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袖家风】毛泽东同志的家风
【领袖家风】毛泽东同志的家风
2017-01-27聂文婷 罗平汉学习时报
毛泽东的家风,有一个醒目的标签:严。教子严,律己严,持家严。毛泽东严格的家风,为人们称颂,值得我们学习。
严以教子
毛泽东对子女品格修为的要求非常高。他教育子女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对待他人。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相别19年的父亲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一开始,毛岸英是和毛泽东住在一起的,但不久,毛泽东就让毛岸英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他还问毛岸英:“你吃什么灶?”毛岸英如实地回答:“中灶。”毛泽东一听便生气地责问毛岸英:“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应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毛泽东如此“苛刻”,就是要让毛岸英“接地气”,让他明白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毛泽东对她疼爱有加,但也一再告诫她,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学后,李讷努力过着工农子弟般的生活,住学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课才回家。有一次,李讷离校晚,卫士李银桥担心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接李讷。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银桥。李银桥委屈地说:“就是怕不安全。”毛泽东严厉地说:“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许用车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子回来。”
因为从小上干部学校,上了大学的李讷身上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干部子女的傲气。后来,当她在学习了《庄子·秋水篇》之后,认识到了自己有自高自大的毛病,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己对人的态度,要彻底和同学打成一片。于是,她写信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思想动态。毛泽东看后,深为女儿的进步高兴。1963年1月4日,他给李讷回信予以鼓励,这让李讷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在作风品格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进步。
行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为和品格。因此,毛泽东教育子女:汝是党之子,革命是汝风,要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北平解放后,首批进入北平的队伍中就有毛岸英。他和两名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承担了排除重要设施、处所的地雷、炸药等重任。这其实是一项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工作,但毛泽东却没有阻止,因为他明白:作为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必须要有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
也正因为此,当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与鼓励下,毛岸英立即就提出要参加志愿军。当时,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劝说,毛岸英还是不要去朝鲜参战了,因为毛泽东已经在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了5位亲人。但是,毛泽东却断然拒绝了这一建议。后来,毛岸英的牺牲,让毛泽东万分悲痛。当彭德怀就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向毛泽东详细作汇报时,毛泽东听罢,沉默了一会,对彭德怀说:“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开怀家国事,不言身与家,就是毛泽东严以教子家风的精准概括。
严以律己
毛泽东严以律己,有着严格的做事原则。在原则面前,他是个明白人,沉淀出了铁骨铮铮见清廉的家风。
“人不以规矩则废”。讲规矩,守纪律,是毛泽东在亲情面前的选择。他曾经向要进京的亲友捎过话: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凡会见来北京的亲友,他总要讲他的三条交往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循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到北京工作。这一请求却被毛泽东严词拒绝了。毛泽东在写给杨开智的回信中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同时,毛泽东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了一封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后来,杨开智也领悟了毛泽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的教诲,根据自己的专长,安心留在了湖南的农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
湖南毛泽东遗物馆陈列有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个人请求照顾的信件,这封请求入学、工作等照顾的书信转交到毛泽东手里,他在信的页眉批示了一行字:“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简单的一句“人们会说话的”饱含着毛泽东是“人民的主席”的深情,道出了毛泽东不为“少数亲友谋利”的清廉作风。
毛泽东常常批评教育身边的人,不要因为身份原因,就自以为特殊。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外祖父老家一些姓文的亲戚和朋友,纷纷到北京看望毛泽东。可有些人回到老家后,就以为和主席攀上了关系,在乡亲们面前牛气哄哄,甚至以特殊身份自居,不服从管理。当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他非常重视,专门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的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
清廉不是亲情之殇,正是因为对家人深深的爱,毛泽东才没有眷顾纯粹的亲情。毛泽东的亲情,不是营私寻亲、沾亲带故的狭隘小爱,而是一种守住公与私分隔线、吃透严与爱辩证法的大爱。他把对家人浓郁的爱化作了严格的要求,用行动告诉他们,奉公守法、遵规守纪是讲亲情义务的基本原则。
严以持家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普通的一员。在生活中,他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其一生厉行节约,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在这方面,他对儿女的言传身教,不仅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铸就了新中国“第一家庭”勤俭节约的风气。勤俭节约,是毛泽东严以持家家风的重要表现。
毛泽东是个“恋旧”的人,他的生活用品总是能跟随他很久,即使破旧不堪了,他也不允许工作人员随便丢掉。毛泽东还经常嘱咐工作人员,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不要多买,以免浪费。对于生活用品,他总是利用得“彻彻底底”,因此,毛泽东的生活账中有很多类似修补热水瓶、换锅底、换皮凉鞋底、修理手表等的消费记录。
