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家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级: 学号: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随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每年入冬以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这座美丽的城市总会迎来西伯利亚的朋友-----白天鹅。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飘游、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三门峡也因此有了“天鹅城”的美誉。
我的老家是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太阳村,四岁时由于父亲工作原因便随家人进入市区定居,暑假放假前,接到老师安排的调查后,想到曾经小时候老家人生活的艰辛,农村生活的枯燥,文化生活的单一。于是心中对老家人的挂念便在心中再次在心中升起,于暑假期间特地赶回老家展开调查,经过几天来和村中亲戚的交谈,以及走访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终于完成了这次“关于家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虽然早就对农村的生活现状有心理准备,但经过几天的调查,从城市到农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依然让我感慨万千。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老家村民每天的生产劳动时间平均在7个小时左右,除去家务时间和必要生理时间,他们每天的平均闲暇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经统计,家乡人民每天的空闲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的占42%,4-5小时的占25%,5-8小时的占28%,8小时以上仅占6%。但在大量的休闲时间里,人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明显单一。打牌打麻将、看电视、探亲访友、串门聊天、户外交往交谈,农民以这样的的方式度过了将近四分之三的休闲时间。看电视、搓麻将、下棋打牌成为农民的主要娱乐性休闲;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加上体育活动设施缺乏,农民选择体育休闲的较少;读书、看报的也不多;电影、演出对于农民来说,就更稀缺了。家乡人民平常娱乐活动的情况:经统计(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选择该娱乐方式的票数/被调查的总人数,其中娱乐的方式可以多选),看电视约占97%、打牌打麻将约占75%、闲聊的约占67%、读书看报的约占31%、上网的约占36%(主要是年轻人)、运动锻炼的占19%、参加集体活动和旅游各约占25%、看戏的约占8%。调查显示,家乡人民的娱乐休闲的场所的选择率是麻将馆(约92%)。网吧(约53%)、体育馆或运动场(约15%)、台球室(约13%)、网、图书馆(约8%)、公园(约0%)、纪念馆(约0%)。调查显示,家乡人民的月人均收入少于800元约占31%,800-1500元的约占44%,1500-3000元的约占22%,大于3000元的约占3%。家乡人民每月用于娱乐消闲的消费情况:50元以下的约占36%,50-100元的约占19%,100-200元的约占25%,200元以上的约占19%。调查显示,家乡人民对娱乐场所的评价:选择“很好”的没有、选择“较好”的约占25%、选择“一般”的约占33%、选择“较差”的约占19%、选择“很差”约占22%。在对经常看的电视节目的选择中,选择电视剧或电影的约占86%,选择新闻类的约占50%,选择法律类的约占25%,选择科技类的约占17%,选择体育类的约占19%,选择娱乐类的约占47%。在回答“当地无自发组织或政府组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时,回答“经常”的约占8%,回答“偶尔”的约占48 %,回答“很少”的约占19%,回答“从不”的约占25%。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老家的几天调查中,可以看到农村文化建设较之前有所提升,村中多了一些图书阅览室和体育设施以及正在积极规划一些纪念馆,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经过调查,老家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老家村民许多人享受不到应有的精神食粮。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村中投入的一些设备少,并且损坏严重,残旧破损,但无人积极维护。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老家农村地区的乡镇以及村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使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一些老家农村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个体摊位、私人住宅;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老家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比如老家有一部分人不相信科学,信奉玉皇大帝等道教神灵,封建思想顽固不化。此外,老家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人中小学毕业,高中毕业的很少,大学毕业的几乎为零。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四、调查感想及建议
经过几天的调查,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村中许多人嗜赌成性、好吃懒做。但却无人加强管理和积极进行文化引导,我认为要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是细化文化建设环节。村干部以及乡镇干部要积极引导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纠正农村不良风气,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并积极维护管理。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包括各种艺术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文化协会、学会、小组等等。
三是选好文化建设载体。包括文字载体(图书、报纸、杂志等)、影像载体(录音、录像、电视、电影等)、网络载体(互联网等)等等。主办机构、具体工作人员等等,以此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
希望老家以及全国的农民的经济在提高时,文化水平也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也希望将来毕业后能为扭转老家思想文化水平落后的局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二篇: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现状论文
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现状论文
大学是我国教育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力的日益昌盛,经济文化的飞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接受大学教育已成为年轻学子的首要选择。在大学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必然成为我们关心的焦点问题。
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精神文化,是在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因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定向作用,它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环境,能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育创造力,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坚持以广大师生的利益出发,做到以人为本,充分注重学生和教师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建设的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穿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的新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当代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现状的调查。
此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方式、现状、态度、需求以及对其的看法,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现状及心理。以进一步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参与更健康更积极的文化娱乐活动。
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工作分配情况:陈嘉美(问卷调查及论文)、谭文静(问卷调查及论文)、韦豫(问卷调查及论文)、张晓红(提出问题及论文)、刘梦婷(提出问题、问卷调查及论文)、张秀春(提出问题、问卷调查及论文)。
关于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现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情况:
