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 袍 之 重演讲稿
法 袍 之 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法院的xxx,我演讲的题目是《法袍之重》。记得几年前,我曾经身着法袍,站在演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歌唱审判事业的光荣与神圣!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对这份事业更加深刻的理解,真正体会到了法袍的份量,再也不会将法袍当成自己的演讲道具!
法袍,是法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每次身着法袍,迎着当事人敬重的目光走进法庭,我的心中就会升起一份对神圣法律的炽爱和对公正司法的追求。法袍,象征权力与尊荣,能够穿上法袍、敲响法槌、居中裁判、定纷止争,无疑是法官内心深处一种崇高的精神成就。但---,法袍也只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因为它只是一件衣裳、一个物品,并不具有思想和意识,也无法进行理性的思维判断,只有当穿着者用人格和智慧去充实她、支撑她时,她的象征意义才会发挥到极致,她那神秘、正统形式下的丰富内涵才会真实地被人们所感知。
几年前,我还在基层法庭工作。那时的我非常自豪自身职业的神圣,欣赏那袭法袍的肃穆,脑海中所勾画的,完全是一种神圣、超凡的工作模式:崇尚西方发达国家法官的地位和办案形式,追求与当事人的距离感、神秘感、威严感,一步到庭,开庭前不与当事人接触,当庭能调则调,不能调解则立即下判。但是,我经办的一个赡养案件,却让我对自己的审判观念有了重新的审视。事情是这样的:案子立案后,我按部就班的安排开庭,按照习惯,庭前没有会见当事人,原告也没有来找我。凑巧在开庭前的一天下午,我下乡路过老人所住的村子,心里想既然路过,要不顺路去看看,结果看到的情景让我触目惊心!数九寒天,漆黑冰冷的屋子里,七十多岁的两位老人蜷缩在土炕上,没有电、没有煤,已经倒塌的厨房只剩下两面墙,刺骨的寒风吹得残留的半个屋顶摇摇欲坠。老大爷话不多,一个劲地招呼我坐下,而大娘的话却像钢针一样刺得我心痛:老头子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每个月还发百十块钱,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麻烦政府的。那一刻,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个案子,在我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和努力后,最终教育了老人的子女,妥善安臵了老人的生活。但---,结案后,我却没有一丝的轻松!我内心最大的震动,不是儿女对老人的不孝,而是自己办案作风的麻木和轻浮!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走访,我只会坐在审判台上听取原告的诉求,那不善言谈的老人又能够给我这个高高在上的法官描述出怎样的凄惨和无助;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的情景让我震动,我又怎么会付出那么大的耐心去说服老人的儿女。直到今天我还在想,如果没有这次重要的经历,我可能至今还沉浸在自己勾画的“理想和神圣”的审判理念中,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一样,蜷缩在这件有形无实的法袍里,毫无作为!正是有了这样的震动,使我对胡总书记提出的维护人民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这一科学论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土和人情社会,是一个法治传统较为薄弱的社会,是一个以“以吏为师”、“导民纯化”的社会,人民群众需要的法官是具有亲和力、不摆官架子、清正廉洁、文明司法、一心为民的平民法官。作为法官,我们要深刻理解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掌权。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人民群众装在胸中,不把善待百姓记在心中,不把为民谋利印在脑中,不把为民解忧握在手中。我们只有明确自己人民公仆的角色,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镜,以民为重,以民为先,才能实现以公心立公正,以公正得民心。
法袍穿得越久,就感觉身上的责任越重。法官穿着法袍,如果仅仅停留于形式,司法理念不能全面提升,法袍就只会蜕变为老爷的官服,法槌也可能异化为吓唬老百姓的惊堂木。穿上法袍就会体现出法官的高贵吗?不!司法要体现出的应有的尊贵,不是高高在上,不是耀武扬威,而是靠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靠严格执法,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和热情服务赢得的!古人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分,我为人不值一分”。官司不在大小,纠纷不在难易,每一个案件都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不论大案小案,法官都要用心去办,用公心、用诚心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掌握了法律知识,可能仅仅会断案,只有怀着让人民满意、为人民负责、对法律忠诚的强烈感情处理案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化解纠纷。
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宋鱼水、金桂兰,还有那些在马背上驮着国徽,默默地走在山间、草原上的无名法官们,正是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以最昂扬的斗志、最无私的奉献谱写着为国发展、为民造福的人生篇章。他们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舍生取义,没有震天撼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光芒四射的耀眼光环,有的只是一名政法工作者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有的只是那份对人民群众深厚的、质朴的感情,有的只是那份在法袍之下最应当具有的人格与智慧,有的只是一名普通法官的昂扬斗志和浩然正气!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闪光的亮点,正是这看似微弱的亮点,凝聚成了政法系统中最耀眼的光环!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他们就是我们眼前的楷模!
