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6-4-8 10:06:38
关于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主席会议安排,6月6日至13日,市政协文教委牵头组织部分常委和委员对我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了调研。宋林岭主席、朱纯国副主席、焦希勃秘书长参加了本次调研。委员们首先听取了市卫生局关于全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通报,然后到两县一郊,分别听取了汇报,并深入到平定娘子关镇河北村、郊区河底镇河底村、盂县北下庄乡东河村等乡村,采取实地考察、入户访谈、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而对全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强化的工作措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一、基本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于以往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合作医疗,是指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 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目前,我市平定、盂县、郊区三个农业县区已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受益农民比例和通过补偿农民满意率均比较高。平定县作为全省15个首批国家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国家为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10元,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元,农民个人每年缴纳10元,人头统筹资金共计30元。截止目前,平定参合农民210564人,参合率为83.3%,享受住院、门诊、健康体检等合作医疗资金补偿的农民191244人次,补偿总额达544.35万元。郊区作为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于今年元月18日正式启动,对参合农民实施省、市、区三级财政每年每人补助21元,农民个人每年缴纳15元,人头统筹资金共36元。截止4月底,参合农民120521人,参合率84.24%,享受合作医疗资金补偿的农民208人,补偿金额10万元。盂县作为我市试点县,于今年5月13日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会,工作已全面展开,于6月15日前完成筹资工作。市、县财政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20元,农民个人每年缴纳10元,人头统筹资金共计30元。目前参合农民179513人,参合率为75%。
(一)认识统一、组织得力
为落实好这一惠民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全市二十件大事之一,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市委书记程步云多次关注并要求办好这件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快推、全推、推好。同时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一是市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三个农业县(区)及其所辖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管理中心,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并下发了相关政策性文件,为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三是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和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加强督促、检查、指导,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广泛发动、积极引导
为提高农民的自愿参与意识,把做深做细宣传工作作为搞好合作医疗的关键环节。各县(区)、乡(镇)、村层层召开动员会、宣传会,党政领导带头入户,乡镇、村干部全方位动员,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节目,传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永久性标语,出专栏、板报、出动宣传车辆巡回宣传等多种形式反复向农民群众讲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好处以及解答就医报销等具体问题,解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
(三)强化管理、规范运作
三个农业县(区)共建立县、乡、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495个,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行业整顿和验收,实行动态评审管理,全市形成了三级齐抓共管的新型合作医疗服务网络。
(四)深入调研、制定方案
为了把握实际情况,三个农业县区都精心组织了有关人员对基线调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级设立起付线,科学确定补助比例,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平定县经过一年的运行,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运营模式,实行动态管理,在维护实施方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和优化方案,通过资金的合理使用,确保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切实减轻了农民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努力提高了救助保障水平。比如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基金沉淀较多,农民受益面窄的现象,在2004年底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本县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估,及时修改了实施方案,提高了补偿比例,平均补偿比例从26%调整到35%,农民感到满意。
(五)加强监管、取信于民
合作医疗基金由县(区)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其合作医疗办公室进行管理,统一在农业银行设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自求平衡”的原则,做到了钱账分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 保了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各县区、乡镇都成立了由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部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县、乡都设立了公示栏、投诉箱或投诉电话,每月对合作医疗工作及报销补偿情况进行公示。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督查,使整个合作医疗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建立了公开、透明的运作模式,农民群众的参合权益也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年多来,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因开展时间短,在运行过程中
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充分。由于农民认识水平层次不同,加之宣传工作不够到位,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解决大病统筹的问题认识不足,心存疑虑;一些身体健壮、多年不患病的中青年农民对参加合作医疗积极性不高;有些农民外出打工,长年不在户口所在地居住,觉得入合意义不大,因此不愿入合。