第1、2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方式的现状及需求。数据显示:接近或超过半数的人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为体育运动、上网、读书、看报、听广播、逛街、聊天、电视、电影、音乐等;其中,男生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偏向于体育运动和打游戏,而女生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偏向于读书、看报、听广播、逛街、聊天,上网则占据了大学生文化娱乐方式的主导地位;而K歌、泡吧和旅游等活动因需要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大而成为大学生难以实现却非常向往的文化娱乐方式;另外,还有极个别学生将泡妞和睡觉也作为自己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第3、4、5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时间、对象和身份。数据显示: 1 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的文化娱乐时间都保持在1至2小时左右,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时也多半选择和朋友一起;同时,有接近半数的人既是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只有10%的人群单纯作为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者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其中,女生对活动的参与度更全面,大部分深入到组织层。
第6、7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态度及现状。数据显示:90%的人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认为做到适当放松,学会调节即可,但仍有少数人认为这些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难以平衡,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在那些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娱乐活动的人当中,超过半数人认为文化娱乐活动为其带来的收获有:放松心情、扩大交际圈、开阔视野(影响由大到小);同时,也有少数人是为了活动奖品和加分等其他利益因素来参加活动。
第8、9、10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娱乐生活方面的现状及需求。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对其也有自己的看法与要求。在体育竞技型、知识讲座型、有偿奖励型、无偿奉献型、单纯娱乐型、专业挂钩型等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中,大学生的倾向比例大致相同,其中,女生对单纯娱乐型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更高,已超过半数。
第11、12、13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如何将文化娱乐生活和自己的学习有机结合。数据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课外文化知识,但在主动性方面还有欠缺;而对于学校开设的讲座,大家都是偶尔参加或者根据内容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自身需要摄取的知识面有一定的选择和判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同文化娱乐生活对自己学习的促进作用,而促进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减少压力,放松心情,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二是拓展兴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全面发展,三是提升自身素质;而认为文化娱乐生活影响自身学习的那小部分群体则将负面原因归结如下: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本身就占用了学习时间,而因参加活动而难以将心情调解到学习状态,更是从侧面耽误了学习时间,同时,某些极具诱惑的文化娱乐活动容易使人上瘾。
第14题旨在研究当代大学生对待选秀或相亲等近年来十分火热的节目的看法。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还是能较为冷静和客观的面对这种“速食娱乐文化”。这说明大学生在心智上已逐渐走向成熟,趋于理性。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从中可知大学生对文化娱乐生活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你可观局面。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女生在对于参加的活动方面中有极大部分是纯娱乐型的。这无可厚非,可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利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的,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应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座大厦是由众多的材料组合而成,如果大学生过多的倾向于纯娱乐,那么他们的未来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在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同 2 时不忘为自己充电,开拓自己的视野,为自己未来的就业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而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在人脑海中的反映。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待大学文娱生活,应知道文娱生活是大学生活中重要部分但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我们能用其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但不能因其而玩物丧志。同时,我们选择文娱生活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将泡妞作为其大学娱乐生活的选择,这是极其错误且低俗的,直接反映了这位同学错误的价值观导向,这种低俗的价值观能降低其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及心理健康,所以,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待文娱生活,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对文娱生活进行选择。
再者我们看到近半数的同学认为学校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数量适中,但是其质量一般,导致许多同学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其中。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的,且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我们应该认识到举办任何一次活动都会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意义,不能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应该在娱乐的同时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填充自身的空白,如在文化娱乐活动中掺杂些专业知识、科普知识以及生活小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得知,当代大学生对大学期间开办的各种讲座的参与兴趣不高,许多同学只是选择参与一些硬性要求参加的讲座,这就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较低。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就应该多进行社会实践,从而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多参加一些讲座也是当代大学生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必不可少的环节,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客观规律,再由意识的能动作用,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以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活动,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而不仅仅是学生方面需要改变观念,而且校方也应顺应学生要求,由学生的喜好对讲座主题、形式进行调整,来提高学生对讲座的兴趣已达到提升学生文娱生活质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反过来,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文化娱乐生活的整体质量,也有益于校风的建设,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观念问题方面,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的文娱生活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其关键要注重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因而我们应从自身时间,金 3 钱,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不能盲目追求潮流以及盲目的攀比,不应过度消费,只为追求自身的虚荣心的满足,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弘扬以及发展。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大学生文娱生活在娱乐休闲的同时,应考虑其是否对自身全面发展有所帮助,例如通过调查结果反映出,对于近年十分火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持中立态度,认为《非诚勿扰》是这个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极度匮乏的产物,里面所宣扬的拜金主义是我们应抵制的,这说明,大部分当代大学生对文娱生活还是拥有正确意识的,能辨别事物的性质,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体现。
