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丰泽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暑期第三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取得成效
泉州丰泽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暑期第三课堂”志
愿服务活动取得成效
2014-07-28 14:40:00 导读:2006年以来,丰泽区创新举措,每年暑假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企业、工业园区、社区设立活动营,从辖区高校和社会招募志愿者,就近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个月的“暑期第三课堂”活动,有效弥补“社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
“暑期第三课堂”活动
(一)“暑期第三课堂”活动
(二)“暑期第三课堂”活动
(三)“暑期第三课堂”活动
(四)丰泽区地处泉州城市核心区,总人口54.2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2.07万人,在校中小学生5.1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89万人。2006年以来,丰泽区创新举措,每年暑假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企业、工业园区、社区设立活动营,从辖区高校和社会招募志愿者,就近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中小学生开展为期1个月的“暑期第三课堂”活动,有效弥补 “社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至目前,已举办9期,共招募志愿者980多名,吸引学生5500多名,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一、整合企业社区资源,实现特色办营。
每年5月份,对全区企业和社区开展调查摸底,了解企业和社区的活动需求,按照自主申报原则,择优选择能容纳20~40名中小学生、有专人协助管理的活动场所设立活动营,特别是注重选择大型重点企业和企业比较集中的社区或工业园区,充分发挥活动营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让更多孩子受益。活动营由2006年的4个发展至2014年的25个,其中企业6个、社区或小区19个;全区已有社区主办、社区学校联办、企业主办、校企联办等校外辅导站点50多个。“暑期第三课堂”活动营课程设置为作业辅导、感恩教育、文明养成、兴趣培养、实践体会、汇报演出等6方面教学内容。每年设置一个主题,围绕“一营一特色”,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大学校园、旅游景点、教育基地等地参观,到企业车间体验鞋、包袋、衣服等产品的生产过程,到电视台体验电视的录播过程,到盲聋哑学校、福利院等献爱心,尽量让小朋友从体验生活中获得成长。例如,今年围绕“手拉手·共筑梦”暑假主题,结合“东亚文化之都”,开展闽台文化、海丝文化进活动营等。
二、运用高校学生资源,实现互利双赢。
丰泽辖区内共有大中专院校18所,在校大中专学生6.8万多人,高校志愿服务资源优势明显。每年按照活动营数量和与高校就近原则,将志愿者名额分配到高校,由高校团委负责组织招募遴选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具体负责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协调沟通、教学辅导、演出安排等工作。鉴于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对中小学生心理了解不多、教学经验不足,丰泽区邀请中小学教师和往届志愿者对他们进行教学技巧、教学安全等培训。该活动既关爱未成年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全快乐成长、丰富假期生活,又能增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让他们得到一次富有意义的实践锻炼。9年多来,参与高校由原来的华侨大学拓展到辖区所有高校,先后参与的高校志愿者达630多人。
三、借鉴项目运作模式,实现常态长效。
丰泽区将“暑期第三课堂”活动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创建重点项目,并参照项目建设做法,通过具体创建任务或活动项目将零散工作整合起来,科学设定运作模式。每年从各主办单位和高校团委中推荐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成立“暑期第三课堂”活动协调小组,全程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从大学志愿者中挑选骨干组成活动工作组,组织实施整个活动,并从社工、学校老师中挑选指导老师协助活动的开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从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营的选择、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活动经费的来源、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项目的开展、汇报演出的策划,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常态长效的运作模式。并强化阶段性督查考核,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每次活动结束后,举行评选表彰活动。2013年,表彰先进活动营16个、工作者23名、优秀志愿者94名、优秀学员88人、参与积极单位16个。同时,举办汇报演出、活动图片展等,展示成果。
四、注重各方协同协作,实现品牌影响。
积极整合各参与单位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使活动内容丰富又具有特色。区委文明办牵头总体协调,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工作协调会、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区总工会负责企业活动营的选定及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活动营的选定及管理;团区委负责大学生志愿的招募、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及管理;区教育局、文体局、关工委等单位负责动员中小学教师、文体志愿者、社区“五老”人员积极参与。闽台缘博物馆、海洋交通史博物馆、锦绣庄等组织剪纸、泥人、木偶等进活动营,泉州影剧院为小朋友免费提供看电影,丰泽区心理关怀志愿服务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等,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参与,不断为活动营带来新的活力。正是各部门、单位主动作为,各高校团委密切配合,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组织及个人积极参与,才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暑期第三课堂”活动出特色、出成效。9年多来,“暑期第三课堂”活动的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主办单位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14个,参与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21个。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重庆日报等20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先后给予宣传报道。(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2013 年7月20日,我和小组成员一共六人,分别是谢昆、马承君、徐放、熊伟奇、韦晓波、徐仪丰,走进观湖国际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向当地居民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意识,营造和谐社区氛围。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送法进社区 营造法制好氛围
早上8点,队员们顺利到达服务点后,便开始了挂红幅、抬展板、贴图片。根据活动的内容队员们分编为信息采集小组、传单发放小组、调查问卷小组、前台咨询小组以及案件记录小组五个小组,各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在不同岗位上肩负起不同的责任。活动按预期的目的顺利开展,社区居民积极响应,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很多群众过来咨询且对队员们的咨询服务给予很高的评价。居民王大妈带着忧郁的表情给队员们讲述了自己的“难事”,她讲到老伴的哥哥一辈子没有婚娶,留有三间房屋,晚年主要由她们家和三弟照顾,但三弟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他就立下遗嘱说要把他的三间房留给他们两间,老伴哥哥去世后,三弟却非要跟他们平分,让队员们帮着解决一下这房产纠纷。队员们都觉得这是一件棘手的案件,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可是仍然不能够帮助王大妈彻底解决“心头病”。于是案件记录小组就把这个案例作了较为详细的备案,准备带回学校请教老师来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做好信息的反馈,给王大妈一个满意的答复。
二、传单传真情 调研建设新社区
宣传单发放小组和调查问卷小组同学带着几百份宣传材料和问卷在附近对群众进行分发和调查,也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从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到对国家社区建设出台的政策法规,从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到对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社区群众们都仔细的阅读上边的文章,还与队员们聊天,整个社区沉浸在一份融洽的氛围中。老师和队员们热情洋溢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同时,当地的村民们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络绎不绝的来到咨询台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咨询。下午6点左右,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的法律宣传服务结束了。很多社区居民都依依不舍,非要队员们到家吃个便饭再走。社区干部戚
