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论文
SiC纳米线的气压法合成与表征
摘要
SiC纳米线作为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光学、电学性质以及高表面活性,在纳米传感器、场发射显示器件等各种纳米电子器件及制备其他纳米材料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而随着航空航天、太空探测等领域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第一代硅半导体材料以及第二代砷化镓半导体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同时,随着SiC材料在航空航天器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SiC材料的研究刻不容缓。目前SiC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纳米管(CNTs)限制反应、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热蒸镀法、催化剂辅助加热过程、蒸压反应、激光烧蚀法、电弧放电法和碳热还原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二氧化硅的碳热还原法是最实用的的途径之一,本文中采用的“高压气氛”“高压气氛烧结法”即以碳热还原法为基础。
本文采用“高压气氛烧结法”进行纳米线的合成,选取为原料,工艺过程,获得了棉花状的产物,通过„„测试方法,制备出平均直径为100-200nm,长度为几百微米甚至毫米级别的产量较多的碳化硅纳米线,并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情况下,SiC纳米线的性能结构变化以及产率的变化。关键词:SiC纳米线
制备
表征
第1章 绪论
1.1 SiC纳米线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1.1SiC纳米线的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数目的增长,人类已经将目光慢慢地从地球转向外太空。而航空航天器就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重要工具。目前,先进的航空航天器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航空航天器的性能,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和火箭发动机冲质比是结晶整个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如减轻结构重量和提高高温性能等。但是由于金属材料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超高温复合材料已成为发展高性能发动机的必然要求。
碳化硅(SiC)作为典型的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耐氧化性良好、耐磨耐腐蚀、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4-6],而且还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能源、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1-2]。另外,SiC还具有阈值场强大、电流密度高、热稳定性好、临界击穿电压高等优点,[13] SiC是IV族元素中唯一的固态碳化物,现已发现的多型体结构有 250 多种,他们之间的相互区别仅在于c轴的长短和沿c轴方向的一维堆垛顺序不同。其中有一类是属于立方晶体,即3C-SiC,又称为β-SiC,其原子密排面为{111}面,密排方向<110>方向;另一类是属于六方晶系,又分为六方型和菱面型,分别用数字和字母H(六方型)或R(菱面型)表示,统称为α-SiC,其中数字代表每一堆垛周期中Si和C原子层的共同数目。常见的SiC多晶型体有3C、2H、4H、6H、8H、9R、10H、14H、15R、19R、20H、21H和24R等。当Si-C双原子层的堆积次序为ABAB...时,形成纯六方结构的2H-SiC;当Si-C双原子层的堆积次序为ABCB...和ABCACB...时,分别形成4H-SiC和6H-SiC。图1-2给出了典型的同质多晶型结构,如3C-SiC(β-SiC)和4H-、6H-、15R-SiC(α-SiC)的原子排列制得的SiC纳米线为3C-SiC。
[14]
。本课题所
图1-2 3C-SiC、4H-SiC、6H-SiC、15R-SiC原子排列图
[1]
SiC研究表明SiC可以在高温、强酸、强碱中保持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此外,o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在1300C的空气气氛中,SiC表面会生成二氧化硅(SiO2)保护层,该保护层可以防止内部SiC结构进一步被氧化。SiC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常压下不可能熔化。SiC的热膨胀系数与Si的相近,约为2.9×10-6K-1,因此SiC和Si器件之间的热应力很小,具有很好的融合性。SiC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其热导率为4.9W/cm·K,这一数值是Si热导率的3倍左右,因此使用SiC作为基底材质的器件将比Si具有更强的散热能力,并
o且使用SiC制作的器件在 800C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可以长期稳定工作。而且,高的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是SiC最早被人们熟知并应用的特性之一。SiC的莫,比重为3.20~3.25,氏硬度为9.2~9.3,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10级)密度较低(<3.5),杨氏弹性模量约为4×104kg/mm2。同时,SiC是宽禁带半导体,和半导体金刚石材料一起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传统
料的合成。主要分为化学气相反应和沉积形核生长两个阶段。参加反应的原料可以是固体、气体或者液体。李镇江等[17]以Si/Si02混合物为硅源,CH4气体为碳源,控制温度为1200-1250oC,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出了单晶β-SiC纳米线;[18]Lee等用电子束蒸发SiO和Cr的混合粉末在硅衬底上沉积一层 SiOx作为硅源,以有序热解石墨为碳源,以Ar为保护气氛,在1300oC下保温2h,得到β-SiC纳米线。
