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交叉检查工作总结
XXXXXXXXX煤矿
交叉检查工作总结
矿长:XXXX
编制:XXX
时间:2013年6月18日
XX煤矿交叉检查活动总结
根据XXX煤炭工业局和XXX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
认真开展2013年XXX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宣煤发[2013]24号)的通知要求,XXX煤炭安全生产管理
所所长于2013年6月10召开各矿的矿长、驻矿监督员、技
术员参加的会议,对交叉交叉工作进行了安排,从各矿抽调
矿长、驻矿监督员、技术员各一人,于2013年6月13日至
6月16日在煤管所和局挂钩片组的组织带领下对全镇的煤矿
进行了一次交叉大检查,现将本次交叉交叉情况总结如下:
一、交叉检查的基本情况
参加交叉检查人员共计28人,交叉检查矿井8对,参
加交叉检查的矿井分为两个组,煤管所所长带一组,局挂片
组组织带二组,一组的矿井为XX煤矿、XX煤矿、XX煤矿、XX煤矿;二组的矿井为XX煤矿、XX煤矿、XX煤矿、XX煤
矿。一组的矿井检查二组的矿井,二组的矿井检查一组的矿
井,交叉的重点为全面排查煤矿井上下、软硬件存在的问题
和隐患以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雨季三防工作的开展情
况,本次共检查作业点15个,其中:掘进8个、回采5个,检修2个,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1条,要求及时整改14条,限期整改27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隐患
(一)XX煤矿
1、暗斜井绞车房未设置防过卷装置。
2、暗斜井煤柱回收时下安全出口支护不到位。
3、一采区暗斜井人员检修时矿车挂在作业点的上方未
采区安全措施。
4、井底车场刷改巷道断面时支护不到位。
5、暗斜井电缆悬挂不规范。
6、出入井检身制度执行不严,出井时未检身。
7、暗斜井绞车房无岗位责任制。
8、暗斜井煤柱回收作业点放炮距离达不到规程规定要
求。
9、机电管理不规范,部分设备无接地。
(二)XXX煤矿
1、一水平局部电缆悬挂混乱。
2、局部巷道底鼓严重。
3、新井井筒掘进风筒管理差。
4、新井井筒掘进电缆未采用电缆钩悬挂。
5、新井绞车停在巷道中段无防护措施。
6、瓦斯检查手册签字不全。
7、新井掘进水泵电缆破损。
8、出入井检身制度执行不严,出井时未检身。
9、暗斜井检修作业点局部通风风筒管理差。
(三)XX煤矿
1、总回风巷内粉尘飞扬未及时冲洗。
2、北翼Y1回风巷掘进风筒破损漏风严重且无报警仪挂
点作业。
3、地面澡堂文明卫生差。
4、人员定位系统显示人数与实际入井人数不相符。
5、14401回采工作面、14102回采工作面局部顶板破碎
未加强支护;14401回采工作面、14102回采工作面溜煤眼
口五防护设施。
6、北翼Y1回风巷掘进背板未覆盖全断面。
(四)XXX煤矿
1、技改项目一名职工未穿劳保服入井2、2402回采工作面防尘管路无水。
3、2403回风巷掘进无通讯联络电话。
4、技改项目避难硐室掘进,+1900米石门掘进喷浆机开
关未接地;+1900米石门掘进一接线盒未编号挂牌管理且无
接地线。
5、主斜井落平打点硐室把钩工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
牌板模糊不清。
6、主斜井地滚稀少;技改项目风井阻车器不能正常使
用。
7、一水平回风巷分岔口处无测风牌板;技改项目避难
硐室掘进风筒插接工艺差,转弯处未使用过渡节。
8、2411人行上山风门连锁重物重力不够。
9、一水平回风巷风门敞开,风门未实现连锁,漏风严
重。
10、一水平回风巷一密闭未编号挂牌管理,并且漏风严
重。
11、2402回采工作面T1瓦斯探头安设位置不合理,探
头失效。
12、技改项目主井石门掘进、副井水仓掘进风筒距迎头
过远(达8米)且无报警仪挂点作业,井下一台瓦捡仪硅胶
失效。
13、2403运输巷掘进迎头空顶距大(达1.5米)未使用
前探支护。
14、2411回采工作面局部地段支护稀少,未及时加强支
护。
15、2411工作面代采段下出口端头支护稀少。
16、一水平回风巷整体背板折断严重,多处空帮漏顶。
三、交叉检查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XX煤矿在现场管理和领导带班下井、整体的电缆悬
挂、作业点面的控制、雨季三防工作的落实等方面做得很到
位。
2、XX煤矿多煤层、多水平开采通风系统难以理顺的情
况下,在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推行支
护改革、淘汰木支护方面也做得比较彻底。
3、XX煤矿
(1)出入井检身比较规范。
(2)巷道成型和电缆吊挂、风筒悬挂等防做得很好。
(3)一坡三挡的挡车栏设计轻巧、灵活、耐用。
(4)除紧急避险系统外的五大系统建设到位。
(5)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及办公楼的建造大气且满足需
要。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学习别人的长处及做的好的方面,扬长避短,通过
学习对比,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把别人好的方
面用到煤矿的建设和管理中,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
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进一步加强对防治水和“雨季三防”的工作落实,暴雨洪水立即撤人制度,配足备用的防洪抢险设施、设备和
物资,确保出现暴雨天气时,能及时投入使用。
3、有计划的更换淘汰的机电设备,淘汰落后的木支护
材料,确保采掘支护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4、继续深入开展通风瓦斯治理工作。
5、认真落实6月14关于开展全省安全大检查的视频会
议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迎接上级检查。XXXXXXXXX煤矿
二0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第二篇:煤矿交叉检查工作总结
XXXXXXXXX煤矿
交叉检查工作总结
矿长:XXXX
编制:XXX
时间:2013年6月18日
XX煤矿交叉检查活动总结
根据XXX煤炭工业局和XXX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认真开展2013年XXX乡镇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宣煤发[2013]24号)的通知要求,XXX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所所长于2013年6月10召开各矿的矿长、驻矿监督员、技术员参加的会议,对交叉交叉工作进行了安排,从各矿抽调矿长、驻矿监督员、技术员各一人,于201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在煤管所和局挂钩片组的组织带领下对全镇的煤矿进行了一次交叉大检查,现将本次交叉交叉情况总结如下:
