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时间:2019-05-14 02: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第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各位领导,我是“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主持人田杰,现就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摘要

2014年3月27日,我校向丰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申请了题为《“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的课题,并于4月22日在县级立项。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全市中小学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了新的改进,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但是,在农村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仍然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市本着“行政推动,全面推进,科学推广”的行动策略,在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旨在通过推进“学讲方式”应用,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我校从实际出发,对农村小学实行“学讲方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调查和材料分析,深入调查农村小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揭示农村地区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认知特点及教育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中探寻在农村学校教学活动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对策,使农村教学实践也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教学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

2、农村孩子需要的学习方式;

3、农村孩子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

4、农村小学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需要的外部条件;

5、在农村小学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具体措施;

6、“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实施,老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分析,确立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分析调查报告阶段。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第三阶段:实践阶段。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定期总结,每学期都有阶段性成果;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

从确立课题至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相关工作:

1.理论学习。组织多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使全体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规范教学行为,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大转变。我们阅读了一些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文章和书籍,并书写读书笔记。

2.教研引领。加强校本教研,形成教改合力,推动“学讲方式”的实施。教务处根据学科将教师合理分组,开展集体备课、教师沙龙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让“学讲”课堂活起来。

3.赛课推动。从研究学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着手,着力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以常规性的听课、评课、教学检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以“赛课”的形式,发挥能手引领作用,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开展教学效果调查活动,调研了“学讲”课的教学效果和受欢迎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书写了教后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

4.典型示范。通过实施“学讲方式”,使教学观念新、改革意识强、转变教学方式卓有成效的教师脱颖而出,作为示范、榜样,带动课堂教学改革。

接下来,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如:①学讲方式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层次展开调查研究;②采取同课异构方式,调研“学讲”课与传统课不同的教学效果;③采取测试等手段,调研“学讲”方式课前、后的效果对比;④课题组成员每人读一本书,上一节课,分别写一篇读书笔记、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⑤汇集研究成果,写一篇论文。

各位领导,关于课题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研究、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争取年底如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结题。谢谢!

第二篇: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材料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课 题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汇 报 材 料

思想政治组组长:王磊

2013年元月5日

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材料

教师姓名:王磊

承担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汇报日期:2013年1月5日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课前行为

(1)、了解学生分组

(2)、参与集体备课

(3)、学会发挥预习提纲的使用

(二)课堂教学行为

(1).新授课实行“10+25+5”时间划分教学模式,分别为预习、互动、测评。

(2).预习课的教学模式

(三)课后教学行为

(1)、知识梳理作业;(2)、强化训练作业;(3)、依据预习提纲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三、理论学习: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我校科研处颁发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相关内容。

2、通过学习洋思经验和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的讲,学生的听的基础上,学生上课绝大多数情况下用耳朵去听,用眼和手去机械模仿,真正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很少,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面对新时期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充分认识到,不改革,学校就不能更好的发展;不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就无法实现。为此,思想政治组成员通过学习,进行反复研究,探讨与论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从学习洋思和昌乐二中的经验。为了更深入全面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更快更高的提升教学效益,特制定《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证明:

(一)课前行为的变化(1)、了解学生分组

思想政治老师能积极主动地了解各班的这种分组情况,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各班的分组和学生组成得心应手地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2).参与集体备课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组严格认真进行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①学期初,备课组长制定了学期教学进度,分解备课任务并落实到了每位老师(主备人)。

②备课组老师利用学期初的预备周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备课进度超前一周。

③每位老师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每节新授课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同时,备好新授课教学设计,特别要把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要多设计几种方案。

④备课组活动前,由主备人提前将超前两周的预习提纲(或预习课教学设计)及新授课教学设计一并印发给本备课组老师认真审阅,以便备课组活动时,主备人陈述备课思路、过程及方法后,本备课组老师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充实优化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形成备课组集体授课的共用教学设计。(3).学会发挥预习提纲的使用

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

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方法进行。

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

(二)课堂教学行为

(1).新授课实行“10+25+5”时间划分教学模式,分别为预习、互动、测评。

课堂前段10分钟:进行组间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相同的不重复提出。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所用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但又要让各小组充分发言)。

课堂中段25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①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②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③布置作业。④公布或分发新的预习提纲。

(2).预习课的教学模式

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

(三)课后教学行为

(1).知识梳理作业。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2).强化训练作业。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解决,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做到少而精。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按时上交授课教师逐一批改。(3).依据预习提纲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反思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自身条件和学校条件的限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1、学生普遍反映分小组坐,有时候为了看老师或者黑板,脖子拧的难受。

