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医学影像实习报告
2015年医学影像实习报告范文
以下是一篇2015年医学影像实习报告范文,医学中的影像是什么呢?本文向大家介绍了实习生在医院的影像工作,有利于大家多多了解有关影像学的知识。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线、核素、超声还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体检、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经过了三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我们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一年的临床实习,使我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诊断医师,实习将我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虽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这个距离会一步一步地缩小的。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曾有临床带教老师说过:“手法这个东西要活,不能硬搬书本,比如说观察胎儿唇部,书上肯能会说,先找到胎儿的颏下,往上打唇部,其实当你颏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时候可以选择往下找打唇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多做,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手法技能。刚开始实习确实心比较急,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差距而不断遇到障碍,但是只要坚持,这样一段过程总会成为过去,渐渐的熟悉明了:看到肾盂积液下一步开始找结石;胆囊内的高回声,让患者翻身,动则为结石,不移动则为息肉;看到肝脏的声像图出现声晕征即为肝占位性病变,看到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等理论和实践渐渐联系起来了,我也逐渐进步了。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更是对医学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加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从老师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医学是无限可能的,但我们要敢于相信自己的所见,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负的精神,也由此可知解剖学对超声的重要性。超声诊断医师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我们也需要看、问病人的病史,这样心里有谱,一定的临床经验反过来有助于自己超声诊断。平时要注意多与临床沟通来逐渐提高诊断水平。实习是一种复杂的生活,我们既要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做事,实习中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争取多一些的操作锻炼机会;做人,在医院我们要处理好自己和同学、带教老师、医生、护士、病人以及家属的关系,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作为义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也要关注他们精神的痛苦。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比如说我们在收单时要跟患者说清楚,做肾输尿管膀胱需要使膀胱充盈,而做肝胆脾胰之前不宜进餐,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语气轻柔。我想只要真诚的对待患者,跟患者也可以相处的很愉快。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颇丰,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受益匪浅。实习结束了,意味着我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相信经过这一年的锻炼,我能更加成熟,更加稳重,更能担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实习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没有必要将它一一列出,因为我知道实习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所以我用某些点线来代替面,用特殊代表个别。超声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超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辅助检查中已经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而超声诊断知识的日新月异,让每个超声诊断医师时时刻刻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我会更加努力的为自己充电,早日成为合格的超声诊断医师,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第二篇:医学影像实习报告
在完成临床实习的任务之后,接下来进入了我的专业——医学影像学的实习阶段,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诊断医师,实习将我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虽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这个距离会一步一步地缩小的。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
超声科主任赵老师说过:“手法这个东西要活,不能硬搬书本,比如说观察胎儿唇部,书上肯能会说,先找到胎儿的颏下,往上打唇部,其实当你颏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时候可以选择往下找打唇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多做,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手法技能。刚开始实习确实心比较急,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差距而不断遇到障碍,但是只要坚持,这样一段过程总会成为过去,渐渐的熟悉明了:看到肾盂积液下一步开始找结石; 胆囊内的高回声,让患者翻身,动则为结石,不移动则为息肉; 看到肝脏的声像图出现声晕征即为肝占位性病变,看到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等理论和实践渐渐联系起来了,我也逐渐进步了。
我记得赵老师给我讲过一个50几岁的肠套叠患者,由于很久才下诊断,因为从未见过除小孩之外的肠套叠患者,但是超声就是这样既然看到了肠套叠的声像图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要敢于诊断。医学上的无限可能,我们要敢于相信自己的所见: 先天性的个别动脉的狭窄,先天性的单叶肾患者等。那次就遇到一个患者,始终没能看到胆囊回声,如果萎缩的话也会看到胆囊窝回声,赵老师坚定的诊断先天性无胆囊,外科手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赵老师说诊断的依据就是胆囊、胆总管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在老师们的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负的精神,也由此可知解剖学对超声的重要性。超声诊断医师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我们也需要看、问病人的病史,这样心里有谱,一定的临床经验反过来有助于自己超声诊断。平时要注意多与临床沟通来逐渐提高诊断水平。医院定期安排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讲课,记得那次附属一院的王教授讲胆囊,小小的一个胆囊学问可真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后胆囊充盈,而胆囊腺肌症脂餐后胆囊强烈收缩;还有胆囊颈部的脂肪组织并非局限性增厚; 胆囊疾病并非局限胆囊压痛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我喜欢在三维彩超实习,因为那里很多孕妇做产前诊断,我喜欢体会那些准妈妈的喜悦,看到她们开心的表情,我也会跟着高兴。但是也会遇到伤心的妈妈,比如胎儿有畸形,有时看到她们伤心的眼泪,也会跟着难过,特别是有的孕产妇差不多到了预产期才来做三维彩超,发现畸形是比较残忍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作为义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也要关注他们精神的痛苦。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比如说我们在收单时要跟患者说清楚,做肾输尿管膀胱需要使膀胱充盈,而做肝胆脾胰之前不宜进餐,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语气轻柔。有一次那也是我第一次遭遇到患者家属的误会,说我们不公平,排号晚的患者反而先做,其实那个患者只是进诊室交票排号而已,并没有先做,而那个家属吵得好大声,我当时都懵了,但是我镇定并耐心的解释才化解那位家属的误会,我想只要真诚的对待患者,跟患者也可以相处的很愉快。超声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超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辅助检查中已经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而超声诊断知识的日新月异,让每个超声诊断医师时时刻刻不放松自己的学习,我会更加努力的为自己充电,早日成为合格的超声诊断医师,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第三篇:医学影像实习报告
医学影像属于生物影像,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学影像的实习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医学影像实习报告
在完成临床实习的任务之后,接下来进入了我的专业——医学影像学的实习阶段,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超声波诊断医师,实习将我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步,虽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只要努力加用心我相信这个距离会一步一步地缩小的。
进入实习后才发现,超声波远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诊断,然而临床上所见的并非都是标准的声像图表现,不同的患者即时是正常结构形态也是各有千秋,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图像很多不认识,我的带教老师要求我先认识正常图像,正常图像认清之后,再记异常声像图表现,只有这样看到了异常图像才能准确的诊断出来,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接触病患,多看、多记,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
超声波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手法,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手法的重要性在于有时即使你能诊断,若手法不到位打不到关键的理想的切面,病变未能清晰显示,诊断就无从谈起了,这就在于超声波的实时显像的特点,尤其是心脏超声波,婴幼儿的导管未闭,常常是很细微的,需要轻微的转动探头,仔细观察,手法稍一不到位,就会导致漏诊。手法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手力、臂力,都要用的,特别遇到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有时需要双手加压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不然根本诊断不了,刚开始操作时只压个几分钟,手就开始使不上劲发起抖来,我想我也许应该像针灸推拿医师一样,练手力、指力等等的肢体力量练习,我以后一定加强手法练习。
超声波科主任赵老师说过:“手法这个东西要活,不能硬搬书本,比如说观察胎儿唇部,书上肯能会说,先找到胎儿的颏下,往上打唇部,其实当你颏下不好打而眼睛鼻子好打的时候可以选择往下找打唇部,反而更容易一些。”由此看出手法需要一定的领悟能力,多做,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手法技能。刚开始实习确实心比较急,理论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差距而不断遇到障碍,但是只要坚持,这样一段过程总会成为过去,渐渐的熟悉明了:看到肾盂积液下一步开始找结石;胆囊内的高回声,让患者翻身,动则为结石,不移动则为息肉;看到肝脏的声像图出现声晕征即为肝占位性病变,看到肠管明显扩张考虑肠梗阻等理论和实践渐渐联系起来了,我也逐渐进步了。
我记得赵老师给我讲过一个50几岁的肠套叠患者,由于很久才下诊断,因为从未见过除小孩之外的肠套叠患者,但是超声波就是这样既然看到了肠套叠的声像图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要敢于诊断。医学上的无限可能,我们要敢于相信自己的所见: 先天性的个别动脉的狭窄,先天性的单叶肾患者等。那次就遇到一个患者,始终没能看到胆囊回声,如果萎缩的话也会看到胆囊窝回声,赵老师坚定的诊断先天性无胆囊,外科手术果然证实了这一点。赵老师说诊断的依据就是胆囊、胆总管与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在老师们的身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信而不能自负的精神,也由此可知解剖学对超声波的重要性。超声波诊断医师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我们也需要看、问病人的病史,这样心里有谱,一定的临床经验反过来有助于自己超声波诊断。平时要注意多与临床沟通来逐渐提高诊断水平。医院定期安排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讲课,记得那次附属一院的王教授讲胆囊,小小的一个胆囊学问可真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慢性胆囊炎脂餐试验后胆囊充盈,而胆囊腺肌症脂餐后胆囊强烈收缩;还有胆囊颈部的脂肪组织并非局限性增厚;胆囊疾病并非局限胆囊压痛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我喜欢在三维彩超实习,因为那里很多孕妇做产前诊断,我喜欢体会那些准妈妈的喜悦,看到她们开心的表情,我也会跟着高兴。但是也会遇到伤心的妈妈,比如胎儿有畸形,有时看到她们伤心的眼泪,也会跟着难过,特别是有的孕产妇差不多到了预产期才来做三维彩超,发现畸形是比较残忍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我们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
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作为义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也要关注他们精神的痛苦。我们应该关爱他们,尊重他们,比如说我们在收单时要跟患者说清楚,做肾输尿管膀胱需要使膀胱充盈,而做肝胆脾胰之前不宜进餐,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答并语气轻柔。
第四篇:医学影像学毕业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光阴流转,又是一年五月花开,我的一年的实习即将告一段落,这一年的时间作为人生中第一次的实习,从开始初至的陌生到如今即将来临的告别,期间倍受医院里各位老师的教导、提点,让我从中获益良多。
第一个实习科室是放射科,放射科作为医技科室,接待的病人种类繁杂。在这里,我开始学会了一名影像医学生在医院里所必须的基本常识,从一片茫然到逐渐锻炼为熟练,也开始一点一点的明白了在课本中浩如烟海的文字里寻找与实际临床的交汇的通道,看到了书本里的文字一点一滴都化作现实成为人生中难以忘怀甚至不可或缺的经历化入脑海;同时也是在这里看到了与现如今人言啧啧的医护行业大相径庭的现实,我看到了诸位老师作为临床医师的各种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与委屈,在这里我突然发现过着所谓的朝九晚五的生活都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日夜颠倒的作息时间,无所谓双休节假日的漫长无期的工作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在病人需要的第一时间做出清醒正确的处理。而在这些辛苦的背后还有病人的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还有现如今社会中各种恶劣的诋毁与嘲弄,还有与辛劳付出甚至连基本的等比都不能达到的微薄薪金。老师们虽然在闲暇时偶尔玩笑般抱怨现实不公,可一旦工作来临,依旧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我一度为这种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状况疑惑着,但在医院里一天天的度过,我从最初对暴躁的患者的畏惧,到中间气郁,再到后来的从容应对,我突然想起金庸先生武侠中最为经典的一 1
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许如今的医护人员竟如古谓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所求的不过是做好自己所应做的。古语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自己准备着成为一名真正的可以胜任自己职位并且担负职责的临床医师的同时,也在心里期盼着有人能看到这个群体的努力与不易,让这个有些阴暗色调的外环境有所改善。
在呼吸内科的遇见了抢救病人,所有人都快速的冲进了病房中抢救病人,在抢救的过程的紧张气氛中所有的人却都可以做到各司其职,不慌不乱,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医院内独特的秩序与纪律,每个人都在遵守着医学行业的守则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游从容应对。
我站在这种与死神在死亡线上拔河的现场中突然明白这就是医学行业无论百年千年的都要探求的目的,无论是实验室里,工厂里还是医院里,无数人的工作只为了可以在这一刻的回天之术,让我对那些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科学家们第一次真正的满怀敬意,也许有人究其一生皓首穷经只为了那些素不相识之人多活一刻。
然而在这些心力憔悴的努力下病房里依旧几家欢喜几家愁,记得有一位病人在我在科室内报到时就已经是臀部的皮肤溃烂,溃烂深可见骨,每日每日渐渐熟练的操作换药程序时对着已经心里清楚最终结果的家属不知何言以对,无论是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明白无力回天的事实;看着最后空荡荡的床位心里充满了无力感,有些事情我们依旧无力施为,无可奈何,无可奈何。
医院中接待着社会中五花八门的人,有因为犯罪被押送体检的犯
人,有意图不轨的瘾君子,有病情突发的意外,有各种原因导致的或普通或离奇的外伤,有病情轻微的感冒和劳累后的酸痛,有生命体征全无的宣告死亡。而作为医生要从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中提炼出真正的病情真相,也许一位侦探未必要懂得如何悬壶济世,但每位好医生都是福尔摩斯。
“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面对即将结束的一年的实习经历,我深刻的体会并了解到我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医学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后在这里再一次的感谢这里每一位曾经教导我的老师。
第五篇: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
医学影像学实习指导
第一篇 各系统学习指导
第一章 概 论
根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课堂讲课与课间实习之比为1:1。课间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正确掌握诊断技术的过程,也是锻炼独立思考,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课堂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通过课间实习深入理解各种影像学表现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基础,并切实掌握其诊断技术。因此,同学们应根据每次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内容及学习重点等循序渐进,并通过认真读片,达到深入理解和切实掌握的目的。本指导配合课堂教学,实习以读片为主,配合录像、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挂图、模型以及临床参观(见习)等多种形式。每次实习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各种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达到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及正确使用影像诊断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目的,并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本《指导》是根据讲课的内容提出学习、实习应当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提示主要的实习内容,并指出学习重点、难点;对实习起到指导作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方法
(1)实习开始,先由带教老师说明本次实习目的和要求,讲解主要的实习内容和分 析思考的方法;指出实习的重点和必须掌握的内容;并适当复习前一次课程的内容并加 以提问,以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2)分组读片,实习用影像教学片由各小组按顺序集中阅读,逐一认识各片的主要影像表现,并相互讨论,深入理解,加深印象。
(3)通过共同读片,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单独读片,以加深印象。(4)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从正常到异常,从影像学基本表现到各种疾病的典型表现。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讨论。
(5)辅导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应采用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忌单纯灌输。
(6)实习课结束前,应由辅导教师予以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基本成像原理。
(2)了解影像诊断的工作程序和对疾病诊断的作用。(3)掌握影像图象得分析原则、方法及诊断方式(4)了解当前医学影像学的进展。
二、内容
1、多媒体展示:
(1)各种影像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各种类型的x线机、CT机、MRI机等检查仪器。(2)各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3)影像教学片的观察顺序和各种征象的综合分析方法。
(4)医学影像学的进展。
①计算机X线成像(CR)和DR:a.CR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CR是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象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经过读取,计算机影像处理,经由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人眼可见的灰阶图像。设备除X线机外,主要有IP、影像读取装置、影像处理装置、影像记录装置、影像存储和显示装置及计算机等。b.CR的临床应用:CR图像处理系统可调节对比,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患者接收的X线量较少;图像信息可由磁盘和光盘存储并进行传输。传统X线能射照的部位也都可以用CR成像;CR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X线成像;CR易于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和气管;CR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成像;CR体层成像优于传统X线体层摄影;CR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粘摸皱襞上优于传统X线造影。②图象存挡与传输系统(PACS):a.PACS的基本原理与结构:PACS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由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于存档和处理等部分组成。包括图像信息的获取、图象信息的传输、图象信息的存储与压缩、和图象信息的处理。b.PACS的临床应用:PACS使医生在远离放射科的地方及时看到图像,提高工作效率与诊断水平;减少照片的管理与存放空间;减少胶片的使用量。可再不同地方同时看到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像手段的多贞图像,便于对照、比较。
③信息放射学:是继CT、DSA、MRI、ECT、DR等数字化图像之后,医学影像学同计算机科学技术结合而派生出来的新领域。它包括了放射科工作的管理、质量控制(QC)与质量保证(QA)、影像信息的存档与传输和远程放射学等。信息放射学对提高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效率有着重要得意义。信息放射学是以信息系统(RIS)、PACS和互连网为基础的,以图象数字化为前提的。④
(5)射线防护基本知识。
2、现场实地观看透视、拍片(CR)、CT扫描、MRI扫描及介入治疗的操作过程
3、射线防护的基本措施。练习题一:
1、问答题
(1)何谓医学影像学及其新进展?(2)何谓介入放射学包括那些内容?
(3)简述影像图象得分析原则及诊断方法。
2、基本概念(名词解释):放射诊断学、影像诊断学、造影、对比剂、CT值、流空效应、DSA、CR、PACS、信息放射学、比较影像学
第三章 X线诊断学
第一节 骨骼系统一、正常骨骼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骨及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及临床使用价值。(2)正确掌握各骨及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和分析方法。(3)熟悉儿童骨骼的特征表现及骨龄。(4)了解骨的发育变异及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3.内容提要
(1)正常四肢长骨:分析骨的结构如骨皮质、骨松质、骨小梁、骨髓腔。识别各骨的形态,如胫骨、腓骨、尺骨、桡骨、股骨等。
(2)正常儿童四肢骨:识别儿童四肢骨在形态和结构上的主要特征。注意不同年龄儿童的骨骺及骺线的发育特征。了解骨龄测量对骨病的诊断意义。
(3)正常四肢关节:关节的主要结构如骨端、关节面、关节软骨及关节囊等在x线片上的表现及其随年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4)正常脊柱正侧位片:识别颈、胸、腰各椎体的形态特征。脊椎照片的分析步骤和脊椎各部位如椎体、椎弓、棘突、关节突以及椎间盘等的主要x线表现。
(5)常见的发育变异:识别手及足部常见的子骨和副骨,并注意与外伤或骨病的鉴别要点。
4.重点
(1)熟练掌握骨及关节x线片分析方法。
(2)骨及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练习题二
(1)儿童长管状骨的特点及组成部分。
(2)何谓骨龄,如何判别儿童骨龄(以腕骨为例)。(3)基本概念 关节间隙、骺板(骺线)、椎间隙、干骺端。
二、骨及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正确理解骨及关节各种基本病变的病理解剖改变。(2)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病变在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及其相互鉴别。(3)了解各种基本病变的发生及其诊断意义。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骨软化(佝偻病)和骨质疏松(坏血病)的对比观察,识别二者X线的主要特征和区别。(2)骨质破坏,如急性骨髓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病所引起者给以对比观察,必须熟知骨破坏的主要x线特征,并能区别其不同骨破坏特别是良、恶性骨破坏的X线表现。(3)骨增生硬化,慢性骨髓炎常引起典型的骨增生硬化,应从读片中掌握其主要x线特征,如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宽、髓腔狭窄、骨干增粗变形等。
(4)骨膜反应,骨膜反应增厚有多种形态,例如平行线状、葱皮状、花边状、垂直针状等,在观察典型照片中应当掌握其x线特征,并需了解其引起的病变,如炎症、肿瘤等。
(5)骨内及软骨内钙化,见于骨的软骨类肿瘤可出现肿瘤软骨内钙化,少数关节软骨或椎间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也可出现骨内钙化。
(6)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常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坏死。掌握死骨的X线特征。
(7)矿物质沉积,铅、磷、铋等进入人体内,大部分沉积于骨内,生长期主要沉积于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同时观察氟骨症的X线表现。
(8)骨骼变形,多与骨骼大小改变并存,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观察由骨肿瘤、发育畸形、脑垂体功能亢进、骨软化症、成骨不全所至的骨骼变形。
(9)周围软组织病变,外伤和感染引起的软组织肿胀或皮下积气,恶性骨肿瘤见软组织肿块,外伤后发生骨化肌炎等。
(10)急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关节肿胀(有充血水肿、积液、出血等)在x线片上的主要表现,如软组织肿胀、模糊、密度增高等应能识别。(11)关节破坏常由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引起。它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是关节间隙的狭窄(即关节软骨等破坏),通过实习应该能识别。但是它的狭窄程度、范围、初发部位以及发展速度等又和鉴别诊断密切相关,应予注意。
(12)关节退行性变,系关节软骨变性退变所致,临床上较常见。它的主要X线表现是骨刺、关节狭窄和关节面不整等应能认识。
(13)关节强直,可分为骨性强直和纤维性强直观察着两种强直在X线表现上有何不同。(14)关节脱位,是组成关节骨骼的脱位,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外伤性和病理性也可有先天性或病理性。
4、重点
(1)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是许多常见骨病所引起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其X线特征。
(2)骨膜反应增生也是许多常见骨病所引起。在x线片上它有多种形态,且因形态的不同,而与不同病变密切相关,因此也必须熟练掌握。
(3)关节软骨破坏所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是关节病变最重要的X线表现。它的程度、范围不同,又在不同关节有不同表现,均应熟练掌握。
(4)关节退行性变最主要最常见的x线表现是关节的边缘骨刺,应当熟知它在不同部位的表现。
练习题三
(1)骨骼系统的基本病变有那些?(2)何谓骨膜增生?有那些增生形态?(3)恶性肿瘤的骨膜增生有那些特点?(4)关节退变的主要X表现。
(5)关节强直有几种类型?X线表现有何特点?