一、交叉检查的基本情况
参加交叉检查人员共计28人,交叉检查矿井8对,参加交叉检查的矿井分为两个组,煤管所所长带一组,局挂片组组织带二组,一组的矿井为XX煤矿、XX煤矿、XX煤矿、XX煤矿;二组的矿井为XX煤矿、XX煤矿、XX煤矿、XX煤矿。一组的矿井检查二组的矿井,二组的矿井检查一组的矿井,交叉的重点为全面排查煤矿井上下、软硬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以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雨季三防工作的开展情况,本次共检查作业点15个,其中:掘进8个、回采5个,检修2个,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1条,要求及时整改14条,限期整改27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隐患
(一)XX煤矿
1、暗斜井绞车房未设置防过卷装置。
2、暗斜井煤柱回收时下安全出口支护不到位。
3、一采区暗斜井人员检修时矿车挂在作业点的上方未采区安全措施。
4、井底车场刷改巷道断面时支护不到位。
5、暗斜井电缆悬挂不规范。
6、出入井检身制度执行不严,出井时未检身。
7、暗斜井绞车房无岗位责任制。
8、暗斜井煤柱回收作业点放炮距离达不到规程规定要求。
9、机电管理不规范,部分设备无接地。
(二)XXX煤矿
1、一水平局部电缆悬挂混乱。
2、局部巷道底鼓严重。
3、新井井筒掘进风筒管理差。
4、新井井筒掘进电缆未采用电缆钩悬挂。
5、新井绞车停在巷道中段无防护措施。
6、瓦斯检查手册签字不全。
7、新井掘进水泵电缆破损。
8、出入井检身制度执行不严,出井时未检身。
9、暗斜井检修作业点局部通风风筒管理差。
(三)XX煤矿
1、总回风巷内粉尘飞扬未及时冲洗。
2、北翼Y1回风巷掘进风筒破损漏风严重且无报警仪挂点作业。
3、地面澡堂文明卫生差。
4、人员定位系统显示人数与实际入井人数不相符。5、14401回采工作面、14102回采工作面局部顶板破碎未加强支护;14401回采工作面、14102回采工作面溜煤眼口五防护设施。
6、北翼Y1回风巷掘进背板未覆盖全断面。
(四)XXX煤矿
1、技改项目一名职工未穿劳保服入井 2、2402回采工作面防尘管路无水。3、2403回风巷掘进无通讯联络电话。
4、技改项目避难硐室掘进,+1900米石门掘进喷浆机开关未接地;+1900米石门掘进一接线盒未编号挂牌管理且无接地线。
5、主斜井落平打点硐室把钩工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牌板模糊不清。
6、主斜井地滚稀少;技改项目风井阻车器不能正常使用。
7、一水平回风巷分岔口处无测风牌板;技改项目避难硐室掘进风筒插接工艺差,转弯处未使用过渡节。8、2411人行上山风门连锁重物重力不够。
9、一水平回风巷风门敞开,风门未实现连锁,漏风严重。
10、一水平回风巷一密闭未编号挂牌管理,并且漏风严重。11、2402回采工作面T1瓦斯探头安设位置不合理,探头失效。
12、技改项目主井石门掘进、副井水仓掘进风筒距迎头过远(达8米)且无报警仪挂点作业,井下一台瓦捡仪硅胶失效。13、2403运输巷掘进迎头空顶距大(达1.5米)未使用前探支护。14、2411回采工作面局部地段支护稀少,未及时加强支护。15、2411工作面代采段下出口端头支护稀少。
16、一水平回风巷整体背板折断严重,多处空帮漏顶。
三、交叉检查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XX煤矿在现场管理和领导带班下井、整体的电缆悬挂、作业点面的控制、雨季三防工作的落实等方面做得很到位。
2、XX煤矿多煤层、多水平开采通风系统难以理顺的情况下,在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推行支护改革、淘汰木支护方面也做得比较彻底。
3、XX煤矿
(1)出入井检身比较规范。
(2)巷道成型和电缆吊挂、风筒悬挂等防做得很好。(3)一坡三挡的挡车栏设计轻巧、灵活、耐用。(4)除紧急避险系统外的五大系统建设到位。(5)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及办公楼的建造大气且满足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学习别人的长处及做的好的方面,扬长避短,通过学习对比,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把别人好的方面用到煤矿的建设和管理中,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进一步加强对防治水和“雨季三防”的工作落实,暴雨洪水立即撤人制度,配足备用的防洪抢险设施、设备和物资,确保出现暴雨天气时,能及时投入使用。
3、有计划的更换淘汰的机电设备,淘汰落后的木支护材料,确保采掘支护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
4、继续深入开展通风瓦斯治理工作。
5、认真落实6月14关于开展全省安全大检查的视频会议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迎接上级检查。
XXXXXXXXX煤矿 二0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第三篇: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2012年8月5日煤管所组织煤矿交叉检查组,对我矿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我矿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按照“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俊(矿长)
副组长: 吴建龙(安全副矿长)
成 员:朱绍龙 罗热明 罗建华 龚梦阳 龚韶山 李桂光
袁建华 陈历文 王永顺 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安全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安全管理办公室吴建龙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隐患整改的信息及档案的整理工作,矿长张红俊负责隐患整改全面工作,其成员负责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对矿井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二、整改的要求及目的
