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

时间:2019-05-14 02:3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

第一篇: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

2017年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一)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选C。

【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和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条件性是指联系是有条件的,而非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联系的多样性是指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偶然联系、必然联系、因果联系等;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即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故本题答案为C项。

2.选B。

【解析】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3.选D。

【解析】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4.选D。

【解析】2016年12月6日,“海蓝鲸号”客箱船在山东威海顺利下水。5.选D。

【解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实践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B、D三项表述本身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项。

6.选A。

【解析】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选A。

【解析】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8.选C。【解析】A项错误,机器人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工作的,其学习能力是人所赋予的,人是机器的主人,它并不具备学习能力;B项错误,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机器人只是依据程序工作;C项正确,机器人是人所进行的发明创造,是人类实践的形式之一,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D项表述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发现、利用规律,但不可以创造、改变规律。

9.选A。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处昂贵的的商品变成大众消费品说明价值量变小,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选择A项,而BCD三项都只是表现而不是原因。

10.选C。

【解析】G20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峰会达成杭州共识,即放眼长远、综合施策、扩大开放、包容发展,故本题答案为C项。

11.选B。

【解析】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陈冬搭乘神州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执行与天宫二号教会对接的任务。

12.选D。

【解析】罗马和东京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7月份北半球属于夏季,避免降雨影响选择罗马和洛杉矶为宜。故本题选择D项。

13.选B。

【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14.选C。

【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根据材料分析,事宜选择的文种为通知,故本题选择C项。

15.选B。

【解析】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16.选D。

【解析】CTRL+X:剪切到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D项表述错误。17.选B。

【解析】A项蜡烛的使用始于秦汉时期,也仅限皇族少数人,战国时期不会出现秉烛夜 谈的现象,八仙桌的发明始于五代。B项德邻是李宗仁的字,误上贼船是指国民党污蔑共产党为共匪。C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于北宋参知政事范仲淹《岳阳楼记》,魏征是唐人,在范仲淹之前,不可能说这番话。D项苹果于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唐太宗时不可能以苹果接待客人。

18.选D。

【解析】《春江花月夜》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里“名曲中的名曲,经典中的经典”,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赞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素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19.选C。

【解析】A项中“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B项中“横渡长江”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D项中“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间,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开始的。故本题选择C项。

20.选B。

【解析】A项错误,行政处罚中,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具有听证的权利;B项正确,新环保法规定,涉及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归环保部门管辖;C项错误,县水利局违背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D项错误,一般行政程序需两人以上进行调查、取证,负责人决定处罚。

21.选B。

【解析】海关、国税、外汇管理、金融、国安属于垂直领导机关,对上述机关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只能是其上级主管部门。济南市国税局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山东省国税局,故本题答案为B项。

22.选B。

【解析】A项错误宠物狗为甲所有,属于遗失物,并非无主之物;B项正确,丙应当将遗失宠物狗归还其所有人甲;C项错误,善意取得物不能为偷来、抢来的赃物,不能为捡来的遗失物;D项说法错误,先占先得只适用于无主物,不适用于遗失物。

23.选A。

【解析】要约是指,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标价牌即是售货方向购买方发出的要约。故本题选择A项。

24.选C。

【解析】刑法分则重点罪名。依据案例表述,李某将连某撞到致死后逃逸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故正确选项为C项。25.选B。

【解析】依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故ACD三项均符合法条表述。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选项为B。

二、多项选择题。

26.选ABCD。

【解析】A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项正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项正确,“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现了党从群众来中,到群众去的根本工作路线;D项正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也是群众路线的体现。

27.选ABC。

【解析】D项表述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1988年全国科学者工作大会上。

28.选AB。

【解析】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所赋予的,是针对自然人而言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也就是说凡是活着的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个人通过一定的行为获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依据年龄、精神状态可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能力行为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此可见,公民一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而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故本题选择AB两项。

29.选AB。

【解析】A项正确,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法定婚龄分别是22岁、20岁,两人均年满22岁,均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B项正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C项错误,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所有,其监护人拥有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D项错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具有扶养义务,非特殊情况,父母抚养儿女至18周岁止。