(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将特定的化合物前驱体分散在溶剂中,充分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水解与缩合化学反应,制成稳定而均一的溶胶。通过溶剂的挥发和加热处理,使得溶胶发生聚合成为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再经过干燥和煅烧热处理后,将一些杂质分子去除得到目标纳米材料。
中科院物理所的Meng[19]等首次以四乙基原硅酸盐(TEOS)、蔗糖、无水乙醇和
o蒸馏水为原料,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了含SiO2的干凝胶。随后将其加热到1650C保温2.5h,得到了长度为20~50μm,直径15~50nm的SiC纳米线。
溶胶-凝胶法制备SiC纳米线具有反应温度低、产量大的特点,但是其选用原料一般为毒性物质且价格昂贵,工艺存在周期长、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还未找到可行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4)电弧放电法电弧放电的原理是:在一定电压下,两个电极之间以气态带电粒子的形式(如离子或者电子等)来维持导电的现象,从而能够持续激发试样发射光谱。这种发射光谱是以原子谱线为主。电弧放电通常又可以分为直流、交流电弧放电两种。当两电极间的电源能够提供较大功率的电能时,并且如果此时两电极间电压不高,此时两电极间气体或金属蒸气就可以持续通过较强的电流,从而发出强烈的光辉,并且伴随着高温的产生。因此电弧放电法是常见的制备纳米线或碳纳米管的方法。
利用电弧放电法制备SiC纳米线时,常将含有金属的SiC块体材质做为阳极,石墨作为阴极,在较低的电压下产生电弧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得阳极顶端的SiC分解为Si和C,分别作为硅源和碳源参与反应生成SiC纳米线。高温下的金属将以液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对SiC纳米线的生长起到了催化作用。(5)激光烧蚀法 激光烧蚀法是用高能激光束辐射靶材表面,使其迅速加热且熔化蒸发,在一定条件下结晶生长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根据相图选择金属催化剂和含量、反应温度来控制纳米材料的生长。在制备SiC纳米线的过程中,激光烧蚀法所需的温度条件一般比其他方法要低。Shi等[20]采用SiC陶瓷为原料,放置于氧化铝管式炉中央,将浸泡过Fe(NO3)3溶液的石墨衬底放在炉子的另一端,通以5%H2和95%Ar的混合气体,升温至1100oC,而末端石墨衬底的反应温度约为900oC。同时,采用脉冲KrF准分子激光器为光源集中照射SiC陶瓷靶2h,最终得到直径为20-70nm、长度约数十微米的SiC纳米线。制备过程中,Fe作为催化剂,纳米生长过程遵循气-液-固(VLS)机理,纳米线表面包覆一层约17nm的SiO2层。
(6)热解有机前躯体法 陈忠道[21]等以聚碳硅烷为原料,在1200℃高温下裂解制备了碳化硅纳米线,并采用碳化硅纳米线作为高功率微波源用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子发射实验。张爱霞[22]以商用六甲基。二硅烷为原料,在氩气的保护下,以一定的加热速度升温加热到一定温度再保温一定时间,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最终会得到白色的羊毛状碳化硅纳米线。这种方法需要的原料廉价,反应温度低,本文根据碳热还原反应原理制备SiC纳米线,然后对合成的纳米线进行XRD、XPS、IR表征分析,然后总结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情况下,SiC纳米线的性能结构变化以及产率多少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SiC纳米线:首先将硅溶胶和蔗糖混合均匀后干燥裂解得到具有高反应活性的SiO2/C纳米复合粉体,再将其作为前驱体在气氛压力烧结炉中进行气氛热处理,制备出SiC纳米线。
(2)调节在气压炉中的温度变化速率以及稳定温度的高低,通过XRD、XPS、IR表征分析的结果,研究不同的温度变化速率以及不同的稳定温度对制备出的SiC纳米线的影响。进而改进SiC纳米线合成工艺。
(3)处理方式对纳米线的影响:对合成的SiC纳米线进行800℃空烧热处理,再对热处理后的纳米线进行HF酸处理,观察热处理前后以及有无HF酸处理条件下,SiC纳米线的结构变化。
第2章 原材料及实验设备
2.1 原材料
本次烧结SiC纳米线的主要方法为碳热还原法,所用的主要的原理为硅溶胶和蔗糖,另外还有硼酸、无水乙醇和氩气等,这些原材料都是常见的、价格低廉的化学药品和气体,具体的原料名称、供给来源如表2-1所示。
表2-1 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
原料名称 硅溶胶 蔗糖 无水乙醇 硼酸 氢氟酸 氩气 分子式 mSiO2·nH2O C12H22O11 C2H5OH H3BO3 HF Ar
来源
青岛恒盛达化工厂 天津天大化学试剂厂 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责任
公司
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责任
公司
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
公司
哈市抚顺气体公司
纯度
SiO2含量40.0wt% 分析纯(>99.9%)分析纯(>99.7%)分析纯(>99.8%)
>40% >99.99% 2.2 实验设备
2.2.1 烧结设备
在烧结SiC纳米线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及规格、用途如表2所示。在合成非晶态SiO2/C纳米复合粉体的过程中,通过磁力搅拌机对硅溶胶和蔗糖进行搅拌获得均匀的混合溶胶,再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在空气中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然后在气氛压力烧结炉中进行热裂解,即可得到SiO2/C纳米复合粉体。
在进行SiC纳米线的烧结过程中,先将样品装入炉内,然后关闭炉盖,打开阀门V3抽真空至15~18Pa,然后关闭V3再打开V2和V1向炉内冲入氩气至0.2 ~ 0.3MPa,最后关闭所有阀门在静态气氛中加热至1700oC保温4h烧结得到SiC纳米线。
最后,为了除去纳米线上粘到的多余的碳,应对其进行空烧热处理,热处理设备为箱式炉,加热到800oC保温0.5h。