大妈动情地说:“娃们搞的这些活动真的很好,虽然现在电视上有很多法制宣传类节目,但是总感觉离我们太远,大学生送法进社区,很朴实,也很实在,这是我们接触和了解法律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希望你们将这种公益性的普法活动多搞一些,多来几次,这样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美好新家园。” 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实践心得
在这次暑期社区服务的活动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苦与乐,收获也是非常大的。纵观前后,我总结成以下这几点:
第一、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要想发现自己,展现自我,必然要一个舞台,必然要和人合作。任何一个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同学朋友的帮忙。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相互团结,互相合作,才能成功地开展了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鲜、贴近生活得活动,并且把活动搞的有声有色。正所谓“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第二、了解了社会,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得道理。明白在工作中和同学,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尤其是老人们,他们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有着丰富得人生阅历,和他们得交谈中可以学到很多得东西。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和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结合实践。在活动中,有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与居民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采访到的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也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就这样结束了,它已成为我人生里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2012 年7月20日,南阳师院社区志愿服务队一行10人在指导老师李玉恒的带领下,走进卧龙区彭营、唐湾一带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向当地居民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意识,营造和谐社区氛围。送法进社区 营造法制好氛围
早上8点,队员们顺利到达服务点后,便开始了挂红幅、抬展板、贴图片。根据活动的内容队员们分编为信息采集小组、传单发放小组、调查问卷小组、前台咨询小组以及案件记录小组五个小组,各小组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在不同岗位上肩负起不同的责任。活动按预期的目的顺利开展,社区居民积极响应,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很多群众过来咨询且对队员们的咨询服务给予很高的评价。居民王大妈带着忧郁的表情给队员们讲述了自己的“难事”,她讲到老伴的哥哥一辈子没有婚娶,留有三间房屋,晚年主要由她们家和三弟照顾,但三弟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他就立下遗嘱说要把他的三间房留给他们两间,老伴哥哥去世后,三弟却非要跟他们平分,让队员们帮着解决一下这房产纠纷。队员们都觉得这是一件棘手的案件,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可是仍然不能够帮助王大妈彻底解决“心头病”。于是案件记录小组就把这个案例作了较为详细的备案,准备带回学校请教老师来进行分析处理,以便做好信息的反馈,给王大妈一个满意的答复。传单传真情 调研建设新社区
宣传单发放小组和调查问卷小组同学带着几百份宣传材料和问卷在附近对群众进行分发和调查,也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从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到对国家社区建设出台的政策法规,从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到对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社区群众们都仔细的阅读上边的文章,还与队员们聊天,整个社区沉浸在一份融洽的氛围中。老师和队员们热情洋溢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同时,当地的村民们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络绎不绝的来到咨询台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现场咨询。下午6点左右,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的法律宣传服务结束了。很多社区居民都依依不舍,非要队员们到家吃个便饭再走。社区干部戚大妈动情地说:“娃们搞的这些活动真的很好,虽然现在电视上有很多法制宣传类节目,但是总感觉离我们太远,大学生送法进社区,很朴实,也很实在,这是我们接触和了解法律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希望你们将这种公益性的普法活动多搞一些,多来几次,这样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美好新
家园。” 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阳师院“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始终以“奉献青春智慧,共建和谐社区”为宗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社区,送法下乡,了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法律需求,为队员们今后把握学习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升华自己,体现“卧龙学子”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青春风采。
第四篇: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花园镇,县开发区,县直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鄂文明〔2009〕4号)和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孝文明委发
[2010]2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努力为实现全县“211”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活动意义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志愿服务活动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能够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各地、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推进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坚持社会化运行模式,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组织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凡生活在本县境内机关干部、社区市民、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能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均可报名参加孝昌县志愿服务队伍。
四、机构设置
在全县各机关、社区、学校招募注册志愿者,成立孝昌县志愿者联合会,设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统一决策全县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大事务。联合会下设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三个志愿服务大队,由大队长和政委负责。机关干部志愿服务大队按行政单位设分队,按二级单位设志愿服务队;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大队按社区设分队,按居民小组设志愿服务队;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大队按学校设分队,按班级设志愿服务队,服务分队和服务队分别由分队长(队长)、指导员负责,所有人选由志愿服务大队提名、志愿服务联合会决定。机关干部志愿服务大队由团县委牵头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800人,各机关干部职工参与面不低于20%,单位在职干部、内退干部各占50%,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大队由花园镇、开发区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1000人,由各社区居民组成,每户不少于1人,按社区明确一名负责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大队由县教育局牵头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1200人,由城区各中小学生组成,其中小学生300人、初中生500人、高中生400人,按学校各明确一名负责人。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8月1日—8月15日)。以县文明委文件制发《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在县电视台、网站公布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意义、条件、方法、步骤及要求,召开主要职能部门协调会,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各单位要根据《通知》要求,层层宣传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志愿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
