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科研项目
附件:
2010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科研项目
选题指南
一、应用研究类
(一)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
以常州西绕城、宁通高速六合至江都段、宿迁至新沂、溧水至马鞍山等高速公路在建工程,以及南京绕越高速东北段、高淳至芜湖高速公路等新开工项目和国省干线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改造建设,以及营运公路的养护为依托,抓住实践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老难问题,集中攻关,采取产学研联合攻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形式,研发和集成一批成套技术,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江苏交通工程质量。
研究方向:
1、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宁常高速公路创新设计技术研究、枢纽互通立交设计主要技术指标选用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低路堤的可行性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集成研究、高速公路变刚度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与优化设计。
2、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及路面新结构、新材料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集成研究、基于提高抗车辙能力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试验研究、长久性路面的研究、橡胶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防冰冻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技术研究。
3、高速公路改扩建关键技术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拼接技术研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技术标准研究、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4、道路预防性养护、快速维修技术与配套设备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技术决策体系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适用性研究、高速公路养护车辆碰撞缓冲安全装置的研究。
5、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及工程示范、高速公路排水防护工程及环境美化设计研究、长大公路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研究、公路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工作指南研究。
(二)桥梁建设和养护技术
围绕泰州长江大桥、南京四桥、崇启长江大桥以及其他较大跨径桥梁建设,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施工技术、施工装备等的研发,继续保持我省大跨径桥梁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加大对运营桥梁快速检测、安全耐久性评估、修复加固、养护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我省公路桥梁运营的安全性。
研究方向:
1、桥梁施工技术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形成技术规程、施工工法、施工指南等课题的支持力度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苏通大桥塔梁结构形态测控技术研究、苏通大桥主桥基础施工技术及工艺研究、特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索股牵引系统新技术研究、单索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2、桥梁结构检测与安全耐久性评估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梁式桥梁承载能力快速荷载试验与评估研究、苏通大桥健康监测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润扬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与寿命预测、公路混凝土在役梁桥耐久性评价养护维修对策研究。
3、大型桥梁安全运营、维护管理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桥梁钢结构环保型脱漆(除锈)技术研究、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养护管理系统、缆索支承桥梁缆索及钢箱梁维护关键技术研究。
4、桥梁质量通病防治、病害处治与维修加固技术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在役系杆拱桥吊杆夹片锚防脱锚加固处治技术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加固和改造技术研究、钢筋砼连续箱梁裂缝控制研究、空心板梁桥主要病害及处治技术研究。
(三)港航建养技术
依托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工程、京杭运河徐扬段续建二期航道整治工程、苏南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申张线、芜申运河、锡溧漕河等航道整治工程、船闸工程建设以及船闸、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养护,积极开展水运科技攻关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应用以及健康状态检测、诊断及养护技术。
研究方向:
1、航道新型建养技术,重点开展护岸结构与新材料、围堰新技术、航道施工资源利用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新型护岸结构消浪性能研究、连云港疏港航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江苏苏南水网地区生态航道建设研究。
2、船闸设计优化、施工工艺、闸室墙修复以及船闸设备标准化技术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船闸闸首设计软件集成研发及运行管理与监测研究、船闸人字门防撞护舷材料及结构研究、船闸人字闸门启闭机变速方案优化研究。
3、港工结构检测、评估、治理和预防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港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港口工程PHC管桩工程质量检测综合技术应用研究。
4、内河新型港口装卸工艺、装备以及航道疏浚、打捞等装备的开发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200m/h(分体)绞吸式挖泥船研制、内河疏浚无堵塞泥泵研究、挖泥起重两用船研制。
(四)安全运输技术
围绕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系统,开展相关运输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
研究方向:
1、城市交通运营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公交线网运营组织优化研究。
32、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组织技术
3、运输节能监测与评价、运输节能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新一代节能型长江车客渡船研究、运输企业车辆综合节能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汽车驾驶节能技术研究。
4、内河标准船型的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内河船舶技术标准资源库的建设及体系研究、江苏省内河标准船型研究-干散货船系列、内河散装化学品运输船型研究。
5、交通安全技术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长途客车主动安全智能管理系统、高速公路雾天行车诱导系统试验研究、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交通安全技术研究。
(五)计量检定规程、标准规范
在工程设计、建设养护、运输组织、管理服务、安全保障、信息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基本形成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交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研究方向:
1、计量认证及计量检定技术基础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落锤式弯沉仪(FWD)和混凝土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校技术研究、维勃稠度仪等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制。
2、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标准研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技术标准研究、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规范。
二、关键、共性智能交通技术研究
围绕发展综合交通运输、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强化运输保障、提高应急能力等目标,结合传感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着重开展交通运输业务处理系统关键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交通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交通机电和信息化专用规范等研究应用,以提升交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技术含量,为提高运输效能和服务品质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方向:
1、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强化运输保障、提高应急能力的交通业务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市域突发公共事件交通应急预案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交通应急指挥平台、交通视频监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市域交通行政执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研究、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电子考场、船闸机电应急保障系统、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能化管理系统、南京汽车维修网研究、营运车辆维护与检测监管信息平台研究等。