30.选AC。

【解析】A项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只体现在宪法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其法律效力 和修改程序上,其内容最根本最重要,法律效力最高,修改程序最严格;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而不能制定宪法。BD两项说法正确。

31.选AC。

【解析】B项错误,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不包括罢工的权利;D项错误,劳动者拥有休息权,而非公民,主体错误;AC两项表述正确。

32.选AD。

【解析】A、D两项错误,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公务员属于行政工作人员而非行政主体,故A项表述错误。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故D项错误。

33.选ABC。

【解析】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34.选BC。

【解析】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屠呦呦、赵忠贤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5.选ABC。

【解析】D项错误,“山东梆子”被称为“舍命梆子腔”,其它三项描述正确。

三、单项选择题

36.选B。

【解析】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劳动示范性的要求,题干中“角色”充分说明了教师示范性的劳动特点。

37.选C。

【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直接教学和接受学习。要注意区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的内容。

38.选D.【解析】题干的描述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理论相吻合,即教育目的只存在于“教育过程以内”,不存在“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39.选C。

【解析】消极型的课堂气氛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不积极;课堂纪律比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感到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地回答问题。

40.选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方法。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了锻炼法的内涵。因此,本题选A。

41.选C。

【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就是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强化,所以题目中所指的就是替代性强化。

42.选C。

【解析】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这属于习俗水平的第二个阶段。

43.选D。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12~18岁所面临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这些层面包括自己的身体相貌、自己以往的状况、自己的现状、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等。个体综合这些侧面,判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44.选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生活中大量的“一心二用”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都属于注意的分配。

45.选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后像。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也就是说前一幅画面虽然已经不在眼前但是我们还留有印象,这样就可以把第一幅图片和第二幅连在一起,看成是连贯的。

46.选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47.选B。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道尔顿制的内涵。48.选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以白鼠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后白鼠的行为反应,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学习即强化。

49.选C。

【解析】“教学有法”指的是教学活动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有着一定的法则和模式,有着一定的基本方法;“而无定法”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方法、技能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富有个性和充满灵性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涵、学校条件、教师特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0.选C。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家长撤销限制看电视的禁令,撤销了一个限制看电视禁令的厌恶刺激,目的是为了提高儿童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属于负强化。

51.选B。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奥苏贝尔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依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 立发现的步骤获得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B项正确。

52.选A。

【解析】课堂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课堂的环境研究、课堂秩序研究、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53.选B。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现象是前运算阶段的早期的信号功能。儿童能将各种感知信息以心理符号的形式储存下来,积累了表象素材,促进了表象性思维的发展。

54.选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林格尔曼效应。林格尔曼著名的“拉绳子”实验--经常称之为“林格尔曼效应”--分析了在拉绳过程中,单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后来,当他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拉绳时,林格尔曼发现尽管总体拉力增加,但每个成员施加的平均拉力减少,这与团队合作时成员更卖力的传统理论相悖。林格尔曼将其归因于当时所谓的“社会惰性”,即一个群体或团队往往会“隐藏着”缺少个人努力的现象。

55.选B。

【解析】在皮亚杰看来,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言语,是2—7岁儿童持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等则认为自我中心言语也是一种社会性言语,其实质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言语的交际功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转化的中介。56.选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心理。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认为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以己度人。

57.选A。

【解析】凡是依靠操作自身的机体来实现的操作技能都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

58.选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品质。题干描述的就是注意起伏的概念。

59.选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过程。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 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二者的区别是是否再次出现在眼前。

60.选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教育的发展。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教育成就”,也是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因此本题选D。

61.选B。

【解析】A项体现了疏导原则,C项体现知行统一,D项体现榜样示范法。

62.选D。

【解析】A《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C.1903 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拉伊。因此本题选D。

63.选D。

【解析】这句话体现的就是教育民主化。64.选B 【解析】略

65.选B。

【解析】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体现了生产力决定和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66.选D。

【解析】操行评定的具体规定。67.选D。

【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8.选C。

【解析】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69.选C。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的阐述。

70.选C。

【解析】学校教育有加速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71.选C.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戏,而厌恶约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因此,儿童教育就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也就是说,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本题答案选C。