本次整改工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整改不留后患,通过整改更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基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三、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6、1077运输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四、整改方案及措施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整改方案;对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扩刷增大断面,减小风阻力,将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到巷道中间位置。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5000元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整改方案:对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按要求进行密闭。整改负责人:李桂光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2000元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整改方案:对井下防尘系统进行完善,在总回风巷与1122回风口处安装净化风流设施净化风流中的煤尘。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整改方案:对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的地点进行背邦严实。
整改负责人:罗建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2000元 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整改方案:对1501工作面上部中间排点柱加设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对个别点柱切度不够的支柱重新支护,对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的支柱进行更换。
整改负责人: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6、1077运输巷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整改方案:对1077运输巷的水沟进行清理排放积水,保证巷道整洁,对机电硐室高度不够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整改方案:对提升上山的裸体巷道进行整改支护,对上山巷道钢棚增加撑木拉杆保证支护牢固可靠。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整改方案: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整改完善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整改方案:对巷道内的电缆按要求规范悬挂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整改方案:对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的牌板进行更换。整改负责人:龚韶山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500元
五、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制度及每班整改作业点的安全检查工作。
2、落实好毃邦问顶制度。
3、整改维修时要设置挡栏、防滑台阶及安全保险绳。
4、严禁维修工作面内行人,同时工作面内不得从事其他作业,以防漏顶伤人。
5、如遇特殊情况需爆破作业时,必须报矿长批准并严格落实“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及“一炮三检”制度。
6、整改维修期间严禁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非作业区的巷道或停风地点,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进入,必须报矿长安全员批准,并至少两人一同进入。
7、每次入井前必须按时开好班前会,做好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8、维修支架时必须先外后里,必须定期对工作面附近的顶邦进行检查加固。
9、维修面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通风制度,严格注意风量情况。
10、确保通讯系统正常。
11、每天必须有安检人员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把关。
12、其他安全措施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
总之,我矿的整改工作,在煤炭管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精心组织,安全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镇雄县岩洞煤矿 二0一二年九月六日
第四篇: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煤矿交叉检查隐患整改方案
2012年8月5日煤管所组织煤矿交叉检查组,对我矿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我矿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按照“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俊(矿长)
副组长: 吴建龙(安全副矿长)
成员:朱绍龙罗热明罗建华龚梦阳龚韶山李桂光
袁建华陈历文王永顺周厚良李奎袁愈秋安全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安全管理办公室吴建龙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收集隐患整改的信息及档案的整理工作,矿长张红俊负责隐患整改全面工作,其成员负责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对矿井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二、整改的要求及目的本次整改工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整改,做到安全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整改不留后患,通过整改更进一步夯实矿井安全基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三、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
