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60 更新时间:
2004-10-17 ]
第一章 概论
1.1 基础上提要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1.1.5 项目建设地点 1.1.6 项目总体目标
1.1.7 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种植业示范面积1万亩以上)
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技术内容及规模(种植业辐射面积2万亩以上)1.1.9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1.10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产期年均销售收入、总成本、利润、税收、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1.1.11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简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准备过程 简述项目考察、市场调研、商请技术依托单位以及省内竞争选项的情况。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3 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2.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简述技术依托单位综合技术实力,与项目采用的高新科技的关系。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可列附表1进行表述)重点阐述与高科技示范项目有关的物质基础条件。参考内容如下:
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3.1.2 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温度及主要自然灾害。3.1.3 水资源 3.1.4 土地资源
3.1.5 生产现状:项目区生产结构及投入产出水平的现状情况。
3.1.6 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农业服务基础,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条件,交通电力电讯设施等。
3.1.7 人力技术资源:人口、劳力、文化素质、科技人员数量及水平等。3.1.8 项目县乡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 3.1.9 现行经营管理情况 3.2 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第四章 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4.1 市场分析
4.1.1 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4.1.2 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国内与国际市场、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目标市场及市场份额)4.1.3 营销计划和策略 4.2 产品方案设计
4.2.1 产品方案(见附表2)4.2.2 生产规模确定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5.1 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要争取建成农业综合开发的精品工程,重点探索三项内容:1.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上新水平和新台阶的区域开发治理模式;2.由生物、信息、材料等方面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新技术组装配套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支撑体系;3.技术单位参与、与产业化发展相适应、能持续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各地可有所侧重,突出区域特色)5.1.1 项目方向 5.1.2 项目目标
5.2 高新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5.2.1 主要高新示范技术。详细介绍采用的高新示范技术内容、主要性能指标和建设标准。如系节水灌溉项目,需要阐述灌溉制度改进,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5.2.2 主要组装配套技术 5.2.3 项目技术流程
5.3 主要辐射技术内容、辐射方式及地点 5.4 技术评价
主要评价项目高新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效益性和综合性。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1 示范建设内容
6.1.1 建设项目及规模 6.1.2 设备选型及数量 6.2 辐射规模
6.3 项目实施的分年度计划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见附表3)7.2 总投资估算(见附表4)
7.3 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分析(见附表5)自筹资金要说明筹措具体措施。7.4 分年度投资计划 7.5 还款计划
第八章 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效益评价应按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对项目进行规范的财务经济分析。基准收益率暂统一定为12%,项目分析计算期暂统一定为10年(含建设期效益发挥期),计算效益和费用的价格统一采用建设前一年的市场价格)8.1 财务估算
8.1.1 财务估算依据
8.1.2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见附表6)8.1.3 产品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7)8.1.4 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估算(见附表8)8.2 财务效益评价
8.2.1 项目损益分析(见附表9)
8.2.2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见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财务评价指标有:单位投资年增量净产值现值、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8.2.3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分析偿还财政借款和贷款的能力(见附表
11、附表12)8.3 敏感性分析
运用表格和图示,分析项目效益对以下主要因素敏感程度:产品销售收入、基本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成本。
第九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 9.1 社会效益评价
9.1.1 技术贡献:评价示范及辐射区的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的提高程度。
9.1.2 产品贡献:评价项目区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商品增长情况、主要产品品质提高情况。9.1.3 就业贡献:简述项目所带动解决农村就业情况。9.1.4 生产条件改善及农民增收情况
9.1.5 对国家贡献:简述项目区上缴税金增长情况。9.2 生态效益评价
简述上壤改良情况、防护林有效防护面积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沙化或次生盐渍化比率等变化情况。
9.3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治理方案以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 10.1 项目组织管理
简述项目领导小组或执行单位与经营机构的关系,以及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程序、跟踪、监测和中后期评估的方法。
10.2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简述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责权利,以及协作方式。
10.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10.4 示范推广的组织体系 10.5 技术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附 录
一、附件:
附件1:技术单位出具同意作为高新科技示范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承诺函
附件2:高新科技示范项目选用主要高新技术的鉴定、审定等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如有环境问题,必须提交环保部门出据的环评报告)
附件4: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资质证书
二、附表:
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表2:项目产品方案设计表
附表3: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附机械设备明细表)