72.选C。

【解析】让花草树木说话,让墙壁说话,体现了陶冶教育法的环境陶冶。

73.选B。

【解析】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即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使得教师的行为举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74.选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75.选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这句话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相支持。故本题选B。

76.选D。

【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77.选A。

【解析】题干中的“外化”一词体现了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

78.选C。

【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只有C项符合题意。

79.选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朱熹的教育思想。“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于《礼记·学记》,不是朱熹的教育思想,因此本题选C。

80.选C。

【解析】欧美教育革新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一些国家和美国兴起的旨在改造传统教育,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教育革新运动,也被称为“新教育运动”。美国的教育革新运动则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81.选B。

【解析】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负责人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指出“终身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82.选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题干中教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发扬教学民主,反映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因此,本题选C。

83.选A。

【解析】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调查法。

84.选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发展——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的教育思想是学知与闻见、问难与距师、思考与求是。因此,本题选C。

85.选B。

【解析】新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来制定教育目的。

86.选D。

【解析】一般认为,“currere”一词可以作为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把它当作名词使用,意为“跑道”,由此引申出“课程即学习内容及其进程”;另一种理解是把它当作动词使用,意为在“跑道上奔跑,”由此引申出“课程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87.选A。

【解析】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11 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模像直观。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言语直观。他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88.选C。

【解析】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不管是在地区之间、民族之间或阶层之间,课程政策实施的结果总是反映了不同人、不同集团、不同社会力量对课程的要求

89.选D。

【解析】个人本位论的观点强调的是应该从个体的发展需要入手制定教育目的,重点在于促进个体的发展,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而社会本位论的观点则认为应该依据社会需要来决定教育目的,个人的发展需要服从社会需要,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故本题选D。

90.选A。

【解析】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为: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91.选D。

【解析】维果斯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92.选A。

【解析】所谓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教师申诉范围包括:(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申诉。(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教师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题干描述的情况,属于教师可申诉的范围。

93.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示范性,D项是孔子的师德观,榜样的力量。

94.选D。

【解析】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 划与班级或者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因此,题干描述体现了创生取向。

95.选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其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科课程则是学科课程的另一种名称;活动课程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综合课程是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把几个学科的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综合课程的目的也在于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其注重的是知识的统一性。因此,正确答案为D。

96.选C。

【解析】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的概念,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每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97.选C。

【解析】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区分,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其特点是直接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要素,并内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体、设备、设施和环境,还有对于课程本质认识状况等等。

98.选D。

【解析】《学记》有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99.选B。

【解析】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但是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时,并非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100.选C。【解析】本题旨在考査考生对当代国外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把握程度。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程序教学模式是把学习内容分成若干步骤,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按步骤学习,并得到强化,最终通过一步步的积累达到学习目标的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因此,正确答案为C。

101.选B。

【解析】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

102.选B。

【解析】这句话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制度。因此本题选B。103.选D。

【解析】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性。

104.选A。

【解析】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的的参照点不同,常模参照评价的参照点为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主要用来选拔、编组;而标准参照评价的参照点是已经确定了作业标准,一般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评价。

105.选A。

【解析】思维的片面性使初中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谭而不能自拔,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

106.选A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后像。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A项是正后像,E项是负后 14 像。因此选AE。B项属于运动后效;C项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D项属于表象。

107.选BCD。

【解析】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髙贵、优越的思想。孔子的“举贤才”及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基础上,他尽力将教育推向平民,为其“有教无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但这种观点忽略了遗传的作用。

108.选ABC。

【解析】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应用的知识。109.选ABD。

【解析】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条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110.选ACD。

【解析】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最佳期限问题。而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提出的。

111.选ABC。

【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D项是负迁移。

112.选CD。

【解析】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113.选ACD。

【解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1)学习方法的固定化;(2)学习任务的复杂化;(3)学习动机减弱;(4)兴趣降低;(5)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6)意志不够顽强。

114.选AB。

【解析】按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15.选ABCD。【解析】教育心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116.选ABCD。

【解析】观念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思维方式、校风等,可以分解为四种成分,也就是ABCD四个选项。

