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附件1: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优化我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结合本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应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为基本依据,使用规范名称,并遵照本实施细则,履行相关程序,自主设置、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四条 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区域发展重点设置专业,支持和引导学校之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本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实时动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并对已开设专业的专业内涵、专业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每年修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对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低下,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及时停办。
第六条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第二章 设置条件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稳定的人才需求;连续2年招生不满50人的专业,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停办该专业;经批准的特殊专业除外。
(二)具有依据国家有关文件以及省教育行政、行业主管等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三)具有与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
(四)具有能胜任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队伍。每个专业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具有与所开专业相应或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比例适当。
第八条 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未通过合格学校评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未通过合格评估前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九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查、备案新设专业时,应对照地方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与学校分类属性相一致的专业和方向,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第三章 设置程序
第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并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性调研报告》;
(二)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并形成《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四)经相关行业、企业、教学、课程专家论证。学校设置目录外专业的,专家论证不少于5人,其中行业、企业专家不少于2人,且应具有与所开设专业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六)国控类和目录外专业的开设须报省教育厅审查、备案。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目录内专业,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开设目录外专业,应经省教育厅审查、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备案后试办,并报送以下材料:
1、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目录外专业申请表。
2、人才需求分析和调研报告。
3、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4、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5、专家论证及相关部门意见等。
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医药卫生、公安司法、教育类等国家控制专业,须具备相应办学资质。新设“护理”、“农村医学”、“中医”等医学类专业,“保安”等公安司法类专业,“学前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并经相关省级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省教育厅审批备案后开设。
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开办目录外专业及国控专业的时间为每年10月份(10月15日之前,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管理需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使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 加强专业设置管理的通知》(黔教办职成〔2013〕59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学校专业的网上申报与汇总工作。我厅将于每年3月15日前结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申报工作并报 教育部备案,逾期不再受理。
第四章 指导与检查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建立由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组成的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各市(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所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指导、检查。
第十七条 省教育厅不定期开展专业检查和评估,对专业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的专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将暂停该专业招生。对学校试办的《目录》外专业,省教育厅在第三年开展检查评估,评估未达标的将限期整改或停止试办。
第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基本建设和其他各教学环节,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要求,制定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省实施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我厅组织制定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见附件,以下简称《设置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各地、各学校主管部门要依据《设置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对不达标的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加强建设、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等措施,实现达标,切实改变部分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散、小、差的状况,推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规范设置。
二、我厅将于2011年底依据《设置标准》对全区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学校进行黄牌警告,并限期一年整改,2012年底仍不达标的学校,停止其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
三、自《设置标准》印发之日起,各地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律依照《设置标准》进行审批,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市教育行政审定批准筹建立项,报我厅备案。学校筹建期为2年,筹建期内,达到《设置标准》要求的,由批准筹建立项的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每年5月31日前向我厅提出正式设立申请,由我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我厅行文正式批准学校设置,取得我厅批准设置的学校方具有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未通过评审的学校,其筹建资格自动取消,如继续申请办学,需按上述要求和程序重新进行筹建立项和评审。
附件: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题词:中等职业学校 设置 标准 通知
抄报:教育部。
抄送: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建厅、编办、人社厅、各区直中等职业学校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11月16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精神,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第五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第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基本的办学规模。其中,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第八条 应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4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体育用地:应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卫生保健、校园安全机构健全,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校园安全有保障。
图书馆和阅览室: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仪器设备:应当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
实习、实训基地:要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