位置不符合要求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6、1077运输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四、整改方案及措施
1、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风阻大,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
整改方案;对风井高度不够,断面小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扩刷增大断面,减小风阻力,将回风巷道内各类传感器安装到巷道中间位置。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5000元
2、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未密闭,使用临时栅栏
整改方案:对井下部分废弃巷道按要求进行密闭。
整改负责人:李桂光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2000元
3、井下防尘系统不完善,总回风巷煤尘较大
整改方案:对井下防尘系统进行完善,在总回风巷与1122回风口处安装净化风流设施净化风流中的煤尘。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4、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
整改方案:对1501回风钢棚支护两帮背帮不严的地点进行背邦严实。
整改负责人:罗建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2000元5、1501工作面倾角大,上部中间排点柱没加设防倒绳。且个别点柱切度不够,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
整改方案:对1501工作面上部中间排点柱加设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对个别点柱切度不够的支柱重新支护,对切顶排个别点柱失效的支柱进行更换。
整改负责人:周厚良 李 奎 袁愈秋
整改时间:2012.9.5—9.156、1077运输巷有积水,机电硐室高度不够
整改方案:对1077运输巷的水沟进行清理排放积水,保证巷道整洁,对机电硐室高度不够的地点进行卧底增高。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7、提升上山有裸体巷道,且上山巷道钢棚未使用撑木拉杆 整改方案:对提升上山的裸体巷道进行整改支护,对上山巷道钢棚增加撑木拉杆保证支护牢固可靠。
整改负责人:吴建龙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8、压风自救系统不完善
整改方案: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整改完善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
整改资金:1000元
9、巷道内电缆悬挂不规范
整改方案:对巷道内的电缆按要求规范悬挂
整改负责人:罗热明
整改时间:2012.9.5—9.1510、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
整改方案:对瓦斯及其它牌板不清楚的牌板进行更换。整改负责人:龚韶山
整改时间:2012.9.5—9.10
整改资金:500元
五、安全措施
1、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制度及每班整改作业点的安全检查工作。
2、落实好毃邦问顶制度。
3、整改维修时要设置挡栏、防滑台阶及安全保险绳。
4、严禁维修工作面内行人,同时工作面内不得从事其他作业,以防漏顶伤人。
5、如遇特殊情况需爆破作业时,必须报矿长批准并严格落实“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及“一炮三检”制度。
6、整改维修期间严禁作业人员随意进入非作业区的巷道或停风地点,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进入,必须报矿长安全员批准,并至少两人一同进入。
7、每次入井前必须按时开好班前会,做好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8、维修支架时必须先外后里,必须定期对工作面附近的顶邦进行检查加固。
9、维修面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通风制度,严格注意风量情况。
10、确保通讯系统正常。
11、每天必须有安检人员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把关。
12、其他安全措施均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
总之,我矿的整改工作,在煤炭管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精心组织,安全整改,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镇雄县岩洞煤矿
二0一二年九月六日
第五篇:交叉检查情况汇报
交叉检查情况汇报
关于对忻州市西六县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
进行交叉检查的情况汇报
根据晋开发办[2009]71号文件《关于对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进行交叉检查的通知》安排,临汾市扶贫办与太原市扶贫办一行三人,于2009年7月16日至7月24日,对忻州市岢岚、保德、河曲、偏关、五寨、神池等六县进行了交叉检查。这次检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与村干部及贫困户座谈等办法,对六县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资金配套、整合资金情况等做了检查了解。总的感觉,各县对“三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动手早、力度大、进展较快,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一)岢岚县