三、骨及关节先天畸形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及其分类。(2)椎体形态异常在X线片上的主要特征。
(3)椎弓不连接所造成的脊椎裂和脊椎滑脱会造成的一系列病变,它们在X线诊断的主要表现均须熟悉。
(4)熟悉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X线特征和诊断要点。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椎体连合及半椎畸形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椎体病变(如结核等)所造成的椎体畸形。在鉴别上应当注意的问题。
(2)脊椎裂(椎弓缺损)在X线片上的重要特征(即正位片上所见的椎弓不连接),较大的脊椎裂会引起严重合并症(如脊髓膜、脊髓膨出等),这在X线诊断上有哪些特征。
(3)椎弓峡部缺损,可合并脊椎滑脱症,它在x线诊断上须要哪些体位照片(如正位、侧位、斜位等),有哪些主要表现(峡部缺损大小,脊椎滑脱的有无及程度)以及如何测量。(4)脊椎侧曲畸形在正位片上如何测量和诊断。严重的侧曲畸形,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如心脏移位,心跳加快、肺活量减少、胃肠消化不良)等,还会引起哪些继发畸形。
(5)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早期诊断有哪些重要特征(例如髋臼浅、髋臼角增大、申通氏线、帕氏方格等),在临床上有哪些重要意义。股骨头骺在出现后,如何测量其脱臼与否。脱臼晚期还会引起股骨上段、髋关节间隙,以及耻骨、坐骨等的哪些继发改变。4.重点
(1)应当熟悉脊椎体连合等畸形的x线特征,及其与椎体病变(如结核等)的鉴别诊断要点。
(2)应熟知椎体峡部缺损合并脊椎滑脱的照片体位、主要X线特征,以及脊椎滑脱程度的测量方法。
(3)应熟知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早期x线征和股骨头位置的测量方法。练习题四
(1)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早期x线征和测量方法?(2)脊椎裂在X线诊断上有哪些特征。
四、骨及关节创伤总论 1.目的和要求
(1)必须熟练掌握骨折的最基本改变—骨折线在x线片上的特征表现,并能根据骨折线形态,给予正确的分类。
(2)熟练掌握骨折引起的错位(即对位和对线)在x线片上的不同表现并能正确描述其方向、程度。
(3)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并能识别骨痂的程度及其愈合的关系。
(4)掌握骨折的并发症及其x线表现。(5)掌握儿童骨折的特点。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各种类型的四肢、脊椎骨折如纵性、横行、斜性、星性、螺旋性、T性、Y性和粉碎性,以及撕脱型、嵌入型、压缩型等。它们在X线上所表现的特征。
(2)对各种类型骨折所引起的各种移位,例如横向移位(向内、外、前、后等)、纵向移位(骨折端分离或重叠)、成角移位(骨折断处形成向内外或前后方向的成角)和旋转移位(骨折远端沿纵轴旋转)等,正确描写。这对于指导临床正确治疗十分重要,因而必须正确掌握。(3)儿童骨折的特有表现,应予了解,例如骨骺尚未结合之前发生的骺分离和发生于骨干的青枝骨折。
(4)对于陈旧骨折的特有表现,例如骨痂应能识别其早期骨痂和成熟骨痂的差别,判 定部分连合和完全愈合等。
(5)识别易误认为骨折的其他阴影,例如营养血管沟、骨骺和子骨或副骨等。(6)骨折常见的并发症 4.重点(1)各种类型骨折线的特有表现。(2)各种类型的骨折移位。(3)骨痂的有无、性质和范围。
五、肩及肘部创伤 1.目的和要求
(1)对肩部和肘部的常见骨折和脱臼,应有全面了解。
(2)应熟知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肩关节脱臼的发生机制、分类,及其主要x线表现特征。(3)应熟知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及小头骺分离的x线表现。(4)应熟知肘关节脱臼及孟氏骨折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实习内容提要
(1)锁骨骨折比较常见,应了解其发生机制和常见部位及其发生移位的一般规律。(2)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部位,创伤机制和主要的几种类型,例如内收或外展型,伸展型及屈曲型,它们在骨折后所发生的错位,各有其特征性表现,应当从照片上掌握其表现。(3)肩关节脱臼是全身各关节中发生最多者,它有几个类型,如半脱位、前脱位及后脱位等,各具哪些特征。
(4)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应从其不同的移位特征,诊断为何种类型,而对于一些没有移位的轻微骨折,应当从哪几方面进行仔细分析才能发现。
(5)肱骨外上髁骨折及小头骺分离在儿童是常见的,并且处理不当常能造成畸形,所 以诊断上尤应注意其特征。例如小头骺可呈分离、翻转和移位等,并且又因其程度不同,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关系甚大。
(6)肘关节脱臼,临床也很常见,应当熟悉其后脱位的主要表现。而对于前脱位、侧脱位虽较少见,亦应知其一般表现。
(7)孟氏骨折是指尺骨上段骨折合并近侧尺桡关节脱位,临床上也较多,且处理不当会产生肘关节功能障碍,在诊断上须注意尺骨的成角方向和桡骨小头移位方向来确定类型。4.重点
(1)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肩关节脱位。(2)肱骨髁上骨折及小头骺分离。(3)肘关节脱臼及孟特季骨折。
六、腕及髋部骨折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柯雷氏骨折的发生机制和x线特征。(2)月骨脱位的临床类型和x线表现应予了解。(3)股骨颈骨折的种类和x线特征应熟练掌握。(4)髋关节脱臼的种类及x线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柯雷氏骨折系指桡骨远端2—3cm内的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它的程度和范 围差别甚大,从轻微的皮质断裂,到合并严重错位以及尺桡关节脱位,尺骨下端骨折等改变,都必须明确认识x线表现,并正确诊断,更应注意与向掌侧移位的史密斯骨折相区别。
(2)月骨脱位有单纯的头月关节脱位和月骨单独脱向掌侧,二者在x线片上有明显 的不同,应当根据正、侧位照片上表现的特征进行区别。(3)股骨颈骨折是下肢很常见的骨折,它的程度、范围和部位有很大不同,例如嵌入型(内收、外旋、前倾、后倾等)和移位型(有头下、颈中及头颈型等)又合并各种不同程度的错位,都必须清楚认识和熟练掌握其测量方法和x线特征表现,还必须注意与粗隆间骨折者相区别。
4.对髋关节脱臼的几种类型,例如前脱位、后脱位、中心脱位都必须结合发生机制来理解其x线征象。4.重点(1)柯雷氏骨折的诊断要点和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x线特征都必须熟练掌握。(2)股骨颈骨折的范围、部位以及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错位都必须熟知,并能正确诊断。
七、膝及踝部骨折 1.目的和要求
(1)应当熟悉髌骨骨折的各种不同表现。
(2)了解股骨下段各种类型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3)熟悉踝关节的外旋骨折、外翻骨折及内翻骨折。(4)了解跟骨、距骨的骨折类型和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髌骨骨折较为多见,可为纵形或横形,轻者可无错位,完全断裂的横形骨折,可呈明显的分离移位,且并发关节积血。
(2)股骨下段的骨折,可呈“T”或“Y”形,且伸至关节面,又可合并神经和血管损伤。
(3)胫骨平台骨折,常仅表现为平台部分塌陷,常须仔细分析,才能识别。
(4)踝部外旋骨折,外翻骨折及内翻骨折均较常见,在X线片上常有胫腓骨下端多种骨折合并,还可并发关节脱臼,因而对照片的分析必须仔细,不可遗漏。此三种骨折各有特征,应能熟练掌握予以区别。
(5)跟骨和距骨的骨折,常为压缩型且可合并脱臼,也应熟悉。4.重点
(1)各种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
(2)各种类型的踝部骨折及并发脱臼等骨折特征性表现,并能正确分型。
八、躯干各骨骨折 1.目的和要求
(1)对椎体压缩骨折以及椎弓骨折等应能正确分析和诊断,对于合并脱位的严重病例能给予诊断。
(2)对颈椎l、颈椎2的骨折和脱臼,也应了解。
(3)骨盆骨折,应特别注意引起骨盆环改变的骨折和脱臼,并能正确分析和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椎体压缩骨折最重要的x线表现是椎体的压缩变形,其次是椎体前缘的皱裙、中 断、隆起或骨折片在椎体内形成的横形致密线以及脊柱曲线异常等。严重者常合并椎弓 及骨突的骨折或脱位。
(2)环椎、枢椎的骨折及脱位,在检查时须小心以免加重症状发生意外。其x线征多不甚明显或需特殊体位。环椎的骨折多发生于前弓或后弓,故侧块向二侧分离。枢椎骨折多发生于齿状突。而脱位常发生于环枢之间,即表现为齿状突与环椎的分离。
(3)骨盆环的骨折及脱臼,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并且多为两处以上创伤。如二处骨 折,一处骨折另一处为脱臼,也有的x线上虽仅见一处骨折,但另一处可能为韧带损伤 , 这是诊断上首先要注意的。骨折常发生在耻骨体及上、下肢,坐骨体及上、下肢,骸骨体部或骶骨。并发的脱臼可为骶髂关节或耻骨联合,因而形成骨盆环的畸形。这些都可在照片上清楚显示,必须依次分析作出正确诊断,不遗漏任何改变。4.重点
(1)椎体压缩骨折及其并发的骨突和附件骨折和脱位等。
(2)骨盆环骨折的各种表现。练习题五
(1)骨折的分型有几种?
(2)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那些?(3)儿童骨折的特点
(4)简述Collse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椎体骨折的X线特点。
(5)简述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的类型及X线表现。
九、骺损伤及骨坏死 1.目的与要求
(1)必须熟知骨骺损伤的几种类型,并能够正确诊断常见类型的x线特征。(2)了解骨坏死的定义及其病理改变。了解儿童骨软骨病有何特征。
(3)应当熟练掌握椎体环状骺骨软骨病(Scheuermonn病)和股骨头骺骨软骨病,(即Leggperhes病)的病理过程和x线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骨骺损伤中的I、II型最为常见,应当熟知其差别: I型是单纯的骨骺分离(即骨骺离开了正常解剖位置);II型系骨骺分离的同时合并有干骺端骨折,且容易复正,预后好。而v型骨骺损伤,虽较少见,但骨骺因受挤压对骨骺的生发层影响较大,故预后不良,且诊断困难须予注意。
(2)成人骨坏死,可有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外伤、减压病、激素长期使用,以及造血系统疾病等,而其主要x线表现是:①坏死初期,x线片上无异常表现;②数月后才可见坏死区骨质密度增高且均匀一致;③坏死骨开始吸收而出现不规则稀疏区;④晚期病变修复而出现关节变形和骨质增生。
(3)椎体环状骺骨软骨病(Scheuermonn病),又称青年驼背症。主要特征是:①受累椎体的环状骨骺出现延迟,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等;②椎体呈前窄后宽(楔形改变),脊柱圆隆后突等;③椎间隙正常或前方增宽,schmorl结节等;④成年后,遗留多个椎体楔形变形,需与压缩性骨折、结核等鉴别。
(4)股骨头骺骨软骨病,又称扁平髋。多数认为与外伤和血循环障碍有关。其主要x线表现是:①股骨头骺出现迟,小而扁。且密度增高不均匀,可呈碎块状;②股骨颈短而粗,髋内翻,骺线较宽;③晚期则股骨头扁而宽,边缘骨增生如蘑菇状,髋内翻畸形等。4.重点
(1)各类骨骺损伤的正确x线诊断。
(2)成人骨坏死的发生原因及其x线诊断。
(3)椎体环状骺及股骨头骨骺的骨软骨病X线诊断。
十、关节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诊断,并了解其病变原因和发生于脊椎所引起 的复杂症状。
(2)熟练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3)了解强直性脊椎炎的x线诊断及其与类风湿病变不同点。(4)了解大骨节病主要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以髋关节及膝关节的退行性关节病照片为例,分别描述其主要X线表现,如边缘性骨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则及其下方假囊变,骨端变性等。
(2)脊椎骨关节病 以颈椎病照片为例,描述其主要X线征,例如椎体边缘性骨刺,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硬化和曲线异常,钩椎关节和后关节的病变等,以及脊髓造影的改变等。
(3)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以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照片以观察其各种x线表现,如早期的关节肿胀,关节间隙狭窄(须注意狭窄的程度和范围)骨质破坏(自边缘部分开始,以及一些特征性骨破坏,如掌骨头的挠掌侧等),关节面中断模糊,骨疏松脱钙,关节脱臼畸形等。
(4)强直性脊椎炎 以腰骶椎照片为主并须包括骶髂关节,用以观察病变常自骶髂关节下2/3部开始,渐渐向上发展以间隙模糊开始,渐而关节面不整,晚期则关节强直。脊椎改变,主要是脊椎的韧带钙化,前纵韧带钙化使脊椎呈“竹节状”。棘上和棘间韧带钙化使各棘突相互连接。骨突关节间隙亦可模糊狭窄和强直。
(5)大骨节病 以手及踝的照片,观察其主要X线表现,如骺软骨早期骨化,干骺端不整,骺线闭合较早,以致骨端宽大不整,骨发育中止等。4.重点
(1)退行性骨关节病,以颈椎,腰椎和膝,髋为主。
(2)类风湿关节炎,以手足及脊椎各关节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练习题六
(1)颈椎病的主要X线表现。
(2)腰椎退行性变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表现。(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
(4)基本概念 青枝骨折、骺离骨折、嵌入性骨折、粉碎性骨折、Schmorl结节、“竹节状”脊椎、关节枢
十一、骨及关节化脓性感染 1.目的与要求
(1)熟悉化脓性骨髓炎的传染途径和骨内的蔓延。(2)确切掌握急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3)熟知一般慢性骨髓炎的主要x线征象,并且需要了解慢性骨脓肿和硬化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急性骨髓炎早期表现,可在发病后10—l 5天内出现,其主要x线表现是软组织改变,例如肌肉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与肌肉间的分界模糊和皮下组织内(脂肪层)出现致密条状影,系充血水肿所致。如结合病史和局部症状对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2)急性骨髓炎在发展期,即发病15天后才可出现骨质改变,其主要X线征象是:①骨质破坏,起初为局限性骨质疏松;②继则发展成为广泛斑点状骨破坏,可出现死骨和合并病理骨折;③骨膜增厚,可呈平行层状,且与骨破坏范围一致,广泛者称包壳。
(3)慢性骨髓炎的主要特征是明显的骨质增生修复表现。x线主要征象有骨皮质增生,髓腔狭窄,骨膜增厚明显,多呈花边状。常有脓腔及死骨存在等改变。(4)慢性骨脓肿主要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局限性骨破坏区,边界较整齐,有骨硬化圈环绕,多无骨膜增生。
(5)化脓性关节炎,大多侵犯支重的大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和发展迅速的关节破坏,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等。愈合期骨增生硬化常致关节骨性强直。4.重点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改变和骨破坏,骨膜增厚等。(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诊断要点。
十二、骨及关节结核 1.目的与要求
(1)必须了解骨关节结核的传染途径,以及在骨和关节内的发展蔓延规律,及其好发部位。
(2)必须熟悉长骨骨骺端结核的x线特征。
(3)熟练掌握关节结核和脊椎结核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长骨骨骺及干骺端结核(如膝、筋等):病灶多呈局部性骨破坏,边界较清楚,常呈圆性,椭圆或分叶状。其中可含细小死骨,附近无骨膜反应。病灶常破坏骨骺侵入关节,形成关节结核。
(2)关节结核最常发生于支持体重大关节,如膝关节、筋关节等。可分为骨型和滑膜型二种,前者由骨骺和干骺端结核发展而来;而后者系由滑膜直接感染而形成。关节结核在X线片上的主要表现是:关节肿胀积液,广泛骨质稀疏;关节的非支重面(如边缘部分)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等。
(3)髋关节结核的发生率甚高(居第二位),多为骨型,病灶多从股骨头开始。股骨头及髋臼均可被破坏而发生病理性脱臼造成畸形,骨盆倾斜、患肢缩短。
(4)膝关节结核在全身居第三位,多为滑膜型。其主要x线表现有:关节肿胀积液常为其最常见的主要表现。可长期存在,发展缓慢,故可造成膝周各骺发育过大。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骨端破坏而轮廓不整。骨质疏松等。
(5)脊椎结核在全身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多为青少年。以腰椎椎体发生最多。病灶有中央型、边缘型、前缘型三种类型。中央型主要表现是椎体中央骨质破坏;边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间隙狭窄;前缘型主要表现是椎体前缘骨破坏。病变发展较慢,但常引起畸形。
(6)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有:①椎间隙狭窄,其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差别,局限性轻度狭窄不易识别。严重的狭窄,椎间隙完全消失,使二个椎体密接,也应注意。②椎体骨破坏及椎体变形,椎体骨质破坏,由于支重必然会引起椎体压缩变形,且二者程度一致。常见的变形是椎体呈楔状改变,进而呈三角形甚至椎体消失。由此又造成脊椎曲线改变,如驼背及侧弯,脱位及半脱位等。③椎旁脓肿,为常见的合并症,约占80%。以胸椎结核最为明显和典型,表现为椎体两侧的梭形软组织阴影,但两侧不一定对称。其部位与椎体病灶的位置一致。
4.重点
(1)膝关节及筋关节的结核病变在X线诊断上的特征。
(2)脊椎结核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练习题七
(1)化脓性骨髓炎的传染途径与骨关节结核的传染途径有何不同?(2)脊椎结核的x线表现。
(3)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
十三、骨肿瘤总论 1.目的与要求
(1)掌握骨肿瘤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以及病理检查各有哪些特点。在诊断上为什么要遵 循此三者结合特点,应当清楚理解。
(2)掌握骨肿瘤的X线照片在分析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应当熟练掌握。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骨肿瘤在临床上值得特别注意的症状有:①年龄,婴幼儿多为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10一15岁尤文瘤较多,15—25岁骨肉瘤较多,20一40岁巨细胞瘤为多,40岁以上多为转移瘤或骨髓瘤;②疼痛和包块是骨肿瘤最常见症状。良性瘤发展缓慢,恶性瘤发展快,且有压痛。有的肿块可触及搏动,听到血管杂音;③化验室检查,良性瘤无任何异常。骨肉瘤病例AKP升高。骨髓瘤尿中出现Bance—Jones(本一周氏)蛋白,末梢血出现浆细胞。
(2)骨肿瘤x线影像分析须注意之点有:①部位,发生于骨骺多为软骨母细胞瘤。干 骺端多为骨肉瘤。长骨骨干多为尤文瘤。而巨细胞瘤多发生于干骺结合的骨端。囊肿常为中心性生长。巨细胞瘤常为偏侧性生长;②数目,原发性肿瘤多为单发,而多发者常为骨髓瘤或转移性瘤;③骨质改变,良性者常边界清楚,结构整齐,肿瘤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则被压变薄。恶性者则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界不清且不规则;④骨膜反应,良性者多无骨膜反应,而恶性者常有较特殊骨膜反应,例如葱皮状,袖口状,放射针状等;⑤良性瘤不侵犯软组织,恶性瘤常侵入软组织形成包块等。
(3)病理检查对骨肿瘤诊断的局限性:①取材不当,即肿瘤外周常有反应病变,而肿瘤内也常有继发性出血,坏死等;②肿瘤内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分化程度,例如有的已有恶变,而另一些可能仍为良性;③有些肿瘤(例如巨细胞瘤)在组织形态上虽为良性,但生物行为却为恶性。4.重点(1)骨肿瘤X线影像分析应当注意的问题。(2)骨肿瘤诊断的三结合原则的重要意义。
十四、良性骨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应当熟知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如骨瘤、骨软骨瘤和软骨瘤等在x线片上的特征表 现和诊断。
(2)巨细胞瘤的破坏性大,且易恶性变,故诊断上应当熟知其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及其恶变表现。
(3)单纯骨囊肿为类肿瘤病变,亦较常见,应了解其病理解剖特点和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骨瘤、骨软骨瘤、软骨瘤:
①骨瘤是膜内化骨发生的良性肿瘤,故仅见于颅顶骨及鼻窦中。x线上表现为球形或 半球形致密骨质阴影,边界清楚,不恶变,无症状。
②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单发或多发,由不同程度的骨、软骨纤维组织构成。多发生于长骨两端。一般无症状。肿瘤多有蒂状或广基骨块,边界清楚。顶部可有软骨帽,且可钙化呈致密斑块。