2、登记上报(8月16日至8月31日)。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按要求填写《孝昌
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申请表》和《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汇总表》(附后)。各牵头单位按规定的人数,在8月31日以前,分类层层汇总,自留档案资料,用A4纸张打印和电子文档各一份上报到县文明办。县文明办邮箱:hjy366@163.com;电话:0712—4775340。
3、规范注册(9月1日—9月10日)。根据有关规定,由县文明办向县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或备案志愿者组织。全县志愿服务组织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经常性招募和应急性招募,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把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引导志愿者长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4、成立仪式(9月20日)。由志愿服务组织公开向社会募捐,为志愿服务组织制作队旗,为志愿服务者统一颁发队徽、队帽,届时邀请县领导出席,在花园广场举行孝昌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为志愿服务组织授旗,为志愿服务者颁发队徽、队帽,并围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组织一次集体志愿服务活动。
5、开展活动(10月1日以后)。今年及以后,将组织志愿服务者在文明县城创建、结对帮扶、扶贫开发、社区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绿色文明工程等领域开展义务服务活动。一是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向社会传播文明理念、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文明、树新风。
二是组织开展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者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大力推动义务植树、绿化美化、整治污染等行动,引导人们逐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是组织开展“净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者到各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维护社区环境卫生,清除大街小巷垃圾,乱贴乱画等脏乱差现象,保护花草树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努力创造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和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
四是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在城区灯控口、十字路口,通过吹哨、挥旗、拉绳等形式协助交警进行值勤,制止各类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并适时组织交通法规、文明行车、文明出行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组织开展扶危济困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孝文化传统美德,以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残儿童、下岗职工、特困家庭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提供生活救助、精神慰藉和照顾服务,力所能及为群众排忧解难。
六是组织开展行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民政、公安、环保、劳动、文化、科技、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各行业志愿者,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行业志愿服务活动。
七是组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整合社会资源,立足于服务“三农”,将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开展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法律咨询援助、提供农业技术和医疗卫生服务,帮助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八是组织开展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县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中,动员志愿服务者参加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九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六、工作要求
1、重视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全县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文明委领导下,成立由县文明办牵头,县教育、民政、司法、文化、卫生、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全县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领导小组下设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志愿服务日常工作。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文明办要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适时召开联席会议,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者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2、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要切实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
3、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基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采取适当方式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基金会和公民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全县成立湖北省孝昌县志愿服务基金
会,机构设在县文明办。
4、加强培训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全县各行业及专业组织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要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使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专业化、常态化。
附:
1、《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申请表》
2、《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汇总表》
第五篇: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花园镇,县开发区,县直各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根据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鄂文明〔2009〕4号)和市文明委《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孝文明委发[2010]2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努力为实现全县“211”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活动意义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能够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志愿服务活动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能够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各地、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推进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坚持社会化运行模式,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组织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凡生活在本县境内机关干部、社区市民、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能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均可报名参加孝昌县志愿服务队伍。
