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区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
关于我区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
工 作 汇 报
刘松枝
2009年12月4日
尊敬的代理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积极争取有望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工作汇报如下:
根据永定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的审议意见,会议提出,区人民政府要对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对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全面认真地清理。对有望得到落实的政策,工作班子要迅速开展工作,今年要重点解决边远地区津贴、免除中西部地区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解决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补偿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落实。9月21日,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王章钊主持召开了涉及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了争取有望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情况,并制定了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工作方案。一是明确了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指导思想,打好“少数民族牌”和“扶贫开发牌”,争取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和规划项目,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网络,把我区建设成为旅游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示范区;二是明确今明两年解决和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重点项目和内容,即:解决边远地区津贴;免除中西部地区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配套资金;恢复民族贸易县;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边贸、农村集贸市场建设;三是成立了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工作机构。区长陈竞任组长,副区长王章钊、周琼、吴海广、杨湘林任副组长,民族事务局、财政局、人事局、发改局、教育局、水利局、建设局、商务局、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刘松枝任办公室主任。明确了四套工作班子的职责。落实边远地区津贴由人事局牵头,财政局和民族事务局配合;恢复民族贸易县由商务局牵头,供销联社和民族事务局配合;免除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的配套资金由发改局牵头,财政局和扶贫办配合;加强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边贸、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由建设局牵头,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和环保局配合。四是落实了工作经费,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目前,各个工作班子按照区长办公会议的要求,认真地开展工作。一是收集信息。区人事局到市局了解边远地区津贴发放政策;民族事务局正在着手准备恢复民族贸易县的各种资料。二是组织人员,深入周边区、县、市、省调研、摸清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依据,为我区落实民族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区人事局到了周边地区进行调研,了解了情况,找准切入点,准备各种资料,争取边远地区津贴在2010年落实到位。区民族事务局到了吉首市调研,弄清了吉首是如何恢复民族贸易县的,争取2010年落实或增加民族贸易企业。三是搞好各种数据、材料的综合归纳,积极向上级作好汇报,争取国家和省里给予政策支持。四是积极争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今年申报了“永定区六月六民俗文化节保护”、“永定区石堰坪民族建筑的抢救与保护”、“张家界一中民族体育培训基地”和“老院子文化产业园”,现在已经落实三个项目。五是落实了民族贸易企业两家(军声画院、森海服饰)。六是组织周边地区搞好经济协作,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协作区主要指地域相连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九个市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贵州省的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重庆市的黔江区)。为了将少数民族政策落实到位,九个州市和部分区县民委主要负责人准备12月底前往国家民委专题汇报,重点落实少数民族边远山区津贴、生态资源保护资金和民族贸易县等项目,争取在2010年落实。同时,积极争取把武陵山经济协作升格为“国家级试验区”,把武陵山区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示范区,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协作发展探索新路。
代理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单靠一个区县,一个单位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变“独舞”为“合唱”,把能够落实的民族优惠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来,准旗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了各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从2007年开始,准旗每年投入100万以上的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主要用于民族中小学教学设施配套及民族特色教育等需要,今年该项资金已达175万元。到今年,准旗已连续14年安排少数民族教育“三金”(寄宿生生活补助金、大学生奖学金、困难学生救助金)。目前,少数民族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标准为幼儿每人每月40元、寄宿小学、初中和高中生分别为120元、160元和200元;少数民族城镇户籍新入学大学生一次性助学金,专科生1000元、本科生1500元;少数民族城镇低保户大学生助学金,专科生每学年2000元、本科生3000元;少数民族农村户籍大学生助学金,专科生每学年3000元、普通本科生5000元、重点大学本科生7000元;少数民族新入学研究生一次性助学金3000元。根据家庭贫困程度,给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发放200至1000元补助。截止目前,累计给5600多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和幼儿发放了寄宿生生活补助,430多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了奖学金,840多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发放了救助金。通过“三金”的发放和设立的民族教育专项补助金,使少数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准旗还落实了六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一是凡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城镇无业和农村少数民族群众,在全旗统一发放生活补助金基础上,每年增补400元生活补助金。截止目前,累计受益6000人(次)。二是凡准旗户籍的少数民族城乡低保户,在全旗统一发放农牧民群众取暖补助费基础上,每年增补200元取暖费。截止目前,累计受益3600 户。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矿区移民搬迁和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对进行危旧房新建改造的少数民族贫困户给予补贴。截止目前,累计补贴资金416万元,新建改造危旧房470栋。四是为减轻到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少数民族农牧民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金的压力,给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新增到龄少数民族农牧民每人补贴500元。截止目前,累计给4150名到龄少数民族农牧民补贴资金197万元。五是有计划的对少民族群众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对培训计划范围内经培训合格、领取证书者,在享受全旗农村人口职业技术培训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另根据培训内容获得技术等级高低分别给予200元至1000元的补贴。近四年来,准旗先后有2000名少数民族农牧民参加了机动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等十几项技术培训。六是扶持少数民族创办企业,协调有关单位帮助他们贷款,并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
玉屏、松桃撤县设市应该缓行
——建议争取设立“民族自治市”
张不通
再过两个多月,2010年就要结束了,目前,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抓紧编制各种“十二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听说,铜仁地区的城市发展体系规划已基本形成,主要是建设“一中心”、“三市”、“五县城”、“36个重点集镇”的城镇规划体系。
该规划中的“三市”建设,即到2020年前,力争玉屏、思南、松桃三县撤县设市,听起来目标很明确、很振奋人心。但是,本人有一点不同意见,认为玉屏、松桃两县的条件与思南不同,撤县设市是弊大于利、失不偿得,不宜在此时取长就短、付诸实施。
要说清这个问题,这就要弄清县和市的区别是什么?为啥要撤县设市?