2、支持分析评价的交通统计分析方法与系统研究开发,重点支持对已有交通基础信息资源的分析利用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交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研究、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应用需求分析及实现方法研究、基于高速公路收费/车牌信息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研究、水运交通量网络监测系统的建设研究、交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等。
3、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智能运输系统实现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区域交通出行信息资源与系统的整合、跨行业跨部门交通组织联动实现技术等应用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公路客运跨省联网售票系统、客运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研究、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异常情况告警系统研究、路网调度指挥系统、道路客运管理智能一卡通应用研究、“数字扬州航道”开发研究、京杭运河苏北段GPS船舶辅助调度系统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计时停车管理研究等。
4、以工程质量为核心,质量保障体系为重点,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水平的应用系统研究,重点支持建设养护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发。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工地施工无线监控系统、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交通重点工程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管理系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路面表面破损自动识别系统开发、交通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平台、交通工程招标管理系统。
5、对行业发展具有借鉴示范意义的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系统研究建设,重点支持创新性、实用性、集成性较强的系统建设。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运输企业燃油管理系统、长江港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港口生产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区域道路客运企业运调质量控制系统、远洋运输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基于快速客运的物流信息系统等。
6、服务于资源整合与系统协同的交通机电和信息化专用规范研究。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交通地理信息资源管理规范研究、交通视频联网监控技术要求、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技术要求、交通GPS终端技术规范研究、ITS常用协议的解析与应用研究、高速公路监控外场设备底层协议规范研究等。
三、成果转化与推广
围绕资源节约型交通建设养护技术、交通节能减排技术、城市交通运营技术、电子政务与行业管理信息化等,通过政策资金扶持、成果交流共享与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工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重点支持:
1、资源节约型交通建设与养护技术
进一步总结推广在交通建设方面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废钢渣等工业废料的技术,扩大沥青路面、水泥砼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规模,提高道路旧路改造过程中废旧料再生利用的水平。推进生态护岸建设以及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交通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汽车驾驶节能操作技术、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船舶节能、船体防污、除污和船舶营运组织优化等运输节能技术。加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温拌沥青技术、路面废弃料再生利用和内河港口装卸新工艺装备应用力度
3、路面养护管理技术
推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技术、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修工程面层类型选择与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以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快速养护机械及工艺等,提升路面养护质量和水平。
4、结构物质量通病防治与检测评估技术
依托工程推广应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控制和配筋设计方法、钢筋砼连续箱梁裂缝控制技术、梁式桥梁结构快速检测与安全性评估方法、水泥混凝土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通病防治技术、港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智能监测与评估技术,提高桥梁、码头等结构物的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5、电子政务与行业管理信息化
推广市域交通行政执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市级客运综合管理系统、道路客运管理智能一卡通、客运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等,有效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四、交通软科学
围绕运输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区域交通一体化、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等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服务、运输经济和安全应急等方面的研究,为重大决策提高科学支撑。研究方向:
1、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中心城市大交通管理体制与政策导向研究、江苏省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发展技术政策研究、江苏省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交通运输规划技术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城市对外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江苏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合理规模研究。
3、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与质量评价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要求、面向客户的自助式交通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江苏交通运输服务业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4、城乡交通一体化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研究。
5、交通运输统计与经济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公路水路运输量统计制度方法研究、内河航运外部性研究、新时期江苏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影响研究。
6、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保障研究
已经完成或正在研究的代表项目:江苏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研究、江苏省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省域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第二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合理配臵交通运输科研资源,发挥科技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列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以下简称:省厅科研项目)、由省厅推荐或作为保证方的科研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的工程研究项目,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归口管理,凡交通运输行业单位以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技术和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和参与。申报研究项目要坚持注重实际、适度超前、重在应用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组织与管理、项目验收(鉴定)、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等。
第五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处(以下简称:厅科教处)是省厅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 项 目 立 项
第六条 申请省厅科研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交通运输科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利于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二)有明确实用的研究目标,创新的学术思想,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应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重点突出、适应市场、重在应用的原则。重点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要依托工程实体,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软科学研究要有前瞻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体现时代特征。新产品开发项目要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经济目标。
(三)有精干、稳定的研究队伍,良好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必要的实验条件。