毛泽东对全家的生活开支控制得非常严格。当时江青的工资不高,家里有生病的毛岸青,还有正在读书的李敏、李讷和侄子毛远新,另外,江青的姐姐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再加上平时有湖南老家来的亲戚来北京看病,交通食宿、看病的费用,都由毛泽东负担。这些开支经常让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非常为难。后来,李银桥就为毛泽东家制定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毛泽东在看了这份计划后,认为每天三元的伙食标准太高了。李银桥解释说:“这三块钱中还包括招待客人的费用。”毛泽东听后考虑了半天才同意了这份计划。
在具体的饮食安排上,毛泽东始终奉行简单适合的原则。他很少按照保健医生的安排吃所谓的营养餐。每日三餐,他吃得很普通。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毛泽东才会同意多加几个菜,叫上家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顿便饭。能和父亲一起吃顿饭,算是毛泽东的儿女们享有的“特殊待遇”了。要知道,毛泽东家还有一条规矩,就是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儿女们与他同桌共餐,儿女们平时都是去机关食堂就餐。当然,毛泽东的生日餐并不算是生日宴会。毛泽东非常反感祝寿送礼这样的不良风气,他常说:“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
毛泽东深知:吾是无产者,勤俭是吾本。所以,他经常告诫子女,学习和事业要向上看,但生活要向下看。根据李敏的回忆,毛泽东经常要求子女们艰苦朴素。解放后,虽然生活好一些了,但毛泽东仍要求他们不要穿得太讲究,要和老百姓一样,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行。在这方面,毛泽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做了一件睡衣,而这件普通的睡衣,他却穿了20多年,线开了缝住就行,磨破了补上就好。这样反反复复,不知道缝补了多少次,当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劝他做件新睡衣时,他却说:“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一补再补,这件睡衣上最终落下了73个补丁。这些补丁,体现了毛泽东的家风。
第二篇:《领袖家风》观后感
如何塑造中国的年轻一代
----《领袖家风》观后感
十月三十一号,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录片《领袖家风》。
曾经看了讲述毛泽东同志的青年事迹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我深深地觉得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里面主要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鲜活地搬到了电视荧屏上。看完全剧后,不由得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角度和手法叫好,它打破了传统讲述伟人传记刻板的表现方式和手法,用生活化的、情感化的方式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追求形似,努力做到神似。”剧中通过毛泽东与其他同学、老师的交流、碰撞和比较,将毛泽东同志优秀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清晰生动地展现给我们。
而《领袖家风》却以另外一种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与子女、亲友、同志、下属,与故乡、故旧的关系等鲜为人知的一面,表现了一代领袖的伟大情怀。作为人民领袖,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和国的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生活中,他艰苦朴素,奉公廉洁,不谋私利,行事光明,用一种清澈的心情去面对世事的沧桑。影片的拍摄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观众看后无不动容。而在影片中,毛泽东同志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家风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的儿女们都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他们没有特权”,当记者把一些书中的描述告诉她时,李敏的表情平静而淡然。对她来说,这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不好接受,因为从小父亲就教导他们应该跟老百姓一样生活,从小就不让他们以毛泽东儿女的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这种教诲已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世。李敏在说起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时,显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她说:“我已经把自己非常平民化了。”就连穿衣打扮,她也显出了固执的平民化。一直以来,她的衣着都还保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她说,“我也不是刻意要求自己怎么样,一切都是习惯。”
由此,我想到的是当下中国的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抓紧抓好,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顺利地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推进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健全新的权力制约机制,在体制、程序、规范等各个层次上加强权力监视,防止一些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的党员干部钻政策和制度不完善的空子,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权谋私。
从近年来纪检部分查处党员的违纪案件看,有些党员或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错误,与党和国家在权利的结构上,互相制约和监视的机制不完备,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为保障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廉政机制和制度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步。当前,在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拒腐防变的各项制度尚未健全、完善,执行制度方面的措施也尚未配套完善,因此,在夸大认真严格贯彻执行现有制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风廉政机制和制度建设。
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观点和方法,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熟悉和对待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把反腐倡廉工作贯串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抓紧抓好,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顺利地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此外,我还想到了如何去中国的年轻一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而作为孩子,受到的最大、最多的影响莫过于是来自父