附表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5: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表
附表6: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7: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及推销估算表
附表9:项目损益表
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11:项目财政有偿资金本息偿还表
附表12:贷款还本付息计算及清偿能力分析表
(以上是基本表格,由于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类型很多,在表格内容上可以根据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填写)
三、附图:
附图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规划图
第二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概论
1.1 基础上提要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1.1.3 项目执行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1.1.5 项目建设地点
1.1.6 项目总体目标
1.1.7 项目主要示范内容与规模(种植业示范面积1万亩以上)
1.1.8 项目主要辐射地点、技术内容及规模(种植业辐射面积2万亩以上)
1.1.9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1.10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产期年均销售收入、总成本、利润、税收、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
1.1.11 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简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准备过程简述项目考察、市场调研、商请技术依托单位以及省内竞争选项的情况。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3 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2.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简述技术依托单位综合技术实力,与项目采用的高新科技的关
系。
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可列附表1进行表述)
重点阐述与高科技示范项目有关的物质基础条件。参
考内容如下: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3.1.2气候资源:光照、热量、降水、温度及主要自然灾害。
3.1.3 水资源
3.1.4 土地资源
3.1.5 生产现状:项目区生产结构及投入产出水平的现状情况。
3.1.6 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农业服务基础,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条件,交通电力电讯设施等。
3.1.7人力技术资源:人口、劳力、文化素质、科技人员数量及水平等。
3.1.8项目县乡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
3.1.9 现行经营管理情况
3.2 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4.1 市场分析
4.1.1 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4.1.2 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国内与国际市场、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目标市场及市场份额)
4.1.3 营销计划和策略
4.2 产品方案设计
4.2.1 产品方案(见附表2)
4.2.2 生产规模确定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5.1 示范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要争取建成农业综合开发的精品工程,重点探索三项内容:1.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上新水平和新台阶的区域开发治理模式;2.由生物、信息、材料等方面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新技术组装配套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支撑体系;3.技术单位参与、与产业化发展相适应、能持续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各地可有所侧重,突出区域特色)
5.1.1 项目方向
5.1.2 项目目标
5.2 高新技术内容与技术流程
5.2.1 主要高新示范技术。详细介绍采用的高新示范技术内容、主要性能指标和建设标准。如系节水灌溉项目,需要阐述灌溉制度改进,并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2.2 主要组装配套技术
5.2.3 项目技术流程
5.3 主要辐射技术内容、辐射方式及地点
5.4 技术评价
主要评价项目高新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效益性和综合性。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1 示范建设内容
6.1.1 建设项目及规模
6.1.2 设备选型及数量
6.2 辐射规模
6.3 项目实施的分计划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见附3)
7.2 总投资估算(见附表4)
7.3 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分析(见附表5)
自筹资金要说明筹措具体措施。
7.4 分投资计划
7.5 还款计划
第八章 财务效益评价
(财务效益评价应按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
数》(第二版)对项目进行规范的财务经济分析。
基准收益率暂统一定为12%,项目分析计算期暂统一定为10年(含建设期效益发挥期),计算效益和费用的价格统一采用建设前一年的市场价格)
8.1 财务估算
8.1.1 财务估算依据
8.1.2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见附表6)
8.1.3 产品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7)
8.1.4 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估算(见附表8)
8.2 财务效益评价
8.2.1 项目损益分析(见附表9)
8.2.2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见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财务评价指标有:单位投资年增量净产值现值、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8.2.3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分析偿还财政借款和贷款的能力(见附表
11、附表12)
8.3 敏感性分析
运用表格和图示,分析项目效益对以下主要因素敏感程度:产品销售收入、基本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成本。
第九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
9.1 社会效益评价
9.1.1 技术贡献:评价示范及辐射区的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有效利用率等方面的提高程度。
9.1.2、产品贡献:评价项目区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商品增长情况、主要产品品质提高情况。
9.1.3 就业贡献:简述项目所带动解决农村就业情况。
9.1.4 生产条件改善及农民增收情况
9.1.5 对国家贡献:简述项目区上缴税金增长情况。
9.2 生态效益评价
简述上壤改良情况、防护林有效防护面积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指数、土壤沙化或次生盐渍化比率等变化情况。
9.3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治理方案以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
10.1 项目组织管理
简述项目领导小组或执行单位与经营机构的关系,以及项目管理方式、方法、程序、跟踪、监测和中后期评估的方法。
10.2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简述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责权利,以及协作方式。
10.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10.4 示范推广的组织体系
10.5 技术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附录
一、附件:
附件1:技术单位出具同意作为高新科技示范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承诺函
附件2:高新科技示范项目选用主要高新技术的鉴定、审定等相关证明材料
