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碘量法讲稿1024
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讲义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碘量法。大家都知道,每天吃的食盐中就加入了碘,叫做碘盐,是为了防治碘缺乏病,俗称大脖子病,另外我们去医院打针的时候,医生经常用碘酒消毒,今天呢,我们将学习碘的另一种用途:应用碘量法测定化学原料药及药用辅料的含量。那么,什么是碘量法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碘有哪些性质?碘单质可以升华,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碘单质具有氧化性,它是一种不太强的氧化剂,能与较强的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同时,I-还具有还原性,它又是一种不太弱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碘量法就是利用碘的氧化性和I-的还原性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该方法既可测定还原剂,又可测定氧化剂。
这是碘的半电池反应,单质碘得到2个电子后被还原。它的电极电位为0.5345V,但是单质碘在水中的溶解性非常小,又易挥发,通常将I2溶解于KI溶液中,使I2以络离子I3-形式存在,从而增大溶解度。相应的半电池反应为:I3-络离子得到2个电子被还原为3个I-,电极电位为0.5355V,二者电极电位很接近,为了简单并突出化学计量关系,仍通常使用第一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碘量法的基本原理、重要的滴定反应、溶液的配置与标定及误差的产生来源及预防。现在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学习碘量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学习直接碘量法,凡电位低于碘的标准电极电位的 还原性物质,可用I2直接滴定,这种滴定方法称为直接碘量法。例如硫化物、亚硫酸盐、安乃近、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C等都可通过直接碘量法测定。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如果溶液的pH﹥9,就会发生副反应。在强酸性介质中I-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拖后;同时淀粉可水解成糊精导致终点不敏锐;在强碱性介质中I2发生歧化反应
凡是电位高于碘的标准电极电位的氧化性物质,我们可以采用间接碘量法进行测定。间接碘量法又分为置换碘量法和剩余碘量法。
把过量KI加入待测液,I-被氧化成I2,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这种滴定方法称为置换碘量法。例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碘酸钾、双氧水、葡萄糖酸锑钠、漂白粉等均可通过置换碘量法进行测定。
加入定量过量的I2标准溶液,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I2,这种滴定方法称为剩余碘量法。例如甘汞、甲醛、焦亚硫酸钠、蛋氨酸等均可通过剩余碘量法进行测定。
间接碘量法化学反应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会有副反应发生。这是因为在碱性介质中,Na2S2O3被氧化成硫酸钠;在强酸性介质中,Na2S2O3被酸分解,生成单质硫的沉淀和SO2。
在用碘量法进行测定的过程中,由于碘易挥发、而I-则易被氧化,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如果不对测定过程进行控制,由此产生的误差将会影响实验结果。针对碘易挥发和I-易被氧化的特性,预防的方 法主要就是防止碘挥发和I-被氧化。防止碘挥发的方法主要有1)加入过量KI形成I3-络离子,既减少了I2的挥发,又增加了碘在水中的溶解度;2)应在室温下进行滴定,温度过高将加快碘的挥发;3)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快滴慢摇,接近终点再减慢滴定速度。溶液酸度越高,或者有某些催化剂存在时,空气氧化I-的速度会急剧增加,直射阳光也可以加速I-的氧化。防止I-被氧化的方法主要有1)控制溶液酸度;2)除去CU2+、NO3-等对I-氧化有催化作用的催化剂;3)滴定前不可久置,应避光放置。
采用间接碘量法进行测定时,我们需要知道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那么,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是如何配制的呢?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只能用间接法配制。因为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水中的CO2可使硫代硫酸钠分解;生成的HSO3-虽然也有还原性,但它与I2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与S2O32-不同;水中的空气也可氧化硫代硫酸钠;水中存在的嗜硫细菌也可分解硫代硫酸钠。因此硫代硫酸钠的配制必须注意:1)用刚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以驱除水中残留的CO2和O2;2)加入少许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pH=9~10),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和防止Na2S2O3分解的作用;3)配好的溶液应储存于棕色瓶内,暗处放置至少一周,待其浓度稳定后再进行标定。若发现标准溶液变浑浊,应滤除S后再标定或重新配制。
溶液配制完成后,怎么对溶液进行标定呢?Na2S2O3溶液的标定可采用比较法,用已知浓度的I2标准溶液进行标定;也可用基准试剂(常用K2Cr2O7,KIO3,KBrO3,K3[Fe(CN)]6等),采用置换碘量法 进行标定。该方法以K2Cr2O7最常用,K2Cr2O7先将I-氧化成I2,然后生成的I2再与配制好的Na2S2O3溶液反应,根据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及K2Cr2O7的称样量计算配制好的Na2S2O3溶液的浓度。
采用直接碘量法进行测定时,我们需要知道碘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碘标准溶液如何配制和标定呢? I2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配制时应注意1)加入过量KI形成I3-络离子,既减少了I2的挥发,又增加了碘在水中的溶解度;2)加入少量盐酸,消除碘中微量碘酸盐等杂质的影响;3)过滤后再标定;4)配好的碘液应储存于棕色瓶中,密闭阴凉处存放。标定I2标准溶液可用As2O3基准物质标定法和NaS2O3标准溶液比较法。As2O3难溶于水,可先溶于NaOH溶液,生成亚砷酸钠,然后用酸中和过量的碱。通常利用加入NaHCO3使滴定溶液pH保持在8左右。
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作为指示剂。淀粉溶液遇I2显深蓝色,反应可逆且非常灵敏。使用淀粉指示剂时应注意:1)应在室温下使用,高温会使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降低;2)应使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只能较松动地吸附I2,形成红紫色产物,不能用作指示碘量法的终点;3)应在弱酸性溶液中使用,此时I2和淀粉的反应最灵敏;4)淀粉溶液容易腐败变质,应临用新配;5)直接碘量法,酸度不高时,应于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必须在临近终点前加入,因为当溶液中存在大量I2时,I2被淀粉表面牢固吸附,不易与Na2S2O3立即作用,导致终点迟钝。
下面我们以具体的实例来巩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的学习。例如测维生素C的含量,由于维生素C分子中的稀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根据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因此可以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因此,在测定葡萄糖的含量时,可采用剩余碘量法。先将一定量的葡萄糖加入定量过量的碘标准溶液中,剩余未反应的碘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可同时做空白滴定,既减少误差,又可从空白滴定与回滴的差数求出葡萄糖的百分含量。
KIO3作为医药上防治地方甲状腺肿病的加碘剂或药剂,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可与KI反应定量生成单质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置换碘量法来测定KIO3的含量,测定时把过量KI加到含KIO3的溶液中,待反应完全,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便可测定KIO3的含量。
通过今天课程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1.碘量法的原理2.测定条件与误差来源3.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4.指示剂5.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需要同学们课后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作业为书上145页思考题5,146页习题6,7,8