一般来说,县和市的区别主要在于体制不同:一是在工作重心上,市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二是在配套政策上,各级政府对市的城建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方面扶持较多。三是在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上,市政府介入较多,因而基本上是县级水平;县主要由驻地镇政府管理,因而基本上是镇级水平。四是在机构设置上,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较强,而县在农业方面强。五是在行政管理上,县由地级市(或其他地级行政机关)管理,县级市由省直接管辖(或委托地级行政机关代管)。六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上,市的吸引力比县大得多。在拨款方面,(财政省直管县前)县级市有直接权力,而一般县则没有。
通过以上体制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县级市),是在县的城市化发展到一个相对较高的阶段的产物,如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建设、财政收入等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与其他县相比,在区域发展中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获得的政策支持更多,在对外招商引资上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中国的传统概念中,“县”往往是农业经济繁荣的代表,而“市”则意味着工业经济的崛起。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市是老大,县只能是老二;县是创业版,市就是升级版。
基于此,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地改市、县改市活动;基于此,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纷纷把县改市看作是一个地方城市经济腾飞的起跳板,必欲得之而后快。也正是基于此,各地纷纷把撤县改市当作一个标志性的指标、一种追求和努力方向,用来号召人心、施政理政。
既然有这么大的好处,在目前国家对于撤县设市工作已经放开口子的情况下,我们铜仁地区的相关单位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玉屏、思南、松桃三县撤县设市的设想,计划在全国目前369个县级市的数目外再增加几个县级市,也就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是,我对玉屏、松桃却有不同意见,认为两县撤县设市的条件不成熟,这倒不是说思南在各方面都比两县强。从产业结构看,玉屏因交通优势而兴、松桃以矿产资源而旺,工业经济远胜思南许多倍;从城市建设看,松桃的县城发展面貌有目共睹,已经是全省先进,而思南、玉屏目前的县城面貌老百姓满意度还不高;从经济实力看,松桃、思南都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玉屏的人均财政收入是思南的数十倍„„ 同时,还有一样条件是思南所不具备的,这就是两县的民族自治县的身份,分别是全国11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而且,松桃是全国仅有的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玉屏是全国仅有的4个侗族自治县之一。但思南不是,思南只是全国1643个普普通通的县之一。
这一点,正是我认为玉屏、松桃目前不宜撤县设市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理由:
一是从文化旗帜上看,撤县设市势必要放倒高举多年的民族文化旗帜。通过多年的培育与打造,玉屏、松桃两县以“民族自治县”为主要标识的地域文化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撤县设市,其“民族文化”就放弃了最响亮的一块黄金品牌。即使通过努力,再去扛回来一个“中国苗族文化之乡”、“中国侗族文化之乡”的标牌,在其他地方“民族自治县”招牌的映衬下,其含金量必然大打折扣。
上个月10日,民政部批复同意蒙自县撤县设市,虽然也是民族自治地区,但蒙自县名中没有民族自治县这一称谓,而且作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撤县设市丝毫不影响其民族文化号召力。同样的道理,目前已经进入申报撤县设市程序的兴仁县,县名中也没有民族自治县这一称谓,且作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部分,撤县设市也不会影响该县的民族文化品牌。二是从政策支持上看,中央和省对民族自治县的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要大于县级市。在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越来越重视,在财政省直管县政策已经开始实施的情况下,如果撤县设市,势必会得大于失,要放弃许多长期性的民族政策优惠、扶持项目资金,这既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这样一个阶段性扶持政策所不能比的,也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所得到的资金优惠远不能比的。
有的人会说,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撤县设市后可以要求比照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政策待遇。但从全国特别是铜仁地区的经历来看,这个愿望是会落空的。
三是从对外招商引资看,市与县相比,效果不会强多少。因为深处祖国大西南内陆山区,可以利用的优势不多,贵州特别是铜仁地区发展十分困难,近些年的经济社会变化,如电站、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还包括中小学建设、干部职工工资发放等等,主要是靠中央西部大开发等惠民政策的支持。如果说地方发挥主观作用,积极招商引资所带来的成果,玉屏主要是靠连接中部和西部的省际铁路、公路交通节点,松桃主要是靠丰富的锰矿等矿产资源,铜仁主要是靠地区行署驻地优势。特别是在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方面,玉屏县比起铜仁市要强得多,基本上靠的是招商引进来的企业。这说明,在西南山区县级层面的招商引资上,人家看中的是政府服务意识、交通区位优势、物产资源条件,对于名称是“市”或是“县”并不会在意多少。否则,铜仁成“市”多少年了,又是行署所在地,怎么在这方面反而不如玉屏县呢?
