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和许可制度。
易制毒化学品分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分类和品种,由本条例附表列示。
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管理调整的,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海关部署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在本行政区域内调整分类或者增加本条例规定以外的品种的,应当向国务院公安部门提出,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海关部署、价格主管部门、铁路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全国的易制毒化学品有关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易制毒化学品有关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条 易制毒化学品的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应当标明产品的名称(含学名和通用名)、化学分子式和成分。
第五条 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除应当遵守本条例的规定外,属于药品和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遵守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对药品和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规定。
禁止走私或者非法生产、经营、转让、运输易制毒化学品。
禁止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但是,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制物剂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除外。
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易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单位内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第六条
国家鼓励向公安机关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对举报属实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经营管理
第七条 申请生产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行政部门审批,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生产:
(一)属依法登记的化工产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生产企业;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设备、仓储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设施;
(三)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企业法宝代表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安全生产和易制毒化学品的有关知识,无毒品犯罪记录;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还应当在仓储场所等重点区域设置电视监控设施以及与公安机关联网的报警装置。
第八条 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申请生产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前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生产许可证,或者在企业已取得的有关生产许可证件上标注;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和专家评审。
第九条 申请经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经营:
(一)属依法登记的化工产品经营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经营场所,需要储存、保管易制毒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仓储设施;
(三)有易制毒化学品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健全的销售网络;
(四)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销售、管理人员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的有关知识,无毒犯罪记录;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申请经营第一类的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由经营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前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经营许可证,或者在企业已取得的有关生产许可证件上标注;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第十一条 取得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许可或者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履行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设备案手续的生产企业,可以经销自生产的易制毒化学品。但是,在厂外设立销售网点经销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经营许可。第一类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单方制剂,由麻醉药品定点经营企业经销,且不得零售。
第十二条
取得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应当凭生产、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未经变更登记,不得进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吊销决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被吊销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者企业注销登记。
第十三条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自生产之日起30日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经营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就当自经营之日起30日内,将经营的品种、数量、主要流向等情况,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经营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自经营之日起30日内,将经营的品种、数量、主要流向等情况,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前两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收到备案材料的当日发给备案证明。
第三章 购买管理
第十四条 申请购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提交下列证件,经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取得购买许可证:
(一)经营企业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和合法使用需要证明;
(二)其他组织提交登记证书(成立批准文件)和合法使用需要证明。第十五条
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申请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
前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和证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购买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 核查。
第十六条 持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买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无须申请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个人不得购买第一类、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
第十七条 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购买前将所需要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个人自用购买少量高猛酸钾的,无需备案。
第十八条 经营单位销售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当查验购买许可证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对委托代购的,还应当查验购买人持有委托文书。
经营单位在查验无误、留存上述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后,方可出售第一类易制 毒化学品;发现可疑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九条
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易制毒化学品销售台帐,如实记录销售的品种、数量、日期、购买方等情况。销售台帐和证明材料复印件应当保存2年备查。
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应当自销售之日起5日内报当地公安机关备案;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使用台帐、并保存2年备查。
