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期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
“十二五”期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亮点
纷呈
青海以水土流失治理提速增效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好
2012―2014年期间,青海省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范围覆盖全省6州2市的37个县,先后投入资金4.3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3平方公里。在措施布局上,坚持山、水、林、草、景、田、园、路、村、镇“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精品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同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脱贫致富等制度措施协同发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4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甘肃以坡耕地整治为重点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自2009年起,甘肃省委、省政府整合发改委、国土、扶贫、水利、农发等部门的梯田建设资金,连续启动实施了两轮以梯田建设为主体的坡耕地整治工程。其中,第一轮于2012年6月全面完工,实际建设高标准梯田505万亩,涉及黄河流域34个县(区),新修梯田428万亩。正在顺利实施的新一轮梯田建设工程,涉及黄河流域42个县(区),计划新修梯田630万亩。与此同时,全省依托梯田建设发展经济林果面积360万亩,旱作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80%以上在梯田上实施,实施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313元提高到2013年的4314元。
宁夏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以来,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146项坡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7.6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54%。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48平方公里。各种治理措施每年减少入黄泥沙4000万吨,全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保存面积达到1.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4%提高到13.6%,中北部干旱风沙区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5%。新增旱作基本农田112万亩,造林307万亩,人工种草165万亩,新增草原围栏及补播补植等97.6万亩。全区审查审批水土保持方案476个,征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952万元,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762平方公里,批复水土保持投资49.7亿元,有效地遏制了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
内蒙古狠抓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见实效
继2011年9月30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荣获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旗)称号以来,自治区政府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近两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全区《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全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为了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水利厅正着手起草《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测工作的通知》等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文件,待广泛征求意见后按照制度建设法律程序要求,经有关部门审议后印发执行。
陕西以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大发展
截至2014年年底,陕西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42.8亿元,其中省级资金近27.8亿元。全省依托重点项目,带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效果明显。2011―2014年全省共建设淤地坝4172座(骨干坝266座,中小型坝3906座),其中新建淤地坝673座,加固维修淤地坝3499座,累计完成总投资80154.53万元。与此同时,利用煤油气水土保持补偿费投资2.35亿元(其中省级资金10852万元),用于466座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工作,有效提高了工程的防洪标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黄河流域5年共安排实施了19个县区35个项目区,中央累计投资35000万元,实施坡改梯39.83万亩。
“十二五”期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从四期项目只有13个县,到五期项目增加至29个县。4年来,共完成总投资8.30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7平方公里,涉及127条小流域。
山西以淤地坝安全运用监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有创新
截至2014年年底,山西省共建有大中小型各类淤地坝18138座,其中大中型淤地坝2014座。为确保淤地坝安全运用,近年来山西省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60万元对97座大中型淤地坝进行了维修养护,省市县落实淤地坝管护经费400多万元,确保每一座大中型淤地坝管护人员到位、管护经费到位;汛前派出检查组分赴全省11个市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先后对478名淤地坝施工单位负责人、236名项目管理人员和540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对6市16县的20条坝系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全面评价,并编印了《山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筹建了山西省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为有效配合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四个山西”建设,确保每年完成营造水土保持林400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26%的生态建设目标,省政府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河南以创新模式驱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显特色
一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把水源保护、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有机结合起来,对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等同步规划、同步治理,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了41条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二是把群众迫切期盼作为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主攻方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安排群众欢迎的增收致富项目。在有效形成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三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探索高效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积极推广种植保水固土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植物措施,大力发展茶叶等生态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大,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石榴种植基因库;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建成了一大批生态清洁小流域模式的自然景观。
第二篇: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 12·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8年第 2期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张长印,宋晓强,王海燕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 10005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3.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 71000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水土流失
[摘 要]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j由自然和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统筹协调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 1:
7、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08)02—0012—0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没能突破“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 节约和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只有重视和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才能真正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落到实处。生态文明的诠释 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的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以往的文明,主要着眼于物质层面,关注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时,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第一位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使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要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保护资源与环境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序幕。伴随着人们对公平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阐述『町持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政府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就开始提及生态文 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预言 21世 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2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较之以往,提法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地位更加突出:
1.2 生态文明的涵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人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自然界则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知性、先在性和前提性等特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这些特征主导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认识的升华乍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动植物及其环境构成平等互动的关系格局。也就是说,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切生命体不论动物或植物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生态文明践行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主动和谐,它既超越了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被动和谐,又超越了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因而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2]。水土资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在自然界中是死的地壳和生活在地壳上有机体之间的媒介,将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连接起来,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人类社会发展。如果离开水和土壤,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文明也将难以为继。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土地的构成来看,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水文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土壤和水是两种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土地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拥有土壤和水。没有土壤和水,土地就会失去生产力,就不能生长植物,也不能繁衍动物,更不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从人类已有的认识水平来看,即使在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仍然离不开土壤和水。如果没有土壤和水,那么陆地上所有动植物包括人类只能走向灭亡,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水和土壤的重要作用。离开水和土壤,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毫无意义 J。
纵观历史,因水土资源破坏,进而导致文明衰落的事例,并不鲜见。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得益于过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曾经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壤肥沃、易于垦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适宜于人类生存。远古时期,一些氏族部落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随后炎帝、黄帝融合其他部落,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从公元前 2l世纪夏朝开始 4000多年的历史,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在此建都长达 3000多年。公元前 2000年,黄河流域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发展农业文明的同时,也犯了其他民族同样的错误,忽视对农田、森林、草原的保护,破坏了文明赖以存在的水土资源,特别是土壤资源。自秦汉开始,由于毁林开荒、垦草种粮及战争的影响,林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的水土流失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千沟万壑,沙化日益严重,以至于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的淤积,抬高了黄河下游河床,使其平均高出地面 3~10m,最高达 13m,形成 “悬河”,加剧了洪水灾害,使黄河成为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害河。
史学家们经过考证发现,战争、政治腐败、经济萧条都很难完全毁灭一种文明,而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引发生态灾难,却能从根本上毁灭一个民族的文明。世界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楼兰古国文明、丝绸之路的消亡也是如此。正如有人曾经说过“文明人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下留下一片沙漠”。对此,恩格斯做过深入透彻的分析,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他们这样做,竞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洪水更加凶猛地倾泻到平原上。”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或者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恶化生态环境,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从现实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92万 km,占国土总面积的 37.18%,年均流失土壤约 50亿 t。水土流失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区、市),不但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而且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存在;不仅发生在农村,而且在城市、开发区、工矿区也大量产生。水土流失对我国的国土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和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掉的耕地约7万hm。东北黑土区初垦时黑土层厚度为 50 ~ 80em.现已平均减少了一半,有些地方的黑土已流失殆尽,无法耕种,仅侵蚀沟扩展损失掉的耕地就达 48万 hm。西南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发展到 30多万 km,而且每年还在以2% 一4%的速度扩展,许多地方到了无土可流、无地可耕的境地。据调查,仅贵州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 2万 多 hm,云贵地区在近几十年时间内,由于土壤的迅速流失,使得很多地方成块的耕地消失,农民不得不种窝窝地、草帽地。按照现在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几十万公顷土地的黑土层将彻底流失掉,我国最大的“粮仓”将不复存在;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番,近1亿人口将失去生存空间。目前,我国约 80%的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这些地区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主要原因是坡耕地面广量大。这些坡耕地既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是水土流失的源地。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群众俗称是“种一年地,扒一层皮”。由于水分和肥力随土壤流失而流走,致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数量不断减少,生产力越来越低下,特色产业很难发展。为了解决生计,不少地方的农民不得不向更陡的山坡开垦,从而产生新的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当地农业生产基础,直接导致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恶化了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不协调。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数据,“十五”期间,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共有 76810个,扰动土地面积达到 5.53万 km,新增弃土弃渣总量 92.1亿 t,新增水土流失量9.5亿 t。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估算,我国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将产生弃土弃渣总量 100.27亿 t,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 10.o9万 t,分别较“十五”期间增加 8.8% 和 6.7%。如果按这一趋势发展,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造成的破坏,很可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就可能落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4 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远古的“平治水土”,到现在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乃至近年来总结形成的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水土保持始终是人们长期同水土流失作斗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与任何单一的措施相比,水土保持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4.1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生计改善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着眼于生态改善,着力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即将生计改善和生态改善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水土保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除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沙等劣质土地外,还有效利用梯田地埂,窖、塘、库、坝周边以及渠道两旁土壤,积极培育资源。将地埂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地埂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农业生产方式,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贯穿于生计改善之中。
4.2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中
当今世界,一方面,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赖于经济发展。由此看来,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长期趋势。
从当前形势来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同时超强度、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将会剧烈地扰动地表,破坏水土资源,由此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对此,水土保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实行 “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隐患,真正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之中,有效化解经济建设与水土资源保护这一矛盾。
4.3 水土保持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水土保持蓄住了水、保住了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单一生产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增加了地表植被,建设了秀美山川;减少了入河泥沙,减轻了洪涝灾害;防风固沙,减轻了风沙危害;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土保持工作做过很多重要批示。朱德委员长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毛泽东主席在《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后批示:“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1993年国务院 5号文件明确了“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
进入 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事实表明,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泽群.简谈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1999—3—1.