有一首歌中这样唱道: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魅力。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如满天繁星、默默闪烁,如沧海一粟、静静流淌,但我们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风萧萧兮一肩霜雪,路漫漫兮万里征程,战友们,让我们站立成一个精准的座标,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捍卫人间正道,留住世间温情,将忠诚铸进庄严的国徽,用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烁,为推动依法治国的宏伟事业、为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而勇创佳绩、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
第二篇:生命之轻而安全之重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朋友们:
大家好。
伟大的作家昆德拉曾写过一本著名的小说,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究竟有多轻?我们知道火山对庞贝古城文明的一夜毁灭,亲眼目睹了汶川、玉树、雅安,一次次地震对生命的顷刻摧残,也一遍遍经历洪水的无情的吞噬,生命之轻在自然面前,暴露的如此明显。我们也见惯了煤矿频频发生的灾难,经历过高铁与巴士的一幕幕惊险,也对无情的大火和罪恶的狂徒愤愤不安,生命之轻在人为面前,也如此微弱不堪。
安全,这个在无数场合里无数次提起的概念,总让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来与之周旋。我想,我们经历过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狂呼和呐喊,太多的泪水,太多的崩溃,太多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太多的懊悔与遗憾。每一个安全故事背后,都深藏着血的教训和难以磨灭的伤痛,当生命之轻遇上了安全问题,谁也无法将它们隔开对待,因为,生活,是一棵长满了可能的树。
我们工作的这个领域,所处的实际环境,别人也许不甚了解,但我们自己深深知道。每天我们清早起床,带着前一天还意犹未尽的疲倦,和家人告别,摸摸孩子温暖的手掌,环视这个熟悉而温馨的家,然后,出门。在工作的时间里,面对着巍峨的山地,茂密的山林,陡峭的悬崖,高耸的巨石,或是面对翻腾的河流,高压的电杆,成堆的炸药,重型的机器。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施工,在深邃莫测的山洞里摸索,或是在烈日的暴晒下与水相斗,在耸立的高压杆上与电相纠缠……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任何一个微妙的马虎,都可能让我们与命运失之交臂。然后带给自己无尽的悔恨,带给家人无穷的悲痛。
古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寻之屋,毁于烟焚。”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为自己在安全上的失误寻找借口,因为很有可能,它让这个失误再也找不到可以附着的主体了。我相信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有它发生的起因,而这种起因更多的是人为的原因,纵观全球每年发生的所有安全大事,没有一件不是因人而起的。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其实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手中。
想起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是的,我们无数次的接受安全教育,无数次的重复安全誓言,无数次的敲鸣警钟,却又无数次的在生命受到伤残甚至毁灭时,不断的哀叹惋惜。人的生命是直线前进的,不可循环,也不可倒退。爱是人们前进的动力,生命因爱而精彩。我们每天出门,上班,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上平凡劳作,我们的父母,他们还迈着年老的步伐,在家中为我们祈祷平安;我们的爱人,她们总是准时的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等待我们下班归来;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安安静静的学习,回家认认真真的写作业,然后等着在我们进门时,拿出他们工工整整的字迹,希望得到我们的奖励。也许,就从这一刻起,安全和我们,和家人,和朋友全部绑接在了一起,在这根脆弱的藤丝上,牵挂着多少人的期盼和嘱托,谁能忍心将它拉断?