117.选AB。

【解析】现代个别化教学虽然使教师和学生结成一对一的额教学关系,但并不似纯粹的个别教学。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

118.选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口耳相传+印刷教科书+直观教具”的教学方式呈现,侧重的是人—人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电子制作的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与媒体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与措施,侧重的是人—机关系。A为教科书,B和D为专门的教具,C为直观教学用具,都属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119.选ACD。

【解析】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性的个体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的孟子的“性善论。” 120.选BD。

【解析】A适合用于基础型课程;C项适合研究型课程。

121.选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选AB。艾宾浩斯在做实验时采用的材料都是无意义音节,没有其他性质的材料,因此C没有证明;同时在做实验过程中只是让被试识记一段无意义音节,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识记材料的数量,因此D项也没有证实。

122.选CD。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代表著作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123.选BC。

【解析】A是马卡连柯说的话,对应德育原则的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一 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防止一刀切、一锅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D错误。

124.选AC。

【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B项错误。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D项错误。

125.选ABD。

【解析】综合课程有三个研究对象,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及儿童本位。

126.选B。

【解析】长善救失原则是指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7.选ABD。

【解析】C选项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128.选BCD。

【解析】A选项中陈老师是客观发现了学生身上的优点,没有夸大事实,故此选项错。129.选A。

【解析】学生想保家卫国去当兵,这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故是高尚的动机。低级动机是指满足自身利益的动机;认知内驱力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好奇心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为了获得名次、地位的外部动机。故选A。

130.选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到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B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选B。

第二篇:2018江西新余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2018江西新余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

题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火灾 罗伟章

胡志安在火灾中丧生了。是他妻子芸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我跟胡志安是初中同学,自他初三上学期被开除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二十年间,他的一切,我一无所知,我没想到的是胡志安完全了解我的行踪。临死之前,他对妻子说:“我死后,你给田文打个电话,把我救火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这经历一点也不复杂。一天黄昏,胡志安下班回家,突然听见路边一家店铺里发出巨响,随后,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伴着滚滚黑烟,火苗腾空而起,迅速蹿上二楼。胡志安听见有人在报火警,同时看见二楼上一个矮小的老婆婆在绝望地拍窗子,他扔了单车跑过去,抓住一根斜伸的树枝攀上阳台,用拳头砸烂了窗玻璃。跳进屋后,他才发现老太婆是坐在轮椅上的。胡志安脱下自己的外套,淋湿后往老人脸上一盖,抱起她就走。此时黑烟飞旋,什么也看不清,他瞎摸了好一阵才打开房门。走廊已被充斥着铁锈味的烈火吞没,他猫着腰抱着老人往外冲。老人安然无恙,而胡志安却被大面积烧伤,出大门的时候,又被一只掉落的花盆击中了头部。他被人送进了医院,十余天后不治而亡。

他为什么要特别嘱咐妻子将这件事告诉我呢?按照一般的猜测,是我以前跟他的关系很好吧。其实不是这样,我们没有过私下的交谈。他跟别的同学也如此。他在我们班成绩最好,也最穷。即使大冬天,他也穿着缀满补丁的老蓝布单衣。穷使他自卑。他那颗圆滚滚的脑袋总是低着的,偶尔抬眼看人,目光里也充满畏怯和忧伤。

我们学校在一座半岛上,校舍之外是广袤的田野。校方明文规定:学生偷了农民的瓜果,开除。胡志安就是偷了瓜果被开除的。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中午,下了近半个月的雨,终于在这天停止,带着泥土香味的阳光遍洒在半岛上。仿佛为了庆贺这难得的好天气,学校杀了一头大肥猪(那时候学校自己喂猪),做成腌菜烧白肉卖给学生。蒸笼揭开,油腻腻的味道便在空气里浮荡,顷刻间灌满了整个校园。我们在食堂外的槐树底下排成长队,满口生津地向卖肉的窗口一步步靠近。可这时候,胡志安却在远离食堂的操场边转悠。他不仅没钱买肉,连饭钱也没有。他已经两顿没吃饭了。他饿。无孔不入的肉味加重了他的饥饿感。他终于从围墙溜出去,偷了农民的两根黄瓜。他当场就被逮住了„„

有消息说,星期五就开师生大会,宣布开除胡志安的决定。他的学生生涯还有不到三天。胡志安见到谁都是一副想哭的样子,但班上没有谁理会他。大家都看不起他。星期四,我们刚吃过午饭,校园里突然想起急促的铃声。铃声过后,校长在广播里大声喊叫:“岛上起火了,全体男生带着盆子去救火!”