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应当销售之日起30日内报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第四章 运输管理
第二十条
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直辖市为跨市界)或者在国务院公安部 门确定的禁毒形势严峻的重点地区跨县级行政区域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运出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运输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由运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经审批取得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后,方可运输。
运输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运输前向运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应当于收到备案材料的当日发给备案证明。第二十一条
申请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应当提交易制毒化学品的购销合同,货主是企业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货主是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登记证书(成立批准文件);货主是个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经办人还应当提交本人身份证明。
公安机关应当收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之日起10日内,收到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之日起3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对符合规定的,发给运输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审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申请材料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第二十二条
对许可运输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一次有效的运输许可证。
对许可运输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发给3个月有效的运输许可证;6个月内运输安全状况良好的,发给12个月有效的运输许可证。
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应当载明拟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运入地、货主及收货人、承运人情况以及运输许可证种类。
第二十三条
运输供教学、科研使用的100克以下的麻黄素样品和供医疗机构制剂配方使用的小包装麻黄素以及医疗机构或者麻醉药品经营购买麻黄素片剂6万片以下、注射剂1.5万支以下,货主或者承运人持有依法取得的购买许可证明或者麻醉药品调拨单的,无须申请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
第二十四条
接受货主委托运输的,承运人应当查验货主提供的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并查验所运货物与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等情况是否相符;不相符的,不得承运。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运输人员应当自启运起全程携带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 明。公安机关应当在易制毒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进行核查。
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货物运输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因治疗疾病需要,患者、患者近亲属或者患者委托的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和本人身份证明,可以随身携带第一类中的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制剂,但是不得超过医用单张处方的最大剂量。
医用单张处方最大剂量,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公布。
第五章 进口、出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申请进口或者出口易制毒化学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经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取得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进口、出口活动:
(一)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合格证书)复印件;
(二)营业执照副本;
(三)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许可证或者说备案证明;
(四)进口或者出口合同(协议)副本;
(五)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申请易制毒化学品出口许可的还应当提交进口方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合法易制毒化学品合法的证明或者进口方合法使用的保证文件。
第二十七条
受理易制毒化学品进口、出口申请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实地核查。对符合规定,发给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对进口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有关的商务主管部门在作出许可决定前,应当征得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八条 麻黄素等属于重点监控物品范围的易制毒化学品,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定的企业进口、出口。
第二十九条 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实行国际核查制度。易制毒化学品国际核查目录及核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合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公布。
国际核查所用时间不计算在许可期限之内。对向毒品制造、贩运情形严重的国家或者地区出口易制毒化学品以及本条例规定品种以外的化学品的,可以在国际核查措施以外实施其他管制措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合同国务院公安部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规定、公布。
第三十条 进口、出口或者过境、转让、通运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并提交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
易制毒化学品在境外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之间进出的,适用前款规定。
易制毒化学品在境内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之间进出的,或者在上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之间进出的,无须申请易 制毒化学品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
进口第一类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还应当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
第三十一条 进出境人员随身携带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和高锰酸钾,应当以自用且数量合理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进出境人员不得随身携带前款规定以外的易制毒化学品。
第六章 监督制度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卫生和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铁路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海关,应当依照本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价格以及进口、出口的监督核查;对非法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或者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前款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易制毒化学品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查看现场、查阅和复制有关资料、记录有关情况、扣押相关的证据材料和违法物品;必要时,可以临时查封有关场所。
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物品,不得拒绝或者隐匿。
第三十三条
对依法收缴、查获的易制毒化学品,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海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区别易制毒化学品的不同情况进行保管、回收,或者依照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由有资质的单位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销毁。其中,对收缴、查获的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一律销毁。
易制毒化学品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无力提供保管、回收或者销毁费用的,保管、回收或者销毁的费用在回收所得中开支,或者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禁毒经费中列支。