附件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如有环境问题,必须提交环保部门出据的环评报告)附件4: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资质证书
二、附表:
附表1:项目基本情况表
附表2:项目产品方案设计表
附表3:项目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附机械设备明细表)
附表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5:资金运用及来源平衡表
附表6: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7:项目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及推销估算表
附表9:项目损益表
附表10: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11:项目财政有偿资金本息偿还表
附表12:贷款还本付息计算及清偿能力分析表
(以上是基本表格,由于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类型很多,在表格内容上可以根据项目特点,按实际情况填写)
三、附图:
附图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规划图
第三篇:1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 效益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 水资源
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 自然灾害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及劳力 2.2.2 土地利用现状 2.2.3 农业生产水平 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 基础设施
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2.3.2 田间工程现状
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3.4 交通与电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2 供需平衡分区
4.3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5.2 选项原则 5.3 建设标准 5.4 建设规模 5.5 规划布局 5.6 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6.2 建设内容 6.2.1 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总库容在1000万m3(含)以下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堰等)的座数、库容及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0KW(含)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含)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含)以下的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排水渠道衬砌及埋设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建设防渗渠道和铺设输水管道的长度,以及节水灌溉工程所需建材、管材和喷微灌设备的数量等。6.2.2 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用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品质检测的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备。2.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等。
3.购置农业机械。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和数量。4.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深翻、配方施肥等。5.机耕路。修建机耕路的标准、长度及工程量。6.2.3 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苗圃建设面积,所需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6.2.4 草场改良
改良草场的面积,所需种子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 估算依据 7.1.2 投资估算 7.2 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7.3 群众投工投劳 7.4 还款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情况。8.2 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技术贡献等情况。8.3 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8.4 经济(财务)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8.4.1 财务盈利能力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土地治理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2.财务净现值
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得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3.经济效益费用比 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5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8.4.2 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偿还借(贷)款资金和占用费(或利息)所需的时间和各年相应的数额。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组织机构设置 9.2 实施管理 9.3 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 对策及措施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问题与建议
第四篇: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红枣基地示范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林业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法人代表赵宾,金昌市金川区林业技术推成立于1986年,隶属于金川区林业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区林业科技发展规划,指导全区林业科技研究及林业实用技术的应用和科技成果的推广。现有22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1、1、4项目建设地点
金川区种苗场、金川区草业试验场。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栽植红枣2000亩,修建管护房100平方米,滴灌工程2000亩,新打机井3眼。1、1、7建设期限 2011年,1年.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30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占总投资的26.1%,项目单位自筹226万元,占总投资的73.9%。1、1、9项目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第三年开始挂果,每亩按产干果80公斤计算,年产红枣160吨,收入160万元。第四年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入逐渐增长。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和《〈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写参考大纲》、《〈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规开函[2010]97号)。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采用当地市场价格确定。
枣树苗4元/株,平整土地300元/亩,修建管护房800元/平方米,滴灌600元/亩,机井及配套20万元/眼。1、4综合评价