表2-2 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磁力搅拌机 电热恒温干燥箱 行星球磨机 气氛压力烧结炉 箱式电阻炉
生产厂家及规格 北京康爱德科技有限公司
HZ79-1型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202-1AB型 南京大学仪器 QM-1SP2型
中国航空工业川西机器厂 SJL200/300-10.2000型 SXC-非标/炉膛300x200x150
30~200keV
能量稳定性
正离子束强度
离子束密度分布不均匀性(120cm2)
正离子质量
极限真空度
温度范围
真空室体积 >0.5% 1~50μA <0.5% ≤40a.e.10-7torr 70~400K 100dm3
2.2.3 性能表征试验
低能带电粒子辐照下,SiC纳米线的辐照效应研究可用下面几种表征方法:X射线衍射(XRD)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2.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XRD主要用于物相分析、点阵常数的精密测定、微观及宏观应力和晶粒大小的测定等。材料的物相分析在日本理学电机D/max-γB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采用Cu靶Kɑ射线,波长为0.15406nm,扫描速度为10o/min,扫描范围为5o~90o,加速电压为40keV,电流为50mA。2.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XPS可用来表征分析样品表面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固体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和原子价态的变化。选用英国VG公司生产的ESCALAB MK-II XPS光电子能谱仪。靶材为铝质材料(E=1486.6eV),靶电压为12.5kV,功率为250W,真空度为10-8Pa数量级。
2.2.3.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用来研究新化学键、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以及测试未知物的组成结构和化学官能团的仪器。选用Perkin Elmer Inc.公司的Spectrum One B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第3章SiC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
3.1引言
在本章中,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得到SiO2/C纳米复合粉体作为前驱体,再在不同温度下通过高压气氛烧结法合成SiC纳米线,研究温度对SiC纳米线合成工艺的影响。最后对制备得到的SiC纳米线进行预处理——空烧除碳和HF酸处理去SiO2,将原始的SiC纳米线和预处理的SiC纳米线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SiC纳米线的影响。
3.2 SiC纳米线的制备
为了高效制备SiC纳米线,我们选取“高压气氛烧结法”进行SiC纳米线的合成。“高压气氛烧结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晓东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这种方法具有低成本、易操作、高产量等优点,适合SiC纳米线的大批量生产。
“高压气氛烧结法”制备SiC纳米线的关键是得到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的颗粒微小、SiO2被C紧密包围的纳米复合粉体——即为SiC纳米线的前驱体。然后在气氛压力烧结炉中对前驱体进行热处理,产生气相的SiO和CO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浓度里调节反应气体的活性,实现SiC纳米线的定向生长,完成SiC纳米线的制备。具体的制备流程如下:
按硅碳摩尔比为1:4的比例配置混合溶胶:取150g质量分数为40%的硅溶胶(1mol SiO2),114g(0.33mol)的蔗糖混合与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放到磁力搅拌机上进行搅拌。为了促进烧结过程中SiC纳米线的形核,在混合溶胶中加入6.2g(0.1 mol)的硼酸(Si:B=1:0.1)。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添加少量的去离子水,目的是使蔗糖更快地溶于硅溶胶中。搅拌时间为4h,直至蔗糖完全溶解于硅溶胶中得到浅黄褐色的均匀的溶胶。
然后,将溶胶倒入干净培养皿中放进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oC,保温4~5天,直至溶胶干燥得到深黄褐色的干胶,目的是去除溶胶中的游离水。
最后将干燥得到的干胶倒入石墨坩埚中,置于气氛压力烧结炉中进行热裂解去除干胶中的结合水。将炉子抽真空后充入氩气至0.5MPa~0.6MPa,裂解时升温速率为10oC/min,裂解温度为900oC,保温时间为1h,然后关闭电源随炉冷却。等显示炉内温度为50oC以下时,打开炉盖取出裂解产物得到黑色块体,即为SiO2/C纳米复合材料。再将得到的黑色块体放入带有玛瑙小球的球磨罐中进行球磨,球磨速率为35r/s,1h后取出球磨得到的粉末,即是本实验烧结SiC纳米线要用到的SiO2/C纳米复合粉体。
图3-1 前驱体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取出10~15g的SiOC纳米复合粉体倒入带盖的石墨坩埚,加入无水乙醇进行分散,使得黑色粉末均匀分布在坩埚底部。将坩埚放进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后把坩埚放入气氛压力烧结炉(图3-2)的炉膛中。石墨坩埚被四周的石墨发热体所包围,在均温条件下,炉内军均温区的温差效应10oC,从而保证加入的均匀性。装料结束后,关闭炉盖,通过真空泵将炉内气压抽至15~18Pa后填充氩气至0.2 ~ 0.3MPa,随后启动加热系统对样品进行气氛烧结。
当温度显示在1000oC前时,平均升温速率为10oC/min,然后以5oC/min的平均升温速率开始升温。本文设计1500oC、1550oC、1600oC、1650oC和1700oC为烧结温度制备合成SiC纳米线,保温时间为4h,观察纳米线的产量,从而研究温度对纳米线合成工艺的影响。