母----我们人生的第二所学校。可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而父母则是孩子效仿的楷模。“父亲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谈起父亲的家教,李敏马上蹦出了这句话。让李敏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父亲曾经为一顿伙食召集过一次家庭会议。一次,印尼总统苏加诺送了咖啡牛奶等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他们就煮了牛奶咖啡吃,这事被父亲知道了,就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会上,父亲严肃地告诉他们今年国家财政收入是多少,要他们的生活不能超标。那时,他们早饭都是稀饭、咸菜、馒头片。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影响了李敏对孩子们的态度。她说,“后来我儿子也穿他爸爸穿过的衣服,妹妹穿哥哥的衣服。”在影片中,毛泽东同志最小的女儿李讷曾说过毛泽东同志对待儿女虽然慈爱却也严格,儿女们从未因为他们是主席的亲人而受到特别的照顾或行使过什么特权。
但是反观现在,我却恍然有历史倒退的感觉。有越来越多“李刚之子”——官二代们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家庭的影响铸就了他们不同的品格,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老一辈的革命家们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才建立了新中国,他们的心中怀有的共产主义思想使拥有胸怀大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高风亮节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他们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儿女要拥有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在出现的类似“李刚门”是事件反映的却是每况愈下的社会现实。
综上所述,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所谓好的言传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用自己的做法感动孩子,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梁启超先生曾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样的言辞,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是中国的青年一代,终将成为祖国的未来。怎么塑造自己,怎样去塑造自己的下一代,都具有着现实意义。在过去的两年里幸福是我们听到的最流行的词。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和个人价值,幸福也关乎自己的未来。我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要
用怎样的思想和文化来塑造自己?我们要怎样言传身教自己的下一代?我们如何在塑造自己的同时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带动社会的发展?我想这些问题将会被解答。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必将改变这个国家
第三篇:领袖家风有感
《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题记
看完《领袖家风》后,我很受触动,突然间明白,明白为什么时至今日提起毛泽东,老一辈的人还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友人崇拜他,写各种各样的文章称赞他。毛泽东在国内外都享有如此盛名,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开国领袖,领导并创立了新中国,而是因为他把“人民”两字真正地植入了他的生命,因为他的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结,心系中国,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俗语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人民好,人民心里装着你,记着你,爱着你,全国上下一心,国家就没有理由不强大,不富强,这就是人民尊敬他,爱戴他的原因。毛泽东,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领袖,是世界人民眼中泱泱中华的象征。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们先后为革命事业献身,这是一种怎样的贡献,这是对人民怎样的一种爱能让他们真正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而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片中讲述,建国十年后,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回到养育他的土地—韶山冲,事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祭奠父母,以至于工作人员连一个小白花都没有准备,事后有人提出要整修他父母的墓,也被他拒绝,他告诉人家每年清明的时候来弄一些土就行了。作为孝子的毛泽东,还是把国家人民放到了第一位,他知道国家当时的困难,他明白作为人民公仆的他还肩负着建设中国的重任,忠孝出现矛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尽忠。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要求子女绝不能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化,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冲在最前面才行。他的女儿李讷说,“父亲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财富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毛泽东一直强调尤其是党员干部们要艰苦朴素,而他本人的俭朴也为今天的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据他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说:“主席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除了接见外宾穿的灰色制服外,就是一双旧皮鞋,还有一床已经破得不行了的毛巾被,一件旧袍子和一双拖鞋。”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完全可以过上比这好得多的生活,然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国家,爱着自己的人民,他的心中有很强的责任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唯一的心愿,而每一次放到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毛泽东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却把自己赚的稿费拿出来资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同志,他的护士长李银桥提到这些的时候,禁不住热泪盈眶,而此时我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对这位伟大领袖的敬仰和尊敬之情。