③软骨瘤多发生于四肢短骨内(如指、趾等)可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椭圆或分叶状中心性透明区,边界清楚,骨骼膨胀,皮质变薄,软骨钙化者可呈环状,点状致密影。
(2)巨细胞瘤大多发生于20一40岁中青年人,常发生于四肢长骨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多见。局部常有肿胀,疼痛和压痛,且有恶性变。x线片上呈骨端局限性骨破坏,多为偏侧性,瘤体多呈膨胀性球状,边界清楚皮质变薄但无骨膜反应。瘤体中可出现皂泡状骨迹。骨皮质如穿破或出现软组织肿块者,则为生长活跃或已恶性变。骨巨细胞瘤的X线特点:骨端性、偏心性、膨胀性、多房性。
(3)单纯性骨囊肿是常见的类肿瘤病变,多发生于青少年的四肢长骨干骺端。大多无症状,常因病理骨折而发现。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出现于长骨干骺端中心,边界清楚。骨干呈均匀性膨胀,骨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囊肿亦可表现为多房性。4.重点
(1)骨软骨瘤的主要X线表现。
(2)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及其恶性变征象。(3)单纯性骨囊肿的x线特征。
十五、恶性骨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应当熟知骨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和x线特征。(2)了解软骨肉瘤、尤文瘤和骨髓瘤x线表现。
(3)熟知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并能与原发性骨肿瘤区别。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且恶性程度高,临床甚为重要。多发生于青年期,以15—25岁者最多。好发于长骨干预端。股骨下端最多,胫骨上端次之。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局部疼痛和肿胀。AKP升高。肿瘤多从髓腔骨内膜产生向四周浸润生长,破坏骨皮质侵入软组织形成包块。肿瘤能直接产生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性骨组织(即肿瘤骨)。由此,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即肿瘤骨的多少)有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之分。肿瘤引起显著的骨膜增厚。x线表现:①肿瘤骨:按密度的形态又有致密瘤骨、絮状瘤骨、毛玻璃状瘤骨和针状瘤骨,是确诊的可靠根据;②骨破坏:按其形态及范围可分为不规则的斑片状及虫蚀状或大片状,骨皮质可呈筛孔状或条状;③骨膜反应:有单层平行、多层的葱皮状、骨膜三角及针状;④软组织包块:可呈球状,其中可有瘤骨。(2)软骨肉瘤、尤文瘤和骨髓瘤:
①软骨肉瘤,发生率较骨肉瘤低,且生长较慢,预后较好。可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较少;后者系由骨软骨瘤或骨瘤恶变而来,即原发病灶突然生长加快,X线片上出现破坏,软组织肿块等。
②尤文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10一15岁者。长骨骨干好发。症状明显,如局部肿胀,疼痛,发烧且白血球增高易误为骨髓炎。x线表现为长骨骨干出现广泛斑点状骨破坏,髓腔扩大,骨膜增厚可为葱皮状、花边状。放射治疗很敏感等特征。预后较差。
③骨髓瘤,骨髓瘤是骨髓中浆细胞增多的肿瘤,常多发。好发于40岁以上者的躯干各骨(如颅、肋、椎、骨盆等)症状较多如全身痛、贫血、血小板减少,尿中出现Benc-Jones蛋白。x线主要表现是大小不等的骨破坏,约1—5cm大小,边缘清楚如钻孔。脊椎常引起病理骨折。
(3)转移性骨肿瘤是由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临床上甚为常见。X线片上可分为溶骨型,以骨破坏为主;成骨型,以骨密度增高为主;混合型,以上二种病灶均有。而以溶骨型最常见,例如肺癌、食道癌、胃癌等的转移。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多为成骨型转移。转移性骨肿瘤临床上常有原发灶病史,且为多发病变,发病年龄多较大,40岁以上者较多。4.重点
(1)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和x线特征。
(2)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练习题八
(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2)骨肿瘤x线影像分析须注意的要点。(3)骨巨细胞瘤的分型及X线表现。
(4)成骨肉瘤有几种类型,各性的主要X线表现有那些?(5)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和X线表现特征。
(6)基本概念骨片沉降征、肿瘤骨、骨膜三角(Codman三角)、十六、代谢性骨病
1.目的和要求
(1)熟知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x线诊断。(2)了解肾性骨病和坏血病的病因和x线表现。(3)熟知氟骨症的病理过程和主要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佝偻病:是由于vit—D缺乏使钙、磷代谢障碍引起全身骨骼、肌肉、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病变。其中骨骼病变最显著,影响也最大。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症状主要为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夜惊、肌松弛等)和骨畸形(如方颅、囱门 闭合、鸡胸、驼背等),化验检查血钙及血磷均低,而AKP明显升高。本病主要因钙、磷的不足而使全身骨骼类骨组织难以骨化而形成堆集,尤以骨的生长端(骺及骺端)最 为典型、最为明显,而膝、踝、腕关节可为代表。x线表现:①干骺端脱钙,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骺线变宽,骺骨化中心出现迟,发育慢,干骺端膨大如杯口状;②长骨骨干普遍稀疏脱钙,皮质薄而分层,骨膜呈平行线状。且可弯曲畸形;③头颅、脊椎、骨盆各骨在严重病例可出现广泛骨脱钙和各种畸形,如鸡胸、驼背、侧弯、椎体双凹变形、骨盆狭窄、肋骨串珠、二髋内翻等。
(2)肾性骨病:因长期肾脏病变造成酸碱平衡失调,维生素D生理作用丧失等而造成骨 的代谢紊乱。而长期的低血钙又可使PTH分泌增加,造成继发性甲旁亢。所以其x线表现主要为二种改变即佝偻病型:多见于幼年患者;而甲旁亢型为骨内形状、大小不一的稀疏区和骨膜下骨皮质吸收等典型表现。
(3)坏血病:因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使成骨细胞功能减退,骨基质形成障碍而引起。所以其x线的主要表现也是以骨骺和干骺端最为明显。并且也以腕及踝最典型。其X线表现是临时钙化带增宽、增密且不规则。并且在其下方有一横形透光带称“坏血带”是本病主要特征。另外还有广泛的骨质疏松和骨膜下出血的梭形软组织阴影。
(4)氟骨症:是氟在体内蓄积而造成的钙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骨病。氟进入人体即形成十分稳定的CaF2和氟磷灰石[Ca3(P04)2CaF2]而沉积于骨内,影响骨钙和血钙的交换造成血钙下降继发甲旁亢。所以它的x线表现主要为:①骨质显著增密硬化,以躯干各骨为甚,向肢体远端渐轻为特征;②骨质疏松软化常以肢体明显,且还可有骨膜皮质吸收等甲旁亢改变;③软组织钙化多发生在肋下缘及小腿骨间膜等处;④继发畸形如脊椎后突、侧弯等。4.重点
(1)佝偻病的病因、临床和X线诊断。(2)氟骨症的病理过程和x线诊断。
十七、内分泌性骨病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垂体前叶嗜酸细胞的分泌功能,及其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几种骨骼发育异常的x线特征。
(2)熟知克汀病的发病原因及其x线特征。
(3)熟知甲状旁腺内分泌素(PTH)的生理功能和甲旁亢的x线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垂体前叶嗜酸细胞所分泌的生长激素影响骨的发育成长。如其分泌过多,在儿童期可使骨过度生长成为“巨人症”。即身长和内脏以及脊椎和四肢均按比例增大,肌肉发达,性器官发育早。但其衰老也快,成年后不久即可夭折。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如发生于成人,则主要促使短骨和扁骨过度生长。而形成“肢端肥大症”主要表现:颅骨厚、下颌伸长、蝶鞍扩大、副鼻窦过度气化、掌指骨粗大,末端明显、子骨较大、脊椎可有侧弯和驼背。生长激素如分泌过少(多因肿瘤压迫)则全身发育较小称“垂体性株儒”,但智力正常、性器官发育迟。
(2)克汀病 因甲状腺功能不良引起,分散发型和地方性两种。后者在缺碘地区十分常见,是严重的地方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各组织生长发育障碍,基础代谢较低,智力甚差甚至白痴。对骨的发育主要影响软骨内化骨过程。因此,骨的长度与粗细不成比例,脊椎与四肢不成比例。主要X线表现:①骨发育延迟,即骨龄较迟;②骨骺呈不规则斑点状,边界不整,密度不均;③长骨较短而粗,干骺端较宽,先期钙化带不规则。④颅骨内外板界限不清,颅底较短;⑤椎体扁,椎间隙较宽,骨盆狭窄等。(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素(PTH)是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因素。它能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和抑制肾脏排钙,因而使血钙升高。因此,PTH升高即引起大量骨质吸收使之稀疏脱钙,并由此引起骨折和畸形。再者是持续高血钙和AKP升高。主要x线表现:①广泛性骨稀疏脱钙,常以躯干各骨较明显;②囊样骨吸收可呈单个或多发,易与囊肿混淆;③骨膜下骨吸收是本病特征,多发生于掌骨、中节指骨等处;④颅骨因脱钙,使内外板界限不清或不规则透光区;⑤多种畸形为脊椎侧弯、后突、椎体压缩、双凹椎体、下肢呈“O”形和“X”形畸形;⑥泌尿系结石及软组织钙化。4.重点
(1)克汀病的发病原因和其X线征象。
(2)甲旁亢的发病机制及其x线征象。练习题九
(1)引起佝偻病的病因?主要临床和X线表现。(2)氟骨症的病理过程和x线表现。(3)坏血病的病因及其x线特征。
(4)引起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原因?主要临床和X线表现。(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x线表现。
第二节 呼吸系统一、x线检查方法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透视和摄影在胸部病变检查中的应用及各自的优缺点,掌握透视技术的操作。(2)掌握CR的操作方法、流程及应用和高千伏摄影的应用范围。(3)了解支气管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和造影方法。2.教具
参观设备、录像、x线教学片和多媒体等。3.内容
(1)分组实习X线透视,应首先简要介绍透视技术的适应证、方法和操作技术,熟悉胸部透视的影像。可使每人进行操作,体会透视检查。(2)通过分组实习,参观一般摄影和CR和高干伏摄影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了解其检查方法及过程,并须了解该项检查的x线片表现。
(3)了解支气管造影的方法和使用器械设备,造影剂等;了解造影过程及注意问题。4.重点
(1)胸部透视的适用范围及检查技术。(2)一般摄影的方法及操作过程。
二、胸部正常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胸片的分析方法及步骤。
(2)掌握正常胸片所显示的各种解剖结构的X线表现,并以立体观念正确理解各种 x线表现的解剖结构和意义。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用正常成人及儿童正、侧位胸片进行分析观察,以达到识别以下各种结构的x线征 象。并按下列顺序予以分析。
(1)胸壁软组织:在胸片上可显示的软组织是某些较厚结构,或者是有些软组织的皱褶部分。常见的有:①胸锁乳突肌(肺尖内侧);②锁骨上皮肤皱褶;③胸大肌(上胸外侧);④女性乳房及乳头(下肺外侧)。
(2)骨骼:胸廓的骨骼有胸骨、胸椎、肋骨、锁骨及肩胛骨,前二者为心脏影遮盖(正位片),故正位片上值得注意分析的骨骼是:
①肋骨,左右对称,连于胸椎者称后段,它阴影较浓,略斜向外下,绕过腋缘后斜向内下,而称前段,它的阴影较淡而宽。正位胸片一般可见1—6肋骨前段和1—10肋骨后段。肋间隙常用以描述肺部病灶的位置和范围,故应熟知,肋骨起于胸椎两侧,后段呈水平向外走行,前段自外上向内下倾斜走行。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因软骨不显影,故X线片上肋骨前端状似游离。肋骨有多种先天性变异,常见的有①颈肋,表现为短小较直的小肋骨,自第7颈椎发出;②杈状肋,为最常见的肋骨变异,肋骨前端呈分杈状;③肋骨融合,多见于左侧第5、6肋骨后段,表现为相邻的两条肋骨呈骨性融合,局部肋间隙消失,易误为肺内病变。
② 锁骨,在上肺二侧横列,常与肺尖重叠。
③ 肩胛骨,在上胸外侧,投照时外旋而不与肺重叠,但旋转不足时,可与上肺外带重叠呈斜条状。
(3)纵膈: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介于两肺之间,上为胸廓入口,下为隔。其中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主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纵隔的六分区法,在侧位片上,从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画一水平线,其上为上纵隔,下为下纵隔。以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的连线作为前、中纵隔得分界,在以食道前壁及心脏后缘连线作为中、后纵隔得分界。分为前、中、后三区,共六区。以判断不同结构病变。胸腺:在儿童胸腺可至纵隔向一侧或两侧增宽呈帆影状。正常纵膈虽含有许多组织结构,但均为心脏影所遮盖,故胸片所见的只是心脏。只有侧位照片。
(4)横膈:呈圆顶状,正位片上是两侧肺的下界。位置约在第9—10后肋,右侧略高l一2cm,随呼吸而上、下活动,范围约1—3cm,深呼吸可达3—6cm。
(5)肺:含气多,密度低,是胸片X线检查的重点。应分析以下各结构:
①肺野,含气的肺在照片上显示为透明部分。应注意观察其透明程度。肺野可分为上野、中野和下野(以第2,4肋骨前端水平线为界)。亦分为内、中、外三带(均等分)。
②肺门及肺纹,肺门阴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共同形成,但正常肺门,主要是肺动脉及与肺动脉重叠的肺静脉组成。右肺门血管上、下形成肺门角其下段为右下肺动脉,正常宽度不超过15mm,左肺门上界清楚,是左肺动脉弓。左肺门较右肺门高约1—2cm。肺纹理也由动、静脉和支气管形成,但主要成分是肺动脉及其分之。它由肺门分出,向外延伸呈树枝而逐渐变细,至肺外带大多已消失不见。正常的肺纹理轮廓清楚,由内向外逐渐变细,一般下肺野较粗而密集。
③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长11-13cm,宽1.5-2cm,在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支气管分叉角度为60º-85º。两侧主支气管逐级分出叶、肺段、亚肺段、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自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可分15级,自气管至肺泡管可分23级。,正常胸片多不能显示,但病变时则表现为肺纹理异常。
④胸膜,一般不显示,有时可见肺尖胸膜反折和水平叶间胸膜。
⑤肺叶和肺段,胸片正常不显示,但病变时可根据肺动脉分支和叶间胸膜以判断之。4.重点
(1)正常胸片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2)骨骼阴影的分析中,特别要熟练掌握肋骨前段和后段的差别,熟练运用肋间隙来说明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并识别肋骨的形态和异常。
(3)认清肺门及肺纹理的正常表现,并熟悉肺野的上、中、下划分和内、中、外带的划分。
三、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正确理解呼吸系统各种基本病变的病理解剖学基础。(2)熟练掌握各种病变的基本x线影像特征及其相互鉴别。(3)了解各种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所表示的疾病及其诊断意义。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用下述各种病变的典型X线片来分析其影像特征。
(1)支气管病变:任何病变造成某段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形成了该支气管远侧肺泡的气体交换障碍而使之含气量改变,即过多,或无气体,所形成的阴影有以下两种表现:
①阻塞性肺气肿,由支气管部分性阻塞引起肺泡的过度充气,导致肺泡血供障碍和弹性丧失。肺泡壁破裂气体进入间质称间质性肺气肿,多个肺泡破裂融合称肺大泡。肺气肿的主要x线表现是局部组织透光度增大,而其范围的大小则取于阻塞的部位。但两侧肺广泛的气肿,则多由慢性肺疾患引起,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尘肺等。它的X线表现有两肺透光度增加,桶状胸,膈低平,心垂直,深呼吸肺野透亮度改变小。
②阻塞性肺不张,由支气管完全阻塞引起肺泡体积缩小,在x线片上即表现为局部
肺组织密度增高,牵拉附近组织移位。肺不张的范围、大小由阻塞的位置决定。所以有一侧性肺不张、肺叶性肺不张、肺段性肺不张和小叶性肺不张等。肺不张的范围愈大,则x线表现也愈明显。X线表现:患肺密度增高,体积缩小,周围组织器官牵拉移位,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2)肺部病变:
①渗出与实变,急性炎性渗出物充满于肺泡中所形成的阴影,其范围大小不等,而病变的投影厚度则决定了x线片上的阴影密度。X线表现:均匀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阴影的边界模糊不清,所以常呈云絮状表现。实变占据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则形成肺段或大叶阴影,可见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多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
②结节状阴影:(1)腺泡结节状影(4-7mm)
直径在1cm以下,边界清楚呈梅花瓣状的结节一般没有融合趋势,多见于肺结核的增殖性病变及慢性炎症。(2)粟粒状结节影(2-3mm)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多呈弥散性分布。常见于粟粒性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急性细支气管炎、组织细胞病X。
③纤维化,是慢性炎症修复愈合的表现,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形态不定的斑片状影或条索状影,并有收缩牵拉。弥漫性纤维化广泛侵及肺间质,表现为两肺杂乱的细网状或蜂窝状影及结节状影,多见于尘肺、结核等病。
④钙化,即愈合病灶的钙盐沉着,x线表现为高密度,边界锐利阴影,大小形态不一。
⑤肿块,肺肿瘤所形成。为圆形或卵圆形及分叶状致密影,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见于肺癌、结核瘤、炎性假瘤、错构瘤、肺囊肿、肺包虫囊肿及腺瘤等。多发者最常见于肺转移瘤,还可见于血缘性金葡菌肺炎、坏死性肉芽肿、多发肺包虫囊肿。良性多有包膜,呈边缘锐利光滑的球形肿块,恶性多无包膜,浸润性生长,边缘有短细毛刺向周围伸出,靠近胸膜可见胸膜凹陷征。肿块的数目、边缘、密度、形态、与肺门及胸膜的关系,其中有无空洞及钙化对定性有意义。
⑥空洞与空腔,空洞为病变组织坏死后,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透光区。腔内可含不等量液体而有液平面出现。可分虫蚀状空洞、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三种。空腔为肺的组织间隙发生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肺囊肿等。
⑦肺间质病变,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周围和小叶间隔,肺泡间隔等处。x线主要表现为索条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结节等。(3)胸膜病变:
①胸腔积液,侵犯胸膜的病变(如炎症、肿瘤)均可产生胸腔积液。它分游离性和局限性二种。前者在x线上表现为下肺野均匀性浓阴影,上界模糊呈弧形,其外侧高、内侧低,且随体位变动而变动。小于300ml的积液X线难以显示。大量积液可占满一侧胸腔,使纵膈推向对侧,且肋间隙增宽。局限性积液,多呈梭形阴影,凸面向肺,底贴胸壁,边界清楚。也可局限于叶间胸膜或肺底胸膜。肺下积液:聚集在肺底与隔肌之间的液体。叶间积液:液体局限在叶间裂,表现为叶间裂位置的梭形致密影,两尖端与叶间裂相连。
②气胸和液气胸,空气进入胸腔称气胸,肺被压而向肺门处收缩,气胸部分无肺组织,透光度更高。被压缩的边缘呈纤细条状影。肺的压缩程度与气体多少成正比。气胸若同时有液体并存,则称液气胸。立位检查则气体在上方,液体在下方,有整齐的水平液面。
③胸膜肥厚、粘连、钙化,为胸膜病变的愈合期改变。肥厚与粘连同时共存。轻度者只见于肋膈角或膈面的不整。广泛者为沿胸壁不规则致密影,并伴有肋间隙狭窄,胸廓塌陷等改变。钙化胸膜可呈条状或片状,沿胸壁分布。4.重点
(1)掌握支气管病变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的发生机理和主要x线片表现。(2)应熟练掌握肺部病变及其各种基本病变的x线片表现。
(3)必须熟知胸膜病变的各种主要x线片表现。练习题十
(1)纵隔分为几区?如何划分?有何意义?