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配备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熟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领导。
校长应具有从事三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校长及教学副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条 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以及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必要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机构。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经费应依据《职业教育法》和地方有关法规多渠道筹措落实。学校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教师培训和生均经费等正常经费,应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十三条 本标准为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检查、评估、督导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依据。如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用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有新规定,以新规定为准。
第十四条 人口少于30万的县(市、区)或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举办的职业学校以及体育、艺术、特殊教育等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900人以上;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45人;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3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18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报刊种类60种以上;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25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1875元。
第十五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6日
第三篇: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护理专业的调研
在2015年7月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2010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三等奖。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护理专业的调研报告
关健词:护理专业 专业设置 社会需求 培养目标
金沙县是西部经济50强,为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建设,金沙教育着力加快实现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举足轻重,而职业教育能否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很大程度取决于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专业设置是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手段。21世纪,全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种国际化的新形式,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挑战。目前,职业教育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和部署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新时期的金沙,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新变化,能否把握国内外专业设置发展的主流趋势,能否结合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的特点与学校自身的条件来确定学校专业设置的发展方向。
按照“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地统筹专业设置,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提高我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实力,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我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按照毕节市职业教育规划布局“一体两翼多结点”的总体要求,金沙作为“两翼”中的一翼,到2020年,金沙县职业教育将要达到8000人的办学规模。结合“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地统筹专业设置,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提高我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实力,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我校成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之机,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校一件非常重要而紧急的任务。
金沙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 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发【2013】48号)文件和《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依据全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立足本市,面向全国;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统而不死,分而不乱;突出重点,办优办特”的总体定位,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标准产房+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专业调整和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一、专业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校拥有有综合部、学前教育部和医护部,综合部和学前教育部都能自主招生,开设有十余类专业四十多个班级。而医护部没有自主招生资格,只有与“贵阳卫校”和“毕节卫校”联办的“临床护理和农村医学”两个专业,已不适应金沙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结构直接决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金沙职业教育是直接为金沙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与改革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地方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金沙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在专业结构问题上,要考虑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服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所以,金沙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体现这种与地方经济之间的服务与依靠的关系。
为适应新形势下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建设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金沙县职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实际需要设置专业。
2013年5月,我校与毕节市卫生学校联办,当年招收护理专业200人。2014年5月,增加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为联办学校,两校年招收护理专业各100人,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两校教学计划开课,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具有能满足专业开设的师资队伍和实训设施、实训基地。
二、社会需求情况的调查和预测
护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都必须设置此岗位。长期以来,在此岗位上从业的人员,由于护理工作要求其人员年轻化的特点,他们中很多提前退休,或转岗,因而现有护士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至于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护理专业,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只是近年来才出现。21世纪以来,医学服务已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新世纪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整体护理,而且还需增加社会发展要求的老年护理、精神护理和社区护理。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立,旧的单纯功能制护理服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新的护理功能要求已产生很大的矛盾。因此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以适应现代护理要求的护理人才,具有十分突出的迫切性。据预测,今后10年,特别是国家医疗体制的改革,将把乡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纳入国家事业编制,需要更多的各类医护专门人才。
就县内护理专业人才需求和生源状况来说,需求空间巨大,生源非常充足。全县目前有医疗机构总数618个,其中县直医疗机构2个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2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个,一级民营机构22个,门诊3个,村卫生所489个,医务室6个,个体诊所5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2013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44张,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4.14张。根据测算,护理专业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