我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他是做桥梁工程的,几年前,因为他的操作失误,导致一场塌方事故,他因此而致残。那时,他已经有个两个月大的女儿,他的妻子悲痛欲绝,父母也因此难过成疾。直到现在,他的饮食起居还是要靠妻子和年老的父母,女儿渐渐长大了,他却不能抱她一下。一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就这样变成了一辈子的遗憾。我每每想起他的时候,自己也会忍不住唏嘘一场。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让大家害怕,也不为勾起大家对他的同情。我只是想说,这个世界,因为有爱,才变得如此丰富,因为我们有家人,因为我们有朋友,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让安全二字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心头。
不仅如此,我们在呼唤自己安全的同时,也要重视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安全影响。我们同在一个环境下,在一个集体里,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幸福。爱己爱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管工作,从机器到人力,到防护到自护,都有很多细节的安排,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这些外界的保护,安全意识,应该从内心抓起,在我们操作机器的时候,想想这个按钮是不是确定可以按下了,想想家里还有父母在门口望着我们回时必经的拐角处;在我们爬上电杆的时候,想想现在所有防护措施是否齐全,想想爱人正在厨房里忙碌得满头大汗;在我们身入洞隧的时候,想想是否一切就绪,想想孩子正在作文里写到自己,想想他手中的笔还是昨天刚刚买的;在我们实施爆破的时候,想想是不是已经排除了一切安全隐患,想想我们的朋友,想想那么多的关心着我们,挂念着我们的亲人……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也要时时提醒彼此,良药苦口,不要让失误造成永生的遗憾,不要让长鸣的警钟成为贪睡的闹铃,因为生命真的有不能承受之轻。
平安二字值千金,安全常相伴,幸福才久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敢于担当责任之重演讲稿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敢于担当责任之重。
同一个单位不同的岗位赋予我们不同的岗位职责。而不同的岗位职责却有着相同的责任要求,那就是敢于担责、守土尽责。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的岗位主要职责有六项:一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配药前、中、后查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二是核对输液卡、瓶签、药物一致后方可配药。三是急救、危重病人优先配药。抗生素现配现用。时间性药物按时准备。四是注意配伍禁忌、避光要求等。五是负责核对发放口服药。六是协助责任护士长完成日常工作。六是负责工作交接班。特殊药物、新病人用药、欠费病人用药、清点次日备用贵重物品等。七是负责与主班共同核对当日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我们经常讲“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已经成为人的立足之本,成为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而敢于担当责任则是尽职尽责的前提和关键。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老话讲“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是对职业道德最好的诠释。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感情,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 不可能担当起工作赋予的责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其一要有服务意识。要把岗位职责当成为民服务的手段,而非为个人谋利的工具。要心系民众,想服务对象所想,急服务对象所急,做服务对象所盼,时刻将民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其二要有奉献意识。要舍小我成大我,勇于放弃个人的利益权衡,一切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民众利益为重。其三要有自律意识。要把权力的行使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权力真正为民服务。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要有业务能力来完成岗位职责的要求。现代医院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政治合格。这是社会主义医院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所决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要有“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追求,要树立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
2、管理素质。管理包含一切方面和领域,凡事都在管理之中。所以,医务人员应树立一个大管理的观念,明白管理就在于负责任,在于优化医院工作秩序。
3、专业技术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技术过硬。
4、思想道德素质。医务道德素质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根本素 2 质。因为医德医风如何,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既要力求掌握高新精湛的医学技术,又要有高尚的医德和优良的医风,对病人极端热忱,高度负责。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淡泊名利,平和心态,解放头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行医,踏踏实实工作。
5、科学文化素质。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头脑,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6、健康与体能素质。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健康与体能素质是医务人员必备的基础素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有动真碰硬的勇气。作为两大基础事业的卫生事业,承担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敢于担当,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敢于担当,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敢于担当,就是为单位分担忧虑,为领导减轻压力,为同事支持帮助;敢于担当,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为单位赢得荣誉,也为自己赢得尊重!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敢于担当责任之重演讲稿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