(2)支气管阻塞病变有几种?简述发生机理和主要x线表现。(3)简述肺部病变及其各种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4)简述胸腔积液的类型及主要x线表现。
(5)基本概念肺野、肺门角、肺纹理、帆影征、肋隔角、波浪隔、隔膨升、矛盾运动、肺大疱、空气支气管征、空洞和空腔、“D”字征、肺下积液、气胸线
四、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肺脓肿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原因及x线平片和造影表现。(2)了解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3)熟知肺脓肿的发病机制和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支气管扩张在x线平片的主要表现:①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及边界不清等,这主要由支气管壁增厚及炎症引起;②支气管周围有较多模糊小片状阴影是继发感染的表现;③蜂窝状或囊状影为囊状支气管扩张典型表现,一般大小约有o.5—2cm有时其中可见液平;④可合并肺不张;⑤10%的病人,在平片上可以没有明显异常。而以上各种表现,并非支气管扩张所独有。因此欲明确诊断和确定部位(如确定肺叶或肺段)均须进行造影或CT检查。
(2)支气管造影可以明确有无扩张、程度和位置,以便进行手术切除。造影表现可分三型,即柱状扩张、囊状扩张和二者兼有的混合型。支气管造影表现:(1)柱状扩张:表现为支气管腔粗细不均,失去正常时由粗渐细的移形状态,有时远侧反较近侧粗;(2)囊状扩张:表现为末端呈多个扩张的囊,状如葡萄串,对比剂部分充盈囊腔,在囊内形成液平;(3)混合型扩张:表现为柱状和囊状扩张混合存在。(3)气管、支气管异物:儿童常见,及时处理极为重要。而X线检查又是其主要诊断方法。致密的金属异物,较易诊断。而透光异物如花生、豆类等的诊断,常须胸透及深吸气和深呼气照片的对比分析。其主要表现有:①支气管部分性阻塞:在深吸气时患部的透光度较低(进入气体较少);②而在呼气时患部的透光度较高(气体排出较少)。发生在主支气管异物者则有纵膈摆动现象,即深吸气纵隔移向患侧,深呼气则移向键侧;③支气管完全性阻塞,则出现局部的肺不张。以其肺叶,肺段可知阻塞部位。
(4)肺脓肿:系化脓性感染,肺坏死液化排出后的表现。多为吸入性,亦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蔓延。x线片主要表现是:①急性期:为大片致密阴影,边缘模糊,其中出现含有液平面的空洞,内壁不规则,液体常较多;②慢性期则边缘模糊的大片阴影渐吸收减少,且边界亦较清楚,洞壁内缘较光整,内含液体较少;③血源性感染的空洞,常为多发,广泛分布于两肺上、中、下肺野;④由膈下脓肿引起的肺脓肿,则有横膈升高,动度差等。4.重点
(1)支气管扩张的造影诊断。(2)支气管异物的诊断要点。(3)肺脓肿主要X线表现。
五、肺 炎 1.目的和要求
肺炎是常见病变。x线检查能准确说明肺炎的部位、范围、性质以及病变的发展和疗效观察,故在诊断上有重要作用。通过实习应能确切掌握和正确诊断常见的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而对于支原体肺炎、间质性肺炎和化脓性肺炎也应熟悉。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大叶性肺炎:早期(充血期)表现为局部肺纹理增多,或透光度略低。实变期则出现典型的致密片状影,其形状与肺叶或肺段的形态一致,且在叶间胸膜处形成清楚,整齐的边界。但需注意的是必须用正位和侧位照片的对比分析,结合各肺叶、肺段的不同形态,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吸收期主要表现病变阴影变淡,且密度不均,按程度不同最后可残留少量索条或完全消失。一般多在2周内吸收。少数病人可延迟到1—2月后吸收。
(2)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由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炎症发展而来。x线表现为
中、下肺野肺纹理增多、模糊、增粗、并有斑片状模糊阴影夹杂其间,肺门阴影也常模糊增大,病灶常为两侧性。小叶渗出与实变: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片状致密影,密度不均匀,小儿患者有肺门增大,伴有局限性肺气肿。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变多局限于肺段。在X线片上表现为片絮状影,以中、下肺较多,边缘模糊,一般常在1—2周内吸收。
(4)间质性肺炎:即病变主要在肺组织间质中,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病。x线片上表现为病变多且较广泛,侵及两肺,表现为模糊增粗的肺纹,杂以小斑点状影。发生于婴幼儿者,还可并发弥漫性肺气肿。
(5)化脓性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易化脓,坏死,形成多发性肺脓肿,并且常有气肿或肺气囊形成。x线片主要表现是多发性片絮状模糊阴影,广泛分布于两肺,并且可很快坏死液化,形成含液面的空洞,或大小不等的圆形薄壁空腔(即肺气囊)。本病易侵袭胸膜,发生积液和气胸等改变。愈合后肺内病灶则吸收消散。
(6)过敏性肺炎:肺内病灶多种多样,其变化快呈游走性。数日内即有的吸收并有新病灶出现。4。重点
(1)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的X线诊断。(2)化脓性肺炎的x线诊断。
六、肺结核 1.目的和要求
(1)肺结核的X线表现十分复杂,因此必须结合各种病理改变予以理解。(2)熟练掌握原发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原发性肺结核(I型):为初次感染结核所形成的病灶,多见于儿童。
①原发综合征,由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三者组成。原发灶多位于外周肺野,呈模糊片絮状影,大小不等。淋巴管炎为原发灶引向肺门的条索状影,有时可被较大的原发灶遮盖。肺门淋巴结炎,表现为肺门影增大。典型病例此三者均可看到且呈哑铃状的双极现象。
②胸内淋巴结结核,上述的原发灶易于吸收消失,而淋巴结炎常因伴干酪样坏死而长期不愈,而仅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它在x线片上可呈两种表现,即结节型(为淋巴结增大)和炎症型,即淋巴结增大的同时并有淋巴结周围炎故边界模糊不清。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B型):依结核菌进入血流的数量,次数和机体反应不同可分为:
①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为大量结核菌一次进入血流形成的病灶。X线片上表现为细小粟粒状阴影,密度均匀、大小一致,广泛均匀一致分布于两侧肺野,肺纹常被掩盖,透视常难看出,需照片才能明确。(三均匀)
②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为小量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进入血流所形成的病灶。X线片上所表现的病灶为大小不等,密度不一且分布不均的斑点状,小片状影,两上肺较多且密集,向下则渐稀少。病灶可杂有硬结或钙化表现。(三不均匀)4.重点
(1)原发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和胸内淋巴结结核的两种类型。(2)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与亚急性、慢性播散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七、肺结核 1.目的和要求
(1)继发型肺结核是成人继发型结核最常见者,且多种多样,故通过实习必须熟练掌握其x线片表现,并能正确诊断。
(2)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应能熟知其x线片特征和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浸润型肺结核Ⅲ型):x线表现甚为复杂,常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片絮状影,范围大小不等。也可表现为新的渗出性病灶而密度均匀。病灶大多分布在锁骨上、下。病灶也可呈肺段或肺叶分布。病灶的发展过程甚为复杂,常呈时好时坏的慢性发展过程,因此病灶中常同时存在着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和钙化甚至空洞等多种表现。(1)成人多见,部位多在肺尖、锁骨上下区及下叶背段,(2)一般为陈旧性病灶周围炎,中心密度高而边缘模糊,(3)新出现渗出病灶为小片云絮状或段叶分布的高密度影,(4)慢性过程病变为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和空洞多种性质病变的同时存在。它还有以下三种特殊类型:
①结核球,为纤维组织包绕的干酪样结核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在2—3cm以下单发较多。轮廓光滑、密度均匀,但也可含有点状或环状钙化。结核球附近可有不同程度的结核病灶分布,称“卫星灶”。
②干酪型肺炎,因抵抗力差且对结核菌高度敏感者发生之。分大叶性和小叶性二种。前者多发生于右上叶,密度较浓的实变阴影,其中常有虫蛀状多发空洞。小叶性者多由干酪坏死物由支气管播散而形成,表现为中下肺野广泛分布的模糊小片状影,也可以和大叶性者同时存在。
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晚期病灶,即长期存在的结核,经过不断的恶化、好转和稳定的交替发展而成。在x线片上其特征是纤维空洞,不含液面,广泛的纤维化(如条索影、牵拉等)以及支气管播散性病灶。此外,还继发有牵拉表现(气管移位,横膈上升等)、胸膜增厚粘连、代偿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3)结核性胸膜炎(Ⅳ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可单独出现,或与肺内病灶同时存在。可分干性和渗出性两种。前者x线片可无异常或仅横膈活动受限。渗出性者可引起不同积液,其X线片表现与其他疾病的积液相同。
4.重点(1)各种不同表现的浸润型肺结核。
(2)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与浸润型肺结核的区别。练习题十一
(1)支气管扩张征的分型和主要X线表现。(2)支气管异物重要的间接X线征象。
(3)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化脓性肺炎的主要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4)肺脓肿的感染途径、分型和X线表现。(5)肺结核分型和各型的X线表现。
(6)基本概念 纵隔摆动、原发综合征、哑铃双极现象、卫星灶、肺气囊、支气管播散灶、八、尘肺
1.目的和要求
(1)结合尘肺的病理改变,深刻理解各种x线表现的形成。
(2)确切掌握尘肺的x线诊断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尘肺各种X线表现如下:
(1)尘肺结节:多为类圆形,小阴影直径多在4mm以下,少数可达10mm,广泛分布于两肺中下区,一般边界较清楚,且逐渐向上肺蔓延。这是尘肺最主要的基本表现。
(2)不规则形小阴影:为一群粗细、长短、形态不一的阴影,也可交织成网状或蜂窝状,常首先出现于中下肺,且逐渐向上发展。
(3)大阴影:指长径在10一20mm的条状或块状影,多见于两肺上、中肺野亦可呈对称的“八字形”,这是尘肺结节和肺炎,肺不张等融合而成的团块状纤维化。其周边可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带包围。
(4)胸膜斑:由尘肺引起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
(5)肺纹理在尘肺早期即可出现纹理增粗,增多,并可扭曲或呈网状。(6)肺门增大,增浓,并可呈壳样淋巴结钙化。晚期可发生肺动脉高压。(7)肺气肿:多为局限性,程度不等,且可形成肺大泡。
(8)尘肺并发肺结核:尘肺和结核常有互相促进作用,二者并存。早期尘肺可合并上肺野浸润性肺结核。而晚期尘肺的大块阴影中出现空洞或发展迅速均为合并结核表现。
4.重点
(1)确切认识尘肺结节及其在诊断上重要意义和尘肺诊断原则。(2)掌握晚期尘肺的各种复杂的x线表现。
九、尘肺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并掌握国家规定的尘肺分期及诊断标准。
(2)熟悉尘肺的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X线检查是确定尘肺诊断和分期的主要诊断方法,但须结合职业史。其分级标准是:(1)无尘肺或可疑(代号为O):
①O,无尘肺表现。
②O+,有可疑表现,但不明确者。(2)一期尘肺(代号t):
①I,密集度I级类圆形小阴影,分布在至少两个肺区中各有一处,每处直径在2cm以上,或有密集度I级不规则小阴影,分布不少于2个肺区。
②I+,小阴影增多,但密集度与分布范围不够“2”的标准者。(3)二期尘肺(代号2): ①II,密集度2级类圆形或不规则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密集度3级小阴影,分布达4个肺区者。
②II+,密集度3级小阴影,分布超过4个肺区,或有大阴影尚不够“3”者。(4)尘肺(代号3):
①3,有大阴影出现,直径在2cm以上,宽径在1cm以上。
②3+,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尘肺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在早期与其他病变所引起的肺纹理增多,及肺内粟粒状结节的鉴别,引起这两种改变的疾病,虽然种类甚多,但大多数病例都可以从职业史和临床化验检查等得到鉴别。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例同时伴有职业史,则鉴别起来比较困难。一般说来,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是肺纹理增多和增粗,而没有尘肺所见的纹理增粗,扭曲和变形,以及细网状改变等。4.重点
尘肺的诊断原则和分期标准。练习题十二
(1)简述国家规定的尘肺分期及诊断标准。(2)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诊断。(3)尘肺合并肺癌的主要X线表现。
十、肺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肺的良性肿瘤,如支气管腺瘤,错构瘤等典型x线表现。(2)熟练掌握中央型肺癌的各种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支气管腺瘤:是最常见的肺良性肿瘤,大多发生在段以上支气管而称中央型。平片上只能在发生狭窄或阻塞后才可看到肺不张或肺气肿。瘤体本身须靠支气管体层摄影或支气管造影才能看到。主要表现有:①支气管管腔内有息肉状或半球状形软组织阴影;②支气管截断征;③管壁增厚;④围绕支气管的软组织块影。而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的腺瘤称外围型,比较少见。x线的主要表现是在肺内出现球形或不规则的肿块阴影,一般多在2.5—5cm边界清楚、密度中等。
(2)错构瘤:是气管及肺泡发育异常。其成分以软骨为主者称软骨型,临床上多见,而以纤维组织为主的称纤维型,甚少见。此瘤大多发生于肺的外围,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圆形和椭圆形阴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一般多在2一3cm,瘤内可有不规则钙化斑,典型者呈“爆米花样”。
(3)中央型肺癌:在x线上表现多种多样,甚为复杂,但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瘤体征象,在平片最常见的表现是肺门部肿块影(管外型为主)其形状、大小、边界及密度有很大差别。而管内型和管壁型者,则主要靠支气管断层片或支气管造影,可出现支气管内肿块,或支气管狭窄及支气管壁增厚等。
②支气管阻塞继发病变,如肺不张、肺气肿、阻塞性肺炎等。可出现于1个以上肺段,1个肺叶,甚至一侧肺。但因肺不张的段、叶的不同而出现一些特殊形态的阴影,如横s征,上、下三角征,高脚杯征,新月征,双翼征,心转位征等。
③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肺门及纵隔出现多个肿块,且与原发者融合形成一巨大形状不规则阴影,且又常合并膈神经麻痹,出现横膈矛盾运动。还可转移至肺内、肋骨、胸膜等处。
4.重点
中央肺癌的各种各样X线表现及其对决定诊断的意义。
十一、肺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外围型肺癌的各种x线征象及其病理基础。(2)熟悉肺癌早期X线诊断标准和国际TNM分期方法。
(3)了解肺癌的鉴别诊断和肺转移癌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周围型肺癌:主要x线表现有以下几点,①瘤体常表现为球状影,边缘可呈分叶状,或边缘模糊,还可出现毛刺,这是因为肿瘤生长不均匀,而毛刺和模糊则由癌的浸润性生长及阻塞性肺炎淋巴管炎等。瘤体的密度一般较均匀,有些则由于生长不均,瘤体中可有残留的正常肺泡,所以X线片上可出现1—3mm小透光区而称为“小泡征”。有癌组织坏死后排出形成空洞,它的壁较厚,且不规则,多无液平为其特征。瘤体影多在2cm以上;②癌肿侵犯较大的支气管则可出现几种表现。如线状影,为肿瘤边缘伸出一条或几条索条状影牵拉胸膜形成的凹沟。星状阴影为牵拉胸膜的轴位投影。幕状影(侧位投影);③胸部转移征:肺门淋巴结增大,肺内播散的多发结节,癌性淋巴管炎,肋骨破坏,胸膜肿块及积液,心包积液等。
(2)判断肺癌的国际TNM标准 ①T,To无原发癌。
T1瘤的长径≤3cm,未侵及叶支气管近端。
T2瘤长径>3cm,瘤的近界距隆突2cm以上,合并的肺不张或炎症小于一侧肺。且无胸腔积液。
T3瘤已侵及邻近组织,如胸壁、纵隔、横膈或超过T2所列各项者。T4癌已经经分泌物涂片证实,但x线和支气管镜均未能发现者。
②N,N。无区域淋巴结受累。
Nl有支气管周围及肺门淋巴结受累。N2纵隔淋巴结受累。
③M,M。无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表现。
M2缺乏显示远处转移起码条件。
各期肺癌的分期标准是:隐性肺癌(TN。M。),I期(T1NoM0。或T2NoMo),Ib期(To—lNlMo)。II期(T2NlMo),III期(T3No-1Mo或TN2Mo)。IV期(任何TNMl)。
(3)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慢性肺炎和肺结核的鉴别,其主要有:
①中央型肺癌,常有支气管狭窄或阻塞。以肺叶或肺段分布的阴影。肺门有肿块,密度均匀,且反复发作和不易吸收者多为癌,②周围型肺癌,结核瘤大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肺癌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结核瘤常为l一3cm无分叶,而癌多在4cm以上,常分叶,且密度均匀。
(4)肺转移瘤的X线表现:肺内多发性结节状或球状影,常以两下肺为多,且密度均匀,边界整齐。这是转移瘤最常见主要表现。但也有呈两下肺野网条状或栗粒状小斑点阴影者。4.重点
周围型肺癌的主要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练习题十三
(1)中央形肺癌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和转移征象的X线表现。(2)周围型肺癌的主要x线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3)早期肺癌的诊断标准及判断肺癌的国际TNM标准。(4)肺转移瘤的主要X线表现。(5)支气管腺瘤的X线表现。
(6)基本概念 横“s”征、上、下三角征、高脚杯征、新月征、双翼征、心转位征、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胸膜凹陷征、肺上沟瘤、倍增时间
十二、肺寄生虫病
1、目的及要求
(1)熟悉血吸虫病的肺部X线表现。(2)熟悉肺包虫囊肿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急性血吸虫病的胸部X线表现多在感染后2个月出现。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①粟粒状结节病灶,多在1—3mm,密度较淡,有的可较模糊而呈小片状,有的边界较清楚(多为虫卵结节)。它们多沿肺纹理分布,且以两侧中、下肺为多。有些病灶可融合成7—8mm片状影。病灶约在2个月后吸收;②肺门阴影可增大模糊,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③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大片模糊阴影,约1—3cm大。
(2)肺包虫囊肿的X线表现主要是:大多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光滑阴影,可有l—l0cm大。囊肿形状可随呼吸而有改变,其周的肺纹理可有推压移位表现。少数囊壁可有钙化。如囊肿破裂则又有几种表现:①外囊破裂气体进入外、内囊壁之间而出现新月状透光影;②内外囊壁均破裂则气体进入外囊和内囊,则囊内出现液平,其上方又有新月形透光影;③内、外囊壁破裂后内囊破碎而漂浮于液面上,呈典型的水上浮莲状;④囊肿可破入胸腔引起大量胸腔积液。4.重点
血吸虫病和肺包虫囊肿最主要、最常见的x线表现,以及在鉴别诊断上的主要原则。
十三、肺结缔组织病 1.目的和要求
结缔组织病是全身性病变,肺的病变仅为其一部分,并且在X线上也没有特征,因此本节只要求了解常见的几种结缔组织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生的几种肺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红斑狼疮:多数患者只在病程发展的某个阶段出现胸部改变,主要表现是:①局限 肺炎多为两肺底部的模糊小片状影,对抗生素无效而激素可使吸收;②节段性肺不张,多为盘状不张,表现为肺底的横条状影,常二侧性;③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心脏扩大等。
(2)硬皮病:只在部分病例可发生肺部改变(约1/4—1/2病例),主要表现是中、下 肺野出现网织状影,并逐渐增粗且有细小结节状影。随病变发展而在中、下肺出现5— 10mm囊状影,是比较特征的。可伴轻度胸膜增厚,粘连。可有肺动脉高压。
(3)皮肌炎:只是部分病例出现肺部改变。主要表现是间质性肺炎和间质纤维化,所 以也是网状改变和小结节阴影,但不形成囊肿样改变,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和盘状肺不张。4.重点
在理解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的基础上,了解本病的主要X线表现及诊断原则。
十四、横膈疝和纵隔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横膈疝的X线表现。
(2)熟悉纵膈肿瘤的各种类型和x线诊断上的注意点。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膈疝是指腹部脏器穿过横膈进入胸腔。可有膈食道裂孔、膈的胸肋三角或腰肋三角以及外伤的破裂口等。其中以食道裂孔疝最多见,但它的正确诊断往往依赖胃肠检查。而胸片所见的主要表现是胸下部有大片状阴影,内有含气的肠曲和液平面,并且随体位而改变,左胸较多。其次是膈面上方出现半球形致密影,边界清楚,这是腹内实质脏器(如肝、脾、大网膜)疝入的表现。
(2)纵膈原发肿瘤:种类甚多,常见有以下6种,即神经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和支气管囊肿。而在x线诊断上,则主要根据:
①部位,如胸腺瘤、畸胎瘤和胸内甲状腺在前纵隔。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在中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在后纵膈。
②形态和密度,恶性者常呈分叶状。而支气管囊肿则边界光滑、锐利,密度均匀的球状影。畸胎瘤则密度不均,内含牙或骨。
③甲状腺发生的肿瘤随吞咽而上下移动。支气管囊肿则随呼吸而与气管活动一致。4.重点
(1)膈疝在胸片上的主要表现。(2)纵膈原发肿瘤的X线诊断原则。
十五、胸部手术后改变及其并发症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各种常见胸部手术后的x线检查目的及手术后表现。(2)了解常见的各种胸部手术后的并发症。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以及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胸壁手术后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而呈致密影,但乳腺癌手术因切除大量软组织而呈现局部密度减低。开胸手术后数天内可见胸壁皮下气肿、气胸、液气胸,并且肺的膨胀程度是临床十分关心。应当注意。肺叶或肺段切除后,同侧余肺会有相应的代偿性肺气肿。而全肺切除引起对侧代偿肺气肿时可在胸骨后越过中线而称肺纵隔疝。肺切除后常见第5,6肋部分残缺。胸廓改形术可见多根肋骨残缺,胸壁塌陷,及不同程度充气的肺,应注意其中有无残腔,以及原病灶的压缩情况等。
(2)胸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肺不张、肺炎、大量胸腔积液、积血等。并且这几种并发症常常合并存在。例如术侧完全致密无透亮的肺野可见者,多为肺不张并发的大量积液。而单纯的叶或段不张,常在余肺的充分膨胀对比下常会明显显示。支气管胸膜瘘,常使胸腔残腔难以愈合形成脓胸,准确的诊断是经支气管注入碘油后即进入胸膜残腔中。4.重点
(1)肺叶或肺段切除后各种主要x线表现。
(2)开胸术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主要x线表现。练习题十四
(1)肺包虫囊肿的主要X线表现。