2、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仍然不够。虽然已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羞于表达,丧失了“发挥”的机会。

3、学法指导有待加强。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理论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更应坚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保持、除此之外学法的指导也相当重要。

六、改进措施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三大重点,以此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一)创设问题情境,指明探究方向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主动、积极地进入状态,有一种完成任务的迫切感,于是就出现了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而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应该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为了探究而去探究,而是应该以完成某项教学目标去进行探究,真正实现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完成明确任务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

(二)给学生足够时空,真实体验探究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出发点和归宿、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员,更应当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的思想丰富多彩,学习的活动千姿百态,教师不可能在课前完全作好规划。如果计划过多过细,反而使教师在教学中固守计划的执行而忽视更重要的东西。但是如

果能在计划里给课堂意外预留较多的空间,就更能够体现探究式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更有利于促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出现,也能使课堂探究活动的气氛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涨,从而使课堂真正地从教师的课堂回归到学生的课堂。

(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创设真实情境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课题实践活动是一种设计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的真正的交际活动,要求通过提出问题,收集处理、运用新信息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运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包括自然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对于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任务,会很积极、很自信地投入其中。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提高老师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因此,我将一如既往,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在真实的情境中,大胆地去想、去问、去辩,并且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多媒体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探究渠道,让学生开放地、灵活地、轻松地去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从而更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才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三篇:课题研究成果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各项研究已经按照计划如期完成,期间我们广大师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第一、自主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很高,学习主动性较强,主动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次次的成功,使他们兴高采烈,而这反过来又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第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让他们体验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快乐,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促进了师生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小主人的角色地位,使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第三、教师指导,组织,协调能力增强,课堂上能够把一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形成了一些培养学生“自学→讲解→练习”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从中概括出了若干要素,即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预习→自学→讲解→交流→解惑→测试。

第一步:预习。学生根据老师编写

预习学案,明确预习目标,完成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做好预习题,不懂的难题全班交流,甚至留给教师下一节指导学习。

第二步:自学。让学生利用预习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教师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必要的思路点拨。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平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步:讲解。学生自学本节课的内容,整理重点,归纳方法,读懂做会例题,完成课后练习,并进行自测学习效果,把重点题在课堂上由学生来讲解,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补充。

第四步:交流。学生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录,写在黑板上或课堂反馈记录上,与其他组交流,必要时,由老师点拨。

第五步:解惑。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遗留的疑难问题,随堂由老师讲解思路,借题发挥,举一反三,适当补充,延伸拓展,指导学生自学和质疑联想。

第六步:测试。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回顾所学,交流收获,完成测试题,当堂反馈与矫正,老师随堂批改,辅导。

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越俎代庖。孩子很多的设计都是教师事先不曾料想的,虽然有些设计可能是不够严密,不够科学,但是也总比单纯的直接或间接的模仿要好。呵护孩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的能力,督促其从挫折中进行反思等才是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第四篇:校本文化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成果汇报

一年来,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在同组教师的通力协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教师核心素养与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结合本地圣公的传说,充分挖掘家乡的民俗文化,编写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展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通过本课题的开发,把圣公文化与继承、弘扬儒家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创新的能力,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4.开发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组织一系列以“圣公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圣公文化”真正地走进学校课堂。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编制的研究; 2.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的研究; 3.圣公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的研究;

4.家长及社会人士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

2016年3月份,学校根据课题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 做好各成员的分工,并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保障研究顺利实施。2016年4月份,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圣公及相关民间传说、习俗了解情况,并组织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相关传说故事写下来,学校对其进行了初步整理、保存。

2016年9月份,学校组织教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校本课程,并成立了以孙崇锋校长为组长,李玲主任为副组长的编委会着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组,力求在教材中融入学生热爱家乡,弘扬传统文化的美德。

2016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比赛,很多老师撰写的论文在评比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比如,赵荣丽老师的论文《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和刘星老师的论文《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分别获得一等奖,魏田丽老师、刘洋老师、厉勇老师、司占波老师等分别获得二等奖。

2017年3月30日,恰逢农历三月三圣公山庙会,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参加圣公山庙会,拜访圣公庙,采访当地老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圣公老爷的美德。

2017年5月份,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布置圣公文化的文化墙,并在一楼大厅布置教育展板,向同学们圣公事迹及其它相关乡土文化资源。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探索出地方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过程。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

(1)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①校本课程开发应结合当地社会需求,以学校及学生的需要为核心,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发出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

