管理规范、秩序良好的,应当进行通报表扬;对文化市场管理混乱、问题突出的,应当进行通报批评;其中,对管理特别混乱、问题特别突出的,还应当以书面形式通报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对于上级执法部门通报的问题,下级执法部门应当立即核实整改,并在规定时限内上报整改情况。
第十六条 上级执法部门应当将交叉检查和暗访抽查结果作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考评及综合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执法人员在交叉检查或者暗访抽查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书面告知其所属执法部门;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追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
(一)故意泄露身份或者工作安排的;
(二)索取或者收受文化市场经营者财物的;
(三)纵容、包庇文化市场违法行为或者被检查地执法部门违法行为的;
(四)虚假反映工作情况,或者伪造、篡改、隐匿和销毁资料的。第十八条 本规范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参考)暗访整改
9项措施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本报讯(记者 张喜逢)24日上午,市委书记毛万春针对群众反映的办证时间长、项目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到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暗访。市行政服务中心迅速行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9项整改措施。
一是协调地税、房管、银行三单位加班加点、特事特办。上午提前一小时上班,最大限度地提高窗口办事能力,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并推行预约服务。
二是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领导班子及分管科室工作人员分7组,轮流在专设的服务台值班,为办事群众、企业解疑释惑,同时收集建议,并监督检查窗口人员规范服务等情况。
三是尽快做好中心网络升级改造,增大网络带宽,提高窗口办事效率;同时,更新叫号机、指纹考勤机、服务评价器等硬件设施。
四是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针对目前办证时间长的地税、房管等业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专网及窗口单位专网公示,并通过设置公示栏、印发资料等方式,便于大家了解办理程序、承诺时限等相关内容。
五是进一步规范窗口单位项目办理工作。修订完善相关工作的效能考评办法,每季度对进厅项目办理效率进行评定排序;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争取纪检监察部门支持,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
六是加强与窗口单位沟通,共同抓好窗口服务工作。建立与窗口单位齐抓共管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窗口单位作为窗口人员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在办件量较大的窗口专设集团用户窗口,实行一人多件办理、一人单件办理分窗口受理等方式,加快办证速度。
七是开展窗口评议活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对窗口的服务质量、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明查暗访,每月公布一次查访结果,为年(季)考核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设意见箱、发评议表、电话回访服务对象等形式,对窗口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八是围绕“如何优化我市发展环境”的主题,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各窗口单位争创优质服务窗口的浓厚气氛。
九是进一步加强窗口人员监管和业务培训工作。与窗口单位及窗口人员签订作风纪律承诺书,建立窗口作风纪律周通报、月点评制度,每天对窗口作风纪律检查不少于3次;同时,进一步抓好政务礼仪、文明用语、服务技能培训工作。
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市效能促进局局长王跃进表示,该中心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作风转变,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第四篇: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2012年8月5日煤管所组织煤矿交叉检查组,对我矿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我矿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按照“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俊(矿长)
副组长: 吴建龙(安全副矿长)
成 员:朱绍龙 罗热明 罗建华 龚梦阳 龚韶山 李桂光
袁建华 陈历文 王永顺 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安全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安全管理办公室吴建龙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隐患整改的信息及档案的整理工作,矿长张红俊负责隐患整改全面工作,其成员负责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对矿井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二、整改的要求及目的
本次整改工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整改不留后患,通过整改更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基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三、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6、1077运输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四、整改方案及措施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整改方案;对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扩刷增大断面,减小风阻力,将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到巷道中间位置。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5000元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整改方案:对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按要求进行密闭。整改负责人:李桂光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2000元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整改方案:对井下防尘系统进行完善,在总回风巷与1122回风口处安装净化风流设施净化风流中的煤尘。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整改方案:对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的地点进行背邦严实。
整改负责人:罗建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2000元 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整改方案:对1501工作面上部中间排点柱加设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对个别点柱切度不够的支柱重新支护,对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的支柱进行更换。