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和参与人,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组成人员应有较好的业务素质,有相应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可靠的时间保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经费预算实事求是,申报资料齐全。
第七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科研项目分为应用技术研究、软科学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第八条 科研项目中,应用技术研究、信息化技术研究、标准与计量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创新等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三年以内,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时间一般在二年以内。
第九条 项目申报单位可登陆《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提交项目建议。每年3月30日之前提交的项目建议,纳入本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3月30日之后提交的项目建议,将顺延至下的科研计划项目管理。
第十条 科研项目立项程序:
(一)项目申报。申请单位填报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一),通过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申报,并提交申请书书面材料。
(二)项目审核。厅科教处对申报的所有项目进行形式初审,按专业类别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网评,对通过网评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初步立项建议。
(三)计划下达。根据专家提出的项目立项建议,经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审查后报主管厅长批准,编制下达《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
(四)对于科技含量较高、能解决共性问题的重要研究项目,具备招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五)开题论证。根据项目计划要求,第一承担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见附件二),由厅科教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结论作为签订合同的主要依据。
(六)合同签订。由厅科教处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科研项目合同书(见附件三)。
使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预算内经费和自筹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须提供与合作方签订的有关合同(协议)和详细的项目支出预算,作为科研项目合同的附件。
两个及以上单位联合承担的科研项目,由第一承担单位负责签订项目合同,其他单位与第一承担单位应签订合作协议或二级合同,明确各承担单位的任务分工、经费分配等,并作为合同书的附件。
第十一条 鼓励厅属各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凡利用单位自有资金开展的科研项目,需报厅科教处备案。
第十二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勘察设计阶段,要根据项目建设技术需要,提出科研项目及其经费预算。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组织专项审查,确定科技攻关方向和研究内容,并列入科研项目计划。
第三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第十三条
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依据合同书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协调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研项目执行情况、组织管理、经费管理、配套条件落实以及项目预期效益 等进行阶段检查;也可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检查或评估,提出检查或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对涉及合同中的目标、研究内容、负责人、关键技术方案、完成时间等进行调整或变更事项,必须报厅科教处批准。未经批准,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内容。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厅科教处有权撤销或解除项目研究任务:
(一)科研项目配套资金或依托工程、技术引进等条件不落实的;
(二)科研项目长期拖延、执行不力,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项目无法执行的;
(三)实践证明预定技术路线不合理或发生重大偏差,达不到预期目标,难以进行调整需要中止的;
(四)研究内容简单重复,或合同确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由他人率先完成的;
(五)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合同无法继续执行的;
(六)合同各方一致同意变更或中止的。
第十六条
省厅科研项目实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对于研究期限两年及以上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填报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表(见附件四),报送厅科教处。有阶段性成果的项目要及时将阶段性成果上报。
第十七条
对不按时上报科研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擅自变更合同内容或不接受监督检查的科研项目,厅科教处将要求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将对其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
科研项目主要研究人员不能按照合同有效地履行职责,致使项目进度或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的,厅科教处将责成其所在单位予以调整,视情节暂停其承担厅科研项目的资格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 项目验收(鉴定)与结题
第十九条
列入厅科研项目计划的项目必须进行验收。
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成果验收,参照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进行。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结题,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采取评审、验收的方式进行。其他类别的项目参照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科研项目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填写并提交验收申请书(见附件五),并附项目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经费决算报告、用户意见等验收资料,与生产联系紧密的项目要提供成果的技术应用指南,报厅科教处审核。
经审核符合验收条件的,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组织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将责令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限期整改,直至符合验收条件。
科研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应在执行期结束前三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并报厅科教处批准。一般项目延期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第二十一条
科研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在规定执行期结束三个月后仍未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厅科教处将撤销项目研究任务,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验收以合同确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由厅科教处组织从事该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般不得少于7人。
第二十三条
验收专家在审阅资料、听取汇报、提问质询的基础上,独立提出意见,讨论后形成验收意见。
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结论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通过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有弄虚作假和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行为的;
(三)擅自变更合同考核目标、研究内容的;
(四)经费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二十五条
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报告等,在项目验收(鉴定)后,应及时整理归档,不得散失。
科研成果验收(鉴定)、评审的有关技术文件,分别由厅科教处和承担单位按科研档案管理规定归档。
第二十六条
因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等导致验收意见争议较大,或成果资料未按要求进行归档和整理,或研究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科研项目,为需要复议的项目。
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三个月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后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按期提出验收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为不通过验收。
对无正当理由造成科研项目任务终止或不通过验收的项目,厅科教处将对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进行通报,并记入科研信用档案,项目负责人三年内将不得承担厅科研项目。
第二十七条
对未列入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的项目,但对交通运输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可向厅科教处提出成果鉴定申请。经厅科教处审核同意后,将按照有关科研成果鉴定办法对成果进行鉴定。
第二十八条 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科研项目应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同时,由厅科教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对实验实体工程进行单项验收,并作为整个科研项目验收的一部分,实验实体工程未通过验收的,不组织科 研项目验收。