从县外人才需求和生源来看,就业空间十分广阔。按照全市职业院校布局调整和办学层次调整的需求,毕节市卫生学校已升格为毕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专层次的招生计划将会逐年递减,而在拥有830万人口的毕节市,广大家长和学生就读中专层次护理专业的要求仍然十分强烈,人才需求市场依然巨大。要满足群众需要和人才需求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由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承担,这对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既是良好机遇,也是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护理专业申办成功后,不仅可以立足金沙,重点辐射周边县区,还可辐射毕节全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基础护理人才。
三、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医疗卫生建设需求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
基本要求是: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医学基础和医学临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护理的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评估和护理;了解重危病症的护理原则和急救措施,有一定的护理管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知识,能借助词典读懂本专业一门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卫生预防保健知识。
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预防保健和社区服务能力,较快适应临床护理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造性观念、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四、教学计划
1.本专业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相应学历的学生。2.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原则:遵循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主干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训练。
主要课程: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药物应用护理、心理与精神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五官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训练等。
三年制开设必修课28门,1902学时。其中人文基础504学时,占26.5%,医学基础课432学时,占22.7%,护理专业课786学时,占41.3%,岗位特色课180学时,占9.5%。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数44.13%。
3.课时数安排和教学进度:根据中职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教学计划,我校护理专业课程由“人文基础模块”、“ 医学基础模块”、“ 主干课程模块”、“ 岗位特色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五个模块共33门课程组成。总学分数154学分,总学时数3558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548学时,实践课为2010学时,由三个学年6个学期完成。具体专业课程学分分配为:
(1)人文基础模块由《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语文应用基础》、《英语》、《医用化学基础》、《数学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组成,共504学时28学分。
(2)医学基础模块由《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病理学基础》、《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药物应用护理》等组成,共432学时24学分。
(3)主干课程模块由《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训练》等 组成,共786学时46学分。
(4)岗位特色模块由《心理与精神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五官科护理学》等组成,共180学时10学分。
(5)选修课程模块由《护理伦理学》、《营养与膳食指导》、《演讲与口才》、《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等组成,共86学时6学分。
4.教材选用:
文化课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选用中等护理专业学校教材。
5.教学组织形式:
理论课以年级或大班授课,实践教学以小班授课。实验开出率为95%。毕业实习安排在我县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进行。
四、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状况
我校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是金沙县人民医院和金沙县中医院。金沙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2年,金沙县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均为县内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分别于2011年、2014年评为二甲医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两所医院能够一次性容纳360人左右实习生。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先后与毕节市卫生学校和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举行联办护理专业以来,我校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现有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实习实训管理规范有序。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各科室均配备有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或者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带教老师。
2014年5月已投入26.99万元建成基础护理实训室,2015年将投入193.74万元,建设本专业所需其它实训室,该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程序。2015年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后,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实训中心共有7间护理专业实训室,包括基础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五个类别实训设施设备。配备解剖实训台、多功能病床、实验模块、护士站、多功能护理人、洗胃模型、全自动洗胃机、雾化器、抢救车、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穿刺模型、孕妇模型、胎心仪、高级婴儿头部综合静脉穿刺模型、高级CPR实操模型等能满足400到600人同时分步进行实操和实训。能实现从入门到基础护理,再进入专业护理,再到系统护理的完整实验和实训链条,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五、师资队伍状况
自学校医护部成立以来,学校就把护理专业(联合招生)确定为重点发展专业,并 制定了护理专业发展规划。自2013年秋季学期起,采用招录、划转、聘请兼职教师等各种形式补充护理专业教师。医护部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17人,专业课专任教师31人,专业课兼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占12.9%。4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专业课教师24人,31名专任教师中护理学专业教师21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7人,药学类相关专业教师3人,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教师26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9人。预计每年招生200人,三年内在校生600人,师生比为1:19。
学校注重从协作医疗单位聘用业务素质强、教学水平高的高级职称医(护)工作者担任专业课的教学,以确保每门主干课程有1-2名高级职称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高学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给优惠政策鼓励专任教师到医护第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或到高校、省级大医院进修提高,并明确规定,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年到护理一线实践锻炼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综上所述,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县、乡、镇医院、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在毕节卫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之机,结合金沙、毕节对中级护理人才的需求,设置护理类专业,对我校来说,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国务院六部委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6月24日。
第四篇:贵州省龙里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简介
龙里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一、学校概况
龙里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3年(前身为龙里县农业中学),是省级重点示范职业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50665平方米(约226亩),其中租用66666平方米(约100亩)校舍建筑面积46001平方米,有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2栋,学生食堂1栋,实训楼1栋。有电子电工、电子实操、电子实训、汽修实训、缝纫实训、制图室、电焊室各 1个,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3个,计算机300余台,图书2万册,药材种植基地110亩。在册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副高3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4人,未评定职称77人),教辅人员人员15人,计138人。