第二篇:自我和谐量法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程度测量表
[指导语]下面是一些个人对自己看法的陈述,以代表该句话与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的符合程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因此答案没有对错,您只要如实回答即可。(1 代表这句话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2 代表比较不符合您的情况,3 代表不确定,4 代表比较符合您的情况,5 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
1.我周围的人往往觉得我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矛盾1 234 5
2.有时我会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表现不满意1 23 4 5
3.每当遇到困难,我总是首先分析造成困难的原因12345
4.我很难恰当表达我对别人的情感反应12345
5.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并不要求别人也与我一样1 2 3 4 5
6.我一旦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就不会再改变1 2 3 4 5
7.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1 2 3 4 5
8.尽管有时得做一些不愿意的事,但我基本是按自己的意愿1 2 3 4 5
9.一件事好是好,不好是不好,没有什么可含糊的1 2 3 4 5
10.如果我在某件事上不顺利,我就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1 2 34 5
11.我至少有几个知心朋友1 2 34 5
12.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1 2 3 4 5
13.不论别人怎么说,我的观点决不改变1 2 3 4 5
14.别人常常会误解我对他们的好意1 23 4 5
15.很多情况下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1 2 3 4 5
16.我朋友中有些是与我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关系1 2 3 4 5
17.与朋友交往过多容易暴露自己的隐私1 2 34 5
18.我很了解自己对周围人的情感1 2 3 4 5
19.我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与我的要求相距太远1 2 3 4 5
20.我很少去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1 2 3 4 5
21.我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1 2 3 4 5
22.我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1 2 3 4 5
23.我很能自如的表达我所要表达的意思1 2 3 4 5
24.如果有足够证据,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1 2 3 4 5
25.我很少考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 2 3 4 5
26.把心理话告诉别人不仅得不到帮助,还可以招致麻烦1 2 3 4 5
27.在遇到问题时,我总觉得别人都离我很远1 2 3 45
28.我觉得很难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1 2 3 4 5
29.我很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起别人的误解1 2 3 4 5
30.如果我发现自己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总希望尽快弥补1 234 5
31.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很难与他们沟通1 2 3 4 5
32.我认为能力再强的人也可能遇到难题1 2 3 4 5
33.我经常感到自己是孤独无援的1 2 3 4 5
34.一旦遇到麻烦,无论怎样做都无济于事1 2 3 4 5
35.我总能清楚得了解自己的感受1 2 3 4 5
第三篇:差量法习题小结
差量法习题小结
审题要点:注意关键字词,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或“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或压强”发生了改变(增大或减小)。
方法要点:根据方程式或关系式,确立理论差值,再根据实际差值,列出相应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克样品加热,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21184w53w
31w184(ww2)31w1115w284w173w42w31w1 31w1
2.将一定质量的Na投入24.6 g水中,反应完成后,得到NaOH溶液31.2 g,则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Na的质量为。
3.某温度下,一定量的元素A的氰化物AH3,在恒温恒压的密封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7/4,则A单质的分子式为。
4.将8g 铁片放入100mL 硫酸铜溶液中,当铜离子完全反应是时,“铁片”质量增加到
8.2g,则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B. 0.25mol/LC. 0.025mol/LD. 0.125mol/L
第四篇:节约能源法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专题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节约能源法》共七章八十七条。1997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节约能源法》,对节约能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快,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能耗高,能效低的问题突出,已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节能工作形势严峻。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2%,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4%的目标。2007年下降327%,虽有进步,也未完成预定目标。要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结构,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环境难以承受。我们面临能源、环境双重压力,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和用能单位的责任,加大对节能工作的激励和处罚力度。《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这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节约能源法》为我国科学发展再添法律利器,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下面,着重就政府在节约能源中的责任等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下介绍。
一、明确节能执法主体强化节能法律责任
《节约能源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节约能源法》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节约能源法》规定了19项法律责任,包括:未按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整改要求或者整改未达到要求、不按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报告内容不实、不按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建筑节能的有关标准等方面的法律责任。
二、政府机构被列入节约能源法监管重点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了公共机构在节能方面的义务。
《节约能源法》专设“公共机构节能”一节,明确规定“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节约能源法》还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此外,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公共机构若违反上述规定,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三、严禁“免费能源福利”