(二)补偿比例还不高,起付线设置较高,与农民的期望值存在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刚开展此项工作用于补偿的面大,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参合积极性,致使大病补偿标准不高;二是农民个人参合资金相对较少,政府资助和集体扶持资金不大,新型合作医疗统筹资金盘子不够大;三是 政策规定的用药目录过窄,好多大病用药不在目录范围,致使目录外用药比例增大,无法实现补偿,另一方面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合作医疗用药目录掌握不全面,导致目录外用药占有比例过大;四是虽然经过基线调查,制定出了住院补偿标准,但由于调查的不够细致、全面,测算补偿报销比例不够科学、合理。
(三)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工作没有理顺。由于资金有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相对较低,解决一般家庭、一般病情能力尚可,但是现在花费几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的病情并不少见,当遇到特别贫困或者病情较重的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只有“爱莫能助”,贫困农民“看病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需要与民政部门主管的医疗救助制度的推行进行很好的衔接。
(四)定点医疗机构点少面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费用控制缺乏较为有效的措施。医药费用报销手续繁琐,办理速度慢,耗时长。不少农民为了报销门诊医药费,跑了乡里跑县里,来回批转跑下来,路费甚至比报销费用还高。外出务工的入合农民也觉得审核手续繁杂,来回申请补偿和报销都不方便。
(五)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较落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差。多数乡镇卫生院的住院治疗条件“廉价而不优质”,无法为农民解决医疗需求,农民只好去较高级别的医疗 机构就医住院,医疗费重的问题仍然无法改变。平定县作为国家试点县,2004年,国家对平定县5个卫生院投入了150万元进行危房改造,还计划对10个卫生院每所投入30万元更新设备。郊区、盂县这方面就较差,好多设备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购置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很不适应。
(六)乡村两级卫生院所工作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高技术、高医德的医卫人才。乡村两级卫生院所医务人员多数是由以前的赤脚医生和略懂医药知识、略有一定行医经验的卫生人员组成。多年来一直补充不进年轻的有技术、有知识的医技人才,新老更替面临断档危机。一方面原有很多有技术、群众又认可的好医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薪水待遇等原因,外地高技术医卫人才又不愿意到乡村去,就连本地土生土长、院校毕业的医技人员宁愿在大医院打临工或外出打工,也不愿回乡回村搞医疗服务,有的地方就连基本合格的医技人员也严重缺乏。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薄弱。三个县区工作全面铺开后,工作量相当大,县、乡两级工作人员明显不够,基层经办机构设备短缺,管理手段落后,参合个人交费还得靠人一家一户去收,既麻烦又不安全。市级未设专门管理机构,现由市卫生局基妇科兼管,这个科原本工作量就很大,加之人员少,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现象。
三、进一步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
全面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有利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和城乡全面协调发展。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有序、稳妥地开展下去,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乡村卫生人员、计生工作人员、群众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因势利导,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造声势,营造氛围,以鲜活的事例让受益的农民自己讲述自己真实的事情,使这一民生政策家喻户晓。确实让农民了解新型合作医疗的社会性、优越性、长期性,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医疗合作互助共济理念,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法,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二)建立新型、科学的管理理念,探索合作医疗管理新办法。加强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软件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全市各县(区)、乡(镇)新型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人员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在适当增加编制、人员的基础上,建议县乡两级管理机构人员可以搞成编制内人员、聘任制人员、雇员制人员各占三分之一,忙时来,闲时走,这样还可以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建议 成立阳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负责全市新型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负责试点方案的制订、调查研究、督办检查、信息收集、日常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制约管理,以防“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现象,防止对农民在身心上造成伤害,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规范操作,稳妥运行,在总结试点和外地经验的同时,要强化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操作规范和运行规程等。同时,增强工作透明度,真正做到“阳光作业”。
(四)建立有效的筹资、管理和监管机制,筹好、管好、用好资金。既要防止补偿比例低,影响农民参合积极性,又要防止补偿过多,出现基金透支风险。要建立稳定、安全、有效、快捷的基金监管长效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千方百计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成本、改革成本和管理成本,想方设法减少行政性支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低成本运行体系,确实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方便农民及时、低廉、有效使用统筹合作资金。
(五)加大对乡村两级卫生院所的投入,提高卫生院所的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要加强乡村两级医卫队伍建设,通过医疗支农、培训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乡村两级医卫人员 医技水平,培养一支扎根农村、作风过硬、技术优良的农村卫生队伍。开发、更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程序软件,实现全程电脑自动化管理,全市各县区实行微机联网,网上查询、网上审核,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办尽可能大的事情,提高办事效率。