(2)膈疝有哪几种类型?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3)纵隔肿瘤有哪几种?其好发部位(图示)?X线的诊断原则。(4)纵隔肿瘤与肺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5)肺结缔组织疾病的主要X线表现,常见与哪些疾病。(6)肺叶或肺段切除后的x线检查目的及手术后表现。
(7)胸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哪些?各种常见并发症的主要x线表现。(8)基本概念: 新月征、镰刀征、水上浮莲征、肺纵隔疝、膈疝、第三节 循环系统一、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 1.目的及要求
(1)熟悉透视和摄影方法并如何正确应用于心脏大血管病变的诊断。(2)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造影方法和正确使用。
(3)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表现,以及如何应用于病变诊断。(4)熟练掌握心血管造影检查的正常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透视下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观察心脏的搏动和心率,所以是心脏大血管病变诊断上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例如后前位透视,可见心左下缘的搏动最强而有力,并且可见反向搏动点(即左心室和肺动脉分界处),而透视下吞钡则可观察食道和心脏大血管的关系。摄片检查常须采用后前立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和左侧位以观察心脏各个房室的情况。
(2)心脏大血管造影,能够显示其内腔形态,清楚显示其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所以诊断上极为重要,但由于其技术复杂,非一般条件所能进行,故须慎重选择。
(3)心脏各房室和大血管在x线投影上都是相互重叠,不能分辨,只能从心脏边缘及心影形态,来判别其相应房室的扩大与否,因此必须采取多轴检查。常用各体位心缘所代表的房室及大血管如下:
①后前位,心脏右缘中点有一轻度凹陷切迹,其上的一段是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复合影,较为平直;切迹之下方为有心房,呈略隆起的弧状影。心脏左缘上方为主动脉弓,呈半球形影故称主动脉球;其下为肺动脉主干又称肺动脉段;左缘下段为左心室,为一最大的弧形突出,其突出顶点是为心尖。透视下左心室搏动强而有力,并且与肺动脉搏动相反,故二者交界处称反向搏动点。
②右前斜位(45°吞钡),心脏前缘自上而下为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及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壁。心脏后缘大部为左心房,但其下部有心房影与之重叠。在吞钡后食道下段前缘系左心房压迹,与右心房无关。心前缘与前胸壁间呈倒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心后缘与脊椎间透光区称心后间隙。
0③左前斜位(65°-70),心脏前缘上为右心房(耳部),下为右心室,心后缘上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透视下,深吸气时左心室下端可见一浅切迹,为室间沟。在心影上方可见主动脉弓,主动脉窗及胸主动脉等。心前缘与胸壁间呈长方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
④左侧位(吞钡),心前缘下段为右心室前壁紧贴胸壁。上段为右心室漏斗部及肺动脉干,它与胸壁分开而形成三角形透明的胸骨后区,心后缘的上中部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它斜向前下与横隔锐角相交,心后下缘与食道横膈之间的三角形透明区称为心后食管前间隙。
(4)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在正常情况下还与体型、年龄、呼吸、体位等有关。例如,矮胖者为横位心,健壮体型者为斜位心,而瘦长体型者为悬垂心,并且还与横膈位置有关,如吸气呈悬垂状,而呼气则近横位心等。
4.重点
(1)正常心脏在各体位(后前立位、左右斜位和左侧位)照片上各房室的部位,及其正常表现。
(2)透视下如何观察心脏搏动。
二、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心脏各房室增大在心脏各体位照片上的主要表现。(2)熟悉肺循环改变的各种主要表现。(3)熟练掌握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异常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心脏增大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因此确定心脏增大与否是诊断上的重要问题,其最简单的方法是心胸比率法,即: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正常人比值为0.46-0.52心脏最大横径即心左右缘最远点至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而胸廓横径系右膈平面两侧肋骨内缘之间距。
(2)心脏各房室增大:
①左心室增大,后前位片见心左缘下段向外隆起突出,心尖下移,反向搏动点上移。左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隆起延伸可与脊椎重叠,室间沟前移。左侧位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
②右心室增大,后前位见左心缘心腰部(即肺动脉段)膨隆,反向搏动点下移,心尖上翘。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狭窄。左前斜位心前缘膨隆室间沟向后移。
③左心房增大,后前位见右心缘双弧影,心底部有双心房影。左心缘出现第3弓,即 左心耳阴影。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隆起,吞钡见食道下段受压后移。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变窄。支气管隆凸角度开大。
④右心房增大,后前位右心缘下段膨隆且上界(与上腔静脉交汇点)上移。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即右心耳段)向前膨隆延长,即与右心室段成角,并占心前缘1/2以上。
⑤心脏普遍增大,心影向两侧增大,食道普遍受压后移,支气管分叉角度增大。由瓣膜病变引起者,各房室的增大程度并不均等;而心肌炎、心包积液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心脏增大则心影为均等对称的普遍增大。
(3)心脏形态异常
心脏大血管疾病时,心脏可失去正常形态。
①二尖瓣型心脏:右和左心缘不同程度的膨出,心尖上翘,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球缩小。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心病。
②主动脉型心脏: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肺动脉段内凹,升主动脉右突,主动脉球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和高血压心脏病。③普大型心脏病:心影向两侧较对称地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球正常,常见于全心地心肌损害、全心衰竭、风心病多瓣膜损害、心包积液。(4)肺循环改变主要有以下x线表现:
①肺充血,系肺动脉血流量增多,常因先天性心脏病由左向右分流所致,例如房、室 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X线表现为:两肺门血管增粗,右下肺动脉宽度在15mm以上(成人),肺动脉段凸出且搏动增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肺透明度正常。肺门增大搏动增强,呈肺门舞蹈现象。
②肺淤血,肺静脉血流回流障碍,使血流淤滞在肺内所致,常由二尖瓣狭窄或左心衰竭等引起。X线表现为,肺纹理普通增多,模糊、肺门增大模糊,肺野透明度减低。
③肺缺血,为肺动脉血流减少,常由右心排血障碍的先天心脏病,如肺动脉瓣狭窄,法乐四联征等引起。X线表现为:肺纹理纤细稀少,肺门影缩小,肺野透明度增强等。
④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血浆渗出到肺间质和肺泡者称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常发 生在前,多见于慢性左心衰竭。X线表现为肺门模糊增大,肺纹理模糊,中下肺网状影,肋隔角有“间隔线”B线和少量胸水。肺泡性肺水肿多为急性左心衰竭指征,与间质水肿并存,主要表现是大片模糊阴影分布于肺门两侧呈蝴蝶状,而肺尖、肺底,及肺外围均较清晰,且经适当治疗可很快消散,所谓“来去匆匆”是其特征。
⑤肺动脉高压,由肺血流量增加(由左向右分流的先天心脏病)和肺动脉阻力增加
(如广泛的肺纤维化、肺气肿、慢支等)所致,其主要x线表现有:肺动脉段明显突出,二侧肺门动脉扩张并有明显搏动,右下肺动脉宽度>16mm。肺野中、外带动脉分支收缩变细,稀疏有截断表现。右心室增大。(5)心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
①解剖改变
包括心脏大血管腔位置、形态、结构、大小及连接关系改变,是心血管造影诊断的基础。
②对比剂充盈顺序改变
(1)早期或短路充盈;(2)延迟充盈;(3)不充盈;(4)再充盈;(5)反向充盈。4.重点
(1)心脏各房室扩大,在各种体位照片上的主要表现。
(5)肺循环异常的常见的典型的X线表现。练习题十五
(1)心脏拍片的体位有几种?各主要显示那些心房心室?(2)各房室增大的主要X线表现?常见于哪些疾病?(3)心脏增大有几种形态?常见于哪些疾病?(4)心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有哪些?(5)肺循环异常的常见典型X线表现。
(6)基本概念: 相反搏动点、主动脉窗、室间沟、心后食管前间隙、心胸比例、双心房影、双弓影、肺门舞蹈征、肺门截断征、间隔线、蝶翼征、肺动脉高压
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目的和要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是侵犯二尖瓣所发生的狭窄、关闭不全和二者共存,是最常 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其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二尖瓣狭窄的基本x线表现是左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伴有肺淤血及不同程度的肺循环高压。心脏呈梨形(又称二尖瓣型)即心腰部隆起,主动脉球较小,左心室萎缩,心尖上移。左房增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征象。而右室增大的程度常与二尖瓣狭窄的程度一致。心脏多呈轻、中等度增大。吞钡见食道下段后移。二尖瓣瓣膜钙化,系直接征像,肺淤血和间质性水肿。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变细。有时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
(2)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基本x线表现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但肺动脉高压一般多无,只有在晚期重病例才可有之。(1)回流较轻,心大小和形状无明显改变,仅见左心房和左心室轻度增大,(2)回流中度以上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透视下见左心室收缩时左心房亦有强烈的搏动。(3)肺淤血,右心室增大,(4)主动脉球正常或略小。(5)左心造影可见造影剂逆入左心房。
(3)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X线上除具有二尖瓣狭窄的主要表现(左房,右室增大,及肺淤血等)之外,还有左心室不同程度增大。主动脉球可较小。在心肌代偿较差,二尖瓣的回流和狭窄可造成显著的左心房增大,在正位片上出现右心缘双弧状影及双心房影。(4)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圆隆肥厚,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弓升部增宽,透视下左心室搏动增强,呈陷落脉。
(5)联合瓣膜病:二尖瓣与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与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时存在,具有各种受累瓣膜的特点,x线表现以病变较重的瓣膜病变改变较为明显。
4.重点
(1)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
(2)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的X线表现。(3)联合瓣膜病的x线表现。
四、高心、冠心、肺心的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x线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主要x线表现:①左心室增大及主动脉屈曲延长,形成典型的“主动脉”型心脏,即左心室圆隆、凸出。主动脉屈曲延长表现为升主动脉向右隆起,主动脉弓升高并突出,降主动脉向左弯等;②晚期由于继发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而造成左心室显著增大和左心房、右心室扩大,形成所谓“主动脉普大型心脏”;③心脏搏动增强,但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比,二者心影虽相似,但搏动则远不如后者强烈。
(2)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x线表现:①广泛性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广泛的肺结核,肺纤维化等;②肺动脉高压。右下肺动脉增粗,横径>15mm。肺门部肺血管增粗扩张,而外围血管则突然变细稀少呈截断状,心左缘肺动脉段突出;③右心室,右心房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但左心房不增大;④肺心病的早期诊断是在广泛的慢性肺疾患的基础上,及早而准确的发现肺动脉高压和有心室增大,故心尖上翘圆隆或左右斜位的心前缘隆起者,均须注意。
(3)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表现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局限性或多发性狭窄等。4.重点
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典型x线表现。练习题十六
(1)简述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
(2)简述高血压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典型x线表现。(3)冠心病的血管造影表现有哪些?
五、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和室缺 1.目的和要求
在熟悉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血流动力学原理,深刻理解并掌握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房间隔缺损的典型(即缺损为中等大小,并有较大的由左向右分流)的x线表现 ①心脏呈二尖瓣型,中等度增大;②右心房明显增大,右心室也增大;③肺动脉段明显突出且搏动增强;④肺动脉高压,肺门舞蹈。但如房间隔缺损较小分流甚轻者,心脏普通x线检查可无异常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其他方法如心导管、超声心动图等确诊。如缺损较大并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则肺动脉段显著膨隆如瘤样;肺门部血管扩张而外围纤细稀少呈“残根截断”状;心脏明显增大等。
(2)室间隔缺损的X线征象 主要决定于缺损的大小、左向右分流的程度以及肺动脉高压的程度等。如缺损较小、左向有分流量少,因而对心脏功能不产生影响者,其X线照片也可以无异常表现,病人预后也良好。中等大小的缺损,有中等量左向右的分流者则典型x线表现为心脏中度以上增大呈“二尖瓣型”,以左右室增大为主(左室尤为显著),左房也相应较大;肺动脉段多为中等以上增大,搏动增强;肺血增多,肺门大血管扩张,有的可见“肺门舞蹈”。较大的缺损,引起大的分流量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当其接近或超过左心室压力时则可造成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即“艾森曼格综合征”。其x线表现主要是重度的肺动脉 高压(如肺动脉段瘤样扩张,肺门血管呈残根状),左、右心室均明显扩大等。4.重点
结合血液动力学原理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典型x线表现。
六、动脉导管未闭及主动脉窦瘤 1.目的和要求
熟悉和理解动脉导管未闭和主动脉窦瘤的血液动力学原理和典型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动脉导管未闭的典型x线改变是:①心影呈轻度到中度增大呈“二尖瓣型”或“二尖瓣一主动脉型”;左心房及左心室,右心房、室均可增大,但以左心室增大最显著;②心脏肺动脉段多呈轻度到中度凸出,主动脉球增宽,约1/2病例可见“漏斗征”,心脏及大血管的搏动增强,甚至可见“陷落脉”;③肺血增多。
(2)主动脉窦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①主动脉窦瘤一般较小,所以在未穿破之前常无异常表现;②在穿破右心室后即形成心底部左向右分流,表现为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左、右心室均增大,而以左心室增大为主;肺血呈轻度增多,常与心脏增大不相称;升主动脉常较膨隆,且搏动增强亦可有陷落脉;③为了与其他分流畸形鉴别,在手术之前常需心血管造影确诊。
4.重点
动脉导管未闭和主动脉窦瘤的典型x线表现。
七、肺动脉瓣狭窄和法乐四联症 1.目的和要求
肺动脉瓣狭窄和法乐四联症是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熟悉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其典型x线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模型等。3.实习内容提要
(1)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临床上最常见,其主要的典型x线表现为:①心脏呈“二尖瓣型”,右心室扩大为主,右心房也增大。心影常为轻度增大或正常。肺动脉段凸出(狭窄后扩张)而呈特殊的直立状;②两肺肺血减少。但左肺动脉在部分病例因狭窄后扩张而增粗,而右肺动脉则缩小;③左心缘的肺动脉段和左肺动脉搏动增强,而右肺动脉搏动减弱。
(2)法乐四联症 是一组复合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高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在以上四种畸形中前二者起主导作用而后二者为继发改变。其典型x线表现为:①心脏呈“靴型”,心腰凹陷,心尖上翘,右心室增大。心影轻度增大或正常;②主动脉增宽,约1/3—1/4病人可见右位主动脉弓;③肺血常明显减少,肺门影缩小,搏动弱;④右心室及肺动脉造影表现具有确诊价值。
4、重点
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和法乐四联症的典型X线表现。练习十七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2)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3)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和法乐四联症的典型X线表现。(4)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5)基本概念: 漏斗征、肺门舞蹈征、艾森曼格综合征、八、心肌病和心包炎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心肌病的病理分类以及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x线表现。
(2)熟悉心包积液的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X线表现为:①心脏普遍增大,常呈球形,且高度增大约占半数。这是因为心肌松弛无力造成心腔扩大所致。心脏扩大以左心室为主,其次为左心房及右心室。而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和上腔静脉大多正常;②心脏搏动普遍减弱者为多,也可仅见左心室减弱。但无搏动消失,是与心包积液的鉴别点;③肺循环多见肺淤血及间质性肺水肿等。
(2)渗出性心包炎是常见病变,常继发于结核、风湿、化脓感染等多种病变,其典型X线表现:①心脏向二侧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形。心腰和心缘各弓的分界消失,心膈角变锐。侧位见心脏主要向前下增大。卧位则心底部明显增宽。短期复查心影大小有明显变化;②心脏搏动明显减弱以至完全消失,但主动脉多为正常;③部分病例上腔静脉扩张,但肺血多正常。
(3)缩窄性心包炎是由各种心包病变引起心包增厚、粘连、纤维化等,其主要典型x线表现有:①因心包的增厚粘连,形成一侧或两侧心缘僵直,各弧分界不清,心影呈近似三角形,心脏不增大或稍有增大,局部可有膨隆、成角及心包钙化等;②心脏搏动微弱,甚至完全消失。上腔静脉或奇静脉扩张,肺淤血及间质性肺水肿,左心房增大等。4.重点
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包积液的典型X线表现。
九、主动脉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胸主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x线表现。(2)了解大动脉炎的x线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模型等。3.内容提要
(1)胸主动脉瘤是由多种疾病造成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坏死而引起主动脉的
局部病理性扩张。其x线表现因发生部位、膨胀程度及形态等不同。其基本x线表现:①正位片见纵隔增宽或呈局限性肿块,并且与主动脉影密不可分。侧位或左前斜位片可区别其为升主动脉(前上)、弓部(上方)及降部(后方);②肿块膨出阴影有扩张性搏动;③心脏大小、形态多为正常,但如并发主动脉关闭不全则有相应改变。(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因各种原因如高血压、马凡氏综合症受到损害或发育缺陷时,其连同内膜可被撕裂,血流可自破口进入中膜内,形成主动脉的壁内假腔,即主动脉夹层。按照病变累及的范围不同,Debakey 将本病分为三型:Ⅰ型,夹层波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并延至腹主动脉中远段,破口多位于升主动脉;Ⅱ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破口多位于升主动脉;Ⅲ型,夹层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可向远侧扩展。Ⅲ型又分为两个亚型:Ⅲ甲型,夹层局限于胸段降主动脉;Ⅲ乙型,夹层延至腹主动脉远端。
①X线表现 急性主动脉夹层时,短期内可见纵隔或主动脉阴影明显增宽,搏动减弱或消失,边缘模糊,主动脉壁的钙化明显内移。破入心包或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影明显扩大。破入胸腔时,可见胸腔积液征象。慢性主动脉夹层时,上纵隔阴影增宽,主动脉广泛或局部扩张,有时外缘呈波浪状。主动脉钙化明显内移,左心室可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增大。②心血管造影表现以胸主动脉造影为宜,有时须加作腹主动脉造影。主要征象是:a.主动脉成双腔表现,真腔常因受假腔压迫而狭窄变形,而假腔常较真腔大。b.真假腔间可见线状负影,代表内移的内膜片。多数病例可见对比剂自真腔进入假腔的内膜破口。c.平片示主动脉阴影增宽,而造影仅见真腔显影时,为假腔被血栓充填的表现。d.主动脉分支受累时,可见受累血管灌注不良或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见对比剂向左心室的返流。
(2)大动脉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特异性动脉炎,主要侵犯胸、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引起管腔不规则狭窄及扩张,降主动脉中、下段内收,左心室轻度到中度增大。4.重点
胸主动脉瘤的典型x线表现。练习题十八:
(1)心包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2)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X线表现。