该法规定,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节约能源法》进一步明确,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该法还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本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节约能源法》进一步规定:“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此外,该法还明确,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五、将在节能方面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节约能源法》用“激励措施”一章,明确了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采购政策,如对列入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等。
《节约能源法》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我国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
该法专设“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一节,明确指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均为重点用能单位。
《节约能源法》进一步明确了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义务,强化了监督和管理。
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 3 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强调,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重点用能单位是我国的耗能大户。统计显示,2006年,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的92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1.5%。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对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七、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将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内容
该法提出,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将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节约能源法》对此加以明确: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八、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节约能源法》明确,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该法在“交通运输节能”一节中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引导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规定,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国家 4 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用于营运。
(二)鼓励在农村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该法还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三)我国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本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节约能源法》在“激励措施”中明确,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等。
(四)商品房销售应明示节能信息
《节约能源法》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对于上述应当明示的信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对于未明示节能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该法第八十条规定,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节能信息作虚假 5 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该法还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
该法还明确要求,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第五篇:代表法讲稿
《代表法》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简称《代表法》,于1992年4月3 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2010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代表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代表法》新增、完善、细化了一些规定,为完善人大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了保障。《代表法》是一部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同时,《代表法》也为各级人大常委会做好代表工作、保障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代表法》共六章,52条。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和依据】
第二条 【代表的产生、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三条 【代表的权利】 7项 第四条 【代表的义务】 7项 第五条 【代表执行职务】 第六条 【代表接受监督】
这一章共六条,除了第一条讲的是代表法的立法目的与依据,其他五条都是关于人大代表。
这一章我认为主要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人大代表制度有哪些特点?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制度概括地说,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依法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法定职务,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我国目前采用的选举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选举。县、乡镇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二是间接选举。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换届时采用差额选举、届中补选时采用等额选举)。
(2)人大代表实行任期制,全国、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都是五年任期。济阳县各级人大代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3名;市十五届人大代表35名;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名额为228名,实选226名;镇级人大代表623名,实选617名。
(3)人大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实行兼职制;
(4)集体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群众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了人大代表,这些受人民群众委托的人大代表集合在一起组成了权力机关,并集体行使国家权力。
目前,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要选举人大常委会,常委会作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集体行使权力,也就是通常说的“集体有权,个人无权”。
2、关于代表执行职务的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参加代表大会与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关系
代表要认真参加本级人大会议,依法行使代表职权。而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参加会议工作的准备和基础,又是会议的继续和延伸。活动和工作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二要处理好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人大代表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承担一定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是个人赋予的,也不能被任何人剥夺、被割裂。
三要处理好集体行使权利和发挥代表个人作用的关系。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每个细胞充满活力,代表大会才会有生机、有活力。
3、人大代表接受谁的监督?