第五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九条
科研成果是指科研项目在实施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计、计算机软件以及专利、论文和专著等。
本办法依据《交通运输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0]78号)对科技成果进行管理。
第三十条
科研成果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执行,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十一条
通过验收的项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30日内填报科研项目成果验收证书(见附件六),并进行科技成果登记。
第三十二条
实行科研成果公布制度。项目科技成果登记完成后,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需在15日内提交科技成果简介(见附件七),厅科教处负责已登记科研成果的公布及管理,定期或按需公布科研成果。
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等对外公开发表时,必须标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字样,且不得影响项目的专利申请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公开发表后,应将学术报告、论文和专著的名称以及发表刊物名称、著作权人等基本信息在项目执行情况中报告。
第三十四条
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对适宜转化的科研项目,在项目合同中应包括成果转化方案,明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促进成果转化的责任和义务;科研项目验收意见中应提出今后科研成果转化建议。
第三十五条
项目验收(鉴定)或结题后3年内,厅科教处和项目主管单位应对成果的推广应用的情况实行跟踪管理,承担单位应根据成果应用情况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及时报送上述有关材料和后评价报告,作为 项目补充归档资料。
第三十六条
对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单位应对已做工作、经费使用、已购臵的设备仪器、已取得的成果等进行总结,报厅科教处批准结题后归档。
第三十七条
科研成果以及形成的知识产权,除以保证重大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或合同中明确约定外,授予承担单位所有。省交通运输厅有权调用科研成果的技术数据、文件和图纸。
第三十八条
申请科研项目时,须进行专利及相关文献检索,拟定自主知识产权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承担单位须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防止知识产权侵权。
第三十九条
项目主管单位和承担单位有推广科研成果的责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了强化成果推广、方便使用,厅科教处将及时在网上发布与生产联系紧密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应用指南。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四十条
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资金来源:
(一)国家、交通运输部、省联合科研攻关项目资助资金;
(二)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
(三)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的科研试验费;
(四)科研成果转化盈利基金(盈利以后利润5%可用来作为研发经费);
(五)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十一条
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科研计划经费的补助范围:
(一)列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科研项目的配套经费;
(二)列入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计划的资助经费;
(三)省交通运输厅科研奖励资金;
(四)厅属单位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五)科研情报费,科研管理等其他科研工作费用。
第四十二条 科研项目经费原则上实行单位自筹、省厅补贴的方式,实行一次审定,分期拨款,专款专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第四十三条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做到专款专用,不得自行扩大使用范围。对违反者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外,省厅将暂停项目经费拨付,并责成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
合同签订一个月内,厅科教处视项目性质向承担单位拨付合同总金额的30%-50%,其余款项按合同和项目实际进展拨付。
重点工程项目预算内科研试验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其经费管理按上述办法执行。
对因承担单位原因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未拨科研经费不予拨付。对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的撤消或中止执行的项目,承担单位必须退还经费。
第四十五条
承担单位在申请验收(鉴定)时,需提交财务部门出具的项目经费决算报告。
第七章 奖 励
第四十六条 对在交通运输科研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一)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拾万元;
(二)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三)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叁万元。
(四)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万元;
(五)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壹万元;
(六)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项目奖励人民币伍仟元。
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应视情况予以配套奖励。
第四十七条
为了鼓励行业创新,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省交通运输厅委托陕西省公路学会设立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
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以上的科研项目优先向更高一级学会或协会、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推荐评奖。
第八章 限 定
第四十八条
申请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一)政府公务人员、离退休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不得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软科学项目除外),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不能担任非所学专业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二)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申请人同期负责的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含负责主持的项目)不得超过两项,其他单位的申请人只能负责一项。
(三)未按规定完成交通运输科研计划项目省厅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新的科研项目。
(四)不能有效组织研究工作,未取得研究成果且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自结题之日起3年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四十九条
参加项目评审、评估、验收、鉴定工作的专家和科研项目的相关人员,未经承担单位许可,不得擅自披露、使用或向他人提供、转让有关技术资料、文件或商业秘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陕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十一条
除印章、签名外,本办法规定的所有报送材料均采用《陕 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教育管理系统》(http://113.140.70.184:4004)生成文档,网上申报的同时报送纸质文本。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关于征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
检测制度实施方案》意见的函
各市质监站,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省桥指,厅公路局、航道局、港口局,南京四桥,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不断规范试验检测市场管理,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制定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现公开征求意见。请各单位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将意见收集汇总后报省厅质监局,报送要求如下:
1、各市质监站负责征求本地区意见建议并汇总报省厅质监局。
2、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省桥指、厅公路局、航道局、港口局、南京四桥、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甲级检测机构等单位汇总后直接报省厅质监局。
3、请各单位于2010年3月10日前按附表要求,以书面形式及电子稿报省厅质监局。
联系人:厅质监局行管科陈业平
联系电话:025-52853085传真:025-52853083 电子邮箱:cyp_zjz@jscd.gov.cn
地址:南京市升州路16号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 邮编:21000
1附件:《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回函意见表》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二日
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营造公正的试验检测工作环境,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定义】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是指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或评价工程建设质量,应由质监机构或建设单位委托试验检测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标准和合同,开展独立的试验检测活动。