该县辖2镇10乡、204个行政村,总人口80887人,其中贫困人口4.6万人,2008年财政总收入113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2元,需“三个确保”的贫困村106个,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为58个村,总投资2391.2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15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819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62.4万元,群众自筹359.8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44.28万元,其中整村推进省补资金完成投资120.417万元,整合部门资金完成投资23.843万元。
(二)保德县 该县辖4镇9乡、34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62个,2008年财政总收入91000万元,总人口156000人, 其中贫困人口66000人,全县贫困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85个村,总投资239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11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80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9万元。两个村已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三)河曲县
该县辖4镇9乡、34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53个,全县总人口14.27万,其中农业人口11.53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82332万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87个村,总投资4291.4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73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808.18万元,群众自筹253.25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360万元。(四)偏关县
该县辖4镇6乡、24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33个,全县总人口11.2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26000万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41个村,总投资232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8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011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36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21.59万元。
(五)五寨县
该县辖3镇9乡、25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2008年财政总收入16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 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59个村,总投资183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1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05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155万元。目前,59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部启动。
(六)神池县
该县辖3个镇7乡、241个行政村,总人口10.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15万人, 2008年财政总收入132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2009年省下达整村推进任务64个村,总投资252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7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3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921万元,工作队帮扶资金206万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16.4万元,其中三个村已实施完成整村推进项目。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这次到忻州西六县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贫困村多、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作为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具体体现。各县都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整村推进工作领导组,实行责任制管理,做到人人有任务,层层有责任。偏关县多次召开有关乡镇、农、林、水、牧、交通、财政、广播、教育、卫生、企业、下乡办等部门参加会议,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整村推进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分清职责、规范程序。保德县扶贫局将全办人员分为四组,深入 3 整村推进项目村,逐乡逐村帮助制定项目规划、落实各项措施、督促项目实施。
(二)动手早、进展快,群众参与充分
在制定和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的广泛参与,从规划的制定到具体实施,从资金的使用到资金的监管,都让广大群众能够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五寨县孙家坪乡小辐车梁村引水项目铺设管道3200米,村里组织全村男女老少参与此项工程,每户挖水渠6米,我们在现场看到干活的大部分是妇女。通过这种群众广泛参与,使广大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尊重,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过去那种“要我干”为“我要干”、“积极干”,从而使整村推进工作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目前五寨县59个村的项目已全部启动,由于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实施进展很快,我们现场看了3个村,一个养殖小区,圈舍主体已完成,两个引水项目,一个已铺设管道,一个水渠三两天就能挖好。岢岚县已完成投资144.28万元,用于建温室大棚59个、筑坝950米、种草500亩、养300只羊的圈舍、垫地460亩、打井1眼、种蘑菇20亩;保德县义门镇小赵家沟村新建100个塑料大棚,地已推好,正往地里拉棚架等材料。神池县大严备乡新增沟坝地1000亩项目已基本完成,清泉岭、利民寨、邵家洼三村10公里的通村公路已完工。河曲县文笔镇唐家会山庄用扶贫资金35万元新建鱼塘两个,目前已养8万德黄鲤鱼鱼苗。