通过综合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经济林产业政策,符合省、市、区确定的林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条件优越,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合理,风险性小,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可切实带动我区经济林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区域内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增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可行。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审查批准,给与国家投资支持,科学组织实施。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金川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金川区光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病虫危害轻,是红枣最佳栽培区。区委、区政府已把高效林果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发展高效林果业,充分利用本区自然优势,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把握国家加大名优经济林建设力度的历史机遇,利用经济林建设的扶持政策,发挥本区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发展金川区高效林果业,对沙地荒漠进行综合治理,培育沙产业,可以有效地带动沙地的综合开发,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首先,利用枣树抗性强的特点,以较小的整地换土量,较省的水肥管理,最大幅度地利用光热资源,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枣树以其耐性强,不仅可以防风固沙,绿化荒漠,而且随着开发的不断升级,即可成为全区广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第三,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大面积定植枣树,无疑会从根本上根治沙害,改善环境,提高全区的林木覆盖率,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臵
项目区所在的金川区位于东经10123○
○
○
‘’
至10234〞,北
○纬3820〞至39之间,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邻,西部与张掖市山丹县相邻,东北及北部与武威市民勤县接壤,南部与永昌县相连。东西长99KM,南北宽74KM,总土地面积
3770KM。本项目建设区位于金川区双湾镇境内。3、1、2自然资源状况(1)气候
金川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干燥,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量139.8毫米,年均日照2878小时,无霜期156天。(2)水文
项目区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项目区属井、河混灌区。(3)土壤
项目区土壤属风沙土、灌耕土。风沙土成土时间短,受强烈风力的作用,植被一般为超旱生植物。据化验,绿洲灌耕土层养分含量一般为:有机质0.8~2.6%,全氮0.07~0.148%,全磷0.06~0.09%,全钾1.25~2.9%,水解氮24~27ppm,速效磷2~12ppm,速效钾150~300ppm。(4)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走廊绿洲平原地貌,地表多为新生代第四纪洪积物,海拔1400m左右。3、1、3社会经济状况
金川区辖宁远堡、双湾两镇,27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9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593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3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25万元。
2项目区交通条件便利,有灌溉条件,区内属通讯网覆盖范围内,有电话和电台与外界相通,电力保障,可为红枣基地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3、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地块比较集中,具有灌溉条件,管理相对较好的区种苗场和去草业试验场。
第四章 市场分析
红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
大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有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大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价格分析:根据市场调查,目前红枣干果的市场价平均在10元/kg以上,并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这个价格水平,甚至有望再升。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 5、1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5、1、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生态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大局,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中心、科技为保障的经营格局,促进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配臵,发挥林业社会、经济、生态功能与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5、1、2建设原则
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⑵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强化管理的原则;
⑶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的原则; ⑷坚持规模种植,基地化管理的原则;
⑸坚持适地适树,在造林树种选择上以名优品种为主,提高造林成活率;
⑹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⑺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服务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原则; ⑻坚持按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统一的原则。5、1、3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栽植红枣2000亩,修建管护房100平方米,土地平整2000亩,滴灌工程2000亩,新打机井3眼。5、2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 5、2、1示范基地建设规模
栽植红枣2000亩,修建管护房100平方米,土地平整2000亩,滴灌工程2000亩,新打机井3眼。5、2、2建设布局
区种苗场栽植红枣500亩,修建管护房40平方米,滴灌工程500亩,新打机井1眼;区草业试验场栽植红枣1500亩,修建管护房60平方米,滴灌工程1500亩,新打机井2眼。5、3生产技术方案 5、3、1红枣园建立
项目区选定的地方,土壤适宜红枣园的建立。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园、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红枣园。
⑴土地平整:根据现有的土地现状对土地平整后,按照东西向布设地块,为方便管理每个条田面积以50亩为好。
⑵土壤改良:主要采用深翻、施有机肥、使用腐质酸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对土层较薄的地段还要使用客土。有机肥以农家肥、油渣为主,农家肥每亩使用量不要低于500kg,油渣必须腐熟后使用。
⑶灌水系统:根据配水定额,为了节约用水,在项目建设中灌水方式采用滴灌。地管选用PVC200mm材料,布设方向按照地块的设臵采用南北向布设,与道路和地埂同向;滴管布设垂直于地管采用东西向布设,布设时滴管滴水处尽量靠近红枣根部。5、3、2红枣定植
⑴种苗选择:项目区栽培所选红枣品种,苗木应为大规格苗木,主侧根发达,根系完整,地径在1cm以上。
⑵定植时间:根据本区造林季节,红枣造林在春季3月25日至4月10日为合适。
⑶栽植密度:按2×3,2×6米宽窄行栽植,亩栽60株。⑷栽植技术:红枣定植全部采用开沟挖穴定植的方法。在规划的园地中按确定的行距开沟,沟宽50~80cm、深30~50cm,树穴挖20~30cm见方,将根系完整的一级苗木放入树
穴,扶正、埋土,在浇灌第一次水后培土扶正。5、3、2整形修剪 ⑴红枣树形的选择
根据红枣引种试验的经验,结合本区光照、温度、人工采摘、田间管理的实际,可选择自然疏层形树形。具体做法是:自然疏层形干高0.6-1米,定干时选择方位适宜的2-3个枝条,培养为第一层主枝,如整形带未分生枝条,可将中心领导枝节顶,促使萌发新枝,选留第一层主枝;第二年中心领导干继续延长生长,在距第一层40-50厘米处,选留2-3个枝条作第二层主枝,各层主枝插空排列,对主枝进行摘心,培养侧枝,这样经过3-5年,一般留3-4层,有7-9个侧枝,每个主枝选留1-2个侧枝,全树共约20个骨干枝。
⑵整形修剪
枣树修剪量轻,应以疏剪为主,修剪时间以早春3-4月间为宜。对幼树以整形为主,多留抚 养枝,对于形成枣股的一、二次枝,注意保存,以增加早期产量。如果枣头生长过旺,侧枝分生部位上移,可将枣头短截,使在低部位分生侧枝,以免造成内堂空虚。对结果树要继续注意培养各级骨干枝,以扩大树冠,对树堂内的徒长枝,如需填补空隙,可行短截,促使发生二次枝,增加结果部位,否则从基部疏去。5、3、3土壤管理
红枣定植当年或次年,树冠小,行间空地大,可种植豆
类、瓜类、秋作物为最好,但间种作物必须在离红枣树行处留0.5~0.8m的空地,以留足红枣生长空间。每年春秋两季,用铁锹翻树盘,深约15-20厘米,切断表土根,刺激萌发新根,促进根系向下生长,同时减少树干周围的根糵萌生。5、3、4施肥
落叶后施一次基肥,每株大树施土粪1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1-1.5公斤,结合秋翻,翻入土内,施后饱灌冬水。5-6月间结合间作物施追肥1-2次。5、3、5灌水