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应处于监理、施工利益之外,监理及施工单位为完成本身职责所委托的第三方试验检测不属于本制度规定之列。
第三条 【条件】从事第三方试验检测的机构应具有公路水运工程乙级以上(含乙级)或者相应专项能力等级,且通过计量认证,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法人授权的独立组织。
第四条 【范围】高速公路、独立特大桥、特长隧道及大型水运工程应遵守本制度。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 【管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所属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工作与职责
第六条 【委托】质监机构或建设单位应采用招标等方式委托满足条件的机构进行第三方试验检测服务,其委托合同须由质监机构签订或备案。
第七条 【关系】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接受质监机构或建设单位委托,独立公
正地开展工作,并行使相应职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其独立、客观地开展试验检测活动。
第八条 【依据】第三方试验检测应以国家法律法规、委托合同及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为工作依据。
第九条 【工作内容】
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应根据委托合同承担以下条款中的相关工作:
(1)按照一定的频率,对工程重要原材料、混合料的关键指标及工程实体的关键部位进行抽检和验证。
(2)承担公路水运工程中基础、特大桥、隧道等关键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监测、分析。
(3)承担工程项目交工检测及竣工验收的质量鉴定检测工作。
(4)配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所属质监机构、委托方进行阶段性工程验收和其他检查工作。
(5)组织解决试验检测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
(6)委托合同规定的其他职能。
第十条 【责任】
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必须承担以下责任:
(1)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客观反映工程质量。
(2)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项)及风险防控措施上报制度,及时向委托方上报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项)及异常情况。
(3)根据试验检测结果科学分析评价工程质量状况。
(4)委托合同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 【作用】第三方试验检测可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和动态控制工程质
量提供服务,也可作为质监部门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费用】第三方试验检测费用应在预算中明确列出,并建立专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须经质监部门监督拨付。
第十三条 【机构】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信用评价办法》)的相关要求,严格自律,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
根据合同设立工地试验室的,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规范管理。
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因试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严重失真、失准造成重大事故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并不得再从事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
第十四条 【委托方】委托方对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负有监管职责。应按照《信用评价办法》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不得委托信用等级为B级以下(含B级)的试验检测机构从事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
第十五条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所属的质监机构应注重第三方试验检测市场的培育与扶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严格按照《信用评价办法》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六条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附表:
征求意见稿回函意见表编号()
提出单位:
文件名称:《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第三方试验检测制度实施方案》
第四篇: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绩效考核工作总结
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成立于1983年,现有工作人员12名,平均年龄35岁左右。协会秘书处现设综合部、培训部、课题部、财务部四个部门,同时下设汽运、运价、维修、轮渡四个分会,正在筹建轨道分会。经过27年的发展壮大,现有会员单位210个,理事221名,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省性行业协会。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
1、行业培训。三年来,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围绕全省交通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1期,17200多人次参加培训。其中,08年举办36期,培训6703人次;09年,举办18期,培训3283人次;今年1-10月已办培训班15期,3300多人,年底前还将分赴各市组织4000多人参加培训。近几年还为7960名学员建立个人档案及相关证照等,为全省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2、课题研究。三年间,基本做到每年申请一个课题,每年在研一个课题,适时审结一个课题。2008年研究课题为《江苏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权标准研究》;2009年研究课题为《铁路高速化背景下公路客运发展策略研究》;2010年研究课题为《江苏省城市出租车发展策略研究》,为确保课题的广度、深度,全省各市县交协共同就本课题作了充分调研研究。
3、调研探讨。根据协会服务宗旨和我省交通发展迫切需要,近几年,省交协每年就一至两个交通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组织省、市、县交协广
泛进行调研,为政府部门决策和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2009年,选择了《铁路高速化背景下我省公路客运发展策略》、《我省城乡客运一体化探索》和《城市交通客运调研》三个专题,动员部署全省各市县交协,广泛进行调研探讨,形成15篇调研报告,并于11月在宿迁召开会议,就三个专题调研成果专门进行了汇报交流。2010年,为配合交通运输厅统一有效管理全省城镇出租车行业,省、市、县交协就全省出租车经营现状和发展对策初步进行调研、统计,并在这次无锡会议进行汇报交流,为政府部门提出对策意见。
4、学术交流。2008年9月,省交协与南京市交通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协会共同承办了第十六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副省长史和平、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开幕式,游庆仲厅长在研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这次研讨会参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为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历来之最,受到与会代表,特别是台湾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5、换届大会。经过充分准备,于今年五月在南京召开了220多人出席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和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总结了四届理事会期间的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的领导班子,部署了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新一届理事会由现任厅长游庆仲同志任会长,现任副厅长李先友同志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会议隆重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协会的影响度。
6、参观世博。上海世博会是展示和世界中国的窗口,根据会员单位愿
望,我们和县各级协会大力组织开展会员单位参观考察上海世博会活动。世博会期间,先后组织38个团2500多人次,分别赴上海世博会参观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
7、建立网站。经过认真筹措,于今年10月,在省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开设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网页,为进一步加强省交通运输协会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交流机制,更好的为省交协广大会员单位服务,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
8、行业统计。为给全省城镇出租车行业经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课题研究的同时,省交协组织依靠各市、县交协对全省所有县市出租车初步进行企业数、车辆数、从业人员数、计价方式等各个项目的统计分析,通过这次统计我,们首先着手建立全省出租车行业动态统计网络。
9、扩建分会。为服务促进我省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促进轨道交通企业间的有效整合,合理配置我省轨道交通产业资源,推动我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正积极筹建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轨道分会。轨道分会成立后,将着重研究我省轨道交通领域政策、技术、经济等问题,积极探讨我省轨道交通发展道路,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企业发展服务。
10、分会工作。江苏交协现有汽运、轮渡、运价、汽修四个分会,三年来也做了大量工作。开展“江苏快客”品牌的规划、认定和管理工作,还参与了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标和道路客运货运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
轮渡分会对影响汽渡单位运营的禁止渡运中型以上客车和危险品车辆问题深入调研,形成意见和建议,作为提案上报省人大,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运价委员会根据中央费改税决定,召开汽车运输公司负责人会议,研究确定了2009年的春运票价等。