学校2010年完成招生任务1118人,超额完成州下达县900人的招生任务数,现共有学生2384人,开设有电子电工、服装制作与营销、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综合高中、中餐烹饪、畜牧兽医、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应用技术、电脑美术设计、民族民间文化、幼儿师范等十二个专业。龙里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二十多年来,前后共开办了农经、农机、农作、园艺、牧医、林茶果蔬、幼师、旅游、财会、水电、电工、机加化工、医士护士、美容美发等十多个长足专业及烤烟、蔬菜、品改、阉割、水稻、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生物制药、机电维修、汽车驾驶等二十多个短专业,共培训乡土人才6000多名。举办农村技术、乡土人才、村级 1
兽防员培训班110次,共培训21200人次。
2010年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德育工作上开拓创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提倡全方位、全员管理教育学生,成绩显著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被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教学工作上组队参加黔南州首届中职怀技能大赛,取得汽车修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由黔南州教育局和黔南州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局表彰的“优秀组织奖”;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学校创新工作,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和“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顺利完成州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被州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二、我县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
(一)2006年,为扶持我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将县城桃园准备建给县民族中学的新校区给了县职中,县职中于2006年8月搬到新校址,新校区位于贵新高速公路龙里匝道口旁,区位优势极好,为县职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优势。
(二)2009年县教育局投入中职校基础设施建设费203万元。县财政贴息,融资贷款300万元购买教育实训设备。贫困生补助48.5万元。
(三)由县财政负担外聘教师工资25.14万元。
(四)2009年元月,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任命常务副县长王文旭为中职校校长,学校各方面工作均得到加强。
(五)召开有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时贯彻落实省州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中职 2
招生工作。
三、办学情况
(一)加强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班子领导能力。学校领导班子健全。龙里县委在进行学校班子配备的过程中,严格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的要求配备学校班子成员,充分考虑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为确保领导班子的知识更新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各种培训,引导学校领导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指标。学校班子成员真诚团结,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
(二)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教学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职业学校;新理念、新模式、培养有现代就业意识的技术人才。
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本地,服务地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人才培训目标定位: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就业知识、技能、素质的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校训:立德树人、精枝创业。校风:诚信、和谐、创新
教风:真心爱人,用心育人,诚心待人 学风:明礼、善思、精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学校提出学校全部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安全、健康、成才”的工作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教师教学改革意识较强。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7月,我校到高校新招聘8名紧缺性专业教师,9月通过全州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了44名教师。学校还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多次派人参加国家教师培训和省级培训,同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实训设施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应用操作和相关专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培训。学校绝大多数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取得了计算机应用操作证书和相关专业工种的技术等级证书,改善了学校师资队伍结构,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师明显增加。根据教学要求,学校还聘请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技工(师)充实教师队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能满足初中级技工培养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目前学校教师能满足教学需要师生比为1:18.26。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型的教师比例达到61.8%,理论课教师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实训指导教师基本具备专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中级以专业技术职称者达34%。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2006、2008年争取省职教费职教经费315万元用于学生公寓附属设施、校门、篮球场、校园道路硬化等建设。2、2007年争取国债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教学实训楼建设,目前该项目工程已投入使用。3、2009年县教育附加投入206万元改善校园“三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融资贷款300万元,用于购置250台计算机,五台数控车床、校园网、工程制图室、多媒体教室4个、电焊工实训设备、练工房、琴房、学生洗浴设备及班班通电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010年10月,学校投资5百万元,用于建设汽车整车维修实训室和汽车驾驶训练场,目前已投入使用。
5、学校与县顺达汽车客运公司联办一类汽车驾驶学校,项目已申报相关部门审批。
(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
学校严格执行“多证书”制度,严格执行“六个一”目标学习质量。定期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的要求以及学校对学生在教学上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规程》、《学籍管理办法》、《补考规定》、《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晚自习辅导的规定》、《关于课外活动的指导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学分制管理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修改学生管理办法。
教学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高,主要管理人员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校基本实现现代化管理,学校建有校园网,并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学 5
校各部门均实现计算机辅助办公,教学档案完备。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主动适应市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抓实招生就业工作。按照职业学校为企业一线培养合格员工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并与贵州长通集团公司、贵州基业钢构、贵州神奇药业、贵州红狮水泥、日本神田工业(苏州)、深圳兴利家具集团、浙江舟山造船集团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保证学生实习和就业出路。
职业技术教育给职业教育以明确的目标定位——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技术工人。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学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根据学校办学情况,学校重点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和农艺4个专业。结合目前生源文化素质和市场用工情况,学校明确“专业设置顺应市场,人才培养重在实用”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改革按“文化课重实用,专业课重实训”的原则来实施。突出“基础为专业服务”和“够用为度”。德育、体育、语文、英语、数学和计算机为各专业公共课程,教学过程强调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如明确提出:“一手好字、一手好电脑、一门好技术、一个好身体、一副好形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六个一”目标)6