(六)适当提高补偿比例,降低起付线标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要照顾到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在继续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测算科学、合理的补偿比例,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可在农民住院费用较为集中的范围内提高报销比例。如平定县由原来市县级补偿比例高调整为乡镇级补偿比例高,使参合农民积极性大增,又如,平定、郊区已经实施的妇女生育专项补助,凡计划内正常生育,一次性补偿200元,剖宫生育400~500元,这样有利于引导农民就诊流向,又使基层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全市推广。
七)适时、灵活调整和扩大参合农民就医用药目录范围,以适应农民群众多方面就医用药需求。建议在全市范围内扩大定点医疗机构点,市、县、乡镇、村都要设定点医疗机构。建议将市一院、三院、阳煤集团总医院等大医院设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大医院要向参合农民倾斜政策,实行“菜单式”收费制度,确实方便农民就医看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八)、尽快启动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协调工作。成立由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联合组成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管委会,合理使用农村医疗救助专项基金,明确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其他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患大病的贫困农民在享受合作医疗补偿待遇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依然很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九)简化报免程序,方便农民就医看病。利民工程就要让农民既得实惠,又得便利。应削减门诊、住院费用报免中间环节,逐步推行门诊、住院现场直报方式。门诊住院产生费用可采用在哪家定点医院、卫生院看病,就由哪家医院按比例直接报免。方便附近参合农民就医看病,以适应农民“小病就近、大病择优”的需求趋势。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参合农民,也要简化手续,除大病大额医疗费用需要事先电话告知外,只要凭正规医院的证明和发票,无需补办任何手续,就可以报销医疗费用。
(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应建立由财政部门负责参合农民个人资金收缴和专户管理的长效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医疗补偿款由财政监管专户直接下拨各医疗机构,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封闭运行。建议将新型合作医疗中国家、省、市、县(区)补贴款及配套经费和各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工作经费的拨付纳入各级政府 “十一五”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筹资、管理、监管机制,筹好、管好、用好每一分钱。
(十一)建议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区)乡(镇)推开试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统筹总额,人头统筹资金可由现在的30元提高到60—90元,增强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十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省、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政策、规定,制定和出台县、乡政府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的政策规定。
第二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得失现状,我于2011年8月9日至16日到我们大福镇政府及我村和周围的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得知我国至我县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现状:
2003 年 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各方筹资机制,总体上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经费中,农民个人筹资占1/3,各级政府筹资占2/3。2006 年初,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同时,我县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县政府《关于印发安化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
通过对镇政府的调查与采访,政府在制度上作的还是比较到位,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还是
比较详细,但通过调查周围村民和我家的真实情况,有从中发现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由实践调查所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诊所方面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诊所负担。定点农村合作医疗诊所将家庭账户资金患者(家属)在补助登记表上登记的递减情况每月核对汇总一次,去招贤医院报销,手续繁琐,加之报销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了定点农村合作医疗诊所资金周转不灵活,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所的经营。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是保护中小医院的政策。定点农村合作医疗诊所贾医生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保护小医院的政策:人们有小病就去诊所,有大病基本上是去县里的医院,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后,到镇里的医院看病报销额度相对较大,吸引农民到镇里的医院看病,因此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医院。
3、获得定点农村合作医疗诊所过程中政府部门“搭车收费”。孙医生告诉我他当时取得定点农村合作医疗诊所地位时,取新农合的专用登记本、专用处方、牌子等时要交600块钱,他认为是政府部门“搭车收费”。
4、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由于采取的是多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因此,势必造成管理成本过大,投资成本效益低,管理过程不透明不公开,政府主管部门负担过重等情况。另外,很多地区成立的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缺少人手,大部分人属于临时借调造成了管理上的杂乱无章,财政归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
5、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控制不到位。在调查中,所有的医疗诊所以营利为目的,看病不到位、乱开药、开贵药等现象仍然存在,诊所医师的职业素质不够高,水平有限,工作不认真。
6、卫生资源配置不协调。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农村缺少大型高档次医院,没有专家医疗设备和用品不足等问题都是严重存在的,这就造成了农民生病但却找不到医院、去了医院没有设备和权威医生的现象。许多的大病在当地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去大城市就医,这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多的贫穷家庭就只能选择放弃治疗。
(二)农户方面