从以上的调查结论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部分当代大学生还是懂得充分利用在校的优势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明白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去发展自己,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导向,不盲目的沉迷于文化娱乐生活中,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学习工作及文化娱乐生活的关系,而且心理健康向上,心智较为成熟,懂得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工作能力,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从中吸取经验及教训。而对于那些只是希望大学生涯平淡度过的大学生,则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投放在文化娱乐生活中,而无法自拔,从而就会影响学业,甚至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及生活。因而对待文化娱乐生活这一问题,就应该以辩证的客观的态度看待,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此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好好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不断的充实自己。
作为21世纪的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的创新意识,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加自身的社会阅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培养个人的文化修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储备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而应注重自身全面发展,端正自己的态度,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为集体的利益为重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人本思想,将自己塑造 4 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世界和平发展,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附录: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调查结果
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调查结果(总)
1、你平时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有哪些?(可多选)..体育运动50% 上网66% 读书、看报、听广播44% K歌、泡吧10% 逛街44% 旅游12% 聊天46% 电视、电影、音乐64% 打游戏24%
2、你想参与却难以实现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运动16% 上网4% 读书、看报、听广播16% K歌、泡吧36% 逛街6% 旅游62% 聊天4% 电视、电影、音乐16% 打游戏6%
3、你平均每天的文化娱乐时间是多少? ..半小时以内16% 1小时左右32% 2小时左右38% 3小时左右12% 5小时以上2%
4、你通常与谁一起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独自12% 朋友76% 亲友8% 恋人4%
5、你通常是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 ..组织者10% 参与者44% 又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46%
6、你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态度及现状是怎样的? .....多多益善4% 适当放松,学会调节90% 影响学习,难以平衡6%
7、你认为文化娱乐活动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可多选)开阔视野54% 锻炼能力42% 放松心情88% 扩大交际圈68% 奖品或加分6% 学习知识或技能30%
8、对于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你想参加的类型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竞技型28% 知识讲座型30% 有偿奖励型36% 无偿奉献型,如献血或义务植树32% 单纯娱乐型,如化妆舞会或歌手大赛44% 专业挂钩型,如导游大赛或营销大赛32%
9、你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活动的频率是多少?
经常参加26% 偶尔参加64% 从不参加8% 只参加硬性规定的2%
10、你对学校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看待? 数量很多,精品很少30% 数量合适,质量一般48% 数量偏少,但都不错18% 数量很少,质量很差4%
11、你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的文化知识吗? ..经常24% 偶尔56% 从不4% 只钻研感兴趣的16%
12、你对学校开设的讲座的参与情况是:
经常参加2% 偶尔参加74% 从不参加6% 据内容而定18%
13、你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化娱乐生活是促进还是影响了你的学习? 促进71% 影响10% 既促进又影响4% 不促进也不影响15%
14、你对《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的态度如何?
支持,这是展示的平台20% 反对,这是庸俗的表现14% 中立,这是时代的产物66% 6 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调查结果(男)
1、你平时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有哪些?(可多选)..体育运动76% 上网60% 读书、看报、听广播36% K歌、泡吧8% 逛街32% 旅游12% 聊天40% 电视、电影、音乐60% 打游戏44%
2、你想参与却难以实现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运动12% 上网8% 读书、看报、听广播20% K歌、泡吧48% 逛街4% 旅游60% 聊天4% 电视、电影、音乐12% 打游戏8%
3、你平均每天的文化娱乐时间是多少? ..半小时以内16% 1小时左右36% 2小时左右36% 3小时左右12%
4、你通常与谁一起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独自12% 朋友76% 亲友12%
5、你通常是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 ..组织者12% 参与者64% 又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24%
6、你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态度及现状是怎样的? .....多多益善8% 适当放松,学会调节84% 影响学习,难以平衡8%
7、你认为文化娱乐活动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可多选)开阔视野44% 锻炼能力48% 放松心情84% 扩大交际圈76% 奖品或加分4% 学习知识或技能32%
8、对于我校的文化娱乐活动,你想参加的类型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竞技型32% 知识讲座型24% 有偿奖励型24% 无偿奉献型,如献血或义务植树32% 单纯娱乐型,如化妆舞会或歌手大赛20% 专业挂钩型,如导游大赛或营销大赛36%
9、你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活动的频率是多少?
经常参加24% 偶尔参加56% 从不参加16% 只参加硬性规定的4%
10、你对我校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看待? 数量很多,精品很少32% 数量合适,质量一般48% 数量偏少,但都不错12% 数量很少,质量很差8%
11、你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的文化知识吗? ..经常12% 偶尔60% 从不8% 只钻研感兴趣的20%
12、你对我校开设的讲座的参与情况是:
经常参加4% 偶尔参加64% 从不参加12% 据内容而定20%
13、你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化娱乐生活是促进还是影响了你的学习? 促进88% 影响6% 不促进也不影响6%
14、你对《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的态度如何?