在降温过程中,以5oC/min的平均降温速率从烧结温度降温至1200oC后关闭加热系统随炉冷却。等烧结炉显示温度降到50oC以下时打开炉盖取出产物,可以观察到,随着烧结温度的不同,烧结结果也不同。1500oC时没有纳米线生成,在1550oC下有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的产物生成,即为SiC纳米线,但是产量极少。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纳米线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在1700oC时,产物已经能够铺满坩埚底部,而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取出后如图3-3“毛毡”所示。用米尺测量发现“毛毡”直径约为15cm,厚度达5mm。
图3-2 气氛压力烧结炉示意图
[10]
图3-3 未处理的SiC纳米线
为了得到纯净的SiC纳米线进行辐照实验,对烧结制备的SiC纳米线要进行除杂预处理。先把SiC纳米线放入箱式炉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除去SiC纳米线含有的杂质碳。热处理温度为800oC,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再将除碳后的SiC纳
3下图是两种纳米线的XRD谱图,可以看出制备得到的白色棉絮状产物是3C-SiC(即β-SiC),密排面为{111},在衍射角2θ=35.5o,60o,72o,75o的主衍射峰,分别对应于β-SiC的(111)、(220)、(311)和(222)晶面。在原始样品的XRD谱中,26o左右出现“馒头”峰,说明产物中含有杂质,即非晶态的SiO2。而在HF酸处理过后,“馒头峰”则消失不见,说明在经过HF酸处理过后,非晶态SiO2消失,得到纯净的SiC纳米线。
(111)Intensity(a.u.)(220)HF acidAmorphousOriginal SiO***80(311)(222)2theta(deg)纳米线样品的XRD图
对比HF酸处理前后碳化硅纳米线的XRD强度变化可以发现,在HF酸处理前,碳化硅的信号很弱,在(311)、(222)面的信号峰几乎没有,而在HF酸处理后,这些峰显现出来,强度也很大。这是由于HF酸处理前碳化硅纳米线表面覆盖一层SiO2,这导致碳化硅的信号被掩盖。HF酸处理掉这层SiO2膜后,碳化硅的信号才变强。
3.3.3 基于XPS、IR对SiC纳米线的分析
3.3.4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溶胶-凝胶法得到SiO2/C纳米复合粉体,再利用高压气氛烧结法,制备出SiC纳米线。通过对比分析上述讨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碳热还原法合成SiC纳米线,设定五组烧结温度来研究SiC纳米线的产量和烧结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在1500oC时才有极少的SiC纳米线生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生成SiC纳米线的产量也逐渐增大。烧结温度影响SiC纳米线产量的本质是通过影响碳热还原反应起作用。
(2)本次制得的SiC纳米线,表面光滑,平均直径在100-200nm,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甚至达到毫米级别。SiC纳米线基本保持定向排列,说明在合成过程中,SiC纳米线定向生长。
(3)在原始SiC纳米线中,含有少量的非晶态SiO2,这是由于在降温过程中,未参与反应的SiO气体,迅速冷凝在纳米线上生成SiO2小球。经过热处理后,非
51617-
参考文献
1] 庞巧莲.碳化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山东大学,2010:3-6.[2] 和丽芳.纳米碳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山西大学,2011:2-7.[3]张猛.SiC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机理及量产化工艺研究.青岛科技大学,2014:1-3,9-10.[4] Ruff O., The form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silicon carbide[J].Transaction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35, 68(1):87-109.[5] Drowart J., De Maria G., Inghram M.G., Thermodynamic study of SiC utilizing a mass spectrometer[J].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4, 29(5): 1015-1021.[6] Scace R.I., Slack G.A., Solubility of carbon in silicon and germanium[J].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4, 30(6): 1551-1555.[7] 张晓东.准一维SiC和Si3N4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11-14.[8]何恩广,陈德良,张雅杰.新型SIC材料及其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0,28(4):3—5 [9]张立德,牟继美.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90-491;34-48:116-139 [10] Dai H J, Wong E W, Lu Y Z, et al.Nature, 1995,375:769-772.[11] Zhou X T,Wang N, Lai H L, et al.Appl.Phys.Lett,1999,74(26):3942-3944.[12] Liang C H.Chem.Phys.Lett,2000,329:323-328.[13] U.Starke, J.Bernhardt, J.Schardt, K.Heinz.SiC Surface Reconstruction: Relevancy of Atomic Structure for Growth Technology.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1999, 6(6): 1129~1141.[14] 张威虎.一维SiC纳米材料的属性及其输运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5-6.[15]Tang C C,Fan S S,Dang H Y,Zhao J H,Zhang C,Li P,Gu Q.Growth of SiC nanorods prepared by carbon nanotubes-confined reaction [J].J. Crys. Growth,2000,210: 595.