1、农民被动应对,不主动参与,且有部分农户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据报载,对我镇1000户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调查显示:家庭困难无力参保的占41.4%,外出打工经常不在家的占15.1%,有钱不愿参加的占17.2%,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心存疑虑的占10.7%,其他原因的占15.6%。而根据我对村民的调查,原因主要有:①由于此政策为新政策,农民对政策并不了解,一些人持怀疑态度,不太相信。②家庭贫困,这主要是老人。老人的孩子不给老人出钱参保,自己又没有钱,因此部分老人入保有很大的困难。③报销的数额不多。④农民对药品定价方面不了解,认为诊所虚高药价。
2、大额补助报销数额并不多。农民认为大额补助报销时首先要在结算的起线上,再扣除不报销的项目,剩余的钱数乘以相应的报销比例,最后拿到的钱并不多。
3、担心政策的落实会不尽人意。人们相信政策,但是担心政策的执行,及按他们所说的“国家的政策还是为民着想,是好政策,但是就看它的执行情况了,如果执行不好的话再好的政策也没有用。”
4、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只知皮毛。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每年需要上交10元钱用于卫生医疗基金,待有病须就医时得到相应的补助.但是由于投资回报率低,国家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农民的医疗意识欠缺、侥幸心理严重等原因,许多农民并不愿意掏出这十块钱。虽说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农民却对此政策似乎并不十分关心,形成了国家和农民“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
5、有一些参保农户根本不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认为它用途不大。当笔者问到一些农户参加了合作医疗后医药价格是否有变化时,他们说并不了解药品的价格,也没有用过医疗证,花十块二十块也不在乎,十二块钱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作用。
6、对慢性病作用不大。周家曲方村大队会计周经法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小病和住院的病人起一定作用,但是对慢性病并不起什么作用,而老年人主要是慢性病,老年人用药消费也很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防止“因病致贫”危害农民,但是慢性病同样也是“因病致贫”的巨大隐患,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应考虑到慢性病。
当然其它的问题还有不少,但因时间和精力,暂且总结以上几点,同时也就其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加强医疗体制改革宣传力度。成立专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小组、切实的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民们切实的感受到医疗体制改革的好处,建立起对合作医疗体制的信心,志愿加入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业中来.2、强化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3、建立医疗单位、医疗体制管理机构以及农民三者相互监督制约机构,保证医疗专项基金的合理透明适作。
4、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的投入力度。为农村增开大型专项医院,投放诊疗设备,来用增加工资、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医生投身农村,使农民都能够看得起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合理利用农村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是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原有的医疗保健网络迅速解体,农民的医疗保障几乎完全变成了自费医疗,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农民健康出现相对或绝对恶化,因病致贫
返贫现象增多,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生率上扬,农民卫生保健成为重大的政策经济问题。”②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测仪081班曹艳华0810022002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江苏省也下发了《在全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南通市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早的地区,早在上个世纪末,南通市部分乡镇就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目前南通市各县(市)、区已全部推行了这一制度。
(二)调查内容
2003年以来,全市各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把“提高保障水平、控制医疗费用、方便群众结报”作为新农合工作的重点,逐步建立完善了稳定的筹资机制、合理的补偿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确保了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32%,同比上升2.44个百分点;人均筹资标准由2007年的60元上升到2008年的100元,市区已达到120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实施,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参合率逐年增长。由2004年的65.4%增加到2008年的97.39%。二是筹资标准显著提高。人均筹资标准由2004年的30元增加到2008年的100元。三是受益面逐年扩大。参合农民由2003年的60.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530万人,受益面从最初的2.2%扩大到2007年的77%。四是补偿金额逐年增多。筹资总额由2005年的1.3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3.12亿元,2008年将达到5.25亿元。五是农民就医报销比例逐年提升。门诊补偿率和住院补偿率分别从2004年的4.4%和27%上升至2007年的31.5%、29.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组织、出资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好事,近年来,南通市各级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亦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调查资料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村干部怨气大,群众意见多,好事在群众中并不叫好”的现象。
(三)调查分析
从调查情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模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如合作医疗制度模式,从90年代末,南通市就有一些乡镇开始进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但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符合实际又能受群众欢迎的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即使从2003年南通市全面开始试点以来,就一个县而言,还存在几种模式或多种收费标准,如在一个县内部分乡镇实行大病统筹型合作医疗制度,部分乡镇又实行传统的合作医疗与大病统筹相结合的模式。前者受益面较小,但受益者得到的补偿较大,后者则集中了风险型和福利型优点,较受农民欢迎,但鉴于各地的经济实力,加之向农户筹资较多,难以在面上推行。