我们呼啸而出。火灾现场离学校并不远,出校门后,穿过十余道田埂就到了。已有好些农民围在那里,都是笑嘻嘻地观望!原来,被烧的是数十年前修的一个公猪圈,公猪圈早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谁还去在乎它啊。见农民自己都不救火,跑来的老师和学生也就站着看热闹了。

正在这时候,胡志安冲了过来。他灵巧得像大山里的猴子,迅捷攀上椽木拆火路。木料都是干透的,火路跑得比风还快。不到十分钟,房屋就彻底垮塌了。胡志安随梁柱一起倒入

火堆。在一片惊呼之中,他跑了出来。他的脸像刚出井的煤矿工人,手上到处都是被火舌舔出的血泡,腿肚还被铁钉扎了一个洞。

我们都以为这是上天给了胡志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那天上晚自习课,胡志安扎着绷带进了教室,但班主任告诉他说:“你不必来了。”那口气,决不是因为怜惜他受了伤,而是另有含义。这一点大家都听出来了,胡志安也听出来了。看着他那绝望的眼神,我的心痛了一下。我大声对班主任说:“胡志安见义勇为,难道就„„”班主任严肃地瞪了我一眼。次日的大会照开不误。就这样,胡志安在星期六早上,背着铺盖卷,带着满身的伤痕,凄惶而孤单地走了„„

芸说:“你知道志安为什么让我打电话给你吗?”

我说知道。他是想让我明白,虽然上次救火没能拯救自己的命运,但他并没有袖手旁观。他的灵魂没垮。

芸抽泣起来了:“对,你说得对,志安就是你说的那种人„„但他还有件事情让我告诉你。”芸停顿了许久,说:“半岛上的那次火,是他故意放的,他想制造一个机会,让自己好好表现,让学校保住他的学籍„„他失败了,他说这是自己罪有应得„„为这件事,他愧悔了二十年,特别是觉得对不起你的信任„„这次他终于赎罪了,他救出了一个老人„„”

芸放声大哭。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公猪圈失火,跑来的老师和学生只是站着看热闹;胡志安偷黄瓜被抓后,全班都不理他,这些描写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对别人痛苦遭遇的冷漠。

B.胡志安两次救火的动机不同。第一次救火是胡志安为了上学故意放火又施救的;第二次救火完全是出于救人的目的。

C.第十段是胡志安第一次救火经历,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胡志安在火灾中勇敢和矫健的身手,与第二次救火经历相呼应。

D.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刻画胡志安这一人物形象,用这种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1.【答案】B。解析:A项,“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对别人痛苦遭遇的冷漠”表述错误。公猪圈失火,师生站着看热闹,是因为公猪圈已经没有用途,不需要救火,不能体现社会冷漠。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第十段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刻画胡志安这一人物形象”表述不全面,根据文章第十四段可知,本文在塑造胡志安这一人物形象时也有第三人称芸的叙述。故本题选择B项。

2.请以时间为序,围绕胡志安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2.【参考答案】

①胡志安因饿偷黄瓜被抓,学校决定开除他;②公猪圈失火,胡志安救火,希望能够将功补过;③学校坚持开除胡志安,胡志安被开除;④二十年后胡志安见义勇为,从火灾中救出老太太,自己牺牲;⑤胡志安托妻子告诉我当年公猪圈失火的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解答本题首先要缕清故事的两条时间线: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其次,按时间顺序梳理情节,二十年前主要讲述了胡治安被开除的始末,二十年后主要讲了第二次火灾和二十年前火灾的真相。最后围绕胡志安组织答案即可。

3.结合全文,谈一谈胡志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参考答案】

①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在大冬天,穿着缀满补丁的单衣,连买饭的钱都没有。脑袋总是低着,目光里充满畏惧与忧伤。