第三十四条 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的,发案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同时报告当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卫生主管部门。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查处,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级上报配合公安机关的查处。
第三十五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易制毒化学品许可以及依法吊销许可的情况通报有关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生产、经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依法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情况通报有关公安机关和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许可或者备案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本单位上年度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情况;有条件的 生产、经营、运输或者进口、出口单位,可以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计算机联网,及时通报有关经营情况。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和管部门应当加强协调合作,建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情况、监督核查情况以及案件处理情况的通报、交流机制。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许可证,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公安机关没收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用于非法生产易制毒化学品的原料以及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的设备、工具,处非法生产、经营、购买或者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货值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的20倍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3年内,停止受理其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许可申请。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海关没收走私的易制毒化学品;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并依照海关法律、行政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给予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
(一)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
(二)将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的;
(三)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生产、经营、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
(四)生产、经营、购买单位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交易情况、不按规定保存交易记录或者不如实、不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销售情况的;
(五)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后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除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以及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外,使用现金或者说使用说明书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的;
(七)易制毒化学品的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要不求的;
(八)生产、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不如实或者不按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年度生产、经销和库存等情况。
企业的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被依法吊销后,未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者企业注销登记的,依照前款规定,对易制毒化学品予以 没收,并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与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载明的品种、数量、运入地、货主及收货人、承运人等情况不符,运输许可证种类不当,或者运输人员未全程携带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运整改,处5000元以上5万元收下的罚款;有危险物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吊销其运输资质。
个人携带易制毒化学品不符合品种、数量规定的,没收易制毒化学品,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易制毒化学品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有应当许可而不许可、不应当许可而滥许可,不依法受理备案,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许可证,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规定式样并监制。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条例施行前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业务的,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许可。附表:
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
第一类
1.1—苯基—2—丙酮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胡椒醛 4.黄樟素 5.黄樟油 6.异黄樟素
7.N—乙酰邻氨基苯酸 8.邻氨基苯甲酸 9.麦角酸*
10.麦角胺* 11.麦角新碱*
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资*
第二类
1.苯乙酸 2.醋酸酐 3.三氯甲烷 4.乙醚 5.哌啶
第三类
1.甲苯 2.丙酮
3.甲基乙基酮 4.高锰酸钾 5.硫酸 6.盐酸
说明:
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资可能存在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第二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一目的
为合理使用制毒化学品,规范易制度化学品的管理,防止易制度化学品遗失、误用等导致事故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二 范围
本制度使用无锡市泽蓉汽车涂料有限公司易制度化学品管理。三 职责部门
公司采购员负责易制度化学品的采购,保管员负责易制度化学品的入库、发放。
四 内容 采购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由车间负责人填写申请单并报生产科负责人审核后,由主要负责人批准,申请单上必须注明采购的数量、规格型号。采购员凭申请单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易制毒化学品备案证明。选购供应商时采购员必须对不同的生产单位生产资质、化学品规格型号、服务品质等进行考察,考核合格后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供货方式、交货日期、采购的化学品数量、必须提供的化学品的物料技术说明书。供应商送货进厂时必须由采购员、保管员共同验收货物,验收时必须观察包装容器有无安全标签、MSDS、规格、数量、有无破损等进行检查,全部合格后有保管员、采购员、送货人在送货单上签字。供应商供货时必须附送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的资质证书。采购的化学品入库时保管员必须对库房原有的库存量、进库量认真核对登记。
7易制毒化学品时由车间操作人员根据工艺、订单填写领料单,领料单经车间负责人签字、生产部负责人批准后领料。
8保管员凭领料单发料,发料时必须进行登记,登记时注明日期、领料人、发料人、发货数量;发料单后附领料单。
9如未及时使用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及时归还库房保管员保管,如放在车间则必须存放在危险化学品专门贮存柜储存。
10禁止私自将易制毒化学品出借、转卖给其他任何个人或单位,禁止将易制毒化学品带出厂外。保管员应对库存量进行经常性检查,如发现原料丢失、被盗、被抢,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同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卫生主管部门。保管员应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场所、容器进行检查,发现泄漏、变质的应及时处理。
13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储存应符合《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
第三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责任书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责任书