(二)筹资方式不规范,医保资金不到位。目前相当一部分乡镇采取的筹资方式是,由村干部负责收或由村卫生室协同负责动员收缴、上解县级专管机构管理使用。部分县(市)规定各镇或部分乡镇要求各村参保比例要达到80%或以上,否则全镇或全村不得参保。并且县一级负责考核乡镇,乡镇负责考核村,层层加压。此举使得各镇或村按规定的比例造册、交款。以往大多数村是在收取农业税时一起收取农村合作医疗款,今年不再征收农业税了,又在收取一事一议款等费用时一并征收。目前的情况是:富人有钱不参加,穷人又交不起,外出的收不到,超过时间再交的还不被认可,相当一部分村筹集不到规定的比例,只好由村垫资。
(三)定点医院收费高,农民利益受损。目前无论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目前南通市大部分乡镇医院经过改制,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也有在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的期望。而定点医院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第一线的部位,它的服务好坏和收费高低至关农民切身利益。据调查,有44%的农户看病首选村卫生室,33.3%的农户首选乡镇卫生院,13.6%的农户首选私人诊所,首选这些地方看病的主要原因是离家近、价格低,只有4.93%的农户认为首选这些地方看病是定点医疗单位。据调查目前定点医院收费普遍较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能获得的补偿相比微不足道。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乡村医生那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一些比较常见的小病,医生却要病人作各种检查,什么心电图、B超和各种化验,小病大看现象时有发生。
(四)报销规定繁杂,透明度差。虽然每年在收缴筹资过程中,都要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大病统筹的相关规定,但作为农民是无法记住如此复杂的在哪级医院住院扣除百分之几、那些是不可报销之药品,他只知道这次住院花费多少都写在发票上了,扣除起报基数有多少可以参与报支,到时由村干部把发票交到卫生院,就在家等着拿钱。最后村干部把钱领回来交给农户,农户想,我花掉那么多钱,怎么只报了这么一点,甚至于怀疑村干部是否克扣了他的钱;而村干部认为筹资是我去的,报支的钱又是我送到农户的,为什么只报这一点,有些还一分未报到,发票又不退回,村干部也说不清。还有部分县由农户直接到县医改办办理报支手续,由于这次那个材料不齐,下次这个东西忘带,要跑好几趟县城,最后报支点医药费还不够来回的路费,怨声更大。
(五)报销范围窄,农民受益面小。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而目前南通市除少数几个实行大病统筹和传统合作医疗相结合的乡镇外,基本推行的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就是说,农民生病后,只有住院治疗发生的医药费才有可能得到报销补偿。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不需住院治疗。
(六)外出打工人员享受极不方便。南通市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市,农民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较多。一些县(市)对外出农户就医政策缺乏灵活性,外出农民一旦患病,需要回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才可能报销医疗费用,或者在外地治疗后回来报销只能报60%或更低。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本来报销比例就很低,外出人员交了同样的钱却不能全部享受到补偿带来的好处,当然心有不甘,同时外出人员青壮年居多,身体好,当然也就不想参加合作医疗了。
(七)村干部有“三难”。经过几轮的村组合并,目前各村的规模是以前的几
倍,人口规模一般都在3-5千人,而村里的定编干部只有5-7人,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而且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落在这几个村干部身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也不无例外的落在了村干部的身上,而且还与年终考核挂钩。收钱本就是一件费心的事,现在又减免农业税了,而又再要挨家挨户地去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这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一些村干部反映,目前他们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有“三难”:宣传动员难,筹集资金难,报销解释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着的是自愿的原则,但又要完成上级的任务,又没有太多的典型的事例佐证,实在是太难为这些村官了。南通市有些村村集体有实力的,能给予参保农民一定的补助,没有能力的只能借贷或村干部自己垫支,形成了上清下不清,给村级经济增加了新的债务,造成了村级财务由于集体资金垫支或挪作他用无法向群众公布。
(八)农户参保积极性有下降趋势。在问及是否继续参加时,有84.7%有农户表示会继续参加下一个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有15.4%农户表示不愿意继续参加。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户,他们对是否继续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态度也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看,一项新政策、新制度的推广,在广大农村居民和基层干部之间,可以作为一次沟通的契机来对待,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是需要广大农户来参与并需要向农户筹资来实施的。
(四)讨论与建议
为使新农合这项惠及群众的实事更具生命力,真正使农民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应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稳定的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扩大资金总量。继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群众自愿参加、多方筹集资金和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农民容易接受的筹资方式,逐步建立起稳定规范的经费收缴机制。二是合理调整补偿方案,进一步增加农民受益程度。根据筹资水平科学合理测算和确定支付范围、支出标准、支付额度,合理设置大额医药费用分段补偿比例,继续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对容易导致因病致贫的高额费用段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各地新农合补偿方案调整的指导力度,努力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
三是切实加强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基金管理办法、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和基金会计核算办法,不断完善基金使用跟踪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
四是加强对定点服务机构的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健全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不断规范医疗机构行为,严格控制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的上涨幅度。认真落实“四公示”、“五合理”制度,在醒目位置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示药品价格、公示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五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经办机构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能。完善计算机网络及时结报系统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深刻明白: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占全国人口大多数农民的健康,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在我国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篇: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高中时突然从父母嘴里听到“新农合”这个新词,再后来去看病时总是拿一个医疗本就不用掏钱了,这让我对这个制度一直很好奇因此我选择了这个主题。一调查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市县试点,到2010年基本实现覆盖全国农村居民,为了解让农民更了解这一新制度,及时发现其缺点,以进一步完善该政策,让广大农民受益更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1调查时间:2011年15日至21日