支持,这是展示的平台16% 反对,这是庸俗的表现12% 中立,这是时代的产物72% 7 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调查结果(女)
1、你平时的文化娱乐方式主要有哪些?(可多选)..体育运动24% 上网72% 读书、看报、听广播52% K歌、泡吧12% 逛街56% 旅游12% 聊天52% 电视、电影、音乐68% 打游戏4%
2、你想参与却难以实现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运动20% 读书、看报、听广播12% K歌、泡吧24% 逛街8% 旅游84% 聊天4% 电视、电影、音乐20% 打游戏4%
3、你平均每天的文化娱乐时间是多少? ..半小时以内16% 1小时左右28% 2小时左右40% 3小时左右12% 5小时以上4%
4、你通常与谁一起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独自12% 朋友76% 亲友4% 恋人8%
5、你通常是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 ..组织者8% 参与者24% 又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68%
6、你对文化娱乐活动的态度及现状是怎样的? .....适当放松,学会调节96% 影响学习,难以平衡4%
7、你认为文化娱乐活动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可多选)开阔视野64% 锻炼能力36% 放松心情92% 扩大交际圈60% 奖品或加分8% 学习知识或技能28%
8、对于我校的文化娱乐活动,你想参加的类型有哪些?(可多选)
体育竞技型24% 知识讲座型36% 有偿奖励型48% 无偿奉献型,如献血或义务植树32% 单纯娱乐型,如化妆舞会或歌手大赛68% 专业挂钩型,如导游大赛或营销大赛28%
9、你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活动的频率是多少? 经常参加28% 偶尔参加72%
10、你对我校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看待?
数量很多,精品很少28% 数量合适,质量一般48% 数量偏少,但都不错24%
11、你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的文化知识吗? ..经常36% 偶尔52% 只钻研感兴趣的12%
12、你对我校开设的讲座的参与情况是: 偶尔参加84% 据内容而定16%
13、你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化娱乐生活是促进还是影响了你的学习? 促进50% 影响17% 既促进又影响8% 不促进也不影响25%
14、你对《快乐男声》《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的态度如何?
支持,这是展示的平台24% 反对,这是庸俗的表现16% 中立,这是时代的产物60%
第三篇:家乡现状调查报告
家乡现状调查报告
2008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
专业:
班级:2008041
3学号:
家乡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一直是山西洪洞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一首歌谣。然而,我的家乡并不美,这首流行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歌名似乎更能表达出我此时的心情。得知这一调查任务时,暑假也快结束了。挨家挨户的实地探访已是不能,这有点遗憾。通过网络搜得一篇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同县大槐树镇北官庄村的一些情况。我就把其中的一些数据拿出来进行分析。再结合我们村(甘亭镇南李村)的一些情况完成此报告。
一、北官庄村调查概况
北官庄村属于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镇,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大约1500人。靠近县城中心,位于汾河东侧,耕地面积人均0.8亩,人均每月收入400元。这里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夏天炎热,冬天寒冷,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农民种植玉米和小麦,豆子,一年两熟。现在这里大部分地方都是砖瓦房,但是有的地方还保留着黄土高原最明显的建筑——窑洞,里面冬暖夏凉,非常宜人。调查数据如下:
表1 被调查对象年龄结构
表3 被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
表4被调查对象家庭规模
二、现状及数据分析:
(一)农业方面的问题
在调查中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的占了51.4%,而常年基本务农的农民就占了45.8%,并没有外出打工打算的占39.4%。可见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相当多的农民离不开土地的原因一般为:1,家庭劳动力较少,而承包土地较多;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3,年龄较大,村中又没有外出的习惯;4,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为村干部、教师、乡村医生、或是在附近村庄搞建筑等,能取得非农收入,不愿外出等。
农业上仍是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小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 从调查样本上看,每人平均合土地0.8亩,很难形成农业规模生产,无法产生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而且使一批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他们从选种、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运输、储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没有分工
协作,技艺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效益,没有联合,力量分散,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劣势,不能左右农产品的价格,无法扭转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局面。小农经济承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容量较小,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农业的生产力很难有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民已不愿意对土地进行较大的投资,而是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即可。因此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农业上的影响相当有限。
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的农村务农工龄平均为20年,而从事非农工作仅有5年。农民下地劳动较为自由,不受他人的强制,这是比起城市打工来种地的好处,但是农业劳动又苦又累又脏,即使有新衣服也没办法穿干净,所以看起来农民并不注重打扮,实在是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农民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小等原因农业机械并不能普遍应用。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在农闲时一部分农民就无事可做,而在农忙时则从早忙到晚,有时吃饭都在地里。在气候不顺的时候,干旱是要灌溉,涝淹时又要排水,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成本。根据调查2007年冬小麦每亩产出750斤,所以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仅有747.4元。从这可以看出农业的效益较低,仅靠农业是农民是很难富裕的。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会使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在精神生活方面,这几年有所改变。联系我村(洪洞县甘亭镇南李村)情况,06年接通有线电视,加之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普及,电脑等电子产品涌入乡村,丰富了民众精神生活。不过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还是很少。另外,农村党员发展缓慢且基本上没有组织生活。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党员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占绝大多数,年轻党员极少或基本没有。农村党员处于无组织状态或有组织而没有组织生活,没有思想政治的教育、学习。
(三)子女教育方面
北官庄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表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了提高。调查样本中,反映出一般人家普遍对教育重视程度,表示很重视的占20%,重视的占60%,一般的占15%,不重视的占5%,总的来讲,农民对子女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认为上学是摆脱贫困落后农村的重要途径,即使再苦再累也要供养子女上学,只要子女愿意上。在调查中,表示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师资、政府投入、自身教育、子女就学等)最为关注的占到45%,为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可见教育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联系我村(洪洞县甘亭镇南李村)情况,与我们村相邻的两个村的小学都已经关闭。究其原因,屋舍年久失修而又没有足够的资金重新修建。加上我们村,一共三个村的学生在我们村小学就读。可是,三个村的学生,五个年级加起来也就剩七八个学生了。现在的孩子都被父母送到各私立学校就读,这也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大多数家长已经对公立学校失去了信心,办学条件差,教师水平差,这个结果也是必然。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在我们这里名存实亡。
私立学校的收费标准不一,水平较好的收费高。只有较高的经济水平才能有
效保障其子女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吸引高素质教师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中,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