[2]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弗 ·卡特,汤姆 ·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庄歧,鱼姗玲,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4]杨庭硕.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长印(1960一),男,陕西周至县人,高级工程师,处长,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和科研工作;宋晓强(1966一),男,陕西武功县人,工程师,处长,在读硕士,从事水土保持政策研究、监督执法和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7—12—10
(责任编辑 孙占锋)
第三篇:营造备考生态氛围纷呈高考成绩亮点
营造备考生态氛围,纷呈高考成绩亮点
------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校高考取得历史性的超越和突破:入本科围突破200人大关,入省专三A围突破300人大关,普通专业总分突破700分大关,超额完成了学校和上级下达的任务,入围率、入本科率及三A率在全市35所有高考任务的学校中继续保持第五位,各项指标再创我校高考历史新高。
回顾过去一学年来的高考备考工作,有成绩,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建设,促进教师达成高考备考共识
高考成绩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窗口,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备受社会、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领导一贯十分重视,把备考工作看作“为学生谋取最大的人生发展空间,为教师成就事业搭构平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大事来抓,通过漫谈讨论,让教师们共同达成这一共识,确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提高了老师们的认识层次,从而使教师们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抓高考。我们认真总结2004年高考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2004年备考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并针对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备考方案》和《南春中学2005年高考奖励方案》,对今年高考备考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对整个备考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提高了备考工作实效。
二、严格要求教师,塑造团结协作高三团队形象。
高三级是个年轻的集体,有八位新上高三的青年教师,他们有干劲、有活力,朝气蓬勃,但又缺乏备考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狠抓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主动走出去,加强与临近友校的联系交流,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另一方面,在一模期间,组织高三级老师外出到珠海一中、中山华侨中学等学校取经学习,使教师们大开眼界,学到不少宝贵经验,有效地促进学校备课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坚持从严要求高三级科班任教师,努力使高三老师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地执行学校的各项指令(包括考试监考工作、考试登分程序等);积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特别是梯队生的扶持;认真落实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定期召开高三级的备考研讨会,科任老师集中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班主任、备课组长在备考会上汇报、小结学月的工作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研讨,求得共识。会上,学校备考领导小组领导还就下一个月的工作任务做了周密布置,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及时调整工作计划,使高考备考落到实处。由于管理到位、措施明确,要求严格,一学年来,老师们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各尽所长,群策群力,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老师以敬业奉献为荣,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这一年里恰好有三位老师结婚,他们都是婚假未完就提前回校上课;多位老师轻病不下讲台;谢敏老师由于个人的原因,不再担任高三课程,临时抽调周敏老师代替,周敏老师欣然接受任务,立即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去,备考效果好,学生评价很高,两班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由原来级的六、七名,高考时飞跃到级平均分第一名。这正是我们的“团结协作的高三团队形象”。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决胜高考。
学校在高三开始上课的第一天就召开学生大会,进行新一年高考备考动员,把新学期学校的备考要求与期望告诉学生,使学生能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努力提高备考复习的质量。动员会之后,学校就印发了致家长一封信,把学校的备考计划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各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通过级会、主题班会课等形式,广泛开展“理想、前途、信念”系列教育活动,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强化纪律管理,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在教室张贴励志的标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还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习心理和考试心理列为决胜高考的最重要因素,考前请来了华南师范大学王玲教授为高三学生举行心理辅导讲座,并通过个别谈心、家访等形式,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力,从而以稳定的心理素质投入高考决战中。
四、注重人文关怀,形成师生共勉同进的良好备考氛围。
学校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本。高三级的科任老师都是早出晚归,长期奋战在高考前线。学校非常关心高三级老师的身心健康,除了定时发放每月的备考加班补贴外,学校的领导班子在春节时,还上门向新任高三的老师拜年,了解老师们的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他们一些实际问题,使老师们消除后顾之忧。考虑到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大,学校就为高三级配备了食品柜,还拨出专款,为高三级老师购买一些食品,让老师们可以在课间补充能量。人文关怀,使老师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备考复习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以学生为本,把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好。从高一开始,我们就提出“苦读三年,幸福一生”的口号,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和高考意识;在高三功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安排体育课、体锻课,定期组织学生到操场跑步健身,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紧张的学习提供了身体保证。春节前,由学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班科任老师对梯队生进行家访慰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学习的情况,宣传学校的备考措施,争取家长对学校备考工作的支持,促进学校各项备考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备考效果。