2调查对象: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望腾村村民
3调查方法:利用网络,书籍杂志报纸等资源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发放调查问卷20个样本
走访调查
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分配:
门诊基金
大病统筹基金
风险基金
(一)了解程度
在这次调查中,对新农合了解一点的人占到了85%,了解的人占10%,不了解的占5%。可见大多数农民对新农合有基本了解,据我对农户的走访,农户主要是对医疗本的使用以及农户自己交的钱的支配较了解,是通过村委会广播所知。但是,对于该制度涉及的报销比例以及报销程序没有经历过报销的农户仍是不知道,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农户平时不生重病时很少使用医疗证没必要知道。
(二)参保率100%,并且所有的农户都一致认为将继续参保
迎。但在走访中仍有一部分农户反映了一些问题:1农合以后药贵了,最后算下来也报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督不力,一些定点医院的医生看到医疗证时会相应的增加医药费用,已抵扣合作医疗所报销的费用,来增加医院的收入,这就是原本不高的补偿水平“隐性”降低,影响参合农民受益2国家设置的基本药品目录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在此目录以外的必需药品仍占很大一部分,如果目录以外药品的花费占一大部分,农民是得不到实惠。而且农民不是医生,不了解医疗知识,医生是否使用基本药品目录让农民感到质疑3仍有一部分农民对医生及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感到不满
(三)对农民常去的报销地点的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75%的农民选择到乡卫生院进行报销,10%的农户选择到县级医院进行报销,只有5%的农民选择到更高级的医院进行报销。
主要原因:1从医疗方面看,受小病在村,大病到县的影响,从既方便又容易被接受的角度看,人们更容易选择乡卫生院;从医疗水平让人放心的角度看,人们更容易选择县医院。但是乡镇卫生院占有的医疗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一方面是人才不足,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的现象服务能力无法得到参合农民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医疗设备不足,乡镇卫生院总体来说设施陈旧设备较差,无法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四)报销比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也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的而门诊、跌打损伤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这项规定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五)报销手续
患者自出院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报销有效,逾期作废。报销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身份或户籍证明;
2、农村合作医疗证;
3、村委会证明;4住院时门诊病历和住院经过记录;
5、经当地乡镇合作医管办盖章的住院发票及费用清单复印件。此外,独身子女户、两女户、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残疾人另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或证件。但是对于农民平时去药店买药报销百分之三十的程序并不麻烦,只需要医疗本即可,这一点让农民很满意,他们对于国家的政策还是比较满意。在一个就是,虽然各种门类的品种都有明细要求,但农民根本不清楚报销的要求,而且农村人真正去医院的占极少数,而且即使住院报销,剩余的部分对农民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
五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我村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和积极性是比较高的,这表明,我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很赞同的,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为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加大宣传力度,但是村委会以及各级医院定时定点进行新农合政策的宣传,让农民切实了解该政策,在城乡,可以以宣传栏、标语、墙板,村委会广播的传统方式向农民宣传,并在此基础上政府组织县乡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下乡宣传病理知识以及新农合制度,这样也赢得了农民的支持。可以依托学生,在各级学校开展依靠学生传播力度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宣传,孩子对家庭影响较大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社会政策。
(二)完善监督机制,制定相关法律
1新农合自实施以来只是出台了一些相关意见,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因此政府应该加快制定相关法律保证制度的实施。2要消除医务人员的趋利行为就要改革现有的支付制度,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等来加以制约和引导,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是保证新增资金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关键,要严格对医疗机构的审核和监管,降低医药费用。3重新对药品进行审核,制定出符合农民需要的药品目录。
(三)加大对基层医疗队的投入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仍是农民的主要就诊机构,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服务提供机构,因此,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加大投入,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出台鼓励城市医疗卫生人员支援农村的政策卫生工作人员队伍,确保参合农民得到优质的服务
可对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其医疗人员定期进行考评,对其服务质量和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评,患者评价高的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进行物质和荣誉奖励,问题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对了违反医疗政策规定的,立即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
(四)1政府要提高报销比例,增加农民信任度。
2简化报销程序,可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在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联网实现网上审核、报销、结算。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河南省医疗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2011年1月2日