二、“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加快构建全国领先的综合运输体系、率先实现交通运输业基本现代化的攻坚时期。在此期间,省交通运输协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四个服务”为宗旨,发扬历届理事会的优良传统,立足实现“十二五”规划大目标,服务于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力争使协会工作和自身建设更上一层楼。大体工作设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课题研究,努力为交通行业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行业培训,充分发挥协会现有培训资质和力量,进一步加大培训软、硬件设施建设,联合办学,不断拓展培训项目,力争使省交协成为我省交通重要的培训力量和基地。三是围绕我省交通发展的实际需要,举办专题研讨会。四是根据全省公路、桥梁、铁路、港口、航道、机场、邮政等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有关单位的委托,组织开展学术讲座。五是组织考察学习,充分利用协会这个平台,广泛组织会员单位到国内外、省内外进行各种形式的参观考察等交流学习活动,为会员单位提供多种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行业与会员单位间的横向联系。六是开设论坛,根据今后几年我省交通邮政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协会门户网站上开设论坛,以此为载体,每年提出一至两个主题,发动全省交协、会员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讨论。七是强化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江苏快客”、江苏快货、江苏快递三大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八是办好协会网站,加强协会网站维护和信息更新工作,使之成为一个网页视觉美观、维护更新及时、信息传递快捷的成熟平台,有效展示协会动态,便捷进行工作沟通。九是构建统计网
络,通过全省出租汽车行业经营状况有关数据的层层统计,首先建立起县以上单位的全省出租汽车行业统计网络。同时,根据游厅长在五届理事会上的要求,尽快筹建全省车辆燃油消耗统计及评估网络机制。十是加强自身建设,主要内容是加强协会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分会建设、根据铁路大发展的实际需要,年内成立省交协轨道分会,加强对全省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协调服务。
第五篇:2018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总体要求
2018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
和重点工作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江苏决胜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交通强省建设起步之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今年省“两会”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省政府召开的2018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部署,按照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对交通运输工作的一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行业发展和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奋勇攻坚,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创特色、树品牌,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转作风、严管理、强服务”,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加快壮大交通运输产业,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交通运输攻坚战,为交通强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支撑和引领。
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60亿元。建成铁路项目5个355公里、高速公路项目3个88公里、普通国省干线项目20个500公里、农村公路4000公里及桥梁2000座、干线航道57公里及船闸1座、港口项目1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数7个)、机场项目3个、综合客运枢纽1个、多式联运站场2个。
——运输生产服务。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苏南地区达95%、其他地区达92%以上;开通试运营3条、58.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新辟、优化城市公交线路100条以上,新购节能环保公交车1000辆以上。新增80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新辟民航洲际客运航线2条以上。新辟近洋航线2条以上。邮政业务总量达到110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43亿件。
——行业转型发展。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5%以上。基本完成绿色交通示范省示范项目建设任务。形成1.4万公里交通绿色廊道。移动支付在公路、船闸、城市公交领域便捷应用。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2018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系统谋划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指导交通强省建设。着眼长远发展,聚焦三年攻坚,细化目标,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一是一季度编制形成《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年内编制发布《江苏交通强省发展战略》;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年内编制发布《江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实施方案》。二是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一季度编制形成《江苏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及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或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分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制定2018年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三是上半年完成南京以及其他12个设区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和规划研究;年内调整完善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干线航道、港口及客货运枢纽中长期布局规划(2035年),完成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开展新一轮过江通道布局规划、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规划、省际交通运输协作发展规划等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并力争在2019年编制形成《江苏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超前开展规划线位控制工作。四是开展重大战略性研究工作。按照港航运协同发展要求,完成全省水运强省战略研究;按照长三角民航协同发展要求,开展全省机场融入长三角策略研究;着眼于适应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普及应用,研究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策略;按照推动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理念,研究“交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开展交通运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研究;开展推动江苏交通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二)一着不让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升综合交通网供给能力。加快实施《全省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三年推进计划(2018-2020年)》。一是加快铁路建设。建成连盐铁路、青连铁路和连云至连云港东增二线,完成宁启铁路二期主体工程,配合完成符夹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续建沪通铁路一期、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开工盐通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力争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通苏嘉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加快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二是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全面开工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加快推进常泰、龙潭、张靖、润扬第二通道等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19-2020年再开工建设8座。三是增强综合枢纽功能。结合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积极推动高铁和城际轨道的接入;按照适度超前要求,开工建设连云港新机场;加快推动无锡硕放机场扩容增能;强化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四是加强综合运输通道和互联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建成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南水道进港航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宁合、宁马高速扩建、溧阳至宁德高速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扩建工程、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通扬线高邮段、申张线青阳港段等项目,力争开工芜申运河溧阳城区段航道整治工程、魏村枢纽扩容改造工程、通扬线南通市区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干线公路互联互通工程。五是提高工程建设和管养质量。深入推进品质工程创建,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全面实施六项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工程品质攻关行动,打造以绿色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色的品质工程江苏样板。加强养护工作,提高养护科学化、绿色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全面做好公路、航道、船闸等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启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实施新扬、盐靖、淮连、宁通广九段、扬州绕城、宁高等路段提速,提高通行效率。