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问题的核心不是在换不换名,不管是叫“市”还是叫“县”,关键是政府用怎样的办法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给老百姓腰包里涨点钱,让群众有个安居乐业的好环境。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图
至于玉屏、松桃到底可不可以撤县设市,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的,只是需要向国家积极争取,要求在条件成熟时修改法律,制定出相关政策,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市”。既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为啥除此之外,仍然还设有盟、旗、自治旗、苏木等民族地方政权机关呢?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去争取修改、完善法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市”,以此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呢?
如果这样,以上玉屏、松桃撤县设市的种种不利因素将会一一化解。如果有这样一天,玉屏、松桃撤县设市也就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瓜熟蒂落了。
第二篇:甘肃省少数民族政策法规落实情况[范文模版]
全省民族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2010年7月至10月,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委统战部具体40个省直部门和26所高校、科研院所、各国有企业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情况进行了督查和抽查。
一、全省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法规的主要情况
从督查情况来看,2005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从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
1.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一是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各市州党委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中心组每年都安排民族政策理论专题学习,党委常委会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过问民族工作,带头做民族工作。2010年,甘南州委常委会研究民族工作6次以上。临夏州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民族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制。各市州都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民族工作,协调处理民族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民族工作格局。白银市在市、县(区)和国有大型企业都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在社区成立民族宗教界人士联谊小组。三是加强基层民族工作。临夏州在全州124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宗教工作管理小组,并确定1名专职信息员。天水市建立健全从重点单位到乡镇、街道的民族工作信息反馈网络体系。
2.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自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我省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实现了“两个高于”的目标。2009年,民族自治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同比增长40%左右;大口径财政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临夏州2010年GDP同比增长11%。甘南州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2010年GDP同比增长13%。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市州各部门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项目安排上优先甘南州所辖七县一市全部通三级以上油路,开工建设拉卜楞机场,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等。天
协调,从12个省直部门抽调13名厅级干部、21名处级干部,组成5个督查组和2个抽查组,对全省14个市州、个乡(镇、街道办)成立民族宗教工作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干部,各行政村都成立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组长,考虑,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临夏州所有县、市和乡镇都通等级公路,建设了东乡南阳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
水市近年来为张家川县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等项目11个,投入资金3.45亿元。省发改委仅2009年为民族地区安排项目460多个、资金约35亿元。省财政厅近4年来为民族地区补助资金达372亿元。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临夏州加大对皮毛加工、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等产业的扶持力度,建成50多户骨干生产企业。甘南州仅2010年为8户重点民族企业落实财政贴息贷款1200万元。金昌市近年来筹措资金70多万元,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舍饲养殖、农产品加工、蔬菜种植等项目。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省21个民族县(市)全部实现“两基”目标。民族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达到80.5%。建成县级以上医院47所、乡镇卫生院286所、乡镇文化站167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定西市近年来新建、扩建、搬迁民族学校15所,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白银市8所民族学校都已建成市级标准化学校,并为民族乡、村新建了2所卫生院和4处医疗卫生点。
3.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各市州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抓手,通过理论宣讲、知识竞赛、辅导讲座、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教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临夏州委制定《关于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的意见》,把州、县创建办设为常设机构。张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市的意见》,提出要把张掖市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市”。甘南州、武威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与藏传佛教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兰州市近两年依法查处“清真食品不清真”事件100多起,依法取缔不符合有关规定的43家商户的清真食品经营权。白银、金昌两市妥善处理南京雨润公司白银分厂生产“清真鸡肉火腿肠”使用非清真原料、金昌某食品公司非法冒用清真食品商标引发的矛盾。临夏、酒泉、嘉峪关等市州坚持每年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全面检查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和问题。三是集中为少数民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临夏州每年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开展“3211”结对帮扶活动,32个州直单位送资金、送物资、送技术、送信息,干部职工“1对1”帮扶贫困家庭,解决了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酒泉市从2004年开始,对民族乡进行项目帮扶,累计帮扶资金7576万元。庆阳市连续4年为民族乡、村落实帮扶项目近40个、资金1300多万元。
4.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各市州党委坚持在少数民族干部录用上给予照顾,教育培养上平等相待,选拔使用上平等优先,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相对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素质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目前,全省有少数民族干部5.3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7.8%;民族自治地方少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工作。临夏州每年选派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的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一半以上。陇南市近3年来共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321人(次)。三是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各市州党委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普遍建立了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库。