在学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行政领导忘我工作的影响带动下,高三级师生也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教师们团结协作,早到晚归,努力工作;学生们互相关心,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形成了师生共勉同进的良好备考氛围。
五、细抓勤抓巧抓,扎实备考再创高考新佳绩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在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细抓勤抓巧抓,确保备考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第一周就开始进行早读限时训练,进一步强化早测的管理力度。对学生进入教室与监考老师发卷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使早测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每个月安排两次考试,还进行了三次模拟考,每次考试都是采用流水作业评卷,并将各题各小项的得分录入计算机,进行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为教学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数据。第二学期开学后组织学生夜修,学生自愿报名,按程度进行编班,实行分层授课,教师义务为学生辅导。建立梯队生档案,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尖子生培养对象,为他们量身定做了缜密的训练计划,如:一模后,每周一张尖子生训练情况登记表,随时跟踪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制定各科各阶段的扶持措施;针对他们学习或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班科任老师及时给予帮助解决。
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丰收的喜悦。今年高考,我校在总分和单科上亮点纷呈,涌现出不少高分层学生。全校参考人数569人,入省三批围以上共有515人,入围率达90.5%,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其中入一批重点围28人,二批本科围以上210人,三批专科A线围以上335人;入本科围比例36.7%,三A围比例58.6%,均列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名。在单科上,总分超700分3人(蔡奕璇743、冯洁莹733、邱爱娟705)在全市700分以上175人中分别列第39名、第58名、第146名;单科700分以上的共有32人科次,其中历史758分(郭燕)列全市第一名、747分(林纯)并列全市第二名,地理781(邢碧琬)并列全市第一名、758(张有铭)列全市第四名,数学794(李璇)、英语783(翁淳)均并列全市第六名。
以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市、区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离不开各初级中学为我校提供越来越好、基础扎实的生源。在此,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望来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校高考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跟名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青年教师较多,备考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尖子生仍不突出,成绩层次还不高。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教师们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将精心营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湘桥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10月22日
第四篇:杭锦旗公安局政风行风建设亮点纷呈
真评实纠 力求实效
---杭锦旗公安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提升务实为民新形象
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开展以来,杭锦旗公安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民生、惠及民生、服务民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实施重点带动、亮点突破、创新发展的战略,实现了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双丰收,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动员部署 认真开展评议
“强化作风建设,和谐警民构建,深入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这既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又是落实旗委、政府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既是执法为民、维护稳定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建设四型机关、树立良好警风的深入实践,我们必须坚决做好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杭锦旗公安局党委书记在动员大会上作出要求。
局党委高度重视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属所队室共同抓”的责任机制。制定并印发了《公安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深入开展了廉洁从政教育,举办党史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重读老三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革命路”、观看《第一书记》、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进一步打牢了全局民警转变 作风、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三是组织严密,深入发动。积极召开杭锦旗公安局政风行风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并发动所队室认真布署紧接着动员落实政风行风工作,形成“局党委有部署、所队室活动有指导、基层一线有行动”的工作格局。
走进杭锦旗公安局大楼,滚动显示屏、展板、宣传标语、宣传资料处处显示出浓厚的政风行风建设氛围,民警的精气神和厚实的档案资料时时呈现出政风行风建设成效。
大力宣传发动 促进群众“认知”
杭锦旗公安局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公安机关在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及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展示公安民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向社会公开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工作职责等,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服务水平,树立务实、为民、高效的公安新形象。搭建各种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角度宣传公安队伍依法履职、公正执法、政务公开、服务群众、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开展媒体宣传。在《鄂市晚报》和《杭锦新闻》发布公安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开展法制进校园、公安警务宣传活动等;加强网络宣传。在公安网开设廉政建设专栏暨公安政风行风建设宣传;及时编发工作简报。编印40余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简报,2 刊发公安局创先争优、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工作信息,积极向旗纪委纠风室报送相关工作信息。
通过大力度宣传,充分营造了良好氛围,树立了良好的杭锦公安形象,提高了创模知晓度和满意度。
抓机关带全局 抓业务带行风