(3)引起缩窄性心包炎的原因及其主要典型x线表现。(4)何谓胸主动脉瘤及其基本x线表现。
(5)何谓主动脉夹层、病理分型及其主要典型x线表现。
第四节 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x线检查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胃肠道x线钡剂造影的特点和正确使用,熟悉常规的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检查前的准备。
(2)熟练掌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低张十二指肠造影、小肠灌肠、胃壁造影等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正常胃肠道的x线表现如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2.教具
电视录像、多媒体、x线教学片等或临床见习。3.内容提要
(1)胃肠道钡剂造影是利用高密度物质医用硫酸钡在胃肠中形成鲜明对比而使之显影。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透视检查与照片结合。
②形态与功能并重,除了注意胃肠的形态改变外,同时还要注意其功能状态,如分泌功能、蠕动、柔软度、移动度等。
③触诊及压迫相的应用,胃肠检查必须连续多次进行,以观察动态。④辅助药物的应用。
(2)常规的胃肠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必须分组见习,亲身体验检查的全过程,如钡餐造影剂的调制、病人的肠道准备和注意事项等。
(3)食道正常x线表现:上起颈椎6,下达胸椎11一12,共分三段,以主动脉弓和胸椎8为界;食道起始部和穿过横膈处为两个生理性狭窄;三个压迹分别位于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和左心房;正常食道的宽度约2—3cm,有2—4条纵形粘膜皱襞等。(4)胃的正常X线表现:胃分为胃底(贲门水平以上)、胃体(贲门至胃角)和胃窦(胃角至幽门)。贲门周围2.5cm以内称贲门区,幽门前4—5cm的范围称幽门前区。胃的内上缘称胃小弯,外下缘称胃大弯,其最低点称胃下极,立位在髂嵴连线上下5cm范围内。胃的形态与体型、张力及神经状态有关,分为牛角型、鱼钩型、长型和瀑布型。胃的粘膜皱襞在小弯呈光滑的平行条纹,而大弯侧渐变为横行或斜行,胃底部呈网状。皱襞的宽度在胃窦部约2—4mm,胃体部5mm。良好的双重造影可显示胃小区、胃小沟等。胃的蠕动自胃体上方开始呈对称性收缩,正常胃在服钡后2—4小时排空,超过4小时为排空延迟。
(5)十二指肠:呈“c”形分球、降、横、升各部,其内侧为胰头。球部呈三角形或半球形,边缘整齐,降部和横升部钡剂通过快,可见羽毛状的粘膜皱襞等。
(6)空肠及回肠:空肠分布在左上腹、左下腹和中腹部,钡剂通过快,蠕动活跃,有 羽毛状粘膜皱襞;回肠分布在右腹部及盆腔,钡剂通过较慢,蠕动不明显,粘膜皱襞细而少等。(7)大肠:分为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围绕于腹腔四周,可见结肠袋、半月皱襞等。4.重点
(1)常规胃肠造影(钡餐和钡灌肠)的操作技术和注意要点。(2)正常胃肠道x线表现。
二、胃肠道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并理解其病理基础。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轮廓的改变:
①龛影:是胃肠道壁局部溃烂破坏形成的缺损区,由钡剂充盈后造成的局部凸出于 胃、肠内壁轮廓之外的钡影,以切线位显示最清楚等。
②憩室:是胃肠道壁局部薄弱而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空腔,钡剂充盈后呈袋状影,其轮廓光滑,其内有正常粘膜与龛影不同。
③充盈缺损,胃肠道肿瘤向腔内生长的肿块所占据的空间不能为钡剂所充盈的表现。其形态、大小、位置、数目、轮廓等均与肿块一致。(2)粘膜皱襞的改变:
①粘膜破坏,表现为局部粘膜皱襞消失,多为癌肿所致,粘膜破坏与正常粘膜皱襞有明确得分界。
②粘膜皱襞平坦,可由粘膜下炎症水肿或癌肿浸润所致。
③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由炎症浸润、肿胀或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④粘膜皱襞集中,皱襞向一点集中而呈车轮状或放射状,多为慢性溃疡引起。(3)管腔大小的改变:胃肠道局部收缩或扩张等。(4)位置和移动度改变:病变的压迫和推移可改变胃肠道正常位置和压迹,移动度减弱、消失,并可触及相应肿物等。
(5)功能改变:可与器质性病变共存,也可单独存在。
①张力,由神经系统调节,张力增高表现为管腔缩窄变小;减低表现为扩张等。
②蠕动,蠕动波的多少、深浅、频率和方向等。
③运动力,是胃肠道运送食物的能力,具体表现在钡剂排空的时间。服钡后4小时胃尚未排空可认为胃运动力减弱或排空延迟。口服钡剂不到2小时到达回盲部,可认为小肠运动力增加或排空过快,超过6小时为通过缓慢,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尚未排空为排空延迟。(6)触诊:透视下的触诊是胃肠检查重要步骤等。4.重点
熟练掌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练习题十九:
(1)在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中应注意哪些内容?(2)正常食道的x线表现。
(3)胃的正常X线表现及正常胃的形态。(4)胃肠道运动力的判断指标。
(5)基本概念:胃小区及胃小沟、幽门前区、胃下极、龛影、憩室、切迹、充盈缺损、粘膜破坏、粘膜皱襞平坦、粘膜皱襞集中
三、食道异物、憩室、静脉曲张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食道异物的x线检查要点。(2)熟悉食道憩室的典型X线表现。
(3)熟练掌握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检查方法和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食道异物检查前应先了解异物的种类,其x线表现也随之而异。例如,金属异物平片即可诊断;低密度食道异物需钡餐或钡棉絮检查等。
(2)食道憩室分内压性和牵拉性,前者表现为囊状影;后者表现为三角形等。
(3)食道静脉曲张主要以食道下段为主,检查时应注意体位、方法等;X线表现为粘膜皱襞增宽、迂曲,甚至呈蚯蚓状或串珠状,管壁轮廓不整如锯齿状,但管壁柔软、可变等。4.重点
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检查方法和表现。
四、食道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食道良性肿瘤如平滑肌瘤等的X线诊断。
(2)熟练掌握食道癌的早期X线诊断和中晚期的各种类型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食道平滑肌瘤是食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X线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充盈缺损等。(2)食道癌是最常见的食道恶性肿瘤,x线表现为:
①早期癌肿,位于食道粘膜或粘膜下层。x线检查应使用低张双重对比方法,表现为局部粘膜不整,高低不平或小息肉状充盈缺损等。
②中晚期食道癌侵及肌层等,x线分以下4种类型。
a.溃疡型。在不规则狭窄的表面,出现火山口状龛影,或多发小而浅的龛影;食道狭窄段僵硬,无蠕动,粘膜破坏等;
b.菌伞型。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形成局部食道狭窄,粘膜破坏,蠕动消失,病变以上食道扩张等;
c.缩窄型。食道呈局限性环状狭窄,轮廓可光滑或不规则,局部蠕动完全消失,粘膜破坏;狭窄段一般长约2—4cm,狭窄上方食道扩张等;
d.髓质型。肿瘤同时向腔内、外发展,形成范围广的狭窄段,局部粘膜破坏,蠕动消失;有时可见腔外软组织肿块影等。4.重点
食道癌早、中、晚期各种类型的X线表现。
五、贲门失弛缓症及食道外压性病变 1.目的和要求
了解贲门失弛缓症和食道外压性病变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贲门失弛缓症是神经丛障碍而不能弛缓所引起,其主要X线典型表现为:
①食道呈一致性扩张增宽边缘光滑,扩张显著者可超过左侧纵隔阴影;食道的蠕动减弱或消失;食道内存滞有大量液体而有液平面,且钡剂呈瀑布状下沉。
②食道下端呈鼠尾状对称性狭窄,边缘光滑整齐,粘膜存在;狭窄段可呈间歇性开放,而使钡剂进入胃中。
③胃泡较小,钡剂常沿胃小弯向下。
④并发炎症或溃疡可出现龛影。
(2)食道外压性病变 食道邻近器官的病变可造成食道的受压移位。X线特征表现 有:压迹多呈孤形,上、下缘呈移行斜坡状,管壁光滑完整而柔软,粘膜完整且受压移位等。4.重点
贲门失弛缓症及食道外压性病变的典型X线表现。
六、食道裂孔疝及反流性食道炎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食道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和典型x线表现。(2)熟悉反流性食道炎的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食道裂孔疝是腹腔脏器经过食道裂孔进入胸腔,也是最常见的膈疝。x线检查应 注意增加腹压、多体位翻转、多轴观察等。典型x线表现如下:①较大疝囊在透视、平片即可见心影左后有含气囊腔,立位有液平;吞钡可证实为疝囊,即钡剂进入其中等;②较小的疝囊或滑动性疝则X线表现为:膈上发现疝囊,其内有胃粘膜;膈上出现食管胃环等。
(2)反流性食道炎是由食道一贲门部防反流功能障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下 段而引起炎症。x线主要表现有:①早期主要表现是局部食管失去扩张性,例如在立位吞 咽大口钡剂时,无食道下段的扩张;②炎症达到一定深度时,食道下端除狭窄变细外,还 可出现第三收缩波以及粘膜肥厚变粗为颗粒状,有时可见多发小溃疡;③慢性期粘膜皱 襞消失,管腔狭窄更甚,狭窄以上扩张等。4.重点
食管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X线表现。练习题二十
(1)简述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检查方法、病理分型和典型X线表现。(2)食道异物的x线检查要点及X线表现。
(3)何谓早期食管癌?早期食管癌的X线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4)进展期食管癌的X线分型方法及X线表现。
(5)引起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X线典型表现。
(6)何谓食道裂孔疝?x线检查方法应该注意哪些内容?主要X线典型表现?(7)引起反流性食道炎的原因?主要X线典型表现。
七、胃、十二指肠溃疡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各种x线表现及其诊断意义。(2)了解良性胃溃疡发生癌变的主要X线特征。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1)胃溃疡
①龛影,是溃疡本身的直接反映.多见于胃小弯,呈乳头状、锥状、半圆形等,龛影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其口部因粘膜不同程度的水肿而显示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龛影周围粘膜纠集等。
②功能性改变,龛影对侧(大弯侧)常见痉挛性切迹,胃窦痉挛,幽门痉挛等;胃分泌物增多;胃蠕动增强或减弱等。
③恶性变表现,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龛影周围出现充盈缺损如指压征;龛影变为不规则状或边缘出现尖角征;龛影周围粘膜破坏中断;蠕动消失;出现肿块等。(2)十二指肠溃疡:90%发生在球部,其x线表现为:
①龛影,较小多数直径在3毫米以下,边界光滑整齐,周围有透明带或放射状皱键等。
②球部变形,常见征象。由瘢痕收缩或局部痉挛所致,表现为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等。
③功能改变,激惹征象;球部固定压痛等。4.重点
(1)胃溃疡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胃溃疡恶变的x线表现。
八、胃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胃良性肿瘤的一般X线表现。(2)熟练掌握胃癌的x线分型和表现。
(3)熟悉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胃的良性肿瘤以腺瘤和平滑肌瘤常见,其主要x线表现:①大多发生于胃的体部或窦部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整齐,大多在2cm以下;②常为单发性,仅息肉为多发,周围粘膜正常;平滑肌瘤可有正常粘膜覆盖其表面,中心部可形成龛影;③胃壁柔软,蠕动改变不明显。(2)胃癌的x线表现按不同类型有以下特征:
①菌伞型,又称肿块型、菜花型等,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可有分叶,表面凹凸不平,附近粘膜皱襞中断、消失,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等。
②溃疡型,不规则半月状的巨大腔内龛影,边缘不整形成尖角;龛影周围环绕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环堤”;龛影口部常有特征性指压迹和裂隙征;附近粘膜破坏,中断;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等。
③浸润型,可发生于局部胃壁(局限型)或全胃(弥漫型)。主要X线表现是胃壁僵硬,管腔狭窄,粘膜破坏,蠕动消失。如发生在胃窦形成“漏斗状胃”;发生于全胃则形成“皮革状胃”。
(3)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①良性溃疡,一般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整齐;龛影突出于胃轮廓之外;龛影口部因粘膜水肿而有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纠集;附近胃壁柔软,可见蠕动等。
②恶性溃疡,常较大,形状不规则呈扁平状有尖角;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有指压征或不规则环堤;粘膜破坏、中断、消失;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等。
(4)早期胃癌是指癌肿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强调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的重要性等。4.重点
(1)胃癌的x线表现。
(2)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九、胃、十二指肠的其他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胃窦炎的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2)熟悉胃粘膜脱垂、胃扭转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胃窦炎是常见病,其x线表现有以下几种:①胃窦痉挛性收缩;②胃窦向心性狭窄,狭窄段粘膜尚可显示;③粘膜增粗、紊乱等;④合并胃粘膜脱垂。
(2)胃窦炎的鉴别诊断:主要与胃窦癌鉴别,其鉴别点为:①炎症仍有粘膜皱襞存在;②肥大的皱襞呈息肉状改变,推压时形态可改变,蠕动存在;而肿瘤则不同;③狭窄段轮廓光滑整齐,有时可收缩至极细,但无包块存在等。
(3)胃粘膜脱垂:是肥大、水肿的胃窦粘膜随蠕动通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球部。主要x线表现为:①幽门管增宽,且不能完全关闭;②胃窦粘膜皱襞增粗、紊乱并延伸通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③十二指肠球部基底可见对称性充盈缺损。
(4)胃扭转:胃沿其长轴(贲门一幽门)上下翻转,或左右翻转。x线表现为:①立位透视或摄片见上腹部为一巨大液平面,正常的胃泡难以显示;②钡餐可见胃大弯向上、向右翻转。胃的后壁向前,十二指肠球部也上移;而左右翻转则胃体、胃窦翻向左上。十二指肠转向左前方。4.重点
胃窦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练习题二十一:
(1)简述胃溃疡的X线表现。
(2)何谓穿透性溃疡、穿孔性溃疡、胼胝性溃疡?(3)胃溃疡恶变的X线表现。
(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表现。
(5)胃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主要x线表现。(6)简述进展期胃癌的分型及其x线表现的特征。
(7)何谓早期胃癌?可分为几型?X检查方法及主要x线表现。(8)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9)胃窦炎的主要x线表现。(10)胃粘膜脱垂的主要x线表现。(11)良、恶性胃窦狭窄的X线鉴别诊断。(胃窦癌和胃窦炎的x线鉴别诊断)
(12)基本概念:粘膜线征、项圈征、狭颈征、激惹征、指压迹征、尖角征、裂隙征、“环堤”征、半月综合征、肩征、袖口征、皮革状胃、葫芦状胃、蜗牛胃、胃扭转、十、肠结核和Crobn病 1.目的和要求
熟悉肠结核和crohn病的病理改变及其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肠结核大多发生于回盲部,侵犯末段回肠及盲肠,也可侵及升、横结肠。分溃疡型和增殖型两种。x线检查以钡餐为主,有时可结合钡灌肠检查,x线表现为:
①激惹,因肠管刺激性增高引起。表现为钡剂不在病变区停留而呈跳跃状,即病变近侧(回肠)和远侧(升结肠)均有钡剂充盈,而回盲部却无钡剂充盈。
②粘膜改变,早期主要是粗大、紊乱,甚至消失;可形成多发表浅溃疡,慢性期则可形成多发小息肉样增生,粘膜面凹凸不平;肠管边缘不整,有时形成窦道。
③肠管狭窄变形,因纤维组织增生而使肠壁增厚致肠腔狭窄甚至可如线状;结肠袋消失;也可显示指压状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粘连、肠曲不能分开等。
④倒伞征,回盲部肥厚增大在盲肠内侧出现凹陷,呈外侧宽大、内侧尖小的三角形影;有时因回肠末端狭窄和粘膜粗大而向回肠侧集中呈伞状一“倒伞征”。
⑤左半结肠受累,病变广泛者左侧结肠也可累及。
⑥肠道动力改变,早期蠕动亢进,晚期因纤维组织增生、狭窄、粘连等则出现排空延迟等。
(2)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病。常发生于末端回肠。其X线表现为:
①粘膜改变,早期因充血、水肿而使粘膜平坦、变形、增粗、紊乱等;粘膜表面多发溃疡表现为肠管边缘尖刺状;肠管因痉挛而狭窄等。
②“鹅卵石”征,为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和纵形、横行溃疡交错而造成的息肉状表现。
③假憩室,溃疡发生的一侧肠壁痉挛收缩使对侧膨出而成。
④纵形溃疡;肠系膜缘可见纵形溃疡形成。
⑤并发症,晚期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和梗阻,线样征是本病特征之一;瘘管形成;肠壁间距离增大;肠腔固定等。
(3)小肠腺癌起源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好发于十二指肠及近端小肠。临床表现为出血、梗阻、黄疸及腹部肿块。X线表现为肠管局限性环形狭窄,粘膜破坏,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形成,狭窄段肠管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近端肠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需与平滑肌瘤、淋巴瘤鉴别。
4.重点
(1)肠结核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Crohn病的典型x线改变。
十一、结肠息肉和先天性巨结肠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结肠息肉常见的x线表现。
(2)了解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和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结肠息肉以腺瘤最常见,可单发或多发,可带蒂,少数可恶变。x线检查以双重对比造影显示最好。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一般在5mm左右。肠腔不狭窄,粘膜、肠袋正常。
(2)息肉状癌由良性息肉恶变发生,一般以较大的广基息肉癌变为多。主要x线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菜花状充盈缺损,大多为广基型,局部肠壁收缩而产生切迹,其形态、位置不变等。
(3)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肌间神经丛的神经细胞先天性缺如,造成局部痉挛狭窄,形成其近侧肠管扩张等。钡灌肠可见其狭窄段、肠腔扩张等。4.重点
(1)结肠息肉的典型x线表现。
(2)先天性巨结肠典型x线表现和检查的注意要点。
十二、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特征和典型X线表现。(2)熟悉掌握结肠癌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溃疡性结肠炎:
①病变处呈强烈痉挛收缩,粘膜不清如“线样征”。
②溃疡形成使结肠袋变浅,轮廓毛糙或锯齿状,粘膜紊乱,粗细不均等。
③慢性期粘膜增生形成息肉状充盈缺损等。
④晚期因广泛纤维组织增生使肠腔僵直、狭窄、缩短如“铅管征”等。
⑤显示广泛细小的表浅龛影对早期诊断很重要。(2)结肠癌:
①早期多表现为椭圆形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等。
②进展期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息肉型,不规则充盈缺损致肠腔狭窄,局部肠壁僵硬等;②溃疡型,不规则充盈缺损中可见星芒状长形龛影,附近肠袋及皱襞消失等;③浸润型,肿瘤累及肠壁四周形成环形肠腔狭窄等。4.重点
(1)溃疡型结肠炎的典型x线表现。
(2)结肠癌x线表现。练习题二十二:
(1)肠结核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小肠腺癌的主要X线表现。
(3)何谓Ceohn病?其主要X线表现有哪些?
(4)简述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和典型X线表现。(5)简述结肠息肉的典型x线表现及息肉恶变的征象。(6)溃疡型结肠炎的典型x线表现。(7)论述结肠癌x线表现。(8)基本概念:跳跃征、“鹅卵石”征、倒伞征、假憩室征、线样征、铅管征、Pegutz-Jeghers综合征(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综合征)、
十三、急腹症I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腹部平片的分析方法和正常x线表现。(2)熟练掌握急腹症的基本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腹部平片是诊断急腹症的主要方法,必须熟悉正常腹部所表现的横膈、肝脏、脾 脏、胃肠道、肾脏以及腹壁软组织结构的x线表现。(2)急腹症基本x线征象:
①腹腔积气,游离性腹腔积气称气腹,最常见于胃肠道穿孔、人工注入或腹部术后 等。x线特征是气体随体位而变动。如立位在膈下等。
②腹腔积液,在积气的肠腔衬托下显示为充气的肠曲漂浮于液体之上,肠曲间隔增 大等。③肠腔积气、积液,是肠道梗阻的主要表现,肠腔扩张可见液平面等。
④腹壁脂肪层模糊不清,是急腹症的常见表现。4.重点
(1)腹部平片分析方法和正常表现。
(3)急腹症基本x线表现。
十四、急腹症Ⅱ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胃肠道穿孔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练掌握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胃肠道穿孔: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是其典型x线表现。
(2)单纯性小肠机械性梗阻:①梗阻以上肠曲有大量气体、液体表现为肠腔扩张,阶梯状液平面等。根据充气肠腔皱襞的多少、形状推测梗阻的部位;②梗阻以下肠腔闭合,气体排出或吸收而不显影等。(3)绞窄性肠梗阻:
①假肿瘤征,因绞窄肠曲中充满大量液体所形成,表现为儿头样致密影等。
②空回肠换位征,多为小肠扭转所致,表现为充气回肠位于上腹部,而空肠位于下腹部等。
③小跨度蜷曲肠袢,充气肠曲如“花瓣”、“同心圆”、“8字”、“香蕉”等形态。
④绞窄肠袢大量充气而显著扩张,呈咖啡豆征。
(4)麻痹性肠梗阻:肠道的运动功能障碍所致,表现为:①全部胃肠道均胀气;②胀气的肠曲分布杂乱无连续性,大小不一;③积液较积气轻,无明显液平面等。
(5)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①钡灌肠时灌入的钡剂(气体)在套叠部突然受阻形成杯口状充盈缺损;②如套入不十分紧密,则钡剂可进入套入层之间形成弹簧状影,若空气灌肠则显示为软组织块影;③不断加压可逐渐使其复位。4.重点
(1)胃肠道穿孔的x线表现。
(2)单纯性肠梗阻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3)麻痹性肠梗阻与机械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4)肠套叠的x线表现。练习题二十三:
(1)急腹症基本x线征象有哪些?
(2)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见到膈下游离气体?