为提高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切实加强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有效防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同时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秩序,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现就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储存企业在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责任事项签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对象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作为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的负责人作为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管理等工作负全面责任。
二、责任目标
(一)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监督机制健全、有效,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合法、规范;
(二)服从并积极配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自觉与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有效防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三、责任内容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责任层级。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的负责人,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确定一名部门经理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作为联络员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企业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企业的登记、备案和办证制度;建立和完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有关信息报送制度。
(三)积极做好核查和信息上报工作。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企业应建立信息员制度,专门负责可疑信息或线索的上报工作。对重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品种,在采购过程中,应当对供应方各类许可证或备案证明、经办人身份以及委托购买情况等进行认真核查,发现可疑情况,应当立即上报当地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查处。发生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或可能存在被用于制毒(制爆)危险或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加强监督检查。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存储、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除日常监督外,每年应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并将情况上报市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日常监督检查和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违法犯罪情况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查处。
(五)主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部门组织的实地核查、专家评审、召开会议等各项管理活动,如实填写统计报表及申请表格等材料,并做到服从管理、按时上报。重点经营企业应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计算机联网,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六)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培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企业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单位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禁毒意识。每年应组织一次以上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学习班。
四、责任追究
(一)违规经营的法律责任
1、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采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的,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采购易制毒化学品的,由公安机关没收非法采购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货值 10倍以上 2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的20倍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罚款;
2、违反规定采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对销售单位处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违规管理的法律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规定采购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
(1)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
(2)将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的;
(3)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采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
(4)使用单位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交易情况、不按规定保存交易记录或者不如实、不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情况的;
(5)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后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6)除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以及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外,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易制爆)学品交易的;
(7)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要求的;
(8)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单位不如实或者不按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采购和库存等情况的。
(三)不依法核查和上报信息的法律责任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企业不依法核查或上报信息的,除依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以及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外,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情况责令改正或限期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可吊销相应的许可证或备案证明。涉嫌包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四)拒不接受监督检查的法律责任
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丁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1、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成立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2、定期对接触易制毒化学品的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3、易制毒化学品须专人、专柜管理、单独建立使用台帐。
4、部门领导无权决定易制毒化学品的挪为他用或调用。
5、一旦发现易制毒化学品遗失或偷盗、或数量、不符时应立即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查询。
6、过期、失效或闲置准备废弃的易制毒化学品一律统一进行集中处理。
7、对人体有害的易制毒化学品、酸碱及有毒气体等的操作,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8、严禁将易制毒化学品私自保存或擅自带出单位。
9、部门和个人不得借入或借出易制毒化学品。
10、部门第一责任人应对专项保管人员是否失职进行监督。
11、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备案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备案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12、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公司后,必须由专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13、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厂外,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14、制定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流程。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已经2005年8月17日国务院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 第一类