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力求政风行风评议新成果。2011年11月24日,杭锦旗公安局召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座谈会,诚邀市政府纠风办、市公安局、旗人大代表、旗政协委员、锡尼镇地区民营企业主及社会各界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市政府纠风办主任黄**、市公安纪委审理室主任贾玉忠、旗政法委副书记康飞虎、旗纪检监察局副局长王乐平、旗纠风室主任刘建军等领导应邀出席座谈会,在家的局党委委员、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座谈。杭锦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公安局局长黄占荣代表公安局党委向与会代表报告了今年来的各项公安工作、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表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他们充分肯定了杭锦旗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小城镇建设、促进杭锦旗社会治安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座谈会上工作人员还向参会代表发放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征求意见表,向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此次杭锦旗公安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座谈会共向社会各界代表征集到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共11条。自2011年以来,在局机关的带动下,杭锦旗公安局局属各基层执法部门分别召开民 主评议政风行风座谈会,向群众报告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500余份,共收集到各类合理化意见建议达20余条,旗局纪检监察部门对各单位召开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座谈会进行了督导。杭锦旗公安局对与会的各位代表积极谏言表示衷心感谢和虚心接受,并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逐条改进,切实把行风建设推向深入,推动杭锦旗公安工作良性发展。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逐一进行解答回复
杭锦旗公安局积极开通公安微博和QQ警务室、开门评警、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等方式对公安工作及公安民警是否依法履职、公正执法、政务公开、办事效率、清正廉洁等六个方面开展自纠自查、开门纳谏,听群众“诉求”,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建议。杭锦旗公安局坚持多措并举、广纳群言、深入查摆,积极主动查找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警民恳谈”活动,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务监督员座谈会,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征求意见突出一个“广”字。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以来,先后走访单位102个,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30人次,走访普通群众家庭426户,召开辖区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员参加的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等各界代表座谈会16场次,公布投诉电话2个,组织警民恳谈81次;在报纸、网络上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受理群众热线330余个;充分利用 网络、电子邮箱、报纸、邮寄信函等发放征求意见建议函,公安系统分别向党政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评议员、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函9000余封。
梳理意见突出一个“细”字。通过上请、下求、内查、外听等方式,共收集到建设性意见建议约26条,局纪检监察室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汇总,并按照职能职责将回复、整改任务分解到相关业务所队室。
整改措施重在一个“实”字。按照局领导“意见建议件件有回复”的指示,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一回复,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采取多种措施 化解群众“疑难”
活动中,高度重视评议工作中搜集到的意见、建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认真整改。一是梳理信访找出问题。对各类投诉举报、来信来访,一件一件进行梳理分析,并逐一向群众进行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二是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局机关先后派出督察暗访组,对9个基层所队窗口服务、执法执勤、内务管理等进行暗访60余次,现场发现问题11个,并当场责成予以整改。对排查梳理出来的问题,坚持边评边改、边查边改,目前已整改各类问题12个。
为使活动取得实效,杭锦旗公安局参照市局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抓好工作任务的落 实。同时,杭锦旗公安局结合公安中心工作,综合采取“打、防、管、控、建、宣”等有力措施,有效开展多项打击犯罪专项行动,及时化解辖区群众的疑难问题,有力维护了当地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落实便民长效机制 维护全旗社会稳定
政风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公安政风行风建设中强调建立服务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紧扣“创先争优”、“开门评警”、“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广泛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等活动。建立与群众座谈交流,请辖区群众参加“一讲二评三公示”讲评会工作机制,落实亮证执法、岗位问责、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绩效管理等制度。
充分发挥公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深入推进“三项建设”,公安业务建设得到新提升。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健全完善了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和“百万案件评查”标准及操作细则,采取案件审核、个案监督、一案一测评的执法评查制度,动态把握基层执法现状。充分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对各个执法环节进行跟踪管理。圆满完成民警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活动。二是坚持建设应用并重,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充分依托“大情报”系统,积极开展网上研判、网上串并等项工作,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按照“权力运行透明、监督制约有力、裁量定位准确”的标准,对违法行为处罚裁量进行了细化,实现同性质、同种类、同后果案件处理的一致性。
注重源头预防与疏导沟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作了特别规定,实现了预防和化解矛盾,依法、合理、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协调联动;制定了首接登记跟踪督办、群众满意度适时回访、每月通报、按季分析、半年评估、考核等制度。