[14] Zhang Y,Chen Z Z,Shi E W,Yan C F,Liu X C. Syn thesis of SiC nanoparticles by template confined method [ J].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2009,24(2): 285.(张勇,陈之战,施尔畏,严成锋,刘学超. 介孔模板 限域法制备SiC纳米颗粒[ J] . 无机材料学报,2009,24(2): 285.)[17] Z.J.Li, W.L.Gao, A.L.Meng.Large-scale synthesis and raman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line SiC nanowires periodically wrapped by amorphous SiO2 nanospherc [J].Phys.Chem.C, 2009, 113(1): 91-96.
[18] J.C.Li, C.S.Lee, S.T.Lee.Direct growth of β-SiC nanowires from SiOx thin films deposited on Si(100)substrate [J].Chem.Phys.Lett, 2002, 355: 147-150.[19] Meng G.W., Cui Z., Zhang L.D., et 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β-Si C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of SiO2 xerogels containing carbon 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0, 209(4): 801-806.[20] Shi W S, Zheng Y F, Peng H Y, et al.Laser ablation synthesis and op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00, 83(12): 3228-3230.[21] [22]
第二篇: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调研期末
考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政治,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调查及其应用已成为必需。市场调查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好邮寄调查的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录、名册等来选择邮寄对象。电脑的应用使信息拥有量大增,一般企业可以在积累的大量的客户资料中,抽选并打印地址和信封寄出。邮寄调查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影响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邮寄调查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方式与措施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文献综述............................................................................................3 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4 2.1邮寄调查的优点.....................................................................................4 2.2 邮寄调查的局限性................................................................................4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5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5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5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6 结论..................................................................................................................7 参考文献:.......................................................................................................7
邮寄调查在营销调研中的应用
前言
邮寄调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它不需要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和培训,整个调查可以由一家机构完成,难以接近被访者的调查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看起来邮寄调查是一种高效、方便和廉价的调查方法。但是,邮寄调查具有突出的弱点,因为调查现场无访问员指导,辅助被访问者回答问题,因此限制了所获信息的类型及该技术的普遍推广。此外,邮寄调查还存在拒访率高和系统误差大的缺陷,因此在现在调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同时,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2005年9期-魏红刚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称邮寄问卷调查.调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市场研究》-2005年3期-王文利,Wenli Wang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一个典型的邮寄调查包裹,由如下几部分组成:邮出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以及可能附上的小礼品或其他谢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之后用回邮信封寄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2008年1期-翟本瑞,ZHAI Ben-rui 3
电子邮寄问卷成本低、方便、迅速,成为调查研究的有力工具.虽然其回复率与拒答题项与传统问卷差异不大,但在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测量误差、非回应误差等项上仍应进一步检视,才不致造成推论时的偏误.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以检视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问卷长短、亲密用语、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受访者的亲疏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1邮寄调查的优点(1)扩大调查范围。
邮寄访问可以不受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要是通邮地区都可以被选为调查对象。特别是在需要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抽取样本进行相关民意测验的项目中,那些地区无线通信方式相对落后,电话访问难度很大,入户访问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时邮寄访问能较好的达到调查的要求。(2)增加样本量。
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邮寄访问除了正常的问卷邮寄费用以外,调查实施过程一般不需要支付访问员的劳务费,受访者礼品费也不需要太高,有的调查中甚至不需要准备受访者的礼品费,而且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实地调查人员,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邮寄访问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收集数据信息。
(4)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可以避免面访调查中可能受到的访问员的倾向性意见的影响,方便调查对象从容地考虑,从而提供更为周全的答案。这与电话访问明显不同,电话访问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受访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做出回答,因此收集信息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而邮寄访问恰好弥补了电话访问这一缺陷。
(5)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6)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2.2邮寄调查的局限性
(1)问卷回收率较低。
受访者收到调查邮包后,完全基于受访者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回答问卷,因此他们可能并不在意问卷上研究人员对他配合调查的致谢;也可能不在乎调查后可能得到的礼品;还有些人由于距离邮局较远不方便将已经完成的问卷填好寄出;另外,当抽样出现问题又无法改变时,比如抽中的收件人不在,邮件可能被退回。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放弃被调查的概率就会较高。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2)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3)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5)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6)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
(1)空间范围大。在一个地区可以邮寄到许多地方甚至是全国、国际市场进行调查。不受调查所在地区的限制,只要通邮的地方,都可选为调查样本;(2)样本数目可以很多,而费用开支少。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被调查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回答问卷,并可避免面谈中受调查者倾向性意见,从而得到较为真实可靠情况。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抽样问题。邮寄抽样可以是比较好的名单,也可以是不好的名单。邮寄调查的满意度取决于邮寄名单的质量。
(2)应答问题。如果调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在邮寄调查中获得满意答案,应答率会很低,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设计的通俗化显得非常重要。如,在邮寄访问中经常出现填写问卷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信息遗漏等情况;如受访者可能并非收信人本人,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对于问卷中个别问题,由于没有访问员的现场指导和沟通,受访者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原意,从而导致问题回答出现偏差。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