四、机构设置
在全县各机关、社区、学校招募注册志愿者,成立孝昌县志愿者联合会,设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统一决策全县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大事务。联合会下设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三个志愿服务大队,由大队长和政委负责。机关干部志愿服务大队按行政单位设分队,按二级单位设志愿服务队;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大队按社区设分队,按居民小组设志愿服务队;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大队按学校设分队,按班级设志愿服务队,服务分队和服务队分别由分队长(队长)、指导员负责,所有人选由志愿服务大队提名、志愿服务联合会决定。机关干部志愿服务大队由团县委牵头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800人,各机关干部职工参与面不低于20%,单位在职干部、内退干部各占50%,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负责;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大队由花园镇、开发区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1000人,由各社区居民组成,每户不少于1人,按社区明确一名负责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大队由县教育局牵头负责,招募登记志愿者不低于1200人,由城区各中小学生组成,其中小学生300人、初中生500人、高中生400人,按学校各明确一名负责人。
五、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8月1日—8月15日)。以县文明委文件制发《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在县电视台、网站公布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意义、条件、方法、步骤及要求,召开主要职能部门协调会,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各单位要根据《通知》要求,层层宣传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志愿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
2、登记上报(8月16日至8月31日)。各单位在接到《通知》后,按要求填写《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申请表》和《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汇总表》(附后)。各牵头单位按规定的人数,在8月31日以前,分类层层汇总,自留档案资料,用A4纸张打印和电子文档各一份上报到县文明办。县文明办邮箱:hjy366@163.com;电话:0712—4775340。
3、规范注册(9月1日—9月10日)。根据有关规定,由县文明办向县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或备案志愿者组织。全县志愿服务组织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经常性招募和应急性招募,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把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引导志愿者长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4、成立仪式(9月20日)。由志愿服务组织公开向社会募捐,为志愿服务组织制作队旗,为志愿服务者统一颁发队徽、队帽,届时邀请县领导出席,在花园广场举行孝昌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大会,为志愿服务组织授旗,为志愿服务者颁发队徽、队帽,并围绕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组织一次集体志愿服务活动。
5、开展活动(10月1日以后)。今年及以后,将组织志愿服务者在文明县城创建、结对帮扶、扶贫开发、社区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绿色文明工程等领域开展义务服务活动。
一是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向社会传播文明理念、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文明、树新风。
二是组织开展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者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大力推动义务植树、绿化美化、整治污染等行动,引导人们逐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是组织开展“净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者到各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维护社区环境卫生,清除大街小巷垃圾,乱贴乱画等脏乱差现象,保护花草树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努力创造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和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
四是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在城区灯控口、十字路口,通过吹哨、挥旗、拉绳等形式协助交警进行值勤,制止各类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并适时组织交通法规、文明行车、文明出行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组织开展扶危济困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孝文化传统美德,以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残儿童、下岗职工、特困家庭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提供生活救助、精神慰藉和照顾服务,力所能及为群众排忧解难。
六是组织开展行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民政、公安、环保、劳动、文化、科技、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各行业志愿者,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行业志愿服务活动。
七是组织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整合社会资源,立足于服务“三农”,将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开展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法律咨询援助、提供农业技术和医疗卫生服务,帮助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八是组织开展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县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中,动员志愿服务者参加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九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六、工作要求
1、重视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推动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全县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文明委领导下,成立由县文明办牵头,县教育、民政、司法、文化、卫生、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全县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领导小组下设志愿服务联合会,负责志愿服务日常工作。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文明办要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联系沟通,适时召开联席会议,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者组织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2、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要切实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
3、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基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采取适当方式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基金会和公民个人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全县成立湖北省孝昌县志愿服务基金会,机构设在县文明办。
4、加强培训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全县各行业及专业组织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要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使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专业化、常态化。
附:
1、《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申请表》
2、《孝昌县志愿服务者注册登记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