(三)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促进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提请省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常州、苏州、南通今年创建成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为全国提供江苏新样板,全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6个(328个乡镇)。一是打造畅通安全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比例由2017年底的71%提升至80%。盐城市实现所有行政村、交通节点、经济节点、旅游节点、教育节点等双车道四级公路通达。对苏北6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以及12个重点帮扶县的精准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计划。完成6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二是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分级管理体系,加大省级统筹,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加强设区市级建管养运补助资金筹措;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县、乡、村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财力保障,推动管养机构正常运行。三是建立科学专业的养护体系。大力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改革;继续开展“建养一体化”改革试点,研究制定行业指导意见和考核办法;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预算定额及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小修保养、大中修工程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四是建立便民惠民的运输体系。合理确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优化城乡客运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公交、市镇班线和镇村公交之间衔接,不断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组织实施镇村公交攻坚工程,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80%。加快建设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重点推进丰县、新沂、如皋、盐都4个农村物流示范县建设,鼓励沭阳等地交通与邮政快递企业充分利用镇村公交等站点与班线资源试点开展小件快递捎带等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四)着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运输,推动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多措并举促进货运物流业集约发展、降本增效,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继续落实原有政策,并从今年起,对进出中欧(亚)班列主要铁路装车点和集货点的集装箱车辆免收公路通行费(暂定三年);将持我省“运政苏通卡”货运车辆公路通行费优惠10%政策延续至今年底。二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积极支持和推进沿江港口集装箱业务一体化经营发展,提升我省港口集装箱运输规模和效益。推进部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推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建设,统筹推动中欧(亚)国际集装箱铁路班列扩量增效。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研发标准化船型,打造精品示范航线。三是努力拓展航空货运能力。积极培育和引导中邮航、顺丰等货运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深化空港物流合作。支持淮安机场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发展与主要贸易国之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力争新开或加密3条以上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四是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联合省维稳办等13部门印发《江苏省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督促落实货车省内异地年审、货车“两检合并”等降本减负措施。鼓励“互联网+道路货运”新业态发展,支持“运满满”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无车承运人企业。会同公安、商务等部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五)着力推动客运便捷化、舒适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推广“出行即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在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努力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一是提升城市便捷出行水平。苏州市完成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继续推进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鼓励发展毗邻公交、微循环公交、大站快车、通勤班车等特色公交服务。南京、苏州新开通试运营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推进南京、镇江国家“综合运输示范城市”建设。加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的监管,引导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序发展。强化汽车维修行业管理,95%二类以上维修企业纳入电子档案系统。二是推进城际客运舒适准点。配合长三角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充分依托空域研究三方平台,配合民航部门构建航班正常管理体系,逐步提升航班正常率。按照功能互补、错位经营的原则,优化机场功能定位,积极整合机场资源。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资合作,培育壮大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开辟国际、国内航线。积极协调铁路运输部门优化运输服务,实现既有线路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推进定制客运发展,逐步完善涵盖城乡、城际、商务、校园的定制客运服务体系。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进一批汽车客运站建设“爱心母婴候车室”。完成10对以上服务区改造提档和业态提升。支持“巴士管家”APP向全国推广,优化完善在线支付、扫码进站等服务功能。推动省级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并在道路客运领域试点应用交通一卡通。三是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落实省厅与省旅游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精品公路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支持汽车客运站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推进“水韵江苏”旅游交通发展,鼓励地方利用低等级航道发展水上旅游,鼓励发展旅游客运码头、游艇停靠点等;支持道路客运企业开拓旅游市场、发展旅游运输业务;加强旅游交通信息服务。
(六)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智慧交通建设。一是推动基于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力争用2年时间研发成功国内首创、替代进口的公路养护装备。争取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示范工程、智能交通发展应用推广基地获国家认定。力争南京民航适航审定中心获批。推动钢桥产业联盟有效运作,钢桥应用不少于50座,形成2项质量检评的省地方标准。在重大工程勘察设计中推广应用BIM技术,逐步建立标准体系。二是加强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公路桥梁工业化与标准化建造关键技术等重大专项完成验收,苏北运河养护管理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等完成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南京长江五桥等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沪宁高速超大流量路段通行保障关键技术等研究。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连云港港绿色智能港口建设与运营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组织实施内河船舶污染防治、货物多式联运等一批省级科技示范工程。以部省品质工程创建为载体,编制印发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四是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建设省级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及部省共享交换平台。适应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需要,推进政务信息化应用系统重构,力争下半年启动建设。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开展风险防护、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演练等工作。在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旅游出行分析、疏解节假日交通拥堵、创新交通运输OD分析预测与交通规划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完成高速公路电子巡察系统升级,开展高速公路收费多义性路径精确识别研究及系统改造实施、恶劣天气路面感知系统试点。在全国率先建成“智慧海事”省份。实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计划,推动移动支付在公路、船闸、城市公交领域便捷应用,积极推动地图导航功能向我省农村主要自然村拓展。开展3个县级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示范。积极支持苏州申办2022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支持无锡打造全省智慧公路示范路段;支持淮安研究电车运行速度提升和自动智能驾驶技术,打造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服务示范线。