(3)肠梗阻有哪些类型?各型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4)简述肠套叠的x线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法。
(5)基本概念:假肿瘤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足球征、
十五、胆道系统x线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各种胆道系统x线造影方法及其诊断意义。(2)熟悉正常胆道系统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口服胆囊造影主要了解胆囊浓缩、收缩功能,对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有较大帮助。口服造影剂(碘番酸)后12—14小时摄片观察胆囊显影情况,胆囊显影良好者即可服高脂餐,脂餐后30分钟及1小时摄片,正常胆囊应收缩1/2以上。
(2)静脉胆道造影可了解总胆管和胆囊的形态、位置、管径等,对胆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因造影剂副作用较大,临床较少使用。
(3)术中胆道造影是在手术台上将导管插入胆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胆管,对病变的诊断尤其是定位帮助大,指导外科医师手术。
(4)术后T管造影是胆道术后经T管注入造影剂,以了解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无、胆管通畅等情况。
(5)经十二指肠内窥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导管经十二指肠内窥镜插入胰、胆管内,注入造影剂使胰、胆道系统显影,用于梗阻性黄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
(6)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在无菌操作下经皮肝穿刺,将穿刺针置入胆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肝内外胆管,用于梗阻性黄疽的诊断等。(7)正常胆道系统的x线表现:
①胆囊,正常约7—10(cm)×3—4(cm),密度均匀,边界整齐,多位于10一12后肋平面。胆囊分底部、体部、漏斗部和颈部,与胆囊管连接。
②胆管,连于胆囊者称胆囊管约长3—4cm,宽o.2一o.3cm,胆总管起于肝总管和胆 囊管连接处,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分布,由粗渐细。4.重点
(1)熟知各种胆道系统X线检查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检查目的。(2)熟知正常胆道系统的X线表现。
十六、良性胆道疾病的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胆石症、胆道炎症的x线诊断。(2)熟知胆道囊肿、胆道蛔虫症的x线诊断。(3)了解胆囊腺瘤、腺肌瘤病等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胆石症:胆石症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又有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石症80%一90%为阴性结石,故胆管造影检查是诊断胆石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少数胆管阳性结石在平片可显示。
①平片,阳性胆系结石在平片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可单发或多发。常见为多面体(石榴子状)多发阴影,侧位片在脊椎前方。
②造影,胆囊、胆管内可见类圆形充盈缺损,形态、大小、数目不等。胆管结石可致胆管狭窄,常合并胆管炎症、胆道蛔虫症及胆管囊肿。胆管结石所致胆道梗阻往往是不完全性梗阻,肝外胆管扩张明显于肝内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枯树枝状等。(2)胆道炎症:胆道炎症有胆囊炎和胆管炎之分。
①胆囊炎,急性胆囊炎x线诊断价值不大。慢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粘膜破坏,囊壁增厚纤维化,而使胆囊功能减退或消失,故其造影表现为:①胆囊不显影或显影浅淡;②胆囊显影延迟,胆囊扩大或缩小;③脂餐后胆囊缩小不到1/2者。
②胆管炎,胆管炎常合并胆管结石、胆管囊肿、胆道蛔虫症等。其主要造影表现为:胆管程度不等的狭窄,胆管壁欠光滑,造成胆管梗阻,以不全梗阻多见,表现为梗阻以上胆管扩张等。
(3)胆囊腺瘤:好发于胆囊底部,直径0.5cm左右,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常见。造影表现为:位置固定的小充盈缺损等。
(4)胆囊腺肌瘤病:口服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分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洛一阿窦的显示是其主要造影表现,同时表现为胆囊浓缩功能和收缩功能亢进等。
(5)先天性胆管囊肿:直接胆管造影可显示胆管囊状扩张的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囊肿与胆管的关系,如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
(6)胆道蛔虫症:临床常见急腹症,直接胆管造影可见胆管内长条状、边界光滑的充盈缺损等。4.目点
(1)熟练掌握胆石症、胆管炎症的典型x线表现。
(2)熟知先天性胆管囊肿、胆道蛔虫症的典型x线表现。(3)了解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瘤病的x线表现。
十七、恶性胆道疾病的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胆管癌的x线诊断。(2)熟悉胆囊癌的x线诊断。
(3)熟悉十二指肠乳头癌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胆囊癌:口服胆囊造影或静脉胆囊造影胆囊往往不显影,有时可见胆囊内不规则充盈缺损。直接胆道造影对病变的显示较为满意,表现为:①肿瘤未累及胆管时,可见壁局限性僵硬或胆囊内不规则乳头状充盈缺损;②肿瘤浸润胆管时,表现为胆管梗阻,以偏侧性、完全性梗阻多见,不易与胆管癌区别。
(2)胆管癌:胆管癌无部位特征性,但以肝门部胆管多见。直接胆管造影表现为:①胆 管内偏侧性不规则类圆形充盈缺损,局部胆管壁僵硬;②胆管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不规 则,病变以上胆管扩张;③“空虚征”是指肿瘤致胆管线样狭窄,造影表现为病变以上胆管扩张,病变以下胆管正常,病变处胆管充盈缺损呈空虚状态;④胆管癌大多为胆管完全性梗阻,梗阻端不规则,梗阻以上胆管极度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⑤逆行胆管造影表现为病变处笔尖状狭窄、完全性梗阻等。
(3)十二指肠乳头癌:指发生在胆总管、胰管、胰胆管汇合部以及十二指脂乳头部粘膜的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见乳头部增大、分叶状充盈缺损等;直接胆管造影表现为:①病变部位具有特征性,发生在胆总管末端;②病变处胆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胆管壁僵硬;③常表现为胆管梗阻,梗阻端呈浅杯口状、圆钝状;④梗阻以上胆管极度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等。4.重点
(1)胆管癌的x线表现。(2)胆囊癌的典型x线表现。
(3)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典型X线表现。
(4)胆管癌、胆囊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十八、胰腺疾病的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熟知胰腺的x线检查方法。
(2)熟知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癌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3)了解良、恶性黄疸的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标本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胃肠道钡餐造影可以显示十二指肠各部的粘膜和位置改变,以发现胰腺病变对十二指肠所造成的压迫或浸润。
(2)直接胆管造影可显示胰胆管是否狭窄、扩张等。
(3)胰腺炎在急性期的上腹部平片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充气郁张等;慢性胰腺炎可 见胰腺钙化、胰管结石等。胰胆管造影表现为胰管扭曲、变形或狭窄闭塞等。(4)胰腺囊肿主要x线表现为钡餐检查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的受压和移位等。(5)胰腺癌的x线表现如下:
①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弯扩大,其内缘肠壁僵硬、粘膜破坏,反“3”字征、垫压征等。
②胰胆管造影,a.主胰管狭窄、梗阻;b.双管征;c.胆总管胰腺段狭窄;d.胆总管胰腺段以上胆管完全性梗阻,胆管内收、左移;e.病变以上胆管极度扩张。(6)胆道系统、胰腺病变均可造成胆管梗阻。,在分析胆管造影片时,应根据梗阻的部位、梗阻端的形态、梗阻或狭窄的程度、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等对良、恶性黄疽进行鉴别,以达到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4.重点
(1)胰腺常见病的x线表现和鉴别要点。(2)胆道系统、胰腺病变所致的恶性黄疽的x线鉴别要点。
(3)良、恶性黄疽的x线鉴别要点。练习题二十四:
(1)各种胆道系统X线检查的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和检查目的。(2)简述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的X线表现。
(3)简述胆管癌、胆囊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4)简述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癌的x线诊断。(5)良、恶性黄疽的x线鉴别要点。
(6)基本概念:双管征、反“3”字征、垫压征、空虚征、软藤征、枯枝征、腺肌瘤病、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一、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泌尿系各种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造影方法。
(2)熟悉泌尿系的正常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检查方法:①腹部平片是最基本的x线检查方法;②静脉尿路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不同时间摄片,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和尿路形态等;③逆行尿路造影是在膀胱镜直视下插入输尿管导管,注入造影剂显示尿路形态;④肾血管造影是通过主动脉造影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来了解肾血管情况;⑤腹膜后充气造影则显示肾的外形及其与附近脏器的关系等。
(2)腹部平片可见肾脏外形呈蚕豆状,边界光滑,密度均匀,外缘为弧形,内缘平直。位于胸椎12至腰椎3(T12—L3)平面,长径约12cm—13cm、宽径约5cm—6cm,肾长轴自内
00上斜向外下,其与脊柱间形成的角度称肾脊角,正常为15-25。两肾长轴呈“八”字形,呼吸时可上下移动约2cm—3cm。侧位片肾与脊椎重叠,上极较下极略偏后。
(3)排泄法尿路造影时正常的肾盂和肾盏在注射造影剂2分钟—3分钟即开始显影15分钟—30分钟显影最浓。正常肾小盏顶端呈杯口状,分为弯隆部和漏斗部。几个肾小盏汇合而成肾大盏,肾大盏又汇合为肾孟。肾盂呈漏斗状,上缘微隆,下缘微凹,肾盂向下逐渐变小移行于输尿管。肾盂和肾盏正常变异甚多,多呈喇叭状,少数成分枝型或壶腹型。但其边缘光滑规则,密度均匀。
(4)输尿管上接肾盂,分列于脊椎两侧呈条状,一般宽约o.3cm,边缘光滑整齐,可有曲折。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位于起始部、小骨盆缘和进入膀胱处。
(5)膀胱:正常容量约200ml一350m1,半亢盈时可呈扁圆形,充盈良好者如球形,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老年男性常在其颈部有前列腺压迹,女性在膀胱上方有子宫压迹。
(6)尿道:分前后两部,前尿道较宽长约13cm—17cm;后尿道较窄,又分膜部和前列腺部,其中膜部最窄,易受伤破裂。
4.重点
(1)泌尿系x线照片的分析方法。(2)泌尿系正常x线表现。
二、先天性发育异常 1.目的和要求
了解泌尿系统先天性肾脏、肾盂、肾盏和膀胱畸形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实习内容提要(1)肾脏畸形
①额外肾又称附加肾,静脉尿路造影可见一侧肾区有两个分开的肾影及其相关的肾盂和输尿管。
②肾融合又称马蹄肾,尿路造影、腹膜后充气造影显示满意,表现为:①两肾位置低,下极互相融合且接近于髂嵴平面;②肾轴自外上斜向内下方,与正常相反;③肾盂、肾盏旋转不良,肾盂在前方靠近中线,肾盏指向后内方;④肾盂、肾盏常扩大或合并结石。
③异位肾,胚胎期胎儿的肾上升发生障碍,不能达到正常位置。异位肾大多位于盆腔,也可位于膈下甚至胸腔,或者位于对侧。X线表现为:①平片可见肾形肿块影位于盆腔、膈下或胸腔;②尿路造影可见肾脏位置异常、固定,输尿管过长或过短,以过短输尿管常见;③尿路造影肾脏位置只有上下移动,而且输尿管长度正常称之“游走肾”。
④肾旋转不良:X线表现为肾轴异常,肾盂横径变窄且肾盏及杯口均因重叠而不能显 示或仅部分显示,输尿管的位置距脊椎较远即偏外侧等。(2)肾盂及输尿管畸形
①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又称双肾盂、双输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造影表现为: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可见患肾有双肾盂,有一条或两条输尿管合并后进入膀胱或分别进入膀胱等。
②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开口可异位在膀胱内或膀胱外,多合并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可为单侧或双侧。尿路造影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偶尔可见输尿管全长及异位开口等。
③腔静脉后输尿管,正常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的外侧。而腔静脉后输尿管从下腔静脉的后面绕至其内侧,再回到正常路线。由于输尿管位于腔静脉与脊柱之间,受压而产生上段输尿管扩大积水。造影表现为:右肾积水,输尿管向中线移位与脊柱相重叠,阻塞点以上输尿管积水,呈“s”形畸形等。
④输尿管囊肿,系先天性输尿管口狭窄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致输尿管下端形成囊肿。造影显示为膀胱内蛇头状充盈缺损等。(3)膀胱畸形:
①重复膀胱,分完全性或不全性重复,表现为膀胱内完全性或不全性分隔等。
②膀胱外翻,临床表现特征,x线检查主要可发现同时合并的骨盆畸形等。
③膀胱憩室,造影表现为膀胱袋形外突,可单发或多发等。
④脐尿管囊肿,系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侧位腹部平片可见脐下方有一软组织影与前腹壁相连,肠管受压移位等。4.重点
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典型X线表现。
三、尿路梗阻及肾积水 1.目的和要求
熟悉尿路梗阻的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尿路梗阻指自肾集合管至尿道任何部位的排尿障碍。其病因可以是器质性(结石、肿瘤、炎症等)或动力性病变所致等。
(2)根据肾盂积水的程度不同,在造影片上表现为肾小盏杯口变平、肾盂扩大,甚至肾盂不显影等。
(3)动力性尿路梗阻是由于神经支配紊乱造成的,而尿路没有器质性阻塞。神经源性膀胱的造影表现为:膀胱壁边缘凹凸不平,憩室形成,膀胱呈钟形等,4.重点
(1)熟知肾盂积水的x线表现。(2)了解神经源性膀胱的x线表现。
四、泌尿系统结石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尿路结石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练掌握尿路结石的各种并发症的x线检查和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1)尿路结石,可位于肾至尿道的任何部位,多数结石为阳性结石,故腹部平片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造影可诊断阴性结石,了解有无尿路梗阻、感染以及肾功能。
(2)肾结石:大多位于肾盂、肾盏中,分为鹿角形、桑椹状和分层状结石三种。结石可为单个或多发,也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具有肾盂、肾盏形态的“铸形”结石是X线特征性表现。结石常合并尿路梗阻和感染,需造影诊断,主要表现为梗阻以上肾盂、肾盏扩大的肾积水征象等。
(3)输尿管结石:常位于输尿管生理狭窄处,呈枣核状,其长轴与输尿管一致等。(4)膀胱结石:男性儿童多见,结石大小不等,常位于骨盆正中,表现为桑椹状、分层状,可随体位而移动为其特征等。
(5)尿道结石:多呈分层状黄豆大小阴影,男性的后尿道多见等。4.重点
泌尿系统结石的X线表现。
五、泌尿系统结核 1.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尿路结核的发展和蔓延。
(2)熟练掌握肾、输尿管和膀胱结核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尿路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目前仍为我国的常见病,尤以肾结核最多见,可逐渐发展至输尿管、膀胱以及男性生殖器等,其主要x线表现为:
(1)平片可见结核病灶的钙化阴影,表现为不规则的斑片状、絮状,大小不等的高密度影。全肾破坏、肾无功能、全肾的弥漫性致密钙化称为“肾自截”。
(2)肾结核的诊断常需造影检查,早期表现为肾小盏杯口虫蚀状破坏;典型征象为肾盏外肾实质内不规则空洞形成;可见肾小盏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边缘不整;病变发展造成肾小盏、肾大盏均破坏,表现为肾盏边缘不整,密度不均;最后病变累及全肾形成“结核性脓肾”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需做逆行尿路造影。
(3)输尿管结核:主要表现为输尿管不规则狭窄、扩张呈串珠状等。
(4)膀胱结核:膀胱壁增厚,轮廓不清,体积缩小呈“挛缩性膀胱”等。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等。4.重点
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结核的x线表现。
六、泌尿系统囊肿和肿瘤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肾囊肿性病变的x线表现。(2)熟知肾癌、肾盂癌的x线表现。(3)熟悉膀胱肿瘤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单纯性肾囊肿:发生在肾实质中,x线平片可见肾的外形有局限性隆起;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等。
(2)多囊肾:为先天性异常而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两肾囊肿。X线平片表现为肾影增大、轮廓呈分叶状;造影显示肾功能减退,两肾肾盂、肾盏广泛变形等。
(3)海绵肾:是由于先天性肾集合管扩大所致。平片示两肾多发呈簇状分布的细小结石影;造影可见肾小管扩大呈葡萄串状、花朵状自肾盏向髓质放射状排列,平片小结石影位于其中等。
(4)肾癌:是肾实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x线表现为肾影局限性隆突,少数肿瘤有不同形态钙化;造影表现为局部肾盏受压、移位、拉长、变形、破坏,也能致肾盏分离而呈“手握球状” 改变;肿瘤压迫或侵犯肾盂时,肾盂变形或发生充盈缺损。血管造影显示为网状和不规则杂乱血管影及池状充盈区,肾相邻血管受压、移位、分离,可见肿瘤血管等。(5)肾盂癌: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局限性扩大;肾盂、肾盏内不规则、乳头状充盈缺损等。
(6)膀胱肿瘤:常为膀胱乳头状癌,造影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僵硬;腔内呈不规则菜花状充盈缺损等。4.重点
(1)了解肾囊肿性病变的x线诊断。
(2)熟练掌握肾癌、肾盂癌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3)熟知膀胱肿瘤的X线诊断。练习题二十五:
(1)简述泌尿系各种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造影方法。(2)尿路梗阻及肾积水的主要原因及X线表现。(3)何谓神经源性膀胱及神经源性膀胱的x线表现。
(4)尿路结石的好发生于那些部位?其各有何X线特点?(5)简述泌尿系统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
(6)简述肾癌、肾盂癌、膀胱癌的主要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
(7)基本概念:肾脊角、额外肾、马蹄肾、异位肾、游走肾、肾下垂、肾旋转不良、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双肾盂、双输尿畸形)、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膀胱憩室、肾自截、挛缩性膀胱、多囊肾、海绵肾、手握球征、七、生殖系统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检查方法和常见病的x线诊断。(2)了解节育器X线检查方法和x线诊断。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模型和教学挂图等。3.内容提要
(1)子宫输卵管造影:是在妇科医师协助下将导管放入子宫颈管后注入造影剂,以观察子宫及输卵管的形态、大小、位置等。(2)常见子宫输卵管病变有:
①发育畸形,如双子宫畸形、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
②结核,主要x线表现为输卵管狭窄、僵硬、边缘不整、粗细不均呈“串珠状”;输卵管伞部梗阻表现为局部膨大如花蕾状;病变累及子宫腔使子宫变形,边缘凹凸不平等。
③炎症,造影表现为输卵管伞部扩大、梗阻等。
④肿瘤,以子宫肌瘤多见,造影表现为子宫腔内充盈缺损。
(3)节育器的x线检查:一般情况透视即可诊断。节育器正常位置:立位在耻骨联合上2—6cm,中线两侧3cm范围内,呈圆形、椭圆形等。4.重点
(1)正常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和常见病的X线诊断。(2)了解节育器的检查方法和x线诊断。
第六节五 官
一、眼及眼眶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眼和眼眶各结构的正常X线表现。(2)了解眼和眼眶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3)了解眼球异物的定位方法。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眼和眼眶的x线检查:一般采用柯氏位照片(即后前位,x线向足23度),可见眼眶呈略带椭圆的方形,眶上缘密度最浓,外缘中下段欠清楚。内侧为筛窦,眶下缘为上颌窦顶也较清楚。眼眶的内上缘多为额窦和筛窦气房。眶上裂投影于眶内下1/4,两侧对称,上界清楚。蝶骨小翼位于内上1/3处。眼球不能显影,视神经孔需要用特殊位方可显示。(2)眼眶和眼球肿瘤:类型甚多,但引起x线片上骨质改变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①眼眶扩大为眶内占位性病变的有力证据。
②眼眶骨壁破坏。
③眼眶骨质增生。
④眼眶附近软组织密度增高及钙化。
⑤视神经孔扩大。
⑥眶上裂扩大及骨破坏。
(3)眼球异物定位:眼眶内不透光金属异物必须依靠x线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存在于眼球之中,是临床上的重要问题。眼球异物定位的方法很多,并且各有一定的特殊设备,但最简单的基本方法是采用眼眶正位和侧位投照,使用较为精细的透明尺,测量异物的位置,即角膜后距离、眼球中心轴距离、和正位片上纵横坐标的位置。再与眼球大小(一般直径为24mm)对照来确定。4.重点
(1)正常眼眶及其附近骨结构的X线表现。(2)眼眶肿瘤的典型X线表现。
二、中耳和乳突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乳突各主要结构在x线上的表现。(2)了解急性和慢性乳突炎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乳突:其解剖结构因为重叠较多,所以x线检查应采取多种体位,如许氏位、前后斜位、梅氏位等,而以许氏位应用最多。乳突主要结构表现有:
①乳突气房气化良好者形如蜂窝,骨壁薄而清楚;气化差者则气房小而稀少甚至呈 颅骨板障样结构称“板障型”;还有更为致密者而称“硬化型”。
②鼓窦在许氏位中位于内外耳道重叠影(圆形透明影)的后上方,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充气影。
③乙状窦压迹位于鼓窦后呈一弧形影,自后上向前下,气化差的乳突显示最清楚。
④鼓室及鼓窦顶是位于其上方一条线,自前向后与乙状窦压迹相交。
⑤外耳道前方为颞颌关节,轮廓清楚。
(2)急性乳突炎:其x线表现主要是乳突气房结构模糊不清,尤其以气化良好的乳突表现更为明显。在早期此种改变可只限于鼓窦附近气房,继而可渐扩展至全部气房。如形成脓肿则形成边界不清的破坏区。
(3)慢性乳突炎:系由急性者未能充分治疗发展而来,病人常有长期耳流脓史,但根据其病理改变又可分三种类型:
①单纯型,慢性炎症引起的骨质增生及肉芽组织和脓性分泌物使其x线表现为骨密度增高,气房消失呈硬化性表现。
②肉芽型或骨疡型,乳突骨增生,密度高,同时在鼓窦区有明显骨破坏。
③胆脂瘤型,常在上鼓室、鼓窦或乳突中出现边界清楚、光滑的圆形腔洞,大小不一,周围有硬化边。此型和肉芽型均有穿破天盖或乙状窦壁侵入颅内的可能,因此临床上称此二型为“非良性中耳炎”值得注意。4.重点
(1)正常乳突的x线表现。(2)慢性乳突炎的x线表现。
三、鼻副窦疾病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鼻副窦的正常x线表现。
(2)了解鼻副窦常见病变如炎症、囊肿、骨瘤等的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鼻副窦位于鼻腔旁并与之相通的含气腔,其边缘由骨壁构成,有良好的自然对比,但因附近组织重叠,x线检查需要各不相同的特殊体位,其表现如下:
①上颌窦采用坐姿鼻颌位(华氏位)投照,上颌窦呈三角形透光影,位于鼻腔两侧,眼眶的下方,其透明程度以外下部较差。骨壁清楚。窦内偶有骨隔。
②额窦常采取后前23度位。额窦位于两侧眼眶的内上方,呈分叶状气腔,中有多个骨隔。
③筛窦采用后前23度位或后前斜位,筛窦呈蜂窝状透光区,纵横交错,位于二侧眼眶之间,鼻腔上方,额窦之下。后前斜位则位于视神经孔之前方。
④蝶窦取侧位或颏顶位。呈透明气腔,侧位位于蝶鞍下方,有清楚骨壁,颏顶位可分左右窦腔。
(2)慢性鼻窦炎的x线表现:
①混浊,窦内充满分泌物所致,如同时有空气则可出现液平面。
②粘膜增厚,表现为沿窦壁有一层带状阴影,密度略低于骨质,但增厚严重者可充塞全窦腔。
③窦壁骨质炎症反应多见于额窦,表现为骨壁增密增厚。
④粘液腺囊肿,因粘液腺管阻塞引起,多见于上颌窦下方呈半圆形软组织影,下缘与窦壁密接。
(3)鼻窦肿瘤:
①良性骨瘤,多见于额窦或筛窦,呈圆形或分叶状骨质阴影在窦腔之中,大小不等。
②癌肿,多见于上颌窦,主要表现是窦腔密度增浓的同时有附近骨质破坏。常先累及内侧骨壁侵入鼻腔,晚期则累及外侧骨壁及顶壁、底壁,表现为骨质破坏。4.重点
(1)鼻副窦在X线片上的正常表现。(2)慢性鼻窦炎x线表现。
四、咽喉部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咽喉部在侧位照片上的x线表现。
(2)了解咽喉部常见病如炎症、脓肿及癌肿等的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咽喉部的正常X线表现:咽及喉的x线检查多采取侧位。
①鼻咽部,即颅底至软颚平面,其顶壁(即颅底部分)软组织厚约5.2mm(1.5mm—11mm)、后壁(颈1平面)3.8mm(1mm—9mm),儿童较厚。颏顶位可显示侧壁的咽鼓管隆突呈对称性半球形软组织影。
②口咽部,软颚下至舌骨平面。其后壁软组织厚度与年龄有关,10岁以下为4mm—5mm,成人为3mm。
③喉咽部,后壁厚度10岁以下为11mm—12mm,成人13mm一14mm。(2)咽部常见病的x线表现:
①咽部炎症和脓肿,主要表现是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及隆起,但应注意其中有无脓腔 及异物,附近颈椎有无病变即颈椎结核常并寒性脓肿。
②鼻咽癌,是常见癌肿,其主要表现是鼻咽腔壁增厚,凹凸不平,气道狭窄,也可表现为巨大肿块影。颅底骨破坏,先累及破裂孔,渐及卵圆孔及中颅凹,也可侵入蝶窦使之混浊。有些病例可见肺转移病灶。