1.1-苯基-2-丙酮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 3.胡椒醛 4.黄樟素 5.黄樟油 6.异黄樟素
7.N-乙酰邻氨基苯酸 8.邻氨基苯甲酸 9.麦角酸* 10.麦角胺* 11.麦角新碱* 12.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 第二类 1.苯乙酸 2.醋酸酐 3.三氯甲烷 4.乙醚 5.哌啶 第三类 1.甲苯 2.丙酮
3.甲基乙基酮 4.高锰酸钾 5.硫酸 6.盐酸 说明:
一、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
二、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第五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
易制毒化学品管 理 规 定
1目 的
为了规范公司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公司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各种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3 管理职责
3.1 公司法人代表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授权,审批有关管理制度、规定,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控制绩效负全责;
3.安保中心受法人代表委托,具体组织实施有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各环节控制工作,宣传有关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法规制度;
3.3 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负责对易制毒化学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负责向禁毒大队报告情况和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软件的维护。3.4 仓储管理室负责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贮存环节的管理控制; 3.5 供应部负责易制毒化学品采购、运输环节的管理控制; 3.6 相关使用部门负责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环节的管理控制。4 管理要求
4.1 易制毒化学品的识别
4.1.1生技负责对本公司拟首次采用或接受的化学品,比照易制毒化学品目录进行识别。并负责收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1.2 当化学品经识别判定为易制毒化学品,并确定将用于科研、质检时,科研中心应负责将相关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及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计划报送安保中心。
4.1.3安保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报禁毒大队审批同意后,方可购买,使用。4.2 易制毒化学品申购
4.2.1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部门应在确定使用需求的当时,填写易制毒化学品需求单,详细说明用途,需求量,质量规格等,经生技副总批准,送供应部。
4.2.2 供应部接到易制毒化学品需求单后,根据库存情况、采购单位包装规格等信息,在2个工作日内编制采购申请单,送安保中心核准。
4.2.4 易制毒化学品采购申请单被批准后,供应部易制毒化学品采购经办人应立即联系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资格的单位签订好采购合同后,向安保中心申请易制毒化学品准购证,同时提供相关所需资料。
4.2.5安保中心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在取得经批准的采购申请单和所需资料后,按采购申请单内容报禁毒大队审批后同意后,3个工作日内开出准购证。
4.2.6 易制毒化学品采购经办人应确保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在途安全,一旦出现事故,应即报告安保中心。
4.3 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入库(存放于对应的易制毒化学品专用仓库)
4.3.1 易制毒化学品采购运输到公司后,采购经办人应立即通知仓储管理室、安保中心办理入库验收手续,具体手续如下:
1)易制毒化学品保管员,安保中心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采购经办人共同到仓库现场;
2)现场计量验证(重量、数量),仓库保管员及采购经办人确认实际数量后由保管员出具入库单,安保中心监管人员签名确认,并在易制毒化学品专用台帐上记录入库数量,采购、保管、监管三方负责人分别在台帐上签名确认。
当运输数量和实际收到数量有出入,误差大于0.3%时,按事故处理,具体按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3)易制毒化学品由入库完毕后,经保管员、监管员共同查验符合,分别上 锁。保管员出具入库单给采购经办人。4.4 易制毒化学品领用
4.4.1 生产、科研等部门需要领用易制毒化学品时,应提前一个工作日向安保中心提出申请,经安保中心审核同意,送仓库办理领用手续,办理领用手续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1)保管员、监管员、领用人员三者到达仓库现场; 2)监管员查验领用申请单与发货单内容一致,同意保管员,并与保管员 领用部门作业负责人共同计量交接,领用部门负责人在仓库领料单上签名确认,并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专用台帐上签名负责;
3)领用部门应确保领用的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的安全,为此应做到临放场所安全,在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的目视范围内,使用时作业负责人应在旁监护,作业人员如实记录使用情况,使用结束后,未用完的应立即通知仓库办理退库手续(原则上用一次领一次,如需一次领用超过本次使用量须说明原因经安保中心同意,车间现场做好交接班交接、保管工作。)4.5 易制毒化学品退库
4.5.1 领用部门使用结束后,未用完部分应立即由作业负责人通知仓库退货; 4.5.2 仓库专管员通知监管员、搬运员到仓库办理退库手续。
1)核对退库量是否与领用量与实际使用量的差额一致,如差额大于实际使用量的0.3%,则应按事故报告调查; 2)核对无误后回库;
3)保管员与监管员分别核实回库后的帐实量,并分别在对应台帐上签名记帐。保管员另出具收料单给退料部门。
4.6 易制毒化学品残废料处理
4.6.1 易制毒化学品残废料及用后的包装,按发生多少即时收集多少的原则,由发生部门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在作业结束的当时送危废库入库。
4.6.2 仓储管理室危废库专管员应建立危废出入库台帐,详细登记出入库情况。4.6.3 危废出库必须经安保中心审核同意,办理危废出库手续。4.6.4 残废处理以有处理资质的处理单位接收告终。4.7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其它相关规定
4.7.1安保中心应组织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7.2安保中心应及时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及时完善本公司管理要求,并及时宣贯培训到相关岗位人员。
4.7.3 安保科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及时在网上申报台帐。4.7.4 有关易制毒化学品采购贮存,使用部门均应取得相关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保证能在作业现场取得。
4.7.5 未经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资格的作业人员,不得独立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相关作业,从事易制毒化学品操作的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4.7.6 对发现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作业过程中有任何不合适或不明确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告知安保中心改进。
4.7.7仓储管理室要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专用库房的管理,要落实做好防盗、防破坏和消防安全防范工作,配备好灭火器和防盗设施。
4.7.8仓储保管人员要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性能,懂得应急处理预案,对易制毒化学品要做到合理放置,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储存。
4.7.9采购、储存、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不得非法转让、买卖、走私,不得“现金交易”。
4.8.0设立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的台帐,实行单独建立仓库,严格执行双本帐、双把锁、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人领用的“五双”制度。
4.8.1 易制毒使用部门使用易制毒化学品时,应二人同时操作,做好核对复核工作,保证计量准确无误,并按台帐规定做好登记工作。次月五日前填好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安保科备案。
4.8.2易制毒化学品使用部门应服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各项工作,自觉按要求参加例会,主动按时上报统计数据。5 违规处罚
5.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但未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处相关责任人员200~500元/次罚款。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的,按情节轻重另行调查处理,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5.2 违规处罚由安保中心作出。5.3 附件(易制毒相关制度)
用情况月报表,分别报公司采购科和安保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