河南省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中,合作医疗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不仅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合作医疗显得不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能力不断提高,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否到位?是否有成效?这一系列问题一直为政府和大众所关注。为此,我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就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的新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大口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
大口乡位于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4公顷,辖2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总人口4.4万。2002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903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89元,财政收入达到69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66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1.3564亿元,人均居民储蓄总额2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7元。另外,大口乡优越的地理位置,毗临郑州、洛阳航空港,境内县、乡公路纵横,交通通讯便利。
大口乡农村合作医疗兴于六十年代末,但由于原有的旧的合作医疗很大程度上靠政府的推动,没有完全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兴办,另外还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够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和群众的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没过多长时间就失去原有的活力,走向衰落。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于是,各地逐渐掀起了对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的高潮,重建新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逐渐在全国普及。“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这使该制度逐步落到实处。
此次调查,我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一共走访了53个自然村,在每个自然村又选取了1户人家,同时,我还在市集、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等进行实地走访。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口乡的普及率很高,但收效差异很大,组织管理模式、资金的筹集和标准、报销方式等方面都因各地的情况不一而不同。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和参与情况。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各自然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知晓情况差不多达到100%,每个自然村的参与率都达到95%以上,但仍有一小部分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没有参与,这并非宣传工作有问题,而是由于他们观念比较守旧,觉得自己一般情况下得的都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无须参与。对于小病小痛,他们则采取自救自医的方式,或到一些民办的诊所进行治疗,因为大医院医疗收费一般较高,虽然有医疗保险,但也只是报销一定的额度,需要自己支付的仍然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相比之下在民办诊所的诊断和医药费用却比较低。
(二)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方面有村办、乡办两种类型,以村办为主。一般做法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制定本村的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并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但并不是每个村都设有卫生室或医疗站,以满足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有些村,虽然设有医疗站、卫生所,可是条件极为恶劣。所以,村卫生室(站)不能医治的病人,也只能转到乡镇卫生院或县以上医院就医。
(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和方式方面。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办法,按照农民个人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交费1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人每年各补贴10元的标准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账户,个人交纳的10元钱中,2元拨入基金,8元注入家庭账户用于门诊治疗。对于农民个人出资的款项,一般采取委托村委收取方式,部分村采取卫生院、乡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到村、农民家的收取方式。
(四)关于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情况。偃师市结合实际情况自2007年5月1日起,将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体外超声碎石,白内障超声雾化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治疗等特殊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补助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特殊门诊治疗的费用
按40%予以补助,最高限额每年每人累计不得超过10000元。从调查情况来看,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比较繁琐,报销比例的标准不同。90%以上的受访者反映,在村办卫生室或医疗站虽然也可以报销,但有些卫生室怕麻烦往往不给于报销,而只收现金。有些只能在动大手术或犯大病时才能报销。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确究竟按哪一个标准进行报销。同时,在报销费用的程度上,有的能够达到60%,有的只能报销其40%。
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对大口乡53个自然村的53个农户及村卫生室(站)和乡卫生院调查显示:
1.收入水平对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有很大制约作用。
在调查的53个农户中,年收入水平700元以下的6户,有4户、占66.7%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700—1200元的14户,参加率73.3%;1200—1700元的13户,参加率83.3%;年收入1700—2200元的5户、2200—2700元的6户、2700—3200元的4户、3200元以上的5户,参加率均为100%。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人均仅10元,但户均接近40元,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来说,除了对新型合作医疗认识不足以外,收入水平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年龄特点。