(三)整合部门资金,形成攻坚合力 整村推进项目投资都比较大,只有有效的优化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保证扶持投入,才能够确保贫困村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偏关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偏关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出台了《偏关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整合、引导、吸收各类资金,共整合部门资金1011万元。岢岚县整合部门资金819万元、河曲县整合部门资金1808.18万元、神池县整合部门资金921万元。神池县交通部门为太平庄乡邵家洼村修建通村公路,共投资120万,完成了这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保德县义门镇赵家沟村利用扶贫资金和农业部门的整合资金新建100个塑料蔬菜大棚,项目建成后全村人均纯收入能由960元提高到2415元,一举解决脱贫问题。河曲县整合部门资金的22个村和财政配套资金16个村的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到位资金860万元。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配套资金
各县在地方财政比较困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 “三个确保”任务的完成,各县资金配套数额都较往年有了较大额度增长。河曲县年初就确定财政配套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三个贫困乡打深井3眼,补助400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建设100亩蔬菜大棚,补助100万元。偏关县政府出台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农民增收项目实施补助,如:新建一座日光温室大棚政府补助9000元,新建一座塑料大棚政府补助4000元;凡集中连片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且规模在50座以上,政府负责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凡集中连片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规模在30座以上,且就近已有水源,但无灌溉设施配套的,政府给予全面配套建设;凡集中连片新建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政府配套灌溉设施,并每亩补助400元;凡20户以上并人口在150人以上村60%以上的户发展舍饲养殖,每个舍饲养殖示范户达到六配套,政府补助3950元和种羊一只等一系列配套补助措施,在全县的500万元配套资金中,有200万元是用于对41个整村推进项目村进行补助。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整村推进
整村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确保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到党委政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各界支持。五寨县梁家坪乡界牌村新建一座占地33亩、年出栏5000头生猪的养殖园区,总投资36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8万元;畜牧部门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其余不足部分全由该村支书也是私企老板张崇文出资。目前,已完成投资180多万元,圈舍主体已完工,正准备辅助设施的施工和配套设备的安装。计划今年秋冬养猪2000头。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贫困面大、贫困村多,扶贫资金又有限,有些没有整合资金项目的村资金投入很难达到人均1000元的规模,只能有限的钱办有限的事,实现不了整村推进的目标。
(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比例仍然比较大。整合部门资金中,基础设施项目占了大头,扶贫资金中也有许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总投资中生产性项目占的比例大概不到一半。
(三)主体意识不强,群众自筹不足。多数地方群众自筹比例都比较低,主要依靠国家的投资办项目,许多项目群众投工投劳都很少。
(四)市级配套资金很少。
四、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整村推进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全力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加快村级规划项目的实施。
(二)加大生产性项目资金投放比例,帮助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为贫困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三)强化主体意识,调动群众自筹的积极性
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国家扶持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让农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少出点钱、投一些工,使他们真正感到这是自己的项目、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身力量加快发展。
二00九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