伟人毛泽东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把他的精神永远地留给了我们,他的爱民如子,他的艰苦朴素,他的舍己为人,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感动,为之骄傲。他带领人民重拾中华民族久失了的浩然之气和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建立起顶天立地的大中华,而后又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国家的建设上,他这一生没享受过荣华富贵,他把他的一切全都贡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是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上面满是人民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思念。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四篇:纪录片《领袖家风》观后感精选3篇
精
纪录片《领袖家风》观后感精选3篇
篇一:如何塑造中国的年轻一代
----《领袖家风》观后感
十月三十一号,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录片《领袖家风》。
曾经看了讲述毛泽东同志的青年事迹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我深深地觉得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里面主要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鲜活地搬到了电视荧屏上。看完全剧后,不由得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角度和手法叫好,它打破了传统讲述伟人传记刻板的表现方式和手法,用生活化的、情感化的方式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追求形似,努力做到神似。”剧中通过毛泽东与其他同学、老师的交流、碰撞和比较,将毛泽东同志优秀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清晰生动地展现给我们。
而《领袖家风》却以另外一种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中
精
精
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与子女、亲友、同志、下属,与故乡、故旧的关系等鲜为人知的一面,表现了一代领袖的伟大情怀。作为人民领袖,他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和国的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生活中,他艰苦朴素,奉公廉洁,不谋私利,行事光明,用一种清澈的心情去面对世事的沧桑。影片的拍摄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观众看后无不动容。而在影片中,毛泽东同志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家风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的儿女们都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他们没有特权”,当记者把一些书中的描述告诉她时,李敏的表情平静而淡然。对她来说,这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不好接受,因为从小父亲就教导他们应该跟老百姓一样生活,从小就不让他们以毛泽东儿女的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这种教诲已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世。李敏在说起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时,显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她说:”我已经把自己非常平民化了。”就连穿衣打扮,她也显出了固执的平民化。一直以来,她的衣着都还保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她说,”我也不是刻意要求自己怎么样,一切都是习惯。”
由此,我想到的是当下中国的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内消极腐败
精
精
现象,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抓紧抓好,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顺利地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推进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健全新的权力制约机制,在体制、程序、规范等各个层次上加强权力监视,防止一些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的党员干部钻政策和制度不完善的空子,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权谋私。
从近年来纪检部分查处党员的违纪案件看,有些党员或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错误,与党和国家在权利的结构上,互相制约和监视的机制不完备,制度不健全有很大关系。为保障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廉政机制和制度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步。当前,在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拒腐防变的各项制度尚未健全、完善,执行制度方面的措施也尚未配套完善,因此,在夸大认真严格贯彻执行现有制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风廉政机制和制度建设。
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观点和方法,坚持党的实
精
精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熟悉和对待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把反腐倡廉工作贯串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抓紧抓好,我们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能顺利地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此外,我还想到了如何去中国的年轻一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容忽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而作为孩子,受到的最大、最多的影响莫过于是来自父母----我们人生的第二所学校。可以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而父母则是孩子效仿的楷模。”父亲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谈起父亲的家教,李敏马上蹦出了这句话。让李敏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父亲曾经为一顿伙食召集过一次家庭会议。一次,印尼总统苏加诺送了咖啡牛奶等给孩子们改善伙食,他们就煮了牛奶咖啡吃,这事被父亲知道了,就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在会上,父亲严肃地告诉他们今年国家财政收入是多少,要他们的生活不能超标。那时,他们早饭都是稀饭、咸菜、馒头片。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影响了李
精
精
敏对孩子们的态度。她说,”后来我儿子也穿他爸爸穿过的衣服,妹妹穿哥哥的衣服。”在影片中,毛泽东同志最小的女儿李讷曾说过毛泽东同志对待儿女虽然慈爱却也严格,儿女们从未因为他们是主席的亲人而受到特别的照顾或行使过什么特权。