②偏激冲动。第一次火灾是胡志安自编自导的“苦肉计”,他为了获得将功补过的机会,甚至采取了极端的行为,不惜以身犯险。

③见义勇为,救赎灵魂。二十年后,胡志安依然为自己当年所作所为而忏悔、愧疚,并用实际行动,英勇地救出火灾中被困的老太太,实现了精神的救赎。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可按照人物形象特点加原文分析的思路组织答案。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的衣着、神态入手,也可以从具体事件入手。根据原文第三段中对胡治安的细节描写可以概括出第一点;根据小说中的两次火灾事件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和第三点。

4.“我”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4.【参考答案】

①“我”虽不是主要人物,但通过“我”所见到的,“我”所听到的,共同为读者描摹了胡志安这一人物形象,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②是文中的线索人物。是“我”见证了胡志安当年的因贫穷而自卑、因偷黄瓜被开除,又是“我”得知胡志安火灾中的救人事件,全文的故事因“我”而生发。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我为胡志安求情,才有了胡志安对我近二十年的愧悔,并在自我救赎后告知我当年火灾的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解答本题要注意“我”既是人称,又是文中的次要人物,作答时要兼顾这两方面。从人称方面要分析第一人称的作用——便于表达情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从次要人物方面分析,一方面“我”是胡治安故事的见证者,所以“我”起到

了串联全文的线索作用;另一方面,“我”的存在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我”在胡志安绝望时大声为其求情,使他在感动之余也心生歉疚,才有了他二十年后英勇救人的壮举。

5.“他的灵魂没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

①一语双关,含义丰富。

②在“我”看来,胡志安第一次英勇救火,却没有得到学校的宽大处理,这对他是一次巨大的伤害,他却在二十年后,依然舍生忘死,救火救人,不惜牺牲性命,因此“我”说他的灵魂没垮。

③在芸看来,胡志安第一次救火是预谋好的,他虽然犯了一个错误,但却羞愧了二十年,并用生命换来了灵魂的救赎,因此她也认为胡志安的灵魂没垮。

④这句话言简意赅地对胡志安的悔过及灵魂重生给予了肯定。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解答本题首先要点明该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虽然是“我”说,芸附和的,但是“我”和芸各自的理解不同,所以是一语双关。然后从“我”和芸的角度分别阐释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从作者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中隐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仲淹没,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仗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货。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远亲不赴 B.猛而不久

C.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 D.训使自新

6.【答案】D。解析:A项,远亲,古义是远离父母;今义,指比较疏远的亲戚。B项,不久,古义,表状态,表示不能持久;今义,形容时间短。C项,官司,古义,指官府的主管官吏;今义,指法律诉讼。D项,自新,古今同义,都表示自觉改正,重新做起。故本题选择D项。

7.范纯仁的思想性格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回答)。7.【参考答案】勤政爱民平易宽厚 公平不阿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能力。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范纯仁的思想性格充分体现于他在各地担任州县长官时执政为民的事迹中。根据第一段中的爱护民田、第二段中的开仓济民、第三段中的宽以治囚可以概括出范纯仁“勤政爱民”的性格特点。根据最后一段中的“性夷易宽简”可以概括出“平易宽厚”的性格特点。同样根据最后一段中的“挺然不少屈”可以概括出他“公平不阿”的性格特点。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

(2)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8.【参考答案】

(1)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灾民的数目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巡察(这件事)。(2)对这里的百姓即使从严处治尚且不能使(他们)收敛,您若一概从宽治理,恐怕不能胜任治理之责。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句中的采分点:或,有人;谤:公开指责;“诏遣使按视”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主语“皇上”和宾语“这件事”。(2)句中的采分点:戢,收敛;“公一以宽”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和省略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补足省略;胜,胜任。

【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及第,派他到常州武进当知县,因为离家太远,没有赴任。范仲淹去世后,才出来做官,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帝的宫廷值宿护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事向皇上禀

报,要立即予以审理治罪。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出自田税,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允许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

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并且等待批复,范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巡察(这件事)。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给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