在市场调查技术中,邮寄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留置问卷调查和固定样本邮寄调查。该调查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样本框较齐全、调查内容较多、调查问题较敏感的项目。
(1)留置问卷调查。由调查员按面访方式找到被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后,将问卷留置于被访者处,约定日期登门取回填好的问卷,或附上回邮信封要求被访者直接寄回。
(2)固定样本邮寄调查。事先抽取一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样本,征得样本中家庭或个人同意后,由调查机构向该固定样本中成员定期邮寄调查问卷,样本中成员将问卷按要求填好后,及时寄送回调查机构,为防止样本老化,应定期调整更新样本。
为了提高邮寄调查的回答率,克服邮寄调查的缺陷,通常采用如下措施:(1)电话提前提醒和相应的解释工作;
(2)庞大的被调查目标人群数据库,准确抽取样本框;(3)适当的奖励措施;
(4)多方位的合作伙伴(电信、银行等)。
结论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中极少采用邮寄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在欧洲,邮寄调查所占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电话调查和面方调查。原因主要是由于邮寄调查的上述局限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其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是有关日常的消费、日常的购物习惯、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等比较具体的方面;也可以是有关消费观念、生活形态、意识、看法、满意度或态度等比较抽象的方面。此外,邮寄调查能够应付困难的问卷,邮寄问卷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柯惠新等主编 《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柯惠新,刘红鹰编,《民意调查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月
3、阿尔文·C·伯恩斯,罗纳德·F·布什著,《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98年8月第二版)
4、樊志育著,《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5、王静主编,《现代市场调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这里录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作者信息>5
<作者单位>
摘要:综述文章:以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用途的结构书写,篇幅以150~3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一般研究性文章: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字数在200~4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6个,分号隔开)要能反映文章的基本观点,避免广义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0
简要回顾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5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 名称……(小五号宋体)
Tab.1 英文名称
x/cm 10 12 注:
I/mA 30 34
v/(ms-1)2.5 3.0
h/m 4 5
p/MPa 110 111 30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第四篇: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学领域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现状。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确立首先应当归功于三位美国报刊研究学者:韦伯·施拉姆、佛雷德·塞伯特和西奥多·皮特森。其标志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该书从对社会所有制的观察出发,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新闻体制分成四种形态: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方式。这使人们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及其归属第一次有了全球的观点,由此来看,《报业的四种理论》是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而本文所说的比较新闻学也主要是针对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两种以上不同新闻现象之比较或类比的研究。
尽管比较新闻学早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已蔚为壮观,然而它在中土的落地开花,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从国内第一篇具有真正比较新闻学意味的论文《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
1989年刊发,到第一本研究专著《比较新闻学》在1994年出版,至今,比较新闻的学术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整整20个年头。
对我国内地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比较新闻学萌动与初曙期,其作用在于为当代比较新闻学的兴起积蓄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成熟期,此阶段创立起了比较新闻学的基本内涵与学术研究体系;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学术界与新闻实务界一道,对比较新闻学所涉各类问题展开深入、持久、卓尔不凡的梳理与探讨,最终确保了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比较新闻学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萌芽。
中国新闻业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早年留洋的新闻学者戈公振、徐宝璜等人的著作都能看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子,尽管那些著作中并没有多少比较新闻学的成分。1931年,杜超彬的《最近百年中日两国新闻事业之比较观》为中国早期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1949年以后,在东西方阶级、国家、政治、思想的碰撞中,中国大陆新闻学走了自己的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纲领的新闻路线,对西方是批判和拒绝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新闻学当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突破了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个盲区、禁区。比较新闻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的。1982年第5期《新闻大学》第34页的补白文章对“比较新闻学”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比较新闻学是对各国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结论的学科。如同“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一样,它是新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有不少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设有”比较新闻学“这门必修课。
比较新闻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按年代排列,也不是简单地对比某一种新闻或评论的文体的差异。比较新闻学是综合性的比较考察,首先要比较各国的新闻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类似点与不同点,然后是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上述类似性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国家报纸产生前的新闻现象,研究报纸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当代新闻事业的概况,从而分析各国的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国际范围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理论观念认知与研究行动付诸之间,在中国学界又延迟了数年。到了1987年初夏,在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僻静的乡村里,中英两国的一批新闻界代表,就新闻媒介的作用问题,召开了主题为”新闻媒介与公民“研讨会,这在中国比较新闻领域可谓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虽然该研讨会影响有限,并未引起学界的太多瞩目。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毕竟引起了图强思变的中国新闻业界的较大关注,并继而也引来了具备业界经验又身兼新闻学者身份人士的重视。从现在可供查找的资料看,原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鸿书教授1989年4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一文,可谓初具比较新闻学研究意蕴的学术论文。本篇文章尽管读起来不够紧凑、严谨,像是作者的出访随笔,但其所着力表陈的中美法新闻教育的现状、特点、短长及对今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可谓零星展现出了比较新闻研究的志趣、底色、视野与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新闻研究似乎只能称得上是萌芽阶段,因为此阶段既没有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出现,更看不到献身于此的专门学术人才的登堂入室。历史的重担留给了下一个十年———20世纪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初步成熟。
与80年代萌芽状态相比,伴随着新闻宣传领域思想解放运动的日益深化,90年代的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呈现出持续化、规模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术成果的有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一次质的跃进。
1.期刊学术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范畴不断扩大。