(四)环境问题
已记不清村子西边的那条河是什么时候干涸的了。小时候,小河一直是我们的天堂—捞鱼,捕虾,拾贝„„而今,小时候去过的小河都已经干涸了。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村子附近出现了好几个工厂。挨得最近的两个,一个是复合化肥厂,一个是生物化工制药厂。一开始生化厂的废水都排往村西的小河。本来水已不多的小河没多时就变成了一个臭水沟。后来因村民从河中饮水浇田导致农作物大片干枯死亡,工厂才停止排水。不过,现在的小河已经彻底没水了。
从村里人闻悉,这个污染大户曾给村里人按土地面积给予了一定补偿。但是我想说的是,村民为此付出了土地被破坏,健康被损害的重大代价。这一点补偿又有什么用?
这只是小镇的一个缩影,环境污染问题远比所描述的要严重得多。
(五)村干部作为与村干部民主选举
干部换届选举作弊的问题已司空见惯,对于村民来说,好像理应如此。一是村干部民主选举贿选现象严重且相当普遍,还有参与竞选人员亲自开小车接送选民的现象出现。二是候选人竞选村干部动机不纯,他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财物等人力物力,去争取村干部的位子,主要的目的是谋取个人利益,而不是为了村民服务。看看村东边的那片土地,坑坑洼洼,好多土已被当做商品给卖掉了。三是选举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干扰。由于某些原村干部与乡镇主要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使得一些与乡镇领导接触较少的真正的民选村干部受到其他干部的排挤,不能正常工作,履行职责。选举也就变成了一个形式,甚至是一场少数人的战争。
(六)医疗保障问题
尽管有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农民依然摆脱不了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农民生不起病,医院没个熟人都不好办事。
三、调查分析及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农村问题依然很多。尽管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农村的前景仍然令人担忧。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帮助农民选择项目,帮助农民创业提高农民独立创业的积极性。
3、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缓解“三农”困境中农民最迫切的医疗等困难,让贫困中的农民不因生病无钱医治而忧心忡忡,不能让他们因为疾病的原因而看不见生活的希望,体验不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不让因疾病的困扰影响到农村的教育。
4、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给予农民充分的政治权利。保证农民选举与被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真正懂得到行使。允许候选人进行适当的合法的竞争宣传手段,尊重人民意愿,不进行过多的干涉,让能代表最大多数利益的当选者去维护农民利益,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第四篇: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程慧 学号:12851107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璐 学号:12851108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葛艳 学号:12851109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陆兰英 学号:12851118 实践时间:2014年8月 实践地点:常州市
前言:在家看《变形计》感触颇多,看着那些山区孩子希望父母回家的眼神,渴望拥有父母疼爱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有的一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与家人团聚,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可以回家。山区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缓慢,农民工的收入又非常的微薄,家里的开销大,子女上学的费用对他们来说又是巨额,这样只能让他们选择外出打工。
当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农民工是中国农民新时代的缩影,为祖国的富强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而农民工问题又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于是,我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
调查对象: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做了一些调查,于是选择了常州。虽然常州是一座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但也存在着一些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去外面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调查经过:通过走访部分农民工打工地点,询问他们在常打工的各方面情况,了解其现状发展。
调查结果:常州外出打工的农民工30岁以下的仅占26%,30岁以上的占74%,其中45岁左右的最多,所以现在的农民工已呈大龄化趋势。
常州农民工高中毕业以上的仅有4%,大部分农民工仅仅是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上完,所以他们的教育程度较低。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集中在1000—2000,最高的收入也只不过在3000左右。所以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在这个物价上涨的年代,他们的工资根本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常州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现在上学的农民工孩子占了90%,这意味着在这个需要知识的年代,还有人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不健全,使城乡教育发展不断扩大。
常州农民工大多从事的职业是大多是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难度大的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他们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最重要的是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劳动,他们的权益会受到伤害,所以调查显示农民工的从业范围较窄,自身维权意识薄弱。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是死的,他们因为知识的限制,通常不会利用炒股,分红等其他方式来获取其他的金钱来源,经过调查,农民工会炒股,懂得炒股的仅仅占4%,其他的都是用基本工资来维持生计。
常州农民工因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对社保这一块了解甚少。企业不会为一些农民工白白花冤枉钱,所以一些农民工根本不会为自己保险,缺乏维护自己的利益。
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背景和分析: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十几年来,有关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无论90年代初期的民工潮,还是近期的“三农问题”研究热,都密切的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工从身份上来说,是来自农村,有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乡承包着土地,并且有的家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从事着农业劳动,并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上来说,他们是工人,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里,在在各种企业单位,工厂里从事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作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是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原动力,没有农民工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中国的农民工为我国农村塑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农村有远见的农民,离开土地到外乡,外省,外国去打工,出口劳务经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许多乡村收入主渠道是打工族的劳动经济收入。由于劳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民工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在中国农民工形成的原因。在中国,农民工的由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工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当然,它也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必由道路。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近代的美国,法国,抑或日本,英国,都是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道路,一方面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稳定国内局势,解决新生政权的生存问题以及人民的生计问题,如何取得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近代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发展轨迹及苏联模式都影响着我国走工业化的道路。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某些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商业活动,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工出现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平衡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先进行了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接着实行了三大改造,将私有工商业变为公私合营,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人和农民处于同一阶层,应当平等的占有社会资源,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并不能。所以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维护了社会的基本安定与团结。然而这就从根本上割裂了城乡的根本联系,使城乡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农村长期贫困,城乡的矛盾也日渐显露。