5.民族工作部门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民族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各市州民族工作部门结合“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增强了各级民族工作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平凉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及宗教团体领导班子和数民族干部3.2万人,占民族地区干部总数的45.5%;在40个省直单位领导班子中配备了60多名少数民族干部。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市、县(区)民族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临夏、甘南、天水、平凉、酒泉等市州分设民族工作部门,增设科室,增加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三是工作条件逐步改善。省上设立了民族工作补助经费。在国家民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省民委为临夏、甘南两州和21个民族县的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规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市州在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民族政策法规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些是长期难以解决的老问题,有些是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有些是需要在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的问题,也有些是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解决的实际问题。
主要有:
1.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方面。有的地方党委对民族工作在党的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认为民族工作就是统战、民族工作部门的事,把民族工作当作“软任务”,存在对民族工作过问不够、关心支持不够、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个别地方在县级机构改革中合并了民族工作部门。
2.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底子薄、结构不合理,贫困面大,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多,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且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发展还不够平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截至2009年底,临夏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中排在末位。甘南州财政自给率仅为5%,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于全省10年、全国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倒数第2位。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5.9%,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3.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4%,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3.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较少、比例较低、来源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培养教育方式陈旧、办法不多,少数民族干部外出挂职交流锻炼的机会还不多。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偏少,有的民族乡党政班子中甚至未按规定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4.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落实方面。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部分优惠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还未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比如,国家、省上安排给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资金没有完全免除;对民族自治地方资源补偿的一些政策没有完全兑现;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贷款实行优惠利息补贴政策,并适当放宽补贴种类和享受企业范围的政策还未完全落实等。
5.清真食品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确、执行标准不统一、清真食品认证不规范等问题。对清真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监管不到位,“清真食品不清真”现象有增多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工作部门配备了公务用车。兰州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中,对民族工作部门的人员编制、6.城市民族工作方面。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散居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部分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法制观念此外,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党的民族政策学习贯彻不够,还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歧视少数民族群众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一是协助民族地区做好与国家和省上“十二五”规划政策、项目的对接工作,编制我省民族地区“十二五”专项规划。二是继续落实好中央、省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定期召开民族政策落实情况座谈会,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加大对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帮扶力度。三是制定出台支持临夏州和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意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四是加大对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2.抓好“两个共同示范区”示范点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关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示范点的意见》,从项目、财政、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协调各有关方面支持“示范点”抓好基础设施、生态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项目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群众文化丰富、民族关系融洽的“示范点”,然后逐步向全省推广,努力把我省建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
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一是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宣传教育活动,发现建设一批“甘肃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为载体,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健全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保持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三是积极探索服务、管理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办法措施,完善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4.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的培养工作。一是支持民族地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二是制定《2011-2015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规划》,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力度,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把政治素质强、群众威望高、工作实绩好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三是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增加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沿海发达地区挂职数量;积极推进省直部门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交流,每年选调20名少数民族干部到省直经济工作部门挂职1年,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四是认真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入口难”问题,在公务员招录工作中,实行少数民族考生单独划线、定额录用,努力扩大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5.加强和规范清真食品管理。一是全面贯彻执行《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研究制定清真食品管理的具
淡薄、不服从管理等现象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协作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综合治理措施还不到位。
体意见和措施。二是建立健全清真食品监管机制,明确执法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基层清真食品执法机构建设,加大检查力度,由民族工作部门牵头,卫生、商务、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参加,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清真食品安全。