(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建设,提升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制订实施绿色交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一是继续推进绿色交通示范省建设。全面完成绿色交通区域性、主题性项目建设,力争提前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并编制典型示范案例。二是推动运输装备向低碳清洁化发展。发挥内河船舶LNG国家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支持政策,继续新建或改造应用LNG动力船舶,继续推进船用LNG加注站点建设。沿江沿海2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提供岸电服务,所有内河水上服务区建成岸电设施并联网营运。新增及更换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70%,其中淮安等5个市达到100%。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5%。在桥梁、隧道、服务区等推广节能灯具、智能通风控制等技术装备。三是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落实交通运输部《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制订实施我省具体行动计划,明确分工作目标,重点强化船舶污染源头管理,加强船舶防污染作业现场监管,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与处置船岸衔接,提升船舶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支持扬州开展南水北调船舶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在太湖流域试点推行船舶污染物流动收集、处理,对影响严重的部分入湖河道研究实施禁航管理。制定实施通榆河船舶防治专项方案,加大危化品船舶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实施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加强尾气排放污染治理。会同省环保、住建、交通控股公司等调研会商,注重系统治理,切实减少高速公路噪声扰民问题存量,严控增量。四是建设生态型交通基础设施。制订细化标准,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中,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绿色美化。深入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现洁化目标,形成1.4万公里交通绿色廊道,完成100%的内河非法码头拆除工作。支持泰州市推进通扬线生态航道建设。
(八)坚持不懈抓好安全工作,不断增强交通运输本质安全度。实施以“关爱生命、筑牢防线”为主题的平安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持续遏制重特大事故,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以上,水上交通、港口、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事故率继续保持低水平。一是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力度。强化路网水网运行监测、桥梁健康监测。推动企业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各专业领域安全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制度体系,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管控。深入推进平安公路、平安船舶、平安港站、平安航道、平安工地建设。突出道路“两客一危”、水路危化品运输、港口危化品装卸储存、渡口渡船、水上风景旅游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长大桥梁和高速公路运营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继续推进长江水上过驳专项整治。扎实开展防范船舶碰撞桥梁专项整治。完成公路隧道入口段安全隐患整治。继续开展公路治超专项行动,完善治超站点布局,出台《江苏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黑名单”管理制度。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在“两客一危”车辆中推广应用“车辆及驾驶员主动安全智能防控技术”。开展营运客车安全达标实车核查工作。推广应用“渡船航行避碰预警导航系统”,实现长江重点客汽渡全覆盖。推进“海江河全覆盖的智慧港口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部试点示范建设,研究提出“水路及港口危险货物运输‘一船多方’监管平台”的建设思路和功能需求。四是提升应急处置和运输安保能力。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开展演练演习。强化春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安全监管、反恐怖防范和应急值守,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预警、防范和应急保障工作。
(九)大力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提升行业现代治理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创新管理服务手段,健全行业治理体系。一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确定2018-2022年省地方性法规立法规划项目,提请审议《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开展《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条例》等立法前期工作。加强标准化工作,发布省地方标准10项以上。二是全面加强执法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机制,深入推进执法全过程视音频记录工作,整合完善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执法管理信息化和执法监督智能化。三是深化管理体制和“放管服”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工作,重新调整权责清单,确保职责划转有序承接、省市衔接更加顺畅、涉改人员队伍稳定、服务发展更加高效。全面完成厅管社团脱钩改革。深化全省交通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市县级实现95%以上不见面审批(服务)。制定交通运输部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实施船舶营运检验新机制,实现本省籍船舶在全省“通检通认”。积极构建发展要素双向流动、设施装备共建共享的交通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四是加强交通市场监管。打击串标围标,加大推广暗标制力度。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加大备案系统虚假信息清除力度。建立全省投诉台账、典型案例报备制度,规范投诉举报处理方法。五是积极创建“信用交通省”。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建工作体系,以“互联网+信用交通”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失信行为认定、信用评价和联合奖惩工作,将信用管理贯穿行业管理全过程。六是加强综治、信访、维稳等工作。
(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提升行业软实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行业党建工作,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奋力提振行业精气神。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在江苏交通运输行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到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树100个“行动队”和“擎旗手”。完善行业党建工作机制,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创建活动,推出一批标准化示范党支部。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培育一批行业党建品牌,加强党建带群团建设。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党委作用,强化督促考核,推动行业从严治党。狠抓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严查各类顶风违纪行为。制定厅党组五年巡察规划,年内组织对3-4家厅属单位开展政治巡察,各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开展巡察工作。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转作风、严管理、强服务”。实施2018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十项为民服务项目。三是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新闻宣传的整体谋划、精准策划、主动发声,让社会各界经常听到交通故事、深切感受交通情怀、充分认可交通业绩。强化舆情监测与分析,积极应对、及时回应、主动引导和善于创造舆论热点,展示良好形象。四是加强文明创建和品牌塑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江苏交通服务、文化、诚信三大品牌创建活动。塑造江苏交通“两保一强”服务品牌。打造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品牌,支持徐州、镇江建设示范航段和文化标识项目。选树“江苏交通工匠”等先进典型。编撰《交通劳模风采录》。五是加强队伍和人才建设。健全完善干部选拔、轮岗、交流、挂职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机制。探索开展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培育一批新型交通智库和创新型团队。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大力开展各类交通职工劳动竞赛,提升行业职工综合素质。实施厅属院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南京交院、南通航院扎实推进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支持省交通技师学院创建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省无锡交校创建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汽院创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