②校本课程应以学校的教育人员为主体,同时也可以吸收家长、学生及社区人员参与。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不同形式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校本课程开发是充分运用学校情境与资源的课程开发工作。资源涉及到校内校外各种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①科学的环境分析。分析评估学生的需求、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社会期望等各方面内容。

②设置校本课程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在圣公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发展,所以从师生两个方面设置发展的目标。

③建立校本课程学习组织,让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

④课程实施。突出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注重情趣性,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⑤课程反思与重建。圣公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完善。既重视积累、积淀,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2、探索出圣公文化走进学科课程的策略。

(1)学科教学渗透的理论设想。把学科教学渗透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方向,一条思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①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课题的价值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彰显,不是在书斋里闭门造车,也不是单单寄希望于几次活动来实现。

②圣公文化是我校学科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好“例子”。“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③圣公文化是实现学校教书与育人的双重功能的一个纽带。把圣公文化引入学科教学,既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又可以在学习基本的圣公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博大的圣公文化,荡涤灵魂,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2)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的基本原则。学科教学选用圣公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放大原则。学科渗透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圣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圣公文化的相关知识。二使学生在宏大的圣公文化的浸润下,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对现行教材中与圣公文化相关的内容必须放大它的功能,使它的课程价值最大化。如一年级语文中的《人之初》,让学生初步了解“仁、义、诚、敬、孝”,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②以圣公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初具雏形。

我们以实施圣公文化校本课程为抓手,涵盖学校所有活动,形成学校显性的办学特色和隐性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开发圣公文化资源,使学生对家乡的民俗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课题组崔霞老师获得省语文组优质课一等奖。

张丽丽撰写了《研发校本课程,促进师生核心素养共成长》,刘星撰写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厉勇撰写了《教师在学生校本课程选择中的指导作用》,魏田丽撰写了《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赵荣丽撰写了《甫田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拓乡村孩子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道路》,刘洋撰写了《小学日记教学初探》。

校本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我们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挑选了一批勇于承担重任且有一定开发能力的教师组成校本教材开发团队,其主体为我校各科骨干教师。我们于2017年3月编写了校本教材《大爱圣公》。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增加了对圣公文化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教材编写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课题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课题的的困惑

盘点课题实施以来的工作,我们发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问题一 课题项目文化氛围不浓

在实施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在文化氛围营造上力度不够,只是在极少数的地方进行了文字宣传,没有做到持之以恒。问题二 师资力量薄弱

在教师方面,我们主要就是参与课题的青年教师,缺乏理论基础,不能把教育原理与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无法提升研究高度;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了经验的限制;知识体系不够系统,也是重要因素。在教师培养上,发展速度过慢,青年教师缺少课题培训机会。

问题三 课题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较狭窄

由于本课题内容涉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对学生来说,内容并不新奇,因此要求其表现形式都要体现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虽然经历了一年的开展,但是目前进展缓慢,参与学生总量较少,这里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长的态度,他们认为,参与课题活动,可能会影响学习。他们对课题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认识不够,导致课题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针对这一情况,可能由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宣传,组织学生活动,召开专题家长会等形式,改变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力争取得更多家长的认同,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一课题研究活动中来。问题四 课题研究的困惑

1、由于对教育理论研读不精课题组对“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概念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使研究工作过多地停留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走了一截弯路。

2、如何运用已经总结出来的原则和策略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否有必要精确能否做到精确以符合绩效考核的需要。 

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四、下一步,我们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将做好以下工作:  1学校建立圣公文化展览教室。

 2加深理论研究力度,并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实施、评价作进一步研究。 4对师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进一步研究。 5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讲学,指导研究工作。

碑廓镇甫田小学认真选择、提炼,凝练独特的学校文化精神,积淀和丰富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底蕴,积极建构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展示出专属于自己的特色风采,拾取了圣公文化美丽的浪花。愿这浪花更加晶莹夺目。

附件二:

子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调查

学校名称: 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甫田小学 子课题名称:圣公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水平,保障课题研究质量,特对立项的子课题进展状况、存在的困难及科研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请在相应的字母前加以标注。

1、目前学校课题的进展程度:B A.已经开题 B.研究中期 C.即将结题 2.课题组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有(可多选、补充):A A.缺乏理论指导 B.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 C.学校领导不重视

D.其他(可附页)3.课题组已经取得的阶段成果有:C A.案例及文献分析 B.公开发表的文章 C.校本教材 4.课题组在2017年的研究计划主要有:B A.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学术研讨交流会 B.参加总课题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C.与相关科研部门联系,推进课题研究 D.其他 5.课题组希望提供的支持有:C A.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培训 B.聘请专家指导结题

C.为子课题成果提供发表、出版的平台 D.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推广课题成果

E.组织同行进行指导交流,展示子课题研究成果 F.其他

6.在2017年,是否有计划在全国推广贵校的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具体愿望和要求有哪些?