在所调查的53个农户户主中,40岁以下的20人,参加合作医疗的16人,参加率80.0%;40—60岁的29人,参加率93.3%;60岁以上的9人,参加率77.8%。这表明40岁以下的人因身体状况较好,20%不愿参加合作医疗;40—60岁之间因身体状况逐步下降,参加合作医疗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愿意参加;而超过60岁的人则认为本身体弱多病不愿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参加率较低。
3.乡卫生院投入大、收益小甚至无收益,他们认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在对乡卫生院的走访时,有关人员反映乡卫生院冲锋在前,出人、出物、出车,广泛宣传,动员群众,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出了很大代价,但现在多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市、县”。乡级卫生院大多数因设施简陋、医疗技术条件差而很少有患者就诊、住院,甚至较以往门诊、住院病人数量更少、效益更低。至少从目前看,乡镇医院并不能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乡镇卫生院还承担着审核村级卫生所上报农户的各项农村合作医疗资料、看病情况。目前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最大,其次是县级以上医院,但却加重了起着直接联系群众桥梁作用的乡镇级卫生院自身的负担。
4.农民就医治病费用仍较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53个农户看病共花费102698元,户均达1937元,人均453元。得到补助金额为12956元,占看病全部费用的12.6%。即农民自己还要负担近90%的看病费用。
5.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仍有一定难度。
尽管经过试点,各级政府、卫生院做了大量宣传、疏导工作,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较高的认可度,但由于社会风气及医德医风诸多问题的存在,部分农民仍担心合作医疗资金能否公平合理地用在农民身上,能否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从而对此项民心工程仍存有不少疑虑,参加率不高。
6.“基本药物目录”不能适应农民实际看病需要。
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必须药品,如抢救危重病人的吸氧、使用新研制的疗效较佳的药品,当该部分医疗费占整个医疗费比重较大时,农民却得不到实惠。如一个病人所需医疗费为4万元,其中3.5万元为必须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也就是只有5千元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助。再者,农民患者不是医
疗专家,就目前的医疗体制及医德、医风,也不可能让医生必须使用“基本药物目录”。
7.政府管理混乱,制度不明确,医疗机构标准不一。
关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政府在这过程中属于大头,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政府未能有效确定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医疗机构处于无标准执行状态。大部分人对报销的标准都没有确切的概念,能报销就已经很开心,根本不会去追究报销的标准是否合理。然而某些政府部门的监督不力,导致一些医疗机构从中牟取利益。有些定点医院的医生甚至看到出具合作医疗证时,会相应地增加医药费用,以抵扣合作医疗所报销的费用,来增加医院的收入。
三、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普及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结合实际情况并咨询有关人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首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二)加强政府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由专门的社会保障部门来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定有效的进行,必须明确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随着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逐步提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农村卫生院的合理布局,加大对专业的卫生医疗队伍培养,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是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大医疗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
为了杜绝医药市场管理换乱和医院乱收费现象,政府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派专人对医疗保险资金的发放情况跟踪汇报。同时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理。进一步改革优化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实行规范化透明化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建立农民群众就医信心。
(四)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
为了确保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对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不好的农户,政府应该免费为他们办理合作医疗。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合作医疗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同时兼顾农民群众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条件给予一定得补助,让农民群众即使是得了大病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得到高标准的治疗。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家应逐渐增加合作医疗补助额度,真正让农民群众治疗大病时再无后顾之忧。
四、结语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在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退出后,旨在为解决占全国近2/3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并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已到了重要的攻坚阶段,必须严紧地落实国家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落实惠及农民的国家政策,建立长久有效的新型合作医疗机制,关注农民的实际需要,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
[3]《中共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4]《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5]偃师市《关于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的报告》
[6]刘启栋:新型合作医疗认同尴尬折射制度缺陷
[7]乐章:农民的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障:一个实症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