但是反观现在,我却恍然有历史倒退的感觉。有越来越多”李刚之子”——官二代们的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家庭的影响铸就了他们不同的品格,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老一辈的革命家们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才建立了新中国,他们的心中怀有的共产主义思想使拥有胸怀大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高风亮节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他们从小就教育他们的儿女要拥有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在出现的类似”李刚门”是事件反映的却是每况愈下的社会现实。
综上所述,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所谓好的言传身教,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用自己的做法感动孩子,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梁启超先生曾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
精
精
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样的言辞,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是中国的青年一代,终将成为祖国的未来。怎么塑造自己,怎样去塑造自己的下一代,都具有着现实意义。在过去的两年里幸福是我们听到的最流行的词。幸福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和个人价值,幸福也关乎自己的未来。我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要用怎样的思想和文化来塑造自己?我们要怎样言传身教自己的下一代?我们如何在塑造自己的同时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带动社会的发展?我想这些问题将会被解答。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必将改变这个国家
篇二:领袖家风观后感
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题记
精
精
看完《领袖家风》后,我很受触动,突然间明白,明白为什么时至今日提起毛泽东,老一辈的人还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友人崇拜他,写各种各样的文章称赞他。毛泽东在国内外都享有如此盛名,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开国领袖,领导并创立了新中国,而是因为他把”人民”两字真正地植入了他的生命,因为他的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结,心系中国,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俗语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人民好,人民心里装着你,记着你,爱着你,全国上下一心,国家就没有理由不强大,不富强,这就是人民尊敬他,爱戴他的原因。毛泽东,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领袖,是世界人民眼中泱泱中华的象征。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们先后为革命事业献身,这是一种怎样的贡献,这是对人民怎样的一种爱能让他们真正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而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片中讲述,建国十年后,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回到养育他的土地—韶山冲,事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祭奠父母,以至于工作人员连一个小白花都没有准备,事后有人提出要整修他父母的墓,也被他拒绝,他告诉人家每年清明的时候来弄一些土就行了。作为孝子的毛泽东,还是把国家人民放到了第一位,他知道国家当时的困难,他明白作为
精
精
人民公仆的他还肩负着建设中国的重任,忠孝出现矛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尽忠。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要求子女绝不能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化,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冲在最前面才行。他的女儿李讷说,”父亲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财富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毛泽东一直强调尤其是党员干部们要艰苦朴素,而他本人的俭朴也为今天的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据他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说:”主席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除了接见外宾穿的灰色制服外,就是一双旧皮鞋,还有一床已经破得不行了的毛巾被,一件旧袍子和一双拖鞋。”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完全可以过上比这好得多的生活,然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严格要求自
己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国家,爱着自己的人民,他的心中有很强的责任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唯一的心愿,而每一次放到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毛泽东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却把自己赚的稿费拿出来资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同志,他的护士长李银桥提到这些的时候,禁不住热泪盈眶,而此时我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对这位伟大领袖的敬仰和尊敬之情。
伟人毛泽东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把他的精神永远地留给了我们,精
精
他的爱民如子,他的艰苦朴素,他的舍己为人,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感动,为之骄傲。他带领人民重拾中华民族久失了的浩然之气和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建立起顶天立地的大中华,而后又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国家的建设上,他这一生没享受过荣华富贵,他把他的一切全都贡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是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上面满是人民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思念。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篇三:《领袖家风》观后感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录片《领袖家风》。我很受触动,突然间明白,明白为什么时至今日提起毛泽东,老一辈的人还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外国友人崇拜他,写各种各样的文章称赞他。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当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么多的头衔时,而且每一个头衔都可以让人瞻仰一生时,那么他的生活该是多么的不平凡。然而当我看