(3)喉的正常x线表现:多从侧位观察,所显示的结构有:会厌自舌骨平面上方开始向后下呈弯刀状。其后下为喉前庭呈三角形,前庭下界为室带,再下为喉室呈梭形透明影,再下即为声带。声带至环状软骨为声门下区与气管相接。而声带的发音观察需用断层检查。喉癌是其主要病变,它的x线表现主要为:侧位片见软组织块影阻塞气道,如声门上区有会厌软骨增厚,前庭变窄,喉室轮廓不清或喉室闭塞,室带和声带活动消失。4.重点(1)咽喉部的正常x线表现。
(2)鼻咽癌和喉癌的典型x线表现。
五、口腔及颌面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下颌及牙的正常X线表现。
(2)了解下颌及牙常见病的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下颌骨x线检查多用侧位,可清楚显示下颌骨体及枝部。体部的下缘为浓而清楚的骨皮质,上缘为牙槽,正常的牙齿即包埋其中,每个牙齿的根部周围有透明线环绕称“牙周膜”。牙周膜又有一层致密的骨质环绕称“硬板”,这些都是牙根疾病常常引起病变之处。下颌骨枝略呈方形,前后缘清楚,上方有髁状突和喙突。枝部前缘下端有致密线斜向前下至第2,3磨牙区称“外斜线”,在磨牙根下方有条状透明带称“下颌管”,而在前磨牙下方有小孔称“颏孔”。
(2)下颌骨折多发生于髁状突、下颌角及颏部,呈透明线状影,常有错位。(3)慢性根尖周围炎是牙科常见疾病,按其情况不同可分为:
①根尖肉芽肿,x线表现为根尖区骨破坏,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牙周膜增厚。牙根可缩短或增生。
②根尖脓肿,根尖有局限性透光区,可呈圆形,边界清楚但欠规则而模糊,有时与肉芽肿不易区分。
③根尖囊肿,根尖有局限性透光区,多为圆形,但边界清楚,光滑,有极薄的致密轮廓。(4)含牙囊肿:是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异常表现,多发生于前磨牙附近,X线表现为一较大低密度区,其中含有发育基本完成的牙齿,其外周为清楚的骨硬化圈如蛋壳状。(5)造釉细胞瘤:起源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造牙上皮,可为实质性或囊性。其主要X线表现是下颌角或体部有巨大膨胀性囊性低密度区(单囊或多囊),边界多呈分叶状。病变中密度不均,可有散在钙化斑或分隔。附近牙根受压而呈截断状或受压移位甚至脱落。肿瘤也可有不同发育阶段牙体。4.重点
(1)正常下颌及牙齿X线表现。
(2)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各种x线表现。练习题二十六:
(1)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2)x线透视检查节育器正常位置。(3)眼和眼眶各结构的正常X线表现。
(4)简述眼眶和眼球肿瘤引起x线片上骨质改变的主要表现。(5)眼球异物定位的基本方法和测量异物的位置。
(6)乳突x线检查应采取哪些体位?正常乳突的x线表现?(7)简述慢性乳突炎的x线表现。
(8)上颌窦常采用投照体位及其X线表现。(9)慢性鼻窦炎及鼻窦良、恶性肿瘤x线表现。
(10)咽喉部的正常X线表现及鼻咽癌和喉癌的典型x线表现。(11)慢性根尖周围炎的各种x线表现。(12)造釉细胞瘤的典型x线表现。
第七节 中枢神经系统一、正常头颅平片及常见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头颅平片的分析及正常X线表现。(2)熟悉头颅骨病变的主要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头颅平片的分析,其正常x线表现如下:
①头颅外形,头颅最大横径与最大前后径之比称头颅指数,中国人多为短头型(即>80%)。
②颅壁,成人均为3层(初生儿仅1层)外层较内层骨板为厚,中间称板障为松质骨含骨髓。
③颅缝,为各骨的连接处,婴幼儿较宽后随年龄增大而渐窄进而闭合。颅缝多表现锯齿状阴影,闭合后为致密条状。矢状缝和人字缝均可见于平片上。
④血管压迹,最主要者是脑膜中动脉经棘孔入颅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压迹明显,在侧位颅片上常在冠状缝稍后向上分布。后支小压迹不明显。板障静脉呈粗细不均,无规律的条状透明影,多分布在顶部。横窦及乙状窦亦可见于后枕部,侧位片清楚。
⑤脑回压迹,多在额骨,顶骨及枕骨较清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
⑥蝶鞍,位于侧位片颅底部中央,呈中心凹陷,后及前均有骨质隆起,边界清楚光滑的阴影。其下方为蝶窦。可呈圆形、椭圆形及扁平形三种,前后径约7mm—16mm,深约7mm—14mm,它的大小及附近骨质情况和多种颅内病变有关,故在诊断上甚为重要。
⑦颅底各孔,在颅底位照片上常见者有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等。
⑧颅内生理性钙化斑,主要有松果体钙化位于蝶鞍后上方。侧脑室脉络膜丛钙化位于正位片中线两侧约2.5cm处,直径约o.5cm—1.5cm的片状。大脑镰钙化,正位片上,在中线有致密影在鼻骨基部向上延伸。
(2)颅骨常见病变的x线主要表现:
①颅骨骨折,分线状骨折,粉碎骨折和凹陷骨折三种,以顶骨额骨为多见。枕骨骨折多需枕位照片方可显示,凹陷骨折多需切线位才可诊断。颅底部骨折则较难诊断。对颅外伤病例尤需注意的是颅内血肿的有无,故常应进一步检查如cT等。
②颅内高压的x线表现,可由多种病变引起,如肿瘤、脓肿等占位性病变或脑脊液通路的梗阻性脑积水。主要X线表现有:颅缝分离(以小儿多见)蝶鞍改变例如后床突和鞍背的骨吸收蝶鞍扩大等。脑回压迹增多、加深。颅骨普遍萎缩变薄。血管压迹改变即板障静脉、蛛网膜粒等均可增大、增深等。
③垂体肿瘤x线表现,种类甚多,一般按细胞染色分嗜酸细胞瘤,嗜碱细胞和厌色细胞瘤,它们均各有其内分泌素的特征,但对蝶鞍的影响主要都是蝶鞍的扩大使鞍背和后床突竖直,蝶鞍深度增大等改变。
4.重点
(1)正常颅片的分析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2)头颅平片常见病变的x线表现。
二、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正常表现和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脑血管造影的方法及其正常x线表现。
(2)了解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瘤的主要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从股动脉插入导管,在透视下将导管端插至颈总动脉或椎 动脉开口处,注入造影剂(30%一35%复方泛影葡胺2m1/s)即可使脑动脉显影,即拍正侧位片,椎动脉造影需拍枕位片。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主要办法。
(2)脑血管造影的正常x线表现:
①脑的血管主要为颈内动脉(分布在大脑半球)和椎动脉(分布在小脑)两侧对称,并且又在蝶鞍上方形成基底动脉环,使两个动脉系相通以互为补偿。
②颈内动脉从破裂孔入颅内,即进入海绵窦沿鞍旁出海绵窦后形成“虹吸部”,此后即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还有眼动脉等支。
③大脑前动脉,主要供给大脑半球内侧面。可分为上行段,胼胝体膝段和水平段三部。又先后分出许多分支如额极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和楔前动脉。在正位片这些分支互相重叠而侧位片上,各分支均可清楚显示。
④大脑中动脉从虹吸部分出后沿蝶骨嵴后缘向外且进入大脑外侧裂,形成许多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外侧凸面脑组织。主要分支有额顶升支、颞后支、顶后支和角回支。位于大脑外侧裂(即额叶和颞叶之间)中的中动脉主干沿岛叶外面向后(此段即称侧裂动脉)。
⑤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出,经1—6颈椎横突孔从枕大孔入颅,在桥脑下缘与对侧椎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其主要分支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等。(3)脑血管病变:
①脑动脉瘤,好发于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环及其分支。造影常见于虹吸部附近病变处突出的囊状阴影。老年人的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则多见于海绵窦段。
②脑血管发育畸形,可分动静脉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畸形。造影表现前者为扩张迂曲的动静脉和沟通动静脉的异常血管;后者仅为一堆异常血管构成的海绵状多房样囊样肿块。
③动静脉瘘,最常见为海绵窦动静脉瘘,造影可见海绵窦与颈内动脉同时显影。
④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多由动脉硬化引起,常见于颈内动脉颈段或大脑中动脉。造影表现主要为动脉突然中断,病变远侧不显影或病变处狭窄。4.重点
(1)正常脑血管造影的X线表现。(2)常见脑血管病变的X线表现。
三、椎管造影的x线诊断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椎管造影的方法和正常x线表现。(2)了解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的典型x线表现。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椎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椎管后拍摄正、侧位照片。但在诊断上必须结合脊柱平片观察。脊椎平片正位可见椎体呈长方形,其两侧缘处可见椎弓根横断面呈圆形(颈椎)或椭圆形,且内缘较凸,其间之距离称“椎弓根间距”,椎管横径宽度在诊断上甚为重要。侧位照片椎体后缘连线为椎管前缘,其后缘是椎板矢状断面前缘。椎间孔须斜位观察。椎管造影正常可见造影剂在蛛网膜下腔分布均匀呈柱状,且随体位而流动,其宽度较骨性脊椎椎管略小,造影剂常可进入神经鞘袖而使之显影,对椎间盘脱出的诊断很重要。
(2)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按位置不同,即其与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可分以下几种:
①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最常见,多为良性。造影表现主要是蛛网膜下腔的梗阻(部分性或完全性),造影剂受阻端形成清楚的杯口状表现,脊髓移向健侧。
②髓外硬膜外占位性病变,常为恶性,多为椎骨恶性肿瘤(原发或继发)。x线平片可见椎骨破坏;造影可见脊髓和蛛网膜下腔均移向健侧,病侧的造影剂与椎弓根之间距增大。椎间盘脱出也是占位性病变,它的主要表现是脱出部位的梗阻(或部分性),椎管前缘凹陷(>2mm),神经鞘袖受压变形或缺如。
③髓内占位性病变,多为胶质细胞瘤,较少见。造影主要表现是蛛网膜腔有部分性或完全性梗阻,脊髓膨大而形成充盈缺损,梗阻端的造影剂形成巨大杯口状,脊髓无移位。
4.重点
(1)椎管造影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
(2)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的主要典型x线表现。练习题二十七:
(1)头颅正侧位平片主要看那些正常结构。(2)颅骨骨折有那些类型及X线表现?
(3)颅内高压、垂体肿瘤的主要X 线表现。(4)脑血管造影的方法和正常x线表现。(5)常见脑血管病变的主要X线表现。
(6)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有几种类型?常见于哪些疾病?各类型的主要典型x线表现?(7)腰椎间盘突出椎管造影的X线表现有那些?(8)基本概念:头颅指数、椎弓根间距
第四章CT诊断学
第一节 总 论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CT机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和CT机的发展。(2)熟悉CT图像特点和影响因素。(3)掌握CT基本概念。
(4)熟悉CT诊断价值与限度。
(5)熟悉CT常规扫描方法和诊断技术。2.方法
(1)看录像 CT现状与发展。
(2)参观CT室。3.内容提要
(1)CT机的基本原理 CT是用x线来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的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各点衰减后的X线的数据,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及图像重建原理求得该层面的图像。
(2)CT构造 CT设备主要有三部分。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储存运算。
③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
(3)CT机的发展
按其适应的范围或依其结构特点以及在研制和发展过程先后分为第一代CT、第二代CT、第三代CT、第四代CT及电子束体层成像系统或称超快速CT(UFCT)或称第五代CT。(4)CT设备
①普通CT(常规CT)主要有以下三部分:(1)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扫描架组成;(2)计算机系统;(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
②螺旋扫描CT 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扫描是连续的,没有扫描间隔时间。突出的优点是快速容积扫描。
③电子束CT(EBCT)
EBCT不用X线管是用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轰击4个还靶所产生的X线进行扫描。一个层面的扫描时间可短到50msec,对心脏大血管检查有独到之处。
(5)CT图像特点:
①CT图象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吸收程度。
②CT的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纵隔、肝、胆、胰及盆腔器官等。
③CT图像可用CT值来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量的概念。④CT图象是横断面图像,还可重组冠状面和矢状面的断层图像。⑤CT检查:操作简单、安全、现已广泛应用。(5)影响CT图像的因素:
①窗宽与窗位。
②噪声及伪影。
③部分容积效应。
④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6)CT基本概念:
①CT值,是指从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吸收x线后的衰减系数U值换算而来。CT值说明密度。单位为Hu。
②窗宽与窗位,选择显示值的范围为窗宽,这个范围的中心为窗位。
③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表示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细节为空间分辨率。表示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密度差别为密度分辨率。
④部分容积效应,指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横行走行而又互相重叠的物质时,所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值。
(6)CT运用价值及限度:CT发现病变、确定病变位置及大小与数目方面是较敏感而可靠,但在病理定性诊断上还有一定限度。
(7)CT检查技术
①普通扫描:平扫、对比增强扫描、造影扫描(CT图)
②高分辨力CT扫描(HRCT)是指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像的扫描技术。可清楚显示微小的组织结构,如肺间质等。
③CT的新技术:容积再现技术、CT血管造影技术(CTA)、仿真内镜技术(CT图)(8)CT分析与诊断
①先了解扫描技术与方法; ②窗技术的应用;
③结合一系列多帧图像的观察,可立体地了解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器官间的解剖关系; ④综合分析器官大小、形状变化,病变的表现以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就可能对病变及病理性质作出判断; ⑤需与临床资料结合。(9)CT诊断的临床应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CT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对颅内肿瘤、脓肿、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以及锥管内肿瘤与椎间盘突出等病诊断效果较好而可靠;CTA可以获得较精细和清晰的血管重建。
②头颈部疾病 对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中耳小胆脂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耳先天发育异常以及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同时CT检查可以观察病变的细节。
③胸部疾病的CT检查,随着高分辨力CT的应用,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对肺癌和纵隔肿瘤等的诊断只很有价值。肺间质和实质病变能很好的显示。CT对平片较难显示的病变,更具有优越性。对胸膜、膈、胸壁病变,也可清楚显示。
④心及大血管CT诊断价值取决于CT装置。螺旋CT和EBCT检查可以很好显示冠状动脉和心瓣膜的钙化及大血管的钙化心血管造影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外分流和大血管狭窄以及瓣膜疾病的诊断有价值。
⑤腹部及盆腔疾病的CT检查,应用日益广泛,主要用于肝、胆、胰、脾,腹膜腔和后腹膜间隙以及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尤其是占位性、炎症性和外伤性病变等。胃肠道疾病及病变向腔外侵犯以及邻近和远处转移等,CT检查有重要价值。
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CT对显示骨变化如骨破坏与增生的细节有重要价值。4.重点
掌握CT值、部分容积效应等基本概念。练习题二十八:
(1)CT机的基本原理极其CT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2)CT图像特点及CT检查技术有那些?
(3)基本概念: CT值、窗宽及窗位、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部分容积效应、象素、体素、数字矩阵、HRCT、CTA、第二节颅脑CT诊断
一、颅脑CT的正常解剖与颅脑先天性畸形CT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脑CT的检查方法。(2)熟悉颅脑CT的正常解剖。
(3)了解颅脑先天性畸形的CT表现。2.教具
教学片、挂图、标本、多媒体。3,内容提要
(1)CT检查方法 扫描体位为横断面位及冠状位扫描,前者为常规体位,层厚5mm或10mm,检查方法多为平扫,必要时造影增强扫描。(2)颅脑CT横断面解剖: ①颅底层面,由前向后显示眼眶上部、蝶窦、中颅凹底、枕骨及枕大孔等颅底结构。
②蝶鞍层面,可见垂体、桥池和桥脑小脑角池,岩锥与内听道,前、中、后颅凹脑组织结构,重点观察垂体和后颅凹结构。
③鞍上池层面,可见鞍上池呈六角或五角星性低密度间隙,增强扫描上,脑底动脉环位于鞍上池周围。鞍上池、环池和四叠体池包绕部分为中脑。
④三脑室前部层面,重点观察内囊、基底节和丘脑区。该区是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好发部位。
⑤三脑室后部层面,显示内囊、基底节、丘脑、三脑室后部及松果体区。
⑥侧脑室体层面,显示侧脑室体部、三角区和后角,增强可见直窦、上矢状窦、大脑镰和脉络丛强化影、⑦侧脑室顶层,显示侧脑室顶部、大脑纵裂、脑皮质和脑髓质。皮质包绕的髓质区称为半卵圆中心。
⑧脑室上层面,显示脑皮质、髓质、脑沟和大脑纵裂。(3)异常脑CT分析
①平扫密度改变 a.高密度病灶:见于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b.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血肿、钙化和血管性病变;c.低密度病变:鉴于炎症、囊肿、脓肿等;d.混合密度病变:上述各种密度病灶混合存在。
②增强扫描特征 a.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脑动脉瘤、肉芽肿等;b.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c.环行强化:见于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等;d.无强化:见于脑炎、囊肿、水肿等。
③脑室系统变化 a.占位效应:局部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b.脑萎缩:脑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范围为局限或弥漫性;c.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普遍扩大,脑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梗阻近侧脑室扩大,脑池无增宽。
④颅骨骨质改变 a.颅骨病变如骨折、炎症和肿瘤等;b.颅内病变:如蝶鞍、内耳道和颈静脉孔扩大,协助颅内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4)常见颅脑先天性畸形CT表现:
①脑小畸形,常见先天性畸形,表现为脑实质缩小,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以及颅腔和颅板的变化。
②脑大畸形,又称巨脑症,表现为颅脑较大,脑室正常或轻度扩大。
③一侧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可见病侧侧脑室扩大,透明隔和第三脑室等中线结构向病侧移位,颅腔狭小,颅板增厚,脑组织量减少。
④透明隔发育畸形,包括第五、第六脑室形成。4.重点
熟悉颅脑CT横断面各层面正常解剖结构。
二、颅脑肿瘤、脑卒中CT表现 1.目的和要求
(1)熟悉掌握颅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听神经瘤)的CT表现。
(2)熟练掌握脑卒中的CT表现。2.教具
教学片、挂图、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胶质瘤:属脑内肿瘤,其中星形细胞瘤最常见,占胶质瘤45%。其CT表现为I级星形细胞瘤,呈低密度,与脑质分界清楚,形态规则的肿块,增强时无或轻度强化。Ⅱ—Ⅳ级星形细胞瘤呈高密度、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境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周围水肿明显,有占位表现,病灶内可有点状钙化或出血。增强时有明显强化,且在不规则环壁上出现肿瘤结节为其特征。
(2)脑膜瘤:属脑外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平扫时表现为略高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光滑,广基与颅板相连或与硬膜相连,瘤内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有明显占位表现,增强时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更为清楚、锐利。颅板侵犯引起骨质增生或破坏。(3)垂体瘤cT表现:平扫时见鞍内肿块突入鞍上池使其变形或闭塞,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池内可见等或略高密度肿块,肿块中心可坏死或囊性变,肿块边界清楚、光滑,增强时肿瘤呈均一或周边强化,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局限于鞍内小于10mm的微腺瘤易采取冠状面观察,增强呈等或稍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有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
(4)听神经瘤:CT表现为内听道扩大,呈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增强时明显强化,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或完全闭塞,梗阻上方脑室扩大。
(5)脑转移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顶叶常见,也见于小脑和脑干。原发灶多来自肺癌、乳癌、前列腺癌、肾癌和绒癌等,经血行转移而来。CT上脑内多发或单发结节,呈等或底密度灶,出血是密度增高。瘤周水肿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也可混合出现。
(6)脑出血: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CT表现与血肿的病期有关。新鲜出血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区,2—3天后出血灶周围出现水肿带。周围水肿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血肿可破入脑室见脑室内积血。1周后血肿从周边开始吸收,CT上可见血肿周围变的模糊,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以完全吸收。囊变期始于2个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7)动脉瘤 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呈囊状,大小不一。CT上分为三型:Ⅰ型无血栓性动脉瘤,平扫呈圆形高密度区,均一性强化;Ⅱ型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平扫中心或偏心高密度区。中心和瘤壁强化,期间血栓无强化,呈“靶征”;Ⅲ型完全血栓性动脉瘤,平扫呈等密度区,可有弧形或斑点状钙化,瘤璧还形强化。动脉瘤破裂时CT上多数不能显示瘤体,但可见并发的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内血肿、脑积水、脑水肿和脑梗死等改变。
(8)血管畸形 系胚胎期脑血管的发育异常,分为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大脑大静脉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中以动-静脉畸形(arten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最常见,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构成。CT显示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可有钙化,呈斑点或弧线形强化,水肿和占位效应缺乏。可合并脑血肿、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萎缩等改变。(9)脑梗塞:CT表现与梗塞类型及病期有关。
①缺血性脑梗塞,24小时内可无CT表现,以后平扫出现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累及髓质和皮质区,呈边缘不清的楔形,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因伴水肿可出现占位表现,发病3天后增强时可表现为皮质区脑回状强化。2-3周时可以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消失;1-2月后形成底密度囊腔。
②出血性脑梗塞,梗塞区内出现不规则的高密度影,占位表现明显,增强时低密度区中可显示脑回状强化。
③腔隙性脑梗塞,平扫示基底节区有1.5cm以内低密度区,占位表现轻。4.重点
掌握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听神经瘤及脑内出血、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梗塞的CT表现。
三、颅脑外伤及脑脓肿CT表现 1.目的和要求
CT对确定外伤性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比较容易,而且可靠。要求熟练掌握颅脑外伤及颅内感染CT诊断。了解脑萎缩和脑积水及脑白质病、代谢性疾病的CT表现。
2.方法
教学片、录像、多媒体等。3.内容提要
(1)颅内血肿:急性期为均匀的高密度灶,血肿形状与密度随血肿期龄和部位而不同。
①急性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在硬膜外间隙,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均匀高密度区,与脑表面接触缘清楚,常有轻微占位表现。多位于骨折附近。
②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有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在硬膜下间隙,沿脑表面广泛分布。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薄层广泛的均匀高密度区,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亚急性期形状不变,但多为高或混杂或等密度,慢性期血肿呈梭形,为高、混杂、等或低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