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每逢春节交通部门要开《民工专列》,春节后,媒体又会纷纷报道“民工潮”,有些社会学家在关心着“农民工生存状况”,一些教育工作者评说“民工子弟学校”,其他如“拖欠民工工资”“为民工讨薪”等,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在这种称呼中,实际上包含着潜在的身份歧视。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种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大多农民依旧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农民工因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收入一直没有明显提高。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城市既密不可分,但又有隔膜。
建议与意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深层体制原因。具体解决农民工问题还需要从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教育等方面深入着手。针对农民工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政府应把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增强就业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渠道的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多种部门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农民工外出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当然,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小城镇,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对农民工来说,子女教育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不少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并不是单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能让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是对农民工最大的帮助和关心。首先,要统筹浦发展公办,民办教育资源,这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落实好“两为主”政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会想办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接着提高民办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简单的禁止和关闭都不可取,要支持和规范其发展,将受政府委托人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统一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安全水平和师资水平,逐步让其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最后,是逐步分离学籍和户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再回到农村读高中,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教育和健康成长。政府可以考虑将学籍和户籍分开,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的地方享受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力。
住房与农民工也息息相关,农民工住房问题突出,农民无法买得起 租得起城市的房子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有的甚至连厨房和卫生间都需要与他人合用。所以政府应建设简单的住房,让一些农民工能有能力买得起或租得起普通的民用房。
最后,我们必须多管齐下,解决而难题。提高农民工的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后记:对于本人这次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可能由于地域限制而欠缺精准,但我还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农民工有多么的不容易,无论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在家苦苦等候的农民工子女,都因为生活所迫而过着艰苦的生活。以前我不知道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但因为这次机会,我明白了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对我们最好的人,也了解了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也希望社会能与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政府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能让他们生活更加的美满幸福。
第五篇: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 生物技术专业1003班 实践时间:2011年7月25日——26日 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东区 调查目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市进步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党中央加大了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力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颁布与落实了多项惠及农民工的政策与法规,社会各界随之响应,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关心与帮助,媒体也纷纷聚焦农民工,报道他们生活与思想的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现在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到底怎样呢?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工地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种种问题。
调查对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或者无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区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此次调查的农民工是指广义的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即外地来安阳建筑工地打工的和安阳本地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调查内容:
1.农民工离乡打工的原因 2.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3.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4.农民工吃住情况 5.农民工的空闲消遣 6.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7.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8.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是和建筑工地的参观及农民工的生活体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在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因此我们采用了和农民工同吃住、相交谈为主要方式,查看工地管理人员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查阅报纸和新闻,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为辅助方式的调查方法进行的。调查结果:
(一)建筑业农民工的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目前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农民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另外随着广大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加深很多农村劳动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所也有多数人选择在农闲时,进入城市务工。在我们的调查中,在被调查的建筑业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还有少数人,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等。2.关于农民工的居住情况