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严格把好学生质量关。以证代考,以考评教,促进教学。
(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自创建以来,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一切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安全、健康、成才”,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一年来学生无犯罪记录,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学校秉承“以勤奋对待工作,以爱心善待学生,以忠诚回报学校,以自信激励自己”。坚持“育人为本”突出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党、团组织建设,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努力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大力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学理念。学校实行正负班主任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军训,坚持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和星期一早晨升国旗仪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国防意识,规范了学生行为。成功举办了首届龙里县中学生技能大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充分发挥德育理论课的教学主渠道作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德育课,使用教育部制定教材,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德育课程,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集思广益,建立了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包括入学教育,专 7
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就业观择业观教育等。学校在各专业中普遍设《体育》、《职业生活与经济》、《职业生活与法律》、《职业生活与哲学》、《礼仪》、《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近十余门素质必修课和选修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礼仪队、舞蹈队、合唱队、体操队、篮球队等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在提升学生修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八)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和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学校主动适应市场,走出校门分赴全县及周边地区宣传学校,加强与县内外和省内外企业及教育单位的联系,巩固好生源。在搞好招生工作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05年根据工作需要单独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专门负责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学校的教学计划明确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为各专业服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职业及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有全面的认识。截止2010年学校与省内外数十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用工关系,保证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培训,“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8年完成培训712人,2009年完成培训400人,两年共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112人。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四、“申重”工作完成情况
在龙里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学校按时完成“申重”的全部准备工作,并于2010年11
月4—6日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对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工作。学校在全省6所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排名第三,省教育厅已于12月上旬将学校申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情况上报国家教育部。
近年来,学校在建设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认识到,无论是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还是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都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中共龙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工作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龙里中等职业学校
二O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总结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数控车项目工作总结
2012年5月10日,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省机械工业学校承办的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加工制造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历时四天,我校共派了两名选手参加了数控车项目的比赛。在本次大赛中我担任了数控车项目的指导教师,经过数控参赛指导小组的一致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训练阶段
在选手选定方面,根据数控项目组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情况,以本届市技能大赛为前提,确定2名同学培训。我们认真调查,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实例以及相关资料,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材料计划。由于学生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加工速度较慢,不能合理安排加工工艺,尺寸计算能力较弱,对刀具性能不熟悉,对CAXA数控车2008软件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实际操作技能迫在眉捷。我们对两名参赛选手进行重点培养,实行理论和实践并重,主要内容有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CAXA数控车2008软件操作,典型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操作、华中数控车床的操作,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这种培训任务重,时间紧,基本针对熟练工进行培训的。对于我们来说,很有些难度。培训老师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默契,效果显著。竞赛前的一周都在进行刀具准备。除了补充购买一批新的机夹刀片外,还手工刃磨了近二
十把刀具,为竞赛进行了全面的准备。由于对竞赛使用机床不了解,所有的刀具都进行了切割再加工,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准备不充分。这一点希望能在以后的竞赛中吸取教训,考前对设备要进行全面的熟悉,并且要提早熟悉,这样准备可以更充分。
然而在实际培训中,刀具远远不能满足两名选手练习,再接到工量器具清单时更是大吃一惊,清单不明不白,没有确定尾座莫氏套筒几号,内切断刀没有指定刃磨多长,镗孔刀不知刃磨多长,有些量具我们根本没有,时间紧迫,我们只好根据我校实际,尽量把工、量、器具准备好,以保证选手能够顺利参赛。在9号下午熟悉场地时,我们发现电子手轮和同学们平时操作的有些不同,CAXA数控车软件为2011版(我校为2008版,比赛规程为2008版)。在培训过程中大家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竞赛过程中
5月10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早上11:20进行了CAXA数控车2011版软件比赛,赛前对一些关键问题再次对选手进行强调,13:20比赛结束,一名选手提前做完,另一名选手也顺利完成比赛,领导和老师对他们进行安慰。下午14:30我校两名选手进行了数控车实操比赛,结束后老师及领导对选手进行了安慰,问其感觉如何,均表示不怎么行,加工过程中设备冷却管堵塞,导致刀具崩裂,监考老师来处理时把我的零件弄倒了,并有碰坏痕迹。另一名选手说点坐标计算没有计算出来,计算出来后已经没有加工时间了。在短短五个小时内,选手要加工出一个在制造行业里有较高难度的配合零件,即完成从图
纸分析,工艺路线拟订,手工编程,输入程序,装夹调整、对刀、加工等工作。确实难度较大。本次大赛各位参赛选手都沉着冷静,一丝不苟,充分展示了各自娴熟的技艺和一流的操作水平。各学校的技能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竞争日趋激烈。
三、不足之处:
1、练习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加工效率低,应试技巧和对竞赛中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还有待提高。
2、对参赛所用机床不熟悉,使加工速度下降。竞赛既要求精度,又要求速度,大部分参赛选手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速度跟不上,有一小部分由于对机床不熟悉,用一到两个小时甚至一大半的时间装刀、对刀。还有些机床本身精度较低,根本无法保证加工精度。
3、没有指导性的竞赛资料,与其它院校沟通不够,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历年各地区数控车床操作工竞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训练。
通过本次竞赛获得了一些经验,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也包括应试技巧方面的,我将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此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总结人:张后方
2012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