希望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并坚持把课题在全校继续研究下去,争取营造一个浓厚的氛围,让孩子们通过对圣公文化了解,进而爱上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第五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成果报告

虢镇中学生物课题组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学生的生物科学习大多是被动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化知识学习。由此我们提出了“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的归因分析,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具体实践进行课题研究以期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所用,促进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推动我校的生物学科教学。

关键词

生物学科,听课效率,学习方式,调查问卷,归因分析

问题的提出

背景

高中学生课堂上听课效率低下情况已相当普遍,学生的生物科学习大多是被动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文化知识学习。部分学生上课时萎靡不振,提不起精神,时有打瞌睡的现象,课上听课的注意力明显不够集中,听课效率低下,上课走神,反映出学习的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平时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及时,总是想到考前搞突击,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这种现象,许多教师已经习以为常,其危害性也就常常被忽略,以致这种隐性的“厌学”在现在的中学阶段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做了一种不成功的铺垫。

核心概念的界定

提高听课效率,从学习方式方面即要实现有效学习。

“效率”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或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表达。

“有效学习”指帮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有效学习应该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它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应该寓教于乐;有效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效地布置作业,它不应该是让学生做题海,而应该是做尽可能少的题就能掌握尽可能丰富和牢靠的知识,它应该是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在知识快速变化21世纪的挑战中成为“常胜将军”。

在充分分析学生生物科学习听课效率低下的原因的前提之下,研究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 策并加以实施,显著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使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

(1)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2)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

过程

1、理论研究

开题后开展课题理论研究,布置了近阶段大家要完成的任务,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打算和设想。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立项通知及课题研究进度计划表等有关资料印发给本课题组全体成员,以便大家能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一步一步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作了一次很好的动员。同时从同类项目研究中吸取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所用;以及研究通过学科教学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科教学取得成效。

2、调查研究

根据研究方案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设计了 “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的调查问卷”。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电子表格软件设计了电子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问卷,既避免了学生对纸质问卷的反感,又减少了纸质问卷的资源浪费和无效问卷的产生,更有效的是应用软件全方面的统计功能大大减少了纸质问卷统计的人力投入。

成果的主要内容

1、阶段性成果:《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的调查报告》。

高中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低下原因:

客观原因。教师迫于升学压力,题海战术使学生无所适从。复习课教学方式单一,各科教学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审美疲劳、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对普通班学生缺乏赏识与关爱,使师生关系缺乏和谐感,有效教学难以实施等等。

学生生物科学习课堂听课效率低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课一开始就开始分心,整堂课都处于注意力分散状态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另一种是,课堂中途不知不觉注意力离开课堂内容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在情绪反映程度也不同,虽然两者都表现出对课堂听课效率低下表示担忧和焦虑,但后者情绪体验更强烈。个体意志努力也有差异,后者学生大都强调自己也对自己做过暗示,要好好听课和学习。但情绪上还是为此事所困扰。

2、研究成果:《学生生物学科听课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结题报告。反思

1、由于过去课题组老师较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的很大支持。现在我们总算完成了课题研究,不管效果怎么样,至少,这一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了解了许多。

2、因为课题组老师本职工作都很忙,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工作之余及业余时间进行。光是进行课题理论研究及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感觉时间比较仓促,真正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题还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下载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 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质的杠杆。 农村中学留守儿......

    历史课题研究成果

    浅谈在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渗透 “自主探究、多维互动”的学习方式 郑国良 普通初中新课程倡导通过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初中生自主获取知识,使人摆脱传统知识的钳制,走向对......

    铜仁十小德育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范文

    铜仁市第十小学 “让文明礼仪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课题成果汇报材料 根据“十一五”期间对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铜仁市第十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申报了德育课题子课题——“......

    信息课题研究成果总结

    务川自治县第三小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 研究成果总结 课题负责人:蒋国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的背景 我国教育再续......

    数学课题研究成果(5篇)

    五、预期改革效益 1.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希望能使民族地区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学校有完备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协调数学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进程;加强对数学学科......

    课题研究成果框架图

    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小课题《高中政治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框架图1.问题:实施教学策略构建政治教学案例框架 1.1策略:依据课程标准 1.2策......

    文档课题研究成果的自我鉴定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自我鉴定意见 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组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是2001年......

    数学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研究成果: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探究精神,同时也更进一步曾强了小组成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整个过程计划有序,操作得当,圆满完成了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