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敢于担当责任之重。
同一个单位不同的岗位赋予我们不同的岗位职责。而不同的岗位职责却有着相同的责任要求,那就是敢于担责、守土尽责。
作为一名稽查科长,我的岗位职责有六项:一是负责对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确定的任务和事项的执行完成情况;办事程序、工作制度以及政务公开执行情况的稽查。二是督察具体行政行为中程序、实体内容的合法性情况;监督文书规范的符合率及文书情况;执法过错的有关情况。三是督察卫生监督队伍素质建设工作(着装规范、执法证件管理,卫生监督员、卫生协管员的培训)。四是进行日常监督工作考评,并组织年终考核。五是督察信访、举报投诉处理的及时性和完成情况,处理行风廉政投诉件、督办人大政协提案、社情民意反映。六是承办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履行好以上六项职责是我的责任。
我们经常讲“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已经成为人的立足之本,成为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而敢于担当责任则是尽职尽责的前题和关键。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老话讲“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是对职业道德最好的诠释。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感情,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就不可能担当起工作赋予的责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其一要有服务意识。要把岗位职责当成为民服务的手段,而非为个人谋利的工具。要心系民众,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所急,做服务对象所盼。时刻将民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其二要有奉献意识。要舍小我成大我,勇于放弃个人的利益权衡,一切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以民众利益为重。其三要有自律意识。要把权力的行使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权力真正为民服务。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也就是说要有业务能力来完成岗位职责的要求。作为稽查人员,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稽查人员不但要懂执法业务,更要有能力从具体的案件中发现问题。二是调查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将发现的问题调查了解清楚、责任区分明了、人员处置建议到位。三是制度建设能力。要通过问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有针对性制定相关的制度,防范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敢于担当责任之重,必须有动真碰硬的勇气。稽查工作是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的工作,是维护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手段,是推进全所工作的重要抓手。工作的对象是自己的同事,有的还是自己的领导,稍不留神就要得罪人。要想职责履行到位,必须要有动真碰硬的勇气,敢于面对、不留情面。在这里也向一直关心支持和理解认同我工作的各位同事、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
敢于担当,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敢于担当,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敢于担当,就是为单位分担忧虑,给领导减轻压力,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敢于担当,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为单位赢得荣誉,也为自己赢得尊重!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悲剧不会重演(本站推荐)
悲剧不会重演
郊区实验小学 冯晓燕
记得上小学时,每自习课,我们便小组围坐在一起讲故事。那种全员参与、沸沸扬扬的场面好不热闹!当老师推门而入时,我们快速坐好。这时,老师总是挨个询问组长:“是谁在扰乱课堂秩序?”机敏的小组长们为了逃避罪行,常常把每组学习成绩最差的同学点给老师。接下来便是看被点到的同学吃老师“训鸡肉”的好戏了。我是差等生,自然也是戏里的主角。“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同学们讲故事时,我便不参与。但命运并未因此而改变,老师问起时,小组长照样会点我的名。多少次,我哭着向老师解释,但都没用。或许,在老师的眼里,差等生是理所当然要捣乱的。那时,我的家境并不好,学习用品都是爸妈省吃俭用的钱买的。无奈之下,我只好拿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用品去贿赂小组长。当爸妈发现学习用品少了时,我又违心地编织谎言掩盖事实真相。我觉得自己活得好苦好累。虽然如此,却也未能完全摆脱悲惨命运的纠缠,小组长脸一变,我的悲剧便再次上演。
春去春回,花开花落,岁月却未能熨平我心灵上的累累伤痕。我不是心胸不宽广的人,但有时却隐隐的恨那些小伙伴们。于是,从为人师的那一刻起,我便暗暗发誓:决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班上有一位智力残疾型同学,五年级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一看到她,我就想起自己小时侯也不聪明。直觉告诉我:她的命运并不比我当初好几分。同学们常向我打她的小报告:“老师,上课经常打扰我们学习。”“老师,他扰乱课堂秩序时,我们管她,她不听。”„„更有甚者,竟当着我的面称她是“傻
”。真够嚣张!
我打算让这些“嚣张派”们改一改以往的德性。班会课上,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说:“今天,老师想当一名记者,采访采访大家,如何?”同学们无不拍手叫好,“不过,一定要实话实说。”我紧追着补充道。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师:听说,咱班许多同学都欺负,有这回事吗? 生:(纷纷回答)没有。师:如果大家不愿实话实说,我也不强人所难,采访到此结束!生1:有一次放学时,天已经黑了,有的同学为了吓唬,竟大喊:“狼来了!”
生2:其实,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我们先逗她,她才开始扰乱课堂秩序的。
生3:许多同学跟他讲话时,故意在名字前加个傻字。`````` 同学们纷纷吐露了事实真相。
采访结束时,我深深地望了她一眼,她也正望着我,目光中充满了感激。我想:她一定听到了我长久以来一直想给她的承诺-----放心吧,我不会让悲剧重演!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