枣树灌水一般随间作物进行,全年灌水6-9次。5、3、6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枣尺蠖,可用人工敲落捕杀,或在5月上旬喷洒1000-2000倍30%氯氰聚酯乳油,毒杀幼虫。5、4建设内容及规模
栽植红枣2000亩,修建管护房100平方米,滴灌工程2000亩,新打机井3眼。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金川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属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严格按红枣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建成后能够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作用。
项目实施中,以使用有机肥为主,通过深耕、施肥、埋
土等生产措施,一定程度上有改良土壤的作用。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鼠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鼠的危害。严禁使用剧毒、残留期长的农药,以尽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本项目的树种均为良种,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农药施用量会明显降低。在生产经营中,对施用农药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要求其熟悉农药性能及使用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以达到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通过本项目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植被覆盖率,使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并可促使生物群落多样化,进而达到良好的生态平衡。同时,对于建立果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业,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居环境都具有显著作用。
第七章 项目管理及组织运行 7、1机构设臵及职责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金昌市金川区林业技术推广站,下设办公室、生产股、科研室、计财股和销售部。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报批、计划的安排和有关项目文件的处理,检查、监督、总结计划执行情况;生产股负责基地建设、生产安排、技术服务、指导;科研室负责优质种苗的采购、选育;销售部前期负责设备采购,后期负责产品销售及营销网络建设;计财股负责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资金的支付、监管等。7、2经营管理措施 7、2、1生产计划管理
林业站要具体落实项目计划,保证建设项目按性质、按期限完成建设计划,及时发挥效益。为了较好的执行建设计划,林业站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的相应措施。按照计划规定的内容和指标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各项建设内容,平衡协调各项建设条件,千方百计地组织各方面力量以保证计划的实现。7、2、2工程管理
本项目建设和其它工程建设一样,设计、施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基本环节。项目设计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要确保设计文件规范化、合理化,严格按设计施工。工程验收贯穿每一项施工的的始终,验收工作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分期抽检、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项目建设应实施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招标制。7、2、3资金使用和管理
国家投资资金共80万元,占全部投资的26.1%。主要用于项目优质苗木购臵、栽植、枣园的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
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建设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管理由林业站实行单列帐户、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按照国家政策及《国家林业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项目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制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完成后,按照工程项目验收程序,由有关部门组织项目验收,实行项目审计制度,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审计。7、2、4销售管理
市场经济下,产品必须通过在市场交易中实现价值,并依靠产生的盈余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扩大再生产,因此,建立与生产发展相适宜的专业化、系统化、区域性的市场和外部销售市场的网络渠道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农户和企业间的合作,逐渐在包装、标签、运输、售价、品质管理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和一致性;将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者组织起来,形成较大的供给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7、3技术培训
本项目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技术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接受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使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和较高质量的完成,在项目建设中必须对参加施工的人员
进行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建设技术要点,提高造林的质量,实现项目效益。
根据林业站现有人员状况,结合项目实施的实际,项目建设中组织省市有关专家成立项目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参加项目的技术咨询,及时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第八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投资估算依据
(1)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规程中的技术经济指标;(2)通过市场调查取得的有关设备、材料现行价格。8、2投资估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306万元,其中:
苗木费:2000亩×60株/亩×4元/株=48万元 整地费及人工费:2000亩×300元/亩=60万元 修建管护房100平方米×800元/平方米=8万元
滴灌2000亩×600元/亩=120万元
新打机井3眼×20万元/眼=60万元
培训费及不可预见费10万元 8、3资金来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306万元,采用以国家投资扶持、建设单位自筹的融资方式。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占总投资的26.1%,项目单位自筹226万元 占总投资的73.9%。
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结论 9、1经济效益分析 9、2社会效益分析
⑴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为了实现红枣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金川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极大地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⑵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项目实施后,将发挥良好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果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全面提高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推动当地种植业从传统家庭经济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⑶辐射带动能力