精
精
到毛主席生前居住的菊香书屋是那么的简朴,他的衣着是那么的朴素,甚至有些破旧,从他的照片里一点都看不出伟人该流露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气,而是很静穆的同家人或战友站在一起。让我不禁对毛泽东有了新的审视。毛泽东在国内外都享有如此盛名,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开国领袖,领导并创立了新中国,而是因为他把”人民”两字真正地植入了他的生命。俗语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人民好,人民心里装着你,记着你,爱着你,全国上下一心,国家就没有理由不强大,不富强,这就是人民尊敬他,爱戴他的原因。毛泽东,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领袖,是世界人民眼中泱泱中华的象征。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们先后为革命事业献身,这是一种怎样的贡献,这是对人民怎样的一种爱能让他们真正做到舍小家为大家,而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建设,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片中讲述,建国十年后,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回到养育他的土地—韶山冲,事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祭奠父母,以至于工作人员连一个小白花都没有准备,事后有人提出要整修他父母的墓,也被他拒绝,他告诉人家每年清明的时候来弄一些土就行了。作为孝子的毛泽东,还是把国家人民放到了第一位,他知道国家当时的困难,他明白作为人民公仆的他还肩负着建设中国的重任,忠孝出现矛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国家尽忠。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
精
精
要求子女绝不能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而有任何的特殊化,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冲在最前面才行。他的女儿李讷说,”父亲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对我们的教导,这种精神财富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毛泽东一直强调尤其是党员干部们要艰苦朴素,而他本人的俭朴也为今天的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据他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说:主席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除了接见外宾穿的灰色制服外,就是一双旧皮鞋,还有一床已经破得不行了的毛巾被,一件旧袍子和一双拖鞋。”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完全可以过上比这好得多的生活,然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呢?因为他爱着自己的国家,爱着自己的人民,他的心中有很强的责任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他唯一的心愿,而每一次放到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
伟人毛泽东虽然不在了,但是他把他的精神永远地留给了我们,他的爱民如子,他的艰苦朴素,他的舍己为人,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感动,为之骄傲。他把他的一切全都贡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是一面永不落下的旗帜,上面满是人民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思念。《纪录片《领袖家风》观后感精选3篇》
精
第五篇:参观毛泽东家风展心得体会
参观《毛泽东家风展》心得体会
市XX XXXX 6月15日我有幸到市博物馆参观了《毛泽东家风展》,受益匪浅。展览内容分为“舍家为国满门忠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慈相济重情执理”三个部分,展出的百余张图片和多件实物,直观地诠释了毛泽东同志的家风,堪称一代典范。
毛泽东同志曾经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作出了表率。
为人民是毛泽东家风的核心内容。毛泽东的为人民家风催生着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故事。比如,在毛岸英、毛岸青从苏联回国之后,毛泽东要求兄弟二人再读一本“无字之书”,也就是“劳动大学”:到一些复杂地方参加土改实践,接受人民群众教育;当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为国捐躯消息传来,悲痛的毛泽东只说了一句,“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等等。这一系列感人故事都印证一个道理:始终想到人民利益。为人民就不能忘记人民;为人民就需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就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就应该永远夹着尾巴做人。为人民的极端重要,关系着共产党执政宗旨,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而言,为人民的党风政风决定着为人民的家风;反之,为人民的家风也映照着为人民的党风政风。近年来,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的腐败的案例很多,有着一系列正面与反面的经验教训,根本原因就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会成什么?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用一句古话形容,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要从为人民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反思。我们要时刻警醒,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防腐拒变,永葆清正廉洁。
要正确认识家风与党风政风的关系,教育家庭养成良好的风气,要深刻认识到建立家庭反腐防线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好,在个人家庭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良问题,就会影响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所以,有效地防范腐败侵染党员干部家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过硬的党风政风带出一个好家风。
毛泽东家风家教思想内涵丰富,既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又代表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个人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永不消逝的“毛泽东家风”,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自觉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家风、涵养好家教,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务实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