关注公安热点难点 着力促进警民和谐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维护群众利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执勤、为民服务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安领域民生工作。牢固树立“民生”理念,深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通过开通杭锦公安微博、QQ警务室和实地座谈走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扎实推进“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累计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困难民警、困难群众90人,召开警民座谈会、开门纳谏座谈会16次,征求到有益于公安工作发展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20余条;实施便民利民措施,针对群众办理户籍相关手续繁琐耗时的实际,创造性地的开展户籍项目审批资料网上传送或集中报送的方式进行审批,同时,推行服务预约制、窗口单位承诺制、上门服务等措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共利用节假日为群众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2000余人次,送证上门服务560余次,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60余起,收到群 7 众致谢锦旗40多面。另外年还有6000余名粉丝通过“杭锦公安”和“杭锦公安信访”微博以及QQ警务室传递了和谐警民心声。
以“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纠正基层违规执法”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为主线,在全局深入开展“执法为民、公正廉洁”为主题的“阳光执法”活动,促进了公安执法向“精细化、科学化、效能化”管理迈进。截至目前,民警零违规违纪,群众满意率100%。全局民警进一步转变思想,围绕全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主线,认真做好“三项建设”和“三大重点工作”,提升民警执法执勤工作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双赢。
开展多项主题教育 政风行风建设整体推进
按照“整合力量、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和“既抓业务工作又抓政治工作、既抓思想建设又抓作风建设”的工作原则,在认真做好公安工作的同时,开展多项主题实践学习活动,如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杭锦公安精神”大讨论活动,学习郝万忠我们怎么办等读书活动,不断强化广大民警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和窗口意识,坚持政风行风建设整体推进,努力塑造廉洁、务实、为民、高效的杭锦公安形象。
第五篇:关于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的论文
一、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清、协调、解决好这些关系,这就涉及到了生态伦理。
1.生态伦理的起源
生态伦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危机而出现和发展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反思和调整。原始渔猎社会,人口数量稀少,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处于极低状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人与大自然基本能和谐相处;到了农业社会,人口数量增加,生产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初步的紧张关系,但是尚在大自然的生态承载范围之内;到了工业社会,人类物质文明快速、高度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在取得了丰富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的疯狂掠夺彻底颠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危机开始出现并日渐加剧。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并逐步调整发展理念,从企图征服自然的发展理念转变成要求确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努力营造环境优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社会。
2.生态伦理的内涵
生态伦理的核心是用生态学的理念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问题。强调人和社会是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统一的整体,避免将人和社会从“大自然”中割裂开来甚至成为自然环境的对立面;强调人和社会自始至终都是从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在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的产生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危机反思的结果,其思想是人类解决当下环境危机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必将影响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践活动。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目前仍有180多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2400万hm2坡耕地和44万条侵蚀沟亟待治理,水土流失依然是制约广大山丘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人为水土流失依然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的生产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人为水土流失呈增大趋势,特别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的矿山开采、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点多面广,扰动破坏地表与自然植被严重,监管难度很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三是全社会的水土保持生态意识有待增强。一些地方单位和个人的水土保持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重开发、轻管护,重经济利益、眼前利益,轻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
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失衡造成的,是生态伦理错乱的具体表现形式。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构成、起源、发展变化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调节和影响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贯穿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始终,在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科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针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困境,要想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家园,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就必须充分理解生态伦理的内涵,运用整体主义和系统论思想,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在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时,要根据土壤侵蚀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定合理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在具体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时,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水土流失预防上,要严格执法,规范管理,坚决杜绝亵渎自然、破坏自然的乱砍滥伐、乱开滥垦、乱挖滥采、乱堆乱放行为,扭转唯利猎取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宣传教育活动上,要营造与自然友善、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民众的水土保持生态意识,鼓励和扶持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到水土流失治理和预防实践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