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任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对这里的百姓即使从严处治尚且不能使(他们)收敛,您若一概从宽治理,恐怕不能胜任治理之责。”范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不能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的方法啊。”有一处掌管刑狱的衙门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被释放,(就)又会作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纯仁说:“依照法律,他们所犯的罪不至于死罪,却因这样的意愿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将他们全部叫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就把他们都释放了。等到满了一年,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曾经说过:“我平生所学,得益忠恕二字一生受用不尽。以至于在朝廷侍奉君王,交接同僚朋友,和睦宗族等,不曾有一刻离了这两个字。”

第三篇:2018陕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2018陕西安康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

语文)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小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汉字均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分内 奢靡 神采 铤而走险 B.劝诫 伶仃 折中 治丝益棼 C.战栗 谋划 录像 披星戴月 D.佐证 精萃 押韵 阴谋诡计

2.【答案】D。解析:D项精萃改为“精粹”。3.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九辩》 B.胡适——《文学革命论》

C.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D.司汤达——《双城记》

3.【答案】C。解析:A项“宋玉——《九辩》”;B项“陈独秀——《文学革命论》”;D项“狄更斯——《双城记》”。

4.下列语句有病句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疫情继续大规模扩散,各国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B.由于书写印刷工具的更新,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C.虽然分数依然未及格,但是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天资愚笨的缘故。D.她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数学老师。

4.【答案】B。解析:“由于”掩盖了主语,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应删去“由于”。5.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

A.单音节词 B.双音节词 C.三音节词 D.多音节词

5.【答案】B。解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双音节词。

二、判断题

1.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是指“象形、会意、指示、形声、转注和假借”。()1.【答案】×。解析:“指示”改为“指事”。

2.汉语的调类有五种,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2.【答案】×。解析:汉语的调类为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3.“比”字的第一笔是“竖钩”。()3.【答案】×。解析:“比”字的第一笔是“横”。

三、填空题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是出自《红楼梦》中的________之手。

1.【答案】林黛玉。解析:出自林黛玉的《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2.古时,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不同: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____________。

2.【答案】忘年交。解析:“忘年交”通常是指不拘岁数、辈分有差距,但友情及交情很深厚,思想相似的朋友。多指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出处为《南史·何逊传》。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答案】互文。解析: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4.小说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故事情节和环境。

4.【答案】人物形象。解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四篇:云南玉溪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幼儿教育学》冲刺试题及解析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五、论述题(共15分)

27.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

(1)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努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2)教师在明确了教育目标后,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的干扰或影响。例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才学习的读、写、算技能。又如,来自社会的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教师按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偏离教育目标。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按照教育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六、案例分析题

28.光明日报: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有的英语教育公司一套幼儿英语教材要收5000多元,有的“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达6800元。一些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作用究竟有多大?幼儿英语应该怎样学?

根据这些现象,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身心健康要遵循的原则?

【答案解析】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教育工作原则中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第十二条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卫生保健工作。”针对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利用游戏创设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幼儿园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不应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明确,办特色园、特色班或者兴趣小组必须以提高幼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该注意:①态度诚恳、和蔼可亲,对儿童表现出信任和忍耐;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感受;③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熟记每个儿童的名字,说话的语调和速度恰当,运用恰当的语言,说话态度要友善,注意与儿童的目光接触,善于倾听等。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了解该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特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应该舍弃以往那种“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做法,而应该面向每一个儿童,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生活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理论研究认为,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物质条件;精神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我们更要强调游戏的教育作用,把它看作是幼儿园教育当中的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是不够的,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第五篇:2014年玉溪市各县区教师招聘考试统考《幼儿教育学》冲刺试题及解析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创设环境时,____是依据,应把____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每一项陕体的活动中。

【答案解析】目标 教育目标

12._______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

13.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从培养他的______入手。

【答案解析】道德情感

14._______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答案解析】家庭

15.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______年正式颁布实施的。

【答案解析】1996

16.对学前儿童实施_______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

【答案解析】全面发展

17.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解析】环境的教育性 环境的可控性

18.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____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答案解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下载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山东教师招聘统考模拟题解析(一) 张丹萍 杨志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