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国考申论热点:蓝天保卫战
2019国考申论热点:蓝天保卫战
背景链接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下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我国全面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四成,北京也实现了2017年PM2.5年均浓度低于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权威论述] 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李克强
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李克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习近平
[综合分析]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
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人要满足呼吸、饮水、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须生活在由空气、水和土壤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基本环境要素哪一个出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影响。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那么水清天蓝地干净是保障健康的前提,是本钱的本钱。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种必然。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参考对策] 要按照“四个一”的要求,谋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压实一个政治责任,即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握一个核心目标,即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形成一套策略方法,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严格执法督察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要通过狠抓落实,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紧紧围绕核心目标任务,通过强化环境执法、专项督查等手段,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污染防治责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要在重点地区,选择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问题,一竿子插到底,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克”,以强化督查带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体顺利推进。
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利剑斩污”作用,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生态环境部精心组织,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相关地方要根据统一部署,抽调精兵强将参加,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排头兵”“冲锋队”作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过硬的素质本领夺取蓝天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凝心聚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护航百姓幸福感 [精彩开头示例] 示例1 向大气污染宣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示例2 蓝天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共享资源,大家必须同呼吸、共命运。放眼现实,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减排任务尤为艰巨。不言而喻,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精彩结尾示例] 示例1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既是立下的军令状,也是行动的总动员,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爬坡过坎,务求实效,让人民乐享更多蓝天,让美丽中国早日实现。
示例2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治霾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政府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得绷紧这根弦,每一位公民也需要养成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
原标题:建立长效机制打赢蓝天保卫战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昕 原标题: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攻坚 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打赢蓝天保卫战护航百姓幸福感 来源:南方网 作者:罗建华 原标题:蓝天保卫战打好更要打赢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孙秀艳
第二篇:莆田申论热点:蓝天保卫战
莆田申论热点: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下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我国全面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四成,北京也实现了2017年PM2.5年均浓度低于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权威论述]
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李克强
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李克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习近平
[综合分析]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人要满足呼吸、饮水、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须生活在由空气、水和土壤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基本环境要素哪一个出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影响。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那么水清天蓝地干净是保障健康的前提,是本钱的本钱。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种必然。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参考对策]
要按照“四个一”的要求,谋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压实一个政治责任,即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握一个核心目标,即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形成一套策略方法,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严格执法督察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要通过狠抓落实,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紧紧围绕核心目标任务,通过强化环境执法、专项督查等手段,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污染防治责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要在重点地区,选择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问题,一竿子插到底,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克”,以强化督查带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体顺利推进。
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利剑斩污”作用,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生态环境部精心组织,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相关地方要根据统一部署,抽调精兵强将参加,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排头兵”“冲锋队”作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过硬的素质本领夺取蓝天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凝心聚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护航百姓幸福感
[精彩开头示例] 示例1
向大气污染宣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示例2
蓝天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共享资源,大家必须同呼吸、共命运。放眼现实,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减排任务尤为艰巨。不言而喻,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精彩结尾示例] 示例1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既是立下的军令状,也是行动的总动员,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爬坡过坎,务求实效,让人民乐享更多蓝天,让美丽中国早日实现。
示例2
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治霾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政府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得绷紧这根弦,每一位公民也需要养成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蓝天保卫战。
第三篇:国考申论热点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
2014年以来,中国部分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总是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从今年开始.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面向全国进行招生.如果将反恐专业作为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问题,你又该怎样作答?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频道为广大考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你对反恐专业的看法!
背景材料:
近年来,境内外恐怖势力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为落实中央和公安部领导关于加强反恐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校开展反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公安大学2014年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收80人。公安大学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院校里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公安大学反恐专业的课程将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将包括恐怖组织研究、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情报、风险评估等;而实践方面则包括网络犯罪侦查、针对具体涉恐案件如何指挥、布置战术等。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你怎么看?
在反恐行动中,各国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抵抗和预防,比如说新加坡:人身上预置自保程序;美国:安全部设立应急预案!
中国公安大学新增反恐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培养这种人才有助于发现恐怖主义活动的敌情线索,在恐怖案件的预谋阶段捕捉信息,能更好的打击恐怖分子!
我们都知道恐怖主义对于一个国家以及整个整个民族都是危害极大的,不但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更加严重威胁着整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因此进行反恐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定的信念和义务!
于普通人来讲,反恐是一种预警、反恐更是需要我们身体里生根的一种意识,一种让我们免于灾难的潜意识。它需要科学指导、需要训练,当然,也需要我们避免把它盲目扩大。恐怖,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恐怖,它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害怕。只要我们不断的研发和创建各种反恐组织,团结协作,一定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稳定和世界和平!
第四篇: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蓝天保卫战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蓝天保卫战
【背景链接】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下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我国全面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平均下降四成,北京也实现了2017年PM2.5年均浓度低于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权威论述]
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李克强
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李克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习近平
【综合分析】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人要满足呼吸、饮水、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须生活在由空气、水和土壤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基本环境要素哪一个出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影响。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那么水清天蓝地干净是保障健康的前提,是本钱的本钱。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种必然。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参考对策】
要按照“四个一”的要求,谋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压实一个政治责任,即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握一个核心目标,即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形成一套策略方法,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严格执法督察问责倒逼工作落实。
要通过狠抓落实,推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紧紧围绕核心目标任务,通过强化环境执法、专项督查等手段,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污染防治责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要在重点地区,选择重点领域,针对重点问题,一竿子插到底,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克”,以强化督查带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体顺利推进。
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利剑斩污”作用,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生态环境部精心组织,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相关地方要根据统一部署,抽调精兵强将参加,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排头兵”“冲锋队”作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过硬的素质本领夺取蓝天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2009国考申论热点六
热点现象切入点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
2.意义:
我国的人口有三分之二在农村,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3.对策:
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
2)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文化产品。
3)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探索农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新机制新办法;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4)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
5)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6)落实有关部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