相关材料表明,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我们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可见工地上的安全和保护措施还是不错的。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关于民工的住宿问题建筑单位没有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工人们在工地搭建蓝色的临时工棚,旁边是饭棚。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之简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看着农民工的偶尔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不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房子外面的公厕,有时甚至就在工地上没有人的地方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3.农民工饮食情况 在建筑工地食堂顿顿饭是面条馒头,菜是炒白菜、萝卜、土豆,偶尔有点肥肉,用大锅连炒带炖,油水不多,盐放不少。农民工饮食总体状况则可以概括为吃得饱但吃得不好。表示“能吃饱”的为100%。但食物质量和就餐环境质量水准很低。
多年来,我国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关注和监管长期处于盲区。各地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工饮食质量低劣、就餐环境差,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的自觉水平很低,已经构成社会一大隐患。近两年,我国加强了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监控,卫生部、建设部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但全社会对农民工的食品安全、饮食健康、营养状况的关注、教育、管理和消费引导力度仍显不足,其保障体系存在法律缺失。
农民工饮食健康、膳食摄入现状同样令人担忧。“农民工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摄入存在较大隐患和诸多问题。农民工的膳食状况问题与我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城市居民情况类似。农民工的膳食状况正在向城市居民靠拢,其饮食状况保留了一些我国传统饮食的优点,比如谷类食物较多,较符合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摄入量,但肉类食品摄入量偏高,水果蔬菜特别是水果摄入总量过少,奶及奶制品消费太少,这些饮食问题会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中国营养学会呼吁,对农民工的膳食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考虑将其纳入我国目前实施的营养改善行动项目 4.农民工工资
相关数据表明,农民工中38.5%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29.5%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15.5%的人收入在1501~2000元,2000元以上的有1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只有5.5%;农民工的高收入群体较前几年有较大比例的提高,56%的农民工的收入达到或超过了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13%,301~500元的占38.5%,501~700元的占26.5%,701~1000元的占12.5%,1001元以上的占9.5%。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定的经济支持。
我们调查的工地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工钱是和工头一起给的,大家都是工头找人介绍来的,看来都很放心。并且每天工资60-120元不等,小工男一天70 女一天60,技术工人100-120,还有按工作量算账的临时工,收入也在这一范围内。这样算来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被调查的农民工没抱怨工资,这点和之前的料想有出入,至于谈到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时候,农民工都表示现在已不怎么拖欠了,有也是偶尔的。我们提到农村免税这项政策,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到农村,有个民工说,还没想那么多,目前的工资还算可以,没想很远。5.农民工工作时间 相关数据表明,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据我们调查,工地上的正常工作时间基本上在9-10个小时,工程任务紧时还会有加班,虽然加班会有加班费,但广大农工并不愿意加班,一天的体力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傍晚下班时农工们都很疲惫,都想早点休息或早点回家。工地早上上班时间为7:00点或7:30,中午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下班为19:.晚上加班时间不等,要看任务的紧张程度。据我们了解,工地上是没有节假日,有事可以请假,干一天活记一天工,月底按做工多少结算。也就是说农民工是很少休息的,他们要持续不断的工作,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
6.农民工的空闲消遣 相关资料表明,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方式为:睡觉,看电视,人无所事事,找老乡聊天,打牌或者打麻将,给家里打电话,在工棚喝廉价酒等排在第一位的是看电视,第二位的是睡觉(21.05%),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0.78%),以下依次是:和工友聊天、听音乐、上网、阅读报刊杂志、没有活动、逛街、听广播、其他活动。
经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在10小时左右,工作完回到工棚常常是倒头就睡。年轻人日常文化娱乐主要是手机上网,掏钱买票的文化消费几乎没有。而年纪大一点的打工者黑夜难熬,则偶尔喝酒、下棋消磨时间。他们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金钱去娱乐消费。影响农民工休闲娱乐状况的因素较多,在调查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民工打工地距离城镇的远近。农民工居住地距离城镇的远近实际体现的是农民工娱乐休闲的方便程度。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由于其工作地点有时位于荒郊野外,一般距离城镇较远。如果距离城镇较远,农民工一般很少到城镇娱乐或休闲。再加之农民工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强度的艰巨性,更加使得农民工过度劳累之后再没有精力去城镇进行娱乐或休闲活动。二.农民工闲暇时间的长短。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本来所从事的工作就较为艰苦,闲暇时间相对就较少。此时闲暇时间的长短就成为制约其娱乐休闲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闲暇时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中午吃饭休息时间、晚饭过后、因故歇工时间(如雨雪,机械故障等)。在上述闲暇时间当中,时间较长的当属晚饭过后的时间,因故歇工的时间虽然较长但属于偶发性事件。因此调查中农民工大部分的休闲娱乐基本都是在晚饭之后进行的,由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闲暇时间较长的话,其娱乐休闲一般较为丰富。反之则较为单一贫乏。三.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农民工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休闲娱乐上面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高中毕业的农民工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而言,其娱乐活动形式较为积极健康。部分农民工甚至会在闲暇时间看书,打球或下棋,相比大部分农民工仅仅用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而言,显得更加有意义。
7.新生代农民工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这引起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更大关注。“80后”、“90后”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城市需要这些有着较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现象。而与“三低”相对应的,则是“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作为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加的丰富多彩,他们要做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和想象中的还有不少差距 请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调查结果分析:
经调查分析农民工在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
一.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政府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然存在。二.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也不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7天,由于大多数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为完成工作定额,农民工必须加班加点地工作。四.就业和培训权利被损害。一些企业主滥用试用期,把农民工作为临时工使用,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高危岗位不给与工伤保险,在调查中,只有8.5%被访者参加了工伤保险,这一比例相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实在是太低。农民工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此次调查中,只有两成的人接受过技能培训,就是在这部分人中也只有少数接受过2~3个月的培训,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惠及力度还不够 一.子女义务教育比较困难。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政府取消了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但一些公立学校变成择班费,继续向农民工子女变相收取,小学每学年收取择班费500~700元,初中每学期收取择班费1000元左右,加重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负担。另外,部分农民工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农村的孩子缺乏良好教育,辍学、失学现象时有出现。二.居住条件还有待提高。虽然近年各街镇相继开办了农民工公寓,但规模都不大,普及度还不够高,很多农民工仍主要是租房住在。大量租房居住的农民工住在城乡接合部廉价的出租房中,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条件较差。三.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监管不到位。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一个难点。农民工超生多生现象比较突出,外出打工躲避老家超生罚款的人员不在少数,出现老家追来就躲城里,城里发现就回老家。而且,这部分人大多选择居住在城乡接合部,使计生部门的难以有效地监管。