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据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从学术期刊论文数量看,80年代研究成果为零,到90年代年均3篇,比较新闻研究日渐升温的情势非常明显从比较研究范畴看,国别从中西到中韩、中澳,再到美日;内容从抽象观念研究到结合具体案例;选材从新闻标题到新闻写作,再到新闻法规,复到灾难报道……几乎涵盖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2.研究专著呈井喷现象,学科体系建构走向初步成熟。
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最初几年的力量储备与积蓄,至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闻学研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批有分量的专著次第问世,宣告了中国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已走向初步成熟: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作了较系统的简介,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在若干个国家间做了横向对比,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大影响。1994年,武汉大学樊凡与单波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出版,该著作从多学科多侧面交叉研究法出发,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不同的新闻现象,摆脱了那种”河对汉,绿对红“的简单类比,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把握不同社会的新闻现象。1997年,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以”中外新闻的概念“、”中外新闻的价值观“、”中外新闻的自由观“、”中外新闻的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为篇章,加以平行异同评析,行文简白朴实,观点鲜明,有很多作者自身体认隐在其中。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出版,该书详细、周全地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架构、传媒的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作了比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本论著以其资料翔实、体例全面、谋篇布局科学有致,堪称比较新闻学走向初步成熟的典范之作。
3.研究队伍从无到有,各方贡献精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此。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童兵、单波、张威、秦志希、顾潜等。
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养的童兵教授穷其多年辛劳撰写出体例完备、条分缕析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为中国比较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可谓比较新闻学的主要开拓著作之一。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单波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功底,深耕细耙,从政治、文化、哲学观念等诸方面考辨中西新闻思维不同面相及其成因,为比较新闻学的由”器“至”道“的转变与登上大雅堂奥,奉献出了殷实的智力支撑。留澳学者张威,以其对西方新闻业界、学界发展状况的熟稔,不断尝试拓展比较研究的新领地,其在中澳新闻比较、中西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另外,武汉大学的秦志希,复旦大学顾潜等学者从文化视角,辨析中西新闻的不同表征,也实属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新闻传播学者陈韬文的比较新闻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大陆得到关注与刊发,1997年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一文,以其新锐、深刻的政治传播学研究取向,为中国比较新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助推了大陆比较研究走向”深水区“。
以上专著以及一些论文都对我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问题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学术研究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说就是在资料来源的注释方面不够规范化;引用的西方资料相当陈旧,并且多为间接引用;没有文献述评;漠视甚至略去对方法论的介绍;缺乏原创性……一句话,比较新闻学在中国仍然处于有限成熟阶段。
三、21世纪比较新闻研究的繁荣与深化。
进入200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承接新世纪东风,展示出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00-2009年,比较新闻学研究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从论文、论著数量看,不但数量剧增,而且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此选题也时有关注。
2000-2009年,有关比较新闻学的期刊论文展示出稳定、匀速的提升局面,280篇总稿量,使年均篇目接近30,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0近倍。
研究专著也大量出版。《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郝明工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顾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张咏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孔正毅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薛中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徐琴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高金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康化夷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等10余部专著的陆续出版为比较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打下良好根基。
从2002年郑州大学研究生张鸿勋发表第一篇有关比较新闻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AHCHOR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美国到中国》至今,不过短短八年时间,硕士学位论文总数已达50余篇,且比较研究选题之科学、深度之精微都是一般期刊论文难以企及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已有部分博士论文,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朱清河的《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比较研究》,也已开始把比较新闻学作为主修方向。以上数据只是笔者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单检索所得,实际的硕博论文以比较新闻学为选题的应该比此更多。
2.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宽。
首先是研究实力的不断扩大。从队伍的构成看,新世纪1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人员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高校化特点。除了童兵、单波、张威、顾潜等老资格比较新闻学领军人物仍然在此领地深耕外,郭可、高金萍、张咏华、陈昌凤、李希光、朱颖、朱清河、庹继光、钟瑛等一批学界新秀逐渐步入比较新闻学研究梯队,为新世界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持续繁荣夯实了人力基础。随着比较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完备、研究队伍及研究水准的提升与优化,比较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也在很多高校新闻院系陆续开设起来,像武汉大学设置了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新世纪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热潮迭起,一个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经过数年的积淀,2002年童兵教授出版了新世纪大陆第一本比较新闻学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该书不但用巨量文字就中西(德、美、英、法、日、俄)新闻传播史、中西新闻传播观念(新闻功能观、性质观、真实观、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权利观、受众观等)、中西新闻传播体制、中西新闻传播控制、中西新闻传播法制、中西新闻传播实务与中西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存在的异同给予了粗细有致、点面结合的科学梳理与逻辑归纳,而且更对比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进行了充分、理性的研讨与辨析。因此,本书不失为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系统比较新闻学专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郝明工2002年出版的《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外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以及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宽领域梳理。同年,华中科技大学姚里军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将中美新闻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宏用精地直揭本质,令人豁然开朗。