整改负责人: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6、1077运输巷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整改方案:对1077运输巷的水沟进行清理排放积水,保证巷道整洁,对机电硐室高度不够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整改方案:对提升上山的裸体巷道进行整改支护,对上山巷道钢棚增加撑木拉杆保证支护牢固可靠。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整改方案: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整改完善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整改方案:对巷道内的电缆按要求规范悬挂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整改方案:对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的牌板进行更换。整改负责人:龚韶山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500元
五、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制度及每班整改作业点的安全检查工作。
2、落实好毃邦问顶制度。
3、整改维修时要设置挡栏、防滑台阶及安全保险绳。
4、严禁维修工作面内行人,同时工作面内不得从事其他作业,以防漏顶伤人。
5、如遇特殊情况需爆破作业时,必须报矿长批准并严格落实“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及“一炮三检”制度。
6、整改维修期间严禁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非作业区的巷道或停风地点,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进入,必须报矿长安全员批准,并至少两人一同进入。
7、每次入井前必须按时开好班前会,做好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8、维修支架时必须先外后里,必须定期对工作面附近的顶邦进行检查加固。
9、维修面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通风制度,严格注意风量情况。
10、确保通讯系统正常。
11、每天必须有安检人员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把关。
12、其他安全措施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
总之,我矿的整改工作,在煤炭管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精心组织,安全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镇雄县岩洞煤矿 二0一二年九月六日
第五篇: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2012年8月5日煤管所组织煤矿交叉检查组,对我矿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我矿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按照“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俊(矿长)
副组长: 吴建龙(安全副矿长)
成员:朱绍龙罗热明罗建华龚梦阳龚韶山李桂光
袁建华陈历文王永顺周厚良李奎袁愈秋安全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安全管理办公室吴建龙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隐患整改的信息及档案的整理工作,矿长张红俊负责隐患整改全面工作,其成员负责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对矿井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二、整改的要求及目的本次整改工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整改不留后患,通过整改更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基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三、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
位置不符合要求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6、1077运输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四、整改方案及措施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整改方案;对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扩刷增大断面,减小风阻力,将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到巷道中间位置。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5000元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整改方案:对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按要求进行密闭。
整改负责人:李桂光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2000元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整改方案:对井下防尘系统进行完善,在总回风巷与1122回风口处安装净化风流设施净化风流中的煤尘。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整改方案:对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的地点进行背邦严实。
整改负责人:罗建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2000元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整改方案:对1501工作面上部中间排点柱加设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对个别点柱切度不够的支柱重新支护,对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的支柱进行更换。
整改负责人: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整改时间:2012.9.5—9.156、1077运输巷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整改方案:对1077运输巷的水沟进行清理排放积水,保证巷道整洁,对机电硐室高度不够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整改方案:对提升上山的裸体巷道进行整改支护,对上山巷道钢棚增加撑木拉杆保证支护牢固可靠。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整改方案: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整改完善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整改方案:对巷道内的电缆按要求规范悬挂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整改方案:对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的牌板进行更换。整改负责人:龚韶山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500元
五、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制度及每班整改作业点的安全检查工作。
2、落实好毃邦问顶制度。
3、整改维修时要设置挡栏、防滑台阶及安全保险绳。
4、严禁维修工作面内行人,同时工作面内不得从事其他作业,以防漏顶伤人。
5、如遇特殊情况需爆破作业时,必须报矿长批准并严格落实“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及“一炮三检”制度。
6、整改维修期间严禁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非作业区的巷道或停风地点,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进入,必须报矿长安全员批准,并至少两人一同进入。
7、每次入井前必须按时开好班前会,做好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8、维修支架时必须先外后里,必须定期对工作面附近的顶邦进行检查加固。
9、维修面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通风制度,严格注意风量情况。
10、确保通讯系统正常。
11、每天必须有安检人员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把关。
12、其他安全措施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
总之,我矿的整改工作,在煤炭管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精心组织,安全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镇雄县岩洞煤矿
二0一二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