具体地讲,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县、乡人大代表由选举他的选区的选民来监督,由选举单位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由选出他的选举单位来监督。
组织开展的县、镇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就是一种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形式。
第二章 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 第七条 【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八条 【代表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 第九条 【代表提出和撤回议案】 第十条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宪法修正案】
第十一条 【代表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第十二条 【代表参加决定和表决通过有关人选】 第十三条 【代表提出询问】 第十四条 【代表提出质询案】 第十五条 【代表提出罢免案】
第十六条 【代表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第十七条 【代表参加本级人大表决】
第十八条 【代表在会议期问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本章共12条,从第7条到第18条,是很重要的一章。
我们需要着重了解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有哪些主要职权? 归纳起来,大致有十二项:
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权。
2、表决权。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各项表决。
3、审议权。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
4、询问权。在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时,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有关国家机关的负责人应当根据人大代表的要求,亲自向提问的人大代表作出回答,或者也可以派专门负责有关议案或报告的具体负责人员来回答人大代表的提问。
5、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权。任何一位人大代表都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有关机关、组织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均是受法定期限约束的,不得无限期拖延,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要严格依法督促。
6、依法提出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职权。指的是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7、有列席有关会议的职权。人大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可以分为应邀列席和直接列席两种形式。指的是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以上职权只需人大代表一人而不需其他人大代表附议即可行使的人大代表职权。
下面要说的人大代表的职权是需由人大代表至少一人领衔,一定数量的人附议方可行使的人大代表职权,主要包括:
8、提出议案权。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领衔必须有十位以上本级人大代表附议,一位乡级人大代表领衔必须有五位以上本级人大代表附议,方可提出议案。否则,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还是不能成立。政协委员提出的称为“提案”
9、质询权。可以依法向大会提出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按照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任何一位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领衔,九位以上其他本级人大代表附议,方可提出质询案。否则,人大代表提出的质询案不能成立。
10、罢免权。可以依法提出对本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的罢免案并对其投票表决。
11、选举权。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12、提出有关职务候选人的职权。按照代表法第十一条并结合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任何一位人大代表领衔,二十九位以上人大代表附议;县级的任何一位人大代表领衔,九位以上人大代表附 议,可以提出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
乡镇级一位人大代表领衔,九位以上的人大代表附议,可以提出本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的候选人。
第三章 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 第十九条 【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组织主体】 第二十条 【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形式】 第二十一条 【代表小组】 第二十二条 【代表视察】 第二十三条 【代表专题调研】
第二十四条 【代表视察、调研报告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 【代表提议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
第二十六条 【代表列席本级人大有关会议和参加常委会有关活动】 第二十七条 【代表列席原选举单位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 第二十八条 【代表在闭会期间参加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 【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三十条 【乡镇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
本章共12条 从第19条至第30条 需要我们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1、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由谁来组织?(第19条)根据代表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活动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受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委托,可以组织本级人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上一级人大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活动。
乡镇人大代表的代表活动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组织。
2、当前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有哪些形式?(第20条至24条)
其活动方式主要有: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济阳:1个省代表组、2个市代表组、21个县代表组。
近年来济阳县开展的代表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代表法学习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年4月份,县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纪念代表法活动安排意见,开展代表法学习宣传活动。在新济阳报开辟宣传专栏,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和代表法的内容、意义。在县电视台开设人大代表风采专栏,宣传我县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