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潜的《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以全球化传播为大背景,透过理论思想视角,从历史和现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作了全面深刻的省察与评比,发人深思。2003年2月,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张威出版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通过对中西新闻学相对平衡的介绍,尝试对传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就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以良好外语教育背景与所在院所资源为平台,把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最具新媒体代表意义的中外网络新闻业的关照上。2004年8月,她出版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一书,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外网络新闻业在与多种社会因素互动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意义、影响;尤其注重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新闻业同物质经济运作的最新发展,指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动力,来自经济运作发展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为比较新闻学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资鉴。
以关注美国新闻传媒业为研究志趣的一批学者,21世纪以来开始陆续发力并结出硕果。清华大学新闻史学者陈昌凤2006年2月出版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而世界主流新闻教育从人文传统起步、逐渐融会多学科背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如何在中外比较中既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又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就此方面而言,这本书是一项重要的开拓性成果。青年学者高金萍2001年曾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3],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思考视角推出自己比较新闻学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这本专著运用文化结构理论,从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入手,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新闻传媒的发展变迁、态势、前路。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孙玮就媒体如何报道暴力事件[5]、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就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客观性“[6]、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朱清河就新闻报道整体取向及其根源[7]、复旦硕士生李舒就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8]等所作的中美新闻比较研究都从某个方面拓展与丰富了中美(西)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术积淀。
3.研究取向逐渐由宏观走向中观、微观。
随着传媒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的突飞猛进,比较新闻学近年来由过去所探讨与关注的范畴、深度越来越走向细微通幽的境地,其热点与重点追随着时代大势而起伏、呈现出大异既往的新面向。尤其是2007年以来,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最大变化就是开始把研究热点与重点从”宏大叙事“的整体关照逐步转向”精细入微“的具象解构。
通过对近十年280篇有关中外比较新闻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45篇)、2008年(55篇)、2009年(55),三年发稿量占去十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更耐人寻味的是,2000到2006年7年所发表的论文做宏观比较研究的超过三分之一,经典论文一半以上都是”宏大叙事“,而2007年以来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外新闻传播领域中某个具体现象(事物、案例、理念)而展开,鲜见既往通而化之整体比较选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总体取向越来越趋向局部、具体、细节、精细的微观选题。
与学术研究论文成果不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至2009年没见到一本比较新闻学类书籍正式出版,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比较新闻学”宏观学术问题“研究的式微,换句话说,也许是由于比较新闻学学术体系已经完备,学者的兴趣已经从”宏大叙事“建构转向”细枝末节“的修补与完善。
四、比较新闻学研究现存的偏向与问题。
比较新闻学研究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表面上看,在繁荣的同时,有头绪较乱的现象,譬如简单比附问题,结论草率问题,”视野“窄化问题,方法老套问题,推论模式化问题、资料陈旧问题等。概而言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队伍知识储备不够多元,选题涵盖范围渐趋单向度。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重在跨文化、跨制度、跨民族的不同新闻体制、各种新闻现象之间的互订与比对,以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优劣,扬长补短,这就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人才投身其中,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此类学术成果之所以一路高奏凯歌,也正是得益于很多具有外语教育背景、西方留学访问背景的人的不断加入。
像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新闻业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近年来的研究选题,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充实、改善的佐证。但只要我们稍微对科研队伍与研究成果的构成做一分析,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专业人才与研究选项太过于英语化及美国化、欧洲化。很多冠以”中西新闻某某方面比较“的论文、专著,实际上讨论的还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中西新闻比较,因为美国在西方的独特代表性地位,以美国现象为主也不为过,但”为主“不可”唯独“。尤其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抱着多看、多听、多了解的态度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度关照,这是从事比较新闻学研究应有的态度与襟怀。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倾向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
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互促共进。因此针对它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与鲜活的。经过长期学术研究实践磨练,除了传统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其中外,比较新闻学应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是影响研究;二是平行研究;三是科际研究;四是阐发研究;五是”模子—寻根“法。对照这些方法度量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平行研究方法。在少有的用创新方法研究成果中,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孔正毅教授2004年出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是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闻传播的几次接触高潮,以中、西两种视角,从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著作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中西新闻传播间的相互影响,有一种试图建构比较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体系的努力。
3.学术争鸣不足,学术流派没有形成。
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局面,才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高度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界求新思变的热情,使中国大陆比较新闻学研究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十几年来,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所遭遇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研究选题的简单重复、研究方式方法的老套、研究结论的不证自明与模式化等。面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浪潮,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推动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就需要拿出更大理论创新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威,在整个比较新闻界(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展开经久不衰的学术互动活动,形成良好的观念争鸣与商榷氛围,培养一批学有专攻、关注前沿的比较新闻学研究专门人才,定期开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让不同观点、理念、意见、建议在阳光下相互碰撞、激荡,让真知灼见在观念交锋中被各方接受,并迅速转化为业界行动与学术实践”增长极“。惟其如此,比较新闻学研究才能在未来发展征途上,枝繁叶茂、前程似锦。
参 考 文 献。
[1]周鸿书。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J].中国记者,1989,(4)。
[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3]高金萍。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4]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孙玮。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J].新闻大学,2000,(3)。
[6]孙有中。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7]朱清河。报道重点的差异及根源解读[J].新闻界,2006,(1)。
[8]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2006,(11)。
第五篇:论文
浅谈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
——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含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