6.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一是把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体系,定期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民族领域和谐稳定。二是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好民委委员会制度,建立民委委员单位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族工作,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要有分管民族工作的领导和专兼职干部,村、社区、厂矿企业要建立基层民族事务工作小组。三是分级分层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协调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2012年,是政策落实年,我局积极做好税收政策宣传,将税收政策的优惠内容主动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进行宣传。
对重点税源户实行一对一跟踪辅导,深入企业讲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纳税人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该分局创新服务方式,改变坐等纳税人申请的方式,将税收优惠宣传点前移,切实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免税管理。
近年来,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认真执行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税收政策调研,主动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努力发挥税收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近年我们积极落实国家新近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税源做大做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环境。牢固树立“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理念,进一步拓展办税服务厅服务功能,改善纳税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缩短办税服务时间,推行新型的办税服务方式,利用“12366”纳税热线等为纳税人搭建起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加快创新税收管理模式的步伐。我们进一步强化了货物和劳务税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增值税转型政策,认真开展固定资产进项抵扣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加强了烟、酒产品消费税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重点税源企业集中评估暨复审复核、成品油产销疑点企业及固定资产购置扣税企业专项评估等集中活动。强化所得税分类管理。对重点行业实行层级管理,对一般企业实行网络监控,对核定征收企业实行阳光评税,切实提高了管理效能。一是坚持开展“四上门”服务纳税人活动——开展了解情况上门、听取意见上门、宣传税法上门、落实政策上门的服务活动,做到实实在在地贴近纳税人服务,扎扎实实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受到广大纳税人的欢迎。二是坚持政务公开,全面推行“阳光办税”,杜绝了人情税,既促进了公平纳税,也有利于税收政策的落实和纳税人对税务干部的监督。三是认真受理并及时处理有关纳税申报的投诉,分局设立了专门电话,24小时不间断受理投诉工作,并为纳税人提供举报和纳税咨询服务。
第四篇: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开幕词
文章标题: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开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今天,应邀莅临大会指导的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六个县区区民族宗教办主任等领导。在此,我谨代表大会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和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这次会议是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我区民族工作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区少数民族工作在新世纪新时期迈出了新的步伐,它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少数民族发展史上写下崭新的一页。
出席这次代表会议的有来自6个县区区的少数民族共40人,代表着全区33个少数民族和3万名少数民族。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筹备工作报告;二是讨论通过**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章程(草案);三是选举产生**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第一届委员会;四是审议通过会议决议。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我们这次大会是在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召开的,全区少数民族对我们寄予了热情和厚望,[找文章到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统战、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一定能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团结、民主、胜利的大会。让我们共同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为**少数民族联谊会灿烂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和朋友们、同志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意
《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开幕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开幕词。
第五篇: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报告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的报告
省政府办公厅:
根据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要求,我区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纳入全区“十二五”规划。要已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制定林区“十二五”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二、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文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计划尽快制定出台《神农架林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大力推进林区民族文化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参照省政府做法,设立林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拟对区内民族歌舞团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的民族
1和地方特色节目研发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并视财力状况予以逐年增加。
三、大力实施民族文化抢救保护工程。抢抓国家民委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机遇,积极推进下谷坪土家族乡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积极利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导抢救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黑暗传》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下谷堂戏》、《下谷皮影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切实加快林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步伐。根据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的实际情况,认真抓好“下谷堂戏”、“鼓儿车”、“皮影戏”等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搜集、整理;培育民族歌手,打造精品民歌,深入开展林区“知区情、唱民歌”活动,努力把下谷综合文化站建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把下谷土家文艺演出队推向林区旅游市场;努力在林区民族歌舞团推出一台民族风情歌舞;努力搜集、整理一些反映神农架民族题材的小说、故事等,并通过专家学者的再创作、再加工,在区内外刊物发表,努力使民族文化精品成为林区旅游的宣传窗口,掀起林区民族文化旅游的热潮。
五、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人才培养。认真搞好优秀民间艺人普查工作,积极争取和落实民间文化骨干人才政策,尽力帮助解决文化人才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加
强与林区文联、文化界学者以及民间故事老人的联系、交流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推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形成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合力。
六、积极争取筹建林区民族文化标志性工程。抢抓省政府与国家民委签署部省合作协议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机遇,创造条件,在下谷坪土家族乡筹建土家民俗风情园等,打造体现林区民族文化的实物载体。
特此报告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