二是组织代表开展学习视察活动,增强代表的履职热情。每年年初,指导各代表小组制定全年活动计划。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一年内组织省市代表小组开展集中学习视察活动4次。
三是建章立制,促进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为切实做好代表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每届届初制定《代表小组闭会期间活动制度》、《开展评选先进人大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活动的意见》、《开展评选代表建议承办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活动的安排意见》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代表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四是深入开展 “建设幸福美好新济阳、人大代表做模范”主题活 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1、树立人大代表良好形象。
2、立足本职多做贡献。
3、密切与选民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五是指导各代表组建好代表活动室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关会议精神和具体要求,指导两个代表组、各镇(街道)人大建立代表活动室,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提供了平台。
六是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
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中,严格落实了“三项制度”。
1、责任制。县政府确定由县长负总责,常务副县长具体分管,分管县长协调督办。议案由县长签批办理意见、建议由各位分管副县长签批办理意见。各承办单位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专门人员具体办理。
2、督办制。人代会结束后,对代表们提出的议案、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将议案建议内容、承办单位在新济阳报上进行刊登,接受群众监督。县人大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县政府关于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并且分管主任带领人事代表室、县政府办公室有关人员对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调研,对办理进程实地查看,促进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开展。
3、回访制。加强承办单位和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实行定期回访,及时处理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了解代表的意见,保证办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章 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
第三十一条 【代表言论免责权】
第三十二条 【代表人身自由特殊法律保护】 第三十三条 【代表执行职务的时间保障】 第三十四条 【代表执行职务的物质保障】 第三十五条 【代表活动的经费保障】
第三十六条 【人大常委会与本级人大代表保持联系】 第三十七条 【代表执行职务的组织保障】 第三十八条 【代表知情知政的保障】 第三十九条 【代表参加履职学习】 第四十条 【代表服务机构】 第四十一条 【制发代表证】
第四十二条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
第四十三条 【对少数民族代表执行职务给予帮助和照顾】 第四十四条 【妨碍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法律责任】
本章共14条,从第31条至第44条。
学习本章要掌握《代表法》为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哪些保障?
1、政治保障(又称司法保障)
指为保障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不受干预而享有的司法程序上的特殊权利,主要表现为:
(1)言论免究权(第31条)。这是指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要求一方面要消除顾虑,敢于秉公直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言的准确性,不要随意发表不负责的言论。
(2)人身特别保护权(第32条)
当然,人大代表也应受国家法律的约束,人大代表违犯国家法律也同样要依法追究,不能因为是人大代表就应该比公民特殊此,不能使确有犯 罪的人大代表逃避法律制裁。
(3)行政手段维护权和刑事措施保障权(第44条)
2、时间保障(第33条)
目前,我国的代表大多数是兼职的,这就有一个保障代表从事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时间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会议期间,一般不存在时间保障问题。闭会期间问题则较为突出。
3、物质保障(第34条)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薪制,人大代表的经济来源是其本职工作,而不是代表职务。这就存在一个工资待遇和补贴的问题。
4、经费保障(第35条)
中央9号文件规定,要逐步增加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经费,并将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保证开展活动的需要,代表活动经费应专款专用,严格管理。
5、组织保障(第37条至41条)
《代表法》规定要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同本级人大代表的联系,这是做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也是发挥代表作用,使之更好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对代表的监督
第四十五条 【代表主动接受监督的方式】
第四十六条 【正确处理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与执行代表职务的关系】 第四十七条 【罢免代表】
第四十八条 【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 第四十九条 【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形】 第五十条 【代表资格终止的程序】 本章共6条,从第45条至第50条
一、人大代表的辞职、监督和罢免
1、代表辞职,指的是代表在任职期间自愿申请终止自己代表职务的行为,在代表任期内有几种原因,可能导致代表辞去职务,如工作调动、因身体原因不能履职或由于违法、失职、引咎辞职等。
自2003年实行县级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以来,共有65名县人大代表辞去代表职务。
2、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有权监督自己选出的代表,是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每位人大代表都要深刻理解自己权利的来源,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监督的形式可采取听取代表的工作汇报,向代表提出批评、意见等。
3、对人大代表的罢免。一般说来只要代表失去了选民或选举单位的信任,就可以罢免,既可以是代表有违法犯罪行为或工作严重失职,也可以是代表未能很好地履行职责。由于罢免代表是最严厉的监督手段,法律规定了相对严格的程序(一般很慎重)。
二、什么情况下,暂停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第48条)
三、什么情况下,代表资格终止(第49条)
7种情况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制定实施方法】
第五十二条 【施行时间】
本章共2条 从51条至52条 第51条主要说的是制定实施办法。第52条说的是施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