(三)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购健全和完善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后,各地都开展了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的探索。但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17名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8.5%。二是农村医疗保险开始起步,参保率较高,但尚未实现全覆盖; 100名被访者都参加了该保险,还有23名外来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了该保险,还有77名外来农民工没有参保。三是养老保险有所突破,但覆盖面太小,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有12名被访者参加了农村养老型社会保险,占被访者总数的6%,有4名被访者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占被访者总数的2%。农民工虽然眼下吃“青春饭”、养老问题不尖锐,但却把沉重的包袱留给了几十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
(四)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侵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劳动法》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型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根本不敢提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三.难以行使民主权利。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农民工由于户籍不在本地,得不到城镇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而在户籍所在地,由于他们常年外出,也只能委托其他人参加当地的民主选举,不能实际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五)大多数人不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城市居民身份
在谈及从“农村人”转变成“城市人”时,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像城市人口一样享受养老、医疗、子女入学、廉租房等社会保障,但大多数人又不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来换取城市居民身份。据调查,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经营权换取城市居民身份的只有14%,而且这部分人中,大多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人,有17.5%愿意保留宅基地,放弃土地承包权换取,有7.5%的人愿意退出宅基地,但要求保留土地承包权,有61%人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
(六)政府的关怀还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近几年来,农民工问题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合同的签订、拖欠工资的清理等,都切切实实地落到了实处,使他们受益匪浅。据调查,有28.5%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59.5%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只要12%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还是得到了近9成农民工的肯定。正是农民工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才使他们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更愿意寻求政府机关的帮助,在调查中,有近5成人在受到伤害时首选政府有关部分寻求帮助。
结论与建议: 改进农民工现状的建议
(一)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推进工资协商制度
一.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二.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三.建立由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要以工资分配、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推动全面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依法完善农民工的用工管理
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三)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合力;依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分层次搞好农民工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加强小额信贷和创业指导,为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的条件。强化政府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一.对流出我区的劳动力,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二.对流入我区的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四)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工开放廉租房,在建立农民工公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寓容纳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宿舍,用工量比较大、以外来农民工为主要用工对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将农民工宿舍建设纳入企业基建、技改项目计划和用地计划。允许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当前应允许在城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农民工,比如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等,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
(五)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
所有用工单位都必须认真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把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当农民工遭遇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失业等风险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一次性的应急救助。
(六)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继续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均衡提高教育水平。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改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民工子女寄宿学习的需求。
(七)加快惠及农民工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建立
进一步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地和流出地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加强育龄妇女流出地计生部门的联系,获取农民工的《婚育证》等有关信息方面,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计生信息共享,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动态管理,对超生的农民工,应按照流入地的标准缴纳社会抚养费。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职能,免费提供的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和药具。
(八)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劳动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执法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用人行为。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加快对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避免农民工因耗不起时间、精力而被迫放弃仲裁权利。充分发挥工青妇的维权作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把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
感受: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社会问题的调查活动,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提高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不畏困难的毅力,为我今后的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