项目的实施不仅可示范带动全区果业经济的发展,以果致富,还可带动营销、运输、包装、加工、餐饮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安臵下岗富余人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9、3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扩大林地面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可防治荒漠化,减缓沙尘暴的发生,使生态环境状况向良性方面发展。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它对于改善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减少自然灾害,防治荒漠化等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9、4综合评价结论 9、4、1结论
(1)经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论证,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立足本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符合当地实际。
(2)通过市场分析并经过认证,项目产品的需求空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销售价格走高。
(3)该项目尽管投资回收期长,但投资收益率高,且收益稳定,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项目的实施,对调整和优化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区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区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明显。
(5)项目投资合理,经济效益明显,风险性小,具有较强可行性,且对当地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基于上述各点,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立项依据充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比较突出,建设条件具备,具有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4、2建议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论,本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农业综合开发经营项目,实施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政府加强领导,从政策上、组织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投资规模适中,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尽早批准立项,以加快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五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 效益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 水资源
2.1.5 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 自然灾害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及劳力 2.2.2 土地利用现状 2.2.3 农业生产水平
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 基础设施
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2.3.2 田间工程现状
2.3.3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3.4 交通与电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及可利用水资源量)4.2 供需平衡分区
4.3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4.4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5.2 选项原则 5.3 建设标准 5.4 建设规模
5.5 规划布局
5.6 最佳方案选定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 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其中“坡改梯”要单独列明)、开垦宜农荒地、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场)建设、发展优质粮食、发展优质饲料粮、发展节水农业的面积。6.2 建设内容 6.2.1 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和加固总库容在1000万m3(含)以下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堰等)的座数、库容及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0KW(含)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含)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含)以下的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排水渠道衬砌及埋设地下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建设防渗渠道和铺设输水管道的长度,以及节水灌溉工程所需建材、管材和喷微灌设备的数量等。6.2.2 农业措施
1.良种基地。用于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品质检测的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备。
2.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培训、典型示范、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等。
3.购置农业机械。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和数量。4.改良土壤。平整土地、深翻、配方施肥等。
5.机耕路。修建机耕路的标准、长度及工程量。6.2.3 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及苗圃建设面积,所需苗木和基础设施建设。6.2.4 草场改良
改良草场的面积,所需种子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 估算依据 7.1.2 投资估算
7.2 资金筹措方案
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7.3 群众投工投劳 7.4 还款计划及措施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产值情况。
8.2 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技术贡献等情况。8.3 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8.4 经济(财务)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投资估算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般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只做财务评价。8.4.1 财务盈利能力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反映项目投入可能取得的最大盈利率,土地治理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暂定为8%。2.财务净现值
动态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的获得能力,拟建的土地治理项目财务净现值应大于0。3.经济效益费用比
指项目收益和成本的比值,土地治理项目的计算期暂定为15年(含建设期和效益发挥期)。
4.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基准投资回收期暂定为6年。
8.4.2 有偿资金偿还能力
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在项目建设投产后,偿还借(贷)款资金和占用费(或利息)所需的时间和各年相应的数额。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组织机构设置 9.2 实施管理
9.3 运行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 环境现状分析
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 对策及措施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 问题与建议
附 录
(一)附表
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附表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
附表3: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附表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规划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